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宋之我主沉浮-第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对手,甚至都算不上是对手。”

    “既然主谋不是张世杰,那就肯定另有其人。”

    说到这里,吴邵刚看了看李思琦,两人的目光撞到了一起。

    李思琦低下头,已经明白了一切。

    “这里有几封文书,都是从张世杰的府邸搜查到的,上面提到了两个人,吏部尚书吕文德大人,以及四川制置使俞兴大人,不错,这两位大人才是弹劾奏折背后真正的主谋。”

    “需要说的第二点,就是潼川府路不会平静,时时刻刻都会处于惊涛骇浪之中,诸位必须要有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风波。”

    说到这里的时候,吴邵刚站起身来,走到了厢房的中间。

    “请诸位到府衙来,可谓是大动干戈,诸位想必也是明白的,没有特别重要的事宜,我不会如此做,故而接下来我就要摆明态度了。”

    “今后的时间,我恐怕会遭遇到诸多的算计,甚至是朝廷的责罚,诸位若是跟随在我的身边,难保不遭受到牵连,今日我就是想着得到诸位的态度,你们若是觉得跟随在我的身边,难以得到安宁,尽可以提出来,我会向朝廷保举你,或者是回到京城去,或者是到两淮,总之会想办法给你一个满意的职位。”

    “若是想着跟随在我的身边做事情,那么就要知晓规矩,牵涉到潼川府路的所有事宜,皆以我之命令为准,哪怕是皇上的圣旨和朝廷的敕书,若是与我之命令相左,那诸位还是要执行我之命令。”

    “地方上的事物,朝廷不会有太多的干涉,顶多也就是官员之调整,但军中的事宜就不好说了,枢密院对军队之掌控是很严密的,时时刻刻都会关注,都有可能调遣。”

    吴邵刚稍稍停顿了一下,再次看了看众人。

    “所以诸位要想好了,不要轻易表态,诸位与我的关系不同于一般,有什么想法尽可以说出来,我都是能够理解的,也绝不会责怪,可一旦今日表态了,今后若是做出什么不利的行为,我是绝不会轻饶的。”

    。。。

    厢房里面再一次陷入到死一般的寂静之中。

    吴邵刚话语的意思,已经非常明确了,那就是在潼川府路这个地方,他的话语就等同于圣旨,不管是府州县衙门的事宜,还是合州御前诸军的事宜,都是以吴邵刚的命令为准,皇上的圣旨以及朝廷的敕书,都不是众人必须要遵守的。

    这样的局面,说的不好听一些,就是闹割据,若是说的再严重一些,就是谋反。

    如此情况之下,想要做出决定可不是简单的事宜。

    张炳辉和马龙等人准备开口了,他们早就是这样的想法,跟随在吴邵刚的身边共进退,不过他们没有来得及开口,吴邵刚的眼神制止了他们。

    良久,李思琦抬起头,看着吴邵刚,慢慢的开口了。

    “大人的意思,下官明白了,其实来到潼川府路,下官就有了强烈的感受,下官曾经在江州做事情,有心无力,很多事情都无法推进下去,可在潼川府路不一样,命令能够很顺利的推行下去,想想去年的时候,潼川府路满目疮痍,刘整将这里糟蹋的赤地千里,大人治理此地不到一年的时间,各地都恢复了稳定,若是换做其他人,是万万做不到的。”

    李思琦的话语,让蔡思伟等人也微微的点头。

    “下官愿意跟随在大人的身边,鞍马劳顿。”

    李思琦表态了。

    接下来就是蔡思伟了。

    蔡思伟是合州御前诸军的都统制,也是吴邵刚结拜的兄弟。

    “大人,下官没有那么多的话语,下官是军人,大人怎么说,下官就怎么做,今后不管是枢密院的敕书,还是朝廷的敕书,下官都等于没有看见,只是听从大人的命令。”

    蔡思伟的表态,更加的干脆。

    张炳辉和马龙等人,自然是没有问题的,表态更加的干脆。

    吴邵刚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诸位的态度,令我欣慰,我并非是想着让诸位跟着我造反,只是朝中的局势过于的复杂,潼川府路位置特殊,远离京城,西面的蒙古鞑子虎视眈眈,且又遭遇到战火的蹂躏,需要时间恢复,若是在这个过程之中,朝中的某些权贵总是想着算计,那我们就不要想着好好的做事情了,一旦潼川府路出现大的偏差,则整个的四川都难保,接下来的局面,我不说诸位也都知道的。”

    “所谓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只要我们能够团结,就没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我希望诸位时时刻刻牢记今日之表态,我希望我们永远都是兄弟。”(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二章 赴京

    “下官不同意大人赶赴京城,朝中有规定,若是没有圣旨和敕书,官员不得随意进入京城,前面已经有弹劾奏折的事宜,朝中的某些人正等着再一次弹劾大人,若是贸然的赶赴京城,岂不是给了那些人机会。”

    “再说了,潼川府路还有很多的事情需要处置,都是需要大人决定的,下官不是推脱责任,而是有些事情,不是下官能够擅自做出决定的。”

    “大人执着于那个郝经,下官也觉得有些难以理解,下官知道大人身边缺乏人才,以前大人也和下官说过此事,不过大人招纳人才,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慢慢来,为了一个郝经,而去冒不值得冒的险,下官觉得不值得。”

    。。。

    李思琦的情绪很是激动,得知吴邵刚准备离开泸州府,前往京城去的时候,毫不犹豫的说出了自身的认识,当然他内心也是有些委屈的,按说他和蔡思伟都是很不错的人才了,完全可以得到吴邵刚的依靠,可是吴邵刚还是执着于那个郝经。

    李思琦说话的时候,吴邵刚很是安静。

    一边的蔡思伟,看着李思琦,好像是在想些什么。

    终于,李思琦说完了。

    吴邵刚扭头对着蔡思伟开口了。

    “蔡思伟,你有什么想说的,不妨也说出来,没有必要憋在心里。”

    蔡思伟愣了一下,他本来就是武官,按说这文官的事宜,他不需要搀和,不过吴邵刚开口了,他还是需要表明态度的。

    “大人,下官是军人,说不出来那么多的道理,不过下官觉得,郝经毕竟是蒙古的使者,是得到了忽必烈信任的人,就算是到泸州府来了,怎么会为大人效力。。。”

    李思琦和蔡思伟的态度一致,几乎都是反对的,这一点倒是在吴邵刚的预料之中,若是李思琦和蔡思伟不表达任何的态度,唯唯诺诺,倒是要让吴邵刚担心了,毕竟前一天两人才表明了态度,愿意跟着他吴邵刚出生入死。

    “我知道你们两人会反对,我也不搞一言堂,接下来我说出自身的理由,你们看看如何。”

    厢房里面就是李思琦和蔡思伟两人,吴邵刚需要做出的重大决定,目前也只能够和两人商议,至于说张炳辉和马龙等人,在整体的观念上面,还是存在差距的,吴邵刚若是和他们商议,得来的结果就是毫不犹豫的服从。

    这世上的事情,不可能总是那般的如意,就算是穿越的吴邵刚,也会面临诸多的困难和压力,也要想尽办法去解决。

    “郝经此人,李思琦和我都是见过的,能力方面我不过多的强调,要说郝经也不是神仙,不可能天上地下的事情都知道,只不过他能够得到忽必烈的信任,还是展现出来了自身之能力,要知道忽必烈可是蒙古人,打心眼里是不可能完全相信汉人的。”

    “二位目前与我都是在潼川府路,这里距离京城很远,算是我大宋朝廷的偏远之地了,甚至很多的官员都不愿意到这里来,生活艰苦不说,还要时时刻刻担心蒙古鞑子的进攻。”

    “可我们已经来到了这里,时时刻刻都要面对蒙古鞑子的威胁,我们需要自保,我敢断定,一旦潼川府路再次遭遇到蒙古鞑子的进攻,朝廷怕是不会像之前那样,派遣大军前来与蒙古鞑子作战了,而是会想方设法的与蒙古鞑子谈判,以求的临时的安宁。”

    “如此情况之下,我们该当如何,很简单,我们需要强大起来,强大到足以打败蒙古鞑子,让蒙古鞑子不敢觊觎我潼川府路。”

    “昨日我一直都在看地图,看了很长的时间,我忽然有了一种新的感受,要说这潼川府路,地理位置特殊,应该是大有作为的,潼川府路的西面是成都府路,已经被蒙古鞑子占据,南面则是已经被蒙古鞑子灭掉的大理,要说这忽必烈的地盘够大的,南面已经延伸到大理,现如今被蒙古称之为云南的地方。”

    “蒙古鞑子占据了云南,占据了成都府路,占据了吐蕃,他们将这一大片的地方连成了一块,这一块的地方,就好比是一把铁钳,牢牢的掐住了我大宋王朝。”

    “这把铁钳相交的位置,就是成都府路,二位想想,一旦我们攻陷了成都府路,将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蒙古鞑子与云南的连接断开了,对吐蕃的控制也大大的减弱了。”

    “由此我可以断定,成都府路对于忽必烈来说,太重要了,若是成都府路有所闪失,想必忽必烈会亲率大军前来征伐。”

    “回过头来看看,我们是不是可以不理睬驻扎在成都府路的刘黑马呢,我的回答是不行,只要成都府路在蒙古鞑子的占据之下,潼川府路就没有任何的发展前途。”

    “潼川府路想要大力的发展商贸,想要挣到足够多的钱,困难是巨大的,因为这里的地形太过于复杂,不利于商贸的流通,我们东面的商贾,基本不会前来,我们发展的方向,只能够对准西面的成都府路、吐蕃以及南面的云南,若是打通了这三个地方的商贸之路,那么潼川府路就将进入到大发展的道路之上,我们的力量也会迅猛的发展起来。”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迟早都是要对成都府路展开进攻的,而一举拿下成都府路的前提,就是我们对蒙古鞑子有着充足的了解,这是最好的办法,也是最佳的路径,那么我们怎么才能够真正了解蒙古鞑子。”

    “郝经就是其中的关键。”

    。。。

    吴邵刚前面做了很多的铺垫,最后才说到重点。

    这一篇宏伟的战略构思,是吴邵刚经过很长时间思索的,潼川府路地方太小了,不利于今后的发展,放眼四方,朝着东面以及北面扩充力量,都是不现实的,这些地方都是大宋朝廷掌控的地方,若是朝着这些方向发展,不仅仅会引发皇上和朝廷的不安,也会引发诸多的算计,到头来可能得不偿失。

    唯有朝着西面以及南面发展,不会引发太大的波澜,因为这些地方都是被蒙古鞑子所控制的,吴邵刚占据且经营这些地方,不会引发朝廷过多的猜忌。

    忽必烈不是寻常人,吴邵刚绝不会狂妄到无边的境地,他需要默默的准备,默默的发展,需要真正的了解忽必烈这个人,需要想好一切应对忽必烈进攻的办法,有了充足的把握,吴邵刚才会真正的开始动手。

    想要达到这个目标,郝经就是关键了,可谓是成败的关键。

    郝经了解忽必烈,了解蒙古草原的情况,多少知道一些蒙古骑兵的情况,这些对于吴邵刚来说,都是巨大的帮助,更加重要的一点,就是郝经应该知道如何能够对付蒙古人,那些蒙古人的弱点是什么,怎么样从蒙古人最弱的地方展开进攻和打击。

    除开郝经,吴邵刚想不到第二个人。

    所以吴邵刚必须要将郝经招纳过来。

    至于说郝经是不是会归心,吴邵刚倒是有着充足的把握,身为汉人的郝经,能够投身忽必烈的麾下卖命,那就能够为汉人做一些事情。

    再说吴邵刚脑海里面有印象,忽必烈对汉人一直都不是特别的信任,其继承蒙古大汗之后,还曾经出现过排挤汉人的浪潮,至于说具体是什么时候,他记不清楚了。

    吴邵刚说完之后,李思琦和蔡思伟都沉默了。

    两天的时间,两人遭受到的刺激太多了,昨日两人就感觉到了,吴邵刚有着一颗不安分的心,也可以说是雄心壮志,今日两人更是觉察到这一点了,看样子吴邵刚是不可能听从皇上和朝廷摆布的,他日定会独霸一方。

    出任四川制置副使、潼川府路防御使的时间不长,吴邵刚已经想到了下一步的发展,而且发展的方向是朝着西面和南面的,若是吴邵刚真的能够拿下成都府路,以及整个的云南,其拥有的地盘就是巨大的,依托如此庞大的地方发展,力量的确能够得到快速的发展。

    从吴邵刚的诉说来看,想要达到目的,还真的需要郝经这样的人才。

    过了好一会,李思琦再次开口了。

    “大人之规划,下官没有想到,刚刚所说之话语,有些偏颇了,还请大人谅解。”

    “李思琦,没有必要如此想,商议事情的时候,想到什么就说什么,绝不要遮遮掩掩,心里想的都说出来,最终才能够心服口服。”

    “大人说的是,下官与蔡兄都不了解蒙古鞑子之情况,今后怕也是不可能了解的,大人需要掌握蒙古的诸多情况,还真的是需要依靠郝经,只不过大人此刻前往京城,的确是充满了危险,若是京城之中有人拿着这件事情做文章,大人怕是真的会遭受责罚。”

    “不会有太大的问题,这次到京城去,我还要给吕文德大人送去一些礼物,就是从张世杰那里搜出来的诸多文书,这些文书放在我的手中,没有多大的作用了,包括张世杰的来信,都没有什么作用,一并当作礼物送给吕大人,相信吕大人看到这些文书之后,也明白今后该如何做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三章 契机

    远远看见京城高大的城墙,吴邵刚有了一种陌生的感觉,其实他离开京城的时间并不是太长,前后也就一年不到的时间。

    临安府城并非是一个大国应该作为京城的地方,北方的大都以及两淮的建康府,包括河南的开封府等地,从地理位置以及古今的影响来说,作为京城都是远远强于临安府城的,只不过南宋朝廷苟且偷安,眷恋江南的繁华富庶,所以选择了临安府作为京城。

    曾几何时,朝廷遭遇诸多的威胁,京城甚至还准备朝着南方继续迁移。

    吴邵刚此番前往京城,也不是完全没有理由,作为封疆大吏,紧急情况之下,或者是有必要的情况之下,是可以前往京城的,皇上和朝廷也不会因为这点事情就大举的怪罪,只不过吴邵刚此番前往京城,时间上面有些特殊,毕竟弹劾奏折刚刚出现,若是某些人抓住了这件事情,再次进行弹劾,吴邵刚多少是有些吃亏或者被动的。

    吴邵刚的身边,跟随的是郑同武,袁世春已经是情报署的负责人,不可能继续作为亲卫队长跟随出行,亲卫队长这个职位,就由郑同武出任了。

    离开泸州府之前,吴邵刚已经专门做出了安排,潼川府路防御副使、潼川府知府李思琪暂时负责所有的事宜,合州御前诸军都统制蔡思伟协助,共同处理潼川府路的所有事宜,这方面吴邵刚是做到了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赋予了李思琪和蔡思伟足够的权力,甚至包括部分临机专断的权力。

    吴邵刚是微服前往京城的,一路上都是急匆匆的,赶路的速度提到了最快。

    时间宝贵,吴邵刚可不想在京城耽误时间,事情能够解决是最好的,不能够解决也要想到其他的办法,潼川府路的确有太多的事情,都需要吴邵刚来思考和处理。

    李庭芝的府邸。

    带着斗笠的吴邵刚,出现在门口的时候,管家差一点没有认出来。

    接到吴邵刚的信函之后,李庭芝已经提前赶回了京城,在府邸等候吴邵刚。

    作为两淮制置使,大权在握的李庭芝,频繁的回到京城,根本就不算什么事情,加之李庭芝与贾似道之间关系不一般,只要有贾似道的支持,就算是有人想着提出意见,也是白搭。

    进入到府邸,吴邵刚没有左顾右盼,跟随管家前往书房而去,郑同武等人则留在了前院。

    “小婿拜见岳父大人,拜见岳母大人。”

    一年的时间,吴邵刚展露出来更加精干的气息,隐隐透露出来一股子霸气,让李庭芝和龚氏很是满意,简单寒暄几句话之后,龚氏起身离开,前去安排住宿和酒宴的事宜了。

    书房里面,就剩下李庭芝和吴邵刚两人。

    看了看吴邵刚,李庭芝毫不客气的开口了。

    “沧凌,当初我举荐你到潼川府路去,也是经过了认真思索的,潼川府路地处遥远,且时时刻刻都遭受到蒙古鞑子的威胁,被视为凶险之地,朝中官员无人想着前去,我以为你年轻,到偏远之地去磨砺一番,也是有着很多好处的,这朝中表面上风平浪静,其实是波涛汹涌,你若是不能够看透其中之奥妙,迟早也是要吃亏的。”

    “谁知道你到了潼川府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6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