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4513-迷失在阅读中-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阴雨绵绵。    
    这样的日子并不多见,尤其在这个风沙刚刚过去的古都——— 古老和现代搭配极不协调的城市。在霏霏细雨的上午给一个编辑回信说,连绵不断的雨水,虽说缓解了旱情,却也阴郁了天气,好在心情并未因此受挫,和着雨打树叶的声音睡觉,惬意凉爽,直睡到那云层背后的日上中天……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    
    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间。    
    唐后主李煜的这首《浪淘沙•;帘外雨潺潺》,将伤春怀国的苦闷思绪浓缩凝练在短短的文字中,也暴露了他的本质:词人而非龙椅上的皇帝。文人掌权便会将文字中的情绪化和非理性运用到治国之中,这显得单纯而幼稚,无法胜任狡诈政客的身份,其结果就无法避免某种方式的失败。郭沫若为不少批判者所诟病的一点就是其从政之后的作品和作为。“ 郭沫若本质上是一位浪漫的诗人,其才华也多表现于诗歌创作中;而当他转向从政时,诗人与政治人的歧途就难免令其尴尬,甚至俗气。”(温儒敏《关于郭沫若的两极阅读现象》,《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第35页)这也许是身在江湖身不由己吧。    
    心中有侠义,何处不江湖?忘记了这句话的出处,却一直记着并喜欢。偶然看到一张图片,黑色的主背景中一抹红霞无限灿烂,跋涉者的影子渺小而孤单,却始终朝着有光的方向。图片不大,只能占据屏幕的十分之一不到。我在图片下面写下的两行文字就是“ 心中有侠义,何处不江湖”,那一抹亮色放射出无边的希望,激励我走过每一个有风有雨的日子。我将之发给了几个朋友,不知他们是否也如我一样能够从中汲取力量,但愿。


在考研路上继续迁徙独立韩秋不寂寞

    ——— 读《独立韩秋》6月29日    
    和大多数人一样,对于孔庆东的关注,源于那本《47楼207》。随着了解和阅读的深入,我更加欣赏孔氏文风,也曾在某愤世嫉俗的文章开头引用孔氏名言:“ 北大,你不该堕落。”虽然我也写过几篇批判其文字粗疏匆忙的小文,要找出任何人的缺点都不是很困难的事,对于孔氏亦是如此,令其不快的指摘似乎也是“ 爱之愈深,恨之愈切”的缘故,就像孔氏对于 “ 狗日的北大”、“ 挨千刀的北大”的批判。    
    《独立韩秋》出版的消息是首先从新浪网知道的,那里不仅有孔氏专栏,而且有其新浪聊天的记录,只是打字小姐和编辑同志的文化水准着实不敢恭维,于洁(余杰)、钱力群(钱理群)、严家岩(严家炎)之类错误比比皆是。虽然该书大部分的文字已经收录在其专栏当中,但我还是以不打折的20元价格在北大三角地书店将之买下。书中为幽默而幽默的痕迹明显,却也能够赢得我会心一笑。    
    最为吸引我的不是新浪网发表的对文人生活现状描述的文字,恰恰是那些网上没有的“ 韩国日记”和“ 韩国家书”系列,满足了我的“ 偷窥欲”,还有那些在文字中熟悉的当代文人的名字对我更是一种诱惑。“ 24日中午去旷新年家,申正浩、张福民在。一会儿又去了李书磊、杜玲玲夫妇,孟繁华最后去……下午去系里,收到了周兵他们寄来的5000元,到周燕处补填项目申报表,温儒敏与我谈了半天,主要是中国教育报批判我编的《审视中学语文》一书的事情,让我成熟,不要有压力,说他替我顶着。温儒敏是个好人。买了一张Windows98光盘。”    
    孔氏的忙碌从家书与日记中反映出来,自然很多时候都是和写文章有关:“ 孟繁华电话约稿,文化月刊李开南约稿,电视台约做节目。想起毛嘉的文章还没写,起来写了一篇《国民党是台湾祸根》。”    
    具有原生态情境还原性质的文字,因其真实和较少做作而显得尤为突出,特别是那些真实的时间、地点、姓名和情节,甚至还有老钱家的电话号码(未落实其真伪,但似乎不假),很多东西可以看作是当事人隐私(笔者以为)的,却在书中被一一披露,不知是否经过对方许可。想必孔氏也不至于大智若愚到混沌地步,这从那些日期断档的家书(电子邮件)中可以看得出。    
    比之孔氏上一本随笔《井底飞天》的粗糙,这些从“ 独立韩秋,汉江北去”中感受韩国文化的文字要从容雅致得多,可能是感受比较真切的缘故吧。我相信孔氏的韩国之行并没有多么有趣和丰富多彩,但能够将一种庸常的生活表述得有趣和令人向往,和《47楼207》一样,不仅显示了作者文字上的功力,更体现了一种生活态度,于忙碌、烦扰中看到快乐和美好。    
    孔氏《独立韩秋》中的绝大篇幅都是对于韩国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的反思和批判,虽说有限的个人感受可能导致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片面理解,但该书也的确可以成为读者观察和理解韩国的参照文本,只要不是全部相信这就是真实的韩国。书中对于韩国民族和人民的批判,有些地方甚至显得过于偏激和犀利。其实,有时候很多东西都是在文人、作家或媒体的文字中被误读的,比如中国之于美国、美国之于中国等等。而过错似乎也不是作者带来的,而是因为读者往往对此不假思索地信以为真。    
    书后所附陈远《寻找对话的可能》是歌颂孔氏文字的评论,论及孔氏一直在寻求对话可能性———“ 精英”和“ 大众”之间对话的可能性,在我看来这不过是取悦市场的一种写作策略,最多也只是无意中个人文风与大众文化的契合,似乎没有必要非去拔高意义:作者爱写,读者爱看,这就足够了。评论家们却非要从哲学角度、理论意义上去挖掘文本的深刻涵义,这似乎是当代文学评论界的一大特点。    
    赛前,韩德之战的胜负成为球迷关注的焦点和悬念:占尽主场之利的韩国能否再创神话赢得比赛打入决赛?对于比赛结果的预测比起孔氏预计《独立韩秋》的发行量更难,前者受天地人因素影响而充满太多变数,后者则建立在对于时下最为风行的“ 知识+智性”写作模式的自信,何况还点缀了幽默和异国情调。有闲情的话,此书还是值得一看,穷书生如果觉得书价略显昂贵的话,大可等到北大周末书市中盗版上市再买。    
    太极虎过于威猛的脚步终于无法突破德国战车的钢铁防线,但孔氏《独立韩秋》的销售却节节攀升,但愿韩国的失利和孔氏的批判无关。


在考研路上继续迁徙金靴穿在罗纳尔多的黄金脚

    7月1日    
    无论日子多么忙碌,世界杯的来临还是将紧张生活趟开了缝隙。宿舍里的电视机也终于有了存在的意义。舍友交谈的话题与楼道中的叫喊,都和那个小小的皮球有关。    
    韩国土耳其都退而求其次,为第三名开战。面对最后一次得到世界承认的机会,韩国急了!有时候仅仅着急是不行的,仅仅能跑动也是不行的,技术仍然必不可少。土耳其在上半场以3∶1的战绩再次证明了这一点。韩国不再如以往一样势如破竹般攻击得对手疲于应付,而是在队友出现几次失误之后,开始土崩瓦解而呈现出分裂态势。高丽参的后劲明显不足,如果韩国队脚下发软的话,被称作秘密武器的韩国高丽参和泡菜的出口生意也不好做了。且看下半场韩国如何挽回颓势。    
    下半场韩国队加强了攻势也未能扭转局面,即使终场前20秒的一个进球将比分拉近为2∶3,也只能是对红魔球迷的安慰了。    
    巴、德这两个从未在世界杯决赛赛场上交过手的对头终于有了面对面领教的机会,2∶0战绩的获得,对于巴西来说并不轻松,毕竟对手也是多届世界杯赛冠军。但罗纳尔多无疑以本场独中两球、全部比赛共有八粒进球的战绩,成为日本横滨当晚最耀眼的巨星。大力神杯收入在32年世界杯决赛没有进球的巴西麾下,金靴也最终穿在了罗纳尔多的黄金脚上。胜者为王败者寇,巴西队绕场与球迷的狂欢,德国队寂寞的黯然退场,再次证明了比赛与现实的残酷无情。一切,尘埃落定!媒体开始寂寞,球迷开始失落。    
    忙碌冷漠的现代人在追求物质生活的间隙或为之所困的时候,常常是茫然无处可去。即使去酒吧或歌厅舞厅消愁,也需要坚实的金钱后盾。辛辛苦苦的人最知道珍惜自己整日忙碌所得,不肯轻易出手,于是,人们不断寻找填补忙碌空虚的精神指点,国足出线、世界杯比赛等一系列事件的出现正好满足了他们这种愿望。球迷、准球迷、伪球迷和非球迷们,都开始关注那个名叫“ 飞火流星”的皮球走向。相关报刊销量大增,相关电视节目收视率奇高,街头巷尾碰面的人们都在聊着同一个话题,“ 今天你看球了吗”成为最常听到的问候语。罗纳尔多为世界杯而生,小罗纳尔多说请叫我的名字罗纳尔迪尼奥,齐达内对着伤腿黯然神伤……一切话题热潮在世界杯结束之后,渐渐退却,曾经忙着下班买报看球的人们重归失落。时光流逝,下一个支点在哪里?    
    在考研路上继续迁徙7月3日    
    居无定所。    
    一餐晚饭的时间,出门时还空空如也的墙壁上顷刻间多了一纸通知:留校教师需要住房,请学生7月8日之前搬出。虽说不是晴天霹雳,却也让我一愣:又要考试,又要考研,更为重要的是北大的房子从来都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而且皇帝的女儿也不多。都是扩招惹的祸?现在似乎不是找原因的时候,最为紧迫的是要找到一个栖身之所。我要的不多,无非是一张床位。    
    这几年一直四处“ 流浪”:先是在光华12楼,然后就到了18楼305,接着是44楼409,可如今又面临迁徙的艰难。    
    虽然每一次的居所位移都可以一句话带过,但每一次寻找下一个住地的过程都异常辛苦。安顿下来之后,心情放轻松,于是感觉生活重新美好,天蓝蓝,风轻轻,可爱的人儿笑盈盈……直到下一次的搬离,生活的狰狞面目再现,天阴阴,雨哗哗,扑面的风儿夹杂着沙,明媚的阳光放射黑子啊……一切都忽然间张开了青面,露出了獠牙。回想飞逝的岁月,念叨着有床的日子,如普鲁斯特般追忆逝水年华,不同的是他还有不见阳光与风沙的房子和马车,我却一无所有。    
    几个可能得到帮助的电话已经打完,有冷冷的回应,有热心的关切:关键时刻的面容,我都铭记在心。稍有可能找到房子的朋友那边,至今也并无着落。一再催促总不合适,只好发个短信过去表示一下我的焦急。手机全天候开通,也没有任何铃声和震动。希望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下周一,能有好消息。    
    舍友在北大西门外蔚秀园找到一个半地下室的房间,每张床位要300元,且是最后一张了。    
    一切远未安定下来之前,看书无法投入,心中有牵挂。女友惊讶我乐呵呵般傻傻的样子,我说愈挫愈勇。其实,能够努力的一直在做,悲观失落又有什么用,还不如乐观看待一切,反而能积极想取办法。    
    在部队工作的同学一再打电话要我过去看看他们那里出租的房子,我则一拖再拖,一来距离有点远,二来安全问题也未见保障。但实在没有办法,也只好去试试了。    
    “ 让生命去等候,等候下一个漂流;让生命去等候,等候下一个伤口……”


在考研路上继续迁徙我的姐姐们

    7月18日    
    新找的宿舍同在一栋楼,只是升高了一层,到了五层,但要到15号左右才能搬进去,现在那间宿舍还有人住。    
    虽然房产科要求8号就搬家完毕,我在9号上午才匆匆收拾完全部物品,走上回家的路:一周的时间若寄宿别处,自己不方便,也给别人添麻烦。在女友的建议下,我决定在居无定所的这段时间回家,本来暑假也打算回家的。    
    回家前,三姐打来电话,要我在图书城看看有没有蒙台梭利关于儿童教育的书和光碟。光碟没有,花100元买了几本书和开发幼儿数学思维的画册,顺便买了一本新出的《2003年研究生入学英语考试大纲》,听力计入总分是板上钉钉的事了。考研参考书一般都是七五折的价格卖,但大纲例外,不打折,也是一种垄断?    
    长途车由玉泉营环岛南行,一路下去经涿州、高碑店就会到达那个叫做定兴的小城,有考据说,《西厢记》作者王实甫的老家在此地,且有拒马河流经。长途车上有空调、电视,还算干净。乘客多为勤苦打扮的农民,在他们与售票员计较票价的争吵声中,我没有打开上车前购买的最新一期《读书》的欲望,虽然这一期的第一篇文章就是关于“ 三农”问题。    
    回到家,迎面是果实累累的葡萄架,熟悉的庭院内郁郁葱葱,高大的芭蕉和柿子树掩映了整个院落,三姐和母亲的声音从厨房传出,我则先悄悄走进客厅,给女友打了一个电话报平安。    
    家里人都没有大变化,父母虽然因为临街欲出租楼房的建造而有些劳累,身体和气色都没有太多衰老的痕迹,让我多少有些欣慰。    
    三个姐姐都已成家立业,只有最小的我还在外面的世界游荡,生活的设计没有准确的时间表。三个姐姐齐刷刷地生的都是女孩儿,于是我说:看来任务还很艰巨,压力大呀。这自然是调侃。    
    三个姐姐分别请客,当地几家不错的餐馆都去过了。大姐是我唯一称呼姐姐的,或许是因年少时慑于老大的威严。对二姐和三姐,则是直呼其名或绰号:我一直以为,称呼绰号是一个家庭和睦美满的象征之一。大姐略胖,二姐略瘦,三姐则个子略矮。以前,三姐经常置疑自己是不是亲生的,每到这个时候,爸妈就会说她是从街边篓子里捡来的。这些自然都是玩笑,没有谁会当真。有时候我就想,如果真的发现自己是被捡来或者是从别的什么地方抱来的,会不会有激动和冲动去寻找亲生父母?数年积累的亲情如何割舍?    
    小城依然没有什么变化,只是某些地段的柏油路面更加坑洼错落,不见有人修复。北京的网吧纷纷停业整顿,这里却依然热闹。中央一道指令的颁布施行,在小城总要延宕一段时间。    
    电视中关于高考的报道铺天盖地:翘首的父母、焦急的考生、炎热的天气……这些画面的压迫感竟然无法让我回忆起自己当年的高考经历,是不是平常如每一个学生时代的测试?也许就是这种过于放松的心态,让我未能以漂亮的姿势越过这块走向成功捷径的跳板,从而需要用青春之外的几年时光来补偿。    
    将近一周的时间,倏忽过去。即将同住一室的淑成打电话过来说15号周一可以搬进去,我就准备周一下午回学校。母亲将煮玉米、鹅蛋和摘下不久的葡萄塞了满满一袋,要我带给女友;父亲担心天气太热而找了一个单位的汽车来送我;大姐问我要不要到超市买一些零食带给女友,三姐要我带果珍给女友,我说北京什么都有;二姐随车来送我……家人的很多心意,能用心领就足够了。    
    回到学校,等到拿钥匙的舍友到已是晚上7点多钟,宿舍还没有床。我将母亲捎来的东西送到女友家里……    
    接下来的几天就是为上下铺的事情着急了:四张单人床铺开,显然就没有放置书架等物品的地方了。必须要找到上下铺才好将空间最大限度利用起来。房产科的床铺价格高,而学生转让的又不太结实。一波三折的寻床经历,终于在今天下午有了个结果:厂家明天中午送来,价格160元一张。    
    晚上8点,一些即将毕业离校的朋友要小聚一下……


在考研路上继续迁徙北大山鹰社五名队员全部遇难

    8月18日    
    秋凉如水。    
    郁热的夏季刚刚结束,秋季就毫无预约地到来,而傍晚的阵雨似乎也可以称之为秋雨了。在四下有风的教室自习,一身夏装显得不合时宜,不时有寒战的颤动传遍全身,秋凉就这样来临?    
    报道说,北大山鹰社的五名登山运动员几乎可以证实全部遇难了,除了两名已经发现之外,其余三名正在搜寻中。这是继两年前山鹰社一名女子登山运动员四川雪宝顶遇难之后的又一起事故,如果说上一次是因为遇难者没有达到登山要求资格而成为人为事故的话,这次五名A组先遣队员的遭遇则是天灾雪崩的缘故。生命无常!    
    恶劣气候下的强行冲顶,是不是因了北大山鹰社历年来的辉煌成绩的压负,而不甘心中途折返?或者是他们根本就没有意识到危险,抑或有所觉察而心存侥幸,为了实现心中蓝天雪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