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改革开放,天开文运的未来,总有一天有人会研究顾及人情,兼为道用的方法的。这就得把仙佛人鬼生死升降顺逆的蕴结所在解开;就不能不开个方便法门,让全世界余下的90%以上的人口,皆大欢喜,同圆佛梦,永续人根,共享遐龄。要达到这个目的,就不能把阴阳双修纳入正修的轨道,和儒家学说挂起钩来,成为今后普渡众生,解放全人类的突破口,古佛明诲,足可为鉴。
大家都知道,前面也说了,人的本身就是一部自动化的活机器。日日夜夜顷刻不停地开动着马达。五脏六腑俱全,眼耳鼻舌齐备。如眼睛的开合,呼吸的出入,咀巴的启闭,大小便的起止。都是自自然然;卷放自如;。那么;我们的水府(肾脏)把它改造成自来水龙头;要开就开,要关就关行不行呢?这样我们便可以使元精如意调节和控制;我们的灵扉(心脏,包括大脑),也可把他改造成可以把握的方向盘和刹车的司机,招之即来,呼之即去;使自己的元神,活泼生动,如心所欲。我们决不能像行尸走肉,让自己的生命掌握在别人的手里,让别人任意宰割,活剥生吞,成为寺庙里供桌上的祭品。如果你的司机真正熟练的掌握了开车的操作技术,你准备生几个子女,就开放几滴精子,一点也不会浪费。如果你想成仙作佛,也可逐日把元精捣练成药,聚归丹鼎,成为仙佛的种子。这样不但您的种族传下去了,仙佛也一定有份,健康长寿也就稳操胜券了。
还有一个“节育”问题,问题不少。解放四十几年来,已把它纳入纳领性的文件,成为国富民强的国策。从政府说,确是一片好心,少生优生,提高儿童质量,控制人口,提高人民生活水准;使中国成为世界强国。出发点是很好的,我们应该理解政府的善意;从而更加关心儿童的健康;逐步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更好的珍惜自己的生命;利用节欲的机会;爱惜自己的精子;从而延长自己的寿命。有这样优越的自然条件;正是我们想要修炼丹道的朋友提供了一个不可多得的机会与可以进行研究的条件。
我今天之所以郑重的提此问题,无非剖析一下某些节育方法的利弊。向政府和人民推荐一个行之有效自制方法。如锁阳固精术,快速急救点穴止精法,第七节中的大抽动点吸并用的后天采药诀之类,这是节育,炼丹采药,强肾保健面面俱到的妙诀。早在二十多年以前,我曾一度拜百岁老人何洗清老师为师,他自称是礼教中人,他除传我一些动功与“一气冲霄”之道外,其中就有夫妻双修功法,实际上也便是高效节育法。曾解除我有妻之人无法修炼丹道的顾虑。可惜何老已在六年前仙逝,享寿仅106岁,寿命这样短,却是意想不到的。我 亲眼看到,他到九十岁后,业已头发变黑,齿落更生,耳聪目明,体格硬朗,而且步伐稳健,从其家江宁路去复兴公园近十余里路,来去步行,从不坐车,看上去不过五六十岁人。……
虽然他终于只有106岁就死了,但查明所造成的客观因素:一是动了名利心,二是劳累过度,形成突发性病变,详情略。说明人是一部活机器,确实可以修补改造,但也不能不处处注意,忘患于未然,我非常希望我的学生和爱道朋友,特别是青年一代,能重视起来,决不能让自己陷入被动。既要响应政府号召,在完成一个子女的任务后,便学会急刹车功夫,迅速练成高效采药诀和控制自身水龙头的能力,珍惜自己的生命。这不但可以使自己免除一刀剦割之苦,而且还有进入高层丹道的机会。从长远看,也一定能起到举国上下人人健康长寿,强国富民的作用,可以迅速提高国家的信誉。所以说这是一项富国利民,自利利他,兼善天下,造福全人类,皆大欢喜,进入大同世界,成为人间天国的大好事。
第六节 活水源头必须激活,阴阳协调方可延长寿命
归根到底,不能不再谈情之重要,我可以严肃的提出,一个人已到意志消沉,阳气枯萎,失去产生感情的能力,这个人便一定没有生殖能力了,他的丹道也一定炼不好,因为他已没有生仙生佛的种子了,自然也就不能生男育女了。要恢复这个能力,就得采取补救的办法。
谈到这个问题,道家比较重视,提出补救的方法也比较多,如敲竹唤龟、鼓琴招凤、补亏正法,阴阳栽接等,都能获得调整和补救。月经断了的,必先炼转月经;玉茎枯萎不兴无精可射的,也必须先炼转阳气。敲竹唤龟,摧阳物之勃兴;鼓琴招凤,促女性之回潮。补亏正法,为自我之调整,阴阳栽接,借异性之灵真。梅寄柳,桑接梨,本非虚语;阴借阳,阳假阴,确有异征;借新生之活力,补老残之年命,安有不效之理,可惜难求其配,亦且有亏心地,故不可尚,亦不可倡。其余尚有超距采气,隔体神交之法,择人以用,适可而止,得而后与;使彼我同时受益,即伤亦不多,不及于本;庶几可以行之(具体功法;待以后另立章节介绍)。
竹破用竹补,衣破用布补,反还之术,不可不知。不然便无药可采,甚或连性命都保不住,更遑论高层次丹道之修炼哉!然而既已恢复了生机,男精壮盛,女血充盈。再从多情炼到无情,有精采至无精,所谓男斩白虎,女斩赤龙,以成漏尽之通,而藏马阴之相。《坛经》中“有情下种”之语,岂是轻易说的,明白了这个道理,便可知所侧重。又何可汩没情场,自甘落幕,枉此一生哉!所以我认识,×市y女士所谓:“修炼主要是修观念修心,使心与虚空统一,与虚空在频道上一致”的说法,是不够全面的,与性命双修之旨,距离很远。我们决不能不注意到天地、日月、阴阳、男女、万物都有对待,与负阴抱阳的现实,以及孤阴不生,独阳不长的道理。不但人类万物是这样,神仙与佛也一样。故《易》之上经说:“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易系》说:“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日月合明,日月合丹,日月合易,易即道也,丹亦道也,道即0也。即虚空之别名也,即阴阳之混合体也。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故人与天。地。道。自然皆一理。都可互相取法,本同而通也。我们只有能达成自身阴阳的统一体,方能达成与虚空阴阳男女阴阳一致的统一体。只强调修观念修心,而忽略了人落后天,性命分张,除观念和心外,确实还有精和情存在的实质。只讲性而不讲命,可比只讲天而不讲地,只讲阴而不讲阳。自己既没有性命如一;阴阳和合的0的零环框架,您单凭此孤阴寡阳的观念和心,又怎么能调整到与阴阳合体的虚空全0的零环框架呢?这实际上是不可能成为协调和谐的统一体的。可见情之重要,绝对少他不得。张三丰说:“摘花戴,采花心,花蕊层层艳丽春,时人不达花中理,一诀天机值万金。”实际上,这便是采药诀,明示精和情的重要,暗示辅玄关的控制作用与生发能力,活水源头,取之不竭,用之不尽。实可与主玄关的通天窍同日而语,主辅二玄关,上性下情,上虚下实,一上下,本自呼应,实具相须之用。在某些特定阶段里,也许比主玄关还重要。因为它是活水源头,开源节流的要道。由于它能使人汩没,也能使人超脱,所以可以并列为两个通天的隧道。也可作为两个出生入死生人生佛的按扭。掌握了这两个自己自动化活机器的按扭,灵活运用,操作自如,修炼自己的心根命蒂,便稳操胜券。
但我们决不可以不正视现实,一提到阴阳双修,便以为是老虎庇股摸不得。要知道爱情的本身也是纸老虎。懂得捉虎之术,并不可怕,不一定要武松打虎那样费劲儿。《周易》履卦说:“履虎尾,不咥人,亨”,多么妙的缚虎妙术,非常形象的把采药秘法提示。虎者白虎首经也,尾者尾闾会阴一穴也,一经践履的控制,便逆转枢机,变成神水真金,故此不但不会咥人,而且还能获的亨通。岂虚语哉。真懂丹道的人都会知道,真炁充盈之时,能一箭射穿九重铁鼓,使三关九窍齐开。阴阳双修,虽不如清修那样容易控制,但也不是不可逾越的障碍。实际上单修可以做到的,双修也是同样可以做到的。具体炼法,以后慢慢再谈。所以我还认为,像《红楼梦》中甄士隐、贾宝玉那样出走的人,都是逃避现实,是十分消极的表现,都是不正确的。特别贾宝玉这个人,未走之前,小小年纪,便玩世不恭,一味在指粉队中,沾花惹草,犯有爱情不终的错误。到出走以后,又是身败名落,既无正确走向,也无修为痕迹。真像一个逃兵一样,不知所终,毫无意义,实无取法价值。可见该书作者曹雪芹其人;也是一个十分无聊和玩世不恭的久。
不过,我要再一次声明,男女双修之道,并非修炼丹道的唯一途径;所以提到“阴阳双修”四字,而且一谈就谈得很多,都只是个人观点;因普渡的需要以及瞻望未来的想法。有志炼丹道的男女青年,上德之人,还是应该立清净丹基,作高屋建瓴的打算,乘风直上,不一定都走这个弯路。但也不要勉强硬迸,明知不能为而为之。要知道单身汉遗精一次,与夫妻间性生活一次消耗的精子数量是相等的。而且弊端更大,以至是有去无回的。所以不明丹诀的朋友,为了逃避现实,上山孤修独炼的做法,是没有多大意义的。我很希望广大读者不要误解我的意思,或且纵情声色,或且不敢修炼了。在本篇拙文里,我已毫无保留地宣泄了各种修诀法,后面还将继续宣泄各种不传秘诀,并敞开思想与大家谈心交流,这真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千万不要错过,辜负我的善良愿望。
将来怎么办,这篇文章该不该发表。这也并不是由部分学生或李祖师的信息一言说了算的,尽管李祖不一定会否定,首先应该看到,这些论点是否符合天心民意,是否真有道理,是否能禁得起唯物的辩证考验与科学的验证。为了中华民族的十三亿遍布全世界每一角落的炎黄子孙,为了全世界近60亿的芸芸众生,与天上的诸天神圣,地下的幽冥鬼魂,为了不失此以无派为名重兴大江世派的契机,消除门户偏见;多做一点有利于丹道修炼的事情。使人人都能研究丹道;强身健体;利国利民,同享大同世界的幸福。我这些并不十分成熟的想法,很希望能获得李祖的慈悲与恩准。并希望能赢得我的各方学生与道友,以及广大的炼丹朋友与丹道爱好者,包括还没有走进丹道大门的全世界各国各民族的全人类朋友的支持。并求共同努力,为今后全人类的富裕健康长寿幸福,创造一个真正的人间天国,做出宝贵的贡献。
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阴阳双修,有可能成为将来造福众生的因应措施,也可能为祖国的学术成就;取得世界列强的承认;成为新世纪的新兴哲学体系铺平道路。所以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修炼方法,未尝不可作为一个挽救中国的灵丹妙药。但我说的双修主张,实与通俗说的双修派宗旨稍有不同。是立足于大江西派虚无大道无着真宗的大方向上的。是在推广金丹大道变为划时代普利众生共性所必须的大前提下,并在高度道德规范下,作为一个尽人合天非常完美的组成部分的。是初中级练功阶段因应措施,并作为对景炼心的果敢方法。我并认为,刘长生式的妓院炼功的故事,再也不能在今后社会重演。我非常希望在改革开放,安定团结第一的大前题下蒂造出来的人间天国里,必将是一夫一妇同天地,一男一女合乾坤的人伦之国,礼仪之邦,再也不会有人间火坑存在,而产生青年妇女堕落风尘的憾事,也没有那种妓院炼心的场合了。
本章诗断:
其 一
事在人为不在天,情连佛种与人缘。天机活泼开新纪,牢把龙头生死关。
其 二
些子机关妙极哉,空空色色只枢机,成仙作佛都闲事,留下儿孙酷肖爹。
其 三
情网樱人实可怜,不图内蕴佛人仙,只缘倒把龙头转,便许凡夫活万年。
其 四
不僧不道半仙凡,混俗和光又岁阑。有日解开恩爱结,首经至宝在其间。
其 五
此土本为极乐国,此情便是死生关。倒颠下种圣凡辨,何用蓬山去学仙。
其 六
夫妻一志把精(经)旋,单可倒流双亦然。协调阴阳归鼎里,团成一颗大还丹。
其 七
说时虽丑用时酣,抑浊扬清猛着鞭。百练应成金不换,臭污塘里出青莲。
其 八
阴阳和合妙无穷,二气氤氲造化同。老树嫩芽须互补,枯枝依旧碧葱葱。
其 九
我今戳破纸老虎,会得凡夫即是仙。莫道人间恩爱重,不图结出并头莲。
其 十
休妻漫遣阴阳隔,可是伯端真切言。故把乾坤为鼎器,日精月魄结成丹。
十 一
唯心唯物尽科研,大道深藏日用间。谁会吸呼生命线,至阴之下有阳关。
十 二
身内阴阳身外同,夫妻两造本和融。若还不会倒颠用,生子生孙必竟空。
十 三
中庸大学佛仙箴,格致正修齐治平。克已始能兼天下,家和国化世熙宁。
十 四
未知天上是人间,食色无亏和气酣,如此一心修大道,凡夫谁说不神仙。
十 五
颠颠倒倒倒颠颠,上下无亏两国全,逆转天心男下女,横空出世满人间。
十 六
四海一家真大同,空山放马乐融融。无争无杀称盛世,舜日尧天天下公。
第十三 章话说息念
第一节 “息念”之秘义与妙用
一呼一吸谓一息,思虑不停之谓念。故“息念”者,即人之呼吸与念头也。两者由如孪生姐妹,相互呼应,时刻不离。人之生也,脐带剪断,呼吸伊始,念头随之而生;人之死也,呼吸先断,念头随之亦没。可见息念者,吾人出生入死之妙键,即超生了死之之妙蒂,是人身之真性命也。
是故一息不来,即命非我有,一念之失,亦命丧黄泉。俗语说:“三寸气在千般用,一息不来万事休。”又说:“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不年春。”正确运用息念是何等的重要。
五教圣人之修炼者,都莫不把心字放在第一位,如儒之存心养性,道之修心炼性,佛之明心见性,耶之洗心修性,回之坚心移性等的切重点都只一个心字。从“息念”两字的字体结构中也可看出丹诀的真义。自心两字组合而成“息”字,可明息即自心也。一呼一吸为一息,可见呼吸亦自心也。今心两字组合而成念字,从而说明念即今心也。又生忄(心)二字组合为性,亦示念生于心为人本性,可见念头即自己之本性也。所以通常把调整呼吸叫调息,去除杂念叫调心。故调息成则自心见,调心成则自性见。此佛家之所以要强调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也。息念双销,则自己之本心本性一起俱见。惜乎,我人终日相见,顷刻不离之物,而不自相识也。我人在每一呼吸中都要产生一个妄想,这种妄想便是念,总是在瞬间产生,此瞬间之妄想,转眼即变,故今心而谓念也。人每日有三万六千多个呼吸,即有三万六千多个瞬间妄想,也就有三万六千多个瞬间念心起灭。前念未断,后念又起,念念相续而耗散灵明。然息(呼吸)即气也命也。念即神也性也。息住念止,息念双销,神气也便自然合一。细参前论,心息相依之旨,亦跃然纸上矣,非性命双修之嫡旨乎!
古人造字,着实希奇,仅两个字,便揭开了丹诀的全部密义。从“息念”两个字形的组合,足可说明自己的本心就是息,自己的本性就是“念”。所谓无字真经者,亦不过息念之隐语而已。不见古人颂达摩祖师之偈语乎?“达摩西来一字无,全凭心意用工夫,若从纸上寻佛法,笔尖蘸涸洞庭湖。”查“息念”二字,皆以心为表率,是心所生的意念作用;从心意产生出来的物质,必须从心意收回去,重归于无物之物,无体之体,故谓之一字无也。查“一字无”三字,也有二种含义,其一,可解成“一只字也没有”,其二可解成“只有一只‘无’字”。其实两解都通,因为心是无形之物,不可以落在语言文字上。“只可言传,不可画图,”《参同契》已恳切言之矣。佛偈说:“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自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求。”莫谓短短四句偈语,真是泄尽天机,奥妙无穷,上面自心合而为息之解,早已明露端儿矣。息者非即吾人之呼吸乎,则自心头者,非即在于自身呼吸起头之处乎。你们是否还能记起,脐带剪断之后,你的呼吸是从那里起头的,达摩祖师早就说了,“眼为双林树,鼻为灵山塔。”以灵山塔喻鼻,更是妙上加妙,这鼻子确是人人皆有之物,鼻子下面是个什么位子,不是够清楚吗。他上不着天(鼻为天门),不下着地(口为地户),内不着体,远不落空,“乃神气之根,虚无之谷。在身中求之,不可求于他也《金丹四百字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