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沙一世界-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话音刚落,一位先生走上台来,坐到心算家的对面,开始出题:    
    “一辆载着283名旅客的火车驶进车站,这时下来87人,又上去65人。”    
    心算家阿伯特•;卡米洛付之一笑。    
    “在下一站下去49人,上来112人。”这位先生又做了补充。    
    心算家阿伯特•;卡米洛又付之一笑。    
    “再下一站下去37人,上来96人;”这位先生说得飞快,“再下一站下去74人,上来69人;再下一站下去17人,上来23人;再下一站下去55人,仅仅上来7人;再下一站下去43人,又上来79人。”    
    “题出完了吗?”心算大师耐心地问。    
    “不,请您接着算!”这位先生摇着脑袋接着说:“火车继续往前开。到了下一站又下去137人,上来117人;再下一站下去22人,上来68人。”    
    然后,这位先生说道:“完了,尊敬的阿伯特•;卡米洛先生!”    
    心算大师稳操胜券地问道:“你现在就想知道结果吗?”    
    “那当然,”这位先生点着头,微笑着说,“不过我并不想知道这趟列车上还有多少旅客,只想知道这趟列车究竟停靠了多少个车站?”    
    这位著名的心算家阿伯特•;卡米洛惊呆了,因为思维定势使他失算了,他只顾计算列车上还有多少旅客,根本没去计算列车究竟停靠了多少个车站。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位先生考的竟是一个简单的却是让人忽略了的问题。    
    看来,思维定势的正作用——帮助人们思考的宝贵经验,早已深入人心;但是思维定势的副作用——有时是心灵的枷锁,却常常被人们所忽视。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要突破我们。要创新,就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当然也要摆脱束缚心灵的一切枷锁,包括克服思维定势的副作用。爱因斯坦说得好:“思索,尽量思索,大胆思索,这才能使科学发达,人类进步。”


一沙一世界巴顿将军的头盔

    巴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位著名的美国将军。他作战勇猛,性情幽默,即使在最困难、最危险的时候,浑身也洋溢着大无畏的乐观主义精神。    
    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参战较晚。美国刚参战的时候,一些新入伍的年轻士兵由于缺乏作战经验,加之当时德军在北非取得了一连串的胜利,且被渲染得神乎其神,因此,美军的士气比较低落,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畏敌怯战心理,个别人甚至到了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程度。    
    就在这种情况下,巴顿将军搞了一次奇特的阅兵式。当巴顿将军出现在检阅台上的时候,士兵们惊奇地发现,深受他们爱戴的巴顿将军头上竟戴着一顶德国将军的头盔,群情顿时沸腾起来了。    
    巴顿将军从容而坚定地对士兵们说:“我头上戴的头盔,是刚从德国将军那里缴获来的!这足以说明,德国军队根本不是不可战胜的!”    
    阅兵场上一片欢呼。    
    巴顿将军继续诙谐地笑着说:“我要戴着这个头盔,一直打到柏林!”    
    欢呼声像大海的波涛,一浪高过一浪,美国士兵畏敌怯战的情绪顿时一扫而光。    
    当然,巴顿将军并未将这顶德国将军的头盔继续戴下去。在以后漫长的战争岁月里,他戴的一直是自己的头盔。不过,他别出心裁地将军衔的二颗将星标在头盔上。    
    他的这种做法,在军部引起了各种不同的反映。    
    有个老资格的上校说:“将军阁下,你难道不怕德国人认识你吗?难道你的头盔是打不穿的吗?”    
    “我的头盔当然不是打不穿的。”巴顿将军坦然自若地说,“不过,作为一个将军,是敌人看见我的机会多呢?还是我们的士兵看见我的机会多呢?”    
    上校还是不理解地摇摇头。于是,巴顿将军就带着他下部队去巡视。每到一处,士兵们只要看见巴顿将军的头盔就欢呼起来。这时巴顿又对上校说:“你在部队时间比我久,为什么士兵能一眼认出我,而认不出你呢?”    
    上校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巴顿将军与士兵们非常融洽的官兵关系,感受到头盔使巴顿将军大无畏的乐观主义形象更加深刻地印在了士兵们的心中,终于心悦诚服了。    
    没有胆量、魄力的领导,高高在上、脱离群众的领导,就根本不是好领导。正如拿破仑所说:“一头雄狮率领的一群绵羊,可以战胜一只绵羊率领的一群狮子。”    
    非凡常在眼前    
    杜顺和尚晚年的时候,有位跟随他多年的弟子前来告假,说要去五台山朝拜文殊菩萨。杜顺听后,微笑着准了假。    
    弟子风尘仆仆地赶到了五台山脚下。他向一位老者问道:“我要去朝拜文殊菩萨,请告诉我应该怎么走?”    
    老者耐心地告诉他:“文殊菩萨不是住在五台山,而是住在终南山,也就是那里的杜顺和尚啊!”    
    弟子听后大吃一惊,因为杜顺和尚正是自己的师傅。真是有眼不识金镶玉,错把非凡的师父当成了平凡的师父。    
    于是,他又日夜兼程地赶回终南山,遗憾的是杜顺和尚已经坐化了。他放声大哭,后悔莫及,就连见自己师傅最后一面的机会也没有了。    
    非凡者与平凡者在平时是很难完全辨别清楚的。非凡者的日常生活也并不都是可歌可泣的,与平凡者的日常生活差不太多,一样地行走、坐卧、吃饭、睡觉等等。然而非凡者的日常生活,又多同可歌可泣的事迹相联系,其各种各样的非凡就隐藏在平凡的生活琐事之中。    
    十步之内,必有芳草。任何平凡之中都有非凡之处,难就难在从众人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发现非凡。最美的风光并不是都在远方,而是常在我们身边。在人们的身边,不是缺少非凡,而是缺少对非凡的发现。    
    人们身边拥有的非凡,往往被视为是平凡,并不珍惜;只是在失去了身边拥有的非凡之后,才认清了非凡的价值,才感到格外地惋惜。    
    即使在阴霾密布的日子里,只要认真寻找,也会找到令人回味终生的精彩瞬间。只要善于发现,非凡常在眼前。    
    微笑着走向生活    
    大概没有多少人会想到,深圳当前最紧缺的人力资源之一,竟然不是硕士、博士,而是高级技术工人,但这无疑是家喻户晓的事实。    
    2002年10月,深圳市最大的一家外商独资企业清醒地认识到,就重工业方面来说,中国的高级技术工人主要在东北,东北的高级技术工人主要在辽宁,辽宁的高级技术工人主要在沈阳。于是,这家外商独资企业来沈阳市招聘一批高级技术工人。报上的招聘启事说,该公司急需10名高级技术工人,要求有10年以上工作经验,月工资6000元,奖金另算,常年有出差机会。招聘启事见报后,报考者蜂拥而至。原因很简单,老工业基地的历史包袱沉重,沈阳市的高级技术工人工资较低,月工资能挣到一两千元就算是很幸运了。    
    张卫国是国家军工企业的高级技术工人,市级劳动模范,在飞机制造工业核心机密岗位上工作多年。因为妻子下岗了,孩子读中学,老人身体不好,方方面面都急需用钱,所以也报名参加了应聘,并得到了领导的批准和支持。    
    当坐在考场里的时候,他胸有成竹。第一张考卷是专业技术类考题,他轻车熟路,不仅很快就答完了,而且自信答得十分完美,无可挑剔。    
    但是,当他打开第二张考卷的时候,感到很是为难:“您所在的企业有什么技术秘密?企业经营成功的诀窍是什么?”其实,对于曾在飞机制造工业核心机密岗位上工作多年的张卫国来说,回答这个考题并不难。但张卫国心里明白,这是国家的军事机密。他思考了片刻,在第二张考卷上端端正正地写下了4个字:“无可奉告。”    
    张卫国怀着郁闷的心情回到了家里,妻子关切地问他考试的情况,他说出了答题的前前后后,两个人相对无语。    
    张卫国一家人都知道,不可能被录用。于是,他振作精神、无怨无悔地回到了自己热爱的工作岗位。    
    然而,让他意想不到的是,一个月之后那家外商独资企业向他发来了录用通知。原来,张卫国的特殊答卷引起了公司的重视,公司派人详细了解了张卫国的表现,认为他不仅业务技术突出,而且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这正是他的出类拔萃之处,所以公司决定录取他,并请他尽快报到。    
    工厂领导在欢送张卫国的会上,鼓励他放心到深圳去创业,家里的事情由厂子来照顾。    
    当大家请张卫国讲几句话的时候,他朗诵了下面这首手抄的小诗:    
    我微笑着走向生活,    
    无论生活以什么方式回报我。    
    如果报我以平坦,    
    我就是一条欢乐奔流的小河。    
    如果报我以崎岖,    
    我就是一座大山庄严地思索。    
    如果报我以幸福,    
    我就是一只带哨飞翔的白鸽。    
    如果报我以不幸,    
    我就是一根劲竹经得起千击万磨!    
    生活里不能没有笑声,    
    没有笑声的生活该是多么寂寞。    
    什么也改变不了我对生活的热爱,    
    我微笑着走向火热的生活。


一沙一世界富豪只借一美元

    一位犹太富豪走进一家银行,到了贷款部前,举止得体地坐下来。    
    “请问先生,您有什么事情需要我们服务吗?”贷款部经理一边小心地询问,一边打量来者的穿着打扮:名贵的西服,高档的皮鞋,昂贵的手表,还有镶嵌着宝石的领带夹子……显然是一位很有实力和修养的人。    
    “我想借点钱。”    
    “完全可以,您想借多少呢?”    
    “一美元。”    
    “只借一美元?”贷款部的经理惊愕了。    
    “我只需要一美元。可以吗?”    
    “当然,只要有担保,借多少,我们都可以照办。”    
    “好吧。”犹太人从豪华的皮包里取出一大堆股票、国债、债券等放在桌上,“这些作担保可以吗?”    
    经理清点了之后说:“先生,总共50万美元,作担保足够了。不过,先生,您真的只借一美元吗?”    
    “是的。”犹太富豪不露声色地回答。    
    经理干脆地说:“好吧,请到那边去办手续吧,年息6%,只要您付出6%的利息,一年后归还,我们就把这些股票、国债、债券等都还给您……”    
    “谢谢……”犹太富豪办完手续,便从容离去。    
    一直在一边冷眼旁观的银行行长怎么也想不明白,一个拥有50万美元的人,怎么会跑到银行来借一美元呢?    
    他从后面追了上去,大惑不解地说:“对不起,先生,可以问您一个问题吗?”    
    “你想问什么?”    
    “我是这家银行的行长,我实在弄不懂,你拥有50万美元的家当,为什么只借一美元呢?要是您想借40万美元的话,我们也会很乐意为您服务的……”    
    “好吧!既然你非要弄个明白,那我就把实情告诉你。我到这儿来,是想办一件事情,可是随身携带的这些票券很碍事,不方便。我到过几家金库,要租他们的保险箱,租金都很昂贵。我知道贵行的保安很好,所以嘛,就将这些东西以担保的形式寄存在贵行了。由贵行替我保管,我还有什么不放心呢!况且利息很便宜,存一年才不过6美分……”    
    既有头脑又有金钱的人是幸运的,因为他能用头脑支配金钱。    
    只有金钱而没有头脑的人是不幸的,因为他的头脑只能被金钱所支配。    
    文无定体,商无定市。经商斗智,善谋者胜。    
    化敌为友    
    1754年,美国独立以前,弗吉尼亚殖民地的议会选举在亚历山大里亚举行。后来成为美国总统的乔治•;华盛顿上校,作为那里的驻军长官也参加了选举活动。    
    选举后期,主要是两个候选人在竞选。大多数人都支持华盛顿推举的候选人。但有一名叫威廉•;宾的人,则坚决反对。为此,他同华盛顿发生了激烈的争吵。争吵中,华盛顿失言,说了一句冒犯对方的话,这无异于火上加油。脾气暴躁的威廉•;宾怒不可遏,重重的一拳把华盛顿打倒在地。    
    华盛顿身边的朋友围了上来,摩拳擦掌,群情激愤,要揍威廉•;宾。驻守在亚历山大里亚的华盛顿部下听说自己的司令官被辱,马上荷枪实弹跑过来助战,气氛十分紧张。    
    在这种一触即发的情况下,只要华盛顿一声令下,威廉•;宾就会被痛打一顿。然而,华盛顿克制了自己,使自己的头脑冷静下来。他用命令的口吻平静而坚定地说:“这不关你们的事!”就这样,事态才没有扩大。    
    第二天,威廉•;宾收到了华盛顿派人送来的一张便条,要他立即到当地的一家小酒店去。威廉•;宾马上意识到,这一定是华盛顿约他决斗。于是,富有骑士精神的威廉•;宾毫不畏惧地拿了一把手枪,只身前往。    
    一路上,威廉•;宾都在琢磨如何才能打倒身为上校的华盛顿。但当他到达那家小酒店时,却大出意料之外:他见到了华盛顿的一张真诚的笑脸和一桌丰盛的酒菜。    
    “威廉•;宾先生,”华盛顿热诚地说,“犯错误乃是人所难免的事,纠正错误则是件光荣的事。我相信,我昨天是不对的,你在某种程度上也得到了满足。如果你认为到此可以和解的话,那么请握住我的手,让我们交个朋友吧!”    
    威廉•;宾被华盛顿的行为感动了,忙把手伸给华盛顿:“华盛顿先生,也请你原谅我昨天的鲁莽和无礼。”    
    从此以后,威廉•;宾成为华盛顿忠实的朋友和坚定的拥护者。    
    当华盛顿被打倒在地时,是很容易失去理智,做出一些可能是悔恨终身的蠢事。难能可贵的是,华盛顿在盛怒之下能恢复冷静,在绝对优势之下能不以强凌弱,反而能以退让、宽容和友善来解决问题,化干戈为玉帛,化对手为兄弟。    
    善于化敌为友,无疑是高明中最高明的。没有化敌为友的胸怀,就不能成就大业,更不能承担整个国家。    
    希望的力量    
    在马来西亚的一个国际心理学会议上,一位英国心理学家介绍了他做过的大白鼠求生实验。    
    将两只强壮的大白鼠丢入一个装了水的器皿中,它们拼命地挣扎求生,能维持的时间为8分钟左右。    
    然后,将另外两只不太强壮的大白鼠丢入同一个装了水的器皿中,它们也拼命地挣扎求生,但体能较差,能维持的时间为5分钟左右。    
    但是,当眼看这两只不太强壮的大白鼠奄奄一息的时候,立刻放入一个可以让它们爬出器皿的跳板,结果这两只大白鼠都活了下来。    
    若干天后,再将这两只大难不死的大白鼠放入同样的器皿里做同样的实验,结果真的令人吃惊:两只大白鼠竟然可以坚持到24分钟,比最初能坚持的时间多了19分钟,接近原来的5倍。也是在这两只大白鼠奄奄一息的时候,又立刻放入一个可以让它们爬出器皿的跳板,结果这两只大白鼠又都活了下来。    
    人们不禁会问:同样是这两只大白鼠,为什么大难不死之前只能坚持5分钟,而大难不死之后竟能坚持24分钟?    
    这位心理学家解释说:因为这两只大白鼠在没有逃生经验之前,只能凭自己的体力来挣扎求生。有了逃生经验之后,大白鼠却多了一种精神的力量,希望在某一个时刻放下来一个跳板能再次救它们出去。它们的这种精神力量,这种积极的心态,这种内心对一个好结果的希望,正是它们能够坚持更长时间的根本原因。    
    希望不仅能使濒临绝境的大白鼠起死回生,而且也能使濒临绝境的人起死回生。请想一想,是什么力量使一个因船难而落水的水手,在看不到陆地的情况下,赤手空拳地在海洋里挣扎?是希望,是对生存的希望,是只要有一口气就抱有的希望。如果没有了希望,也就没有了奋斗、坚持和拼搏。希望之灯一旦熄灭,生活将变得一片黑暗。希望是生命的灵魂,是心灵的灯塔,是成功的向导,是支撑一切的精神力量。


一沙一世界血案

    我的朋友是一位年轻的军官,闲谈时给我讲述了一个在国外军事院校进修时听到的案例:    
    有一位上尉军官送妻子到医院生孩子,没想到因钱带得不足,不管怎么请求,医院的医生就是不同意给接生。其实,钱差得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