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古代科学家传记-第1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819 年,陈氏已67 岁,倦于宦海浮沉,遂以年老乞归乡里。返闽后,
住在榕城嵩山井上草堂,各地趋前求教者日众。他亲自教授《内经》、《伤
寒论》、《金匮要略》等典籍,兼论各家学术之长,循循善诱,诲人不倦。
生平勤于著述,于医学普及尤有突出贡献。1823 年因右胁部生一疮疡,久
治无效而逝于榕城,终年71 岁。后归葬于长乐眉溪村前山麓。

陈氏虽曾为官多年,但他在医学方面的成就大于政绩。陈氏生当清代
乾嘉盛世,其时朝廷提倡八股文,又大兴文字狱以限制异说,考据学风充
斥于典籍之编修。当时医界受此风气影响,也出现了以注释、疏证经典作
为医著之重点。陈修园的思想和著述也体现了这一特点。但在他的论著中,
还是敢于表述个人见解的,如他在《医学实在易》中有一处提及“御纂《医
宗金鉴》云‘中风客忤便闭里实者,仲景用备急丸’,可知无汗表实者不
当用备急丸通里,当用还魂汤以通表也”,就是一例。

陈修园在学术上受张隐庵、高士宗的影响较大,注重古代经典的学习
和研究,故有人指责他“尊经泥古”。实际上,陈氏尊经是实,但不泥古。
因在当时,陈氏的不少同道,不重视中医经典著作的研究和学习,临证之
际理法不明,片面追求时髦方剂,殊多流弊。有鉴于此,陈氏认为:“医
道之不明也,皆由于讲方而不穷经之故。”所以他苦心研究《内经》、《难
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著作,认为“理不本于《内经》;
法未熟于仲景,纵有偶中,亦非不易矩获”(《医学三字经》源流第一下
注),遂撰著以补偏救弊。至今,《内经》、《伤寒论》等仍是学中医者
必读之经典,陈氏之尊重经典无可厚非,而这种通过经典著作之学习以掌
握治病之理法,从而指导临床,对提高学术水平无疑是有帮助的。尽管陈
氏尊古,但他对后世各家的长处也并不是取一概否定的态度,如他的《医
学从众录》一书,就是集各家精华发挥而成;他曾批评过金代医家李杲用
药驳杂,但又认为李氏之“惟以脾胃为重,故亦可取”;他对李时珍的《本
草纲目》持批评态度,但又推崇李时珍的《濒湖脉学》为脉诊最佳之作。
而陈氏的《时方妙用》、《时方歌括》两书中收载的108 方,也大多是唐
宋以来的时方,并在加减应用方面,则有所创新或阐发独到的见解,如治
疟用小柴胡汤加常山,就是他灵活变通,并非泥古的一个例子。他还说,
有能读薛立斋、王金坛、赵养葵、张景岳、张石顽、李时珍、李士材,喻
嘉言八家之书即为不凡之士,尚可与言。盖此八家虽未能合《内经》之旨,
仲师之法,而书中独得之妙,亦复不少。说明他虽尊古,但也适当吸取各
家之长。

陈氏对医学的突出贡献在于普及。清代除《医宗金鉴》为法定的医学
教科书外,陈修园医书16 种可算是中医的自学丛书。我国长江以南以这些
书自学或传授者不少。因而其著作多畅销,不少书商甚至把其他医家的著


作编入,以谋取厚利,如另有陈修园医书18 种、21 种、24 种、32 种、48
种,乃至72 种等,可见其影响之一斑。陈氏的医书包括从基础到临床,以
《内经》、《神农本草经》为基础,以《伤寒论》、《金匮要略》为中心,
并有医学入门著作《医学三字经》、《医学实在易》、《时方歌括》、《时
方妙用》等,灌注了陈氏的心法和经验,且大都用通俗浅显的文句,赋以
韵脚,或作歌赋,便于习诵。而其内容又都深入浅出,切于实用,有利于
自学,因而对医学的普及教育有推动作用。他的医学弟子达20 余人,也是
他育材树人的结果。他在教学方面,强调“入门正则始终皆正;入门错则
始终皆错”,以及“惟其熟而巳,熟则生巧,自有左右逢源之妙”(《医
学从众录》)的教学思想。

陈修园治学严谨,所撰《伤寒论浅注》、《金匮要略浅注》两书,稿
均三易,寝馈数十年弗倦,因而《清史稿·艺术列传》陈氏评传中称誉他
的著述“多有发明,世称善本”。在他病危时还不忘著述,曾对其子陈元
犀说:我数年所著之书尚未完备,即霍乱吐泻二条亦须重补,应录取仲景
理中汤、孙思邈治中汤,以正群言之失等。这种认真负责的精神,值得后
学钦佩和学习。

在学术观点上,陈修园在研究《伤寒论》方面,是继张志聪、张锡驹
之后最有影响的一家维护旧论派,即认为王叔和编次《伤寒论》是有功千
古的,反对方有执等的错简说。在具体研究上,陈氏将六经辨证采取分经
审证论治法,有纲举目张之用。如将太阳证分为太阳经证、腑证和变证三
类,而其小注和原文可以连读,也可以分读,使经旨更为明畅,并编以歌
括,便于后学记忆习诵,因而对《伤寒论》的学习和理解很有帮助。在临
床上,陈氏治杂病重温补脾肾,不喜寒凉滋阴,也有其特色。《时方妙用》
中治痨证就体现了这一见解。他说:“寒凉之药不可久服,人人俱知也,
惟滋阴降火及不凉不温之品,最是误人。。。余素不喜寒凉,姑以寒凉方
之不可弃者列”,他认为,如滋肾丸、四生丸、清燥救肺汤等,虽寒凉,
且能培补生气,为痨门不可少之方,但也只能权用。而其言保元方、六君
子汤、五味异功散、归脾汤等则“补虚退热,进食除疾,止血极验”;附
子理中汤、近效术附汤等等,有“益精气,扶元气,补火以致水之妙”,
前类方属甘温补脾,后类方甘温补肾,可见陈氏之重脾肾,善温补。

陈修园在为官期间,仍热爱中医事业,关心百姓疾苦,如在《伤寒论
浅注》(跋语)中说,“文章报国,尚挟时命而行,而能为良医者,随在
可以活人”;又在《医学实在易》(凡例)中说:“昔贤为秀才时即以天
下苍生为己任,余于辛酉孟夏(1801 年),试令畿辅。。因思补缺尚无定
期,三十余年从事于医,若能以此道公之于人,亦可以起■札而福苍生,
盖以有待不若无待也。”故在为官时常以医术济人,特别在恒山救灾时,
还制药施方于百姓、医生,以救温疟,在直隶时研制方药以治妇女“阴挺”。
但陈氏也有封建文人的陋习,自视甚高,所撰医书中每多诟责前代医家之


句,此种陋习自不足取;他好骂人,但也好学人,能择善而从,则为其优
点。如他骂得最多的是张景岳,有《景岳新方砭》一书,但其治咳嗽,却
以景岳的六安煎为治外感咳嗽第一方。据说陈氏在40 岁以后,日益谦虚。

陈修园的著作有《灵素节要浅注》12 卷、《金匮要略浅注》10 卷、《金
匮方歌括》6 卷、《伤寒论浅注》6 卷、《长沙方歌括》6 卷、《医学实在
易》8 卷、《医学从众录》8 卷、《女科要旨》4 卷、《神农本草经读》4
卷、《医学三字经》4 卷、《时方妙用》4 卷、《时方歌括》2 卷、《景岳
新方砭》4 卷、《伤寒真方歌括》6 卷、《伤寒医诀串解》、《十药神书注
解》1 卷等16 种,合刊为《南雅堂医书全集》,清代以后多次重刻,有版
本20 余种。

文献

原始文献

'1'(清)陈修园:南雅堂医书全集,文奎堂刻本,1865。
研究文献

'2'赵尔巽等:清史稿·第46 册,中华书局,1977,第13872 页。
'3'宋大仁:清代名医陈修园传略,中医杂志,1955,5,第55—56
页。
'4'陈国清:清代名医陈修园,医学史与保健组织,1957,1,第40—
42 页。
'5'林亦歧:长乐陈修园先生年表,新中医药,1957,12,第41—48
页。
'6'邓铁涛:试论陈修园,新中医, 1979, 2,第20—22 页。
'7'王履康:陈修园小传,福建医药杂志,1980,6,第25—29 页。
'8'黄永融:杰出的中医学家陈修园,福建医药杂志,1980,6,第30—33 页。
'9'叶锦先:试论陈修园其人其术,江苏中医杂志,1982,6,第4—6
页。
'10'谭日强等:陈修园学术思想之研讨,福建中医药,1985,1,第6—9 页。
'11'施仲安:清末杰出的中医教育家——陈修园,福建中医药,
1985,1,第9—11 页。
'12'傅瘦生:对陈修园学术的研究与评价,福建中医药,1986,6,第
2—5 页。

吴瑭

王致谱

吴瑭字鞠通。江苏淮阴人。约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 年)生于淮阴
县;道光十六年(1983 年)卒。医学。

吴鞠通在少年时苦读诗书,希望通过考试中举步入仕途。在他19 岁
时,其父患病,求医诊治无效而死,这件事深深地触动了他的心灵,于是
立志学医。几年以后,他的侄儿又身患传染病,遍请当地名医诊治无效,
最后高烧并周身发黄而死。当时他初学医术,深深地感到,要治病救人必
须医疗技艺精通,从此更加刻苦学习。其时在江苏一带,苏州叶天士以擅
长治疗外感热病而享有盛名,叶氏的学术思想对他影响很大。吴鞠通26
岁到北京,在参与抄写检校《四库全书》时,有机会广览医籍,其中吴又
可的《温疫论》使他深受启发。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北京急性传染
病流行。他运用10 余年临床经验,并且结合医疗实践钻研医学理论,对吴
又可、叶天士诸家治疗外感热病经验学有心得,因此在这次瘟疫流行时救
治了无数患者,临床疗效较为满意。这时他决心着手撰写一部温病学专著。
在此后的5 年时间里,他参阅历代医学文献,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总结
吴又可、叶天士等温病学家的学术思想,建立了以三焦辨证为纲的温病学
说体系,在清嘉庆三年(1798)完成他的代表作《温病条辨》,全书6 卷。
此书刊行问世之后,受到医界重视,曾翻刻50 余次,传播广泛。吴氏著作
还有《医医病书》2 卷(1831)。另有《解产难》、《解儿难》各1 卷,
附于《温病条辨》之末,亦曾刊印单行本。他的医疗经验经过后人整理辑
成《吴鞠通先生医案》5 卷。

吴鞠通《温病条辨》的完成及其学术成就的取得是有其学术背景的。
从17 世纪中叶,即我国明朝末年间,瘟疫流行猖獗。江苏医学家吴又可通
过精细的观察指出,瘟疫乃是感染天地间之厉气(也叫戾气),戾气是肉
眼不能观察到的一种传染疾病的病原体。此说为温病作为一门专门学问打
下了基础。明崇祯十五年(1642)吴又可写成《温疫论》。到了18 世纪
30 年代,温病学科又进入另一境界,以叶天士为代表的江南一带医学家积
累了丰富的治疗温病的经验,形成一个学派。他的治疗方药被江浙医家奉
为指南。吴鞠通就生活在孕育温病学说体系的江南之地,自然秉承了叶派
的学术体系;同时吴鞠通也吸取前辈临证经验。在临证用药方面,对温病
初起,多用轻清的“薄剂”,这一点叶、吴两家风格一脉相承。对外感热
病使用薄剂,是吴医(指以苏州为中心的江浙医生)一贯的思想,例如马

■、张璐、周禹载等都善用轻清之剂,均有不少临证心得。吴鞠通的临床
治疗经验和用药特色,源于其前辈医家。《温病条辨》书中阐明的以三焦

为纲的温病学理论,是以吴医为核心江南温病学家学术精华的总结,同时,
承继了宋元以降各家对伤寒、温病之论。叶天士在《临证指南》暑病门一
个医案中曾说:“仲景伤寒,先分六经;河间温热,■究三焦”,虽然河
间书中并无温病与三焦之说,但叶氏之语概括了刘河间之意。直到14 世
纪,我国元末明初时,王履才明确提出温热病和伤寒在症候与治法上都有
不同的特点,从此寒、温分立。王履认为伤寒为寒邪直伤三阴,故可用辛
热之药;而温热病则邪由内而达外,故禁用温热药。如果误用发汗治之则
可发生变症。温热病之邪“自内达外”是王履的创见,治法上主张用寒凉
和攻下。到了17,18 世纪,我国明末至清朝,由于许多传染病如霍乱、鼠
疫、猩红热、白喉等流行猖獗,其症凶险,因而温病成为威胁当时人群的
主要疾病,与此相应,研究温病治法,攻克温病就成了医学界的首要课题。
吴又可《瘟疫论》倡“厉气由口鼻而入”之说,指出温邪入膜原以至胃府;
它有别于伤寒,伤寒是由表而入,所以治法不同。杨栗山(晚年行医于江
苏溧水一带)著《寒温条辨》,推崇刘河间、吴又可。喻嘉言(晚年流寓
江苏常熟)为温病提出三个纲领(即以“冬伤于寒”,“冬不藏精”以及
既伤于寒,又不藏精为例),他以三焦为温病发病的主要部位。喻氏还阐
述“秋燥”症,增加了温病学的内容。苏州名医叶天士在前人的基础上大
大地丰富了温病治疗经验,并倡“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之说。
他提出温邪所侵犯部位是气、血、营、卫,而三焦则为它们的通道。杨栗
山明确指出,温病是由口鼻入三焦。清代江苏医家对温病理论不断在实践
中总结,以叶天士为首的温病学派其学术思想体系日趋成熟。在此基础上,
吴鞠通吸取众说,进行比较系统地整理。

吴鞠通的学术成就,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著作《温病条辨》一书之中。
首先,吴鞠通认为:伤寒与温病,有水火之分。寒病之原,原于水;温病
之原,原于火。伤寒病之寒邪,是水之气,而膀胱者水之腑,寒邪先伤足
太阳膀胱经;温热病之温邪,是火之气,而肺者金之脏,温邪先伤手太阴
肺经,这便是伤寒与温病病机的最根本区别。由于吴氏是以这种分辨阴阳
水火的理论作为温病学说的主导思想,故采用三焦辨证纲领以别于伤寒六
经分证。吴氏所著《湿病条辨》前三卷即按上、中、下三焦立篇目。上焦
列治法58 条,方48 首;中焦列治法102 条,方91 首;下焦列治法78 条,
方64 首。他把风温、温热、湿温、温疫、秋燥等病,都分为上、中、下三
焦来论述。吴鞠通的三焦辨证纲领是他的学术思想的核心。他认为:上焦
为湿病初期症状(类似于呼吸系统病变);中焦以邪入胃府为中心(类似
于消化系统病变);下焦则以温病后期以及误治产生变症为主(相当于机
体抵抗力减退而形成的虚弱症候)。在吴鞠通之前,叶天士提出温邪首先
犯肺,逆传心包,而肺、心包属上焦。叶、吴两家学术一脉相承,卫气营
血辨证和三焦辨证相辅相成,互为羽翼。吴鞠通概括其学术思想特点而有
别于伤寒者,谓“伤寒论六经,由表入里,由浅及深,■横看;本论论三


焦,由上及下,亦由浅入深,■竖看”。六经为横指伤寒系寒邪自横侵袭,
由表入里,而温病于此有别,因而治法殊异。在此,吴鞠通囊括了宋元以
降关于寒、温之争,综合了王履、吴又可、杨栗山、喻嘉言、叶天士诸家
有关伤寒、湿病治法应予分家的主导思想。吴鞠通的《温病条辨》建立了
以三焦辨证为纲的温病学说体系,书中论述精辟,系统而有条理。温病学
经历了宋元以降长时间的开拓、探索,经过清代湿病学说诸家的临床实践
摸索和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吴鞠通在前人基础上整理总结,完成了
温病学说体系的树建。对此,吴氏自己曾作客观的评价:“诸贤如木工钻
眼已至九分,瑭特透此一分。”由于吴氏最后作这“一分”的努力,使之
圆满贯通,其功劳不可磨灭。《温病条辨》对后世医家如王孟英等有较大
影响。从医学发展史的眼光来看,温病学说至此总结出卫气营血与三焦辨
证,它所论述的是传染病学总论而已,随着人们对传染病斗争的经验日益
丰富,医学将向攻克各个传染病、探索疾病预防治疗方法的方向发展。

吴鞠通对医学的贡献,还表现在他对温病治疗上的树建。后世医家认
为,吴氏《温病条辨》为治温病必读之书,中心在于其甘润以救阴液的治
法。吴鞠通用加减复脉汤作为甘润存津治法。复脉汤又名炙甘草汤,原是
张仲景用以治疗伤于寒邪而心气、阴液俱伤的方剂,吴氏化裁为治疗阴液
耗伤的温病,减去原方中辛温阳药,加上和阴之品(如白芍)而成为加减
复脉汤这张名方。同时吴氏还有一甲复脉、二甲复脉、三甲复脉汤等一系
列方剂,用咸寒甘润之法,治疗湿病而致阴虚不能潜阳,肝风内动,即将
发生痉厥等危重病情。吴氏创制的名方银翘散、桑菊饮,广泛应用于临床。
查叶天士散存的医案,其中常用豆卷、连翘、银花、桑叶等药,吴鞠通创
制上述汤方是在叶氏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发展的。吴氏指出:对于温热病,
“治上焦如羽(象羽毛),非轻不举也”,他和叶天士都善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