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会有该时空点的特殊规范。遵循有关规范行事,即会显示“德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练功者就要遵循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是共产党员还要遵循共产主义道德规范,除之,还应遵循气功修炼方面所特有的道德规范。
当前,对练功者来说,就是多行善事,多做好事。
善事的内容非常多,比如济人利世,助人为乐,或者遵守社会公德,合道而行,尊师重道,尊老爱幼,以及见义勇为,敢于惩恶扬善,抵制邪恶。这种美好的行为可以在无形中形成一个令人愉悦、和谐、豁达、坦坦荡荡的心态。若再能弃除不正的习气和嗜好,按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言行,练功时就不会有烦人的事来干扰,自然长功就快。所以,练功人要有助人济世之心,要多行善事,做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好事的内容也非常多。在这里主要强调两条,一是为国家、为社会、为他人、为民族、为人类多做好事,做出贡献;二是为本门功法多做好事,做出贡献.谁做的好事越多,贡献越大,谁的功能功力长的越快越大。这里的原理或奥妙很简单,就是社会上多数优秀功法的创编人,在传功的时候,就把这种信号编入了程序,输入到他的生物计算机里,然后通过传功师的生物发射机,发出这种信号。这是一个全息信息,里边包含着传功师的全部东西,也包括了多做好事多长功的程序。谁接到这信息,按照这个指令做了,即真的做了好事,立了功,做出了贡献,谁真的就受益,功能功力自然长。这是已经被实践证明了的事实,许多练功人都有这个亲身体会。
三、努力做到“慎独〃
道德修养的方法也非常多。重要方法之一是“慎独”。
所谓“慎独”原属儒家用语。《礼记·中庸》中说:“真见乎隐,莫是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郑玄注:“慎独者,慎其闲居之所为。”意思是说,最隐蔽的地方,最能看出人的品行,最微小的事情,最能显示出人的灵魂。君子在任何人看不见、听不到的情况下,即使是独居寡处,也自觉地不做任何坏事。可见,慎独既是自我修养、自我监督的自觉修德方法,又是其达到高度自觉的一种境界,用修炼者的话说,就是达到了“道德”的境
界。
所谓道德的境界,就是天人合一的境界,自自然然的境界,合乎事物发展规律的境界。处在这种境界人的心境是非常超然、平淡、旷达的。
陈毅同志在《六十三岁生日述怀》诗中,曾写道:“中夜尝自省,悔愧难自文。还是鼓勇气,改正再前行。灵魂之深处,自掘才可能”。我们应当学习古人和前人慎独的经验,努力进行道德修养,坚持以恒,达到修德的高层次。
所谓修德的高层次就是“舍己利他”,敢于牺牲自己的利益来满足和维护他人的利益,做到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大道无私。期盼每位练功修炼者经过练功和修德,都能成为功德园满者。
炼己述要
“未炼还丹先炼心。”炼己是入手进入丹道的最初功夫。“炼己”为何?就是炼水源清浊分辨之功,即去浊存清之功。在道家称为最初还虚,由后天入先天之功。即找这个基本先天虚无状态。凡有杂念、存想、知见、睹闻、谷气等都属于后天之浊源,凡属无念、无虑、无识、无知,虚极,静笃皆属于先天之清源。就是要去浊源返清源。要做好炼己内容,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行为与道德方面的修养。二、就是时行心意锻炼。
道德方面的修养,就是功德方面的内容。“德是功之本”,“无德何以言功”。修炼之人,在初其,虽然做不到“舍己利人”的大公无私。但起码要做到心境坦荡,利己助人。在不损自己太大利益的同时,尽可能的去帮助他人。多替他人着想、考虑。不可做出违背道德与良心之事。人性是本善的。人一旦做了亏心事,欺师灭祖,栽脏陷害,欺凌老弱,自私贪欲等,人心会感觉到不安。有这种不安的情绪,人就无法静下心来,更不要说练功了。而一个人乐心助人,从帮助他人身上找快乐,他的心境就会愉快,心中就没有不安。心情自然恬然无欲。善事做多了,心中自我的地位自然看轻,这样私欲就小,心中的欲望就淡。欲望淡后,心就容易宁静,不容易被外在的物欲所惊扰。这样入手练功,就容易进入状态。故而在我们修炼的同时,要从各方面注重品德的修养,这方面做好了,你的修炼才有可能成功。
心意锻炼,就是收心。在道家叫“锁心猿、栓意马”,叫止念。“大道教人先止念,念头不住亦徒然。”人的心意就象猿猴与马一样动荡难以驯服。“人身好清而心扰之,人身好静而意乱之”若要进入“心无其心、形无其形”的先天妙境,就要驯服这个心,只有让心湛然常寂,才能得天地之造化。故,心意锻炼是炼己之要。
收心之法很多。我们这里是通过调息之法入静入定的。为什么用调息呢?“息不调则心不定,心不定则气不凝。”心与息是相依的。而调息是否达标又可以说是你气功有没有入门的标准,故而,没有达到我们调息入静标准的人,我们是不主张其进行丹功训练的。因为息不调,心就难调,没有收服这个心,就没有辨水源清浊之功,丹功就不可能成功。即使强行训练,也只能达到普通的健身周天功的标准。故要筑基,先炼己。要做好炼己,先调息。再在平时注意积累功德。
调息训练入虚无
题引:自拙文《调息训练述要》推出以后,受到了一些功友们的关注。但因前面作文之时,许多问题未考虑周详,存在的许多表述不清的地方,也因此带来了功友们的在实行过程中的一些疑惑。因此,在这次总结了诸多功友的疑问以及原文自身存在的一些言不达意的地方。我对调息训练的内容进行了重写。从另一个角度阐述调息的要领与方法。虽然是一次总结更新的文章,但也难免保证有许多不足之处。这需要大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交流经验,使之日趋完善。
调息训练入虚无
一、调息简述:
“调息”一词来源于佛家天台宗。天台宗认为,各门各派的功夫的修炼,都离不开三调,即:调身(形体训练),调息(呼吸训练),与调心(心意训练)。后来三调的思想被各家广泛延用,成为气功修炼的三大基本要素。
调息是养生修炼当中呼吸训练的内容。呼吸的方法大致有这么五大类:外呼吸、内呼吸、内外结合呼吸法、屏闭呼吸、断息等。具体的呼吸训练方法有一百二十多种。可以说,不同的功法,不同层次的要求的呼吸方式也不相同。不同的呼吸方式可以治疗不同的疾病,产生不同的功能等。比如,鼻吸鼻呼可以治疗鼻炎,吸闭呼的训练,可以产生胎息,文火呼吸用于养内药,武火呼吸用于炼药等。我们这里所说的调息训练,是一种通过观息而调和呼吸从而达到收心入静的目的的呼吸训练方法。它来源于清代太医汪昂所著的《勿药元诠》中的调息之法。虽然原于此法,但可以说各家各派都有许多类似的呼吸训练方法。所以,汪氏在其著中写道:“调息一法,贯彻三教,大之可以入道,小用可以养生。”此法亦是我们进行先天内炼而选取的有效的入手功法。
二、调息的原理与意义:
呼吸,我们称之为息。一呼一吸为一息。“息”者,自心也。可见心与息是相依的。息调则心定,息不调则心不定。这在我们平时生活中是有体会的。在你心意烦乱的时候,你的呼吸就会加粗加重。在你心意祥平静之时,你的呼吸就会轻柔和缓。我们进行养生修炼,不管哪个法门,都离不开收心求静的内容。你心静不下来,后面的功夫基乎没法谈。所以,为了收心求静,我们可以从呼吸上面入手。把呼吸调好了,心就自然静下来了,这是其一。
其二呢,观息守息,也是一个一念代万念的入静方法。我们没有经过入静训练的人,平时心中的杂念是非常多的。纷纷扰扰,什么念头都有。而我们进行观息,心中专注呼吸这一处,心系一处,其它的杂念自然就消退了。这是调息利于收心的另一个原因。
对于我们先天养生内炼的要求来说,我们是要求要能进入先天的水源清的虚极静笃的状态的。因为我们内炼的是先天的精气神。而先天的精气神要得以显发,必须返归先天状态,而先天状态的特点就是虚无,虚空一体。我们只有进入这个状态,才能与虚空感通,才能天人合一,得天地之灵气以养其身。从们我长期的实践中发现,要进入这个先天虚无态,虽然收心的方法很多。但调息可以说是目前最快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故而,我们选用调息的方法收心求静,直入先天虚无状态。
三、调息的主要方法:
1、功前准备:
在正式打坐之前,做好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可以使调息训练得到更好的成效。主要方面如下:
A、打坐前,先净身。先排尽大小便,以免功中憋得难受。然后漱漱口,使口中清淡,没什么味,容易静心。
B、关好门窗,堵上风源。可以防止功中伤风,也可以防止意外惊功。保证室温在10度以上,亦不可过热过闷。
C、可以对室内光线进行调整。拉上窗帘,防止室内过亮。打坐时,要背光打坐。
D、最好坐在硬板床上或凳上,这样比较稳当,要垫上软的东西,如坐垫,利于气血运行。
E、宽衣解带,凡是不利于气血运行的,象手表、眼镜,发卡,领扣,皮带等,最好都解开,松开。松紧带不宜过紧。
F、若功前有做较大的体力劳动或量大的体育运动。先休息一阵,放松平静后,再开始打坐练功。
2、打坐的姿势及要领:
可以采取盘坐式或普通坐式练功。盘坐可以用单盘、双盘或普通盘。要求要坐稳。加个意念,不摇不动。两手可以结定印:“两手拇指指尖相触,左手四指置于右手四指上(或相反),然后置于下丹田处。两肩自然下沉,两肘自然下垂。稍稍用意调整两手臂的角度,调整到百会气感最强时为度。这是古今实修者共同总结的东西。正确的姿势,可以采集宇宙超能。有助于自身功能功力的迅速提高!亦可将两手置于两膝盖上,两手心向上,有高血压或头部疾病的,手心向下。
虚灵顶劲:其要领是以头顶百会穴为中心,头有意识的向上顶,往虚空中顶。好象要顶着一个东西似的。上顶的过程中,注意体会身体自然直起的感觉。然后再对胸背自然调整,将胸口微微内收,不要挺胸。体会腰背在虚灵顶劲的过程中,自然拔直的感觉。同时注意颈部,腹部以及全身放松的感觉。具体姿势的细节问题,可以参考《气功修炼三大基本要素》一文中的调身部分。
若是自然坐,则坐于椅子边缘,这样身形自然拔直,两手心向上,放两膝盖上。有高血压或头部疾病的,手心向下。
3、辅助功法及作用:
在进入正式调息之前,做一些辅助的小功法,具有一定的养生保健作用,对正式调息也有很大的辅助功效。建议按以下程序进行:
A、盘坐后,可以先放松身体,注意呼吸。特别是身体在活动后,呼吸比较粗重,心情比较兴奋,先放松下来,平心静气的坐一会,等心情平和,呼吸平缓后再开始吐纳。
B、吐浊纳清:可以面向东方,先行“赤龙搅海”用舌搅舌下华池(下颚,下牙以内的空腔处),来回数遍,然后吐浊纳清,先转头向非东方的地方(南方或北方),微微张口,以口呼气,想着将身中的混浊之气全呼出去,呼到天的尽头,呼气要缓和,以耳中听不到呼吸声为度。然后以鼻柔匀细长的吸气,将东方清气吸入体内,如此一呼一吸为一息,共做三息或九息以排除身中浊气。
C、舌顶上颚候津生:津,在这里就是指口水。是略带甘甜的口水。古人称之为琼浆玉液。认为炼津可以化精。古人认为这个津是非常重要的,对人体培育元气有非常好的作用。可以滋补身体。现代人研究发现,口水中含有很多的活性酶,对人体的营养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练功中,有津液产生,一定不要吐掉,要分口下咽。下咽时,要注意感觉咽下后,其流入下丹田的感觉。这对培养元气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舌顶上颚,可以促进口中津液的生成,可以治疗内分泌失调而导致的干燥综合症。在呼出身中浊气以后,可以以舌顶上颚,并以意观照舌下玄膺穴,则生津效果更为明显。舌顶上颚,是用舌顶住上齿后那一排似牙印的内凹的地方。顶时要轻松,要自然,不要用力,僵直。玄膺是舌下舌系带中间的穴位,它位于舌下玉液、金津的两个穴位中间。有些针灸书上,把玄膺的穴位标为海泉。玄膺一穴是津液之海、升华之源,能用内视去观照玄膺,则真精自然摄提而上,金液,玉液不仅是练功有效产生的一种现象,重要的是它是一种大药,吞腹和灌溉全身后,对祛病健身、滋养身体有很好的效果。
D:鼓漱咽津:在舌顶上颚观照玄膺一段时间以后,口中会津液满口,这时就开始鼓漱,象我们平时嗽口一样,来回鼓漱十几遍后,分三口咽下,每咽下之时,也有咕嘟之声,而后用意注意其下流至丹田的感觉。
E:叩齿凝神:叩齿,就是上下牙互相敲击,叩叩有声。叩齿,古人认为有凝神的作用,也就是能聚敛较高层次的能量。另外,现代人还认为叩齿有固齿的作用。所以,不练功时,平时都可以适当叩齿,一则炼能,二则固齿。一次的次数,以三十六次为宜。
以上辅助功法完成以后,则心意也相对清净,可以开始入手调息了,调息之前,先再次舌顶上颚,然后面带微笑开始观息。这里强调面带微笑,其作用是:第一、面带微笑的时候,人的心情也会随之愉悦,这就有利于我们修炼。第二、微笑是最好的放松法,人在微笑的时候,全身都会处于松驰状态。第三、笑是入静的法门,人在笑的时候,大脑会处于一种空白状态。有利于我们入静甚至入定。第四、人在微笑的时候,会有提肛缩肾的感觉,是很好的强肾功法。
4、调息的方法:
经过前面的辅助功法的训练,我们心意基本上清宁了,气缓神清,这时候可以开始两眼垂帘或闭上眼睛。至于是垂帘或闭目,要根据你自身掌握的情况来决定。如果你能垂帘观祖窍,眼皮能放松,不累不难受,那就用垂帘。这样成效来得快,也不容易昏沉。如果你这个掌握不了,眼皮沉重难受,很累,那就干脆闭上眼睛守息。我们根据你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训练。
先说说垂帘的方法:就是两眼自然下垂,微闭,但不全闭,眼留一线光,观注鼻端,眼前有虚白的一片模糊虚白光亮。然后意会鼻前呼吸出入的感觉。这里的要领是:心意微微注鼻端。眼皮要松,自然下重,不要刻意半睁半闭。为什么这么做呢?有两个原因:
一则,一般人打坐,闭目,看不到光,神气就容易昏暗,特别是在比较困的时候练功,很容易昏睡。造成神昏气暗。坐着坐着,就睡着了,即使不睡,也是昏沉沉的,一点清灵的感觉都没有。这叫昏沉,是静坐练功的大忌。所以,我们眼留一线微光,这样眼睛有光线的刺激,则不容易昏沉,甚至昏睡。二则,这是一个快速见性光见本性的妙法。佛家的释尊顿法,道家北宗的安神祖窍都是这么训练。在这样凝神鼻端时,心能很快静下来,配合上调息训练,能很快进入虚无的先天清源状态,加上凝神的训练,则性光能很快的显发出来。
但这里要注意的是,虽然这个是顿法,但一般人不容易掌握。一则眼皮放松不好,眼睛累,难受,静不下来。二则,要凝神要求你心要能快速清净下来,心未调好,心不静,强行凝神,不但见不到性光,还会头昏脑胀,甚至血压升高。如果做不到这些,我们倒不如把眼睛闭上,先调息入虚无,再凝神显性光。
双眼微闭以后,你就开始注意鼻端的呼吸。如果杂念还比较重,你就可以数数。数呼吸的次数,数上一阵,感觉杂念少了、轻了,你就开始注意鼻端呼吸一来一往的感觉。开始,我们可以稍稍控制呼吸,让呼吸做到柔、匀、细、长,一来一往。如果,你有鼻炎的毛病,你就注意吸气,注意气吸进来,从鼻根吸入脑部的清爽感觉,呼气只是随之而已,并不太在意。这样可以治疗鼻炎的毛病。如果你没有这类毛病,你就微微的控制呼吸,每一息让它归于气穴。呼吸经细柔匀长,意念控制要轻微,不能重,意重则火重,就是武火呼吸了,容易过火伤身。在进行这样一段时间轻微的控制呼吸后,感觉呼吸顺畅了,一来一往比较畅快,你就不要再控制,这时候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