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虞家小姐 作者:楚秋(晋江vip2013-04-02正文完结,布衣生活)-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倒是虞太太这么一番按排,解了她心中的一个疑惑。她曾经好奇过陶家庶子与庶女数量如此不成比例,陶家只四个儿子,前头三个都是来自陶大太太的肚皮,只活下来一个庶子。再看看陶家的庶出女儿们,除了大陶氏之外,目前活下来的就有十一个了。
  现在算是明白了,庶子生下来了要娶儿媳妇,要下聘礼,以后还要分家分财产出去,根本就是陪钱的生意。庶女比较之下就是赚钱的,养到十岁就开始做针线,然后养到十五岁,就能拉到外头卖了。就比如她嫁到虞家去,陶家一分银子没花不说,还白得了两千银子的聘礼。
  现在又轮到陶四姑娘,嫁给一个六十岁的老头子冲喜,陶太太明摆着是冲着聘礼去的,只怕这一笔也不会轻,最少也得两千两。按这个卖法,陶家现在这些姑娘们,足够陶太太大赚一笔的。
  小陶氏回到后花园里,陶太太带着两个儿媳妇听戏。虞秋元则是跟虞老爷,虞大爷和虞二爷则是闲聊着,打心里说虞秋元看不上陶家的爷们,让他说没一个像爷们的。虞老爷自是不必说,除了播种之外啥都不会,偏偏又怕老婆怕的要死。
  陶大爷,陶二爷更不行,陶太太也许是个厉害的主母,但她明显不会教孩子,把自家儿子养成裙边仔,全靠老娘和老婆,自己屁都不会。
  小陶氏坐下听戏,陶太太看她一眼,笑着道:“今天你姐姐怎么没跟你一起来,我本以来你姐妹要一起过来的。”
  小陶氏一脸恭敬的道:“是大爷说的,今日我先跟大爷一起过来,等改日再跟姐姐一起来。”
  陶太太听得淡然一笑,口气却有点凉凉的,道:“姑爷倒是疼你。”
  小陶氏低头不语。能把庶女当猪仔往外卖,这样的娘家实在指望不上。
  坐席到半下午,戏也听了几出,虞秋元就要带着小陶氏起身告辞。三天回门必须当天回家,还得天黑之前就要到家,虞陶两家离的不近,自然要早点回去才好。
  虞大爷和虞大奶奶送二人到二门,坐上车客套几句也就走了。
  车驾出了陶家的门,小陶氏轻轻叹了口气,抓住虞秋元的手在胸口。她是有点后怕,幸好她嫁到虞家来了,虽然是兼祧的后妻,但若是任由陶太太拉出去卖,结果只怕会更悲惨。
  “这是怎么了?”虞秋元笑问。
  小陶氏低头浅笑道:“刚才跟姐妹们一处话,众姐妹都庆幸我得了这么一个好夫婿,我听得十分欢喜。”娘家的丢人事不能说,自家夫君都不能说,这种事情说出去,她自己脸上也不好看,再者虞秋元越发的看轻陶家,她越是不利。
  “呵呵……”虞秋元得意起来,擒住小陶氏的下巴,一脸流氓样的道:“我的好处,晚上爱妻更会明白。”
  “大爷……”小陶氏娇俏的说着。
  马车上适当的动动手,虞秋元只觉得过很不瘾,恨不得车子能飞回虞家去。一直让车夫快些,终于赶回虞家,车驾从西角门进,停至二门处,只见己经有一辆车驾,婆子正扶着一个三十来岁的夫人,身边跟着一个十五、六岁的姑娘,另外还有一个十□岁的少年人在车驾旁边着着。
  三人都是一脸风尘,身上虽然不是粗布衣服,却也好不到哪里去。小陶氏估摸着是哪门亲戚上门了,正想着问虞秋元。
  虞秋元己经认出来了,上前道:“田姨妈?是姨妈吗?”
  


☆、田姨妈

  虞大太太娘家姓张,也是京城人士,原先家中也曾兴旺过,祖父是二品大员,但到父亲这一代就不行了,只是个五品京官。现在虞家是虞大太太兄长当家,更退一步,直接是五品外放,这都两任了,完全没有回京的意思。
  除了家中主事的这个兄长外,虞大太太只有一个嫡亲姐姐,夫家姓田,也就是田姨妈。要说到田家,想当年比之虞家要好的多,田姨娘是嫡长女,娘家当时也强,嫁的自然更好些。但田姨娘嫁的丈夫太烂了些,在自己亲爹的孝期礼里,他弄出个庶子来,直接丢了功名和官位。
  当时田家老太太还在,弄出这样的丢脸的事,田老太太只得提前分了家,让田姨妈他们一家回老家去。田家出京之时,虞秋元己经四、五岁了,对这个姨妈样貌多少有点印象,感觉挺和蔼可亲的一个人,对他非常好。
  后来田家如何虞秋元就不知道了,只知道一年前田姨丈己经过去世,其他的就不知道,虽然田姨娘与虞大太太有书信往来,虞大太太也就没提。
  “这是元哥儿吧,一转眼都长这么大了。”田姨妈上前拉住虞秋元的胳膊,细细打量着虞秋元,眼泪也跟着掉下来。
  虞秋元多心情激动之余也有几分感叹,田姨娘只比虞大太太大两岁,但看现在的模样比虞大太太老了十岁不止。双鬓都能看到白发了,脸上的皱纹看着比虞老太太的还多。
  就在虞秋元和田姨妈相认的功夫,虞大太太己经接到婆子的通报迎了出来,姐妹两个十来年不见,此时相见只差抱头痛哭了。还是虞秋元劝着道:“母亲与姨妈还是先进屋去,见了老太太之后,再慢慢说话不迟。”
  虞大太太忙擦擦眼泪道:“姐姐快屋里请,这是昕姐和晓哥儿吧,都这么大了。走,先去见过老太太。”
  后院正房里虞老太太己经接到消息,当日给虞秋元说亲时,她并不同意田家女儿,并不是因田姨妈不好,而是田姨丈实在太丢人。再加上虞大太太和田姨妈是姐妹俩,虞老太太担心虞大太太偏心过了,这才选了跟虞大太太没有血缘关系的陶家。
  把虞家姑娘们都叫了过来,大陶氏也派人通知了。姑娘们都跟着虞老太太住,来的倒是挺快,大陶氏稍稍慢了一步,眼圈有点红红的。虞老太太看到就有点不太喜欢,提亲时又说好的是兼祧,就是小陶氏现在进了门,也没有哪里亏了她。天天哭,就是有好事也被她骂没了。
  “大爷和二奶奶回来了没有?”虞老太太问着管事媳妇,按理说这时候该回来了。
  媳妇回道:“己经回来了,跟田姨太太就在二门撞上的,正跟着太太一起过来呢。”
  “嗯,那就好。”虞老太太不再说其他。
  虞秋荻只在虞老太太身边站着,对这位田姨妈实在没什么印象,倒是对田姨丈的丑事知道的比较清楚。毕竟这里是京城,官员们为了官位富贵也得注意自己的德性。就是有丑事也要藏着,除非是实在藏不住了。
  除了十来年前京城卫家二房闹过一出宠妾灭妻,至使嫡长子杀父妾伤幼弟,后被逐出宗族的“惊才绝艳了”事迹外,田姨丈这出父亲孝期里生子也算大的。出事之后田姨妈一家就分家回了祖籍去,现在上京来倒不奇怪,毕竟亲友都在京城。
  田姨妈上前行礼,笑着道:“见过老太太,给老太太请安。”
  虞老太太微笑着道:“许久不见姨太太,一切安好。”
  田姨妈又让田昕和田晓过来给虞老太太磕头,见完礼,这才挨个介绍虞家人。
  先从虞秋翎开始,其次是虞秋元和大小陶氏,然后就是虞家的姑娘们。虞秋荻细打量着田家兄妹,田晓大概十□岁的模样,生的模样倒是好的,举止大方得体,看着像是个读过书。田昕比他小几岁,大概十五、六岁的模样,低眉顺眼,也生的好样貌。
  厮见完毕,各人落坐上茶,虞老太太笑着道:“姨太太怎么突然上京来了?”一般来说亲戚上京总要先写了书信,这厢也好准备,像田姨妈这样突然杀过来的不常见。
  没想到虞老太太这么随口一句,田姨妈眼圈马上红了起来,边哭边道:“当年在京城出了那么丢人的事,要不是实在过不去,我此时如何敢带着儿女们上京来。”
  当年田姨丈虽然犯下不孝的大罪,毕竟亲妈还在,田老太太做主分的家,并没有亏这个儿子。出京城时,田家的经济还是可以的,一家人回了祖籍开阳,按田姨妈想的,反正男人就这样了,她只能指望着儿子,专心教养自己一对儿女,其他的事情越发不想管了。
  不曾想田姨丈却不是这么想的,以前在京城时总有父兄管着,现在回了开阳,身边没有长辈约束,越发的不像样子。跟着族里人吃喝嫖赌就不说,还学着人家做生意,结果又被几个流氓伙同族里人坑了一大笔。
  离开京城之后,除了田庄的固定收益之外本来就没什么进项。田姨丈这么一折腾家里底子就差不多,剩下的就是田姨妈嫁妆里几处庄田,要不是田姨妈抠的紧,只怕也要被田姨丈抢去,那时候他们娘们更是一无所有。
  玩的太花,田姨丈终于潇洒的马上风死在歌伎身上,田姨妈便把家里的值钱的东西卖的卖,当的当,总之是全部折现了握在手里。自己亲生的两个带在身边,姨娘通房们更是该卖的全部卖了,至于其他庶子庶女,又不是她生的,该找谁找谁,与她没关系。
  把开阳的事务处理完,明年又是秋闱之期,田晓己经中了秀才,明年正好下场。田姨妈这才带着一对儿女上京来,上京之前,不是没跟京中大伯写信,结果却是一脸嫌弃,又说到田姨丈当年之事,还说田姨妈教夫无方才有此罪。
  把田姨妈气的大骂,她是倒了几辈子血霉才摊上这么混帐的一个男人,田家还敢说她的不是,明明就是他们家没有把儿子教好,祸害了她一辈子。田姨妈现在是对田家上下恶心透了,此回上京来,娘家兄长一直外放不在京城,只得来投奔妹妹。
  “原来如此。”虞老太太听得几分伤感。
  本来听到田姨妈进府,她还有点疑惑,这多少有点不在情理之中。田家也算是高门大户,家中兄弟众多,现在田姨丈过世,田姨妈孤儿寡母上京来,该先去田家才是。田家兄长就是再嫌弃这房人,为了自己的名声也得收留他们。
  没想到田家先把田姨妈气了个半死,应该是害怕田姨妈去投奔,所以先给了她难堪。想想也是,田家都有本事把儿子教成老子孝期都能弄成孩子来,现在嫌弃弟弟家的孤儿寡母也是理所当然。
  虞大太太听得也直掉眼泪,虽然田姨妈信上说过,但跟现在听田姨妈边哭边说感触又有些不同。想想她在虞家,除了受受虞老太太的气,日子基本上也是顺心的,虞老爷也就宠宠安姨娘,田姨妈这日子真不知道是怎么过的。
  田姨妈上京之前还在信上说,希望能投奔虞家,其实也就是想在虞家住下的意思。虞大太太是满心的同意,但这个主她也不敢做,上头还有老太太。本来她也想跟虞老太太说的,只是这个婆婆她实在太害怕,根本就不敢开口。
  “姨太太既然来了家里,哥儿明年也要下场,外面找房舍反而麻烦,不如就在家里住下,大家也亲密些。”虞老太太笑着说。
  田姨妈落魄至此,现在上京投奔,若是让她们孤儿寡母出去,自己也是与心不忍。左右都是亲戚,田姨妈品行行事也都不错,多三口人吃饭就虞家来说并不是问题。更何况田晓明年就要下场,若真是得了功名,与虞家也有益处。
  田姨妈就等着虞老太太这句话,虽然把开阳产业处理完后她手里还有点钱,但田昕要出嫁,田晓要娶亲,样样都要钱,她不得不精打细算的过日子。还有田晓明年秋闱的事,总要寻个好地方让他安心读书。田家是彻底靠不上了,娘家兄长不在京中,现在唯一能靠的就是这个妹妹。
  遂站起身来,田昕和田晓也跟着起身站到母亲身后,田姨妈福身道:“多谢老太太怜悯。”田晓和田昕直接跪下了。
  虞老太太忙道:“都是亲戚,哪里如此客气,快扶起来。”
  虞大太太忙扶田姨妈起身,虞秋元也过去扶起田晓,虞秋翎上前扶起田昕。虞大太太一脸高兴,拉着田姨妈的手道:“终能与姐姐厮守几日了。”
  田姨妈更是满心欢喜,能在虞家住下,她也多少松了口气。
  虞老太太想想又道:“后花园边上西北角那处小院倒是不错,六七间房舍,姨太太带着姐儿去处最为合适。至于晓哥啊……”虞家的姑娘多,又都跟着她,她正房后头就是后花园,总不能让田晓也住过去。
  虞秋元立时接话道:“我的外书房一直空着,正好跟表哥一起读书。”
  虞老太太觉得十分妥当,道:“甚好。”
  


☆、接风

  虞秋元的外书房倒是一直收拾好的,田晓可以马上入住。但后花园边上的那处院子虽然空了许久,虽然说不上年久失修,也不能马上住进去。虞大太太亲派婆子丫头去打扫,虞老太太还特别说了,要是家俱过于破旧,那就全部买新的,田姨妈一家估计要住上许久了。
  虞秋元指挥着小厮给给田晓收拾住处,虞大太太却带着田姨妈和昕姐先到自己正房暂住。她们姐妹许多年不见,自有许多话说,再者虞老爷天天在安姨娘院里,来她院里的时候就少。这次就直接给虞老爷传了话,让他这两天别来这边。
  田姨妈上京带来的东西不多,只有几件换洗衣服,料子还都是很差的那种。虞大太太看过之后,直接拿了自己没穿的衣服给田姨妈,又从虞秋元那里拿了衣服给田晓穿,田昕的身量跟虞秋翎差不多,又特意到她屋里寻了衣服。
  田姨妈接到衣服就道谢,虞大太太笑着道:“姐姐和哥儿,姐儿先将就穿着,针线上人的赶工总要赶几天,委屈姐姐了。”
  “让你费这些心,哪里还能说委屈。”田姨妈说着,未出京之前她就知道虞家老太太厉害,十来年过去了,没想到虞老太太威严不减,虞大太太这十来年日子估计也不是那么顺心。
  田姨妈带着田昕梳洗完毕换好衣服,婆子就过来传话道:“老太太传晚饭了……”
  虞大太太忙站起身来,对田姨妈和田昕道:“老太太那里传饭了,我们也过去吧。”
  平常都是各人屋里吃饭,最多姑娘们跟着虞老太太吃饭,但今天田姨妈来了,虞老太太便说摆酒设宴给田姨妈接风,众人自然便要过去。
  例行接风洗尘,因为男少女多,而且就一个外男在,也就没再分为男女两席,用屏风隔开之类。只是分席而坐,虞老太太正中居一席,左手边是客人田姨妈和田晓,田昕,右手边是虞老爷和虞大太太,安姨娘旁边侍侯。再往下排就虞秋元,以及虞家姑娘们。
  两三人一席,食物捡各自喜欢的几样放在前面小桌上,大陶氏和小陶氏并不入席。她们做为媳妇此时要照顾上头两层婆婆和小姑们。
  大陶氏虽然做了一年多虞家媳妇,但虞家亲友不多,虞老太太也不爱交际的人,自己也不立规矩,虞大太太见婆婆都不立规矩,她也索性不立,一直以来都是各吃各的。突然有这种场合了,大陶氏反而有点措手不及。
  相比较之下小陶氏就熟练多了,主要是在陶家的时候,从小到大没有被丫头侍侯过。反而每到过年过节时,因为陶家下人少,总是要让庶女们去侍侯收拾,这种活计倒也熟练。指挥着婆子摆桌放菜,婆婆们那里的菜色,便亲自端过去。还有几个小姑那里,虽然不知道各人喜好,几样色菜总是搭配妥当。
  “嗯,二孙媳妇是个妥当的,大孙媳妇你坐下吧,让你妹妹侍侯。”虞老太太直接说着,大陶氏杆在那里不动,全没有小陶氏的灵巧,既然帮不上忙,那不如索性让她坐着,让小陶氏来。
  “是。”大陶氏倒也不客气,她没侍侯过人,小陶氏既然为小,理所当然该侍侯。
  小陶氏见大陶氏要坐落,便又让人安排坐位,本来像这种场合,孙媳妇是捞不着坐下吃饭的,总是等饭完捡点菜渣吃。现在虞老太太让她坐下了,小陶氏想了想便让她与虞秋翎,虞秋芳一席,她们是亲姑嫂,正该一处坐联络感情。
  安置妥当,菜色上全,小陶氏仍然不入座,只是在虞老太太身后站着,不时的在席间倒茶传菜,指挥丫头婆子。
  酒宴开始,虞老太太先端起酒杯,接风洗尘不过是那些客套话,田姨妈虽然离京多年,但交际应酬并没有落下。就是现在有求与人,田姨妈还是有点底气的,就看明年田晓了,儿子有功名,她的好日子还能回来。
  因为明天是会亲日,虞家早传了一班小戏进府,戏台也搭好了,此时便传了过来。班主献上戏单,虞老太太便让田姨妈点戏,笑着道:“姨太太是客,点两出好戏,让我们听听。”
  田姨妈这才不推辞,点了两出热闹戏,又把戏单推开虞老太太。戏听了几出,明天还要会亲,还得闹上两天,再加上田家三口也是一路劳动,觉得差不多也就散场了。
  这厢散场走人,虞秋荻和虞秋翎去侍侯老太太,安姨娘去侍侯虞老爷,虞秋元带着田晓去外书房,大陶氏径自回房,小陶氏却是跟着虞大太太一起过去料理。
  田姨妈和田昕要先在虞大太太正房睡,住肯定能住下,只是屋里铺盖之类未必够用。田姨妈和虞大太太是姐妹俩,很可能一起睡下了,但又多了一个田昕,总要另外铺床。虽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