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古代科学家传记-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拌有他物共炒,如拌糯米炒、与盐共炒、用羊脂共炒等。煅法,一般多用
于加工矿物药,将药物放入火中烧红为宜。浸法,将生药用水或盐水、蜜
水、米泔水或其他生药汁浸泡等等。

在药物的加工处理方面,雷■有广博的知识,如加工知母、商陆、茜
草、五味子等药物时,他指出忌用铁器,而要用钢或竹器处理。当时他已
注意到铁会使生药变色,因为药中所含的成分会与铁起化学反应。吴茱萸、
莨菪等要用醋加工处理,增其疗效。

雷■对生药植物学也有所论述,尤其对类似药物的伪品的鉴别作了详
细的记载,如桔梗与伪品木梗的鉴别,指出木梗类似桔梗,但其味腥涩不
堪,而桔梗味辛、苦。用口品尝即可鉴别。雷■当时已注意到牛乳炮制生
药的独特作用。在《雷公炮炙论》中记载有牛乳的炮制法,还利用牛乳与
生药共浸后所呈现的颜色来鉴别生药的真伪,如莨菪与苍■子极为相似,
一般人不易鉴别,往往错用。雷氏的鉴别方法是,用牛乳汁浸泡一宿,到
第二天观察牛乳汁的颜色,如呈黑色,即是莨菪。这说明当时制药学家已
懂得用简单的化学反应方法来鉴别生药的真假。对具有挥发性物质药物的
加工处理,雷■指出,不可用火处理,如槟榔、茵陈等。

雷■对祖国制药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雷公炮炙论》的问世,确立
了中药加工炮制的操作规范,对后世有着较大的影响。如李中梓《雷公炮
炙药性赋》、缪希雍《炮炙大法》都是在整理《雷公炮炙论》的基础上增
补成书的。现代中药的炮制方法,有不少仍然沿用雷氏的操作方法。

文献
原始文献


'1'(南朝)雷■撰,张骥辑:雷公炮炙论,成都义生堂刻本,1932。

'2'(南朝)雷■撰,尚志钧辑校:雷公炮炙论,皖南医学院科研科印,
1983。

研究文献

'3'宋大仁等:雷■及其炮炙论,浙江中医杂志,1957,8,第31—32
页;9,第39—41 页。

'4'赵■黄:雷公炮炙论的提要和雷■传略,上海中医药杂志,1957,1,第31—32 页。
贾思勰

杨直民
贾思勰南北朝北魏人。籍贯、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公元6 世纪
前半叶。农学、食品科学、农业经济学。

由于古代史籍上无传,贾思勰的生卒年月、详细身世和经历,缺乏记
载,颇难于查考。在《齐民要术》卷首书有“后魏高阳太守贾思勰撰”字
样,能够明确他所处的时代和所担任的官职。又从《齐民要术》序和各卷
篇叙述的内容中,可以发现一些线索,据以推测他撰著《齐民要术》的时
限和他的家世,以及从事农业科学技术等活动的地域范围、家庭经济状况、
治学特点等等。

《齐民要术》“种谷第三”中,提到西兖州刺史刘仁之时,很表尊重。
刘仁之在《魏书》卷八十一有传,讲他是洛阳人,北魏出帝初(公元532
年)为著作郎兼中书令。因用非所长,不久便改任西兖州刺史,东魏武定二
年(公元544 年),卒于西兖州任所。晚近中国农史学者多据此推测贾思勰
撰著《齐民要术》的年代可能在北魏永熙二年(公元 533 年)至东魏武定二
年(公元544 年)的11 年间。《齐民要术》“种桑柘第四十五”有“杜、葛
乱后”字句。杜洛周、葛荣于公元525 年、526 年先后率领民众暴动,声
势浩大。《魏书》卷九“肃宗纪”提到车驾将北讨,曾惊呼“社稷鸿基,
殆将沦坠”,朝廷于是规定:“凡有能输粟入瀛、定、岐、雍四州者,官
斗二百斛赏一阶,入二华州者五百石赏一阶。不限多少,粟毕授官。”杜、
葛暴动于公元528 年失败。《齐民要术》的撰写当在此时间以后。

《魏书》卷七十二、《北史》卷四十七有贾思伯、贾思同的传,他们
是齐郡益都人。据贾思勰与刘仁之有交谊,《魏书》“刘仁之传”记有刘
仁之、冯元兴系深交,《魏书》“冯元兴传”有叙及冯元兴曾与贾思伯同
时为肃宗(公元516—526 年在位)的侍读或侍讲的话语。贾思勰与贾思伯、
贾思同同姓同排行,又有刘仁之、冯元兴在他们之间的连通,可以推测贾
思勰为齐郡益都人,年岁小于贾思伯。在《齐民要术》“种椒第四十三”
及其他卷篇数处列举“齐郡”、“齐地”、“青州”等地名产、器物、种
植加工方法,加上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葛■之《齐民要术》“后序”中
“谨按《齐民要术》,旧多行于东州”等语,贾思勰籍属齐郡似无再多存
疑。据近代学者考证,《齐民要术》一书,据引经部30 种,史部65 种,
子部41 种,集部19 种,无书名可考的还有数十种。在当时靠手写传抄的
情况下,能读到这么多书,且“杂说第三十”中记叙有写书、用书、补书、
防治书虫、晾书、谨慎藏书种种活动,可知贾思勰家的书籍收藏是颇为可
观的。《齐民要术》“序”广泛摘引先代圣君贤相、学者名官注重农业、
取得成就的事迹,抒发作者对发展农业生产的见解和抱负,也表明他有深
厚的家学渊源。

贾思勰从事农业科学技术等活动的地域范围主要在黄河中下游。《齐
民要术》“种蒜第十九”写有:“今并州无大蒜,朝歌取种”,“并州豌
豆,度井陉已东,山东谷子,入壶关、上党,苗而无实”,“皆余所亲见,


非信传疑”等语。表明贾思勰所亲见的农园作物已涉及到并州(今山西太原
一带)、朝歌(今河南汤阴附近)、壶关(今山西壶关)、上党(今山西长治)、
井陉(今河北井陉)等许多地方。其他卷篇亦可觅出贾思勰足迹所到的一些
线索。贾思勰任职的高阳郡,北魏时期曾有两个,一为瀛州高阳郡(今河北
高阳一带),设郡历史悠久;一为青州高阳郡(今山东临淄西北),《魏书》
“地形态”称:“故乐安地,(南朝宋)刘义隆置,魏因之。”《魏书》“高
祖纪”亦载延兴元年(公元471 年)“青州高阳民封辩自号齐王,聚党千余
人,州军讨灭之”等语。贾思勰在哪一个高阳郡任太守?贾思勰是实职的
地方官员抑或是输粟赏授的官阶?有待史家的深入探究。《齐民要术》“养
羊第五十七”载有“余昔有羊二百口,茭豆既少,无以饲,一岁之中,饿
死过半”,同篇另有“羊一千口者,三四月中,种大豆一顷,杂谷并草留
之,不须锄治,八九月中刈作青茭”。可以看出,贾思勰有一些家业,但
又不甚富裕。北魏佛教盛行,广建寺院,皇室、士族、官宦、富商骄奢挥
霍,修筑庭园,在这种风气下,贾思勰在《齐民要术》“序”中明确写出:
“舍本逐末,贤哲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
花草之流,可以悦目,徒有春华而无秋实,匹诸浮伪,盖不足存。”表明
贾思勰与朽败时尚持相反态度。作为高阳郡的太守,历史上也没有写下他
的为官政绩。但贾思勰所撰著的《齐民要术》,以其精湛的内容和承前启
后的伟力,把他推到农学家的位置,在中国农学史以至世界农学史上都居
有重要地位。

西晋(公元 265—316 年)灭亡以后,在黄河流域和长城内外,长期处
于各民族间分裂割据的战乱局面。后北魏统一中国北部,到孝文帝(公元
471—499 年在位),为长治久安,推行改革,他着手整顿吏治,制定俸禄
制度和惩治贪污的办法,并实行“均田制”。“均田制”主要是把久经战
乱、荒闲无主的土地均给无田少田的人。均田制施行后,各族人民生活渐
趋安定,大量荒地被开垦,农村残破荒凉的局面有所改变,农业生产逐步
得到恢复。均田令颁行的第三年,即太和十一年(公元487 年)尚是“公私
阙乏”,过了10 余年到了太和末年,已是“府藏盈积”了。贾思勰看到孝
文帝改革后,北魏政权比较稳定和农业生产比较繁荣的景象,也经历了北
魏政权趋于衰落,至公元533 年分裂为东魏、西魏的局面。正是在这一背
景下,贾思勰“采捃经传,爱及歌谣,询之老成,验之行事”,为农业及
食品科学技术的总结提高倾注了毕生精力,约在公元533—544 年间撰成农
学巨著《齐民要术》。

首先,贾思勰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农学体系,对以实用为特点的农学类
目作出了合理的划分。《齐民要术》全书结构严谨,从开荒到耕种;从生
产前的准备到生产后的农产品加工、酿造与利用;从种植业、林业到畜禽
饲养业、水产养殖业,论述全面,脉络清楚。在学科类目划分上,书中基
本依据每个项目在当时农业生产、民众生活中所占的比例和轻重位置来安
排顺序。把土壤耕作与种子选留项目列于首位,记叙了种子单选、单收、
单藏、单种种子田、单独加以管理的方法。在栽培植物方面,对农田主要
禾谷类作物作重点叙述,豆类、瓜类、蔬菜、果树、药用染料作物、竹木
以及植桑等也给予应有的位置。在饲养动物方面,先讲马、牛,接着叙述
羊、猪、禽类,多是各按相法、饲养、繁衍、疾病医治等项进行阐说,对


水产养殖也安排一定的篇幅作专门载说。叙述的农业技术内容重点突出,
主次分明,详略适宜。对当时后魏疆域以外地区的植物,也曾广为搜集材
料并予以注释解说。有的因缺乏素材,只保留名目,申明:“种莳之法,
盖无闻焉。”这种注重种植业、养畜业、林业、水产业、加工业间的密切
联系,叙述所处疆域兼及其境外农产的结构体系,在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
上具有首创的意义。《齐民要术》以后,中国著名的农学古籍与《齐民要
术》规模相似的有元代《农桑辑要》、《王祯农书》,明代的《农政全书》,
以及清代的《授时通考》。这四部全面性大型农书均取法《齐民要术》,
并以《齐民要术》书中的精练内容作基本材料。《齐民要术》书中所载的
种植、养殖技术原理原则,许多至今仍有重要的参考借鉴作用。

第二,精辟透彻地揭示了黄河中下游旱地农业技术的关键所在,规范
了耕、耙、耱等项基本耕作措施。黄河中下游地区,春季干旱多风,气温
回升迅速,夏日连雨等特点极为明显。从远古以来,形成的对应措施是注
意农时,讲究农耕方法。1972 年甘肃嘉峪关出土的魏晋墓壁画中,已发现
有畜力挽拉耙耱的图象。其年代要比《齐民要术》撰成早两个世纪以上。
《齐民要术》在耕、耙、耱等重要农具的阐说,耕、耙、耱、锄、压等技
术环节的巧妙配合,犁、耧、锄等的灵活操用诸方面作了系统的归纳,规
范了秋耕、春耕的基本措施,若干重要作物的播种量,播种的上时、中时、
下时以及不同土质、墒情下的相应播法。《齐民要术》在改造土性、熟化
土壤、保蓄水分、提高地力,在作物轮作换茬,在绿肥种植翻压,在田间
井群布局与冬灌等方面,有许多重要的创见。《齐民要术》把黄河中下游
旱地农耕技术推向了较高的水平。千余年间,在近现代农学方法应用以前,
世代治农学者很少能在北方旱地农耕技术领域添加重要的新内容。

第三,将动物养殖技术向前推进了一步。《齐民要术》有6 篇分别叙
述养牛马驴骡、养羊、养猪、养鸡、养鹅鸭、养鱼。役畜使用强调量其力
能,饮饲冷暖要求适其天性,总结出“食有三刍,饮有三时”的成熟经验。
养猪部分载有给小猪补饲粟、豆的措施。书中已注意到饲育畜禽等在群体
中要保持合理的雌雄比例。“养羊篇”提出10 只羊中要有2 只公羊,公羊
太少,母羊受孕不好;公羊多了,则会造成羊群纷乱。对养鹅、鸭、鸡、
鱼等都提出了雌雄相关的比例关系,鹅一般是3 雌1 雄,鸭5 雌1 雄。池
中放养雌鲤20 尾则配雄鲤4 尾。

第四,农产品加工、酿造、烹调、贮藏技术在《齐民要术》中占显著
地位。酒、酱、醋等可能发明很早,但详细严谨揭示其制作过程,以《齐
民要术》为最早。在“作酱法第七十”中,首先叙述用豆作的酱,但也记
载了肉酱、鱼酱、榆子酱、虾酱等的制作方法。在“作菹藏生菜法第八十
八”中提到藏生菜法:“九月、十月中,于墙南日阳中掘作坑,深四五尺。
取杂菜种别布之,一行菜一行土,去坎一尺许便止,以穰厚覆之,得经冬,
须即取,粲然与夏菜不殊。”这一鲜菜冬季贮藏的方法与现在的“假植贮
藏”措施基本相同。

第五,记载有许多精细植物生长发育及有关农业技术的观察材料。“种
韭第二十二”中提到“韭性内生,不向外长”。“种梨第三十七”中提到
梨树嫁接,接穗,“用根蒂小枝,树形可喜,五年方结子;鸠脚老枝,三
年即结子而树■”。同篇还有“每梨有十许子,唯二子生梨,余生杜”。
“种椒第四十三”讲叙椒的移栽时称:“此物性不耐寒,阳中之树,冬须


草裹,其生小阴中者,少禀寒气,则不用裹。”这些,都是很有启发意义
的观察记载材料,得到后世农学家的重视。“种谷楮第四十八”中提到种
楮子时与麻混播,秋冬留麻,为楮树幼苗“作暖”,这是在深刻认识两种
植物生长发育特点的基础上,相应采取简便易行的保护措施。“栽树第三
十二”中所述果树开花期于园中堆置乱草、生粪,■烟防霜的经验尤为可
贵。其中叙述成霜条件是“天雨新晴,北风寒切,是夜必霜”。所讲与现
代科学原理相符,而遇此情况要:“放火作■,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
类似的■烟防霜措施,至今仍是减免霜害的一种简单有效方法。

第六,重视对农业生产、科学技术与经济效益进行综合分析。尽管《齐
民要术》序中写有“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的话,反映作者受当时崇本
抑末、非议经商的思想影响较深。但在全书中,如栽种蔬菜瓜果、植树营
林、养鱼、酿造等篇,却详细描述了怎样进行多样经营,如何到市场售卖,
怎样多层次利用农产品等有关经济效益的内容。在“种榆白杨第四十六”
中,具体叙述榆树播种、杨树插枝育苗的技术,幼树隔3 至5 年间伐作材
料出售。种白杨一节,曾计算:l 亩3 垄,1 垄720 穴,1 穴屈折插1 杨枝,
两头出土,1 亩可得4320 株,3 年可为蚕架的横档木,5 年可作屋椽,10
年能充栋梁。以售卖蚕架横档木计算,1 根5 钱,1 亩岁收21600 文。1 年
若种30 亩,90 亩地3 年1 轮,可周而复始,永世无穷。“种葵第十七”
提到,都邑郊区有市集之处,蔬菜种植安排得好,亦可实现周而复始、日
日无穷的周年产销。《齐民要术》“卷头杂说”虽为后人添加,但长久以
来已与全书融为一体。其中也曾叙及10 亩地内种葱、瓜、萝卜、葵、莴苣、
蔓菁、芥、白豆、小豆等的精细种植计划,并指明,“若能依此方法,则
万不失一”。书中还记载有较多以小本钱多获利的实际内容。现代学者从
经济科学角度研究《齐民要术》,认为贾思勰的著作不单是一部影响深远
的古代农业技术典籍,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经营方法方面的百科全书。

《齐民要术》作为一部科学技术名著,经历约1500 年的时间,仍被人
们奉作古农书的经典著作。农史学家称颂《齐民要术》中旱地农耕作业的
精湛技艺和高度理论概括,使中国农学第一次形成精耕细作的完整体系。
经济史学家认为将《齐民要术》看作是封建地主经济的经营指南。还有人
提出应该称它为全世界最早、最完整的封建地主的家庭经济学。从事农产
品加工、酿造、烹调、果蔬贮藏的技术工作者都可以从书中找到古老的配
方与技法,因而食品史学家对《齐民要术》也颇为珍视。

贾思勰除认真吸收前人的典籍和农书中的精华、搜罗大量农谚歌谣
外,还很注重考察和汇集同时代人的生产经验,有时还亲自试验。

贾思勰著书征引前人典籍,而不拘泥于前人见解。《齐民要术》许多
卷篇都有相当分量的前代文献引述,为后世农书树立了范例。公元前1 世
纪西汉《■胜之书》这部农学巨著,全书已无法寻觅,它的重要片段由于
《齐民要术》的摘引,才得以保存下来。陶朱公的《养鱼经》等佚籍亦是
如此。历史文献的征引,可以使人们较易看出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脉络与
继承关系,其弊病是有可能会导致泥古守旧,影响创造性的发挥。贾思勰
在这方面是较为注意的,“种谷第三”引述《汜胜之书》播种段落有:“凡
九谷有忌日,种之不避其忌,则多伤败。”贾思勰不同意此看法。他援引
《史记》中“阴阳之家,拘而多忌”之类的话,并说:“止可知其梗概,
不可委曲从之。”


对当代农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