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会放松;繁花似锦里,我们感恩诱惑,学会选择。在每一个时刻,每一个生命的轮回里,都有值得我们学习感恩的课。
失之淡然,得之坦然
每一次追求的过程,就是我们在坚守中,用心证悟一个富有弹性的自己。面对失去,我们会淡然笑之。不是我的,就让它走远;是我的,我又何苦担心?
记得那应该是几年前的事情。
有一次我出门办事,时间很仓促,一路上太慌张,居然将钱包弄丢,里边的现金、身份证和不少的银行卡都没了。因为没有身份证,想要和人签合约的事情也往后延迟,项目变得不可预知,而且最倒霉的是,手机也不翼而飞,失去了和他人的联系。
我握住口袋里仅剩下的几十元,游荡在陌生的城市里,心内传来一阵阵巨响,那是愤怒的嘶喊。与此同时,恐惧就像是一条巨蟒,攒动着身子,吞噬我内心的力量,让我几乎无法行走。
在一家小吃店里,我看见一个小孩子在哭泣。大概只有两三岁的样子,面前放着一小碗自己想要的美食,大人们正在吃,而这个孩子一直哭,表示自己也要一大碗才行。大人没办法,只好问店家要来一大碗给他。孩子没吃几口,发现味道并不好,就放下不吃了。但是大人丝毫不理睬他,于是他继续哭哭啼啼,纠缠大人要吃另一碗饭。最后大人忍无可忍,将他碗里的饭全部倒掉,他看着空空的大碗,再次哭起来。这一次,他的哭声里有一种深切的恐惧,就好像再也没有机会吃到似的,无比悲痛地哽咽着。哭了好久好久,大人只好又端来一碗饭,他才停止哽咽,老老实实吃起来。
我突然发现,我何尝不是像这个孩子那样,一直不停地索要,不停地追求,不管要来的东西,是不是自己需要的,也不管那些东西,自己能否承受得了。我只是想要争取和大人一样的权益,想要用一种蛮横无理的任性,证明自己也有索要利益的权利。
这种任性,就是一种贪念和固执。
从降生于这个世间开始,我们就带着这样一种原罪,自己一面贪恋,一面也深受这种罪孽的蹂躏。小时候常常会为了这个与生俱来的执念,和大人之间展开没有硝烟的战争,流了多少泪,喑哑着嗓子哭了多少次,给亲人们带来多少无端的烦扰。
当贪念没有得到满足,我们会苦痛纠结,会无法释怀,于是哭泣充斥了整个天空,整个世界变得雾蒙蒙的;而当我们发现自己失去的时候,又常常无比悲痛,好像被连根拔起一样,整个世界又会变得泪雨绵绵。
我们因为得与失的阴晴不定变得无所适从,一颗心好比一根橡皮筋,想要伸张到最大的长度,于是不停地将欲望的尺幅拉开,再拉开。企图占有的欲望太广、太大,最终使得橡皮筋失去了弹性,还没来得及收回来,要么断掉,要么失去了弹力。最后受伤崩溃的就是这颗心。
所以,你会明白,有时候期望越大,越容易崩溃,人生的弹性就越小。欲望就是我们行走世间的一个阀门,如何让欲望成为前进的动力,才是找回幸福的前提。
就在那天,我丢掉了自己在现实中看似无比重要的东西,但在那个陌生的城市里,却又找回了另一样最为珍贵的宝物,那就是属于我的心灵弹性。我发现原来我的慌张和无助,就来自于对这些现金、银行卡,还有手机等外在身份的定位。
因为过分执著,我变得一无所有,无比恐惧,而真实的状况是,既然已经丢掉,就当做是灵魂深处一次放下的练习。在大乘佛教的修行中,这叫做奢摩他禅修,既然是一次修炼,就不能纠结于此,而是要怀抱虔诚之心。
当我打起精神,找到自己的弹性,就能够淡然接受失去的现实,也很快变得无比振奋,状态恢复到最初的热情,坚信自己能够重新打造出来想要的人生,所以,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一直很幸福地努力着,得到的比那次失去的还要多很多。
有一个词叫做“舍得”。人生最高的智慧也莫过于此。每当我丢掉东西的时候,我会淡然接受,并且把这看做是我必须要警惕的预兆。我会检视自己,自问是否太过急功近利。
赴朋友约会,明明朋友迟到,我依然不会生气。因为从等待里我学会了放慢脚步;到超市购物排队,不能如愿在规定时间内得到别人的服务,我都不再愤怒。因为舍弃了功利心,我得到的是对人生的幸福领悟。
在安静的夜里,每次梳理过往的流年,就会发现很多时候,自己常常会过分执著于一些人事物。贪婪的欲念总要出来作祟,干扰这颗宁静的心灵。明明是不想要的,却因为跟他人有所攀比,所以勉力而为,于是,和计较之心结合起来,追求就变得失去了原来的味道,不像是本来的样子。明明是自己不爱的东西,结果要到放手的那一刻,却会有莫名的不舍和不甘心。于是,死死抓着不放,只是为了证明自己绝不认输。
仔细想想,得到和追求之间,完全可以没有必须对等的因果渊源。追求只是一个过程,而得到不过是一个结果。过程投入的是心灵,是自我的信念,结果要的是现实,是急功近利的计较。关键在于,我们执著于现实,就会忽略信念;相信功利,就会忽视心灵。
得与失有时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自己的一种坚持和信仰。这个时候,就算是没有得到,但因为有了那个灿烂的过程,有了对自己的忠诚和一路不懈的信任,幸福早就渗透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又何苦纠结于所谓的这个结果呢?
每一次追求的过程,就是我们在坚守中,用心证悟一个富有弹性的自己。我们可以用这个内心里的自己来证明:求的是诚心诚意,得的是淡定安然。所以,面对失去,我们会淡然笑之。不是我的,就让它走远;是我的,我又何苦担心?
做一个淡定的女子,面对那些名利的浮云,人事物的诱惑,请把握好心灵的方向。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既然倾心追求过,就绝不会轻易后悔,因为我是个得失都会微笑的女子,所以,得之坦然,失之亦淡然。
打磨时光,善待流年
原本,我们都是那愚钝的石头,但能够打磨,刨去多余还原我们精致的人生,除了平淡的流年,还有我们自己那一颗永不老去的心。
刚踏入社会,我在一个乡村小学做音乐老师。每天带着孩子们观察大自然,听着虫鸣声,教给他们认识不同的节奏,感悟不同的音律,然后带着他们放声歌唱,下课听着叽叽喳喳的鸟鸣,还有此起彼伏的吵闹声,生活异常灵动而又多姿多彩。
那个时候老教师们会用一种相当复杂的眼光看我。如果我不仔细体会,就无法看到那里包含的艳羡和欣赏,因为他们常常会表情含糊,异常老练地对我说:“你还年轻得很呢!时间长了,就会被平淡的生活烦透的。”那话与其说是前辈们分享给我的一个经验,不如说是用一个咒语,提前奉送给我一个牢笼。
平淡,成了时光飞驰的宿命,也成了盘旋在每个人心头的跳蚤。既感到厌烦,又无可奈何,只有任由它在那里骚扰,到最后就变得自然平常,连改变的心思都没有了。
时隔多年后,我发现,每一个人,一旦被流年的平淡绳索所绑缚,就会失去仰望天空的能力。所以,他宁可用一个咒语,将另一个新来的人,也绑缚在这里,以求得内心的安慰和解脱。
安于平淡的已经不仅仅是他自己,还有整个和他息息相关的环境和外物,而这些也都已被熏染成程式化的牢笼。也就在此时此刻,那些流动的思想,还有一成不变的现实,犹如调料,将一个人完完全全地融化、浸泡、腌制,并且在随波逐流的寂寞里,将岁月煮成了一锅温吞吞的水,而这个人则是砧板上的风干鱼,等待着被宰杀,直到失去活力。
当我已经接近三十岁的年纪,仍然拿着手中的笔,坚定书写内心的诗歌,歌咏这个世间的真纯和理想的时候,身边几乎是所有的人都吃了一惊。没有人会相信我的热情和纯真。而我也明白,这种热情和纯真,早已被他们遗忘在一个连自己都找不到的地方去了,成为像风一样的谎言。
在寻求自由的路上,我们求的不是自由,而是自我燃烧的火焰,还有我们对这个平淡流年的坚定信仰。只是因为平淡,我们背叛了自己,背叛了自己当初的热情期盼,背叛了当初投身岁月的激情和阳光。
如果你也身背行囊,走在朝圣的路上,会发现不少的徒步旅行者会在夜里点亮一堆篝火。在苍茫的夜里,那些亮光就像是内心深处的理想,明明灭灭,闪烁不停。我常常会将那一堆堆篝火,比做是人生路上每个人对自己的承诺。在孤独的夜里,点亮自己的光芒,就能够照见那些庸碌的流年,然后将庸碌和平淡当做一堆干柴,架起来烧掉,就在那一刻,你会从熊熊的火光里找到生命的狂欢,看懂属于自己的灿烂意味。
这让我想起了米开朗基罗的雕塑。无论是什么样的一块原石,在他的手中,都会展现出美丽和圆润,精致和纯真。他曾经这样评价自己的工作:我只不过是用自己的手,将那些多余的石头去掉,还原每块石头本来的模样。
想一想我们的人生,何尝不是这样?只不过将我们雕琢的,不是这位雕塑大师,而是我们自己。每块原石拿在他手里的时候,只需要看一眼,就会在心里勾画出未来会变幻出来的模样。当我们从开始投入心灵的想望,展开人生旅程之时,也在心灵深处勾画了未来的模样。只不过米开朗基罗能够坚定自己的信念,凿去那些不需要的负累,彰显原石本来的模样;而我们遭遇困境,途经平淡的流年,也正是上帝在用时光打磨我们,雕琢我们,甩掉我们的虚妄,甩掉我们的怠惰,甩掉我们的无知,展现我们本来就美丽的模样。如果我们选择背离,那么就会一无所获,唏嘘蹉跎。
平淡就是一把凿子。你想要寻求什么,平淡的流年就可以造就你成为什么。当你用苦痛武装自己,时光就雕刻你额头的皱纹,用无聊打发你的心情。当你用追求的火焰点燃自己,你就会在亮光中看见前行的路途,接收到热情的馈赠,享受到生命的丰厚。
有很多次听见两三岁的小孩子都在抱怨说:“无聊死了。”我就会想,平淡和无聊几乎是人类成长必经的路途。从童年开始,你就必须要和无聊、平淡结缘,而且要学会善待时光,学会像米开朗基罗那样打磨时光,雕琢心里的那个模样。
原本,我们都是那愚钝的石头,但能够打磨,刨去多余还原我们精致人生的,除了平淡的流年,还有我们自己那一颗永不老去的心。时光的平淡,只是给了我们机会去呵护心灵,还原她本来年青的美丽容颜。
做一个心有碧潭的女子,平淡只是流年里的风声,恍若季节更迭,春来秋去,花开花落,冬风夏日,光影飞渡,依然不惊不怨。无论何时何地,沉淀在深潭之下的,还是自己那颗纯真依旧的心灵。
、{t}{xt}{小}{说}{天}{堂
第8章 做一个明媚的女子(1)
打开心窗,收纳快乐
每个有创意的人,内心里都有一扇明亮的窗户。透过那扇窗户,他可以看到欢笑,看见机会,看见心灵的绿色和勃勃生机。
很多年前我住在偏远的乡村,家里条件也不好,有一年冬天放学回家,手脚冰冷,尤其是脚趾头实在疼得难受,而且肚子也饿,我一边流泪,一边向妈妈哭诉,“我冻死了,饿死了。”
妈妈看着我,像是对一个外星人那样问我,“你是谁?我怎么不认识你?快把死的那两个人还给我!”
我的眼泪就在那一瞬间,从脸上绽放出花朵来。在很小的年纪里,我就已经无数次演绎了哭中带笑,笑中有泪的高深戏剧,这都是我那个简单质朴的妈妈所教给我的东西。长大后,几乎所有和我有过交往的人,都认为我天生具有快乐细胞。
而我也深深地感恩我的妈妈,每当我向她哭诉、抱怨的时候,她总是不讲什么道理,而是用一句轻描淡写的玩笑话,几乎是在瞬间将我的忧伤和悲苦,轻轻打开,然后我的心就像是被施了魔咒,变得开朗嬉皮起来。
长大后我也有了孩子,每当女儿不小心打破了家里的碗碟,或是犯了错,我也会一脸严肃地说:“额滴神呢,你居然,居然冒着生命危险给我一个特大惊喜,目的就是为了让我批评你。你可知道,我好久都没有批评某人了。”于是,女儿从小就学着将惊恐放下,不再纠结于眼前的困境,而是放松心情,重新找回可爱的模样。时间久了,她也变得越来越机智,心灵的调节能力日益增长,面临问题可以像大人那样游刃有余。
可惜在我的身边,常常会有很多声色俱厉的大人,不但对孩子大声嘶喊,而且对自己也毫不手软。有时候我会想,为什么我面对苦难和犯错还能笑得出来?是我有问题吗?不。根本不是。而是太多的人,没有找到心灵的阀门。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缺少的不是能力,而是调节心灵的机智和智慧。
哥哥经营几家公司,曾经面临过很多次的困境,但一直都能够坚持着做自己忠诚的守护者,坚韧地走在追求的路上。我常常会疑惑他是如何排遣自己苦痛的,有一件小事终于让我看懂了他。
咖啡馆里经常会有一只流浪猫过来,有时候居然躺在沙发上,不但影响客人心情,而且还让雇员担心,生怕被老板训斥。但这件在所有人眼里都认为是糟糕的事情,在他眼里很快变成了吸引眼球的喜剧。他将那只雪白的流浪猫请进店堂里,并供奉为咖啡吧里的“迎宾小姐”,拍了一张慵懒地睡在沙发上的玉照,根据猫咪那种淡定和从容的感觉,美其名曰“白富美”。
不能不说,哥哥飞速转换的思维模式,也是得益于我妈妈的影响。在每次人生风波到来的时候,如果一味地紧绷神经,一味地停留在困境中,迟早会被困境的魔兽抓住吃掉,所以不如使用一种方法,将这个魔兽引开。
蛇如果咬住了人的喉咙怎么才能挣脱开来?唯一的办法,就是内心里奏响欢快的笛声。玩蛇人深谙于此,所以常常能够从蛇的乖戾里找到人生的快乐之道。
当我们能够转移魔兽的注意力,它就会将苦痛消弭在瞬间里,而这个时候,新的创意和思路也就悄然出现。很多人说,有创意的人一定是聪明智慧的,这话只说对了一半。我要说,每个有创意的人,内心里都有一扇明亮的窗户。透过那扇窗户,他可以看到欢笑,看见机会,看见心灵的绿色和勃勃生机,而聪敏智慧也往往是因为这扇窗户,才最终被释放出来。
你要记得,我们身处的困境和快乐,就像是房间和设在后面的窗子。待在房间里时间久了,就会将自己封闭起来,看不到广阔的天空,而窗子则给了你浏览风景的时机。虽然不能解决全部问题,但起码会让你的心找回失去的动力。但可惜的是,这扇窗户不是开在眼前,也不是开在侧边,而是在你的背后。你若是不回头,就永远没有机会找到开窗的按钮。
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一直都有这样一扇窗户,只要你从困兽的牢笼中转身,向后看,就一定可以找到它。或许,它已经静静地等待了好多年,等你用勇气和坚韧打开它。
做一个机智里透着坚韧的女子,读懂蕴藏在每个人身后的智慧,找到自己房间的那扇窗,打开它,旋动阀门,快乐,就会变成空气流动在生命里。大口地呼吸,放声地欢笑,因为,所有的幸福是你的,也是我们的。从此以后,隔着这属于你的窗户,你将会对那个叫做“无助”的病毒侵扰,彻底免疫。
亲近自我,聆听内心
当疲惫、无奈、失望袭击过来,你必须正视这个预告:我们心灵的房间,已经被世俗的喧嚣所填满,正在逐渐失去这盛大的乐声。
我做老师的某年,曾经教过一个患孤独症的学生。初见的时候,我并不了解,因为她长得清秀,身材高挑,两只眼睛很大,看起来清澈透明,脸上还带着淡淡的微笑。但若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她眼神飘忽,似乎总在躲闪和恐惧什么。眼前的世界对她而言,像是一个巨大的牢笼,而她则害怕一不小心就会被关进去,再也逃不出来。
开学一周后我就明白她的恐惧所在了。她是个不和老师合作的学生,所以从小到大,经受很多老师的白眼和侮辱是可想而知的。于是,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在嘲笑她,甚至动手打她,用唾液凌辱她。有一次她被打伤了胳膊,我用心疼的眼泪,制止了孩子们的粗暴和歧视,并且告诉大家,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会唱歌的天使,也有一个能够聆听的天使,只需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