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405-慎疾刍言-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煎汁而灌之,增其毒而倒其胃,此等恶物,即令 
医者自服之,亦必胃绝肠裂,况孩提乎!凡用此等药 
者,必预决此儿死于何日,十不失一,其父母翻盛称 
其眼力不爽,孰知其即死于彼所用之药也。或有元 
气充实,幸而不死者,遂以为非此等大药不能挽回, 
而人人传布,奉为神方矣!更可异者,强壮之年,医 
者黄芩、麦芽,俱不敢用,以为克伐;孩提之子则石 
膏、大黄,成两成斤,毫罔顾虑,至此而极,无奈呼 
天抢地以告人,而人不信也。 
又有造为螳螂子之说者,割开颐内,取出血痰。 
此法起于明末海滨妖妇骗财之法,惟苏、松二处盛 
行,割死者甚众。盖小儿有痰火者,吃乳数日,必有 
一二颐肿,厌食,名曰妒乳。用薄荷、朴硝为末, 
搽一二次即愈,即不治亦愈。至所割出之痰块,或大 
或小,人因信之。不知颐内空虚之处,人人有此,割 
则复生,并非病也。不然,何以普天下之小儿,从未 
有患螳螂子而死者,独苏、松有此病耶?此亦一害,故并及之。 


外科
属性:治外科,始起欲其不大,将成欲其不痛。大则伤 
肌烂肤,腐骨穿筋,难以收口;痛则冲心犯胃,耗血亡 
津,恶症丛生矣。故始起之时最重围药,束其根盘, 
截其余毒,则顶自高而脓易成,继则护心托毒治其 
内,化腐提脓治其外,自然转危为安。乃始则不能束 
毒使小,又无护心定痛之方,惟外用五灰、三品, 
内服桂、附热毒等药,必至腐肠烂肉,更轻用刀针。 
割肉断筋,以致呼号瞀乱,神散魂飞,宛转求死,仁 
人之所不忍见也。况痈疽用刀太早,最难生肌收口。 
凡毒药刀针,只宜施于顽肉老皮,余者自有提头呼脓 
之法,至于恶肉,自有消腐化水之方,故能使患者绝无 
痛苦,收功速而精神易复。乃此等良法,一切不问。 
岂传授之不真,抑或别有他念也。更可骇者,疮疡之症 
最重忌口,一切鲜毒,毫不可犯,无书不载。乃近人 
反令病者专服毒物,以为以毒攻毒。夫解毒尚恐无 
效,岂可反增其毒,种种谬误,不可殚述。间有患 
外症之人,若用安稳治法,全不以为妙,用毒药刀 
针者,血肉淋漓,痛死复活,反以为手段高强,佩服 
深挚,而遍处荐引。因知疾痛生死,皆有定数,非人 
所能自主,而医者与病患以苦楚,亦病者有以召之也。 


治法
属性:凡病只服煎药而愈者,惟外感之症为然,其余诸 
症,则必然丸、散、膏、丹、针、灸、砭、镰,浸 
洗、熨、 ,蒸、提、按摩等法,因病施治。乃今之 
医者,既乏资本,又惜功夫,古方不考,手法无传, 
写一通治煎方,其技已毕。而病家不辞远涉,不惜重 
聘,亦只求得一煎方,已大满其愿。古昔圣人穷思极 
想,制造治病诸法,全不一问,如此而欲愈大症痼疾, 
无是理也。所以今人患轻浅之病,犹有服煎药而愈 
者,若久病大症,不过迁延岁月,必无愈理也。故为医 
者,必广求治法,以应病者之求。至常用之药,一 
时不能即合者,亦当预为修制,以待急用,所谓工欲 
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奈何欲施救人之术,而全无救人之具也。 


制剂
属性:古时权量甚轻∶古一两,今二钱零;古一升,今 
二合,古一剂,今之三服。又古之医者,皆自采鲜药, 
如生地、半夏之类,其重比干者数倍,故古方虽重, 
其实无过今之一两左右者。惟《千金》、《外台》间 
有重剂,此乃治强实大症,亦不轻用也。若宋、元以 
来,每总制一剂,方下必注云∶每服或三钱,或五钱。 
亦无过一两外者,此煎剂之法也。末药则用一钱匕; 
丸药则如桐子大者十丸,加至二三十丸。试将古方细 
细考之,有如今日之二三两至七八两之煎剂乎?皆由 
医者不明古制,以为权量与今无异,又自疑为太重, 
为之说曰∶今人气薄,当略为减轻。不知已重于古方 
数倍矣,所以药价日贵而受害愈速也。又有方中熟地 
用三四两,余药只用一二钱者,亦从无此轻重悬殊之 
法。要知药气入胃,不过借此调和气血,非药入口即 
变为气血,所以不在多也。又有病患粒米不入,反用 
腻隔酸苦腥臭之药,大碗浓煎灌之,即使中病,尚难 
运化,况与相反之药,填塞胃中,即不药死,亦必灌 
死,小儿尤甚。又不论人之贫富,人参总为不祧之 
品。人情无不贪生,必竭蹶措处,孰知反以此而丧 
其身,其贫者送终无具,妻子飘零,是杀其身而并破 
其家也。我少时见前辈老医,必审贫富而后用药,尤 
见居心长浓,况是时参价犹贱于今日二十倍,尚如此 
谨慎,即此等存心,今人已不逮昔人远矣! 


煎药服药法
属性:煎药之法各殊∶有先煎主药一味,后入余药者, 
有先煎众味,后煎一味者,有用一味煎汤以煎药者; 
有先分煎,后并煎者;有宜多煎者(补药皆然);有 
宜少煎者(散药皆然);有宜水少者;有不煎而泡渍 
者;有煎而露一宿者;有宜用猛火者;有宜用缓火者; 
各有妙义,不可移易。今则不论何药,惟用猛火多煎, 
将芳香之气散尽,仅存浓浓之质。如煎烧酒者,将糟 
久煮,则酒气全无矣,岂能和营达卫乎?须将古人所 
定煎法,细细推究,而各当其宜,则取效尤捷。 
其服药亦有法。古方一剂,必分三服,一日服三 
次;并有日服三次,夜服三次者。盖药味入口,即行 
于经络,驱邪养正,性过即已,岂容间断?今人则每 
日服一次,病久药暂,此一暴十寒之道也。又有寒热 
不得其宜,早暮不合其时,或与饮食相杂,或服药时 
即劳动冒风,不惟无益,反能有害。至于伤寒及外症 
痘症,病势一日屡变,今早用一剂,明晚更用一剂, 
中间间隔两昼一夜,经络已传,病势益增矣。又发散 
之剂,必暖覆令汗出,使邪从汗散;若不使出汗,则 
外邪岂能内消?此皆浅易之理,医家病家,皆所宜知 
也。又恶毒之药,不宜轻用。昔神农遍尝诸药而成本 
草,故能深知其性。今之医者,于不常用之药,亦宜 
细辨其气味,方不至于误用。若耳闻有此药,并未一 
尝,又不细审古人用法,而辄以大剂灌之,病者服之 
苦楚万状,并有因此而死者,而已亦茫然不知其何故; 
若能每味亲尝,断不敢冒昧试人矣。此亦不可不知也。 


延医
属性:疾病为生死相关,一或有误,追悔无及。故延医治病,乃以性命相托也,何可不加意慎择!如无的确 
可信之人,宁可不服药以待命。乃世人独忽于此,惟以耳为目,不考其实学何如?治效何若?闻人称说, 
即延请施治,服药无效,毫不转念,甚而日重一日,惟咎已病之难痊,不咎医者之贻误。孰知药果中病, 
即不能速愈,必无不见效之理,不但服后奏功,当服时已有可征者。如热病服凉药,寒病服热药之类, 
闻其气已馨香可爱,入于口即和顺安适;如不中病之药,即闻其气已厌恶,入于腹必懊 。《内经》云临病 
人问所便,此真诀也。今人则信任一人,即至死不悔,其故莫解,想必冥冥之中,有定数也。又有与此相反 
者,偶听人言,即求一试,药未尽剂,又易一医,或一日而请数人,各自立说,茫无主张。此时即有高明之人, 
岂能违众力争,以遭谤忌,亦惟随人唯诺而已。要知病之传变,各有定期,方之更换,各有次第,药石乱 
投,终归不治,二者事异而害同。惟能不务虚名,专求实效,审察精详,见机明决,庶几不以性命为儿戏矣! 


秘方
属性:古圣设立方药,专以治病,凡中病而效者,即为秘方,并无别有奇药也。若无病而服药,久则必有偏 
胜之害,或有气血衰弱,借药滋补,亦必择和平纯粹之品,审体气之所偏而稍为资助。如世所为秘方奇术、 
大热大补之剂,乃昔人所造以欺人者,无不伤生。更有一等怪方,乃富贵人贿医所造者。余曾遇一贵公子, 
向余求长生方,余应之曰∶公试觅一长生之人示我,我乃能造长生之方;若长生者无一人,则天下无长生 
之方矣。其人有愠色。是时适有老医在其家,因复向老医求得之。乃傲余曰∶长生方某先生已与我矣,公 
何独吝也?余视其方,乃聚天下血肉温补之药,故难其制法,使耳目一新者。余私谓老医曰∶先生之长生 
方,从何传授?老医曰∶子无见哂,子非入世行道之人耳!凡富贵之人,何求不得,惟惧不能长生纵欲耳, 
故每遇名医,必求此方,若长生方不知。何以得行其道?我非有意欺彼,其如欲应酬于世,自不得不然耳! 
后果得浓酬。余因知天下所传秘方,皆此类也。此即文成五利之余术,万勿以为真可以长生也,速死则 
有之耳!识此,以醒世之求长生而觅秘方者。 


诡诞
属性:医药为人命所关,较他事尤宜敬慎。今乃眩奇立异,竟视为儿戏矣!其创始之人,不过欲骇愚人之耳 
目,继而互相效尤,竟以为行道之快捷方式,而病家则以为名医异人之处在此,将古人精思妙法,反全然不考, 
其弊何所底止?今略举数端于下。 
人中黄 肠胃热毒,偶有用八丸散者。今入煎药,则是以粪汁灌人而倒其胃矣。 
人中白 飞净入末药,若煎服,是以溺汁灌人矣。 
鹿茸、麋茸俱入丸药,外症、痘症偶入煎药。又古方以治血寒久痢。今人以治热毒时痢,腐肠而死。 
河车、脐带补肾丸药偶用。今入煎剂,腥秽不堪。又脐带必用数条,肆中以羊肠、龟肠代之。 
蚌水 大寒伤胃。前人有用一二匙,治阳明热毒。今人用一碗半碗,以治小儿,死者八九。 
蚯蚓 痘症用一二条,酒冲,已属不典。今用三四十条,大毒大寒,服者多死。 
蜈蚣、蛴螬(即桑茧)、蝎子、胡蜂 皆极毒之物,用者多死,间有不死者幸耳! 
石决明(眼科磨光盐水煮,入末药。今亦以此入一切煎剂,何义?) 
白螺壳 此收湿掺药。亦入煎剂,其义何在? 
鸡子黄 此少阴不寐引经之药。今无病不用。 
燕窠、海参、淡菜、鹿筋、丑筋、鱼肚、鹿尾此皆食品,不入药剂。必须洗浸极净,加以姜、椒、 
葱、酒,方可入口。今与熟地、麦冬、附、桂同煎,则腥臭欲呕。 
醋炒半夏、醋 赭石、麻油炒半夏 皆能伤肺,令人声哑而死。 
橘白、橘内筋、荷叶边、枇杷核、楂核、扁豆壳此皆方书所弃。今偏取之以示异。 
更有宜炒者反用生,宜切者反用囫囵,此类不可枚举。 
以上各种,其性和平者,服之虽无大害,亦有小损。至诸不常用及腥毒之物,病家皆不能炮制,必至 
臭秽恶劣,试使立方之人,取而自尝之,亦必伸舌攒眉,呕吐哕逆,入腹之后,必至胀痛瞀乱,求死不得, 
然后深悔从前服我药之人,不知如何能耐此苦楚,恨尝之不早,枉令人受此荼毒也。抑思人之求治,不过 
欲全其命耳!若以从未经验之方,任意试之,服后又不考其人之生死而屡用之,则终身无改悔之日矣。嗟 
乎!死者已矣,孰知其父母妻子之悲号惨戚,有令人不忍见者乎?念及此,能不读书考古,以求万稳万全之 
法者,非人情也。以上所指,皆近时之弊。若后世此风渐改,必不信世间有如此医法,反以我言为太过者, 
岂知并无一语虚妄者乎!又有疑我为专用寒凉攻伐者,不知此乃为误用温补者戒,非谓温补概不可用也。 
愿世之为医者,真诚敬慎,勿用非法之方,世之求治者,明察知几,勿服怪诞之药∶则两得之也。 


宗传
属性:一切道术,必有本源,未有目不睹汉唐以前之书,徒记时尚之药数种而可为医者。今将学医必读之书并 
读法,开列于下,果能专心体察,则胸有定见,然后将后世之书,遍观博览,自能辨其是非,取其长而去其短矣。 
《灵枢经》此明经络、脏腑之所以生成,疾病之所由侵犯。针灸家不可不详考,方脉家略明大义可也。 
《素问》 此明受病之源及治病之法,千变万化,无能出其范围。如不能全读,择其精要切实者,熟记可也。 
《伤寒论》此一切外感之总诀,非独治伤寒也。明于此,则六淫之病无不通贯矣。 
《金匮》此一切杂病之祖方,其诸大症,已无不备。能通其理,天下无难治之病矣。 
神农本草《神农本草经》止三百六十种,自陶宏景以后,药味日增,用法益广,至明李时珍《纲 
目》而大备。其书以本经为主,而以诸家之说附之。读者字字考验,则能知古人制方之妙义,而用之不穷矣。 
《外台秘要》、《千金方》二书汇集唐以前之经方、秘方,及妇科、儿科、外科无所不备,博大深微。 
必明乎《灵》、《素》、仲景之书,方能知所审择,不至泛滥,而无所适从矣。 
妇科、儿科 妇人除经、带、胎、产之外,与男子同。小儿除惊、痫、痧、痘而外,与老壮同。所以古 
人并无专科,后人不能通贯医理,只习经、产、惊、痘等方药,乃有专科。若读前所列之书,则已无所不能, 
更取后世所着《妇人良方》、《幼科新书》等参观可也。 
外科 其方亦具《千金》、《外台》。后世方愈多而法愈备,如《窦氏全书》、《疡科选粹》,俱 
可采取。惟恶毒之药及轻用刀针,断宜切戒。 
《御纂医宗金鉴》 源本《灵》、《素》,推崇《伤寒论》、《金匮要略》以为宗旨,后乃博采众论, 
严其去取,不尚新奇,全无偏执,又无科不备,真能阐明圣学,垂训后人。足征圣朝仁民之术,无所不周。 
习医者即不能全读古书,只研究此书,足以名世。何乃不此崇信,而反从事于近世杜撰无稽之说也? 



属性:《慎疾刍言》一卷,凡十九篇,徐君灵胎所着。徐君初名大椿,更名大业,晚自号洄溪,吴江人,生有 
异禀。初学举业,补邑诸生弗屑就,去而穷经;又好读黄老、阴符、既益泛滥,凡星经、地志、九宫 
音律、刀剑伎击、勾卒嬴越之法,靡不通究,各有所述,而于医理尤邃。其投药造方,辄与人异。微士 
迮云龙病,不言不食者六日,徐君按之曰∶此阴阳相搏证也。投以剂,须臾再饮之以汤而跃然。张雨 
生子无肌肤,惧,欲弃之。徐君令以糯米作粉糁其体,裹以绢,埋土中,出其首,乳之两日夜而皮生。任氏 
妇患风痹,两股如针刺,徐君令作浓 ,遣干妪挽持之,任其颠扑叫号,汗出始释,竟勿药而愈。市有好 
拳勇者与人角而受伤气绝矣,徐君令覆卧之,拳击其尻三,忽呕黑血数升而苏。其切脉能决人寿夭穷 
达,后皆验。乾隆庚辰,诏访海内名医,有以徐君名荐者,高宗纯皇帝欲官之,固辞归。乾隆辛卯再召入 
京,年已七十有九,是冬卒于京师。诏赐白金,赠文林郎。徐君权奇,自喜舞枪夺槊,有不可一世之 ,晚 
益放达,自题墓门云∶满山灵草仙人药,一径青松处士坟。所着医书如∶《难经经释》、《神农本草百种 
录》、《医学源流论》、《伤寒类方》等若干卷,皆行于世。是书之作,盖有鉴于庸医之误人,救其失而补 
其漏,反复万余言,大声疾呼,欲令人惊心动魄,豁然开悟。呜呼!其用心可谓至矣!夫良医之治疾也,多 
一良医而得全者众,少一庸医而得全者尤众。徐君是书,则可化庸医为良医,并可勿药有喜也,其有功于 
时为何如邪?彭咏莪侍郎视学闽中,既刊行此书,邮 
寄京师,属重付剞劂,以广其传。余考府志,谂徐君本末,因跋卷尾,俾读者知其梗概云。 
x道光二十有八年戊中秋九月吴县潘曾玮x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