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古代科学家传记-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堆一号汉墓女尸大肠内检出血吸虫卵,证明至少已有了两千年的历史。
《诸病源候论》在其“射工”“溪毒”、“水毒”等内容中,基本上对血
吸虫病之感染、发病、证候、预后等作了比较全面的论述。在病名方面,
巢氏所论水毒病、中水、中溪、溪温等等虽有许多不同,但其所叙述之证
候多与血吸虫病相似,均寓有因接触溪流、水泽沼池而引致传染的意思。
正如巢氏所概括者“以其病与射工诊候相似,通呼溪病”;在发病地区方
面,巢氏所论及者均在今血吸虫病疫区,如“江南有射工毒虫,常在山涧
水内”,又如“自三吴(今江苏之长江南,及江浙一带)已东,及南诸山郡
山县”,均属现代的高发地区;在发病季节方面,巢氏在论述其虫之生活
习性时,指出:“冬月蛰在土内”,“夏月在水内”,“春秋辄得”,与
现代研究之血吸虫发病季节大体一致;在传染途径方面,巢氏指出该毒虫
“夏月在水内,人行水上,及以水洗浴,或因大雨潦时,仍逐水便流入人
家,或遇道上牛马等迹内即停住,其含沙射人影便病”;在发病经过及临
床症状方面,巢氏所述虽还不甚系统,但归结其所论,已明确指出“初始
证候,先寒热恶冷”,“头微痛目匡疼,心内烦懊”,“腹痛”,“洞利
及齿间出血”,“不食而狂语”,“早晨小苏,晡夕则剧”等等特点,大
体上概括了血吸虫病从感染发病后的急性病程与临床表现;在诊断方面,
巢氏除在经验总结基础上完善了症状诊断,同时还提出“作数斗汤,以蒜
四五升捣碎,投汤内消息视之,莫令大热,绞去滓,适寒温以自浴,若身
体发赤斑纹者,是也”。这对早期感染病人之诊断或有其较好的参考价值。

关于恙虫病,《诸病源候论》在论述该病病因时指出:“山内水间有
沙虱,其虫甚细,不可见人,入水浴及汲水澡浴,此虫著身;或阴雨日行
草间亦著人;便钻入皮里。”这种描述与近代研究证明其发病是因恙螨幼
虫叮咬的认识是一致的。巢氏除了比较正确的认识其病因和发病过程外,
还用竹簪挑拂察看到该幼虫如同疥虫一样的检验技术。为了防止该病的发
作,巢氏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强调凡是有接触沙虱可疑者,必须迅
即以火自燎全身令遍,若有著人身之沙虱者便会自落堕地。此法在避免或
防止感染者必有较可靠的效果。可贵的是,他们还设想“若中虫毒”,于
冬月取其虫“以为屑,渐服之”,“亦取细屑合麝香涂之”,期望用以毒
攻毒之道理,达到预防恙虫病的感染,这一方法虽然比较原始粗糙,但却
为现代实验研究证明是很富有科学道理的。美国科学家立克次(Ricketts)
实验证明形似小红蜘蛛的沙虱幼虫,即恙螨体内携带恙虫病病原体——立
克次氏体,并于1945 年制出了疫苗。再让我们看看巢氏对绦虫病的描述,
《诸病源候论》称绦虫为寸白虫,这是因为绦虫寄生于人体肠道内,其脱
落后由大便排出之绦虫节片的形状长短而命名的。巢氏在论述其病因时指
出:寸白虫者,九虫内之一虫也,长一寸而色白,形小扁,“一云以桑枝
贯串牛肉炙食并生栗所成”;“又云食生鱼后即饮乳酪,亦令生之”。虽
然尚不能确切知其感染途径,但对因食半生不熟的牛肉等原因已有肯定的


认识,这至少在切断其途径而达到预防之目的已有肯定的进展。再以蛔虫
病的病因为例,巢氏除在多处均对蛔虫病作了比较确切的论述外,他在蛇
瘕一病中更明确指出:腹中虚且未饮食,若远道之余,污井之水,不洁之
食,吞蛇鼠之精,留结不去,因生蛇瘕之病”。蛔形似蛇,且有通用者,
瘕即假,蛇瘕是因蛔虫于肠道缠结而形成假性包块之病。巢氏于此强调由
于饮污井之水,食不洁之食里的蛇鼠之精,是他对蛔虫卵已有了比较确切
的猜测,足见其洞察力之入微。

关于泌尿系结石,《诸病源候论》始命名为石淋。巢氏在叙述该病时
指出:肾主水,水结则化为石,故肾客沙石。在论述妇女泌尿系结石时又
说:淋而石出,小者如麻豆,大者亦有结如皂荚核状者,发病则能使患者
燥痛闷绝,石排出才可以症状歇止。巢氏在论述妇女泌尿系结石时,指出
从尿道排出结石及所出结石之形状大小,也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妇女尿道
短而较粗,其结石易排出。还有一点是很有道理的,巢氏在论述尿闭的病
因上,更可看出其精密细致的观察力和科学的态度。他指出此病的种种原
因,无不确切有理,如小便应下,但由于强忍而造成者;有饱食之后,应
小便而忍之者;有饱食之后未曾休息而走马者;有小便急迫因疾走者;有
因忍尿而入房性交者。他认为以上诸因均可以造成尿闭(胞转)。他还明确
指出:此病至四五日,乃有致死者,说明对尿闭而引起之尿中毒有了一定
认识。

《诸病源候论》除对心绞痛有了相当确切的描述外,更对冠状动脉及
其分支发生梗塞作出鉴别,并能据以推断心绞痛之预后。他明确指出:“其
正经不可伤,伤之而痛为真心痛,朝发夕死,夕发朝死”。同时强调:“心
有支别络脉,其为风冷所乘,不伤于正经者,亦令心痛,则乍间乍甚,故
成疹不死”。在此,巢氏解释了心绞痛何以有的迅即死亡,而有的则间断
发作,且可以不死的道理,这一解释有其十分确切的观察依据,虽然并非
来自病理解剖之结论,然其推断之正确实在令人叹服。

在过敏性疾病方面,巢氏等出色地论述了“漆疮”的病因和典型症状,
他正确指出人们体质对漆是否过敏,是能否发病的关键因素。他叙述说:
漆有毒,人有禀性畏漆,但见漆便中其毒。对中漆毒患者的症状体征,他
形容其特点是:喜面痒,然后胸、臂、大腿、小腿皆悉瘙痒,其后面部肿,
绕眼部微赤。凡所瘙痒之处,若以手搔之,即随手辇展,而起赤色■■。
待■■消已,生细粟疮甚微。若中毒重者,遍身作疮,小者如麻豆,大者
如枣杏,脓■疼痛。或有小瘥,随次更生。巢氏强调:若火烧漆,其毒气
更厉,著人急而且重。可贵的是他多处强调:亦有性自耐者,终日烧煮(漆),
竟不为害者。他还指出:人无问男女大小,有禀性不耐漆者,见漆及漆器,
便著漆毒。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认为,巢氏对接触性皮炎的发病,与个体
反应性的关系,即个体对某种物体的过敏性,对漆疮症状的描述等,已有
了比较全面的认识。

在晕动病方面,巢氏描述了晕车、晕船等症。指出:无问男子女人,
乘车船则心闷乱,头痛吐,谓之注车注船,特因质性自然,非关宿挟病也。
所谓质性自然,就是因为个体特异性的关系,巢氏不单对其病因有了比较
确切的认识,而且已能同相类疾病作出鉴别。确认疥疮病原体:巢元方等
通过临床上的认真观察,在前人的基础上确认疥疮的病原体是疥虫,其论
述较以前大大提高了一步。他指出:“疥者,有数种。。。并皆有虫,人


往往以针头挑得,状如水内■虫。”又强调:“疥疮多生手足间,染渐生
至于身体。。其疮里有细虫,甚难见。小儿多因乳养之人病疥而染著。”
巢氏在论述沙虱时提到检验方法与步骤,他说:熟看见处,以竹簪挑拂得
之;若虫已入深处,则用针挑取,正如疥虫,著爪上,映光易见行动也,
挑不得,灸上三七壮,“则虫死病除”。巢氏还指出:至其病成,皆有虫
侵食,转深则连滞不瘥。并再次强调“虫死病除”。至此,我们虽然只是
极简要的引述,但已能说明巢氏对疥之病原体、好发部位、传染性、分类
及不同类型之临床表现特点、诊断要点、治愈标准等,都已有了比较正确
的认识。他特别强调“虫死病除”,并以之为各型疥疮是否治愈的一个标
准是十分难得的。

以上只是着重讨论了《诸病源候论》在内科杂病、传染病、寄生虫病
等与内科相关的一些疾病的病因学成就和对疾病的认识水平。然而在外
科、五官口齿科、妇科和儿科病的病因病理学成就,也足以反映出《诸病
源候论》一书在病因与疾病认识上的新进展和伟大成就。同时,我们还必
须强调指出,《诸病源候论》是一部专门讨论疾病病因、证候的专书,并
不论述各科疾病的治疗,巢氏本人根据已知情况也并非外科医学家,然而
该书在一些卷章里,对创伤外科的手术治疗方法、步骤等,却进行许多科
学的记述,从而反映出我国外科技术在隋代已达到很高的水平。也说明巢
氏在外科学手术治疗上有相当高的水平。

在肠吻合手术及其护理方面,巢氏也有他的出色成就。肠吻合手术是
腹部外科一个比较复杂的外科手术,据文献记述,三国时期的华佗曾进行
过这一手术,但因记载十分简略难以作出科学的结论。综观巢氏有关记述,
他所论之断肠吻合手术是比较确切的,而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他强调:
腹部外伤使肠断裂者,只要断肠两端可见,即可迅速进行吻合手术,“先
以针缕如法,连续断肠,便取鸡血涂其际,勿令气泄,即推内之”。巢氏
的这段文字只说针缕如法,未具体叙述如何缝合;但在探讨刀刃伤之缝合
方法时,他则明确提出:“凡始缝其伤,各有纵横,鸡舌隔角,横不相当,
缝亦有法,当次阴阳,上下逆顺,急缓相望,阳者附阴,阴者附阳,腠理
皮脉,复令复常,但亦不晓,略作一行。”从这段文字来看,巢氏的创伤
缝合手术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简言之,其缝合法有连续缝合或8 字缝合
法。该法不但概述了一般外伤之皮肉缝合,更描述了深层次的分层缝合,
就其要求而言,有次浅深,分上下,别顺逆,并要注意松紧适当,针角整
齐相望,使肌肤、筋脉,各恢复到解剖生理位置。就肠吻合手术而言,在
分层吻合断肠后,既要缝合达到无际勿令气泄,又要上下相通而不阻塞,
经此检查后方可将吻合之肠推入腹腔,再作上述腹壁之分层关闭缝合手
术。肠吻合术后之护理是否周到对吻合术能否成功也有着重要的意义。所
以巢氏也极为重视,强调“当作研米粥饮之,二十余日始可作较稠稀饭食
之”,手术后百日才可以进饭食。他警告说:饱食者,可以使病人的肠吻
合处胀裂而造成严重的后果。巢氏肠吻合手术之缝合原则、要求和护理等,
至今仍是外科医师必须遵守的。欧洲的同类手术是意大利人罗杰(Roger)
与罗兰(Roland)在12—13 世纪间进行的。

巢氏创用大网膜动脉结扎、切除坏死大网膜手术方法。腹部外伤使大
网膜发生部分坏死时,由于人体大网膜之营养血管是扇形分布,如果仅只
切除已见之坏死大网膜,会因伤害血管而引起健康大网膜坏死。因此,熟


悉大网膜营养血管走行方向的有经验的医师,手术时绝不会只着眼于切除
已坏死部分从而造成严重后果,这是现代腹部外科的基本知识。然而在
1300 多年前,巢氏对之已作了正确的论述,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他强调:
“■(大网膜)下不留,安定不烦,喘息如故,但疮痛者,当以生丝缕系,
绝其血脉,当令一宿,乃可截之。勿闭其口,膏稍导之。”他指出大网膜
损伤,在病人一般情况良好的情况下,用生丝线结扎其动脉,过一宿观察
其因结扎血脉而产生之大网膜扇形坏死,乃可将其坏死者一次切除。切除
手术后,不要立即缝合腹腔,必须以膏使腹腔之血汁等渗出物导出,此即
现代腹外科手术的留置引流。这一手术之成功证明了巢氏或他的前辈在腹
部外科手术上已达到人类最先进的水平。

巢氏提出建立创伤内异物剔除原则。创伤内异物是造成伤口化脓性感
染和长期不愈合的重要因素。在《诸病源候论》一书中,巢氏多处强调了
这一因素,并建立了必须实行异物剔除的原则,以求创伤伤口的健康愈合。
例如,该书在《金疮伤筋断骨候》中强调:“若碎骨不去,令人痛烦,脓
血不绝。不绝者,不得安。”又如在《箭镞金刃入肉及骨不出候》中强调:
“箭镞金刃中骨,骨破碎者,须令箭镞出,仍应除碎骨尽,乃傅药,不尔,
疮永不合。”巢氏在《金疮久不瘥候》中更明确指出:“其疮内有破骨断
筋,伏血腐肉,缺刃竹刺,久而不出,令疮不愈,喜出青汁,当破出之,
疮则愈。”巢氏所指出的异物是显而易知的,但所强调“当破出之”即应
当进行外科手术剔除,用外科手术切开,取出伤内之异物。异物剔除后,
疮即愈。这些埋论总结和所述实践经验和技术都是符合科学原则的。

巢元方及其所撰写的《诸病源候论》,不但对中国医学之发展有着很
深远的影响,在国外如日本、朝鲜等也有着千余年的影响。在唐代,该书
不但是唐代医学教育的必读书,在唐代伟大医学家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
方》和《千金翼方》,以及王焘的《外台秘要》等巨著中,都曾被广泛引
用。宋代王怀隐等的《太平圣惠方》等也有广泛的引用。在国外日本等引
进中国医学教育体制,该书也是其重要教科书之一。在明、清乃至现代之
中医学著作,该书仍被视为最重要的古典医籍而加以引证和发挥。现代国
内外学者之科研论文,高等中医药学院教材,在被广泛引证之古典文献中,
该书仍然居于重要地位。

文献
原始文献:


'1'(隋)巢元方:宋版诸病源候论,日本宫内厅书陵部藏《东洋医学善
本丛书》本,1981。

'2'(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人民卫生出版社据《周氏医学丛书》影
印,1955。

研究文献

'3'南京中医学院:诸病源候论校释,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
'4'李经纬:诸病源候论在医学科技上的贡献,新医药学杂志,1978,8,第31—35 页。
'5'李经纬:中国古代医学科学技术发明举隅,见《中国中医研究院三
十年论文选》,中医古籍出版社,1985,第411—420 页。
'6'李经纬:诸病源候论的病因学研究,中华医史杂志, 21(1991),3,。。 

第129—134 页。

孙思邈

李经纬
孙思邈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隋开皇元年二月二日(公元581
年3 月22 日)生;唐永淳元年(公元682 年)卒。中医学、药学。

孙思邈生长在农村一个比较富裕的家庭,他少年时期多病,家里为筹
汤药之资而罄尽家产。7 岁开始读书,10 岁时在攻读经史和诸子百家黄老
之学的同时,即对阅读医学典籍产生了浓厚兴趣。18 岁时志于学,不惜花
费百金向博学之士搜寻经方钻研医学。至20 岁时,喜读庄老及百家之说,
并爱好释典,对医学之研读已颇觉有悟。其时,亲朋、邻里和中外人士有
疾厄者,经孙氏治疗后多获良效。他本人所患疾病也由自己治愈。30 岁时,
为了治疗病人用药的需要,经长途跋涉,隐居太白山,与释道宣高僧交游,
开始研究炼丹术,并成功地炼制成太一神精丹。38 岁时曾试服钟乳石。40
岁前后,孙氏在切脉诊候,采药合和,服饵节度,将息避慎,一事长于己
者,不远千里伏膺取决,收获丰富。50 岁前后,孙思邈医学理论修养和医
疗技术均达到了很高水平。其声望已享誉朝野,例如,武德中(公元622
年),有德行尼名净明患此已久,经在朝大医蒋、许、甘、巢等治疗不愈,
孙氏处此方得愈。贞观元年(公元627 年)唐太宗即位,召诣京师,谓曰:
“故知有道者诚可尊重,羡门广成岂虚言哉,将授以爵位,固辞不受。显
庆三年(公元658 年),唐高宗召见,拜谏议大夫,又固辞不受。他经过半
个世纪的博采群经,四处访觅,积累了极丰富的医药卫生文献资料和调查
记录。他鉴于古代医方散乱浩博,求捡至难,乃删裁繁复,以求简易,于
60 多岁时便开始经验总结和著作生涯,70 岁撰成他的第一部医学巨著《备
急千金要方》30 卷。他以为“人命至贵,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于此”,
故命以上书名。该著撰成后,孙思邈深感尚不能全面反映自己的心得体会
和新获得的珍贵医学资料,续撰《千金翼方》。当时孙氏虽已是年逾古稀,
仍长途跋涉,征集欲阅而未得之参考书和服食补益药之制配技术。据考,
他曾到过四川峨眉和河南等地,获得许多宝贵资料,经30 年努力,终于编
撰完成第二部巨著《千金翼方》30 卷。此时,孙氏已是年近百岁的老寿星。
上元元年(公元674 年),孙氏辞疾请归,高宗特赐良马,回到久别的家乡,
仍隐居于五台山。永淳元年(公元682 年)卒时,遗令薄葬,不藏冥器,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