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儿不为奴-第3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死清妖,顶你个肺!”

    “死清妖”三个字的意思,赵国华和曾子凤看得懂,可“顶你个肺”什么意思,二人却是一头雾水,不知太平寇弄得什么鬼把戏。正困惑时,德克素尼的戈什哈快马飞进树林,向他二人传令:“额真有令,前面树木密集,须防火攻,速速撤退!”

    “坏了!”

    赵国华和曾子凤如梦方醒,急令撤退,但已来不及了。猛听得无数声炮响,树林中顿时飞出无数条火蛇来,原来林中许多枯草干叶下面早就倒了火油。这些火蛇斜着向树梢飞去,擦着树枝便燃烧起来,落下后,又燃烧地上的枯枝败叶。一刹那间,树林中烧起无数堆烈火,劈劈啪啪,越烧越旺,浓烟升腾,火星四溅,把挤进林中的数千清军吓得惊慌失措,四处乱窜,被踩死的不计其数。

    这时,又有无数打着红旗的太平军从四面八方向树林杀来,清军丧魂失魄,勇气全失。周国华等人心里叫苦不已,不敢恋战,仓皇夺路逃命。两万多太平军将士从四面八方包围过来,杀得清军鬼哭狼嚎,抱头鼠窜,大片大片地跪下磕头求饶。(未完待续。)

第八百三十七章 头皮落地(一更)

    卓立克图他布囊在林中火起之时,便知不妙。树林那边火光冲天,成片的营兵从林中逃出,无头苍蝇般乱逃,紧接着又一片片的跪倒乞降。

    视线中,卓立克图他布囊看不到赵国华、曾子凤等绿营将领的身影,也看不到他们的将旗,心下便知绿营完了。他也无斗志,便下令撤退,猛转马头打马就要往卞家河口大营逃奔。不料,西北方面两里许处,一支太平军的骑兵在一白袍黄马将领带领下向他这边急驰杀奔而来。

    卓立克图他布囊心下骇然,无心应战,在亲兵戈什哈的保护下向大营方向逃去。马鹞子王。辅臣率部紧追不放,卓立克图他布囊马鞭猛抽,跨下大红马发疯似的狂奔。

    运河水面上,突一支船队从南边开来。船看着不大,和运河上常年行走的商船差不多,可每条船上都摆有火炮。船上太平军一齐朝岸上放炮,使正在逃奔的蒙古兵死伤惨重。卓立克图他布囊好不容易逃回卞家河口大营,太平军水陆骑三军就将卞家河口团团包围。

    望着狼狈逃回来的卓立克图他布囊部蒙古骑兵,德克素尼慌了手脚,这一战损失步骑近万,一下折了三分之一兵马,卞家河口又被太平军团团包围,他只得一边指挥兵马死守,一边快马向鳌拜及北边其他各部清军求援。

    太平军的水师沿运河跃过清军大营,直向北方,遇有浮桥便毁,使运河两岸多股欲增援卞家河口的清军难以渡河。得知卞家河口被围之后,鳌拜即领满蒙精骑两万有余火速向卞家河口驰援。

    。。。。。。。。。

    深夜,卞家河口镇灯火通明,人头攒动,到处都是奔走的人影。镇子里原先住着的几百百姓不是被清军杀害,就是被赶走。偌大的镇子,俨然就是一处大军营。

    德克素尼下令加固大营工事。满蒙清军作为监工,举着火把催促绿营兵快点干活。这些绿营兵在满蒙兵的监督下,十分卖力的干着活,挖壕沟的挖壕沟,加固栅栏的加固栅栏,设障碍的设障碍。整个镇子如同一个大工地,木栅一块块的竖起,又搭建起不少望楼。望楼一起,上面立刻就涌满了满蒙士兵,人人负弓携箭,不住朝远处的夜色中张望。鹿砦也给拖了过来,重重敲打进土里,几个鹿砦之间,还用铁链子拴在一起,如此太平军的骑兵就难以冲杀进来。

    镇子外,一条火龙盘在那里。火光下,太平军的骑兵安静的下马等侯在那,那些久经沙场的蒙古战马也不嘶鸣,同样静静的等候在主人身边。

    瞎子李懒洋洋的坐在地上,几百铁甲精兵同样也坐在地上。不过每一个铁甲兵身后,都坐着一个辅兵,这些辅兵的任务就是当铁人卫发起冲击时,用最快速度将铁甲为这些勇士披挂完毕。

    每一堆篝火旁,都用铁架支着一口大锅,锅里的汤水正沸腾着,使得空气中满是肉香味。

    周士相的齐王旗号就在镇子东南的一处高地上树立着,旗下是几十堆正在燃烧的篝火。

    周士相骑在马上,虽然相隔遥远,但是他仿佛能看远处卞家镇子里的一切。

    他在思虑是否要强攻。

    清军将卞家河口经营得如同一座堡寨,如果强攻,太平军的伤亡势必很大,但如果只围三方,给清军一个出路,那么势必有大量清军从卞家河口北逃。只围不打显然是不可能了,卞家河口的清军就跟一根钉子般,不将他们拔掉绕行北上,太平军就将陷入前后清军的夹击。况且细作情报显示,就在卞家河口不远的高桥一带,尚有鳌拜亲自率领的两万多满蒙清兵虎视眈眈,所以留给周士相的选择和时间都不多,最终,他决定强攻。不管死多少人,也要拔掉卞家河口的清军,绝不放走一人。否则,下一次,他将付出更大的伤亡。

    。。。。。。。。

    德克素尼站在望楼上头,死死的看着眼前太平军的火龙长围。卞家河口在二十年前是运河上一处交通繁忙的商业重地,可现在,却只是一个普通的镇子。生硬的夜风,吹在德克素尼脸上,一阵阵冰冷的刺痛。视线里,运河上很是忙碌,他知道那是太平军的水师正将攻城用的军械从船上运下。等到那些军械到位,也许就是太平军发起进攻的时候。

    佟国纲、多弼、额和克等将将领站在望楼下,彼此脸色都不好看,如果鳌拜不能及时率兵赶来,瓜州发生的一幕便很可能再次在这里上演。

    数里外,白日被纵火焚烧的树林里还在冒着烟,不时有火星冒出,时不时就有正在燃烧的树枝发生“叭叭”声。一阵风吹过,树林里火星就如星火般随风飘扬。阵阵带着火星的黑烟吹过,令得远远看去,就如焰火般闪目。

    林中,林外,都有尸体。林中烤焦的尸体散发着肉香和焦糊味,但林外垂头丧气坐在地上的清军俘虏却谁也不可能因此而有食欲。到处都是尸体,甚至还有未死透的清兵就在离俘虏不远处的泥地上挣扎着,却无人去管他。任他在天寒地冻下慢慢失去知觉,慢慢麻木,直至死亡。

    俘虏有绿营兵,有满州兵,也有蒙古兵。他们在跪地投降后没有遭到太平军的屠杀,却被勒令坐在地上,手上和腿上都用粗大的麻绳捆着。四周满是持刀拿矛的太平军,每双在火光映射下的眼睛都是那么的狰狞,似乎随时都会上去疯狂的用大刀砍,用长矛捅。

    俘虏们不知自己的命运会如何,那些满蒙兵更是心颤,他们很害怕太平军会突然将他们从人群中挑出,然后就这样赶他们下河,或者当着这些绿营的面将他们一一砍首。

    好在,这些并没有发生,至少他们在这里坐上两个多时辰了,太平军都没有对他们采取任何行动。

    直到,上百个太平军从运河上的船上将几十个大篓子挑了过来。前面的俘虏看的清楚,那些大篓子中都是衣服,红色的衣服。

    尚可远从篓子中拿起一件军服看了看,然后挥了挥手,立时就有数百士兵拿着短刀冲进了俘虏群中,引起俘虏们失声大叫,一阵骚动,直到发现这些太平军并不是来杀他们的,骚动方平静了下去。

    “低头!”

    一个叫潘猛子的廣西狼兵总旗猛的一把拽住一个满州兵脑后的辫子,然后猛的用匕首削断了这满州兵的辫子。潘猛子毫不在意匕首会不会划破满州兵的头皮,只狠狠削去,结果辫子掉地时,那满州兵的脑后鲜血狂涌,却是被足足削掉了一块手心大的肉皮。

    一声又一声的惨叫,一根根带着头皮的辫子被齐根削下。火光下,沾血的辫子如一条条黑蛇般可怖。一个又一个被削去头皮的清兵垂头哀叫,有兵想去摸自己的脑后,却因手脚被捆而无法动弹。只能感受自己的脖子先是暖和,然后变得冰冷冰冷,那种剌痛感让他们终生难忘。

    “脱掉他们的衣服!”

    尚可远对眼前清兵的惨状视而不见,吩咐士兵将俘虏的衣服都脱下。因俘虏手脚被捆,衣服很难脱,结果图省事的士兵直接用刀在俘虏身上切割,一边割,一边狠拽。被脱光衣服的俘虏赤条条,身上布满刀口,有人忍不住痛叫了起来,结果却被太平军用匕首狠狠在他身上再割一下。后面的人见状,哪怕身上再疼,也一个个紧咬牙关不敢再发出任何声响。

    四千多被扒光衣服,身上满是血淋淋刀口的俘虏就那么被勒令坐在地上,忍受着寒风吹拂,全身上下没有一处有暖意。“咯吱”的牙关颤抖声远远都能听见。

    大约过了一柱香时间后,尚可远才再次挥了挥手。于是俘虏被百人为一队从地上拖起,解开绳子后命他们从篓子里拿一件衣服穿在身上。

    。。。。。。。。。。。。。。

    推荐同样一本写南明的作品——《秀才的逆袭》

    一个明末江南的秀才,遭人陷害深陷大牢。陕兮流寇肆虐中原,东北满清屡次入关抢劫,大明王朝已经到了风雨飘摇之时。是逆来顺受等待沉冤昭雪,还是奋起一搏,闯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逆袭之路!拯救自己,拯救大明,拯救汉人天下!

    骨头不是什么成功作家,也不是大神,但我尽可能的推荐每一个汉人作者写的书,只要他们看得起我。

    也请大家能够支持这些和骨头同样致力于书写汉人作品的作者们。(未完待续。)

第八百三十八章 红衣贼兵(二更)

    上百个俘虏抖抖索索的穿上了太平军的赤红军服,戴上了太平军的斗蓬状军帽后,不知所措的站在那里,不知道太平军接下来要让他们干什么。那些仍赤条条坐在地上发抖的俘虏却从中看到了生机,他们心道既然太平军让他们换装,那想必就是收编他们了,否则何必多此一举。

    绿营都是汉兵,对从清军摇身一变成明军,并无抵触,相反还很高兴。因为在他们的意识中,不管是当明兵还是清军,他们都能抢劫发财。他们对谁做皇帝无所谓,对杀的是汉人同胞还是满蒙胡虏也无所谓,他们在意的只是自己能不能继续吃皇粮,能不能继续发财。一些军官更是在想,他们在清军那里当的是官,太平军真要收编他们,肯定还得依靠他们管兵,说不得还能官升一级。现在明朝看样子有望中兴,再转回去保明,说不定是件很划算的买卖。

    那些满蒙兵心中其实都在“咯噔”,可也没谁有抵触心思,他们同样也只想好好活下去。这些满蒙兵在跪地投降那刻,已经失去了他们的荣耀。现在,剩下的只是乞活的苟念。

    “跟我走!”

    一个总旗按刀走到那队换装好的俘虏面前,将火把摇了三下,示意俘虏们跟他走。俘虏们自然不敢不从,一个个乖乖跟着走。没有人敢有逃跑的念头,因为他们的视线中到处都是打着火把的太平军,长长的火光从树林这里一直延伸到数里外的运河边。在那些没有火光的黑处中,不时还能听到战马的嘶鸣声。偶有举着火把的骑兵从那经过,便能看到一个个立在马上的黑影。

    换装好的俘虏被带走后,余下俘虏继续以百人为一队换装,换好之后立即被押走。如此一批接一批,很快就有2000名俘虏穿着太平军的赤红军服来到运河边。运河边,上千名太平军骑兵打着火把黑压压的立在河边,大约三千名手持火铳和长矛的步兵严阵以待。

    当最后一队换装好的俘虏走到河边时,发现前面的俘虏都一队队的坐在地上,大约五百人为一个方阵。每个方阵之间都有太平军在监视,各个方阵前还有一个拿着长长竹竿的太平军站在那里,却不知道是干什么的。

    “坐下!”

    满州佐领喀尔木和同队的汉兵、蒙古兵一起坐到地上。他悄悄抬头四处张望着,确认这里离卞家河口还有五六里地,白天他们就是在这里追击溃逃太平军被诱到林子里去的。

    四千多俘虏分成八个多方阵,没有人敢发出声息,看押他们的太平军也不出声,气氛很是压抑。运河上,不时有船只划过。船桨划水的声音很有节奏的一下又一下的传到俘虏耳中。气温很低,靠近运河的俘虏们能够看到河岸下的水已经结冰。

    太平军发给俘虏的军服是单薄的夏衣,令得这些俘虏身体冰寒,无一不被冻得发抖。但很快,这些俘虏们就会感受到暖意。炙热的暖意。

    。。。。。。。。

    卞家河口四周长达十数里的战线上,无数火光如繁星般点缀在黑幕之中。

    一场大战即将爆发,这是场不以人的意转为转移的大战。双方,都没有退路。

    亥时,周士相传令强攻,命各部一定要在明日拂晓之前拿下卞家河口,不惜一切代价。他亲自来到第一镇坐阵督战。

    “嗖”的一声,一支汉人百姓过年常放的钻天龙火箭带着尖啸声升上半空。

    “嗖嗖嗖”声中,卞家河口内的清军张目结舌的看着包围他们的太平军大放火焰。

    火焰过后,死神降临。

    “轰”的一声,一颗八斤重的大铁球带着尖啸声飞射向夜色中的卞家河口,然后震天的炮声便响彻在卞家河口上空。太平军同时从四个方向向卞家河口猛攻,不断向镇子里发射炮子、火箭,又四处挖洞穴爆炸,破坏清军设在镇子四周的障碍,攻势十分凌厉。

    第一声钻天龙信号响起时,河岸边看押俘虏的太平军一个千户纵马喊了一声:“朝前走!”

    话音一落,各个方阵前手拿长竹竿的士兵立即拿着长长的竹竿来到方阵当中,竹竿落下,前面的俘虏必须起身朝前走,后面的则等待下一批。

    “跑,快跑!”

    在无数拿刀持矛的太平军威逼下,大约八百多俘虏惶恐不安的向前方奔去。队伍的两侧,全是骑马的太平军,谁的步子稍慢,马上的骑士立时就是鞭子抽下。

    此时远处的卞家河口方向火光四起,炮声大作。俘虏们知道自己正在朝大营方向跑,有人已经意识到太平军是要驱他们去做炮灰。可是没有人敢回头,敢反抗,他们在人群的裹挟下麻木的向前冲去。这个时候,官也好,兵也好,满蒙大爷也好,四等汉兵也好,他们的身份只有一个,那就是炮灰。

    喀尔木也在第一批进攻炮灰之内,他的四周都是他不认识的营兵和蒙古兵,以致于他想找一个伙伴壮胆说话都不得。唯一能做的就是在两侧不断响起的催促声中往前走。他可不想跟刚才那个营兵一样,被鞭打个半死。

    在距卞家河口还有一里多地时,喀尔木看到前方有几十堆篝火正在燃烧着。火堆四周,一队队的太平军拿着各种武器正紧张的望着前方。不远处,有几十门火炮架在那,炮手们正不亦乐呼的向着镇子里开炮。

    “想活命的领上武器就朝前冲,敢有后退者杀!”

    正在组织进攻的第一镇副将朱庆来看到俘虏炮灰们被赶了过来,立时传令将白日缴获的武器分给这些俘虏,然后赶着他们去进攻。

    无数刀矛或是架在一起,或是被随意的丢弃在地上,俘虏们在太平军的催赶下下意识的随手拿起武器,然后无意识的朝前跑。他们的神经已经绷到极点,太平军不断的催促和鞭打让他们无法思考,只知顺从。

    “想活命的往前冲啊!”

    一个太平军的百户挥刀大喊了一声,俘虏们听到之后竟是应了起来,一个个大喊大叫的往前冲。

    不远处的一处篝火边,周士相骑在大青马上观察着卞家镇子里的清军,那些正在被催逼着充为炮灰的俘虏,自始至终都没能让他看一眼。

    镇子里的清军看到了无数身穿赤红军服的太平军往镇子里杀来,架在炮台上的火炮立时开火。一颗颗铁球落在冲锋的俘虏群当中,肆意收割着人命。

    只简单拿着武器,没有甲衣,也没有盾牌的俘虏们冒着清军的炮火、冒着从镇子里望楼上射下来的箭枝,艰难而又惨壮的攻到了壕沟前。对面的清军疯狂反击着,壕沟中堆满尸体。终于,有清兵崩溃了,他们掉头往回奔。

    喀尔木没有回头,他反而挤过往回跑的人群,冲到壕沟前对着对面的清兵大喊:“不要放箭,我是满州人!不要放箭,我是满州人!”

    这是喀尔木唯一的机会,只要对面停止放箭,他就能越过壕沟回到大清的怀抱,再也不用受太平寇的折磨欺压。他在那拼命的挥舞双手,大声喊着,然后对面对他的呼喊却无任何反应,一支利箭射进了他的胸膛。他猛的身子向倾,重重倒在地上。鲜血从他的胸口不住外往喷着,他却找不到任何东西能够去堵伤口。他双手紧紧握着胸口上的箭杆,他不明白为何他已经高呼是满州人了,对面那帮该死的汉人怎的还要射他!

    不远处的清军木栅后,一个年轻的绿营兵兴奋的挥舞手中的弓,对那些平常小瞧他的老兵们喊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