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禅者的立德立功立言-安祥禅--佛法-禅宗--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九九0年四月十五日讲于台北市
  孙中山先生说:“人者,心之器。”人,只不过是心灵的容器而已。人,是受思想的支配和认识指导的,如果没有正确的思想和认知,就没有正确、高尚的行为;而无意识的行为,那只是低级的行为。
  现在的社会是工商社会,工商社会支配人们思想的是功利主义。在功利主义人格化的弊病下,有的人是要钱不要命,有的人是要钱不要良心;只要有钱可得,无不趋之若鹜,如赌博、炒股票、六合彩、大家乐……,让许多人活不下去。功利主义固然有其正面的意义,的确也有助于社会繁荣、进步,但负面的影响却很可怕。不少急功近利的人只顾今天,不管明天;只求近利,不管远害。既然不在意、不关注、不珍惜、不希求一个更能心安、更好的明天,于是他也就没有明天了。
  我常说:“烦恼与错误同在”—— 只要有错误,就必定有烦恼;“罪恶与毁灭同步”—— 踏进罪恶的同时,就是走向毁灭。如何阻止、化除错误和罪恶的萌生与泛滥,就要靠各位共同集中心力,弘扬正法,导正社会风气,拯救大众的心灵了。
  在中国人本主义的传统观念上,讲求的是“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我们禅者是不计功利的,禅的本身就是不朽,生命的本体就是永恒,除了心以外,没有任何的事物是真实永恒与不朽的;但是作为一个不舍众生、既超世又入世的禅者,对三不朽的观点是随顺的。因此,我想借用古人三不朽的尺度,来讨论禅者的人格内涵及生活理念。
一、立德
  通常人们把“德”看成是个最好的字,如尊称某人为“大德”,或者说“有德者居之”。其实,“德”有好有坏,好的是美德,坏的是恶德。“德”既然有好有坏,我们就知道“德”是指一个人独特的风格。由内在的涵养,到外在风范的卓然不群,始终表现着独特的善,就是美德;若是一贯突出着特异的坏,就是恶德。禅者虽不执著什么,但从禅的真实证得中,自然会表现出一种独特的风范,流露出一种无法形容的“亲和力”和不可思议的“同化力”。
  禅的“亲和力”与“同化力”,能把不同的心态同化,使其跟自己的心一样,否则就不是真正的禅者。禅者勿须刻意地去立德、立功、立言,以求世间三不朽,因为禅的本体就是真实而不朽的。
  从不朽的角度去看禅者,他的德有他独特的风格;他离分别,不假矫饰,自然具有一种不可形容的情操和风范。如果没有独特的、不变的、永恒一贯的自我,就称不上是“德”。“德”就是始终一贯的、终生不变的风范和风格。
  真正的禅者是无为的、无私的、无我的,他是“为而不有、善而不居”的,心力是坚强的,包容是无限的……,这就是禅者的“德”。
二、立功
  所谓“立功”,就是为众生谋幸福。最大的立功就是拯救众生陷溺的心灵,使众生离恶获福、离苦得乐。
  《金刚经》说“度一切众生,入无余涅槃”,又说“度尽一切众生已,不见有众生如来度者”,真正的禅者是“为而不有、善而不居”的,本着同体大悲、无缘大慈的情怀,度人即度己,自他不二,有何功劳可言?又有什么真实的功德可以执著炫耀的呢?
  禅,既存在又超越,既淑世又出世,和众生过同样的生活,而善与人同,度有缘众生脱离生死苦海,而不起度生之念。大悲菩萨“苦海常作度人舟”,岂是为了立功?“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又岂是毫无功德?禅者的“为而不有”是“无为而无所不为”的,借用现今世人一句至理名言,是“只管耕耘,不计收获”的。
  历史上的圣君贤主,教民稼穑,尝试百草,创造文字,治平水患……,功不可没,但是人的苦因却是根源于心。佛祖的伟大,在使人从根本的心灵上、从生命的根源上得到彻底的救度、解脱。佛的亲和力、解脱力、指导力普遍深入到广大的人群之中。而作为一个禅者,正是承先启后,荷担如来家业,于大圆觉海自度度人,永不疲厌地做着慈航普度的工作。
三、立言
  立言,比立德、立功更可贵,因为人是受思想支配和认知指导的,人类的理智不灭,正法的影响力就会存在。而人的苦与乐、贤与不肖、圣人与魔鬼的差距,完全取决于心灵的状态,能够直接改变、影响心灵状态的就是语言和文字。
  语言,具有或大或小的影响力。所谓“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一句有建设性的、至当的话,国家社会因而兴旺隆盛;偏见、谬误的话,会误导思想和认识,往往会陷社会于混乱、国家灭亡。如果没有尼采的超人哲学,很可能就没有希特勒,为什么说可能呢?因为天下的事都不是铁定不变的。而如果没有孔子的教化,可能就没有中华文化独特的光彩。因此,立言,立善言,非常可贵。
  最可贵的立言是“无言之言”,如孔子所说:“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最可贵的语言是一切语言的源头。语言从何而来?参透了,就知道佛祖说法四十九年,最后为何却说是“未说一个字”。因为语言表达的功能有限,只有语言文字的老祖宗,才是具无量义的无声之言。
  修行人都有自己的愿力。世人愿月常圆、花常好、人长寿;我们则愿人人解脱,人人自在,人人活得无罪一身轻,人人活在光明、喜悦中。
四、禅者的使命
  我们要作佛祖的孝子贤孙,荷担起如来家业,就必须以正确的见地,来转变众生错误的谬执,使人人活得潇洒、自在,摆脱因错误而烦恼的痛苦人生。这是每位修学正法者的根本使命;对禅刊的作者而言,更是最基本的认知。如果只立德不立言,那是独善其身的自了汉;既立德又立言,且离执著,才是伟大永恒的净功德。各位朝着这个方向去做,就是己立立人、自度度人。
  “耕耘必有收获,付出才能获得”,常为禅刊写文章而又能“行所言”的人,正受定会加深,智慧必然提升。当正见、正受能保持不断提升时,修行就接近圆满了。
  各位的法供养,透过禅刊,早已远播海内外,其影响、回应正在扩大之中。这证明各位肩负的心灵救济使命并没有落空,这是最值得我们安慰的。
  各位牺牲星期假日,从各地来参加座谈会,非常难得,借此能沟通一下禅刊的编排,提供宝贵意见,使广大读者所拥有的禅刊能办得更好、更突破、更创新、更能满足读者需求,以发挥大觉佛陀的慈悲 —— 救人、救心、救世的精神,才不枉费各位此番的辛劳。最后,我以古德一首偈语与各位共勉:
  十方同聚会:大家从各方远来,齐集于此。
  个个学无为:不是为了要学什么本事,而是学放下一切。
  此是选佛场:不是选总统,也不是选县长、民代,而是选佛。谁能当选?
  心空及第归:只要保持清明在躬的安祥心态,当下即是,莫向外求。你还怀疑个什么?还寻觅个什么?纵有所得,也是假的。六祖说“离道别觅道,终身不见道;波波度一生,到头还自懊。”各位珍重!


安祥禅简介

  禅为中国文化的奇葩,是成佛证真的无上法门,亦是佛法的精髓和生命。离开了禅,就没有真实的佛法。所以唐代圭峰宗密禅师说:“禅是佛教的通途。”虽然八万四千法门譬如食蜜,中边皆甜,都可入门,但其最终之归宿仍是禅。学禅的利益,浅可以使内心安适,提升心态,变化气质,改变生命,获得健康和喜悦,人生幸福、光明又通畅;深则可以体验行住坐卧皆禅定的境界,揭开生命和宇宙的奥秘,把捉真理,让原本的生命完全觉醒,证得生命的永恒与圆满,了脱生死轮回。禅因为如此重要和殊胜,故素为历代朝廷、社会名流所推崇倚重。因其超乎常情,不可思议,故一般民众很难窥其堂奥,甚而望之却步。尤其到了近代,禅在缺乏大善知识的倡导下,已日渐式微,令人不得不叹!
  吾耕云导师天纵圣明,乘愿再来,早年悟道,经过数十年之涵养,成就非凡,具伟大的传心力量,衡之现今的尘世中,可谓绝无仅有。凡有缘亲近的弟子,莫不亲领法喜禅悦,同声赞叹,庆幸、珍惜此一稀有难得之法缘。目前在耕云导师座下悟道者不在少数,成就证果者亦大有人在,均得力于耕云导师“传佛心印”的威力和“法门的简易”。
  吾耕云导师悲愿宏深,为期社会大众易于入禅,特将禅稀释,拈出“安祥”两字,令学禅的人有所印证和依归,故命名为“安祥禅”。今将安祥禅的法门及宗旨简介于后:
  ——安祥就是统一调和的心态,亦即定慧圆明的心态。
  ——“禅”是“心的原态”、“生命的共相和永恒相”、“不二法门的体现”。
  ——禅的基本内涵是“正见”和“正受”。
  ——“以心传心”、“传佛心印”。
  ——以安祥作为禅的印证及依归。
  ——以“反省忏悔”去除心垢。
  ——以“不可告人之事不做、不想”为戒律。
  ——修行就是修正想念行为。
  ——佛法就是成佛的方法,不是追求知识和道理。
  ——修行的方式适应现代及未来的工业社会,在家修行亦得,不必出家。
  ——以“诚、敬、信、行”作为修行的信条。
  ——以“时时自觉、念念自知”为修行的要诀,亦即佛经开示的“观自在”及达摩祖师倡导的“观心”。
  ——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确能了脱生死轮回,证得生命的永恒。
  ——“如来”就是如其本来的心态,亦即本心。

如果需要更深入的了解安祥禅禅宗修行的方法,请百度一下“安祥禅”,或浏览以下网站,并可以email联络,获取免费赠阅的国家正规出版的安祥禅丛书以结缘。安祥禅学研究网站:anhsiangchan/cn。html
赠阅联系 Email:p001。aszk@msa。hinet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