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6通鉴 全盘汉化(四八○年--四九四年)-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改过自新。”遂报告中央,宽恕韩武方。于是,巴西(四川省阆中市)地区当强盗、行为凶暴的蛮夷,都望风归降。萧鉴,本年十四岁;走到新城郡(湖北省房县),听到谣言,说:“陈显达大肆挑选士兵马匹,不肯接受征召。”萧鉴遂停留新城郡,不敢前进,派收发官(典签)张昙晳前往观察形势。顷刻之间,陈显达的使节抵达,晋见萧鉴;大家都劝萧鉴逮捕他,萧鉴说:“陈显达高风亮节,效忠中央,绝不会叛变。”两天之后,张昙晳返回,详细说明:“陈显达已全家出城(成都·四川省成都市),早晚盼望殿下驾到。”于是继续前进。萧鉴喜爱文学,使用的器具衣服跟一个平民知识分子一样,蜀中(四川省中部)人民,至为喜悦。

  10 十一月二十六日,北魏帝国编制外散骑侍从官李彪前往南齐帝国访问。

  11 本年,南齐帝萧赜下诏:增加豫章王萧嶷采邑四千户人家。南宋帝国本世纪二○年代至五○年代(三任帝刘义隆在位),亲王们进入皇帝内寝,可以穿白色便服,戴高大便帽,只有到太极殿四厢,才穿正式官服。然而,自此之后,这个制度遂被取消。南齐帝萧赜对萧嶷十分友爱,感情笃厚,凡是宫中举行的饮宴,都准许萧嶷依照前例。萧嶷坚决不肯,只有萧赜到他家赴宴时,萧嶷才身穿白色平民衣服,头戴乌纱帽,奉陪饮酒。至于衣服和器具标准,一举一动,都要报告老哥萧赜知道,对任何事情,从不独断专行,开支十分节俭,萧赜对老弟这方面的请求,一概不准。萧嶷一直恐惧自己的地位太高、权势太大,请求解除京畿总卫戍司令(扬州刺史)职务,改授给竟陵王萧子良(萧赜次子),萧赜始终拒绝,说:“这个官你要干一辈子,不必多说废话。”萧嶷身长七尺八寸,很注意自己的仪容形象,仪仗队和侍从们礼节的严正,超过其他官属;每次出入宫廷或总部,看到他的人,无不肃然兴起敬意。

  交州(州政府设龙编【越南河内市东北北宁府】)州长李叔献既接受中央政府的任命(参考四七九年七月),却切断外国对中央政府的进贡,萧赜打算讨伐。

 

四八五年 乙丑(1) 

  1 春季,正月丙辰日(正月己巳朔,没有丙辰),南齐帝国(首都建康【江苏省南京市】)任命农林部长(大司农)刘楷当交州(州政府设龙编【越南河内市东北北宁府】)州长(刺史),动员南康(江西省赣州市)、庐陵(江西省吉水县)、始兴(广东省韶关市)三郡武装部队,攻击交州州长李叔献。李叔献得到消息,派使节到建康,请求准许他的任期延后几年,愿意进贡一千二百个用孔雀羽毛装饰的纯银头盔;南齐帝(二任武帝)萧赜(本年四十六岁)拒绝。李叔献深恐受到刘楷突袭,遂放弃官位,抄小路经过湘州(州政府设临湘【湖南省长沙市】),返回建康。

  2 正月十日,北魏帝国(首都平城【山西省大同市】)皇帝(七任孝文帝)拓跋宏(本年十九岁)下诏,说:“神秘预言书(图谶)的出现,当在三代(夏王朝、商王朝、周王朝),既不是治理国家的大典,反而被邪恶的野心家所利用。从现在开始,凡是神秘预言书,一律焚烧。保有这种书的人,以死刑定罪。”又严厉禁止男巫、女巫以及街头巷尾的卦摊等等不是儒家学派经典所记载的行径。

  太皇太后冯女士著《皇家训词》(《皇诰》)十八篇完成。

  正月十五日,在太华殿大摆筵席,宴请文武百官,正式颁布《皇家训词》。

  3 正月二十三日,南齐帝萧赜到首都建康南郊祭祀天神。大赦。

  萧赜下诏,恢复国立大学(撤销国立大学事,参考四八二年九月);用祭祀上公的礼仪,祭祀儒家学派始祖孔丘。

  4 二月二日,北魏帝国对有封爵的皇子、皇孙,依照等级发放薪俸。

  5 二月四日,南齐帝萧赜前往建康北郊祭祀地神。

  6 三月二十九日,北魏帝国封皇弟拓跋禧当咸阳王、拓跋幹当河南王、拓跋羽当广陵王、拓跋雍当颍川王、拓跋勰当始平王、拓跋详当北海王。冯太后命设立皇家学校,遴选教师,给亲王们上课。拓跋勰在兄弟群中最是聪明贤能,而且好学不倦,能写很好的文章;拓跋宏对他特别赏识喜爱。

  夏季,四月十七日,拓跋宏前往方山(山西省大同市北方岭)。

  四月十八日,拓跋宏回宫。

  7 最初,南宋帝国七任帝(明帝)刘彧时代,设立总明观,集结高级知识分子,也称“东观”。

  五月二十九日,南齐帝萧赜认为国立大学既然成立,下诏撤销总明观。当时,王俭兼任国立大学校长(国子祭酒),萧赜下令,就在王俭家中设立学士学校(学士馆),把总明观四个单位的图书,移交给学士学校,充实设备。又下令:王俭就在家中办公(四七○年,南宋帝国七任帝刘彧在位,设总明观,分为“儒”“道”“文”“史”“阴阳”五系【参考该年九月】,而“阴阳系”没有人参加。四个单位图书,可能是“儒”“道”“文”“史”四系,但也可能是“经”“史”“子”“集”四部)。

  自从刘骏(南宋帝国五任孝武帝)喜爱文学作品,知识分子(士大夫)也都跟着以能写文学作品互相推崇,再没有人专门研究儒家学派的经典(刘骏能一目七行,参考四六三年六月)。只有王俭,从小就爱读《礼经》和《春秋》,言论行为,一定遵循儒家的法则,从此之后,大家才逐渐崇拜儒家学派。王俭撰写政府礼仪、国家典章制度,自晋王朝及南宋帝国以来旧例,没有一件事不记得清清楚楚,所以王俭在政府处理事务,裁决之快,好像流水。每次会议桌上,王俭旁征博引,上自八座(国务院总理、左右执行长、五部部长),下到秘书长(丞)及各司司长(郎),没有人能提出异议。拿着公文向他请示的初级助理官(令史),常有数十人之多;这时,往往宾客满座,而王俭解释、分析,条理分明,从不积压,无论口中发言或下笔批示,都有声有色。每十天到国立大学一次,举行考试;满庭都是头戴葛巾,手拿试卷的学生。佩剑的卫士和初级助理官,四周站定,仪式非常盛大。王俭设计一种“解散髻”(把头发束结在一起,称“髻”;“解散髻”是什么模样,已不可查考),而把头簪斜插在解散髻上;朝野人士仰慕他的风采,争相模仿。王俭常对人说:“江东(南朝)宰相群中,风流倜傥,只有谢安一人(谢安,参考三六○年八月)。”意思是把自己比做谢安。南齐帝萧赜对他十分依赖,知识分子被任命当官,只要是王俭保荐,萧赜全都批准。

  六月十五日,任命吐谷浑汗国(青海省)可汗(十三任)慕容度易侯当车骑将军。派御前监督官(给事中)、吴兴郡(浙江省湖州市)人丘冠先出使吐谷浑汗国,并护送柔然汗国(瀚海沙漠群)使节返国(柔然汗国派使节到南齐帝国事,参考四八一年九月)。

  8 六月十六日,北魏帝拓跋宏前往方山。

  六月二十二日,拓跋宏回宫。

  秋季,七月十八日,拓跋宏派使节前往宕昌国(甘肃省宕昌县),封已逝世的“宕昌王”梁弥机(参考前年【四八三年】二月)的侄儿梁弥承继任宕昌王。最初,梁弥机逝世,儿子梁弥博继位,不能抵抗吐谷浑汗国的压力,抛弃王位,逃往仇池镇(甘肃省西和县南)。仇池镇防守司令(镇将)穆亮,认为梁弥机侍奉北魏帝国,一向恭敬谨慎,所以对宕昌国的覆亡,十分怜悯。但梁弥博性情凶暴,残忍狂悖,部众对他都深恶痛绝,而梁弥承却受到拥护。穆亮遂报告中央,请求准许护送梁弥承回国,北魏帝拓跋宏批准。穆亮遂率骑兵三万人进驻龙鹄(四川省松潘县·吐谷浑汗国南界),击退吐谷浑军,使梁弥承登上王位,然后班师。穆亮,是穆崇的曾孙(穆崇事,参考三八五年八月)。

 

四八五年 乙丑(2) 

  七月二十三日,北魏帝拓跋宏前往鱼池(《魏书·太宗纪》:四一三年二月,二任帝拓跋嗣于首都平城北苑开凿鱼池),上青原冈(今地不详)。

  七月二十九日,拓跋宏回宫。

  八月五日,再到弥泽(山西省朔州市西南)。

  八月二十日,上牛头山(今地不详)。

  八月三十日,回宫。

  9 北魏帝国建国之初,人民惊惶无主,多数投靠豪门强族,希望得到庇护,称为“荫户”,不受政府管辖,也不为政府服役。可是,豪门强族对他们的征收,比政府要重两倍。御前监督官(给事中)李安世上疏说:“每逢遇到年景饥馑,人民就四散逃亡,田地很多被豪门强族霸占。古代井田制度虽然难以恢复,但政府应该使地权稍稍平均,使农夫耕种的面积,跟农夫一家人口能够相称。同时,发生争执的田产,应该在限定日期内裁决。凡是时间太久,没有原始资料的,一律归现在使用的人,用来杜绝诈欺。”北魏帝拓跋宏大为称赞,政府开始研究平均地权方案。

  冬季,十月十三日,拓跋宏派使节分别前往各州郡,会同州长、郡长,推行均田政策:十五岁以上的男子,每人配给无树农田四十亩,女子每人二十亩,奴仆婢女也一样配给;农民如果有一头牛,加配农田三十亩,但以四头牛为限(即以一百二十亩为限)。如果是隔一年才能耕种一次的贫地,加两倍配给;如果是隔两年才能耕种一次的贫地,加三倍配给;用以因应耕种和缴纳赋税的需要。人民到了可以耕田的年龄,就配给他土地;年纪太老,则不再配给,身死之后,土地缴回政府。对于奴仆、婢女、耕牛,所作的配给,看当时情形,由政府决定收回或继续。第一次配给土地的人,男子每二十亩,应种桑五十棵,这种“桑田”——种了桑树的土地,可以世代经营,身死之后,也不必缴回政府。政府经常调查户口,对有盈余的农家不再配给,但也不收回土地。对生活困难的人家,依照法令增加配给。有盈余的农家,可以自由出售他的盈余。对于地方政府首长,就在地方政府所在附近,依照等级,配给一份公田,首长离职时,移交给继任首长;如果私下卖掉出售,依照法令定罪。

  十月二十七日,北魏帝国魏郡王陈建逝世。

  北魏帝国派编制外散骑侍从官(员外散骑常侍)李彪等出使南齐帝国。

  十二月二十二日,任命高级咨询官、淮南王拓跋佗当宰相(司徒)。

  10 柔然汗国攻击北魏帝国边塞,北魏任城王拓跋澄率军抵抗,柔然军即行撤退。拓跋澄,是拓跋云的儿子(拓跋云事,参考四七一年八月)。

  氐族及羌族部落,起兵反抗北魏政府,北魏帝拓跋宏命拓跋澄担任梁益荆军区司令长官(都督梁益荆三州诸军事)、梁州(州政府设骆谷城【甘肃省西和县南】)州长。拓跋澄抵达州城(骆谷城)就职,讨伐变民,安抚社会,氐羌民变全都平息。

  11 最初,南齐帝国一任帝(高帝)萧道成命监督院(门下省)宫廷监督官(黄门郎)虞玩之等重新校订户籍(参考四八○年二月)。现任帝萧赜登基后,另行设立“户籍校正局”,委任初级助理官,规定每人每天都要查出几条诈欺作伪的案件;数年下来,一片愁苦怨恨,人心不安。皇宫外务总监(外监)、会稽郡(浙江省绍兴市)人吕文度向南齐帝萧赜请求,并被批准:“凡是撤销户籍的人,全部充军到偏远地方。”于是,人民畏罪,大量逃亡。富阳(浙江省富阳市)人唐 之,遂利用妖术,迷惑众人,武装暴动,攻陷富阳(“富阳”本名“富春”,因晋帝国十四任帝简文帝司马昱的娘亲名郑阿春,凡有“春”的地名都要改换,“寿春”成了“寿阳”,“富春”成了“富阳”,参考三三九年八月注)。三吴(太湖流域及钱塘江流域)被撤销户籍的人,纷纷投奔,多达三万。

  吕文度与茹法亮、吕文显,都以精密邪恶的谄媚功夫受南齐帝萧赜的宠信。吕文度是皇宫外务总监(属于中央禁军总监【中领军】,但制度归制度,吕文度的实权却大过中央禁军总监),中央禁军全在他控制之下,中央禁军总监不过只看守座位而已。茹法亮当立法院立法官(中书通事舍人),权势尤其炙手可热。王俭常叹息说:“我虽然官居高位,但权力和关系,怎么能跟茹公相比!”

  12 本年,柔然汗国可汗(七任受罗部真可汗)郁久闾予成逝世,儿子郁久闾豆 继位(八任),号称伏名敦可汗(“伏名敦”意思是永恒);改年号太平。

 

四八六年 丙寅(1) 

五世纪·四八五年十二月至四八六年正月 南齐三吴地区民变

五世纪·四八六年 北魏三十八州及北方六镇

  1 春季,正月一日,北魏帝国(首都平城【山西省大同市】)皇帝(七任孝文帝)拓跋宏(本年二十岁)主持元旦朝会,开始改穿汉族皇帝所穿的衮龙袍和冕旒帽。

  2 正月二十日,柔然汗国(瀚海沙漠群)攻击北魏帝国边塞。

  3 南齐帝国(首都建康【江苏省南京市】)变民首领唐 之攻陷钱唐(浙江省杭州市);吴郡(江苏省苏州市)各县县长纷纷放弃城池逃走。唐 之遂在钱唐登基称帝,封他的儿子当太子,设立百官(并改年号为兴平),派他的大将高道度等攻陷东阳郡(浙江省金华市),斩东阳郡郡长萧崇之。萧崇之,是一任帝(高帝)萧道成的族弟。唐 之又派大将孙泓攻击山阴(会稽郡郡政府所在县·浙江省绍兴市),进抵浦阳江(流经绍兴市西)。浃口(浙江省宁波市东北甬江口)驻军司令(戍主)汤休武击破孙泓军。南齐帝(二任武帝)萧赜(本年四十七岁)派中央禁卫军数千人,战马数百匹,向东攻击唐 之,进抵钱唐;唐 之的战斗部队,都是乌合之众,对骑兵十分畏惧,双方刚一接战,变民军立刻崩溃。中央禁卫军捕获唐 之,斩首;再向各县进军,全都收复。

  中央禁卫军纪律败坏,乘战胜余威,对人民大肆奸淫烧杀。班师回京(首都建康)后,萧赜得到报告,逮捕带兵官(军主)、前军将军陈天福,绑赴刑场斩首;左军将军刘明彻,免职,削除封爵,罚到东郊铁矿场(东冶)做苦工。陈天福是萧赜最宠爱的大将,既被处决,内外震动恐惧。萧赜派立法院立法官(通事舍人)、丹阳郡人刘系宗,走遍中央禁卫军所到之处和变民军攻击过的郡县,慰劳人民。人民被裹胁参加变民集团的,一概不予追究。

  闰正月一日,萧赜封皇子萧子贞当邵陵王、皇孙萧昭文当临汝公。

  4 “氐王”(首府武兴【陕西省略阳县】)杨后起逝世。

  闰正月十五日,南齐帝国命白水郡(四川省青川县东沙州乡)郡长杨集始(时驻武兴)当北秦州州长,封武都王。杨集始,是杨文弘的儿子(杨集始自立称王,参考四八二年九月)。杨后起的老弟杨后明,继任白水郡郡长。

  北魏帝国也封杨集始当武都王。杨集始到首都平城朝见,北魏政府任命他当南秦州州长。

  5 闰正月十九日,南齐帝萧赜主持亲自耕田典礼。

  二月己未日(二月壬戌朔,没有己未),封皇弟萧 当晋熙王、萧铉当河东王。

  6 北魏帝国县政府以下,没有基层组织,只有大家族的族长,统御部队。人民大多数没有户籍或假冒别人的户籍;有时,一个户口之内,竟有三五十家之多。宫廷图书馆长(内秘书令)李冲上疏建议:“应该参考古代办法,五家设‘邻长’,五邻设‘里长’,五里设‘村长’(党长),由乡民中有办事能力而又谨慎的人担任。邻长家免除一个人的差役,里长家免除两个人的差役,村长家免除三个人的差役。三年之内,如果没有过失,则擢升一级。关于田赋捐税:家中有一对夫妇的,缴绸缎一匹、谷米二石。政府收入的绸缎中,十匹呈缴国库,二匹作为额外追加,三匹作为官员薪俸;此外还有临时征收。人民八十岁以上免除他一个儿子的差役,孤儿、孤老、残障、患病、穷苦不能自养的人,由邻长、里长、村长轮流供养。”奏章呈上后,拓跋宏批交文武百官共同讨论。

  立法院最高立法长(中书令)郑羲等群起反对。全国武装部队总司令(太尉)拓跋丕说:“我认为,这个办法如果实行,于公于私,确实都有裨益。可是,现在正是征收赋税的月份,政府却去校正户籍,人民一定辛苦怨恨。但愿过了今年秋季,等到冬季,再派钦差官分赴各地办理,这样比较适宜。”李冲说:“‘对于人民,可使他们做事,但不必使他们知道原因。’(《论语》孔丘语:“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如果不乘着征收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