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林奇侠黄飞鸿正传-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有人认为,十三姨就是救过飞鸿的陆阿宽。网上一篇题为《十三姨非黄飞鸿恋人》的文章说,陆阿宽因救过飞鸿被黄父认作义女,出嫁时黄飞鸿还赠送了500大洋作嫁妆。文章还说,黄飞鸿与十三姨的关系是被电影渲染的,两人并没有发生恋情。不管十三姨是以谁为原型,先来看看飞鸿与莫桂兰的这段姻缘。    
    飞鸿“义救卖鱼灿”后,再次扬名广州城。很长一段时间,一些人几乎要忘记飞鸿了,因为他退隐于家,不问江湖之事。既然重出江湖,飞鸿也就自然而然地参加一些武林中的活动,与在广州的几位徒弟,交往比以前更加密切。开铺售药虽然日子过得比较平静,但孩子多了日子也变得拮据起来。辞职前,民团总教练一职的收入有限,为此飞鸿不得不参与一些其他活动。过了一年多,恰好佛山镇近郊的叠溶乡,在风调雨顺的年头开展酬神打醮的民间节日活动,久闻飞鸿大名的叠溶人,特意到广州来请飞鸿前往该乡表演助兴。    
    飞鸿隐居多年,极少外出,很久没回佛山了,他想回老家去看看,会会那里的朋友。加上参加表演助兴有一些收入,于是便答应了下来。他迅速召集在广州的门徒,率团来到叠溶舞狮演武助兴。    
    酬神庆典那天,飞鸿和他的弟子们穿戴整齐,盛服登场。多年未见飞鸿的一些老友,见年已五十多的飞鸿依旧精神抖擞,威风不减当年,不由得赞叹练武之功效。    
    听说黄飞鸿师傅亲自率舞狮队来助兴,当地人奔走相告,所以当飞鸿等人到达叠溶时,到处都是围着他们看热闹的人。    
    “擂鼓起狮!”    
    飞鸿一声令下,弟子们立即行动起来。他们的醒狮一路狂舞,表演了踩梅花桩、过龙门以及拆蟹等技艺。这些高超的技艺,在当时很少能看到,令当地乡民大饱眼福。看过他们的舞狮表演后,乡民们言论纷纷:    
    “舞得太妙了,真绝!”    
    “黄飞鸿就是黄飞鸿啊,果然名不虚传!”    
    “百闻不如一见,晚上再看他武功表演。”    
    ……    
    听到乡民们的议论,飞鸿的徒弟们心里乐滋滋的。按计划,晚上还要进行狮子上楼台和武术表演。武术表演时,飞鸿将亲自上阵。    
    表演的中心会场搭起了一个戏台,戏台上布置了几幅色彩鲜艳的图画,四周吊着的一盏盏大灯,把戏台周围照得如同白昼一样亮。因为乡民早已听说飞鸿要上台表演,吃过晚饭后他们便成群结队来到这里看热闹。    
    在这伙看热闹的乡民中,有一老一少两人也夹在其中。年少的村姑叫莫桂兰,当时年方十七八岁,年老的是莫桂兰邻家的二婶,她们结伴而行,为的是一睹黄飞鸿大侠的风采。    
    这莫桂兰虽是个村姑,却也懂得几下拳脚,她来看飞鸿表演,不像二婶那样完全是看热闹,毕竟她对武术还有不小的兴趣。莫桂兰一个姑娘家为什么习武?说来就话长了,这还得从她的身世说起。    
    中日甲午战争前后出生于高州的莫桂兰,自小生活在一个贫困的家庭。有材料说她因父母双亡后无依无靠,就辗转来到佛山叠溶投亲,平时做佣工为生。更多的报道说,她是因其伯父没儿女,小时候就过继到伯父家。她想学绣花,因此才从高州到佛山来学艺的。    
    有一点可以肯定,莫桂兰从小跟伯父学习了莫家拳术和跌打医术。莫家拳也是广东有名的拳术之一,相传在清代嘉庆十五年(1810年)由广东海丰县莫蔗蛟传授给东莞县火岗村的莫达树、莫四季、莫定如、莫清骄等人,后来经过他们的完善和发展,在广东许多地方传播开来,练习莫家拳比较集中的地方有东莞、顺德、新会、广州等。


第五部分天命姻缘(2)

    莫桂兰的伯父对莫家拳情有独钟,在他看来,咱姓莫的不练莫家拳还练别的拳不成?先练好莫家拳,才练其他拳。小时候莫桂兰喜欢跟着伯父练功,莫家拳的练功方法分四步,循序渐进地练习:第一步练沙袋,主要是为增强臂力和站桩;第二步用穿石履一对(每只重6公斤)来练习拉马,结合两手抓沙袋练习,练指掌和拳力;第三步身上缠沙袋,练习弹跳力,增强下肢力量;第四步打大沙袋,以发展腿力为主,练习各种腿法。基本功练好了,才进入莫家拳的套路练习。    
    两年前到叠溶投靠亲友的莫桂兰,平时在亲戚家学绣花,空闲时也练两下功夫。她虽然也略懂几下莫家拳的套路,但更擅长的是舞剑。她的长剑挥舞起来,虎虎生风,非常潇洒自如,因此村里人把她称为“侠女”。    
    莫桂兰长得不太漂亮,但也还算可人。而天生性情泼辣,使她“年逾花讯,却还待字闺中”。邻家二婶与她很谈得来,也很喜欢这位能干的姑娘,多次替她做媒,不知为什么都被她婉言拒绝了。其实二婶不知道,莫桂兰心里有自己的择偶标准。一般的凡夫俗子,她不一定看得上。    
    黄飞鸿的名字,莫桂兰早就听说过了,但她从未见过真人。她想看看人家当作大侠、充满传奇色彩的黄飞鸿到底是个啥样的人,更想看看大名鼎鼎的黄飞鸿到底有多高强的武艺。    
    偏偏二婶是个好开玩笑的人,在去看演武的路上,二婶开玩笑说:“桂兰,一会儿到了戏台下看表演,黄飞鸿上台表演时,你敢不敢上台掴他一巴掌?”    
    “为什么要掴人家一巴掌?”    
    莫桂兰不解地问。二婶是个活得很快活的中年妇女,丈夫出洋谋生,不时有钱寄回给她,生活绰绰有余。所以平日无所忧虑,喜欢逗乐开心。她逗桂兰说:“别人是没胆量上台去掴黄飞鸿巴掌的,因为怕被黄飞鸿打扁。你不是被人称为侠女吗?我想看看你这侠女的胆量怎么样。”边说边暗自发笑,她估计姑娘会中计。    
    二婶装出一副很认真的样子对莫桂兰说这事,莫桂兰不知是拿她逗乐,也认真地说:“我要是敢这么做,你又怎么样?”    
    “你敢上台打他小小一巴掌,我奖赏给你100两银子!”    
    莫桂兰回应道:“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又有何难,你等着瞧吧!”说着,莫桂兰拉起二婶就往台前挤。    
    当日飞鸿登台演技,不时博得满场喝彩。    
    也是老天在作祟。黄飞鸿此时正在台上表演瑶家武艺中的“瑶家耙”,其中有一抬叫“鬼王拔扇”。在表演此招式时,只见他将耙一按,举脚一踢,竟将所穿布鞋踢飞了。由于他脚劲大,飞出的布鞋直奔台下的观众,竟不偏不倚打中莫桂兰的前额。    
    正找不到机会上台的莫桂兰,乘机快步奔到台上。她一手拿着飞鸿踢飞的布鞋,另一只手一巴掌打在飞鸿脸上。    
    莫桂兰这一巴掌,打得不重也不轻。飞鸿一时还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忙问:“姑娘为什么动怒打人?”    
    莫桂兰“怒气冲冲”地说:“你算什么名拳师,表演如此不谨慎,将鞋打到别人头上。如果是手中的武器脱手,岂不要伤及人命?”    
    徒弟们见师傅挨了巴掌,还遭一顿臭骂,气得和莫桂兰论理。黄飞鸿一世英名,被一村姑当众羞辱,免不了要闹出事端来。正当大家为莫桂兰担心时,却见飞鸿制止了徒弟们与莫桂兰舌战。    
    只见飞鸿微笑着对莫桂兰说:“姑娘说得很对,这一巴掌掴得有道理。我一时不慎,姑娘用巴掌提醒我,也算是惩罚了我的过错。还望姑娘息怒。”    
    飞鸿这么一说,大家松了口气。于是在众目睽睽之下,莫桂兰大摇大摆地走下台来。    
    目送莫桂兰下台,徒弟们依然心存怒气。飞鸿见这村姑胆识超群,敢在大庭广众之下与他论理,使他佩服有加。莫桂兰下去后,飞鸿拱拳向观众道歉:“马有失蹄,人有失手。在下向乡亲们有礼了:请多包涵!请大家不要哄吵,现在继续看我表演。”    
    此时此刻,二婶已经没有心思再看表演了,她后悔自己玩笑开大了。天真纯洁的莫桂兰打赢了赌,开玩笑要二婶付她100两银子。二婶知道她是在开玩笑,打赌的钱她是不会要的,便认真地对她说:“咱们先回家再说吧!”    
    二婶与莫桂兰回到家,她将晚上发生的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诉了莫桂兰的亲戚,末了她还说:“黄飞鸿在台上表现出的大度,我有点担心他是装出来的,因为当着这么多的人他不好与一个女子计较。事后他会不会因受羞辱而报复,这是我担心的。”    
    莫桂兰的亲戚对此也心有余悸,生怕黄飞鸿带人来寻仇。因此,亲友们都劝莫桂兰先回高州老家躲避几天。而莫桂兰却不这么认为,她说:“我料他是不会的,如果黄飞鸿在台上认了错,还要找我算账,那他还能算威镇江湖的侠义武师吗?”    
    事后,莫桂兰也觉得自己当时确实冲动了些。她倒不是担心飞鸿报仇,而是觉得此举不像个姑娘家做的事,弄不好让人家觉得自己缺家教。当时不知道哪来那么大的勇气,敢在“太岁头上动土”,真是鬼使神差!    
    认识到自己有点过头了的莫桂兰,本想找飞鸿私下道个歉。但作为一个姑娘家,她又有点不太好意思。她犹豫了一下,当她下定决心想去找飞鸿时,飞鸿他们早已离开叠溶回广州去了。


第五部分天命姻缘(3)

    据说飞鸿回到广州后,对莫桂兰念念不忘,脑子里经常浮现出这个上台打了他一巴掌的姑娘的形象。他认为这个姑娘有胆有识,还能说会道,与一般的姑娘不同。因为念念不忘,他便四处打听这个姑娘的情况,甚至写信去问佛山的朋友,了解她的家庭情况。    
    终于有一天,飞鸿忍不住了,亲自往叠溶找这个姑娘。那天他来到村头,二婶正好在村头的井旁洗衣服。飞鸿不认识二婶,彬彬有礼的向二婶打听莫桂兰的住处。二婶却认识他,仔细一看来人是黄飞鸿而且打听莫桂兰的住处,她心里不由得一惊:找上门来报复?    
    看飞鸿一脸和气样,又不像是上门找茬的。二婶于是试探着问:“你好像是黄大侠黄飞鸿师傅吧?不知远道而来找一个村姑,为的是什么事情?”    
    飞鸿坦言相告:“上次误伤她,心里过意不去,特意抽空来看她。我觉得这姑娘很不错,想和她交……交,交个朋友。”因为有点不好意思,平时说话一向很利索的飞鸿,竟也变得有点结结巴巴。    
    二婶早已看透了飞鸿的心思,她故意不点破他。这位热心人对飞鸿说:“她就住我家隔壁,你先到我家坐坐,我帮你去找她。”于是,衣服还没洗完的二婶就将飞鸿带到自家客厅坐下,敬奉香茶后派人告知莫桂兰,说飞鸿来探望她。    
    等莫桂兰准备好后,二婶带着飞鸿来到莫桂兰住的地方。刚进门,就见莫桂兰拱手相迎,满脸堆笑的她看上去非常可爱,与上次冲上台打飞鸿巴掌的姑娘,俨然是两个不同的人。    
    “不知黄师傅到访,有失远迎,请多包涵。”    
    飞鸿笑着说:“我们真是不打不相识。只可惜当时忙于表演,未来得及请教姑娘芳名,失敬之处,也请多包涵。”    
    “在下名叫莫桂兰,请多多指教。”    
    两人都练武,脾气都直来直去。飞鸿说:“姑娘的芳名我早已打听清楚了,所以才找上门来,否则找也找不到的。”    
    这样一来二去的,飞鸿便和莫桂兰相识了。    
    还有一种说法,称莫桂兰过继给伯父,而她伯父与飞鸿是好友。飞鸿常到莫的伯父家走动。《南海旧事》中有这么一段话:“正当她豆蔻年华时,黄飞鸿来访莫伯父,伯父留飞鸿吃饭,他一见桂兰就流露出爱慕的样子,常常逗桂兰打拳。有时故意让桂兰打倒在地,撒娇地叫她扶起,渐渐便有感情了。”    
    不管是不是这样相识的,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当飞鸿与莫桂兰两心相悦,他托人为媒向莫伯父提亲时,却费了一番周折。飞鸿向莫伯父提出要娶莫桂兰为继室,伯父深知飞鸿的人品,一口答应。都知道飞鸿不但武艺高强,而且正直,对旧社会泛滥的黄、赌、毒能做到一尘不染,真是难得。但莫桂兰的伯母却不同意这桩婚姻,不为别的,就因飞鸿年纪太大。    
    莫桂兰的伯母不愿自己过继到名下的女儿嫁个“伯爷公”。莫桂兰孩提时代就到伯父家,没有儿女的伯父伯母把她视作掌上明珠。伯父更是将女儿当作儿子养,将家传的莫家拳术教授给她。为此伯母还反对过,说姑娘家学功夫太粗鲁,有失体统。莫桂兰只好偷偷地学习,经过多年的磨炼,她不但学会了莫家拳,还学到了家传的跌打医术,16岁已成为精通医术的跌打医师了。    
    对这么一个宝贝女儿,伯母能随随便便就同意她嫁一个长40岁的男人吗?    
    伯父说:“婚姻大事,关键还是看她本人同意不同意。你就不要横加干涉了,该提醒她的你可以提醒。”    
    伯母却说:“虽然现在是民国了,但婚姻大事自古以来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个规矩不能破。再说黄飞鸿死了三个老婆,都是病死的,人家都说他克妻。我不愿把自己的孩子给这个五十出了大头的人!”    
    由于伯母的反对,这桩婚姻搁置了两年。    
    1976年香港出版的《真功夫》杂志第6期,刊登了采访莫桂兰的文章。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道出了自己的身世以及与飞鸿的婚事情况。莫桂兰说,当时她是心甘情愿与飞鸿结合的,只不过一个女仔不好主动提出罢了。两年后她伯母见她对飞鸿一往情深,渐渐地也就想通了,答应了她与飞鸿的婚事。    
    1915年,飞鸿与莫桂兰喜结连理。    
    老夫少妻,飞鸿自然对莫桂兰百般钟爱与呵护。但他前面结过三次婚,尽管每次都是在前任妻子去世后续娶的,人们却都说他命中克妻。飞鸿认为老天对她们不公,也对自己不公。为了不致让“克妻”一说不幸而被言中,他在结婚前与莫桂兰商议:    
    “大伙说我命中克妻,我也觉得有点奇怪,怎么会发生这种巧合和怪事。所以我不想对外称你为妻,而称为妾。老天不会克了妻又克妾,这也是为你着想。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莫桂兰深知飞鸿的一番苦心,反正他家又没别的妻妾,至于称呼什么又有什么要紧呢?她对飞鸿表示没有意见。    
    洞房花烛夜,飞鸿与莫桂兰心情都久久难以平静。飞鸿与莫桂兰的婚姻,与一般人的婚姻不同,两人相差整整40岁。在当时又经过了两年的搁置,而今有情人终成眷属,且带有自由恋爱的性质,真是来之不易。    
    飞鸿想:桂兰过门了,“宝芝林”有了个好帮手,一大群前妻生的孩子也有了照料他们的娘,这是多么好的事啊!他为自己高兴,也为孩子们高兴。


第五部分天命姻缘(4)

    莫桂兰依偎在飞鸿胸前,她对丈夫说,家务事她全包下了,“宝芝林”也可以帮着打点,让飞鸿腾出时间参加一些必要的社会活动。但她也提了一条要求:“空闲时间,你可得教我武艺啰!什么‘虎鹤拳’、‘铁线拳’,什么‘无影脚’、‘武郎八卦棍’,我都想学。”    
    “行,咱们互相切磋。你们莫家拳也有不少东西值得借鉴,还有莫家的跌打良方……”    
    莫桂兰嫁给飞鸿时只有19岁,而飞鸿已是59岁的人。因飞鸿年纪已老,故莫桂兰未有所出。没生孩子的她,把飞鸿前妻所生的子女看作自己生的一样,对他们非常好,孩子们不久便接纳了这个新妈妈。    
    嫁给飞鸿后,莫桂兰在事夫之余悉心学习武艺。晨徒暮妾,他们是师徒也是夫妻。从莫桂兰那里,飞鸿也学到了不少莫家拳知识。如了解到莫家拳的特点,主要在于“手法紧密,拳势刚猛,步法灵活,突出腿法,发劲有长劲和短劲。”    
    莫桂兰曾告诉飞鸿:“此拳的套路,有徒手拳路和器械套路两类。徒手拳路中又分为74式莫家拳、21式人字张拳、28式白虎拳和39式桥头拳。器械套路主要有落地棍和莫家大耙,以后我慢慢给你演习。”    
    夫妻之间相互学习,共同长进。他们不但探究武艺之奥妙,还对跌打医术进行了交流。莫桂兰把自己家传的跌打术等良方,与“宝芝林”黄家的良方结合起来,研制出一种为穷苦百姓欢迎的“大力丸”和“通脉散”。有了莫桂兰这样的贤内助,“宝芝林”生意更加红火。    
    飞鸿常抽空指导莫桂兰的武技,莫桂兰聪明好学,武艺长进很快。莫桂兰和飞鸿一样,也是一身正气。但她与飞鸿的低调不同,对国事表现出一种积极关心的态度。这也许是两人年龄差异的一种体现吧!    
    就在飞鸿与莫桂兰成亲的同一年,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了亡国灭种的“二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