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古代科学家传记-第1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平天国军攻克杭州,其兄戴熙于3 月21 日自尽。是夜,戴煦随兄自尽。
著作有《重差图说》若干卷,《勾股和较集成》1 卷,《四元玉鉴细草》
若干卷,《割圆捷法》1 卷,《庄子内篇顺文》1 卷,《陶渊明集集注》10
卷,《戴氏泉谱》6 卷,《鹤墅诗文草》若干卷,《元空秘旨》1 卷,均未
刊行。《音分古义》2 卷附1 卷(1854),有光绪十二年刊本,《求表捷
术》4 种9 卷,有粤雅堂丛书本等版本。

《求表捷术》4 种9 卷,计有《对数简法》2 卷(1845)、《续对数简
法》1 卷(1846)、《外切密率》4 卷(1852)、《假数测圆》2 卷(1852),
为戴煦的代表作。前二种论对数表造法,第三种论三角函数表造法,第四
种论三角函数对数表造法。其中给出,指数为任意实数的二项式展开式,
对数展开式及三角函数对数展开式。戴煦之前,造对数表的主要方法是《数


理精蕴》(1723)下编卷三十八给出的递次开方法。该法系由

a( / 12 n) …11 = , 

lga( / 1 2 n) M 



lga = 2 ((/ ) …1         (* )

nMa 12 n ) 

式中M 称为对数根,今称为对数模。令a=10,n=54,即将10 开平方54 次,
其对数折半54 次,得M=0。4342944819。于是,对任意a>0 由(*)求得
lga。这种方法的严重缺欠是开方运算浩繁。一般说来,需要将a 开

/n

平方十几次乃至几十次才能求得合乎造表要求的值(a (12) …1)。诚如戴煦

所说:“布算极繁,甚至经旬累月而不能竟求一数。”有鉴于此,戴氏与

项名达共同研究给出
(1+x)±(1/n), (1) 
(1+x)±n (2) 

的展开式,其中|x|<1,n 为正整数。戴氏还进一步讨论了n 有“奇零小

余”的情形,即由(1),(2)推论出
(1+x)±(q/p), (3) 
(1+x)±r (4) 

的展开式,其中p,q 为正整数,r 为正无理数。这相当于给出

aa 1

(1 + x)a = 1 + ax + (
2! 
…) 
x2 + 。。,     5

() 

其中|x|<1,α为任意实数。戴煦又将(*)推广为

lima( / 12 
( / 
)mn


1 
= lim 
(1 + x)a …1 
= 
1 
。      6

() 

n。¥ lga12 a。¥ lg(1 + x)a M 

进而由(5),(6)得到

23 

( 
x2 
x3 
。。 ,       () 

lg(1 + x) = Mx …+…)7 

lg(1 + x) = M'( 
x 
) + 1( 
x 
)2 + 1( 
x 
)3 + 。。 , () 

'8 

1+ x 21 + x 31 + x 

其中|x|<1。在(8)式中令101/2=1。0746078=1+x,得M=

0。43429448。由此得对数表造法。戴煦又由(7)式及三角函数展开式
得到
246 8 

lgsec a= M( 
a
+ 2a
+ 16a
+ 272a
+ 。。 ,  () 

)9 

2! 4! 6! 8! 

π ( 
π 
…a)2 2( 
π 
…a) 4 16( 
π 
…a)6
lgsin( …a) =…M' 2 + 2 + 2


22! 4! 6! 
π 8

272( …a)
 + 
82 
! 
+ 。。 。           ' (10)



π


戴氏指出,同样的方法由()式还可得lgsecα, lg sin 
2 
…α)

8 ( 

的展开式各一。由此得三角函数对数表造法。此外,戴煦还引入假设对数
即今之自然对数的概念并建立了它和常用对数的关系

1 ln10 

lg(1+ x) 
= 
ln(1 + x) 
。           (11) 

由此,为对数表造法又辟新径。

戴煦的(5)至(11)式均属中国数学史上首创,代表了他所在时代中
国数学研究水平的一个方面。戴煦之前,对数表造法虽已传入,但实用价
值不高已如上述,三角函数对数表亦已传入,但精确性无法检验长期存疑。
戴煦的工作从理论上彻底解决了这两个问题。

文献

原始文献

'1'(清)戴煦:求表捷术,粤雅堂丛书本,咸丰年间。
'2'(清)项名达:象数一原,1888。
'3'曹籀:戴鹤墅传,见《碑传补集》卷三十二,燕大国学所印,1932。
'4'(清)杨昌■等:戴熙传附煦,见《浙江忠义录》卷四,浙江采访
局刊本,1867。
'5'杭州府志·卷一四七·戴煦传,光绪年间刊本。
研究文献

'6'赵尔巽:清史稿·卷四九三·戴煦传,中华书局,1977。
'7'(清)诸可宝:畴人传三编·卷四·戴煦传,商务印书馆重印本,
1955。
'8'李俨:对数的发明和东来(十),见《中算史论丛》第3 集,科学
出版社,1955。
'9'钱宝琮主编:中国数学史,科学出版社,1964。
'10'李兆华:戴煦关于对数研究的贡献,自然科学史研究,4(1985),
4,第353—362 页。

吴尚先

余瀛鳌万芳

吴尚先原名樽,又名安业,字师机、杖仙,别号潜玉居士。钱塘(今
浙江杭州)人。清嘉庆十一年九月十二日(1806 年10 月21 日)生;光绪
十二年八月六日(1886 年9 月3 日)卒。中医学。

吴尚先出生于文学世家。祖父吴锡麟,字圣征,乾隆年间进士,曾任
编修官、祭酒,诗才超群,骈文清华明秀,名重一时。著有文集问世。父
亲吴清鹏,字笏■,嘉庆二十二年进士第三名,任编修官、顺天府府丞。
后告归,主讲于乐仪书院。吴尚先幼承家学,道光十四年(1834)中举人。
次年到京师,因病未参加应试,后八年客居广平(今河北广平)。自此他
淡于功名,绝意仕途。后随父寓居扬州,平日除写诗赋文以外,兼学医为
业。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时,他和弟弟官业带着母亲避乱至江苏泰州,并在
东北乡俞家垛开业行医。战争时期,药物来源缺乏,平民因病致死者颇多。
加之那一带居地潮湿,疫疾流行,当地又有沤田农作的习惯,每值春播,
农民涉水耕种,故痹证(风湿性关节炎等病)发病率很高;此外血吸虫病
流行,鼓胀患者亦较多,并有不少其他病证。民众限于经济和医药条件,
得不到良医的治疗。有鉴于此,吴尚先为了解除贫民病痛,结合当时情况,
广泛采用外治方法,其中尤以薄贴(即膏药)治病特色鲜明,疗效卓著。
他的外治法除广泛吸取前人著述中有关学术经验外,个人对此亦有很多变
创、发明。其主治范围很广,治法大多简便、无痛苦,治疗后往往不妨碍
劳作,且可解穷人无钱购药之难,因此深受劳动群众的欢迎。《理瀹骈文》
序跋中曾记载,吴尚先使用膏药为人治病,开始人们心存疑虑(久病、重
病者尤甚),以为膏药疗效不佳,登门求医者每天只有一二十人,但往往
在数次治疗后,疾病竟获痊愈。由于民众广泛宣传,求治者越来越多,门
庭若市,每日竟达数百人。长期丰富的临床实践,使他的外治方法日臻完
善。同治三年(1864 年),他将自己多年研习医学、治疗疾病之心得著书
立说,撰成《理瀹骈文》一书。同治四年(1865)他重返扬州城设存济药
局,以益乡民识字习文,并为之治疗疾病。吴尚先一生侍奉母亲非常孝顺。
中年丧偶后未再娶妻,其子炳恒,孙男养和,均承其志,以行医为业。

吴氏大半生在民间行医,着眼于偏僻乡村,利济乡民。治病不限时间,
随到随治;不以贫富分贵贱,愿为贫苦大众治病解难。并谆谆告诫,不可
乘人之急,挟货居奇。吴氏认为他倡用的外治法,具有内治法无可比拟的
特点,一是对于不能内服汤药或不愿服药的病人不致于坐以待毙,有法可
医;二是外治法不经过脾胃,不影响消化功能,对其他脏腑也无伤害;三
是外治多用于局部,即使辨证有误,一般不会产生危及生命的严重后果。


他强调医生修合膏药,切不可以假乱真,以次充良。由此可见,对于生命
攸关的疾病,吴氏取慎重的态度,诊疗时既严且细。为了深入研究外治法,
他刻苦钻研古今中医理论,追溯中医外治法的历史,探研历代医家应用外
治法的特点,从其著作中所摘引的历代医籍内容可以看出,上自《内经》、
《伤寒论》等医经典籍,下迄各代临床名著,无不兼收并蓄,反映其博览
群书,勤求古训的治学态度。但他不满足于古人所取得的成果,而是勇于
探索,力求创新,并结合诊疗心得,开创了一系列外治方法,推进了临床
治疗学的发展,后人称他为“外治之宗”。他所著《理瀹骈文》内容丰富
而严谨,凡因个人临床体验不多,而书中予以收载之膏药方,均予注明。
吴氏对外治法虽有精深的造诣,仍不失谦逊、辩证的态度,鼓励后学学习
外治,不必拘泥于他的膏方,应取诸家之长,知常达变,灵活应用。他处
于西方医学逐步传播到中国的历史时代,但没有采取一概排斥的态度,而
是立足于中医学术,亦取西医治法中的长处,故在《理瀹骈文》中也斟酌
介绍了一些西医外治法。如在治吐血、衄血等症时指出:衄血,将头高枕,
用冷水洒面或冷铁熨背脊;吐血,将头平枕,冷水洒面或冰块按胃上。大
小肠、子宫出血,用水节射冷水入肛门、阴道,或用冰块塞之。书中还提
到西方传入之输血法等。可见他具有实事求是、洋为中用的科学态度。此
外,他的著作还吸收了一些少数民族医学的治疗方法,如用蒙古秘方健阳
丹(回春丹)治疗伤寒阴症;采用铜钱于胸背四肢刮透,即于伤处用蛋滚
擦之苗人秘法治疗发斑。由此反映了他不仅注重向古人学习,而且重视学
习不同地域的医疗经验。总之,吴尚先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和医术,深
受当时民众和后世医家称颂。

吴尚先的主要贡献是外治法,它比较集中地反映于《理瀹骈文》中。
此书初名《外治医说》,后因以骈文编撰,遂易名《理瀹骈文》。从此书
跋文中载述可知,书名系借子华子“医者理也,药者瀹也”之句,以明外
治亦有理之意。此书的刊行,经作者数次续增,前后易稿十余次,内容不
断有所补充、订正。遂成为后世之通行本。1955 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根据同
治九年(1870)刊本出版了影印本。1984 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又出版此书的
赵辉贤注本。此注本以影印本为底本,以同治、光绪年间数种刊本予以互
校,并予注释。

外治法历史悠久,吴氏在著述中首先回顾了外治法的发展历史。他指
出早在《内经》中就有桂心渍酒以熨寒痹等外治法记载,这就是我国早期
的膏药外治法;《伤寒杂病论》中则有火熏法发汗,冷水■面劫热,猪胆
汁、蜜煎导法通大便,菖蒲屑吹鼻孔中治尸厥气闭等等。以后又有了■法、
熨法治结胸痞气;黄连水洗胸、皮硝水■胸、芫花水拍胸、石膏和雪水敷
胸,蚯蚓和盐捣敷胸等,以治伤寒邪热传里。吐衄有井水■法、搭法,蓄
血有苏叶汤摩法等。并认为清代叶天土用平胃散炒熨治痢,用常山饮炒嗅
治疟,变汤剂为外治,为后人提示治病的多种途径和方法。吴尚先遵循叶


天士等前贤有关学术理论,将内病外治的法则予以进一步充实提高,他总
结历代医家使用膏药的经验,并加以改进,丰富其内涵,扩大了膏药外贴
的主治范围。创制了数十种膏药方剂,成为倡用外治法广泛施治于各科疾
病的先导。

吴尚先认为内服药与外贴膏药有“殊途同归”之妙。强调作为一个医
生虽用外治,但不可不学《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以及其他
中医名著,凡对学术、临床有所阐发者,均应吸取,并细心寻绎。他认为
医生要掌握常法与变通治法,必当把握学理之精髓。外治与内治,理相通
而法不同,外治法亦应以《内经》作为理论指导,审阴阳、察四时五行、
求病机、度病情,进行辨证论治。处方用药,熬制膏方,也取内治大义以
立法,如寒证内服温经散寒之品,外用亦选热性祛寒药物;热证内服清凉
之品,外治亦需寒凉散热药物。

在《理瀹骈文》一书中,吴氏详述膏药的熬制法,认为膏药的功效体
现于拔、截二字,拔则毒出,截则邪断。膏与药既可单用,亦可配合使用,
均应随病证灵活掌握。膏中之药,宜气味俱厚,以具有开窍透骨、通经走
络之品(如姜、葱、韭、蒜、白芥子、花椒、蓖麻子等)为引,引领群药
直达病所,开结行滞,气血流通则病自愈。又提出用补药尤宜血肉之物,
如牛肉汤、猪肾丸、乌骨鸡丸之类。吴氏指出:外治以气血流通为补,不
必迷信药补。膏药性热易效,性凉则稍次;攻邪易效,补虚稍次。热症可
用热药,因病得热则行,热药引邪外出;虚症可用攻药,以去邪而不养患。
根据寒热并用法则,吴氏又推衍出贴温膏,敷凉药;贴补膏,敷消药的治
法。至于膏药的贴法,吴氏亦有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

《理瀹骈文》共记载内科膏药方94 首,妇科膏药方13 首,儿科膏药
7 首,外科膏药方20 首,五官科膏药方3 首,总计137 首。并重点阐述21
首膏方。其中以清阳膏、散阴膏、金仙膏、行水膏、云台膏、催生膏尤为
灵验。此外还有养心、清肺、健脾、滋阴、扶阳、通经、卫产等膏作为辅
助,加上膏中敷药等多种变法,主治很多病证。书中详述诸种膏方与敷药
配伍使用的方法、功效、临症加减、宜忌及注意事项。五大膏与催生膏各
有其临床适应症,兹不赘述。

此书外治诸法的内容非常丰富,临床适用于各科病证。

火、热疗法:包括熏、烘、烙、熨、灸等法。

水疗法:根据病情决定用冷或热水疗法。有洗、漱、■(药水喷浇)、
煮(将患者头发、衣服放于药汤中煮)诸法。

嚏法:通过刺嚏起治疗作用。闻(嗅药味或煎药后嗅其蒸气)、■(将
药面吸入鼻孔或咽喉)。

点入法:局部点药,或将药水点患部,或滴眼耳。

外敷法:包括涂、敷贴及掩、■、罨(三者均是将药覆盖于患部。掩,
药质较硬者,有掩护作用;■,用醋、酒、酒糟等作赋形剂;罨,剂型中


含水分较多,可作冷、热罨敷)、扫(药液稀清,用毛笔或鸡翎扫涂患部)。
缠缚法:包括缚(药物缚在患部,较松动)、束(较牢紧)、缠(灵
活地将藤类草药、软膏、膏药缠绕在指头、胫、股等部位)、扎等法。

填塞法:药物填塞于患部或耳鼻等孔穴。填、塞、栓法(将药物搓成
细条柱状或钉状,插入患部,达到排脓、生肌、化结等效能)及肛门导法
均为临床所常用。

坐法:把药物制成坐药置入肛门或阴道,或用布包做成椅垫,或煎汤

坐浴熏浴。
枕睡法:将药物铺于床上或装入布袋做成枕头,患者卧躺或枕其上。
佩挂法:将药物随身佩带,或挂于床间摇篮里。
噙法:将药物在口中噙化,多用于治疗喉、舌、口齿疾患。
撒布法:将药粉糁撒于患部创口或撒于膏药上敷贴。
外治配合手法:(1)擦法:局部涂上药物再用搓、搽、摩手法。(2)

拍法:局部涂药或酒类后用手拍打或用柳枝点火后抽打。(3)溻法:煎好
药汤,布或手蘸后;于患部拍打。(4)顿法:布包药粉,患处顿扑。(5)
刮法:用光滑的瓷器或金属硬币边缘,蘸油、酒、药水在选定部位刮之。

(6)抹法:布蘸药液或酒醋抹于患部再配合揉捏。(7)踏法:足踏在药
物上或于患部踩踏。
此外还有卧蒸法、夹握法、探喉取吐法、砭法、拔罐法等等。在论述
外治法的同时,书中强调了外治的注意事项及禁忌。
吴尚先是中国医学史上卓有建树的医学家,他所总结和倡导的外治法
及其名著《理瀹骈文》具有丰富而独特的内涵,为后人开辟了有关内病外
治的广阔途径,并在中医临床治疗学的发展过程中,独树一帜,影响深远。
他所介绍的外治法特别是多种膏贴,具有深入研究和广泛推广的价值。

文献

原始文献

'1'(清)吴尚先:理瀹骈文,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本,1955。
'2'(清)吴尚先撰,赵辉贤注释:理瀹骈文,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
研究文献
'3'蒋麒由等:敢想敢做的薄贴专家吴尚先,浙江中医杂志,1958,8,
第378 页。
'4'李兴民:吴师机与《理瀹骈文》,浙江中医杂志,1980,3,第138
页。
'5'江静波:介绍《理瀹骈文》,新中医药,1955,3,第102 页。
'6'赵正山:吴师机的外治法简介,福建中医药,1963,2,第81 页。
'7'赵辉贤:吴师机和他的《理瀹骈文》,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80,

1,第21 页。

'8'阚服彬:清代名医吴师机年表,浙江中医杂志,1985,9,第426
页。
'9'耿鉴庭:纪念吴尚先先生诞生180 周年逝世100 周年,中华医史杂
志,16(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