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毒妃狠绝色 作者:一溪明月(红袖添香一品红文vip2014-08-23完结)-第1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里,却又有些替阿蘅鸣不平,忍不住出言辩驳:“穆王爷此言恐怕有失偏颇。据我所知,她之所以以未嫁之身抛头露面,是为了救人。这种为大义而牺牲名节之义举,就算不提倡,但最起码不该予以抨击。否则,岂非令天下人大义之士齿冷心寒?”
    萧乾望着他,露齿,意味深长一笑:“正因为如此,本王才没有对她的行为加以鞭笞,只斥为不妥。本王也并不反对她行义举,只是认为她不足以成天下女子表率,反对皇上册封其为郡主而已。”
    南宫宸不由大为懊恼,暗叱他一声:老狐狸!
    这老贼,避其长,击其短,果然老谋深算!
    这段对话一出,那些原本还在云雾之中的百官,立时恍然大悟。
    原来穆王口中,那名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女子,就是近段时间在临安城,风头无两的杜太医嫡女;
    一根金针救恭亲王侧妃母子平安,恭亲王亲自手书法炙神针,赞其医术高超;
    祭蝗台倒塌,以女子之身,挺身而出,义救十数位重伤患者,百姓口中的女华陀,活菩萨;
    燕王亲自登门请教,献计灭蝗,功不可没的舞阳县主杜蘅!
    但是,她竟然求皇上出面,为她做主退亲?
    她跟谁订了亲,为什么要退?
    知情的满怀同情,不知情的忙着打听。
    “啊,怎么是他?”
    “哦,原来是他?”
    “小侯爷文武双全,俊美文雅,实在是人中龙凤,为何要退亲?”
    “听说,杜家大小姐与小侯爷……”
    吧啦吧啦,一时间金殿之上,群臣议论纷纷,嗡嗡之声不绝于耳。
    无数或同情,或讶异,或嘲讽,或讪笑,或幸灾乐祸……的眼神,如飞蝗般纷纷射向夏风所站的角落。
    夏风如芒刺在背,恨不得地上突然裂个大洞,直接钻进去算了!
    偏,这是在金殿之上,他不能逃。
    不止不能逃,还不能失态。
    心已千疮百孔,痛到麻木,人却依然要挺直了背脊,双手拢在袖中,紧握成拳,强装无事!
    唯有那苍白得毫无一点血色的薄唇,以及那双黑似点漆,隐隐透着绝望的光芒的眸子,隐约泄露出一丝此刻,他真实的感情!
    “咳,”饶是南宫逸心坚似铁,也不禁生了不忍,轻咳一声,把话题岔开:“对萧爱卿的言词,诸位爱卿,有何看法?”
    一片嗡嗡之声后,大殿一片寂然。
    一个是掌握生杀大权,升迁荣辱的皇上;一个是虽不在朝堂,却仍是跺一跺脚,大齐也要震三震的铁帽子王爷。
    为一个不知名的丫头,得罪了哪一个,都不划算。
    “咳咳~”萧乾唇边浮起一丝似笑非笑的笑容,低头干咳了两声。
    南宫逸立刻眼现关切:“是否久坐不适,可要宣太医?”
    “多谢皇上关怀,不必。”萧乾含笑道谢。
    一问一答,已令无数人在顷刻间做了决定。
    “皇上,臣以为穆王所言极是。”第一个出列的,是内阁首辅郁雪窗:“那位小姐虽是灭蝗有功,其情可悯,其义高洁,然其行终是不妥。论功行赏,不一定非要册为郡主,亦可赐其金银。”
    有人做了领头羊,后面的人跟着走自然不费吹灰之力。
    后面的形式,已经变成了一边倒。
    好好的一个早朝,演变成了对“那位小姐”的功过评论发表会。
    说是讨论会,然而意见却惊人的统一。
    所有人都是先赞其“善行可嘉,然行为失当,不足以为天下女子之表率,应赏其金银……”
    因为萧乾自始自终没有指名道姓,百官也都心知肚明,乐得揣着明白装糊涂,人人口称“那位小姐”,绝口不提杜蘅二字。
    算是,给夏风,给平昌侯府,维系了那丝薄如蝉翼的面子……
    朝堂上讨论得热火朝天,百官人人争先,个个发言,然而却没有一个人具体提及讨论的对象。
    一切,皆因萧乾的刻意模糊,皇帝的默默维护,如此而已!
    这,也可算是千年难得一见之怪现象!
    给萧乾这么一搅和,杜蘅册立郡之一事,自然不了了之。
    消息象长了翅膀一样在临安城里疯传,不到半个时辰。
    杜蘅的大名再一次传遍了临安城的大街小巷,成了街知巷闻,家喻户晓的人物。
    只不过这一回,她成了众人口耳相传的“那位小姐”。
    听着白前绘影绘色地描绘着金殿之上的事情,末了气恨难平:“你说,小姐封不封郡主,关他穆王爷屁事?犯得着拖着要死的身子,跑到金殿上胡说八道,坏人好事?”
    杜蘅哂然一笑:“嘴长在别人身上,要怎么说,由得他去。”
    她本来,对郡主之位就没什么想法。
    否则,当日在御书房,就不会拒绝皇上的提议,坚持退婚了。
    只不过,她以为皇上已息了心思,没想到还会旧事重题。
    更想不到的是,反对的不是代表平昌侯府的夏风,而是跟她八竿子打不着的铁帽子穆王萧乾。
    前一世,她与萧乾并无交集。
    因为萧乾在太康二十二年三月末死了。
    听说是:“沉疴已久,遭逢突变,急怒攻心,吐血而亡。”
    她知道这个名字,还不是因为萧乾如何功在社稷,而是因为萧乾死后,穆王府后来经历了数次家变,几位子侄为争继承权,几次闹上金殿,皇上大为恼火。
    南宫宸因此感叹:好好一个显贵世家,因为没有子嗣承继,在短短十年间,由鼎盛走向了衰败没落。可悲可叹!
    那个时候,她还没有孩子,自然是感同身受,暗自警惕。
    想不到,这一世,老狐狸临死竟还踹了她一脚。





     祸事不单行(三八)6000+
    更新时间:2013…10…22 17:19:06 本章字数:6690

    杜谦得知此事,已是杜蘅与夏家退婚五天之后,萧乾上朝的第二天。睍莼璩晓
    这时,平昌侯府与杜府二小姐退婚一事,已闹得满城风雨,连杜府大小姐嫁到平昌侯府做贵妾,也已几乎是家喻户晓。
    杜谦心思百转,想要质问她为何撇开他,擅自做主退了婚事?
    可一想到,她能退婚成功是因为有皇上出面调停,换了自己怕是万万做不到这一点。
    只怪自己没本事,不能为儿女撑起一片遮风挡雨的天空轹。
    否则,她也不会遇上这么重大的事情,也不跟生身父亲商量,而是选择破釜沉舟!
    想要追问她为何要跟夏家退婚,究竟不满意小侯爷什么地方?
    又觉得事已至此,再追问这些已经没有任何意义箴。
    那些感触,疑惑,担忧在心中交织混和,待到杀出重围,只化为一句无力的叹息:“阿蘅,你如此任性,以后要怎么办?”
    就算再不满意这桩婚事,再不喜小侯爷,也应该私下解决。这般大张旗鼓,闹得沸沸扬扬,除了把名声搞臭,于她有什么好处?
    以后,还有谁敢登门提亲,求娶回家?
    她才十五岁,难道真的就此老死家中,孤苦一生?
    若是有敦实可靠的兄弟子侄可依靠,也还罢了。
    偏偏,杜仲自瞎了双目之后,意志消沉,终日沉迷酒色,形如废人。他连能不能养活自己都成问题,何来余力照顾妹妹?
    简简单单的一句,却让杜蘅听得差点流出眼泪。
    因为她听得出来,这句话,是杜谦发自肺腑,至少这一刻,没有掺杂任何的目的,真正在替她的未来感到忧心冲冲。
    两世为人,首次感受到父亲对自己的关爱,她有些无法自抑,垂了头许久没有吭声。
    她的沉默,令杜谦感到十二万分的尴尬与难堪:“荇儿,还好吧?”
    无故退婚,就算是寻常人家也视为奇耻大辱,何况夏家这样的百年勋贵之家?只怕两家从此必交势同水火。
    杜蘅可以与他们老死不相往来,可是杜荇却已经嫁进了平昌侯府,入了夏家的族谱。且,她又是个贵妾,没资格和离,就算再苦再累也只能咬着牙撑下去。
    这一辈子,生是夏家人,死是夏家鬼!
    许太太以继室身份,能在侯府一手遮天,呼风唤雨二十年,不难想象其手段的酷烈和狠毒。要为难一个贵妾,实在有太多的法子!
    偏偏杜荇又生就这样一副骄纵的性子,智疏谋寡,色厉中馁,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若是有杜蘅一半的聪慧知机,谋定而后动,他也就不至如此担心了!
    “还不错,”杜蘅的心冷下来,淡淡地道:“听说昨天刚去种了颗银膏牙。”
    既然能出门种牙,想来已经想清楚了,并且下定了决心,要用一切办法拢着夏风的心。
    唯有得到他的宠爱,有他的支持,她才能在侯府站稳脚跟,也才有可能跟许太太斗上一斗。
    杜谦倒吸一口冷气:“许夫人,欺人太甚!”
    俗话说,打人不打脸。
    哪怕是后宫中斗得死去活来的妃嫔们,也有条不成文的规矩:非逼不得已,不能伤及颜面。
    一是因为毁容太打眼,容易引人注目,授人以柄;第二个原因,何尝不是因为容貌是女子立身的根本,毁了容,等于毁了别人的一生。
    究竟是多大的仇,才能下此狠手?
    想到杜荇那张如花似玉的脸,那樱桃似的唇,编贝似的玉齿……心中更是刀割一般的疼。
    她唯一能够依仗的,唯美貌二字而已。
    如今连唯一的优势都失去,拿什么去拢住夏风的心?
    “父亲,何不把这帐,一并算在我头上?”杜蘅语气平静,态度冷漠至极。
    杜谦望着她,气得半天说不出一句话。
    紫苏实在不忿,恨恨地嘀咕了一句:“关小姐什么事?咱们去的时候,大小姐的牙已经掉了!”
    “都是我的造的孽!”杜谦瞪了她许久,长叹一声,转过身,踏着满地的积雪,步履蹒跚地离去。
    他一直想尽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照顾好每一个人。
    为什么弄到最后总是会变得一团糟,结果总是与其初衷背道而驰?
    就象,他不想辜负烟萝,也不想违背母亲,折衷的办法是收了柳氏做通房。
    结果,烟萝表面若无其事,病势却一天比一天沉重;他心虚心疼之下无计可施,只能加倍怜爱烟萝,母亲却因此责怪他没有男儿气慨,惧怕岳父和妻子!
    又如:他偶然发现了顾洐之的秘密,想要明哲保身。
    所以,他对柳氏的做法睁只眼闭只眼,甚至打破顾家传统,入朝为官,进了太医院。以为这样,就可以消某人的戒心,保全这个家。
    可是到现在,这个家却变得越发的支离破碎,面目全非……
    若是当年,他没有进顾家的药铺当学徒,没有娶烟萝,没有抬柳氏做姨娘,没有进太医院……是不是,一切会不一样?
    “老爷是什么意思?”紫苏一脸莫名。
    杜蘅不语,良久,一颗晶莹的泪珠坠下来,跌碎在衣襟上……
    “退婚?”杜老太太柱着杖,气得发抖:“谁允许她自作主张?哪有女儿家自己跑去跟人谈婚事?岂只是糊涂,荒唐!我活了五十多,简直是骇人听闻!快,把这不知天高地厚,胡作非为的丫头,赶紧给我找来!”
    许氏一脸的委屈:“侯府的婚退了,二小姐心里倒是痛快了!可咱们杜家的名声也全完了!她守着偌大的一笔财产,就算一辈子不嫁人也吃穿不愁,当然无所谓!她怎么就不替家里其他人想想?还有那么多兄弟姐妹都没成家,难不成都跟她一样,一辈子窝在家里不成亲不成!”
    杜芙急得不得了,在一旁一个劲地给她递眼色。
    偏偏许氏满腹牢***,正巴不得有个人发泄一下。
    前几日碍着老太太不知情,怕刺激了她,不敢说。
    现在老太太不知从哪听到风声,主动提起,大好机会怎么可以放过?
    “她若是个有心的,放着那么好的机会,就该替兄弟几个谋份差事,寻条出路。退一万步讲,咱不指望着沾她的光,托她的福,可她也不能妨碍自家人的前程不是?你说,就这点破事就敢闹到皇上跟前去!但凡有些家底的,谁还敢进咱们家的门,又有谁敢把杜家的闺女娶回去?”
    杜老太太也是气不打一处来:“谁说不是?立了那么大的功劳,好歹拉拔一下自家的兄弟。兄弟强了,她的腰也硬气不是?大好的机会,居然拿去退婚?小侯爷哪点配不上她,哪点辱没她了?真是不知所谓!”
    “哎!”许氏长叹一声,半是嘲讽半是苦涩:“只怕二小姐压根就没把这几个兄弟当成助力,反而当成了累赘。一心只扫门前雪,不管兄弟瓦上霜。”
    眼看就要过年了,过完年杜修就足六岁了。
    放在有钱的官宦人家,这时就该请个坐馆的先生开始启蒙。
    以杜家目前的现状而言,请坐馆先生是谈不上。
    可她打听了一下,好一点的蒙童馆,一年的束修费也要五十两左右,外加几套四季的衣裳。再加上笔墨纸张的费用,算下来一年的开支最少也在二百两以上。
    杜仲当初是夏风帮忙进的青云书院,虽不如泽被堂有名气,一年的束修费也在五百,外加四季衣裳,逢年过节还得送年节礼。
    且,能进青云书院的多是世家子弟,穿得太过寒酸容易被人耻笑。还得加上住宿费,一年的开支早就一千出了头。
    放在往年,一千多两,虽也是笔巨款,咬牙挤挤也不是挤不出来。
    可今年,先是大旱,后来又有蝗灾,如今大雪下个不停,物价涨得厉害。
    别的不说,光大米就从每石一两五,涨到了五两多。其余青菜豆腐,鱼肉都翻了二倍不止。
    杜谦的薪俸一年才八十两,连塞牙缝都不够。
    她管着这么一大家子人的吃穿用度,就指望着杜诚那间绸缎铺每个月拨点银子,真是捉襟见肘,力不从心!
    这时,就有些后悔——如果当初不那么贪心。单守着永通钱庄的那笔存银,就足够一辈子体面滋润地生活。
    还有余裕让几个孩子的婚事办得风风光光。
    事到如今,说什么都晚了!
    环儿在帘外高声禀报:“老太太,二小姐来了。”
    老太太和许氏一下子便噤了声。
    杜蘅在走廊下,拍着衣上的积雪,待环儿撩起了帘子,这才走了进去:“给祖母请安,二婶也在呢?几位妹妹好。”
    老太太仍赌着气,冷着脸不吭声。
    杜芙,杜蓉都起了身:“二姐姐好。”
    “这大的雪怎么来了?”许氏堆了笑,迎上去亲热地拉着她的手:“冷坏了吧,快,炕上坐。”
    杜蘅含了笑,道:“连着下了几天的雪,想问问祖母这边,有没有银霜炭?”
    炭分四等,最好的便是银霜炭,取几十年的茶树烧制而成,根根均匀,周身染着一层白毫似的银霜,烧起来没有一丝烟雾,且带着淡淡的茶香。
    官宦人家的小姐们,常附庸风雅拿来烧水煮茶。
    因此价格十分昂贵,一斤要价五两,就是老太太这边,一年也不过只配了四五十斤。
    次一点的,是竹炭,专门配给各房主子们冬天烤火之用,另外还有些充做火锅的燃料。
    再次的是黑炭,府里稍有些身份地位的管家仆妇,一等的大丫头,老爷少爷们身边贴身服侍的长随等等领用。
    最次的就是门房值夜时烤火取暖的烟炭。烧起来烟熏火燎的,味道大得冲死人。
    今年冬天来得比往年晚了一个多月,可一上来就是接连四五天的大雪,气势磅礴,很有点咄咄逼人之态。
    因此,银霜炭的价格也在一路飚涨。
    往年是柳氏当家,老太太房里的银霜炭自然一早就备下了。
    许氏却是第一次掌杜府中馈,一来不知规矩,二来手头确实紧,哪会想到买这么贵的银霜炭?
    一听杜蘅的话,当场就脸色发青,诚惶诚恐地道:“老太太是烧银霜炭的吗?”
    柳氏以姨娘执掌中馈都舍得给老太太买银霜炭,没道理换成这个正经的儿媳当家了,反而烧不起了吧?
    可若是真给她把银霜炭买来,少说又要花掉几百两。
    拿这笔银子置办年货,大可过个热闹富足的年了。
    杜蘅微微一笑:“我接手晚,千头万绪的忙昏了头,也是早几天下雪了才想起该买炭了。反正是要买,就过来问一声,若祖母的炭还没备下,就顺便差人一块买了送过来。”
    许氏喜出望外:“那敢情好,二小姐费心了。”
    老太太板着的脸,也有些松动,却不愿为几斤银霜炭低头,遂继续保持沉默。
    杜蘅也不以为杵:“刚才在外边,听得里面好不热闹,大家在说些什么呢?”
    许氏呼吸一窒,脸就可怕地烧红了起来。
    还是杜芙机灵,笑着把话题岔开:“二姐姐,我见园子的西北角上,好象住了几棵梅花。下了几天的雪,也不知道开了没有?有心想去瞧,偏蓉妹妹偷懒,坐下就不肯挪窝。不如,你陪我去看看?若是开得好,正好摘了来插瓶。”
    “好啊。”杜蘅含笑扫了众人一眼,挽着杜芙的胳膊出了门。
    到了门外的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