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抱着这样的想法,耶律楚昭跟随风雨来到了圣龙,从此成为风雨帐下得力的助手,跟随风雨征战天下。
是啊,回家的感觉真好。
风雨虽然没有说话,但是内心却大有触动。的确,回家的感觉真好。虽然说男儿志在四方,应该以天下为家。但是每一个在外漂泊的浪子都有伤心、颓废、悲凉的那一刻,受伤的时候如果能够回到家里,那实在是一种很好的感觉。
此次呼兰之行,可以说收获甚微,风雨有一种很强烈的挫折感。
事实上后世史家对于风雨的呼兰之行,也颇有微词。虽然了解了呼兰的内部情况,不过这实际上只需要有几个探子就可以完成了,风雨此次去呼兰既没有得到呼兰大皇子,也没有和呼兰的实力派达成权力联盟,就这一点来说,实在是完全失败。
不过很多人没有注意到的是,这一次呼兰之行其实是风雨和李中慧,这两个时代的弄潮儿逐步放开彼此心扉的开始。
这种变化虽然很微小,但是在日后的历史演进中却发生了巨大的作用。在不知不觉中,权力同盟的两个人在权衡利害之余,逐步融入了自身的感情,这种彼此纠缠的微妙的情感,终于使得这种联盟比爱情更长久,比婚姻更巩固。
远处铁蹄阵阵,却是欧仁所率领的近卫军到来了。张仲坚显然正在忙于呼兰内部的事宜,所以追兵到了地界之后就停止了,无意挑起争端。
风雨强打起精神,面对麾下英勇的战士。在众人拥戴中,风雨回到了伦玉关。
「主公!」负责伦玉关守卫的青龙军统领白起率先前来迎接,跟随在后的是白虎军的副统领朱大寿、无忧谷谷主欧静、风雨军财政总管高凤阳、军械部总管南天门。
至于秋风军统领秋里、赤狮军统领洛信、新任的碧蛇军统领百里锡、和风雨军军师兼血衣卫总指挥魏廖都留在了锦州,白虎军统领陈良也留在锦州养伤。
在后世的记载中,风雨于圣龙历七五三年九月十四日回到了伦玉关,这时离新皇萧子秋九月二十五日的登基还差十一日。
除了袁紫烟以重伤未愈作为借口,独自回房歇息外,其余人等都随风雨来到了元帅府。
这里本来是伦玉关的总兵府,不过当风雨接受了朝廷的敕命后,欧静和白起就把这里改成了风雨的元帅府。
风雨虽然受了很重的伤,但显然他很着急圣龙的形势,所以匆匆的包扎之后,不顾身上的伤势,就召开了会议。
「风侯,」欧静娓娓的说道:「这些日子幸不辱命,整个伦玉关现在已经进入正轨,所有的流民都分到了土地,并且按照府兵的制度,编组参加预备役的训练。由于侯爷的安民政策深得民心,所以全城的人心很稳定,大家在投入生产时的干劲也很高。」
「多谢欧姑娘了!」风雨感激的道。事实上,伦玉关打下之后,风雨军大多是征战沙场的男儿,对于如何治理地方根本没有经验,高凤阳又随自己去圣京,负责商团的事宜,如果不是欧静和无忧谷中大批贤人的相助,自己还真不知如何是好了。
欧静微微一笑,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对于风雨,她和李中慧不同,虽然两者都有想藉助风雨的实力来实现自己治国理想的目的,但是李中慧更加注重于现实主义,深谙权术的真谛,在与风雨的政治理念上也更为相近。
而欧静则不同,她是一个理想主义的人,受到亡父的影响,一心向往的是那种没有征战,没有纠纷,平和安宁的世外生活。所以她在帮风雨的时候是很矛盾的。
一方面她很高兴能够逐退呼兰的入侵,收复家园;能够实行仁政,让每一个人能够安居乐业;能够政治开明,让每一个有识之士得到发挥自身才华的空间。
但另一方面,由于身处风雨军的高层,由于对风雨这个人认识的日益加深,她清楚的意识到这些仁政不是没有代价的。这只不过是风雨用于壮大自己,实现野心的一个必备的过程和手续罢了。越是实行这些仁政,风雨军越是强大,以全天下作为舞台的征战也就越是逼近。当战争来临的时候,这些仁政的直接受益者,无论是自愿还是非自愿,都必须拿起武器,或者是回报所享受的恩惠,或者是捍卫自己既得的权益,总之都将投入到硝烟的战场,去杀人和被杀。
因而无论是伦玉关的百姓还是全天下的黎民,等待着他们的绝不是安居乐业的生活。
这是欧静所万万不愿意见到的,却在自己的手中一步步开始临近的。而她却无能为力,既不想放弃实施这些仁政,又不忍见到日后的烽火连天。
就在欧静思绪起伏的时候,白起报告了伦玉关的军备情况。
青龙军正式编制五万人,白虎军、赤狮军、碧蛇军、秋风军也已经补充到了五万。所以整个风雨军的正式兵马总共有二十五万三千人(包括欧仁率领的近卫军,卓大小姐则被父亲留在了圣京。)此外魏廖指挥的血衣卫究竟有多少人,恐怕只有这头猎犬才知道。
接着胖乎乎的高凤阳会报了商业的运作情况,现在已经和令狐家族的财团联系好了,由令狐财团的财政总管关聚金负责南方的货物,李氏家族负责中原的这一块,风雨军则负责北方,形成了一个大型的商业链。
此外,大批的查禁物质也在各方武力支持下,运作起来。由于在圣京与各方商人达成的优惠协定,自由的中小商人也开始在风雨军的势力范围内活跃起来。在李氏家族的帮助下,风雨军对商业方面的投资也进行得很顺利。
最重要的是在李氏家族的牵头下,风雨军终于入股建立了轩辕钱庄。钱庄虽然在神州已经有过,但是像这样有四大家族、高战一系、风雨军、各大商行、乃至朝中重要人都入股建立的如此庞大规模的钱庄实在是独一无二的,可以说是融会了朝野的各大势力。
这个功劳不能不记在李淳那里。李淳虽然不是个决断的人,但是他老成持重,在朝野素有名望,为人所信任。由他出头暗中联合各大势力,再加上此事利润非常丰厚,自然是水到渠成。
事实上这些天李淳就在圣京主持钱庄的发展和与各方势力的协调。这样一来,轩辕钱庄不久将遍布神州,所有的行商都会把钱存放在钱庄里,方便在各大城市存取,而风雨军也由此得到了大笔利润。同时,由于这样的合作,也使风雨军同各大势力产生了错综复杂的利害关系,不必像当初那样担忧各大势力联手对付风雨军了。
事实上,在日后史学家的评论中,都认为轩辕钱庄的建立,可以说是风雨军融入神州上层社会的切入点,正因为轩辕钱庄的发展,使得风雨虽然在土地等许多方面触及了大贵族的利益,但是商会、城市士绅、财团和拥有巨大商业利益的贵族,却与风雨产生了息息相关的联系。
这种联系使得风雨始终得到了这一批富人和贵族的支持。当然也正由于这种联系,使得风雨最终还是和风云世家的主流派产生了决裂,导致了新风云世家的产生。
唯一不顺利的事,是通过锦州的几批禁运物资被林仁山给卡住了。这使得在锦州的风雨军和锦州的守军之间形成了一定的紧张局面,不过由于双方的克制,还没有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又是锦州,这使风雨非常恼火,不过这时候他没有动声色,继续听着南天门的报告。
根据风雨的指示,现在神龙战车已经可以装备十个团了,另外霹雳炮、巨弩车、冲天井阑等大批由这位巨匠设计的神兵利器都在大规模的生产。由于见识到了神龙车的厉害,四大家族也大批订购,赚取了不少利润,反过来又进一步支持南天门军械方面的研制和生产。
对于卖出兵器这方面,虽然有许多将领持不同意见,不过风雨却有自己的看法。
风雨认为战争中虽然器械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但是真正决定胜负的还是人。只有正确的政治带来了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才能不战而屈人之兵。
而一旦真正作战之后,高瞻远瞩的战略决策决定了战争的走向,如果战略正确,即使战术上有所纰漏,也是可以弥补的;当然不是说战术不重要,也许战场上一个小小的意外可以带来不同的结局,但是正确的战略至少可以带来最低限度的损失,换取最大胜利的结果。
在这些大方向正确运作之后,才是比拼将领的战术应用。审时度势,抓住战场上每一个契机,应付战场上每一个意外,是将领们的义务。而器械就是战术运用中的一环。
但是再好的器械,也必须有好的将领来运用,否则只能是一堆废物,甚至可能因为有着优秀的器械而败北。太过于依赖器械的害处实在很大,风雨自己就是利用了呼兰人对于伦玉关这个外部硬体的过分迷信才顺利的攻下来,成就了声名,壮大了实力。
忍着伤痛听完报告的风雨沉吟了片刻,命令朱大寿的白虎军在十日后出发,前往锦州与秋里会师,自己则率领近卫军于明日直赴圣京。
所有的有心人都明白,在新皇登基之后,也就是风雨军解决凉、夏诸州的时候了。
对于军人自然是非常兴奋,因为这是一个建功立业的好机会;高凤阳在盘算着攻取凉、夏之后的商业利润;李中慧决定盯着风雨实现分权给李家的诺言;南天门则一脸期盼自己设计的武器能够大显神威;只有欧静暗暗的叹了一口气,对于再一次的硝烟弥漫十分的不开心。
这一次圣京和风雨上回来时完全不一样。
在战乱之后,避乱的人们在此回归这座古城,城市再现昔日的辉煌和豪华。事实上,它作为东大陆中最大且最有名气的城市,其商业与工业和文化都已经极度发达。在这里,棉纺织业,毛纺织业,冶金业,钟表业,运输业等等行业都已经达到了大陆有史以来的最高水准。
在圣龙帝国全盛时期,世界各地的商贾都争先恐后地来这里进行马匹、黄金、香料、丝绸等等数不尽的贸易活动。天下各国的使者相继来朝,拜见「天可汗」的威严,瞻仰「天朝」的雄伟。更有甚者,不少小国的王孙贵族乃至国王,在这里乐不思蜀,终老此间。
这一切,都给圣京这座古都增添了无限传说,一度成为世界向往的天堂。
虽然现在已经不如帝国全盛的时期,但是如今还是雄居全大陆各主要大城市之首。平时即便到了深夜,城内还是会有着成片的夜市。可以说,对圣京这个城市而言,白天和黑夜是并无甚大区别的。
由于它还是个临河城市,所以其航运业与造船业在大陆也首屈一指,在河上来来往往的船只数量绝不在陆上的商队之下。在同样是艺术文化技术中心的圣龙,还错落有致地布置着大陆最好的一些大学、艺术品作坊、图书馆以及水平举世无双的医学系统。
这座城市经历了圣龙帝国历代皇帝数百年的苦心经营,虽然在如今帝国统治的末期,国家混乱不堪,经济衰退严重,但圣京却作为王公贵族与富贾商人敛财的重镇,而一直没有受到什么实质上的经济冲击。不过,圣京之所以能在跌宕起伏的历史洪流中保留下来,而且没有遭到大的破坏,这当中尤为关键的一点就是,他本身不但是一个发达的综合性城市,而且是一个要塞中的要塞。
全城总共相间地设置了三层围墙和三条宽阔的护城河,每圈城壁东西有三十公里,南北也是三十公里,高度则更是达到三十米,厚度可达到十米,而城内外的城门都由双层铁门加以看护。
因此,面对这个可以称为怪物的巨无霸,这座城市的缔造者、历史上著名的暴君、第一位统一神州、凉汉帝国的开国皇帝贺联独拔,在审阅了当时的设计蓝图后,曾惊喜不自禁地夸下海口道:「纵有百万大军又何惧哉?朕的帝国与此城千秋万代共在!」
但后来的历史证明了这句话其实是一句大笑话。许多年后,凉汉帝国的近卫军首领景钦利用宫廷政变,废黜并杀害了凉汉帝国最后一位皇帝,轻而易举地夺下了这座要塞中的要塞,从此开始了史称「神州血灾」的三十年割据战乱的年代。
而后,他又在圣龙开国皇帝强大军威的震慑下,未动一兵一卒,就献城投降,神州终于再次统一。
耐人寻味的是,事过境迁之后,如今城池虽说尚在,可是往日不可一世的凉汉帝国却已经烟消云散了,历时不过二世。
看来,即使是再漂亮的毛,一旦没有了皮的支持就还是不行的。
对此,后来圣太祖这样写道:「朕本布衣,与众爱卿相交于江湖之上,揭竿于草莽之中,起于微末,成于庙堂。实在是侥天之幸。若无天下民众支持,则无今日之圣龙。后世子孙当以史为镜,人心强不墙!切记!切记!」
而后世著名的史学家夏齐元则写道:「显然,无论哪个国家都有着『帝国万岁』的『优良』传统,这其中固然有稳定国家,增加凝聚力的作用以及一些真正爱国人士的美好愿望,但就事实发展的结果以及某个政治集团所建立起来的政权来说,世间岂有经时光冲刷而依然长生不灭的事物呢?要知道,有很多人是喜欢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睁着眼睛说瞎话的!而可悲的是本应肩负大任、保持清醒的君王却在这些瞎话中迷失!」
可惜,这些警言很不幸的被后继者们遗忘。
在无与伦比的圣龙城中心便是在大陆上声名显赫的,被后世建筑家们称为「大陆建筑史上最伟大的瑰宝」的圣龙宫。这片拥有令人惊讶的数字的宫殿群,自从圣龙帝国第三代君主开始建造,直至一百十七年后方才完工,其间消耗了不计其数的人力物力。
圣京城的第三条同时也是最宽阔的那条护城河包围在它的四周,其间仅有两条道路可以直接通向它,其防御度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全大陆的奇珍异宝大都收藏于此,亭台楼阁一应俱全,水池,花坛随处可见,其中的奇异华丽的建筑的数量更是难以估计。在这片宫殿群中有着三万名侍从日夜不停地服侍着。
它完完全全称得上是千年帝国穷奢极欲的写照,所以它也成了日后人们议论纷纷的证据。既有人对之嗤之以鼻,又有人对其赞不绝口。
后来保皇派的文学家康曼如此说过:「假如将整个大陆比作皇帝陛下的皇冠的话,那么圣龙宫就是皇冠上那颗最闪亮耀眼的一颗明珠了!」这句话虽说难免有吹捧之意,但是却也是事实。
「你的伤好点了吗?」回到住处的李中慧关切的问风雨,对于自己竟然会如此紧张,李中慧自己也有些迷惑。
「放心吧,」风雨哈哈的笑道:「没使得,只不过是一些小伤,我可是命大福大哦。」不过如此说着的风雨,还是难以掩饰伤痛的难受。
「我给你看看吧。」说完,李中慧口中似乎在念着什么,双手泛出神圣的光芒,在这些光芒的抚摸之下,风雨感到自己的伤好了很多。当然最舒服的还是能够静静的看着李中慧那张满脸认真的面容。
「好点了吗?」李中慧擦了擦额前的汗,向风雨问道。刚才的施法显然消耗了她不少法力。
风雨笑了一笑,有点疑惑的问道:「你怎么会神圣系魔法?」
李中慧耸了一下肩道:「我以前曾经跟一个西大陆来的神父学过一点,对了,好像你挺熟悉西大陆魔法的嘛!」
风雨摇了一下头道:「我不会西方魔法,只是以前在圣龙大学堂的图书馆,无聊的时候就随便翻书,什么都知道一点,但是却什么都不精通。」
李中慧突然扮了一个鬼脸,笑道:「就知道你这个家伙不学无术了。」
「好啊,小丫头,居然敢取笑我!」风雨叫着,跳起来就想抓她,李中慧则笑着避闪,整个房间洋溢着一片笑声。
不知不觉中,两人之间消除了刚开始认识时那种纯粹的功利合作关系,彼此在一起只感到非常的开心。
李中慧和风雨玩闹了一会,才说道:「其实西方魔法和东方五行术还是有许多相同的地方。西方的魔法,是完全建立在与神或精灵的契约的基础上的,魔法师施展的不是自己的力量,而是藉助一种技巧施展神或者精灵的力量,而这种技巧就是魔法了。
「世界是由风、火、水、土、光五种元素组成,另外还有很多无属性的力量。前四种元素是由精灵们控制的,而光和所有无属性的力量是由众神控制的。一个人类想要施展出某种力量,除了要掌握某种技巧──这种技巧就是魔法师每次作法前所念的咒文了──还要得到控制着这种力量的神祗的允许,不然会受到神的惩罚的。神的许可就是我们所说的契约,跟神签订了契约的人就会成为魔法师,能够行使契约里所规定的有限的神力,同时还必须严格遵循契约中的限制条件。
「东方五行术:根据金、木、水、火、土,将外部的能量直接运用,属于东方的魔法。它是建立在『道』的追求和『气』的运用上。道就是一种大自然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