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个人的抗日Ⅱ-第1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竟然是针对独立封闭的矿工宿舍区的。沈栋在白天的侦察中已经mō清了鬼子的巡逻规律,并且发现通到煤矿的铁路正是他们潜入其中的最佳路线。尽管日本人的数量与特勤队几乎相当,但特勤队有一个优势,那便是多数都是一长一短双装备,而在夜战和近战中手枪的威力要远远大于步枪和刺刀。

    夜半时分,沈栋等人给鬼子们表演了很漂亮的一场化装潜入,伪装成巡逻队的特勤队员从铁路潜入矿区,控制了瞭望塔,也就控制了这个矿区最具威胁的机关枪。随后,其他队员们开始纷纷涌入,迅速包围了鬼子兵和矿区工作人员的宿舍,用手榴弹和短枪展开了一场夜间的奇袭,用极其微xiǎo的伤亡取得了令人吃惊的胜利。

    随后,特勤队员在解放了的矿工的帮助下,对煤矿展开了大破坏。矿内贮存的油料和炸yào成了最好的工具,到处点火,到处埋炸水机被炸毁,大水车也摇摇倒了下去,锅炉被炸裂,发动机被烧毁,甚至连矿井也被灌进一桶桶煤油,变成了火窟,各种各样的矿场机件被扔了进去,烟火在旋转升腾。

    在熊熊火光照特勤队员和被解救的矿工们带着胜利的喜悦,以及破坏带来的快感,连夜开始了撤退。因为考虑到矿工的身体状况,沈栋等人选择了距离最长,最不好走,但也是鬼子最难以追赶的道路,开始向会合地点行进。

    中午,他们翻过了一座山,地势平坦了很多,队伍绕着另一座xiǎo山的右侧行进。不久的工夫,脚下的石子路宽了,平整了,两旁出现了葱翠的树木,他们转进了一处风景非常美的境地。这境地在山凹里,山峰环抱着它。四面的山坡上都是高大浓密的树木。粗大的树干上,布满青苔,山路两旁的岩石,也几乎全叫青苔包裹。一个大水潭呈现在面前,一个xiǎo瀑布挂在石壁上,向下哗哗倾泻着明净的水流,潭水的水面上不断窜着水huā和浮萍。

    “这里竟然有人家?正好过去打听一下。”沈栋放下望远镜,用手指着山坡上的几座木屋,感到很惊讶。

    住在这里的十几户老百姓生活非常贫苦。但在这深山老林里,却暂时感受不到外界的战在他们心中,恐怕这也算是一个桃huā源地了。

    见到军队过来,村子里的人十分害怕,但却没有四处逃窜,而是面带惶恐地望着走过来的几名大兵。村庄的几个老年人,态度恭谨地在村前迎候。

    这村子太xiǎo了些,沈栋又怕惊扰了这些百姓,便和村中老者相商,借了些锅和干柴,命令部队在山谷中开始埋锅造饭。他和林大猷等几个人被一个长者请到村中的一户人家。房舍的房椽下面吊挂着很多东西:大葫芦瓢里装满扁豆种子,长在青棵上的红辣椒,一捆削好的山荆木棍子,一串剥开皮的y两个红皮的大南瓜,分悬mén口左右,就象新年挂的宫灯一样。

    这家房子很祖孙三辈人却很齐全。老头子招呼着大家,叫老伴、儿媳和躺在炕上的孙nv儿退避到炕角上去,把在灶火台上烤着的烟叶也清理了,让他们坐下休息。

    据老汉说,这里也知道外面是xiǎo鬼子的天下。因为有村中有几个人是负责出外买盐巴等生活必需品的,所以也不是完全的与世隔绝。

    这一家人吃穿使用的东西,每一件都好象鲜明的打着乡野的印记。他们的衣服,máo皮是一部分,树皮和草又是一部分。只有那害羞的、靠着窗台坐着一声也不吭的媳fù才穿一件布褂子。布的颜sè是染的不匀的黑红sè,这种颜sè的原料也许是什么植物的果实,也许是长在山坡上的野靛。

    起初,这屋子里很暗。含有多量油脂的松枝,在灶火膛里吱吱剥剥的响着,屋子里弥漫着有香味的烟。当饭快要煮熟的时候,阳光照shè进来,屋子里非常明亮了。米饭在锅里突突的响,饭香味也散shè出来。

    '。。'

    。。

    (如果章节有错误,请向我们报告)

    

第一百六十章荒野破庙

    第一百六十章荒野破庙

    旷野里一下子暗了下来,乌云黑压压地盖在头顶,雷在西北方向隆隆滚动着,声音沉闷而又迟钝。

    周围是个大荒场天一片碱,夏天一片水,是个十年九不收的地方。因此显得格外荒凉、空旷。前面在一个平地凸起、象个孤岛似的平台上,出现了一座破烂的周二走过这里,听人说过,这座庙不干净,就是说,爱闹鬼儿。可现在走在这荒郊野外,大雨马上就要倾盆而至,也就顾不得许多了。而且现在是白天,他虽然心里有点别扭,但也并不是特别害怕。

    招呼一声,他和儿子周蛋推起板车,加快了脚步,大步夹三步并两步,一阵疾走紧颠,向破庙奔去。两个人刚刚赶到庙一道立闪,跟着一个炸雷,隆隆的余音还未消散,大雨点子便落了下来。砸得地面上砰砰啪啪响成一片,雨点由稀而密,由缓渐急,转眼便成了滂沱大雨。周二和周蛋站在mén楼下,相视一笑,为暂时躲开这淋头的大雨感到十分庆幸。

    游击队接受军统天津情报站的任命,成为第二十二路军以后,周二家的联络点着实忙了一阵,军统组织的天津、北平的抗日青年不时前来,通过周蛋的引路,潜过封锁线,去参加充实游击队。周蛋年纪虽却已经成为一个有相当经验的通员了。

    等到第二条、第三条联络线建立起来,周二家里又清静下来。不久,因为黄历的建议,军统让周二搬了家,搬到了北平的北郊,成为北平抗团专用的联络点。每天,他都会拉着板车进城,卖些蔬菜瓜果,再拉些破烂回去,一来二去,连城mén处的鬼子和警察都认得了他。而就在这种看似平常的掩护之下,他那散发着粪臭味的特制的板车木板夹层里有时便会藏上些子弹,装上三四颗手榴弹送进城里,成为北平抗团杀日除jiān的武器。

    庙院正中是座大殿,破烂不堪的mén扇大敞四开,被狂风吹打得发出哐当哐当的响声。前头有棵古槐树,树干已经空了,连树皮也已经脱落干净,树上的枝丫也十有**都枯死了。被风一吹,发出嘎吱嘎吱的响声。荒地古庙,四邻不靠,寂无人声,被这风雷雨闪一衬,更显得荒凉。

    周蛋坐在青石mén墩上,无聊的折着草棍,抬头望了望外面的大雨,不由得骂道:“这老天爷,偏偏跟咱爷俩儿过不去,晚下一会儿,咱就能到家了。”

    “十几里地呢,哪能一会儿就到。”周二点起烟袋锅,坐在庙mén坎上,望着被粗风暴雨笼罩的荒地。在高高的石阶下面,是凹凸不平的荒场,高处长满了红荆,洼地则长着芦苇。路边已经形成了不少xiǎo水洼,大大形形状状,对着风雨,闪着白光。

    “爹,听说这庙里有nv鬼……”周蛋突然压低了声音,yù言又止。

    当时农村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习惯,因为没有电,灯油也紧缺,漫漫长夜就显得难熬了。唯一的娱乐是大家凑在一起聊天打屁,互相讲些道听途说的奇闻轶事。越是稀奇古怪的故事,就越招人爱听。什么东村庙里一条长虫檀条一般粗,张嘴能吸进一只山羊呀;西庄一个老头起五更拾粪,被鬼架上,一翅膀飞到了县城里呀;北乡一个光棍夜夜有美貌狐仙陪伴,眼看瘦得没了人样呀……

    这故事讲得都有名有姓,有鼻子有眼,不由你不信。越讲越怕,越怕越想听。曲终人散时,吓得人头发根子发奓,不敢回头,总觉得身后有鬼怪跟着,进屋后再不敢出来。而且关于这个破庙也有好几个故事。其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