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快穿]回溯之旅 作者:水镜凌澜(晋江vip2014-06-29完结)-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知青们在农村待久了,年纪也大了,原先还盼着中央早点下放让知青们回城的政策,结果一年又一年,一点动静也没有,知青们的心就开始浮动了。

    既然中央暂时没打算让他们回城,那他们只能在农村继续待下去了,可是这农村的日子不好过啊,不止工作累,生活也寂寞,要是过几年中央还不让他们回城,他们要一直打光棍下去吗?

    女知青还好,只要肯忍耐,嫁个只有小学文化的村长儿子,或是嫁个脾气暴躁的生产队长,日子也能过得下去,可是男知青就不好过了。男知青眼光高,看不上农村姑娘,原打算把这光棍日子熬下去,等回城再娶媳妇,可是这明里暗里的排挤太难熬了,这些农村人就是看他们这些城市青年不顺眼,时时想把他们打压下去,要是他们身上还背着黑五类的不光彩历史,那就更受罪了。

    若是,娶个根正苗红的农村姑娘呢?日子是不是会好过很多?

    这样的想法开始在男知青们的脑海中盘旋。

    关于知青们的婚姻问题,公社也很头疼,发生在知青间的情感纠争已经影响到了公社的治安,有些是知青感情不专,有些是村民欺负知青,听说有的公社还发生过女知青被强、奸的恶性案件,矛盾是越来越明显了。

    公社开始考虑,要不要把当地大龄女青年和男知青拉配对,这样会不会解决一些矛盾?

    男知青有了想法,公社也有了想法,于是后面的事情就顺理成章了,公社里开始为大龄女青年介绍男知青,身为大龄女青年的蒋爱红自然就成了村里的配对目标。

    命定的轨迹开始显现,村里给蒋爱红介绍的正是知青中年纪最大的赵建国。

    赵建国对江心钰的印象很好,知道介绍的对象是江心钰,直接就应承了下来,相处时也有意地照顾了江心钰的感受。

    江心钰虽然按照命运的安排接受了赵建国,但是心里很是抵触。

    伊娃感觉到了江心钰的抵触,也只是冷冷地提醒她不要表现出来,除此之外并没有多加干涉。

    领证前一天,江心钰一个人跑到了山上,她需要平静一下。

    来到这个时代已经快三年了,江心钰以为自己成功融入了蒋爱红的人生,可是事到临头她才发现,困难刚刚开始。

    之前她的生活关系简单,只要当个好女儿、好姐姐,再与知青们做朋友就可以了,可是从明天起,她就要与赵建国共同生活了,她要学着做一个好媳妇好妻子。

    一想到要与赵建国同床共枕共同生活,江心钰就觉得一阵恶心,她厌恶男人,更厌恶渣男,要她与渣男做夫妻,她怕她会成为杀夫凶手,可是,这是她必须完成的任务,她要得到命中男子的真心。

    江心钰烦躁的拉扯着身边的灌木,她知道,她必须完成任务,必须改变命运,她要还阳,她要照顾母亲,但是,她过不了自己这一关啊。

    “伊娃,你能不能帮帮我?”江心钰在心中问道。

    “怎么帮?”

    “有没有迷药幻药之类的东西,让他吃了产生幻觉,以为我和他那个了,我不想和他那个。”江心钰觉得耳朵根好烫,这样的话题真不想提。

    “让他吃药,你怎么怀孕?你忘记你前世有个女儿了?”

    江心钰咬了咬唇:“有没有傀儡替身之类的东西,在必要时替代我?”

    “有,但这类东西不会怀孕。”问题又绕回孩子这点上。

    “伊娃,我,我真的很难克服。”江心钰快哭了。

    伊娃沉默了一会儿:“我可以把你的灵魂暂时抽出来,让他与肉身接触,只是这样一来,他对你的感情不会深厚,你该明白,男人对这方面要求很高,这样不利于你得到他的真心。”

    “没关系没关系,我可以在别的地方弥补。”江心钰现在顾不得这方面了,只求能摆脱让她厌恶的场面。

    “既然你坚持,那我就成全你吧。”伊娃终于应承了下来。

    江心钰和赵建国领了结婚证,在村里办了场简单的喜宴,婚事就办好了。

    新婚之夜,江心钰坚决要求把灯熄了,赵建国以为她害羞便同意了,熄灯后江心钰的灵魂被伊娃抽出,躲进了暗室做起了驼鸟。

5 第六世

    婚后江心钰愿意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一个合格的妻子,但她也受现代思想的影响,她不觉得女人就该包揽所有的家务,一个家是由两个人组成的,所有的事都该一起来。

    关于男人该不该做家务这件事,江心钰和赵建国好好地辩论了一场。赵建国有着大多数男人固有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认为男人工作很累,家务事就该女人干。江心钰以“男女平等”、“女人也顶半边天”为论据,阐述女性也有事业追求,也为国家做贡献,不比男性轻松的观点,大力地反驳了赵建国的论点。两人辩论了一天,最后以赵建国“男不跟女斗”的妥协为结果,两人对家务活进行了划分,各自负责一部份家务。

    为了家务活分配这事赵建国对江心钰有了些看法,但江心钰在别的方面又让他很满意,纠结一番后,赵建国还是觉得江心钰是个合格的妻子。

    江心钰与那时代的女性相比,她显得更有生活情趣,她会采来山花点缀屋子,她会压平晾干花瓣草叶将之制成花画,她会将鲜花晒干制成花茶,她会将面点做成小巧的瓜果动物造型,她能和赵建国讨论历史人物,她能欣赏赵建国偶尔的异想天开,她能讲很多寓言故事,她还能讲些幽默的小笑话,这一切都让赵建国感到新奇感到惊讶,一天天的相处下来,赵建国越来越在意江心钰。

    若说之前赵建国还因家务活的事对江心钰有些看法,现在赵建国开始主动地去理解江心钰,明白江心钰不是不爱做家务,相反,她对自己负责的家务活是很积极的,而且做的很好,衣服叠的很整齐,被子晒得很松软,饭菜做的很可口,江心钰只是通过这种方式表明她与他是平等的,他不该理所当然地享受她的家务付出。想通后的赵建国不再纠结于家务活的分配,与江心钰相处起来更加融洽。

    江心钰内心不愿与赵建国共同生活,但没有办法,她必须完成任务,幸好之前在暗室中伊娃严格地训练了江心钰的演技,使江心钰能压抑内心,保持住表面的贤惠体贴,江心钰认真地演戏,经常表现她对赵建国的体贴,这样的她在外人看来,甚至在赵建国看来,完全是个贤惠的媳妇。

    一年后,江心钰怀孕了,摸着微微有些隆起的腹部,江心钰的心情很复杂,从小到大,她都厌恶男人,她从未想过有一天她会结婚,更没想过会有孩子,可是现在她在迷惘的逃避中有了孩子,虽然知道这是完成任务必经的过程,她仍然有着深深的不真实感。

    十月怀胎,感受着胎儿的成长,江心钰渐渐接受了这一现实,甚至开始期盼起来,终于在一天清晨女儿降生了,江心钰躺在床上,昏昏沉沉中感觉到了一丝幸福。

    赵建国苦思冥想了两天,定了名字叫赵欣欣,取欣欣向荣之意。

    紧紧抱着怀中的女儿,江心钰轻轻地亲了亲她,这是她的女儿,这一次,她一定会好好守护她的。

    女儿降生后,江心钰将生活重心移到了女儿身上,事事以女儿为先,赵建国也很看重女儿欣欣,每夜都会起来给江心钰搭把手,为女儿换换尿布喂喂水。

    若不是知道前世赵建国抛妻弃女的选择,江心钰会以为赵建国是个新时代的好丈夫好爸爸,可是,她知道他不是。

    时光流逝,1978年改革开放,江心钰按照原先的计划倒腾起了小生意。

    大锅饭吃久了,人就有了惰性,不思改变,更何况中国社会一向有追求安稳生活的思想,认为赚钱远不如有个安稳工作来的有保障,所以虽然中央一直喊着改革开放的口号,鼓励一部份人先富起来,但真正动了想法的人非常少。

    江心钰决定下海做小生意,这件事让赵建国大为光火,认为太丢人了。

    赵建国一直觉得自己是知识份子,虽然他只是一个高中生,知识份子最重脸面,做生意就得斤斤计较、讨价还价,太失颜面了。而且他和大多数的人一样,认为进入国家体制是最有面子的事,其次是事业单位,再次是工厂,说白了,都是捧国家的饭碗,在他看来,做生意是不务正业,做生意的人都是庸俗的人,就算嫌钱了,那也是暴发户。

    江心钰根本不在意赵建国的怒火,她始终记得这一世的目标,她要奉养蒋母、养育女儿,蒋母一身病痛,治病,要钱,女儿太小,给她一个美好的未来,要钱,弟弟要结婚,彩礼得送,要钱,她需要很多钱,只有做生意才能满足金钱方面的需求。

    那个年代家家户户都没什么余钱,江心钰东拼西凑地借了一笔钱南下了,当时广东和福建是全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省份,有很多鼓励经济的政策,江心钰去了离得比较近的福建省。

    江心钰进了一批台湾日用品运回老家县城贩卖,她既没人脉也没钱租店面,只能在路边摆了个摊,卖起了日用品。

    刚开始大家只是好奇地过来看看问问,但因为价格比较贵,几乎没人买,江心钰也不着急。渐渐的,摆摊的日子久了,也有人开始买一样两样东西了,买回去后一用,发觉东西不错,值得这个价,大家就向亲戚朋友们推荐这些台湾日用品,后来买的人就越来越多了。

    江心钰的货进得不多,货卖了一半后,她就统计了一下销量好的商品,抹布、雨靴、香皂这三样卖得特别好,江心钰马上决定把所有资金用来进第二批货。

    这个决定有点冒险,因为有些货品卖的不好,积压了好几箱,这时把所有资金都用来进货,万一又积压了,可就得不偿失了。

    赵建国不同意把全部资金都用来进货,但他劝说不了江心钰,因为江心钰想到了淘宝上很流行的套餐促销,把主打商品和其它商品捆绑在一起,以折扣价促销。

    事实证明套餐促销很好用,第二批货带动了其余的货品,很快把一些压仓的货品销售出去了。

    江心钰再次前往福建进货,还向台商提出想签定经销商合同,一番商谈后,台商定下了进货量和帐期要求,江心钰也争取到了免物流费的优惠。

    成了经销商后江心钰的流动资金宽裕了很多,只需付三分之一的定金就能收到货,到了帐期再支付剩余的款项,中间的时间足够她卖货进项了。

    做了半年的生意后,江心钰手头有了一笔钱,找了关系送了礼,总算租下一间门面大的店铺了,正正经经的办了营业执照成了个体户。

    有人眼红江心钰的生意,也进了台湾日用品来卖,可保守的经营抵不住江心钰的各项促销优惠,生意做得不愠不火,完全不是江心钰的对手。江心钰凭着后世的记忆占了大便宜,她把未来的几种促销手段都用上了,也舍得花钱做广告,很快就占领了本市的市场份额,一口气开了三家连锁店,甚至还注册了公司,进一步抢占市场,向外市进军。

    看到江心钰的生意越做越红火,原本冷嘲热讽的赵建国也渐渐消声了。

    在此期间,各地知青要求返城的努力的一直没有间断,赵建国时刻关注着中央的反应,最终1980年中央表示了态度,同意知青返城。

    赵建国听到消息后立刻开始想法子拿到返城批条,想了两天,把主意打到了江心钰身上,江心钰这两年做生意做得大,认识的官员多,若是能走走关系,拿到批条是很容易的事。

    赵建国忐忑地把这件事向江心钰说明,心中害怕江心钰拒绝,随着经济大权的变化,家庭地位也发生了变化,现在江心钰成了实际上的一家之主,更何况他要返城少不了江心钰的支持,若江心钰不同意,那他要返城可谓是困难重重。

    江心钰平静地接受了赵建国的请求,同意帮他拿到返城批条。这样的态度反而让赵建国心惊,他不相信江心钰舍得让他离开,在他心中,女人再强也是依附男人的,他是她的丈夫,是她的生活重心,他要离开了,她怎么可能会无动于衷?除非,赵建国有了不好的联想。

    拿着江心钰弄来的返城批条,怀揣着江心钰给的五千块钱,赵建国忐忑地踏上了返城的火车。五千块钱,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在当时“万元户”等同于“暴发户”,有五千块钱可谓是小有资产了,赵建国怎么都想不到江心钰舍得掏出这么一大笔钱让他去疏通关系,这样的慷慨让赵建国越发不舒坦,赵建国更加怀疑江心钰在外面有人了,所以才迫不及待地赶他回城。

    其实赵建国一直对蒋爱红有些不放心,原因很简单,因为那家台资公司负责与蒋爱红联系业务的业务经理是台湾男人,还是一个年轻男人!在当时国人的印象中,香港与台湾都是花花世界,男人更是花花公子,真要对一个女人动心思,还不是手到擒到。更何况那个台湾男人每逢节日就给蒋爱红打电话,还时不时送蒋爱红一些小礼品,完全就是花花公子的作派,太可恶了。

    赵建国离开后,每一天欣欣都在问:“妈妈,爸爸什么时候回来?”

    江心钰总是微笑着反问:“欣欣不喜欢妈妈了吗?”

    “喜欢,欣欣最喜欢妈妈,可是欣欣也喜欢爸爸。”

    “要是爸爸有事不能回来了呢?”江心钰皱着眉头继续问道。

    这时欣欣就会抱着江心钰,小大人一般地说:“那欣欣就和妈妈一起过,欣欣永远不离开妈妈,替爸爸照顾妈妈。”

    孩子是敏感聪明的,当欣欣问过几次,江心钰总是如此回答后,她便不再问了,反而越来越懂事,让江心钰越发心疼。

 6第六世

    赵建国回到日思夜想的四合院,满怀激动地想给家人一个惊喜,结果却收获了不小的失落,家中已经没有了他的位置。

    赵建国是家中长子,下面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家里面积比较小,勉强格了三间房间出来,他下乡前是和弟弟住一个屋,妹妹住在另一个屋,父母住大屋。在他下乡的这几年,弟弟结婚了,原先兄弟俩的房间成了弟弟夫妻的房间,后来还有了侄儿,妹妹还未出嫁,房间腾不出来,所以赵建国回来后没有房间可以住了,只能睡在了厨房兼客厅的行军床上。

    吃饭时,看着满桌的菜,赵建国觉得很愧疚,自他婚后,他的伙食就得到了提高,江心钰做生意后,他的伙食标准更是直线上升,顿顿都有肉,现在看到家中的伙食,只有一碗肉,一碗蛋,其它全是素菜,就是这样的饭菜,小侄子也吃得狼吐虎咽,他觉得他平日里吃得太奢侈了,没省下多少钱,太对不起家里了。

    环顾家中,家具是旧的,碗碟有缺口,筷子汤勺是不成套的,赵建国心中泛起一阵阵苦涩,下定决心,一定要让家里好过起来。

    晚上赵建国躺在窄小的行军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一边担心回城的事,一边怀念家中的温暖大床,心中五味杂陈。

    第二天赵家人和赵建国长谈了一番,赵家人都希望赵建国能回城,知道赵建国有钱疏通关系后,更是开心不已。当天赵父便带着赵建国找了一位中间人,中间人收了一百块钱的好处费后,没两天就带着赵建国去了机械厂厂长家,一番强力推荐加口舌谈价后,赵建国得到了厂长的承诺。

    厂家的办事效率很高,才半个月,赵建国就接到了机械厂的通知。

    赵建国站在机械厂大门口,精神还有些恍惚,只是给了厂长三百块的红包,他就顺利进了机械厂的大门,成了一名工人,这样的事实让他有股强烈的不真实感。

    厂长既然收了红包,自然要给赵建国开后门,给他安排的职位是轻松的仓库管理员,赵建国开始了工厂职工的生活。

    赵建国满怀着期待进了工厂,可是工作后的见闻却让赵建国的理想发生了动摇,做一名工人真的是他的理想吗?

    在进厂之前,赵建国对工人的了解更多来自宣传和想像,他以为进了厂就是捧了铁饭碗,事实证明,他没想错,的确是铁饭碗,然而车间主任捧的是铜饭碗,办公室主任捧的是银饭碗,厂长捧的是金饭碗,他领着每月25块钱的工资,的的确确是铁饭碗。其实25块钱已经不低了,可是江心钰给员工开的工资远高于此,赵建国的心理预期自然就高了。

    赵建国还在感慨工资低,周围同事的烦恼更让他惊讶。

    赵建国的家庭条件在同事中处于中等水平,起码他有地方住,等妹妹出嫁后,他也有单独的房间,而他的同事们,有的是一家几口人住在十几平方的房子里,有的住在厂里提供的集体宿舍里,分到的只有一张床,甚至听说有的厂有两名职工共用一张床的事。

    赵建国的存折里还有好几千块钱,为了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