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世芳华+番外1 作者:苏四公子(起点vip2013-09-09完结)-第1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他们知道联合政府已经正式作出了表态,但是双方并未宣战,身为一个军人,今后该怎么做,成了他们最关心的问题。

    这一天的戴国瑛神色凝重,瘦削的面孔带着几分憔悴。这一次,他终于没有再让大家失望,面对一双双期待的目光,他语气坚定地开始发表了最后关头的抗倭演说:

    “我们既是一个弱国,如临到最后关头,便只有拼全民族的生命,以求国家生存。这时节,再不容许我们中途妥协。须知中途妥协的条件,便是完全投降、整个灭亡之条件。全国民众要认清最后关头的意义,最后关头一到,我们只有牺牲到底,抗战到底,唯有牺牲到底的决心,才能博得最后的胜利,若是彷徨不定,妄想苟安,便会陷民族于万劫不复之地……我们东三省失陷多年,现在冲突地点,已经到了北平,我们的百年故都,北方政治、文化中心与军事重镇北平,就要变成沈阳第二!”

第二百一十八章一触即发

    戴国瑛的话燃起了与会军官们心中的火焰,纷纷要求奔赴前线,不仅是革命军如此,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军阀部队,也争相电呈联合政府,自愿受其整编,要求调往抗倭前线。

    戴国瑛的声明一对外发表,乔霏便知道形势已经刻不容缓了,不再在胡杰处多加逗留,立刻就要搭飞机离开。

    胡杰家眷众多,一时半会儿还走不了,将乔霏送上飞机的时候,略一犹豫,还是低声请求道,“素月还在北平,现在北平沦陷了,你若是有门路,能不能将她送出来?”

    “八姐还在北平?你们胡家在北平也有些门路,前阵子剑拔弩张的时候就该将她送出来,怎么拖到这个时候?”乔霏皱眉道。

    “你以为我不想吗?素月的性子倔,你又不是不知道,自她闹离婚后这脾气就越发古怪了,莫名其妙地恨上了我们胡家人,只要一听是我们家的人她一概不见,倒是一副很有骨气的样子,真是活活把我气死了!”胡杰恼道,父亲去世后,他与兄弟姐妹们并不亲善,唯有这个妹妹算是和他关系最好的,没想到竟会变成这样,“你说说看,她自己丈夫出轨,关我这个哥哥什么事儿?怎么就恨上我了……”

    “不是还没离吗?”乔霏叹了口气,想当初好好的一对佳偶,没有几年竟然变成了这副模样。

    “那姓冯的臭小子已经搬出去住了,两人现在和离婚没什么区别。你说我这个做哥哥的能不希望他们好吗?我知道素月不想离婚,才劝了她几句,她竟然好心当成驴肝肺。”

    “你不会是劝她说,男人在外寻花问柳,逢场作戏都是正常的,让她大度一些。别把这些放在心上,没来由失了身份吧?”乔霏似笑非笑地看着他。

    “知我者,霏霏也!看吧,她要是像你一样明事理,又何至于闹到现在这个地步?”胡杰苦笑道,“她要是真想离婚,那便离了好了,冯甫已经提了好几次了,她却死活不肯离,可又不肯和冯甫重修于好。真不知道她在想什么,这不是平白耽误自己吗?”

    “她的想法是你这种没有贞操观的种马不能理解的。”乔霏讽刺道。

    “啥?”胡杰瞪大双眼望着她,似乎不敢相信从她的嘴里说出的话。

    “瞪什么瞪。你那样劝她,她能不生你的气么?”乔霏没好气地瞥了他一眼,“好吧,我尽力,争取把她送出来。但是她把女学的事情看得很重,在这样的关头上恐怕是放不下那些孩子们。”

    “如果她执意不肯离开,那也是她自己的选择,我们还是尊重她吧。”胡杰苦笑,“你们这些留过洋的女孩子就是太独立太固执,有的时候苦的是自己啊。”

    虽然流行娶洋太太。但仔细想想女人还是不要太聪明的好,傻一点儿大家都活得快活。

    “那也是我们自己选择的路,”乔霏笑了笑。“我先走了,方蔚和林柔都是好女人,你不要辜负了她们。”

    “我从来不辜负女人。”胡杰潇洒地笑了笑,纵使手中没有了权力,但是依旧有如花似玉的美人儿生死相随。这一世也不算白活了。

    一回到上海的乔霏,还在机场就接到了政治宣传部的任务。她必须立刻代戴国瑛起草一份联合抗倭宣言。

    “政府对于北平枪击一事,已确定始终一贯的方针和立场,且必以全力固守这个立场。我们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准备迎战而绝不求战。我们知道全国应战以后之局势,就只有牺牲到底,无丝毫侥幸求免之理。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所以全国国民必须严肃沉着,准备自卫……

    当此国难极端眼中,民族生命存亡绝续之时,我们为着挽救祖国的危亡,在和平统一团结御侮的基础,众志成城,共赴国难……”

    这一份宣言写得自然漂亮,戴国瑛也是极为满意,不改一字便以联合政府总统的名义发出,很能够激发整个民族的士气,全线抗战的时刻终于到了。

    就在华北地区战云密布的同时,两国的军队在黄浦江畔也一触即发。

    倭国在上海的虹口、汇山码头一带一直有着据点,两国既然开战,身为临时国都的上海自然难逃一劫。

    此时的沈绍隽已经荣升为第一军的军长,自然要在上海应战,虽然夫妇两人都在一处,但这段时间忙得脚不沾地,都是有家难回,难得的几次见面也是在总统府的会议上。

    会议室弥漫着低气压,总统府数日灯火通明,各路大员纷纷应招赶来。

    不到四天的时间内,戴国瑛连续三次召集高级幕僚,紧急磋商对策。

    一大批高级将领和幕僚都向他建议,以当前两军的状况,上海殊难固守,战略上不应为与敌争一城一地的得失而过早投入大部队消耗决战。

    “绍隽,你怎么看?”戴国瑛习惯性地征询自己心腹爱将的想法。

    “卑职以为,在上海作战损失较大的部队一律撤往后方整补,仅在上海留少量部队作象征性抵抗后主动撤离,以图保存实力,贯彻持久抗战之方针。”沈绍隽正色道。

    戴国瑛点头赞同,但是心中依然摇摆不定,就这么放弃上海总觉得不踏实。

    这个时候门外传来老迈的宋慕德大叫大嚷的声音,连忙有人开门出去,原来是宋慕德得知戴国瑛有弃守上海的念头,特地赶了过来直闯会场。

    “上海是联合政府首都,为国际观瞻所系,又是卢林先生陵寝所在,故都北平已经沦陷了,若再弃守上海,将来我们有何面目去见卢林先生?你们这些兔崽子对得起卢林先生的在天之灵吗?……”宋慕德是党国元老,就连卢林当年都要对他敬重礼让,戴国瑛对他更是礼遇有加,他说的话无论在哪儿都是极有分量的,这一番劈头盖脸的怒斥,果然让所有人脸色一变,会议室陷入了尴尬的沉默。

    “慕公言之有理,再研究研究吧。”迟疑不决的戴国瑛走出了会议室,只留下了这一句不置可否的话。

    乔霏的脸色变得煞白,她知道沈绍隽的战略是正确的,若按照宋慕德的说法死守国都,最后不仅要赔尽精兵强将,还会引发倭人的仇恨报复心理,将这种变态的情绪发泄在无辜的国民身上,继而对国民进行疯狂的屠杀。

    但是她也能理解戴国瑛的顾虑,沈绍隽作为军机幕僚可以只着眼于国内的军事因素,因此可以做出单纯正确的判断,而戴国瑛却不得不考虑弃守国都在国际政治层面的影响。

    这一场战若是不多加抵抗固然可以保存实力,但是一定会被国民认为联合政府懦弱,从而对戴国瑛大加攻讦,无疑又给了保皇党和党内的捣乱分子可趁之机。

    从政治层面上来说,这一场战一定要打,还要集中兵力狠狠地打,就算是战至最后一兵一卒也要打出血性。

    “绍隽,等一等。”众人步出会议室之时,乔霏喊住了沈绍隽,作为戴国瑛的嫡系心腹,即使政治宣传部的部长都无法参加这次会议,她还是能够列席会议。

    听到这一声唤,原先脸色都紧绷着的众位同僚脸上都染上了一丝暧昧的笑意,有几个长辈还意味深长地拍了拍沈绍隽的肩膀。

    沈绍隽无奈地笑了笑,却是知道乔霏的性子,家国大事在她心中永远都重于儿女情长,现在唤他绝不可能是要和他互诉衷肠的。

    “现在要赶到军部里去么?”乔霏赶上他,两人的面容中都有着一丝憔悴。

    沈绍隽点点头,不由自主地伸手帮她拢了拢发髻,这几日两人虽然有见面,却鲜有交谈,他看着她日日眉头紧锁,也不是不心疼的,只是国难当头,谁都顾不上那么多了。

    “去你车上吧,有些话想和你说。”乔霏想来想去,如今还是只能指望他了。

    沈绍隽的司机很体贴地下了车,外人以为这小俩口只是在车内互诉衷肠,倒也不会生疑,这里反而是最秘密的谈话地点。

    “姑父最后一定会采纳慕公死守上海的主张。”乔霏开门见山。

    “为什么?”沈绍隽语气微怒,死守上海分明是不明智的,没有一个将领会赞成这样的主张。

    “因为上海是国都,他担不起卖国贼这个骂名,所以最后的方针一定不可能是象征性防御,而是永久性防御。”乔霏叹道,“他的决定一下,必定没人愿意临危受命,主动去接守城这个烫手的帅印。”

    沈绍隽不语,满腹不满,换做是他,他也不会接,这是一场必败的战争,而且输得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

    “如果是要死守上海,你们第一军一定会被拉入保卫首都的序列,你就算是避也避不掉,倒不如主动点接了这摊差事。”

    “我接有什么用?这帅印也轮不到我。”沈绍隽苦笑,虽然是军长,但他还没有资格指挥这样一场大的战役。

    “这个烫手山芋没有人肯接,我准备让胡杰来接。”乔霏长长呼了口气。

第二百一十九章密谈

    “胡杰?你疯了?”沈绍隽不可置信地看着她,这个选择大胆得近乎荒谬,胡杰这个人选简直比他自己还出人意料。

    “不然你觉得还有谁愿意接这个差事?难道要宋慕德来守上海么?”这一战太重要了,无论是谁她都不能够放心,所以她一定要找一个自己能够影响到的人。

    沈绍隽沉默了几秒,胡杰这个人选乍一听是觉得不可思议,可是细细一想,也并不是不可能,他也曾经是三军统帅,从资历上来说自然有资格负责守卫上海,若是没有人愿意守上海,他接了帅印倒算是将功赎罪。

    “所以我才要你主动请缨参加上海保卫战,只有你在,姑父才有可能放心让胡杰接帅印。”沈绍隽是戴国瑛最亲信的手下,又具有牵制胡杰的实力,戴国瑛生性多疑,也许面子上对胡杰推心置腹,并许以重任,但对胡杰绝对不可能放心,只有让他的心腹看着胡杰,他才会把军队交到胡杰手中,当然也不排除他架空胡杰甚至倒打一耙的可能。

    沈绍隽却没有像过去一样立刻应下,反而是微微皱着眉头,难掩忧色,这一仗在他的意料之外,“第一军仓促成军,来守上海……”

    虽然是赫赫有名的猛将,带着手下的第一师南征北战,但他坐上第一军军长这个位子还没有几日,随着全国各地部队源源不断地涌入,为便于协同指挥配合作战,军委会将不同军系的部队凑在一起,编制了新的军级番号,而升任的新军长,也有可能是非本派系的长官,从而打破了军队长期以派系圈定部队统率范围的怪圈。

    而沈绍隽的第一军就是这样一支临时拼凑而成的军队。沈绍隽这个军长还兼着第一师的师长,第一军下辖三个师,除了第一师是沈绍隽的嫡系命脉之外,另外两个师都是纯粹的杂牌军。

    其中第二十八师是由两个省级保安团和已被撤销番号的旧军阀残部合编而成,第十七师则是由早年山东的一支地方部队改编而来的杂牌军,由于战绩不突出,伤亡又惨重,曾经被裁撤,几经周折,被拨编到了第一军。

    所以在这三个师中。只有第一师是戴国瑛的嫡系宠儿,也是真正得之于革命军的正宗血脉。

    乔霏微微一愣,她只知道第一军是日后威震抗倭战场的铁军。是革命军中一支传奇部队,这个军在抗战时期曾经被军委会当做整个华中战场的战略预备队,几乎每一场硬仗都活跃着第一军勇猛的身影,它的赫赫战功也使倭军恨之入骨,并咬牙切齿地称之为“支那第一恐怖军”。

    她没有考虑到的是。这支军队其实是在抗倭战火中仓促诞生的,它的桂冠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凭着在战场上真正一刀一枪拼出来的战功脱颖而出,才享有了后来突出的地位和声誉。

    这个时候的沈绍隽恐怕还需要一些时间来与新并入的两个师进行磨合,如果立刻让他带着第一军上战场恐怕的确会存在问题。

    一直以来她都将沈绍隽想得太强大了,认为他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能打胜仗。这其实是潜意识作祟,她根本完全不了解军事,沈绍隽之所以常胜。是因为他了解自己的军队也明白时势,懂得在合适的时候做出正确的判断,而她的想法显然太一厢情愿了,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他身上,而没有顾忌其他的客观因素。

    想到这里她不禁出了一身冷汗。也许会因为自己贸然的举动而改变历史的走向,甚至害他送命。

    车中沉默了一阵。沈绍隽开口了,“我会向校长请缨的。”

    “第一军能做好准备吗?你不必顾虑我,方才是我没有思虑周全。”乔霏难掩忧色。

    “这样的决定自然不可能是你随口一句就能影响到的,我总不能拿我那些手下的命来讨好你吧?”沈绍隽坦荡地笑了起来,“其实想想如今哪里还有什么太多时间磨蹭,只能在战争中磨合了,如果校长下决心死守上海,就算我不主动请缨,第一军也是逃不掉的,况且军人就应该不恐战,不惧死。”

    “等他决定一下,你当场就向他请战,”乔霏略一思忖,“那时候的他肯定最好说话,你尽管向他要最好的装备和军官,争取在最快的时间提升你们第一军的战斗力和装备。”

    各个军队都成天向戴国瑛要钱要粮要装备的,没理由沈绍隽就要做个老实人,既然要上战场打战,就必须给他们配备最好的装备。

    “我知道了,”从军这么多年,这些道理他也明白一些,“你特地来找我,肯定不止是要说这个事,还有什么想法?”

    乔霏笑了笑,反问道,“你觉得如果不惜一切代价死守上海,守得住吗?”

    “我看没有守住上海的有利条件,本来就军心不齐,所有人都知道死守上海是错误的主张,为着一个宋慕德就要军士们卖命,有几人会情愿?恐怕大部分人身在江南,心已到了江北;而且部队刚刚进行调整,无论是谁来做主帅,长官部都是临时凑合而成的,所指挥的部队也是临时调拨的,就算是胡杰来守,这些部队他过去没有指挥过,不了解各部队的情况,也不了解敌人的情况,这一战没有胜算。”

    “其实宋慕德的主张未必就不是正确的,除了国际影响之外,我们还有经济命脉,上海这座大都市有太多民族产业,如果我们太快放弃,这些产业来不及迁往后方,一旦被倭人得去,无疑就增加了他们的实力。所以这场战要打,但不是硬拼,我们绝不能把自己的精锐都耗在这个战场上,必须且战且退,我们的目标不是死守,而是争取时间。”如果今天主政的是卢林,她自然可以把这些话坦然相告,但是戴国瑛并没有他那样的胸襟和气度,乔霏这样一个外行人的话,他是绝对听不进去的,所以她只能从沈绍隽这里下手。

    “恐怕不容易,一旦在上海开战,这里一定是主战场,倭人一定会调拨大批军队,在这样的情况下,和他们周旋并不容易。”

    “‘游军之形,乍动乍静,避实击虚,视赢挠盛,结陈趋地,断绕四经’。我虽然不懂行军大战,可我觉得这句话用在这场仗上也未尝不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尽量不和他们正面相抗。”

    “在正面战场上敌进我退,那上海一天就沦陷了。”沈绍隽不以为意地笑了笑。

    “难道死守上海只有你们第一军么?我说的战术只适合你们第一军,到时候投入战场的数十万兵士自然会吸引倭人的注意力,你们只需要在后方骚扰,歼敌数量也未必会小于正面战场,还能在最大限度上保存自己的实力。”

    沈绍隽微微摇了摇头,没有答话,如果在大战中他还只顾着保存自己的实力,不敢与敌军硬碰硬,只靠着小股骚扰得甜头,那就不是那个充满了血性的战神了,还会被整个革命军传为笑柄,一辈子抬不起头来。

    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