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代小女子的平淡生活 作者:大雨倾盆(晋江vip2015.2.25完结)-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绣儿听了点点头,王成的想法其实和绣儿的想法不谋而合。绣儿也想着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绣儿想自己以后一定要送自己的孩子去读书,只有孩子不去读书了,在想其余的谋生手段。绣儿不想在自己孩子一出生就被自己当做木匠或者农夫,尽管自己家是种地的做木匠的。
    王成想自己在王可海家吃的不多,就有点儿担心绣儿在那样的气氛下也吃的不好,就问绣儿:“你吃的好吗?如果不好,我再给你做点吃的。”
    绣儿确实没吃好,不过现在不想吃。绣儿听见王成这样问了,就想起王成应该吃的也不好,就说:“我去给你下碗面吧!”王成想绣儿做的面确实比自己做的面要好吃的很多,就没有反对。
    绣儿问:“杨超,你还要吃些面吗?”其实杨超见桌子上的人都没有吃很多就放下来筷子,杨超也没有吃饱。杨超想吃面但是不好意思。在来王成这里的时候,杨家大哥给他说了一些学徒的待遇,就是怕杨超以为有亲戚关系就失去了学徒的本分。
    杨超就摇摇头说:“吃饱了。”王成是和杨超在一个桌子上吃的,王成看见杨超只吃了不到一个馒头,就知道杨超没吃饱。王成自己就是在学徒的时候走过来的,他知道杨超为什么这么说。王成想杨超这孩子能做到这样是真的挺好的。
    但是王成不是一个狠心的人,再说杨超还和自己有亲戚关系,自己家也不指望杨超这一口吃的发财,就对绣儿说:“多下点儿面吧,都没吃饱。”
    绣儿听了王成要自己多下面也不生气,绣儿不是个小气的人,也能理解杨超为什么这么说。绣儿就说:“杨超你以后不用这么客气,我对你就像对伯山他们一样。”绣儿揉揉杨超的头“你就把我当你姑姑就行。”
    杨超被绣儿揉了揉头感觉有点不好意思,杨超的右手摸了摸头说:“可是,你是师娘啊?”绣儿说:“以前你还喊我表姑呢?怎么现在不喊了,你是不认我了呀?”
    杨超急急地说:“不是的,师父叫我喊你师娘的。”绣儿这才明白为什么明明前一天还喊自己表姑,第二天来的时候就喊自己师娘了,原来都是王成教的。
    王成在王可海家呆了一上午,板车一点儿也没有做。王成就怕做不完会耽误人家用,就抓紧时间去干活。王成去后院的时候就叫杨超跟着,杨超跟着王成在外面带了二十多天,一些简单的活儿还是能帮上忙的,而且杨超也知道自己跟着师父多做些也更容易学成,也愿意跟着王成忙活。
    绣儿做好了面。就去后院叫王成和杨超吃面。这次才是绣儿第一次真正见王成做活,至于张柳的小板车因为小,所以工作量要少很多。王成和杨超正在收拾木头。
    因为杨超长得小,所以王成只能自己锯木头。王成穿着一件打满补丁的衣服拿着锯一只脚踩着木头正在费力地锯木头,有好多的木屑都沾在王成的身上了。
    杨超也没有闲着正在另一边将锯好的木头都搬到后院的小棚子里。绣儿这才知道木匠到底有多么地累。
    绣儿进了后院,王成也没有注意。绣儿说:“相公,该吃面去了。”绣儿说着还往王成那边走,王成赶忙说:“这边怪脏的,你别过来。”绣儿不听,还是往王成的身边走,王成也没办法就说:“娘子,有些人沾上木屑会痒的。”
    绣儿怕痒,这才停下来。绣儿说:“相公,你为了咱家真不容易。”王成只是笑笑说:“没什么不容易的,娘子,你这句话说了多少遍了,我这两天怎么经常听到。”
    绣儿假装生气说:“我说多少遍都是心疼你,怎么你烦了?”
    王成知道绣儿没有真生气,说:“真是有点儿烦了怎么办,娘子,说真的,真想你这样说到咱俩七老八十,孩子都大了。”
    杨超搬好一次木头回来,正听见自己的师父和师娘在说这样的话,一时进退两难,不知道自己应该怎样提醒两位旁边还有一个叫杨超的徒弟你呢?
    好不容易绣儿和王成才想到现在家里还有别的人,绣儿赶紧看看杨超在不在身边,结果发现杨超正费力地拖着一块儿木头往棚子那边地走着,绣儿就明白刚才自己和王成讲的话,肯定叫杨超听见了。
    绣儿瞪了王成一眼,怎么不提醒自己杨超在咱家啊!王成被绣儿瞪了一眼,左手蹭了蹭鼻子尖表示自己无辜。王成也确实无辜,因为他也忘了现在家里不止只有绣儿和自己在家,他也没想到啊,怎么提醒。
    绣儿给王成和杨超打了一大盆水,叫两个人好好洗洗,毕竟两个人的身上实在太脏了,绣儿觉得自己的眼睛都不想看到脏脏的两位。绣儿忘了,刚才自己还和其中脏脏的一位一起在后院呢?

  ☆、第二十二章 伯东来了

王成和杨超其实是很饿的,直到一人吃了一碗面才觉得饱。
    过了几天。板车做好了被人领走了,绣儿和王成就开始在菜园子里种菜,可是今天下午正在菜园子里种小葱,绣儿就看到伯东背着一个小包袱进了自家的院子。
    绣儿这几天去了王可海家一次,绣儿问过伯东的事,姑姑王张氏也没有和绣儿仔细说,只是说王春刚同意伯东成亲以后学木匠。绣儿回来还和王成讲了。
    绣儿看见伯东背着包袱进来,就想问问到底是怎么了,为什么快吃晚饭的时间了却背着包袱来这里了,自己的大表哥知道吗?
    王伯东走到菜园子里对绣儿和王成说:“小表姑、姑父,我想了想我还是现在开始学做木匠活比较好。”
    绣儿特别的想说一句大表哥是同意你现在就学,还是不同意你学啊,你到底说清楚啊,我现在不想问你自己觉得什么时候学木匠活比较好。
    王成见绣儿开口就要说,王成用手扯了一下绣儿的衣角儿,示意绣儿现在先别说。王成说:“把东西先放屋里去,有什么事一会儿再说。”
    三人进了屋,绣儿就问:“不是说等你成亲后再学吗?怎么现在就来了?”
    王伯东低着头,没有回话。绣儿和王成一看这,就知道这是瞒着王春刚来的,绣儿就不明白了,今年腊月你就成亲了,最晚明年你就能学了,有必要瞒着你爹吗?
    绣儿想到这就有点生气,你也老大不小了,怎么现在就开始干这不靠谱的事?竟然还瞒着你爹。
    王成也想到了王伯东是自己跑来的,就问王伯东:“不是说娶亲后来吗?怎么现在来了?”
    王伯东这次说话了:“什么叫我成亲后来,那都是我爹糊弄人的,我爹都打算好了,今天就去县城看看有没有合适看铺子的店面。如果有合适的,到了明年还是叫我继续看铺子。”
    绣儿听了这话也明白了为什么大表哥突然不反对了,这分明就是假的先糊弄住伯东好不好?
    王成听了也不知道该不该留下王伯东。王成想先让王伯东在这住下,今天晚上去王可海家一次,问问王可海和王张氏对这件事有什么意见。
    王伯东说:“小表姑,姑父我也不想偷偷地出来学,可是我爹不同意我也没办法啊!”
    绣儿听了没说话,瞪了王伯东一眼,现在难道是有人拿刀架到你脖子上硬逼着你偷出来学啊。王成说:“今天你暂时住在我这里,我一会儿去一趟你爷爷家。”
    到了晚上王成去王可海家,绣儿也想一起去。于是让杨超和王伯东两个人在家。结果到了王可海家,王可海没在家,去了镇上王春刚的铺子里,只有王张氏一个人在家。
    绣儿说;“姑姑,姑父今天会回来吗?”王张氏手里纳鞋底的动作没有停下来,说:“会回来的,这几天你大表哥他们都会回来,没在镇上住,是不是有事?”
    绣儿想王伯东偷偷去了自己家要学木匠到最后肯定不会瞒着姑姑。绣儿就说:"其实吧!还是伯东的事。”
    王张氏听了绣儿的话,以为伯东出了事,不过看绣儿与王成并不着急就知道不是什么大事。王张氏也不着急,就问绣儿:“伯东,这次又要做什么,你表哥不是已经答应成亲后就让他去学木匠活吗?”
    绣儿听了王张氏的话,就知道大家把大表哥糊弄人的话都当真了。绣儿说:“今天,伯东去了我那,他说我大表哥已经去县城找铺子去了,大表哥说的那些都是糊弄他的。”
    王张氏一听就知道是怎么一会儿事了,王张氏了解自己的大儿子,本来还纳闷怎么就突然答应了呢,原来只是暂时稳住伯东啊。王张氏就说:“你大表哥这人也真是的,他从小就说要到县城里去开铺子,没想到现在还没死心,不过,我看这次事儿悬了。”
    绣儿不知道王张氏是说伯东学木匠的事儿悬了,还是大表哥到县城开铺子的事儿悬了。绣儿就说:“姑姑,你和姑父就给我一句准话吧!到底你们同不同意伯东学木匠,如果同意就教他;如果不同意,今天晚上就让伯东回来。”
    王张氏就说:“他去了,成子就教他,不去就不教他,你们就当不知道你大表哥假装同意这回儿事 。反正他都同意了,成子教只是早晚的事,谁叫你大表哥糊弄咱们?咱就当真处理就行。”
    绣儿听了,才觉得事情竟然可以这么办。王成听见王张氏这么说也觉得是个不错的办法。毕竟你自己答应伯东学了,他去了我就当你又答应他提前学了。
    绣儿和王张氏说了一会儿的话,这时王可海回来了。王可海见到绣儿在这儿很高兴,就说:“你们两个人有时间就常过来。”王可海接着对王张氏说:“伯东今天下午从镇上回来了,老大去了县城,可累死我了。”
    王张氏说:“知道伯东回来了,在绣儿家里。”"怎么现在就去绣儿哪里了?不是说成亲后才学去吗,这么着急。”王可海纳闷地说。
    绣儿听了想,“得,这又是一个被大表哥糊弄住的人。”绣儿就说:“姑父,大表哥可是去县城找铺子了,你说找到铺子以后是不是更忙了,那时候还会让伯东出去学木匠活吗?”
    王可海一想还真是这样,王可海和王张氏那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王可海也说:“这个老大,这不是把咱一家子都糊弄了吗?他糊弄咱,咱也糊弄糊弄他,咱就当他同意了。”
    绣儿先听了王张氏出的主意,一听王可海说的话就笑了。王可海点着烟,吸了一口说:“你这孩子笑什么?”
    绣儿说:“你和姑姑真厉害,想的办法都是一样的,你俩是不是商量过。”王可海就笑。
    王成见老两口都叫自己假装不知道王春刚只是暂时糊弄王伯东,就知道老两口是赞同王伯东去学木匠的。心里就明白应该怎么做了。
    回到家,王成和绣儿就把伯东叫过来。王成对王伯东说:“你爷爷和奶奶都是同意你学的,你爹去了县城,等他回来,你的事我会对他说的。”
    王伯东听了这话,就笑了,说:“我就怕家里一个同意的都没有,我爷爷奶奶同意了,我就放心。”
    王成就对王伯东说:“这几天,这里也没有什么活做,你还是去铺子里再去忙几天,今天你爷爷说你爹去了县城,在铺子很累,你去了叫你爷爷歇歇。”
    王伯东知道现在铺子里生意很好,自己今天下午从铺子里离开本身就做的不对。王成这样说,王伯东立即答应了,王伯东说:“那我现在去我奶奶家里说一声明天我去铺子里。”
    第二天,王伯东去了铺子里。小王张氏就问王伯东:“怎么昨天你爹一走,你也走了,幸好你爷爷来了,不然既有送货的又有买东西的,我自己一个人可忙不过来。”
    王伯东也不回答小王张氏的话就说:“我爹去县里找铺子了,娘,你还不知道我爹为什么现在去吧?”小王张氏说:“怎么会不知道,你爹不就是想找个铺子拴住你吗?”
    王伯东说:“娘,是不是你也不同意我去学木匠?”
    小王张氏就说:“谁说我不同意啊,我是知道你爹一定看不到合适的铺子,你想啊,你爹都想去县城好多年了,从去年就去看有没有合适的铺子,可是大多数的好店面是往外租的,你爹是想买,哪有那么合适的?再说了,现在的租子好像涨了。”
    王伯东听了就知道这次自己的爹会无功而返,心里就不厚道地想“买不到铺子好啊,这样你回来,我就可以直接去学木匠活了。反正现在家里就你一个人反对,我爷爷奶奶都同意了,你也没办法。
    小王张氏说:“别在那站着,赶紧地一会儿人就多了,趁着没人整理整理货。”王春刚家里的这个铺子就是个杂货铺子,日常用的东西几乎都有,所以每天都要整理货,不然有人来买东西不好找。
    过了几天,王春刚就回来了,看上去没有比去县城前高兴。王伯东就知道自己爹这是没有看到合适的店面。
    王伯东就对王春刚说:“爹,我爷爷和我奶奶同意我提前去学了。”王伯东心想我这么说应该没错吧,只是掩盖我自己提前去在前,爷爷和奶奶同意在后。
    王春刚听了本能地反对,但是听到自己的爹娘都同意了,就没有说话。虽说王春刚的脾气倔,但是王春南是个孝顺的,一般情况是不会逆着两个老人的意思。
    可是,这次王春刚认为这是关系到王伯东一辈子的事,他就怕自己的爹娘同意是因为太宠着王伯东,糊里糊涂地答应了王伯东。因此,王春刚就打算今天晚上,去爹娘那里好好说说这事,于是也没说不同意。
    晚上,王春刚铺子关门后没有先回自己家就去了王可海家。

  ☆、第二十三章 王春刚妥协

那时候,王可海和王张氏两个人正在吃饭。王春刚毕竟是到的自己爹娘这里,不用王可海和王张氏说让他坐下吃点,王春刚就自己拿了个窝头,拿起筷子吃饭。
    王春刚吃完还说:“这窝头明明用的一样的面,怎么做出来,就不如绣儿做的好吃呢?”
    王张氏听了想踹他,不好吃你也吃这长大的,不好吃你今天吃的也不少。王张氏就没好气地对他说:“老大,你说今天来有什么事,说完了赶紧走。”
    王春刚才不在乎自己娘这样对自己呢,因为每王春刚说王张氏做饭不好吃,王张氏都是这样的反应。王春刚已经习惯了。
    王春刚说:“爹娘,怎么伯东说你们同意他现在就去学木匠,不是说好伯东成亲以后再去吗?”
    王可海听了直接说:“怎么,我们俩同意不行还是怎么回事?”王张氏接着王可海的话说:“你不就是不同意伯东那孩子学木匠活吗?我还不知道你,现在先糊弄住伯东,然后就叫他在铺子里忙活。”
    王春刚见爹娘知道了自己的打算,就直接说:“爹娘,我这不是看铺子的生意好,想着伯东不读书跟着我学两年自己也能生活的不错吗?”
    王可海听了王春刚的话说:“我总觉得铺子不如田地靠得住,也不如会门手艺妥当,现在是朝廷收买卖人的税轻了,小生意才好做,万一哪一天税又重了,生意就不好做了。伯东会了手艺那可是能传下去的,要不是成子成了绣儿的丈夫,成子不一定会把压底的手艺传给伯东。哎,这是别人想都不容易的事,你怎么就死倔着不同意呢?”
    王春刚想说话,但是没来及开口。
    王张氏就说话了:“老大,我们是同意伯东去学木匠活的,做木匠的就像王成这样的去县城接个稍微大点儿的活一个月就能挣十来两银子,这是绣儿说的,绣儿肯定不会对着我说假话的。当然做的活不好赚不了这么多,学好了,比你开铺子不差,咱家的铺子除了税,一个月也就十来两,还用了两个人。”
    王春刚想你们想的都是好的,我这次可是打听了,王成做活可是在县城里数得着的,不好的一个月也就咱以前想的一个木匠一个月二三两银子,王伯东还不知道能不能学的好呢。
    王春刚就说:“我这次去县城打听了一下,王成在县城也属于能数得着的大师傅了,伯东那孩子不一定能做到王成这样。”
    王可海不愿意听王春刚讲的这话,王可海就说:“我看伯东这孩子也不是做买卖的人,以后他接手了铺子,铺子的生意也不会很好。他愿意学木匠活就是因为他自己喜欢,他自己喜欢的东西,我相信我大孙子还是能学好的。”
    王春刚听了爹娘的话,心里也很是纠结。王春刚觉得自己现在下不了决心,心里乱糟糟地。
    王春刚说:“我回去好好想想,这是过几天再说。”
    王春刚回去一晚上没睡,翻来覆去的想到底要不要答应。第二天还没到五更天,王春刚就起来了,坐在炕边上抽烟。
    小王张氏见王春刚起来抽烟就说:“我看你从咱爹那边会来,就心里装了事,到底是怎么了?”
    王春刚也觉得自己这样一个人想也没有什么作用,反而觉得更下不了决心。王秋刚就把昨天王张氏还有王可海的话对小张王氏说了一边,随后说:“你这次别说你不管这件事,你觉得到底让伯东去学木匠活好还是不去学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