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2004年第10期-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愿和你一起
  分享你童年的幸福时光
  
  请不要拒绝我这可怜的幻想
  请不要理睬别的人会怎样想
  带上我回你的故乡
  让你童年的月光也洒在我身上
  
  哦  我愿走在你的回乡之路上
  我愿和你一起
  分享你童年的幸福时光
  
  我没有童年也没有故乡
  好像一股风把我刮到这世界上
  回乡的道路多么使人神往
  亲人们的爱足以抵消一世悲凉
  
  哦  我愿走在你的回乡之路上
  我愿和你一起
  分享你童年的幸福时光
  
  美丽善良的姑娘啊
  请带上我这无家可归的人
  请允许我和你一同前往
  在你童年的月光下大哭一场
  
    遥望西域
  
  遥望西域就像遥望我们刮风的心脏
  天鹅挥动着翅膀
  运送冰块的河流也运送着烈日和酸雨
  也运送着,长调和干馕
  
  噢!父亲般的西域大地呵
  赞美你众多的儿女!
  赞美你辽阔而多毛的胸膛!
  赞美你那向着城市默默献祭的无辜的
    牛羊!
  赞美你的草原、骏马、奶酪和蜜糖!
  在弯月和太阳之间
  在葡萄藤和干河道之间
  在星级酒店和无名遗址之间
  在挤奶的牧业和井喷的工业之间
  在壁画上的飞天和地下室的吧女之间
  在寺院的诵经声和市并的叫卖声之间
  ……
  
  噢!父亲般的西域大地呵
  请接受我们微不足道的颂扬!
  请接受我们
  肉体的狂欢和灵魂的哀伤!
  
  ……
  是谁带来远古的呼唤?
  是谁在什么地方把我们刮风的内心
  死死地守望?
  天鹅挥动着翅膀
  运送冰块的河流也运送着烈日和酸雨
  也运送着,长调和干馕
  
    一群麻雀翻过高速公路
  
  一群麻雀翻过高速公路
  你追我赶,好像有什么喜事叼在嘴上
  迫不及待地哄抢着
  
  我羡慕其中领头的那一只
  它的嗉子最鼓,翅膀最硬
  脑袋里的坏点子肯定也最多
  
  但我最爱飞在末尾的那一只
  瞧它多么依恋那个群体啊
  拼着命也要跟上自己的族类!
  
  而我更爱,麻雀飞过的那片天空
  它看着自己的灰孩子被人类仰望
  辽阔的爱心里闪着悲悯的光
  
    天山北麓的一场大雨
  
  一夜豪雨
  山洪翻过河床和大石头  汹涌而下
  带着喜讯和破坏的力量
  
  油菜花旁的养蜂人
  钻出漏雨的帐篷  察看彩虹
  用树枝抽打浸水的蜂箱
  
  玛纳斯平原的每一条道路都闪着水光
  戈壁滩上的防渗渠  刀口一样
  灌满了大地的血浆
  
  草丛中的一只旱獭踮起脚尖向四周眺望
  啊!沙枣花的香气和蜜糖
  已被雨水冲到远方
  
    通向顺义的白杨林带
  
  通向顺义的白杨林带,脱光了
  夏天的绿荫和蝉鸣
  青灰色的枝条紧抓着苍天那亚麻色的长
    袍
  仿佛在祈求仁慈的上帝
  不要抛弃这荒郊路边的可怜的树木
  还有那孤悬树梢的,几个鸟巢
  
  大地上的生灵啊,怎能不顺从
  一年四季那无情的律令
  风向南刮,白杨林带便倾向南方
  风停下来,最小的叶片也不敢抖动
  脸上的尘埃
  漫长冬夜它们静静数点旷野的星星
  电闪雷鸣的时候
  它们惊恐的枝条一直颤抖到泥土深处最
    细的
  神经末梢 


参评青年诗人诗选
  平安夜
  
  三 子
  
  身披月色的人还在异乡的路上走着
  今夜的月色比水清凉,又比胸膛的血
  更软。他怀揣昨秋的微尘向年关走去
  
  而在松山下,那个一直在记忆中熟睡的
  村庄,哪个老人的咳嗽弄出了大地声响?
  平安夜,天上的一轮圆月
  地上的一种宁静和忧伤
  
  在面向健康路的二楼窗口,我见到
  今夜的街道宽过往昔,两排树
  静静地站成了冬的肋骨。我听到
  月光下慢慢涌起的祈祷
  
  诗观:诗歌是一种抒情——秘密的、固执的、有效节制的抒情;是一道除法——除去多余的修辞、空洞的意象、四溅的口水,做到准确、简洁地还原心灵;是一场遭遇——在和生活、自然、时光突然的照面过后,留下的是安然和宁静。
  简介:三子,1972年出生于江西瑞金一个叫作“松山下”的小山村。写诗十余年,在《诗刊》《人民文学》等刊物发表诗作若干,并有诗作入选多种诗歌选本。参加过诗刊社19届青春诗会,江西省作协会员,现居江西赣州。
  
  沉 沦
  
  于贵锋
  
  一匹马站在马槽前
  慢慢地咀嚼草料
  它的回忆也很慢,像
  越来越轻,越来越小的
  檐水
  
  一场大雨就扑灭了火焰
  一场大风就吹灭了四蹄
  
  一匹马,困于衰老的心脏
  仿佛时间把梦从它的骨头里拿走了
  
  诗观:诗歌是时快时慢的现实和背影,是积累、消耗,以及感恩的生活。
  
  简介:于贵锋,1968年出生,1989年毕业于陕西大学中文系。习诗多年,有少量诗歌及欣赏文字发表。现居甘肃兰州。
  
  自我的现身
  
  小 海
  
  我看见田野里一把被遗忘的工具
  为了能够找到我,我走向田野
  这是一个发明事物极限而组成的黄昏
  天空那么宁静
  为了再次打到
  那触怒土地后
  尚未分类的躯体:工具
  那把锈蚀的铁锹
  紧咬着一条细窄的田埂
  
  正如我目前所见的最佳方式
  就是禁闭自我
  随后而来的,蚕食铁锹的雨水
  而形成一个自我独自留在外面
  无人问津
  
  诗观:诗歌要有益于人的心灵和生活;诗歌要让人产生行动的力量。
    至少,诗歌在我这儿是有用的,也是直接作用于我的生活的。
  
  简介:小海,出生于1965年,江苏海安人。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现居苏州。1979年开始写作。从1980年开始在海内外刊物发表诗歌千余首。诗选入过百余种选集,被译成多国文字。有诗集《必须弯腰拔草到特刊午后》,主编《他们十年诗歌选》(和杨克合作)。
  
  九 月
  
  马 累
  
  这是虚妄的九月
  许多重量在缓慢地聚集
  像你沉寂的内心一样,一个城市
  被一根不知名的枝条承受着
  一条小路通向那被你
  深藏于心的,冰冷的
  暗暗的词语,窗外是梦一般的
  人群,和逼近的秋色
  生活老是这样,总有隐秘细节的激动
  让人流下过时的泪水
  当你不得不穿上去年的外套
  并闻到它的霉味,你就会这样说
  在虚妄的九月,细数着
  手中熟悉的事物
  该如何做出对时代的评判
  对于将来,它还值不值得
  让人经久地回味
  
  诗观:诗歌就是我们平常、干净的呼吸和泪水,就是那种童年被母亲洗白的衣裳一样的爱,就是从词语的内核中得到的安静,就是内心摆不脱的罪愆。
  
  简介:马累,原名张东,1973年生于山东淄博。近年来在《诗刊》《诗选刊》《诗歌月刊》《星星》《青年文学》《天涯》《中国诗人》《中国诗人》等刊物发表诗歌百余首。先后多次在上述刊物办的全国性诗歌大赛中获奖,从1999年起有多篇作品选入当年年度最佳选本。
  
  盛唐时期的绮绸绡缎锦
  
  马利军
  
  绮。少女在果园里踮着脚
    摘一串葡萄,她的罗绮
    叫枝条挂烂一个角
  绸。仆人在传说,国王每次入厕
    都要用掉三尺
    华美的绸
  绡。那件生丝织就的内衣
    像雪山上的雪
    一样的光亮,一样的白
  缎。一个贫穷的青年为了买下它
    也是,为了他亲爱的人儿
    卖了十一只羊
  锦。开都河边
    罗布女子脱下它
    显露出比月光还要光洁的身子
  
  那是下午。在巴州博物馆
    我低下头,感觉身上那件
    杭州丝绸厂名牌衬衫
    像绮  像绸  像绡  像缎又像锦
  
  诗观:一个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并非单独的实体。一个人的胸中要有大地和海洋,有野草或一粒沙。
  
  简介:马利军,有时用笔名马行, 1969年生于黄河口。曾在地质勘探队任测量员,足迹遍及华北、东北、西北的大漠草原沼泽荒山。先后在《诗刊》《人民文学》《中华散文》等刊物发表诗歌、散文近八百首(篇)。主要作品有散文集《大地上的行走》等。胜利油田作家协会副主席。现就读于南京大学中文系。
  
  水果店的黄昏
  
  马铃薯兄弟
  
  水果店的老板娘
  又在擦拭她的橙子
  她挨个擦拭
  动作
  温柔而优美
  像在重温
  一种失落已久的
  手上的感觉
  
  她眼神渺远
  眼睛越过橙子
  的金光
  感到有什么在
  皮肤的内外
  辘辘滚动
  
  她擦拭橙子
  直到果面干涩
  在黄昏的灰光下
  发出引诱  而
  甜蜜的气息
  
  她把  最光洁
  最圆润的
  放在最上面  然后
  关上店门
  身影
  消失在寒冷
  与黑暗里
  
  明天
  欢迎来买
  我的橙子
  
  诗观:我迷恋世俗生活,并为其中毫无虚饰的世俗之美而激动。我同时对人们精神深处的惶惑、脆弱、关怀抱着有难舍的兴趣,或者说,是无法回避。正是这两端的紧密的链接,构成了我写作的动力。当我能够用一种旁观者的清澈与冷静来进行表达时,我觉得,我就找到了我要找的东西。我曾说过的,只是一种游戏,现在我发现,其实我说的,只是一种放松和自由的精神状态。而体现在语言上,我更倾向于简约。诗意,等于一首诗的内容除以它的体积。在随意写作、垃圾化写作、伪写作几成灾难的时代,对这一点保持清醒,是十分必须的。
  
  简介:马铃薯兄弟,本名于奎潮。 1962年生于江苏东海,先后在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学习或进修。上世纪80年代开始写作。曾获《飞天》“大学生诗苑”奖。有自印交流诗集六种。部分作品被译介到海外。主编有《中国网络诗典》(江苏文艺出版 2002年出版)《现场——网络上的中国先锋诗歌》(江苏文艺出版社,即出)。
  
  钟表之歌
  
  王夫刚
  
  我的童年曾经离一块钟表很近
  我的童年,曾经在钟摆上
  晃来晃去,像另一个孩子
  在秋千上寻找快乐。
  我喜欢母亲,和她给钟表上弦的
  时刻:越拧越紧,发条
  越拧越紧,我的心。
  母亲抚养着我的童年
  需要上弦的钟表
  用半个月换我一个节日。
  我还喜欢夜晚,尤其在冬天
  那突然响起的钟声
  仿佛洞穿了漫漫长夜的寂静,
  黑暗,和乡村的秘密。
  我一次次竖起耳朵
  等待,倾听,情不自禁地
  附和着:一,二,三
  有时候我以为我是惟一的失眠者
  有时候我看见了敲钟的人
  拿着锤子,在贴满年画的
  墙壁上,敲打。
  但母亲不让我接触钟表
  不让我打开时间的门
  她站在凳子上,一下紧一下地
  拧着,钟表的位置
  长久无物取代,光阴
  好像一堆偷梁换柱的齿轮。
  去年回家,母亲告诉我
  这表,走得还算准时
  就是嗓子哑了。
  我知道,一定是敲钟的人
  出了问题,母亲
  敲钟人,你可惊讶?
  
  诗观:我向宽泛的诗意表示自始至终的感激,它打开了我灵魂中允许缺失的一扇窗口。
  
  简介:王夫刚,1969年出生于山东五莲。1988年开始写作并发表作品,有诗作被选入《诗歌报10年精华》《中国年度最佳诗歌》《中国诗歌精选》《2003年文学中国》等选本,著有诗集《诗,或者歌》和《第二本诗集》。2003年参加诗刊社第19届青春诗会。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现居济南。
  
  七 奶
  
  牛庆国
  
  摸走过我家的一个鸡蛋
  被我奶奶脸上唾过几回的七奶
  至今脸上还留着斑斑点点
  
  和别人家的男人好过
  因此老被人戳脊梁骨的七奶
  我在村里看见她时
  腰快弯成了一个句号
  
  男娃女娃生了一大群
  一辈子没白活的七奶
  老了  却只有70根白头发
  像冬天屋顶上的白冰草
  老在风里白着
  
  记得七奶跟我说
  她总听见风里的唢呐
  总看见一顶花轿
  在村口一颠一颠地走
  如今一条空麻袋一样
  什么也掏不出的七奶
  我已经好几年都没见
  
  诗观:古典“边塞诗”的浑厚苍凉和西北“花儿”的激情燃烧,再加上一个甘肃农民对当下生存状态的深切体验,这便是我目前的诗歌追求。
  
  简介:牛庆国,1962年生于甘肃会宁,参加过第15届青春诗会,诗集《热爱的方式》入选“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中国作协会员,《甘肃日报》专刊部编辑记者。
  
  起风了
  
  田 禾
  
  起见了。村东头的
  那棵歪脖子树
  吹得更歪了。不知道
  这风儿走了多远的路
  拐了多少道弯
  才来到这里
  
  水田里的稻穗
  顺着风,倒向一边
  田埂上站立的父亲
  衣兜里鼓满了风
  
  村庄里的那些鸟儿
  被风儿越吹越远
  村庄里驮水的驴子
  逆着风行走。赶驴的大伯
  是个先生,在寒冷的冬夜
  曾教我读过唐诗
  
  起风了。惟一悬在
  空中的月亮,没有被吹落
  我回到村庄的时候
  一条黄狗跑过来
  紧跟着我。这时
  我看见家门前的夜
  被风吹得比秋还薄了
  
  诗观:我认为最好的诗是生活。生活中有诗,诗中有生活。假大空不是诗,无病呻吟不是诗,诗应该像生活一样厚实。
  
  简介:田禾,本名吴灯旺,1964年出生于湖北大冶农村,1985年开始发表诗歌,至今已在国内外报刊发表作品近千篇(首),正式出版诗集六部,作品多次获奖,诗歌被选入多种选本。参加了诗刊社第16届青春诗会。中国作协会员、湖北省作协理事。
  
  邻 居
  
  冉仲景
  
  每天早晨都有一个绿色的邮差
  敲门,送去一封信
  或者一束鲜花
  
  长春藤在他家的墙壁上使劲地爬
  它们绿色的步伐
  坚定得让我的目光生疼
  
  阴郁的音乐使阳光颓废
  紧闭的窗户里
  似乎隐藏着一座酿造乌云的工厂
  
  每个黄昏都有人从他家抬出一具尸体
  一队蚂蚁尾随其后
  奏出人间一无所知的哀乐
  
  我从梦中醒来
  就听见过道里乒乒乓乓响个不停
  难道他在拆除楼梯
  
  喊一声,无人答应
  拨一电话,无人接听
  我们之间的墙壁越来越厚了
  
  邻居和我共用一个名字
  大地睡着时
  他却提着星星的灯盏满天飞奔
  
  诗观:我倾心于沉默,却不得不表达。我想做一个泄密者,把槐花的心思,说给几近冷漠的兄弟。我想做一个演奏者,把石头的节奏,送给正在舞蹈的姐妹。
  
  简介:冉促景,男,土家族,1966后生,重庆酉阳人。中学教师。曾参加诗刊社第15届青春诗会。出版有诗集《从朗诵到吹奏》。
  
  小黑螺
  
  老 刀
  
  上班前,下班后,
  我都会在水草缸前站一会,
  仔细看一阵这些阔叶的,柳形的,
  红色的,紫色的水草。
  今天补休在家,
  美国轰炸阿富汗的午间新闻,被我
  一觉睡过去了。我
  在水草缸前伸了伸懒腰。
  开着的电视机传来窦文涛的声音,他
  对着另一个节目主持人说,弱小的生命是
    没有历史的。这时
  我的眼睛一亮,看到一粒沙子
  在沙子上爬动。再看,是一只小小的黑螺。
  我决定将它记录下来:
   2001年10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