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清皇家弃妇 作者:翡翠c(起点首页热点封推vip2014-11-30完结)-第2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身雍正就是眼里容不得沙子的,现在这么被爆出来,是个人都要脸面的,倘若纵容了儿子,那以后他怎么管教臣子,这么多双眼睛都盯着呢。
    弘均进京后,立即是回了自己的府被关了起来,没有雍正的命令,不得探视,基本下场和弘晖差不多了。
    至于那个奶娘还有她的兄弟全部处死,至于那个女儿,则和弘昀一起,被关了进去。
    那小女婴的下场那是可想而知的。
    弘均被降了爵,人家的妻妾会喜欢那小女婴就奇怪了。
    不迁怒还算是好的了。
    “额娘,你叹什么气?”宁华和几人说起来的时候,不由得替那个没了亲娘的小婴儿感慨了几句。
    “也没什么,我只是在想,你媳妇啊,倘若生个女儿怎么办,这要嫁到蒙古去啊,我可不舍得。”
    几人很是无语,这都还没出生,你就纠结这十几年后的事情,万一你运气不好,你孙女出嫁的时候,你都没了,你纠结啥呀!!
    没看见弘昼也不烦心嘛,这简直是王爷不急,急死太福晋!
    这倒不是不孝顺,这不是七婶年纪也大了嘛,是吧。
    宁华打量了弘历几眼便觉得,先要弘历给自己发个誓来着,怎么着,弘历上位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弘历啊,你觉得,七婶待你如何啊?”宁华端着一脸自认很和蔼可亲的笑容问着弘历。
    “七婶,您坐下,真的,别这样,你这么笑着,侄儿我心里特过意不去……”每当七婶问这种话的时候,弘历便知道,七婶要挖坑给自己跳了,反正每次这么问,都没什么好事就是了。
    话说七婶,都这么多年了,你的演技肿么就不能进步一下呢?
    这做人得有上进之心好不好,光靠那么几手,真心不够在江湖上混的!!
    “不,我不坐下,来来来,先回答七婶的话,七婶待你好吧!!”宁华一手按在弘历的脑袋上,一手搭在肩膀上,特么滴,他敢说句不好,老娘一掌pai死他。
    弘历很是无语,你见过有肯定的话来问话的吗?
    别人不会,七婶就会!!
    自己能怎么说?
    自己敢说一句七婶待自己不好,自己绝对相信,咱七婶会从咱还包着尿布开始,然后滔滔不绝的讲个几个时辰。
    弘昼面色尴尬的朝弘历笑了笑,示意他哄哄自家额娘。
    弘历见弘昼露出哀求的眼神只能道,“七婶待我自然好了,就比我皇阿玛和皇额娘差一些些。”
    “乖孩子,那你说,受人滴水之恩,素不素应该涌泉相报啊?”宁华笑得那叫一脸的灿烂。
    “七婶,你有啥要求就说吧,真的,就是不要用这种笑容。”弘历觉得,宁华还是直来直去的好,这样儿真不适合咱七婶的一惯风格。
    “我这不是想着,万一你哪天上位了,给七婶我来个保证,保证我的孙女啊,不要和亲蒙古啊,你看,这不难吧,其实宗室女挺多的不是?”
    “七婶,这和我皇阿玛商量比较有用吧?”这我还没当上太子呢,皇阿玛年纪也不大不是,这七婶现在提这个,太性急了吧,弘历心道。
    “你皇阿玛倘若是个好商量的,我早商量去了,这不是指望不上你皇阿玛所以才和你商量嘛。”
    哪天弘历真当上皇帝了,估计也是个难商量的家伙了,自然得趁现在,给咱孙女买个保险嘛,保险得趁早买,真出了事儿,哼哼,可真心难说了。

第四百九十九章 雍正肿么还没屎

弘历突然觉得,自家七婶真谦虚,自家皇阿玛也怕您老人家好不?
    是个人都知道你会一哭二闹三上吊了。
    当然了,别人上吊是自己上,七婶是让你有咱皇阿玛上吊的心思,你这么bh的人,咱皇阿玛也怕你好不好!!
    “怎么?你不愿意答应?”宁华觉得,对付现在的弘历,还是速战速决的好,省得夜长梦多。
    “哪能啊,愿意,我愿意。”还是先答应七婶的好,省得被七婶烦着。
    “你愿意就成,来来来,签字画押。”宁华快速的吩咐人准备了文房四宝,然后,把毛笔递给弘历。
    要不要这么急啊??有这么信不过自己么……
    弘历无语,看着宁华的样儿,便知道,自己不签字,七婶肯定不会放过自己,便签上了自己的大名。
    话说,自己被人逼着签字,还真没有过,皇阿玛和皇额娘也没这么对自己啊!!
    “来来来,顺便按个手印!”
    不按手印,宁华表示,自己还是不放心啊……
    “额娘,别和弘历开玩笑了。”弘昼感觉弘历是真要生气了,而且额娘好像也过了,便开口阻止道。
    宁华也属于见好就收的主儿,见自己这么说了,便把那纸吹了吹,然后收进了自己的随身荷包里,很开心的朝弘历说道,“弘历啊,你是说,你是希望这张契约是有用啊还是没用啊?”
    弘历很不高兴的说道,扭着脖子说道,“不管有没有用,都和你有关系,和我有啥关系?”
    反正被七婶算计过了,铁定不会错了。
    “这孩子。怎么说话的来着,和你才有关系好不好。”宁华见弘历不懂,便又有点想跳脚了。
    熊正良自然明白宁华的意思。便捅了捅弘历的手道,“你七婶是多疼你啊。多吉利的一张契约啊。”
    弘历也不是傻的,熊正良一点透,他自然立即明白了。
    是啊,倘若自己没成为那个谁,别说契约了,大家都洗干净pp,等着和弘晖一样的下场吧,有他这样的下场还是轻的呢。
    只不过吧。七婶要这契约的感觉还真不舒服!!
    算了算了不和她老人家计较!!咱要尊老爱幼。
    唉,七婶就是这么让人又爱又恨,每次都用最最正义的借口办那破事臭事,偏偏还让你还不了嘴……
    时间过得很快,这边弘昀正式过起了圈禁的日子,那边,瓜尔佳氏和富察氏便生下了两个娃。
    宁华如愿的得到了一个孙女,富察氏和弘墩有了一个儿子。
    做为弘墩的嫡长子,自然是得到了雍正的自亲赐名,叫永暻。满月百日宴都办得风风光光,喜喜庆庆的。
    相比较永暻,宁华的孙女悠悠那叫一个低调啊。
    本来皇后问过宁华。要不要她帮忙让雍正给个名字的。
    宁华一听雍正赐名,头都大了。
    连忙把头摇得那叫一个厉害。
    这没雍正赐名,或者咱悠悠还可以不用嫁蒙古去,万一侄孙女也搞这么夸张,以后在蒙古贵族哪儿有印像可就不好了。
    人家指名要咱孙女怎么办?
    做人要低调!!
    她一个还在吃奶的小p孩懂什么呀,反正喂饱她就成了。
    弘昼给悠悠取了个大名叫慧歆,不过,宁华还是喜欢悠悠前悠悠后的叫,无悠无虑。这名字才好呢。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有了弘暻的缘故,弘墩的身体倒是比之前预计得要好太多。
    正如大家说的。人心里有了期盼,有了*。所以,更加有了求生的意志,因此,虽然后来的半年,弘墩也是基本躺在了炕上,可至少比之前童神医说的,多活了半年。
    弘墩的离去,大家也没有太多的悲伤,早就知道会离开了,更何况,对弘墩来说,或者那才是他的解脱。
    不用每天喝这么苦的药了,不用日日受病痛的折磨了。
    除了富察氏哭得撕心裂肺,其他人,包括十三福晋在内,基本都还算控制之内。
    弘墩做完七七之后,雍正便下旨让弘晓正式继承了老十三的铁帽子亲王爵位。
    富察氏做为寡居的嫂子便想搬出去住。
    这婆母当家和弟妹当家可是不一样的。
    虽然弟妹和自己的关系也不错,不过这总是寄人篱下,因此便和十三福晋商量,看能不能带着永暻搬出去住。
    十三还在的时候,便把一座别人送他的宅子给了弘墩,再加上十三福晋那时候也心疼嫡长子,也把自己的陪嫁庄子还有陪嫁的宅子有一部分给了弘墩。
    因此,富察氏虽然娘家陪嫁的并不算很多,不过,以后带着弘暻搬出去,小日子过得也不会太差。
    毕竟雍正是追封弘墩为贝勒,富察氏为贝勒夫人,弘暻年长后也是可以承袭弘墩的爵位的,银子方面倒是真不愁。
    十三福晋自然是明白长媳的意思,不过,现在是幼子媳妇当家,她也不能说什么。
    弘晓的妻子李佳氏自然是不愿意嫂子带着侄儿搬出去的,她刚管家,也刚做稳亲王福晋,属于屁股也没坐热呢,万一富察氏搬了出去,到时候朝堂上弹劾弘晓怎么办?
    十三福晋在弘墩在的时候,自然是最疼弘墩,可现在弘墩走了,富察氏自然靠边站了,更何况,永暻还小呢,离了自己的身边,十三福晋表示,自己也不放心啊,因此,便劝了又劝富察氏。
    哪怕富察氏的态度再坚决,婆母这么说了,她也只能答应了下来。
    不过,李佳氏也做出了退让,让富察氏搬去了离十三福晋比较近的润和堂,润和堂和十三福晋住的安润院和府里隔着一道墙。
    严格算来是**一府,实际意义上又不算是住一起,彼此之间都有各自的空间。互不打扰。
    富察氏也表示满意。
    毕竟,自己一个寡妇带着孩子在外面住确实也有更多的不方便,可还信在怡亲王府那便不同了。
    而且永暻的年纪马上可以上上书房了。倘若自己执意要搬出去,自然也能搬出去。但同样的,得罪了婆母也得罪了小叔子和弟妹,到时候,人家不愿意主表旨让永暻上上书房岂不是耽误了儿子?
    毕竟只有亲王才有资格上奏把自己的儿子什么的送上书房读书,贝勒还真没这资格,别以为上书房那是个人都可以上的。
    而在淳亲王府的宁华这段日子则是心神十分的不安。
    对宁华来说,这简直是出大事了!!
    现在都雍正十四年了,雍正居然还没死!!
    太特么滴让要郁闷了。
    虽然说历史确实出现了很多偏差。比方说,十三晚死了几年,皇后也因为弘昼进献了圣药也没死。
    不过,雍正没死那对宁华来说实在是很受煎熬的。
    你想啊,雍正没了,正大光明的牌匾一打开来,看是谁的名字,好了,输赢立即显现。
    可现在呢?这种日子简直没法过了!!
    最重要的是,前天。宁华还亲自见过雍正,那脸色红润得,那嗓门大得。啧啧,中气那叫一个十足,倘若有人和宁华说,雍正还能活个十年八年的,自己也信啊。
    这历史到底是哪儿又出现了偏差?
    因此,宁华现在跑皇后哪儿又开始勤快起来,没办法,得时刻注意着宫里的动向。
    万一有问题,咱可以行动起来。
    也幸好是人都知道。宁华跑内宫就如自家后花园似的,因此也没惹人注意。
    宁华这边关注着宫里的动向。弘晓那边,却发生了件大事。那便是弘皎回来了。
    经过雍正十四年对西北的用兵,现在和那边签订了协议,人家说十年内不会对在清用兵,虽然宁华表示,人家蛮子说的话,你真心不用相信,不过,朝廷现在也需要这个理由来暂时的休养生息。
    从康熙五十四年开始打,到现在,用了二十年兵了,不管是谁都真心的累了。
    宁远还是在西北驻守,不过,宁华的三侄儿(就是那个成了太监的那个)现在被调往东北任守将了,至于宁华的那几个堂兄弟,不是调往西南就是调往华南,基本都属于分开了。
    弘皎也被派遣了回来,雍正还封了弘皎为宁郡王。
    本来这对怡亲王府真是件大喜事,两兄弟,一人为铁帽子亲王,一人为郡王。
    可宁华和十三福晋是高兴,可并不代表人家弘皎的媳妇会高兴。
    本来弘皎的媳妇见富察氏要搬出去是挺高兴的,毕竟,只要富察氏搬了出去,她便也有借口搬出去了。
    本来嘛,倘若铁帽子落在弘墩手上,她表示没话说,谁让弘墩是嫡长,而且又聪明非凡呢?
    哪像自己的男人,空有一身蛮力。
    可现在,凭什么是弘晓成为铁帽子,那个乳臭末干刚从上书房毕业,才娶了媳妇的人,居然就这么继承了铁帽子!!
    要知道,那可是世袭罔顾的铁帽子!!
    可这是圣旨,是雍正亲口说的,谁也不能更改,因此,她便想搬出去了,反正想不见为尽。
    可哪成想,富察氏到最后是没搬出去,还搬去了润和堂躲清静,那自己呢?
    怎么办?就这么被府里的人嘲笑着?
   

第五百章 有危险!!

嫂子被新进府的弟媳低人一等,管家权被收回,是人都心里不爽的。
    要知道,以前由于弘墩身体不好,富察氏是全心全意照顾弘墩,哪怕后来弘墩身子好了,富察氏也是照顾着永暻,毕竟永暻和别的孩子不一样。
    富察氏也不放心让别人照顾着他。
    因此,弘皎的媳妇一直帮着十三福晋管着怡亲王府,属于怡亲王府背后的女主人。
    可现在呢?
    弘皎媳妇也是个高傲的,自从雍正下了旨之后,便立即把管家大权交了出来。
    本来么,弘皎媳妇是把怡亲王府当成自己未来的府邸的,可现在,一切成了笑话了。
    王府易主,自己的男人拼死拼活的,只是当个了郡王……
    这对她来说完全无法接受,可不能接受也只得接受。
    因此,这些日子以来,一直都待在自己的院子里。
    自从弘皎回来后,她便一直和弘皎商量要搬出去住。
    其实不是只有她接受不了,弘皎也是,可他是个男人,更何况,出征的时候,弘墩就和他有说过。
    当今圣上是不会把铁帽子的位置给他的,所以他才会想去拼前程。
    去西北,也是弘墩和老十三一开始便商定了的。
    知道是一回事,可当要接受事实是另一回事。
    因此,弘皎便和自家额娘商量搬出去。
    总不能郡王和亲王住一起不是?
    不是这个理啊!!
    雍正也是拨了宅子刚给弘皎的。
    你说圣上给的宅子不住对得起雍正么?
    十三福晋年纪也大了,年纪大的人,最希望的便是儿女都在身边。
    没了丈夫,没了长子,女儿又嫁往了蒙古,嫡次子一直在边关。现在又要搬出去,是个人都接受不了。
    本来十三福晋在经历了弘墩的丧事后,身体便一直是强撑着的。
    因此。一听说弘皎要搬出去,整个人便病倒了。
    弘晓自出生懂事后。老十三便是铁帽子了,他读书时便养在宫里,对雍正的感情那是不亚于弘历弘昼等人的。
    由于自幼长在深宫,其实别说对弘墩弘皎了,哪怕是老十三两夫妻,感情也不怎么深。
    因此,一听说弘皎要搬出去,然后额娘病倒了。便有些不高兴了,立即找上了弘皎。
    兄弟俩,本来就是互相有意见了,感情又没啥的,能谈得拢那就奇怪了。
    一个是自认为亲王,觉得自己已经用商量的态度了,而且你说你把额娘气病了,总是你的责任吧?
    咱又不是不让你搬出去,只是让你晚搬出去一两年,你居然还不肯。还敢用兄长的样子教训咱,你凭什么啊?
    你以前是有教过咱读书还是教过咱武艺啊??
    而弘皎则认为,自己搬出去是天经地义的事。圣上也认为此举可行。
    更何况,额娘病倒了,咱也心疼,你做为儿子,不是应该去额娘哪儿尽孝,和自己来吵做什么?
    更何况,不让自己搬出去,哪是为了孝顺额娘,或者兄弟情谊的?
    那完全是为了他的名声!!
    想到这里。弘皎的心情更加不好了,虽然他和妻子儿女还是住在府里。只不过需要搬走的已经搬走了。
    本来弘皎对妻子把需要搬走的还是不认同,只要妻子把她的嫁妆还有带些换洗的衣服便行了。
    额娘在这儿呢。咱逢年过节还是可以回来小住的,也给额娘一个适应的过程。
    可自从和弘晓撕破脸皮之后,便觉得自己根本没有必要维持着那所谓的兄弟情了。
    人家不介意不是?
    在人家的心里,圣上才是他的亲人,至于自己,那就是狗屎!!
    因此,弘皎只在十三福晋哪儿侍候,打算等十三福晋完全康复了,便搬走。
    至于良辰吉日也不用择定了,离开的任何一天,都是良辰吉日!!
    宁华是有听弘昼和弘历提起过弘皎两兄弟的事,本来么,做为七伯娘,她倒是挺想管管的。
    不过,后来听了弘皎这么一提,便想想还是算了。
    亲兄弟都不是啥呢,自己这个郡王太福晋更加不是东西了,自己上门找骂干嘛,人家可是铁帽子亲王。
    除了圣上和皇后,人家就是最大的了,自己哪有这个资格教训人家啊。
    连宁华都不愿意插手,别的宗室的人更加知道插不得手了。
    这怡亲王府的这次事件中,水太深了,咱惹不起但咱躲得起。
    皇后倒是把弘晓的嫡妻李佳氏叫进宫里来有问过几句,可惜,李佳氏完全以弘晓为主,人家也做不得主,而弘晓,那时候由于在上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