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儿不为奴-第2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哎呀!”

    马公公被吓得晕了过去。

    郭绍也是举人出身,写份衣带诏自然不在话下,可写到关键处却是停下笔来,一脸为难的问徐应元:“给大帅封什么王?”

    “秦王不行,孙可望用过了,用齐王吧。”

    徐应元无所谓的随口说道,衣带诏都是假的,这用什么王号自然不打紧。不过他可真不敢随意弄个王号出来,寻思秦王叫孙可望用了,那只能选排第二的齐王了,真要选个不入流的王号,如卫王、陈王什么的,大帅那边恐怕也不乐意。他可不想把天大的功劳给弄砸了。

    齐王就齐王吧,郭绍现在任听徐应元摆布,随他怎么说了。不一会,衣带诏就新鲜出炉了,前后不过百余字。

    “徐兄用印吧。”

    徐应元将衣带诏拿在手中,细细看过一遍,确认没有问题,吹了又吹,然后才恭敬的摆在地上,拿着永历的玉玺狠狠盖了上去。

    马公公醒了,他看到了皇帝大宝是怎么盖在了那用他血书写的衣带诏上。

    “你们?。。。你们不是晋王的兵,你们是广东的兵。。。你们知不知道你们这是大逆不道,是谋逆,是欺君,是。。。”

    马公公语无伦次了,眼前所看到的一幕是他这辈子见到过的最荒诞,也是最大胆的事。

    郭绍看了马公公一眼,什么都没说。徐应元却蹲在对方身前,盯着他的脸,很是平和的说道:“死活都在公公一念间,不须我多说什么了吧。”

    “咱家。。。”

    马公公如受奇耻大辱,胖胖的脸涨得通红,正要咬牙喝骂什么,却见边上有个大汉拔刀出来,顿时一个哆嗦,战战兢兢的变了口风。

    “皇爷危难,咱家冒死为皇爷送诏请齐王前来救驾。。。”

    马公公很识趣,完全按照徐应元给他编排好的版本演绎了一出忠心奴婢如何冒死为皇帝千里送诏的忠良事。

    徐应元很满意,郭绍却很紧张,因为有件事他不得不提醒徐应元,那就是这衣带诏是弄出来了,可万一永历不承认这事,那他们弄出这衣带诏来可就如同请大帅吃个苍蝇了。大帅怒火之下,他二人怕是没有什么好下场。

    “郭兄放心,天子真要往滇西去,他便永远回不来了,所以这衣带诏永远都是真的。”

    徐应元的脸上再次浮现神秘莫测的表情,恍若高人般算到一切似的。

    。。。。。。。

    作者注:永历玉玺正史记载是于出昆明时被遗弃在五华山,几百年后出土,边角有破损,印字上有裂(未完待续。)

第五百二十五章 蜀王兵将

    越靠近安宁,道上逃难百姓就越是多,密密麻麻的一眼望不到头。经过一夜的逃难,百姓们的神情大多变得很木然,身体如机械般的下意识朝前走。

    为了快点入城,徐应元只得令梁双虎带人在前鞭打驱赶那些百姓。如此,总算是将速度稍稍提高。离安宁县城还有三四里地时,前面却来了一队兵马,约有数十人,他们押着两辆囚车,车中关着五六个汉子,看身上衣服,似乎都是军中的将校。

    那队兵马也发现了前面过来的徐应元一行,为首一小校打马上前询问,徐应元见他们好像是晋王的兵,便道是黔国公手下的人,奉黔国公令前来随行护驾。

    黔国公沐天波麾下有千余锦衣亲军,另外宫中侍卫也多是黔国公的部下,所以对于徐应元他们自称黔国公部下,那小校未有多疑,只要徐应元他们将路让开,他要将犯人押到晋王军中。在此过程中,尚宝监那位马公公倒是嘴巴张了张,可看看四周正虎视自己的那帮广东兵,求救的话却是怎么也喊不出来的。

    郭绍多嘴问了句囚车中都是些什么人,那小校倒也不瞒,说道是广平伯陈建和他手下的几个将领。郭绍一惊,没想囚车中竟然关押的是一个伯爷,他问那小校广平伯犯了何事晋王要拿他,小校却说不上来,吱唔两声便要他们让道。

    徐应元没有管闲事的心思,也不想生什么事端,便让梁双虎带人让到路边,让这些晋王兵过去。不想囚车经过他们身边时,车上却突然有人朝梁双虎喊道:“前面可是双虎兄弟!”

    “是俺梁双虎!”

    梁双虎听那声音有些耳熟,下意识应了一声。

    囚车中那汉子见果是梁双虎,忙抓住笼子高声叫道:“我是蜀王府的丁勇,双虎兄弟快救我,晋王要杀我!”

    这一次梁双虎听得明切,看得也是清楚,那囚车中关的不是他的好友、蜀王府的侍卫丁勇吗!

    当初梁双虎随郭绍来昆明报捷,后因孙可望大兵进犯,为加强昆明守军力量,黔国公沐天波便跟永历讨了旨,调梁双虎他们加入城防,各王府的留守人员也都被征令上城助守。在此过程中,梁双虎结识了蜀王侍卫丁勇。

    丁勇是大西军出身,为人豪爽,最爱结交天下好汉,知梁双虎是广东那边杀鞑的好汉,所以很愿意与其结交。他是蜀王府的侍卫,自然有门道弄来梁双虎弄不到的酒肉,结果一两顿后,梁双虎便和丁勇成了知交好友,可谓无话不谈。后来孙可望兵败,丁勇随蜀王往贵州招讨孙可望旧部,二人便没再见面。不想今日相见,丁勇却成了笼中囚犯。

    梁双虎是江西绿营出身,大字不识一个,却是很重情义,所以陡见好友被人关在笼中,他自然是想也不想便要救人。那小校见梁双虎要抢人,自然不肯让,双方兵丁抽刀在手,竟是要在这官道上厮杀一场,直吓得那些逃难百姓尖声惊叫,远远奔逃。

    好好的突然就要动手,郭绍眉头大皱,有点埋怨梁双虎太过冲动,此地离安宁县城不过三四里地,城中有数千晋王麾下的兵,这要是打起来弄出动静,他们还怎么进城去抢公主。

    徐应元倒没责怪梁双虎不晓事,他低声问了梁双虎笼中人身份,知其是蜀王府的侍卫后,踌躇一番后,毫不犹豫下令将这队晋王兵拿下。押解丁勇他们的晋王兵只几十人,自然不是太平军对手,一翻砍杀后,晋王兵遗尸十来具,那小校见打不过,回城的路又被堵了,只得带着剩余手下打马往东逃跑。徐应元也没有派兵追杀他们,只叫梁双虎赶紧将人从囚车中放出来。

    丁勇从笼中被放出来后,第一时间就跑到前面车中将广平伯陈建等人从笼中救出。

    “多谢各位搭救,此恩陈某他日必报!”

    陈建虽是伯爷,实际却是个不到三十岁的年轻人,在被永历朝廷封为广平伯前,他一直是蜀王刘文秀麾下将领。当日随蜀王、晋王在曲靖大败孙可望,凭功而被封为广平伯。蜀王病逝前,将蜀王府的三千精兵都留给了陈建,为的就是希望陈建能够保住蜀王旧部。不想,晋王还是没能放过陈建。

    对方虽是囚犯,可毕竟是伯爷,徐应元不敢托大,从马上翻身下来,拱手对陈建道:“举手之劳,伯爷切勿放在心中。”稍顿,又不解道:“不知伯爷因何事得罪晋王殿下而要被锁拿?”

    陈建苦笑一声:“陈某能有什么得罪殿下的,不外乎殿下疑我。”

    “晋王为何要疑伯爷?”

    晋王李定国重晋兵而轻秦兵,这一点徐应元在昆明呆了这么多天如何不知道,不过知道归知道,现在却还是要明知故问。答案自然没有别的,陈建坦言晋王疑他要率兵去随庆阳王冯双礼往川中去,所以令人拿下他,免他所部蜀王府三千精兵撤到四川去。

    一听陈建手下有三千蜀王留下的精兵,徐应元心中大动,面上不动声色,先是为陈建的不公遭遇感到不平和婉惜,然后问陈建道:“晋王要拿伯爷,却不知伯爷现今有何打算?”

    陈建叹口气道:“殿下虽负我,我却不能负殿下。现在我无处可去,只能去寻庆阳王他们了。”他说这话的时候,丁勇等将校也是一脸无奈和失望。

    徐应元想了想,劝道:“伯爷,不妨听我一言。既然晋王不信伯爷,伯爷不妨随我等去广东。我家大帅最是看重勇士,若知伯爷到来,定是踏履相迎的”

    “唔。。。”

    陈建没有想到徐应元会劝自己去广东,一时有些惊讶。粤国公周士相的大名和事迹他自然是听说过的,别的不说,就冲粤国公以一人之力力挽广东局面,重创清军,便让他佩服得五体投地。可他一直是在大西军中效命,和广东那边没有什么交结,现在又是被晋王下令捉拿之人,去了广东粤国公能接受他?

    徐应元笑道:“伯爷不必顾虑,我家大帅最有容人之量,伯爷可知,齐豪齐总兵现在就在我太平军中。”

    “齐豪?”陈建一愣:“他不是死在新会了么?”

    “齐将军活得好好的,怎会死了。”

    徐应元当下就将齐豪之事与陈建详细说了,听说齐豪现在深得粤国公信任,出任太平军炮镇镇将,陈建不由很是感慨。

    “将军,事已至此,咱们便投了粤国公吧。”

    丁勇和另几个被解救下来的蜀王部下纷纷劝说陈建,他们对晋王真的伤透了心,也是失望透顶。

    陈建没有表明态度,反问徐应元:“不知诸位到安宁来所为何事?”

    “这。。。圣上下旨将大长公主下嫁于我家大帅,现在圣驾再次移跸,我等放心不下公主,所以想去将公主接出护送回广东。

    饶徐应元脸皮再厚,这事也有些让他尴尬。(未完待续。)

第五百二十六章 永历朝官收容队

    徐应元尴尬,陈建却是没有同当日沐天波、扶纲等人一样看不起广东这行人,反是深以为然的点头道:“现在局面危急,既是圣上许了婚,你们去接公主殿下回广东也没什么,要不然万一殿下有什么意外,粤国公那颜面也不好看。嗯,便是寻常百姓家,未过门的媳妇有难也是要去救的,况堂堂国公。”

    “我等正是此意!”

    徐应元对陈建大生知己之意,却不知这陈建虽是伯爷,其实也是大字不识一个,打小就跟着西大王造反求活,自然不似黔国公沐天波、大学士扶纲他们那般迂腐,有什么礼教道德之规。在陈建看来,这公主既是皇帝下旨许了粤国公周士相,那他手下人去接这未过门的国公夫人再是正常不过。其他的,却是没有多想,所以率性说道:“圣驾就在安宁城中,你们过去接人便是。”

    不想徐应元却是干咳一声,一脸为难道:“伯爷有所不知,圣上不同意我等接人。”

    “不同意?”陈建愣在那里,也觉得怪了,“既然圣上不同意你们接人,你们怎的还要去接人?”

    徐应元看着他,沉声道:“就是因为圣上不同意放人,我等才决定去接人。”这话可是话中有话了。

    “你们?。。。”

    徐应元明白了,他看了眼徐应元身后那些执刀拿枪的太平军汉子,忽的笑了起来,很是佩服道:“倒是敢想敢做,不愧是粤国公的人,有种!。。。不过圣驾那边有靳统武在,他手下几千兵都是晋王的旧兵,颇是能战,想从他们手中把人抢出来,这事有点难办。”

    “就是难办,所以我等才决定要办。”徐应元笑了笑,很是诚恳的向陈建求教道:“不知伯爷有什么好法子能帮助我等?”

    陈建哈哈一笑道:“我正头疼就这么空手去投粤国公怕有点不好,弄不好就受冷落坐冷板凳,现在倒是不头疼了。。。说实话,这云南是保不住了,圣驾那边也危险,去四川也窝囊,倒不如去广东跟你家国公干。。。这事我帮你们,做土匪还得纳个投名状呢,我这投名状便是给你家国公千里送亲了。”

    闻听陈建愿意相帮,且还愿意去广东,徐应元立时大喜,忙拱手作辑答谢。郭绍却是有些不信,暗道陈建就这么五六个人,自身都难保,怎还能帮他们去抢公主。陈建看出他疑问,轻笑一声,道:“晋王是下令拿了我,也夺了我的兵权,不过我若回去,我那些兵还是听我的。”

    边上丁勇也点头道:“咱们蜀王府的兵哪里真甘心听那靳统武的,先前靳统武个王八蛋把我们骗去,突然发难拿下我们,下面人都还蒙在鼓里呢。我们真回去,咱们手下的兵还能帮着他靳统武对付我们不成!这事没二话,兄弟们干了!”

    另几个蜀王府的将校也没有二话,若不是太平军的人相救,他们还能有命?现在既然陈建决定带着他们去投太平军,那抢公主这事他们自然是当仁不让了。

    “事不宜迟,你们速与我去安宁。”

    陈建说干就干,当下就请徐应元他们分出几匹马来,一行人快马向安宁城赶去。路上却又撞见一大群从安宁跑出来的官员,其中几人陈建识得,却是户部侍郎万年策、大理寺少卿刘泌、左佥都御史钱邦芑等人。

    户部侍郎、大理寺少卿、左佥都御史可是六部九卿之一,真正的朝廷重臣,可这会他们不呆在安宁随驾,却出城来做什么。且这些官员不但是自己跑出来,还带着亲人一起跑,有的甚至连官袍都脱掉了,换的一身百姓行头。

    户部侍郎万年策看到广平伯陈建也是大为震惊,心想这人不是叫晋王的人押着出城了么,怎么转眼就又回来了。

    “万大人,出什么事了,你们怎的都跑出来了?”陈建于马上问道。

    “伯爷莫要再叫我什么大人了,这官我是不做了。”

    万年策心中发苦,叹口气上前实话实说道:“原先我们以为圣驾是往川中去,哪知半个时辰前,圣上却突然告诉大伙要往滇西退,大伙觉得往滇西退是死路,对朝廷感到失望,所以便不想再做这官了。寻思着趁清军还没来,大伙各自寻个藏身之处避难吧。”

    刘沁等官员也上前纷纷诉说对朝廷往滇西的不满和绝望,有大骂马吉翔之辈蛊惑圣驾,也有却是骂晋王为何也糊涂至此,竟是同意圣驾往滇西去的。

    嘈杂声中,徐应元忽的大声对一众官员道:“诸位大人,兵荒马乱的,诸位这么个跑法也不是个事,莫说清兵了,就是些土匪强人都能要了各位的命。”

    徐应元所说不假,别看眼前这帮官员都是朝廷重臣,可一个个都是文弱书生,别说强人了,就是一个拿锄头的老农都能一锄将他们砸死,所以他们这般跑法肯定不行。

    万年策不识得徐应元,用询问的目光看着陈建,问道:“广平伯,这位是?”

    陈建一怔,这才想起自己也不知道这帮粤国公手下的姓名,忙低声问了,然后对万年策等人道:“这位是广东报捷使,粤国公手下的徐应元大人。”

    “粤国公的人?”

    众官员这才想起前番广东派了两次报捷使到昆明的事,也有远远见过广东报捷使的官员暗道难怪看着这么面熟。

    “徐大人说的是实情,可我等既已决定不做官了,便不能再随圣驾去滇西,自是要寻藏身之处,要不然总不能呆在安宁等着清兵过来吧。”左佥都御史钱邦芑道。

    其他官员也是七嘴八舌,都是说实在是没办法,要不然谁愿意就这样出城来逃难。事到如今,也是走一步算一步了,真碰上土匪强人也只能自认倒霉。

    陈建眉头皱着,也不知如何劝说这些官员,要他们回去吧,人家都决定不做官了,还回去做什么。眼睁睁的看着他们跟百姓一样去逃难,却不知道他们能活下几个来。

    徐应元却道:“诸位都是饱学之士,又是朝廷栋梁,就如此弃官不做,实是我大明的损失。”

    “徐大人的意思是?”

    “在下的意思诸位不妨去广东,我家大帅拥精兵十余万,新近又大败清虏简亲王济度所率大军,广东境内升平无事,正是百废待兴之时,正是用得着诸位大人本事之时。”

    “这。。。”

    户部侍郎万年策很是心动,可有些为难道:“广东离云南千里之遥,我等便是想去也去不得啊。”

    徐应元道:“诸位若信得过在下,可与我等一起返回广东。”

    万年策点了点头,道:“徐大人稍等,我与诸位同僚商议下。”

    徐应元笑了笑,道:“万大人请便。”

    万年策将徐应元的意思和一众官员说了后,立时得到不少官员附和,也有一些却不肯去,最终,约有四十多名官员愿意去广东。徐应元叫郭绍带一队人将他们暂时安顿在路边几里远的一处村庄里,待他们抢到公主后便前来会合。

    郭绍对徐应元收留这些官员大为不解,问他道:“徐兄,你把他们带着干什么?”

    “大帅要拥立新君,总要讲个正统,讲个名义,朝廷的架子也要搭建,这些永历朝廷的重臣若都去了广东,你说这新君正统不正统?”

    “正统是正统,可这些人太是累赘,咱们怎么带他们回广东?广西那边可是有清军的,总不能带着这帮人闯过去吧。”

    “谁说要走广西了?”徐应元摇头道:“我来前大帅吩咐过,回程咱们走安南,然后乘海船回广东。”

    “走安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