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4288-犬 道-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你能以多快的速度做出反应,你就有机会以多快的速度壮大,大约到了冬天才准备冬天的所需,成本不用考虑已经高到令你咂舌了。一流的经营管理者,不只在办公室里办公,富有者也是一个样子,穷人们在闲暇时犯愁,在工作时叹气,这样没机会把蛋糕做大。做大蛋糕必须有做大蛋糕的条件,明白做大蛋糕到底要什么,提高对自己的要求,资源是有限的,你能掌握多少?提高对自己的要求意味着要不断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市场是活的,它能动,会长,有时还会萎缩,你必须做好准备时时为客户排忧解难,同时开拓新的业务。做到这些只能够说有机会把蛋糕做大。    
    或许骨头棒子已经在等我了,这只停留在守株待兔的地步,守株待兔是可行的,但有个条件,即兔子很多,并不稀缺。问题是现实不是这样的,兔子是有限的,“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再怎样的眼迷离,还要人家跑出洞窝才有可能撞到你守着的那棵树桩子上。


《犬 道》 第三部分蛋糕有时是做不大的

    蛋糕有时是做不大的    
    骨头棒子对于猎狗是没有谁不喜欢的,做了富贵人家的看门犬,骨头棒子便不是什么稀罕物;可天下那么多狗哪能全做富贵人家的看门犬?做了穷人家的看门犬,十天半个月也啃不上一条像样的几根骨头棒子,也是常有的事情;赖皮狗就是连穷人家也是不愿意收留的,多数还沦落为无家可归的流浪狗,一生也只能啃上有数的骨头棒子。穷人家的看门犬若想多得到些骨头棒子,除了改换门庭外,机会上就受到了限制。如何做大自己的蛋糕,实在是很费思量的事情。做看门犬,总要长得威猛些,奔跑能力出众些,尽力去通人性,不能乱咬主人的尊贵客人,否则,蛋糕做不大,反要丢了已有的骨头棒子。    
    世间的财富分配有着它自然的规律,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建立了一个数学模型来描述国家不平等的财富分配,发现20%的人拥有了财富的80%,被称之为帕累托定律。也有人把它称为帕雷托法则、80/20法则、80/20定律、二八法则、最省力法则、不平衡原则,不管称作什么,最终是对整个世界产生了作用。    
    就连皈依人类的看门犬也总要受它的折磨,既然20%的人控制了80%的财富,便是做了他们的看门犬,所食也自然要比剩下80%的看门犬好上几个台阶。如果它只作用于财富分配上,便也没什么大惊小怪的,问题是有人开始广泛地使用到各个领域里,让它成为一种管理工具,开始左右到每个人的生活,且给了它一个全新的名字———“重要的少数和普遍的多数”。    
    既然全世界都把“重要的少数和普遍的多数”看做生活、工作、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则,认为事物80%的结果大体上是由20%因素决定的,普遍的多数和重要的多数便要真真切切去应对,不然不留神滑落到一个无人问津的角落里。    
    一切事物都是以复杂的外相示人,却总被所谓的20%精英们用简单的方式解决,让80%的人成为事物真相的门外汉,20%的精英分子顺利地从中得到“马太效应”的好处,你却只能站在远处失落。    
    世界上许许多多发生了的和未发生的事情还仅仅停留在一种现象时,这现象便开始在生活和工作里发酵,成为即便是精英们的桎梏,所有的现象发生之后自己不会停止,一旦发酵,就更加不会停止,于是所有人成为对与错的牺牲品,掉进盲目的陷阱里,掉进偏执的陷阱里。    
    就像这80/20原则一样,人类中所谓的精英分子们也偏执地依偎在它的怀里,认定了它便毫无节制地笃定它。帕累托只是以经济学家的角度,统计和分析得出了20%的人拥有社会财富的80%这样的结论,目的是改善经济模式,使它趋于稳定,贡献全体社会成员。当它泛滥于所有领域时,它便开始走形,发挥出许多负面的影响来,例如中国的火药从来都是烟花爆竹的专利,当有一天成为杀人的工具,便成为别人调转枪头屠杀自己的利器。“一切事物都是这样组成的:20%是至关重要的,而80%是平常的”,这样的说法其实很是冠冕堂皇,还是中国的先哲较之他们要高尚一个等级。他们一样在讲“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他们也明明在告诉你“80%是由20%的缺陷造成的”。智慧是相通的,表述不同,结果却大不一样。    
    以前我总以为人这种动物实在太奇怪了,明明有那么多的机会不去寻找,非要在一棵树上吊死。随着生命的深入,我大体开始明白了,蛋糕虽然总有做大的可能,却总受制于做蛋糕的人、原材料、时效和目的,蛋糕要做大是有条件的。    
    世象的表征被一部分人用玻璃罩扣上了,你看得见却摸不着。骨头棒子是足够的,却总也有啃不上的狗,因为富贵人家的看门犬啃不完,他们烧掉也不会给街上的癞皮狗,他们认定80%的看门犬是平庸的,他们每天奔波,属于他们的先天属性,后天努力也是徒劳的,只有像风险这样的事情,他们最先想到的便是这些癞皮狗,这个时候他们早把所谓的“重要的少数和普遍的大多数”忘得一干二净。所以你想去做大一个蛋糕总也要先突破这样的瓶颈,不要让自己成为“平庸的大多数”,即便是做不大你的蛋糕,也能像孔子那样虽惶惶不可终日,却总有每个学生贡献10条牛肉干。你总看得到,他们才是人类真正的巨人,在世的困顿总也不会影响他们后世的威名,所以你总要敲碎玻璃罩看到现象后面的事情。    
    企业组织的管理者,总想做大自己的企业,因为他们很清楚,蛋糕只有做大才有销路。你定下做一个你目标中的蛋糕,总会受限于你已经掌握的那些原材料———资金、技术、管理、生产人员及他们的熟练程度、市场需求、竞争对手等等,最后你发现,一个蛋糕做到足够大便不能再往大做,且要逐渐地往小做。所以聪明的高级管理者,不是在追求产量,而是在追求利润。他们深知产量最大化不等于利润最大化,利润最大化也不等于企业发展最大化,利润最大化仅仅是资金积累的一个必要手段,企业能够留在市场上参与竞争,产品能成为消费者的第一选择,要比追求企业发展速度高明。一个能留在市场上的企业,才有办法找到市场的路径依赖,从而让市场为企业服务,让企业与市场真正互动起来。车总是在开得最快的时候出事的,企业也总是在最风光的时候突然陷入危局的。一流的企业管理者,做蛋糕不是求最大,原材料不足,市场容量有限,竞争激烈,做出一个大蛋糕来,一定是个泡沫蛋糕。当一个市场已经饱和,蛋糕做大便是危险的,一流的管理者,早就把自己的眼光看得更远。他们在这种市场上总能看到缝隙,用全新的产品去填补,确保蛋糕至少不先缩水,他已经把这个蛋糕定格了,那是它合适的规模,而后等待竞争对手的退却;当竞争对手焦头烂额地应对时,他早已将眼光开发到了另外的领域,他要做一个新的蛋糕,所以他总是领先。他不会把做不大的蛋糕非要强行做大,只有一个原因可以说明这样的事情,他已经把自己的大脑这块可以无限做大的蛋糕真正地做大了,且还要往大做。    
    管理者总知道“20%的工作将花费他们80%的时间和资源”这样的奇谈怪论,最终消耗掉的恰恰是80%的时间和资源。我总比别人起得早,睡得比别人晚,一样是做不完的事,去狩猎总要从家出发,经过80%的路程和时间,最后完成20%的工作,好像没有谁会因为这样,非要搬到森林里去住吧。    
    你总是不分场合,将80/20原则既应用到管理科学又应用到现实世界的任何领域,却忘掉了那只是一种现象,却不是什么处理办法,且它本身就在变化。当人们掉进这样的思维怪圈,便开始僵化,你每天只关注着20%的人,最后冷掉80%人的心,进化的人最后成为退却的人,却是为竞争对手培养出80%的懂市场、熟悉行业的高级人才。淮阴侯韩信落魄的时候,到了哪里都是被歧视、被小瞧的末流食客,且在哪里都被认为是平庸的80%,在项羽那里更是被认为是“平庸中的平庸”,正是这平庸的80%最后要了项羽的命。    
    优秀的管理者,总能看到这80/20法则在管理中的威胁,一旦相信,蛋糕便永远也做不大;他们要将自己80%的蛋糕———资源和时间———的浪费降低到最低,他们在“平庸”中培养明星,用明星再去培养明星,最后他的整个团队都是有效的,整个团队都是高质量的蛋糕。    
    蛋糕总有做大的希望,却未必最后总能做大,因为做大蛋糕需要条件,要有解放了的思想,要有想法更要有办法,要明白做大不是目的,做强才是目的。    
    按照80/20的财富分配规律来讲,对于分布在80%的范围内的人来讲,蛋糕有时是做不大的,在做不到20%里的时候,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在80%的市场里做好自己的蛋糕。如此也是规避掉了以卵击石与20%迎面竞争的风险,当然,主动成为被兼并者,对于处于80%中的企业而言,也不失为一种将蛋糕做大的策略。


《犬 道》 第三部分一朝被蛇咬(1)

    一朝被蛇咬    
    ———杯弓蛇影的做蛋糕心态    
    有一天我跟随主人去狩猎,想打几只野猪之类的野味,回去好改善一下我家小主人的营养结构。主人是吹着口哨面露喜色,我看得出来他那天心情好得不得了,所以我也很是撒欢,摇足了自己的尾巴,目的就是能多得一点赏赐,哪怕是多一节骨头棒子也好。    
    打猎是有趣的事,却弥足也是危险的事,深山老林是豺狼虎豹四凶盘踞的沃土,亦是毒蛇出没之地,蛇的危险性,不用我说,大伙都明白。    
    世界上大多数事情都是你越怕什么,越出现什么;打猎的时候,遇到蛇便成为常有的事情。不用说,这次是遇到蛇了,其实蛇并没什么可怕的,应对得当,它是不会主动攻击你的。除非你踩到它或碰到它,它才会有过激反应。蛇是动物界有名的胆小鬼,胆小的却不一定是攻击力弱的,它受惊或者陷于困境时做出的攻击比任何动物都可怕,我是从不招惹它的。    
    人这种动物总会对一个自己不熟悉的环境自然地产生恐惧,自然那天我的主人是被蛇咬了,被蛇咬了最好用嘴去吸出毒液,越挤则越麻烦。好在凡是个好的猎人都明白这一点,我的主人也因此确保无大恙。    
    生活中的突然遭遇和重大变故,有时往往会影响甚至改变一个人的性格及行为方式。虽然普通人碰上这种极端情况的几率不高,然而,即使是那些不期而遇的小小的突发事件,如果处理不当,也会对我们产生不小的影响。回家后,我的主人居然连打水这样的事情也不敢干了,他说一看到井绳就会想起蛇的样子。    
    本来被蛇咬是件小事,把伤口处理好就没事了,可后遗症却大了。大约这也是越失败的人越失败的缘由吧,一旦一次社交失败,从此便进入社交恐惧的心理病症状态里,孩子们总会在他脆弱的内心里产生这样的问题。    
    企业想要从80%的“芸芸”众企业中脱颖而出,做大蛋糕,跻身20%,初始宣战,总是出生牛犊不怕虎,而遇到难啃的骨头,或是猛虎猛烈的回击,在市场里受挫,往往会产生一朝被蛇咬,杯弓蛇影的心态,在机遇与竞争中逡巡不前。    
    蛇咬了主人对主人来讲是件不愿再提及的事情,对我却成了另外一个实验的开始。    
    (一)    
    将5只猴子关在一个笼子里,笼顶上系了一串香蕉,实验人员装了一个自动装置,一旦侦测到有猴子要去拿香蕉,马上就会有水喷向笼子,而这5只猴子都会一身湿。    
    一只猴子去拿香蕉,结果就是每只猴子都淋湿了。之后每只猴子在几次尝试后,发现结果都是一样的。于是猴子们达到一个共识:不要去拿香蕉,以避免被水喷到。    
    之后,实验人员把其中的一只猴子释放,换进去一只新猴子甲,这只猴子甲看到香蕉,马上想要去拿,结果,被其他4只猴子狠揍了一顿———其他4只猴子认为猴子甲会害它们被水淋到,所以制止它去拿香蕉。猴子甲尝试了几次,被打得满头包,依然没有拿到香蕉。这5只猴子也就没被水喷到。    
    接下来,实验人员再释放一只旧猴子,换上另外一只新猴子乙。猴子乙看到香蕉,迫不及待要去拿,下场自然和猴子甲是一样的,其他4只猴子狠揍了乙一顿。奇妙的事情是,先前被打的甲猴子最是用力。    
    猴子乙试了几次总是被打得很惨,也只好罢手。    
    后来慢慢地、一只一只地,所有的旧猴子都换成新猴子了,大家都不敢去动那香蕉。但是它们都不知道为什么,只知道去动香蕉会被扁。    
    这就是道德的起源。    
    (二)    
    实验人员继续他们的实验,不过这一次他们改变了喷水装置,一旦侦测到有猴子要去拿香蕉,马上就会有水喷向拿香蕉的猴子,而不是全体。    
    然后实验人员又把其中的一只猴子释放,换进去一只新猴子丙。不同以往的是猴子丙特别的威武有力,当然猴子丙看到香蕉,也马上想要去拿。    
    一如以前所发生的情形,其他4只猴子也想狠揍猴子丙一顿。不过它们错误估计了丙的实力,所以结果是反被丙狠揍了一顿,于是猴子丙拿到了香蕉,当然也被淋了个透湿。    
    丙一边打着喷嚏一边吃着香蕉,美味但是也美中不足,甲、乙、丁、戊没有香蕉吃却也比较快乐,毕竟没有被淋到嘛。    
    后来丙发现只有拿香蕉的那个才会被淋到,它就要最弱小的甲替它去拿,甲不想被揍,只好每天拿香蕉然后被水淋。    
    乙、丁、戊越发地快乐了起来,虽然吃不到香蕉,但也不用每天去给人家拿香蕉还要被水淋,于是5只猴子有了三个阶级。    
    这下子阶级也随着道德的起源产生了。    
    


《犬 道》 第三部分一朝被蛇咬(2)

    (三)    
    天变热了,笼子里的猴子们想冲凉却找不到地方。终于出现了一位反潮流英雄M。    
    这位反潮流的战士M,不经意碰到了香蕉,自然免不了一顿暴打。但在被暴打的同时,所有的猴子都得到了冲凉的享受。等水干了,闷热异常,猴子们都很躁动。无意中,猴子甲撞了反潮流战士M一下,反潮流战士M自然又碰到了香蕉。当然,所有的猴子也第二次享受到冲凉的快感,反潮流战士M却要遭受第二次暴打。    
    炎热是不变的,秩序却确立起来。只要大家有冲凉的需要,便会有一只猴子,对反潮流战士M进行合理冲撞。    
    大家对M的态度也有了明显的不同,在平时大家会对M异常温和,以弥补在冲凉时为维护规则而不得不对它进行的暴力举动。    
    一天,在大家冲凉时,饱受折磨的M闻到了香蕉的清香,生物本能使它在别的猴子心有旁鹜时将香蕉吃了。而且此后没有了新的香蕉来填补空缺。猴子们陷入了另一个尴尬境地:没有冲凉的水,也没有香蕉,只有M可以吃到香蕉。    
    于是,另一个规则形成了。猴子在烦躁的时候会痛打M出气,M不得反抗。    
    当笼子里的旧猴子被新猴子换掉时,新猴子会在最快的时间内学会殴打M。    
    终于有一天,历尽沧桑的M被另一只猴子代替了。猴子们失去了发泄的对象,只能任意选取一个目标进行攻击。从此以后,笼子里的猴子们不吃不喝不冲凉,惟一的举动就是打架。    
    这就是道德的沦丧。    
    (四)    
    实验人员对猴子们的争斗不休感到不安。为了重建道德秩序,他们决定继续供应香蕉。    
    一天,正在混战的猴子们发现头顶多了一串香蕉,猴子甲不顾身上的剧痛,把香蕉摘了下来。于是久违的甘露出现了,未曾尝过甜头的猴子们先是茫然失措,继而争先恐后地加入冲凉的行列。香蕉反而被遗忘了。    
    当猴子乙、丙、丁、戊发现甲在享受淋浴的同时还吃着美味的香蕉,嫉妒心使它们暂时团结起来,共同揍了甲一顿,将甲吃剩的香蕉夺过来,但是,此刻的香蕉成了匹夫怀里的宝玉,得到它的猴子虽然可以享受美味,但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    
    实验人员不断放入香蕉,却发现战斗比以前更激烈了。分析清楚原因后,他们用木头做了一个假香蕉扔进了笼子。    
    此时猴子们已经学聪明了,它们知道触摸香蕉可以享受淋浴,而试图独占香蕉则会遭到痛扁。于是,一个新的现象出现了,当猴子们有冲凉的需要时,会有一只猴子将香蕉拿起来,而当它发现有遭到攻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