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组出场的名将中,雅典奥运会百米亚军、成绩为9。86秒的奥比克维鲁竟然因为抢跑被直接罚出场,连继续比赛的机会都没有了,让人跌爆眼镜。
而第三组过后,张华松就跟着其他几名参赛者,一起走出运动员通道,来到了长居体育场的百米比赛场地上,准备开始男子百米第一轮预赛第四组的比赛了。
【《都市全能巨星》起…点首…发,求收藏、求推荐票支持!】
第83章 挑衅(求推荐票)
东瀛国的华人华侨是非常多的,他们也从各种渠道知道了参加本届世锦赛百米比赛的人中有华国选手张华松,他们一直在期待着张华松的出场。
然后,张华松从运动员通道里一出来,顿时就有好几百人的华人华侨拉出了五星红旗或华国队加油的横幅,并高喊“张华松加油、华国队加油”的口号,为张华松鼓劲。
看到这些同胞,张华松也非常高兴,向大家挥了挥手,引起了他们的热烈回应。
但是,就在这时,一阵不和谐的声音响了起来:“张华松、一轮游!张华松、一轮游!”
虽然说的是日语,但张华松现在的日语已经很流利,日常交流完全无问题,完全听得懂。
张华松定睛一看,看台上几十个东瀛人正一起向他喝着倒彩。而随着他们的喊声越来越整齐,周围还有其他东瀛人也加入了给张华松喝倒彩的行列。
虽然大多数东瀛人觉得作为东道主、主办方,这样给外国运动员喝倒彩不好,有损东瀛国的形象。但因为两国的历史关系,还是有部分东瀛人对此非常兴奋,喊得兴高采烈。
渐渐的,上千名东瀛人一起高喊“张华松一轮游”的口号,把那些华人华侨给张华松加油的喊声都压了下去。
张华松一听,顿时就知道肯定是昨天那个可恶的大板当地电视台记者对他的采访播了出去,才引起这么多东瀛人高喊他一轮游的口号给他喝倒彩。
在昨天的采访中,那个东瀛记者就蔑视说张华松即使来参赛,也是一轮游的结果,对华国队没什么意义。
看着那些兴高采烈地对他喝倒彩的东瀛观众,张华松淡淡的露出一个笑容,面对他们双手食指交叉,比出了一个“十”的手势。
中日文化相通,那些东瀛观众自然知道张华松比的是什么手势,纷纷议论起来。
“张华松比这个十字是什么意思?”
“莫非意指我们的10秒亚洲纪录?”
“这是我们的纪录,他比这个出来干什么?想表达他对东瀛国的敬佩之意?”
就在大家不解的议论中,只见张华松把“十”字放在嘴边,轻轻的吹了一口气,两手随之分离。然后,就见他双手一摊,耸了耸肩,做了个摇头的动作。
这一下,大家都懂了。
张华松这是要打破东瀛国10秒亚洲纪录的意思,是在对东瀛人进行挑衅啊!
许多本来没有加入给张华松喝倒彩的东瀛观众也顿时愤怒不已,加入了给张华松喝倒彩的行列中。
而华人华侨观众则看得异常提气,纷纷喊着张华松加油,让他破纪录的口号。
裁判看到张华松有故意挑衅观众的嫌疑,上来给了他一个口头警告,让他不要随意挑衅观众情绪,以免引起骚乱。
张华松从善如流,马上停止了挑衅的动作。
这些都是小道,真正的胜负,还是在赛场上直接破掉东瀛人的百米纪录,那就连裁判都没法说他挑衅东瀛人了。
裁判只给了张华松等人两三分钟的热身时间,然后就让大家上起跑线了。
天气非常热,8名参赛者都全身冒汗,运动衣都湿透了,谁都不好受。
张华松也感觉自己身体状态有点不大好,虽然系统技能很强大很稳定,但还是有一定成绩波动的。
所以,张华松也认真的做着准备。
他要全力以赴,在第一轮预赛中就跑进10秒,让那些喊着张华松一轮游的东瀛观众彻底闭嘴。
起跑线上,裁判再核对了一下名单、号码、跑道后,就退出了跑道,张华松等人蹲了下去,做好了比赛的准备。
发令员举起发令枪,喊道:“各就各位……预备……”
张华松集中精神,观众的加油声也好、倒彩声也好,都从他耳朵里消失了,他全神贯注的注意着发令员的枪声。
然后,发令员顿了一下后,就扣下了发令枪的扳机。
听到“砰”的一声枪响后,精神高度集中的张华松马上冲了出去,起跑反应0。126秒。
这个反应,对现在的张华松来说确实有点慢了,高温天气确实让他的状态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但是,其他人的状态更不好,排名第二的起跑反应为0。139,比张华松足足慢了0。01秒不止,更别说再后面的人了。
比赛开始,八名运动员全部冲起跑线后,看台上泾渭分明的两种声音顿时更大了,全场人都听得见。
华人华侨嘶声力竭的为张华松、华国队加油助威,部分东瀛观众则喊着张华松一轮游的口号给他喝倒彩。
休息室里,方建瑞和冯树勇等华国队教练组的人看着电视中全力冲刺的张华松,神情紧张。
国内集训的时候,张华松是多次跑进10秒的。但那是训练,不承认成绩。
只有在今天这样的正式比赛中跑进10秒,才算真正的打破东瀛人伊东浩司9年前创造的10秒亚洲纪录,成为第一个跑进10秒的亚洲人、黄种人。
要是真的梦想成真,那这个成绩比发掘出刘翔也差不到哪里去!
跑道边,还有新华社、央视、体育报、极速网等不少来自华国的媒体记者。
世锦赛的规模和影响力,可比大学生运动会高多了。因此,不少华国媒体都自己派人前来现场采编新闻。
他们不想再跟在新华社后面转载第二手新闻,而是想拿到第一手的新闻发表出去,吸引关注世锦赛的国内民众看新闻。
这些记者摄影师们,也在暗暗给张华松鼓劲加油,希望他跑进10秒。
跑道上,张华松咬着牙,眼睛盯着终点线前方,一往无前的向前冲刺着。
高温的天气确实让他很不舒服,身体状态不好。但是,他要回击东瀛人对华国、对华国运动员的蔑视,还要收获声望升级技能。
因此,张华松拿出了对待两次大运会决赛的态度,用尽的全身的能量,全力以赴的向终点线冲刺。
【《都市全能巨星》起…点首…发,求收藏、求推荐票支持!】
第84章 新亚洲纪录(求推荐票)
虽然天气很热,但毕竟是世锦赛这样的顶级赛事,长居体育场内,还是有3万多名观众,差不多80%的上座率。
在3万多人的关注下,张华松在百米跑道上一马当先。
半程过后,张华松就建立了比较明显的领先优势,一个人冲在了最前面,即使隔得很远的观众都能看得很清楚。
50米、30米、10米、5米……
越接近终点,张华松的领先优势越大,华人华侨观众的加油声也越来越兴奋。
反之,看到张华松这么明显的领先优势,“张华松一轮游”的口号也没什么意义,看台上那些东瀛人的倒彩声也越来越弱了。
在3万多名观众的瞩目下,终于,张华松在终点线前做出了冲线的动作,第一个冲过了终点线。
然后,终点计时器上显示出了张华松的成绩:9。97秒。
“哗……”
计时器上鲜红的9。97秒的数字,这个成绩顿时引起了全场轰动。
除了那些给张华松喝倒彩的少部分东瀛民族主义者外,大多数东瀛观众都忍不住站了起来,给张华松和这个成绩鼓起了掌。
东瀛的民族性格,就是恃强凌弱、尊重强者。
如果张华松真的像部分观众喊的那样连预赛都通不过,一轮游的话,他们肯定会跟着鄙视华国队和张华松。
但是,张华松却在大板这么高温的天气下跑出了9。97秒的成绩,打破原来的10秒亚洲纪录,成为第一个跑进十秒大关的亚洲人、黄种人。
这是他们东瀛运动员9年来前仆后继都没有做到的伟业,可见其难度不是一般人想象的高。
因此,许多东瀛观众也瞬间感到热血沸腾,对张华松的成绩震惊不已,不由自主的站起来一边鼓掌祝贺一边议论纷纷。
“我的天,还真有黄种人能跑进10秒啊?”
“为什么不是我们东瀛人,而是华国人?”
“张华松跑进了10秒,好厉害!”
“刚才不是有些人在喊人家一轮游吗?太不尊重人了,这下被打脸了!”
“就是,作为东道主,一点都没有礼貌!”
“是啊,简直是给我们东瀛国丢脸。”
“那么多国外记者和运动员看着,他们这样做是给国家丢脸了。”
东瀛观众心情很复杂,既震惊于真的有黄种人跑进了10秒,也遗憾于跑进10秒的不是他们东瀛运动员,更对那些刚才给张华松喝倒彩的人感到讨厌。
不是他们喜欢张华松,而是因为觉得作为主办方的东道主,那些人在全世界媒体面前失了风度,给东瀛国丢脸了。
撇开东瀛观众,那些给张华松加油的华人华侨观众,看到张华松的这个成绩,则是激动地大喊大叫着,嗓子都喊哑了,眼泪都掉了下来。
“天啦,9。97秒,张华松跑进10秒了!”
“新的亚洲纪录,我们华国人创造的!”
“第一个跑进10秒的亚洲人、黄种人,太伟大了!”
一个中年人抓着一面国旗,对着冲出终点线30多米的张华松喊道:“张华松,国旗、国旗!”
看到大屏幕上打出的9。97秒的成绩,以及逆风0。1米每秒的风速,张华松也知道自己成功的跑进了10秒,成绩有效。
虽然状态不好,但系统技能还是一如既往的给力,不会让他的成绩比极限速度低太多。
他也成功的打破了东瀛人伊东浩司1998年在曼谷亚运会上创造的10秒亚洲纪录,成为了第一个跑进10秒的亚洲人、黄种人。
张华松淌着满头的汗水,走到看台边,与几个激动的华人观众合了一下影,然后接过国旗高举在头顶,向四周观众挥舞庆祝。
除了少部分感到很不爽的东瀛民族主义者嘀咕着怀疑张华松使用了兴奋剂外,几乎满场的观众都站起来给予张华松足够的尊重,发出了热烈的掌声。
休息室里的冯树勇、方建瑞等人也疯狂的拥抱庆祝,其他国家的教练和运动员也纷纷向华国队表示祝贺。
而终点线跑道两边的记者们,在看到计时器上打出张华松这个成绩的一瞬间,所有人都感到肾上腺素激增,已经顾不上后面几位冲线的运动员了。
所有的亚洲记者都知道这个百米9。97秒的成绩意味着什么,即使其他的西方记者,也知道这个成绩对亚洲这个人口最多的大洲来说,意义非凡。
几十个记者瞬间扛起摄像机照相机就包围了举着国旗庆祝的张华松秒,狂按快门给这位第一个百米跑进10秒的亚洲飞人拍照摄影。
其中,不乏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这样的国际大型通讯社和媒体机构。
第一个跑进10秒的黄种人,够资格让他们发一个头版头条。
在跑道上举着国旗走了一会儿后,又回到终点计时器那里,让记者们继续拍照。
在全场人的掌声和欢呼声中,裁判也通情达理多给了张华松几分钟的庆祝时间,然后才叫张华松去药检。
而且,还不是普通的尿检,需要抽血检查,获取更详细的检查数据。
本来预赛中是没有兴奋剂检查的,但牵涉到新的百米亚洲纪录,以及第一个跑进10秒的亚洲人、黄种人的重大历史意义,张华松就必须要被检查了。
事关重大,如果他不接受的话,这个成绩也不会被承认的。
张华松心中无愧,无论任何方式的药检都不怕,很坦然的跟着药检官员到一间抽血室抽血去了。
看到张华松离开,观众们才渐渐坐了下去。但是,关于张华松的9。97秒的成绩,还在大家嘴边议论着。
虽然天气很热,而且只是一场预赛,但能看到新的亚洲纪录和第一个跑进10秒的黄种人诞生,还是很让大家高兴的。
即使那些不待见华国的东瀛人,对张华松个人也比较敬佩,觉得他实在太厉害,太给亚洲人争光长脸了。
当然,不可能所有人都认为张华松跑进10秒是实力使然。
那些之前给张华松喝倒彩的东瀛人,和一些西方观众、记者,就认为张华松跑进10秒太玄幻,太不真实了。
他们心里都怀疑张华松使用了兴奋剂!
不过,没有证据,不能乱说,所有人都只能等待着张华松的兴奋剂检查结果。
虽然药检要明天早上才知道,但没有最终的药检结果,他们是不愿意承认张华松跑进了10秒、创造新亚洲纪录的。
【《都市全能巨星》起…点首…发,求收藏、求推荐票支持!】
第85章 九年的等待(求推荐票)
在全场观众兴奋的讨论中,剩下的预赛继续进行。
但在张华松破亚洲纪录的成绩面前,其他人的比赛都已经被记者们抛在脑后了。
特别是华国和亚洲各国的记者,面对张华松这个9。97秒的新亚洲纪录,大家都等不及采访张华松,更等不及预赛结束,就以最快的速度将张华松创造亚洲新纪录的简讯先传回了国内。
华国,新华网编辑部,总编办公室响起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总编皱了皱眉头,道:“进来!”
然后,一个满脸潮红的编辑推门进来就兴奋地道:“总编,出大新闻了。大板急电,世锦赛男子百米第一轮预赛,张华松跑进了10秒,成绩9。97秒。”
总编本来对他急‘促的敲门有些生气的,但一听到竟然是张华松跑进了百米10秒,顿时就忘了手下毫无礼貌的举动,站起来激动地问道:“当真?”
编辑狠狠地点了点头,道:“当真!”
总编马上离开办公桌,一边往外走一边喊道:“快,发新闻,发弹窗推送!”
极速网编辑部,同样收到第一手消息的编辑们也是一阵手忙脚乱,赶紧制作新闻,同样要采取弹窗推送的形式向极速网读者推出这则轰动性的新闻。
央视体育频道,此时已经接近中午12点,cctv…5中午12点播出的《体坛快讯》节目都已经制作完毕,马上就要播出了。
结果,一接到大板世锦赛前方记者发回来的简讯视频和稿子,体育频道总监立马决定,撤下‘体坛快讯既定的两个新闻,将张华松9。97秒创造亚洲新纪录的新闻进行重点报道。
节目制作组顿时一片兵荒马乱,但大家都热情高涨,干得很兴奋。
同时,央视综合频道cctv…1、新闻频道cctv…13,也收到了视频和稿子,一样在加急制作新闻,准备中午12点在两个频道同步播出的《新闻30分》中播出这则重磅新闻。
与此同时,东瀛、翰国、苔湾、香江、泰国、印度等等亚洲国家和地区的新闻媒体,都在加紧制作相关新闻,要以最快的速度报道出去。
1998年,当东瀛名将伊东浩司在曼谷亚运会上跑出10秒亚洲新纪录的时候,大家都以为黄种人距离跑进10秒已经不远了。
没想到,这一等,就等了9年,越来越多的西方人信誓旦旦的表示以黄种人的基因根本就不可能跑进十秒大关,伊东浩司的10秒就是黄种人的百米短跑极限。
这种论点,甚至还得到了一些亚洲黄种人的赞同。他们自卑的认为黄种人相比黑人、白人,在短跑基因上确实有缺陷,真的永远不可能跑进十秒大关。
虽然大多数人都坚信这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总有一天会有人站出来,跑进十秒大关,打破西方人的荒谬论断的。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整个亚洲长达9年的时间都没有人站出来打破伊东浩司创造的纪录,也让大家越来越没有信心了。
一些想练短跑的少年甚至会被告知练这个百米短跑没用,反正永远都跑不进10秒,在世界上也永远没有竞争力,不如改练其他的!
这就是顶尖运动员取得好成绩的无形影响力和重要性!
比如110米栏,在刘翔成为雅典奥运冠军之前,华国有几个人知道这项目?有几个运动员在练?
但刘翔成为奥运冠军,后来甚至打破世界纪录后,110米栏在华国就成了一项热门运动。
大家看到了华国人有可能在这项运动上登顶世界之巅的可能性,付出有可能得到回报。
因此,才有新的运动员愿意投入到这个项目的训练中去。
如果明知道付出都是无用功的话,显然愿意付出努力的人就要少很多很多。
同样的道理,张华松这次世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