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宋之我主沉浮-第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必须要严肃处理,只有真正打压了这些人,老百姓才会相信我们。”

    说到这里,吴邵刚看了看渠县的县令。

    其实还有一层意思,吴邵刚是没有说出来的,那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吏员以及公人的胡作非为,后面一定有官员的影子,有些时候甚至可能牵涉到知府、知州以及县令,但吴邵刚不能够贸然的动手。

    没有好的制度约束,就算是圣人也有可能沦落为流氓,吴邵刚希望通过这一次大规模的清理,来警醒诸多的官员,让他们彻底的收手。

    当然,若是有人不肯收手,软磨硬抗,那吴邵刚是绝不会客气的。

    渠县的县令一边用衣袖偷偷擦去额头上面的汗滴,一边不断的点头,表示一定会认真清理衙门之中的吏员和公人,且严惩其中为非作歹之人。(未完待续。)

第一百三十五章 难堪大用

    吴邵刚的第一把火,烧向衙门的吏员和公人,这是很多人都没有想到的。

    无论多么英明的决策,最终都是需要人去落实的,若是没有一支过硬的队伍,任何好的决策都无法贯彻落实下去,吴邵刚想要短时间改变潼川府路的局势、让其蓬勃发展起来,甚至将这里作为发展大本营的想法,也就是水中月镜中花。

    让吴邵刚怎么都想不到的是,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的居然是陆秀夫。

    陆秀夫是历史上的南宋三杰之一,名声仅次于文天祥,而在史书的描写之中,陆秀夫也是才华横溢,有着很不错的治理国家的能力。

    对于陆秀夫这样的人才,吴邵刚了解虽然不是很多,但内心深处还是赞许和尊重的,毕竟这等忠心耿耿之人不多见,遇见这样的人才,一定要抓住,且为自身所用。

    可惜吴邵刚发现自己的看法是存在问题的,且史书上面的描写,也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与陆秀夫接触的时间不短了,吴邵刚的整体看法一般,或许此刻的陆秀夫,年纪还不是很大,没有经历过太多的磨砺,有些生涩甚至愣头青的味道,在建康府的时候,吴邵刚与陆秀夫的接触不少,当时对陆秀夫的看法还是很不错的,后来陆秀夫出任泸州府司马,真正与吴邵刚在一起共事,此刻吴邵刚才真正发现陆秀夫骨子里面的东西。

    和很多的读书人一样,陆秀夫有着愚忠的思想,伴随着这种愚忠思想所产生的东西,就是因循守旧,不思进取,一味的按照古人或者前人的要求做事情,且将古人所谓的经典奉若神明,不敢有丝毫的违背。

    读书人有这样的思想不奇怪,而能够突破这些思想的桎梏,吸纳其中的精华,排斥糟粕,才能够真正成为历史上的名人,甚至是伟人。

    可惜吴邵刚了解的陆秀夫,还不是这等的人才。

    当然这样的人才,千年难遇,若是真的出现了,不是枭雄就是奸雄。

    渠州州衙,厢房。

    陆秀夫看着吴邵刚,脸色微微有些红,正在慷慨激昂的发表自身的观点。

    “大人,下官觉得首先清理府州县衙门的吏员和公人,此举不妥当,其理由有三。”

    “其一,大乱之后需要稳定,潼川府路遭遇刘整以及蒙古鞑子的荼毒,本就很是苍凉,如此情形之下,让老百姓稳定下来,才是最为重要的事宜,府州县衙门的吏员和公人,熟悉本地事物,让他们代表官府稳定地方,是最佳之选择。”

    “其二,岂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府州县衙门之中的吏员和公人,的确有不屑之徒,面对如此情形,可严令各级官府,严格要求,防止此类的情况再次出现,若是发现有人继续压榨百姓,恃强凌弱,再行严厉处置,此为最佳之选择。若是不问青红皂白,贸然动手,全面清理府州县他们的吏员和公人,必定引发大的波动,导致各级官府无法理事。”

    “其三,此举无规矩可循,我大宋尚未有大举清理衙门吏员和公人之举措,大人就算是想着要动作,也需奏请皇上和朝廷恩准,其次才能够实施,若是未经准许,强力实施,遭遇到弹劾是小事情,就怕皇上和朝廷怪罪,大人之举措根本无法实施。”

    。。。

    陆秀夫侃侃而谈,若是寻常的官员,听见这样的建议,一定是会点头称赞,且认真思索甚至采纳建议的,可惜吴邵刚压根不一样。

    穿越的吴邵刚,明白其中道理,尽管说吏员和公人是官府之中最底层的存在,但他们同样属于官僚队伍的一员,若是对他们动手,就意味着对整个官僚队伍动手,这会直接触动官僚阶层的利益,遭遇到官僚集团强烈的反扑。

    可是不动手,那就只能够等着王朝灭亡。

    历朝历代都是如此,一旦官僚的队伍出现重大问题,且不进行大规模的变革,这个王朝的衰败和灭亡指日可待。

    古往今来的史书之中,也深切点名了这个道理,遗憾的是,掌控权力的官僚集团,自身出现重大问题之后,哪怕是放任王朝灭亡,也不可能牵动自身之利益,历史上的变革家,特别是触动到官僚阶层的变革家,结局无疑都是悲惨的,譬如说商鞅等人,包括宋朝的王安石。

    吴邵刚是穿越之人,对历史有着深切且独特的认识,他非常清楚,大宋王朝延续几百年,官僚集团的队伍已经十分强大,其中的弊端数不胜数,若是不能够整治官僚集团之中业已出现的重大问题,那么他这个明白事理的穿越之人,也将和历史上的南宋王朝一样,最终泯灭于无形,任何的雄心壮志都是灰飞烟灭。

    傻子都清楚吴邵刚的目光,不仅仅是对准吏员和公人的,下一步肯定会牵涉到各级的官员,恐怕陆秀夫也正是看到这一点,故而出言提醒的。

    吴邵刚没有不切实际的想法,他不可能要求官吏清廉如水,更不可能要求各级的官吏与百姓同甘共苦,那实际上是做不到的,各级的官员经过了辛辛苦苦的打拼,好不容易参加科举考试,成为了官员队伍之中的一员,若是不能够改善自身的生活,甚至比寻常百姓不如,那还有谁去读书,还有谁愿意进入到官府之中做事情。

    大宋的官吏体制,颇有些********的味道,吴邵刚的目光,也是对准这一块的。

    官员富足的生活必须保证,在这个前提之下,再行要求官员清廉,要求他们履行自身之职责,而做到这一点,就要依靠制度来保证。

    所以说,吴邵刚这个小小的举措,背后牵涉的是无比重大的问题,那是关乎到吴邵刚根基的,是不是能够真正的立足,是不是能够与蒙古的忽必烈甚至是大宋的皇帝抗衡,就要看吴邵刚是不是能够彻底的整顿官僚队伍,打造出来一支精干的队伍。

    看着陆秀夫,吴邵刚内心异常的遗憾和失落。

    其实他对陆秀夫是寄予厚望的,想想历史上的陆秀夫,能够抱着幼帝纵身一跳,用生命来诠释什么是忠贞,可见其骨子里是刚强的,若是能够为他吴邵刚所用,在推行官僚制度大变革的过程之中,也是能够发挥出来巨大作用的。

    可惜陆秀夫不是这方面的人才,或者说陆秀夫参加了科举考试,已经是进士的身份,很多的认识已经固定,不可能出现巨大的转变了。

    终于,等到陆秀夫说完之后,吴邵刚开口了。

    “陆司马,你所说的话语,的确是有一些道理的,我亦不能够完全反驳,不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道理,想必你也是明白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之道理,你更是清楚的。”

    “古往今来,得民心者得天下,何谓得民心,不知道从多少古人嘴里形容过,我的理解就是,各级官吏做事情之时,心里真正想着老百姓,各级官吏拿着俸禄之时,想到老百姓是衣食父母,那样的情况之下,就能够真正得民心,哪怕是有些事情做错了,老百姓也是能够谅解的,各级官府也是能够得到老百姓拥护的。”

    “陆司马,你在建康府多年,想必也见过了诸多的事情,我大宋府州县之官吏,他们的所作所为,你至少耳闻,激动昂扬的话语,我不想说,但我知道一点,我大宋之老百姓,不仅仅是畏惧官府,甚至是憎恨官府,若是我大宋朝廷出现任何的闪失,怕是没有百姓愿意站出来,为什么出现这样的情况,根子就在各级官府的官吏和公人的身上。”

    “整顿各级的官府,首先从吏员与公人身上开始,这也是我深思熟虑的,若不是考虑到潼川府路遭遇过战火,我的举措会更加的激烈。”

    “只有各级的官府真正将百姓之利益放在心上,百姓才会支持我们官府。”

    “做不到这一点,什么打败蒙古鞑子、恢复我大汉之江山,铸造我大汉之辉煌,都是过眼云烟,根本不可能实现。”

    。。。

    吴邵刚一边说,一边观察陆秀夫的神情。

    可惜的是,陆秀夫的脸上,依旧表现出不服气的神情。

    只是吴邵刚说完之后,陆秀夫没有继续开口。

    吴邵刚终于决定要有限的放弃了,他知道自身短时间之内,无法争取到陆秀夫心服口服的支持,更不可能让陆秀夫死心塌地的为自身做事情。

    至于说将来如何,吴邵刚没有想那么多,他需要做好的是眼前的事情,一件件的去落实。

    陆秀夫离开了厢房。

    吴邵刚走到门口,看着陆秀夫的背影,神情颇为萧索。

    他已经认定,不管是文天祥、陆秀夫还是张世杰,这所谓的南宋三杰,不过是时代出现的产物,他们不一定有着特别远大的抱负,更不可能真正的看清楚世事之中的弊端,他们不可能成为改革家,更不会倾尽全力支持改革。

    说到底,南宋三杰只不过是全身心于这个即将被剿灭的南宋王朝。

    吴邵刚终于清楚了,他需要走的路还很长。(未完待续。)

第一百三十六章 人选

    对陆秀夫的失望,让吴邵刚开始了一次认真而重大的思索,那就是人才的问题。

    马上可以打天下,可马上不能够治理天下,吴邵刚的身边,已经有了一批很不错的武将,这些武将都是身为特种兵教官的他亲自培养出来的,但文官异常的欠缺,特别是吴邵刚能够完全信任的文官,除开李思琦,数不出来其他人,这倒不是吴邵刚不重视这个问题,而是穿越之后的经历,让吴邵刚没有机会去招纳文臣。

    大宋的文臣,几乎都是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出来的,而且进入到朝中为官的文臣,还必须要拜师,这个所谓的拜师,就是投靠朝中的权贵为师,就是站队,让自身能够在朝中立足,譬如说殿试状元文天祥,曾经就是右丞相贾似道的门生,而殿试进士陆秀夫被李庭芝招纳。

    吴邵刚是武官出身,没有资格插手科举考试的事宜,也就不可能有什么读书人的门生,且大宋朝廷对武将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不要求武官参加科举考试,只要能够上阵杀敌,只要有一身的力气,就可以做武官,这就导致武官的文化水平普遍都不行。

    吴邵刚很清楚,依靠武官来治理地方,这一条路走不通。

    治理好地方需要有学识,能够收纳赋税,能够断案,能够明察秋毫,能够治理地方,这些事情武官是很难做好的。

    身边没有文官的支持,吴邵刚就好比是瘸腿之人,终究无法成大事。

    吴邵刚招纳文臣的目的也是很明确的,有着不一般的本事和能力更好,若是能力一般,也能够接受,但最为关键的是必须要忠心,必须服从吴邵刚的命令,说到底一句话,在吴邵刚和朝廷之间,文官的选择是他吴邵刚。

    这就必定让吴邵刚选择人才的步伐艰辛。

    吴邵刚抵达潼川府城的时候,潼川府路防御副使、潼川府知府李思琦早就在城外等候。

    吴邵刚倒是没有必要向李思琦隐瞒自身的行踪,再说他决定在整个的潼川府路整顿吏治的做法,已经准备开始实施,这件大事请,他必须要取得李思琦的理解和支持,才能够真正的贯彻实施。

    府衙的厢房,袁世春等人站立在外面,不准任何人进入。

    厢房里面,只有吴邵刚和李思琦两人。

    李思琦亲自为吴邵刚倒茶,一边倒茶一边开口了。

    “大人准备整顿府州县衙门的吏员和公人,此事下官思索了好些天的时间,就说这潼川府衙,府州县的吏员和公人,同样有很多滥竽充数之徒,清理是必须的,可下官认为,此事不能够过于的着急,必须循循渐进,一步步来。”

    吴邵刚看着李思琦,没有说话。

    “下官建议,首先清理公人,下一步清理吏员。”

    “大人之良苦用心,下官明白,来到潼川府的时间不长,下官同样是头疼,很多的事情,下官想着做好,譬如说稳定百姓之事宜,救济贫困百姓之事宜等等,可很多的事情,就是做不好,总是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归根结底,就是吏员和公人出现了问题。”

    “若是不能够从根本上面清理官府之中为非作歹的吏员和公人,很多的事情就无法做好,甚至会闹出很多无法预料的事情来。”

    “潼川府路遭遇过战火,本就地处偏远,老百姓的生活就更加的困难,这一点与两淮等地是无法比较的,下官曾经在江州的时候,因为地方上平稳,倒是很少思索这方面的事宜。”

    “且潼川府路还有一个非常特殊之情况,这里与成都路接壤,成都路被蒙古鞑子所控制,若是欺凌百姓的事情太多,让老百姓无法活下去了,他们离开此地前往成都府也是说不准的,毕竟刘整曾经闹了这么一出,让人心有些散了。”

    “下官是支持大人之决定的,可惜下官不能够提出来更多之建议。”

    。。。

    李思琦将茶杯端过来的时候,已经说了不少。

    吴邵刚的脸上没有多少的表情,不过却是频频点头。

    李思琦和态度,与陆秀夫的完全不一样,尽管说两人的话语里面也有相同之处,而最为关键的一点,是李思琦压根就没有提及皇上和朝廷。

    “李兄,你之话语有道理,若是全面铺开,很有可能导致府州县衙门无法做事情了,不过整顿吏治这件事情,必须着手进行,哪怕困难再大,也要毫不犹豫的铺开,我倒是不担心官吏问题和老百姓的问题,潼川府路曾经遭遇到乱到极点的情形,府州县衙门的官吏,被刘整杀的杀,带走的带走,不也坚持下来了。”

    李思琦看着吴邵刚,微微点头,他已经明白吴邵刚的意思了。

    “我们若是不整顿吏治,有着衙门里面的吏员和公人胡来,谁知道会不会出现第二个刘整,到时候你我恐怕是更加的难以应对,大乱之后大治,潼川府路想要乱,我们就让他乱,乱到不可收拾的时候,下重手治理,效果恐怕更好。”

    吴邵刚说到这里的时候,李思琦若有所思的点头。

    “大人说的是,潼川府路已经经历了大乱,先前大人是想着彻底稳定府州县各地的局势,不过仅仅想着稳定是不行的,若是不能够很好的治理,怕是很快会出现乱子,潼川府路各地的土匪横行,且得到了百姓的支持,百姓甚至愿意遭受到土匪的劫掠,也不愿意见到衙门的吏员和公人,此等的情形,想必府州县衙门的官员都是清楚的。”

    “李兄说的不错,看来你已经想到了应对之办法了。”

    “办法不敢说,下官从未经历过这等的事宜,只是下官觉得,还是能够找到两全其美的办法,至少让潼川府路不至于再次陷入到混乱之中。”

    吴邵刚点头,再次看着李思琦。

    李思琦倒也没有客气,继续开口了。

    “大人整顿府州县衙门的吏员和公人,依靠的就是府州县衙门的官员,各级的官员是不是作为就特别重要了,若是大人能够有三五个竭尽全力做事情的官员,问题就能够解决了。”

    李思琦说完,吴邵刚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英雄所见略同,李思琦也看到了问题的关键,人才是最为重要的,只要府州县的主官能够稳住局势,清理吏员和公人的行动,就能够很好的实施,且保证地方上的稳定。

    这样的文官倒是有,可惜都是完全效忠朝廷的,且与陆秀夫的认识差不多,丁点的小事情,都想着要奏报皇上和朝廷,不敢越雷池半步。

    若是这样的文官来到潼川府路,吴邵刚将寸步难行。

    “李兄,你说的不错,必须要有得力的官员,你是否有人选举荐。”

    李思琦是谋士出身,要说对皇上和朝廷不一定是特别忠心的,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李思琦就是这样的人,所以吴邵刚对李思琦是放心的。

    李思琦大概也明白吴邵刚的意思,毕竟与吴邵刚相识这么多年,特别是来到潼川府路之后,他已经感受到吴邵刚的不一般。

    “大人,下官实在是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6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