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海面终于平静下来。
“吓死俺了,差点儿去见了海龙王。”喜子不住喘息,拍拍胸口。
“美得你,听说海龙王的闺女长得可漂亮了,搞不好还把你招个上门女婿呢。”来顺儿拿毛巾擦拭脑袋和脸上的水,还开起了玩笑。
“好了,你们瞧,前面那个黑影子就是云沙岛。咱们快到了。”江逸晨手指前方,大声喊道。
“俺的娘哎,总算有盼头儿了。”来顺儿顺势望去,也瞧见了那个黑影子。抵达岛屿就意味着安全,可比在浪里折腾强太多了。
他顿时又来了劲头,双手加紧划桨,冲着前方驶去。
不过晨子哥刚才在风浪中那副镇定自若的表现,想起来还真是让自己佩服啊。来顺儿暗暗思衬。
又过了半个多小时,两艘船一前一后来到了云沙岛的北边,半月峭壁那惊涛拍浪的雄伟景象,还有高耸的奇礁怪石,也让初见的来顺儿二人颇为惊奇。
江逸晨吆喝着,让他们绕开这个危险区域,跟着自己走西南方向。最后两艘船都在小岛西部的碎石滩上登陆。
此时大约是半cháo状态,江逸晨光脚下水,将船推到礁石旁边,然后拉过缆绳,找个合适的地方拴好。
来顺儿和喜子也照着办理。
“把船上的东西都卸下来,重的俩人一起抬。”江逸晨指挥着。
随后掀开船舱的防雨布,首先搬起太阳能发电箱往高处走去,寻个干燥安全的地方搁下,再原路返回。
按照他的计划,今天的工作任务就是抓紧安顿下来,把驻地规整好。其他的等明rì再说。
“这地方还不错啊,风景挺美的。”喜子将一个木箱放下,举目四望,出口赞道。
“是啊,我瞧着这儿的水都比渔村那边的干净。”来顺儿观察得更仔细。
“现在海岸边已经不行了。要是你们到出海口去瞧瞧,那更厉害。没法子,发展初级工业的代价。把船上东西搬完,咱们歇会儿吃点儿东西再去驻地。”江逸晨摇了摇头。
将船舱都清空后,已经快中午一点钟了。三人各自找地方坐下。然后取出矿泉水、火腿肠、面包等食物。先凑合着把午餐给解决了。
歇息了一阵,江逸晨带着来顺儿、喜子开始把东西往峭壁西侧的岩洞搬。当然,原地堆放的物品也不用看着,反正也没其他人。
岩洞距离碎石滩并不远。也就一百几十米的路程,通过土路往山上走即可到达。
十几分钟后,三人前后脚来到岩洞外的平台。
江逸晨将箱子搁在洞外,然后里外查看了一下,洞内环境依然干燥。而且没有发现动物粪便之类的异常现象。
“就是这儿了,咱们的驻地。”他告诉后面二人一声,随即抬起箱子进洞。
“这洞子,口的尺寸还真合适。不像咱们村后山上的,肚子大口小,还得爬着进去。”来顺儿略一低头,随着江逸晨走进洞中,不由称赞了一句。
村里的野小子们都一样,没个老实的。老家后山上的洞穴、河沟什么的打小就钻了个遍。
“不过这也就是临时的。将来把岛承包下来,咱们盖正经的小楼,什么设施都给它配上,就像高级度假村一样。”江逸晨鼓励道。
三人放下东西,又陆续返回物品堆放处。一趟一趟地搬运。
江逸晨每次把货物放入洞中,就同时从空间中取出几件其他物品,搁到旁边,这样做就不显得很突兀。而且清单也在他自己手中。具体有多少东西来顺儿二人并不知晓。
就这样反反复复多次,终于将东西搬完。山洞内靠边的位置高高堆起。
又是划船,又是搬运,干了这么长时间的活儿,江逸晨倒是觉得还好。但另外两位却已经累得不行了,用笤帚简单扫了扫石台面,找点儿纸包装箱垫了垫不平的地方,将自己带来的铺盖卷在往上一铺,俩人脱去外衣倒在上面就不想动弹,胸口一起一伏,不住喘着粗气。
江逸晨也由他们躺着,自己把那台拉杆式太阳能发电箱拖到洞外,找个阳光充足的地方摆好,将集光板展开蓄能。
随后又拎着塑料扁桶,去葫芦洼打了一桶水。
返回路上,去岩洞南边下坡那儿瞧瞧。只见上次栽种的那六棵花椒树苗和六棵大料树苗,都已经全部成活,而且个头儿长大了不少,枝繁叶茂,状态看上去不错。但是还没有看出开花结果的迹象。
这些树苗只是在上回临走前浇过两次空间冰水,后面的时间里就完全靠自然补充了,生长速度当然比不上学校苗圃里面的那些调料作物。
树下部围的简易篱笆,并没有遭到破坏。也许岛上根本就没有类似野猪之类的大中型走兽吧。
不过在根部区域,大量的杂草丛生,甚至长到了树苗的一半多高,大有喧宾夺主之势。
江逸晨走上前去,将杂草依次拔除,甩到一边去。为图省事,他在每棵树根部扔一块碎冰,然后灌上葫芦洼的泉水。
塑料扁桶里的水用光了,又回到葫芦洼打水,来了折返了几次,才告完工。
他最后提着灌满的扁桶返回岩洞驻地。来顺儿和喜子尚在睡觉,其中一个还打起了呼噜。
江逸晨没有打扰他们,把扁桶放到餐桌旁边。按说在没有自来水设施的情况下,应该弄一口大缸用于存水,但这回过来带的东西较多,水缸之类大型物品还来不及考虑。而且由于体积太大,自己尚无能力将它收入空间。只好等以后再说了。
接着,他从背包中取出一份物品清单,开始清点数目。
核对无误后,他将一把折叠躺椅展开,自己也躺在上面歇息。晚点儿再整理东西吧。
就这样一直睡到了下午三点多钟,三人爬起来,开始在洞内规整。
首先是清理山洞,把地面的石块杂物等等全部扔出去。用笤帚将洞顶的蜘蛛网和地面的尘土统统扫掉。
然后把工具、炊具、生活用品先分门别类各归一堆。打开货架的外包装,用螺丝刀和连接件进行组装。
第一百一十三章规整岩洞驻地
不多时,三套多层组合货架支起来,靠在墙边待分配。
由于这次属于长期进驻,所以一切都要按正规化来。
岩洞做为驻地,其重要xìng不容置疑。
洞内的面积大约有二十多平米,为提高使用效率,必须进行区域划分。
因为进洞口靠右侧是睡觉用的石台,所以这一块就做为卧室区。被褥、枕头等床上用品置于其上,石台边上安置一个货架,用于个人衣物、口杯牙刷、肥皂毛巾、洗衣粉的存放。另外还搁着一个防水药箱,里面储备各类常用药品、纱布绷带等等。
石台床只能睡两个人,所以在旁边另外还配了一张折叠单人钢丝床。
入洞左侧区域,做为餐区和活动区,餐区配一张折叠小餐桌和四把折叠椅子。
餐桌旁的石壁,安放另一个货架,按大小份量以及取用方便程度,搁置着锅碗瓢盆、菜板菜刀等餐具炊具,还有米面油等食品和油盐酱醋糖之类调味品。
因为是上岛开发初期,食物就地获取较为困难,所以江逸晨在过来之前进行了大量的采购,除了大米、面粉做为主食,还准备了两麻袋土豆,这东西可比蔬菜类易于保存,炒菜也好吃。
副食方面花样也不少,有火腿肠、熏肉、罐头、咸菜、啤酒等等,以及两箱苹果。估计满足一段时间的需求应该不成问题。
另外还配备了海钓杆和网兜,至于能不能靠这个来补充食物那就得看运气了。
餐区西面的活动区,垒上几块平石头,做为电视柜。上面架一台二十吋的液晶电视。旁边留一小块地方,用来放置太阳能电箱。
电视机背面接一条信号电缆,一直延伸到洞外。准备与卫星接收器连接。
石头电视柜北侧,则配置最后一个货架,这里做为仓库区。货架上存放与生产相关的各种工具、物资,还有作物种子、消毒液、杀虫剂等等。
功能区域划分完毕后,三人将箱子里的各种物品取出。各自归类。
洞内的顶子zhōngyāng,敲上两根水泥钉,挂了一盏节能型照明灯。电线顺着石壁而下,插头连接到餐桌旁的接线板。
另外,岩洞洞口虽然是背风的。但做为驻地。就这么敞亮着终究不好。于是又在洞口上方打了三根铁签,挂上一幅竹帘,做为遮挡之用。
洞外,找几块大石头。搭了个简易灶台。上面架一口汤锅。
这里是海岛,燃气罐或者煤炭什么的运输不易,只能暂时用最原始的办法,烧柴。
江逸晨打量着配备齐全的新驻地,心中不胜感慨。这才像个过rì子的样子。想当初自己第一次上岛的时候,那可真是一无所有。
做完这些事情,天sè已经渐渐暗了下来,海风比白天大了一些,气温转凉。看来今天只能到此为止了。
喜子在岩洞外的平台附近走走,伸伸懒腰。
这时,只听南边草窠中一阵扑簌簌的声响,一个灰sè毛茸茸的东西闪了一下就不见了。
“嘿,来顺儿。过来瞧瞧,这里还有兔子哪。”喜子惊喜地叫道。
“哪儿呢,在哪儿呢?”来顺儿闻言赶紧跑过来,顺着他的手势张望。
“跑了,不过我刚才瞧得真真的。肯定是兔子。”喜子向前走了两步,扒开草窠看了看,又退回来。
“这岛上是有野兔子,我以前过来的时候就瞧见了。就是这东西太贼。动作又快,咱们也没把猎枪啥的。不好整啊。”江逸晨也凑过来,向二人介绍情况。
“呵呵,要啥猎枪啊。只要有兔子就成。晨子哥,你瞧好吧,明天咱们就有兔肉吃了。要说这好长时间没吃过这东西了,小时候村子后山上可不少,后来打的人太多,就快见不着了。”来顺儿惋惜地说道。
“来顺儿,咋做啊,还烤着吃。”喜子听了这个,两眼放光,不由咽了一口口水。
“当然烤了,还得用松木枝,那才最香。”来顺儿拍板定案。
江逸晨见兔子还没逮着呢,俩小子就在讨论起烹饪方式了,觉得很好笑。不过他们从小在山沟里长大,弄这些东西肯定比自己有办法,明天就等着分享吧。
“好了,逮兔子的事儿明天再说。现在天晚了,啥也干不了了。咱们得赶紧准备晚饭。”江逸晨招呼道,同时把放在外面的太阳能电箱收回。
电箱放到石头电视柜旁边,然后接上插线板。按下开关,洞顶的照明灯亮了,黑黢黢的山洞顿时一片通明。
惹得来顺儿和喜子欢呼不已。
今天全天都在赶路和搬运收拾整理东西,也没时间去弄海蛎子之类野味儿了。还有卫星电视接收器,也来不及安装,都得推到明rì再说。
江逸晨取出一个小酒jīng炉,架上汤锅,倒水的时候悄悄放了点空间冰块,随后打开几包方便面下进去,除了包装袋内本身的调料之外,又放了点儿特种小葱。
方便面配火腿肠,虽然是将就的晚餐,但由于空间冰和小葱起了作用,味道还是非常鲜美的,让来顺儿和喜子连连赞叹,想不到方便面也这么好吃。
“你们现在可享福了,有热汤喝,有被褥睡觉。想我第一次上岛的时候,啥也没有,吃生海蛎子,晚上就这么躺在石台子上。那才叫一个难受。”江逸晨开始缅怀过去的艰苦时光。
“要说我还纳闷呢,晨子哥,你是啥时候发现这个岛子的?”忙活了一天,喜子现在才想起来问道。
“是啊,看你对这儿还挺熟的。”来顺儿对此也颇为好奇。
江逸晨随之满足听众要求,把去年暑假回家撞船落水的经历讲述一遍,听在二位的耳中,真是很有传奇sè彩,也各自唏嘘一番。
“那个啥,海豚乐球儿,有多大个头儿啊?现在在哪儿呢?”喜子听说晨子哥居然交了个海豚朋友,顿时羡慕不已,急急问道。
“乐球应该一直在这片海域活动,可能这两天就能看到。至于有多大个儿,呵呵,反正你们俩小子加起来都没它重。”江逸晨语气不肯定地回答道。
海面这么大,乐球游泳速度快,xìng子又野,说不好它现在在什么地方。
第一百一十四章下兔子套、参观海岛
喜子和来顺儿听说了乐球的事情,兴致很高,于是都表示明天多注意观察海面,发现了海豚就通知晨子哥。
用完餐洗净碗筷,暂时也看不了电视,于是在来顺儿的提议下,三人坐在餐桌旁玩起了扑克斗地主。
打输了就往脸上贴纸条,一个多小时后,三人的脸上都挂满了“战绩”。
不过今天也比较累,大约十点钟左右,江逸晨招呼着刷牙洗漱,早点儿休息。
在此之前,往洞口处撒了一道石灰,以防夜里有什么爬虫蛇之类东东进来拜访。另外,因为洞口的底部位置比外面平地高一些,这样就算夜里下雨,也不用担心地上的积水倒灌进来。
来顺儿和喜子睡石床上,江逸晨睡折叠单人钢丝床。
山洞里面有蚊虫,为了照顾二人,只得喷了一些驱虫剂,有点儿味道也没法子。
外面的风越来越大,树林发出呼呼的声音,洞口的竹帘也受到影响,啪嗒啪嗒地响个不停。
不过这些都影响不到疲惫的开拓者们,没多时一个个都沉沉睡去。
次rì清晨,天亮得很早,睡醒的三人起床,伸个懒腰,穿衣洗漱,开始了新的一天。
江逸晨撩开门帘,来到北边的半月峭壁顶上,活动活动身体,呼吸清新的海风,观赏红彤彤初升的太阳以及被映照得斑斓一片的海面,视野所及,何其壮丽。
耳边传来峭壁下方礁石群中哗哗的浪涛撞击声,以及海鸥清脆的鸣叫。他微闭双目,享受这一切,不由感觉身心愉悦,轻松飘然。
“晨子哥,俺们抓兔子去了。”来顺儿的喊声打断了他的遐想。
可见,海岛清晨的美景,对来顺儿二人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不过这也难怪。一来两个小子是从乡下出来的,山山水水司空见惯,已经不足为奇。另外,又在海边渔村干了两个月,天天看海。估计也看腻了。
“先吃点儿八宝粥再去吧。”江逸晨说着。让他们二人先回洞口,用酒jīng炉烧水,把三罐桂圆八宝粥热一下,然后每人分一罐。
“你们拿啥逮兔子啊?”他好奇地问道。
“喏。这个。”喜子把一个细铁丝弯成的圆环拿给他看。
江逸晨接过来,仔细端详。只见细铁丝的一端拧成两个小圆环,另一头折回穿入环内,形成大环状,直径估计有个十七、八公分。
“就这么简单?”他不由质疑道。这也太简陋了吧。按他的想象,至少套子结构得复杂jīng妙一些。
“呵呵,晨子哥,这就是简单套,对付兔子又不是黄鼠狼,没那么费事儿的。这套子立着放,不容易缓扣。兔子这东西看着聪明,其实挺傻的,只会往前冲不会后退。只要进去就没得跑,越挣扎套得越紧。”来顺儿详细地解释了一番。
“成,你们是行家,我也去瞧瞧。”江逸晨点点头,让来顺儿二人走在前面。自己随后跟着。
来顺儿拿着铁丝环顺坡往下走,找到昨天发现野兔出没的地点。然后弯下腰,开始寻找兔子行动的痕迹。
喜子告诉江逸晨,兔子出于本能。喜欢走回头路,只要细心一点。完全可以看出来。
正说着,来顺儿右臂上伸,做出一个噤声的手势。然后在一处草窠附近蹲下,小心翼翼地将铁丝环的一头固定在一棵较粗的灌木立杆上,圆环则垂直立起,离地十公分左右的样子,又扒拉了几片草叶,把圆环进行了一些遮挡。
做完这些活儿,他蹑手蹑脚地退了回来。
“成了,别靠得太近,我们干别的去,等着就行了。”来顺儿说道。
三人回到岩洞,江逸晨把太阳能发电箱又搬出来晒太阳。然后让来顺儿、喜子各拿一只水桶,还有兜子、铁钩等物品,一同出发,前往葫芦洼等地,熟悉熟悉岛上的环境。
江逸晨带着他们在岛上大致走了一圈,先来到花椒、大料树苗处,告诉他们,这些调料作物是特殊品种,也是将来公司发展的根本。回头在这附近根据地势,再开两片地,一片用于葱姜小茴香等调料的种植,另一片当菜地,种一些蔬菜瓜果之类,自用为主。毕竟在海岛的长期生活,饮食结构上是离不开这些富含维生素的东东,否则有患败血症的危险。
接着继续往南走经过小岛腹部的大片草地,来到了水洼处。
“这是目前我在岛上发现的唯一淡水水源,咱们以后的饮用水全都得靠这儿了。嗯,你们瞧,一大一小两个圆池子,像不像个葫芦,所以我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做葫芦洼。”江逸晨伸手指向水洼,向二人介绍。
“葫芦娃?这个我最喜欢了。葫芦娃,葫芦娃,一根藤上七朵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啦啦啦啦。。。叮当当咚咚当当。。。”喜子一高兴,大声唱起歌来。
蹩脚跑调的歌声打破的周围的宁静,一群鸟儿扑扑扑四散飞起。
“闭嘴,瞧你那破嗓子,把鸟儿都吓着了。”来顺儿怒斥道,还要上前捂他的嘴。
喜子不服,与之推搡起来。
“呵呵,金刚葫芦娃,小时候老看,挺有趣的。”江逸晨不由莞尔。想起了过去在农机厂的家属楼,那时候厂里一帮小孩儿都挺喜欢这部动画片的,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