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儿不为奴-第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哨长江大海坚绝不肯投降,此人原先是赵世玉的亲兵,三个月前刚刚放出来带兵,算是新兴绿营底层军官的为首者。他不愿意投降的原因正如他叫嚷的那般:“我们手中沾了那么多明军的血,弟兄们哪个没砍过明军的脑袋,就是这新兴镇上又有多少通贼的叫咱们取了性命,真要是降了,明军能放过咱们?这镇上那些孤儿寡。妇能放过咱们?”

    江大海的拒降理由得到了另几个哨长、伍长的一致附和,他们清楚,当兵的降了或许能有条生路,可他们这些带兵的要是降了,以他们从前所为,明军断无饶了他们的道理。就是明军肯饶过他们,这镇上的百姓未必也会饶过他们!别看平日那帮百姓看到他们老老实实,唯恐得罪,可背后哪个不是咬牙切齿,恨不得生吞了他们!棒打落水狗的道理,百姓们可不是不知晓的。真要是交了兵器降了,这是生是死可就由不得自个做主了!

    “不能降,降了必死无疑!”

    “咱生是大清的人,死是大清的鬼,弟兄们,拿起家伙跟明军拼到底!”

    “谁再敢说投降,老子斩了他祭旗!”

    “。。。。。。”

    军官们纷纷挥舞手中的兵器,一个个凶神恶煞的朝着手下的士兵们叫嚷,若不是这会局面已是**,稍一乱动就要大内讧,军官们说不得早就拿那几个叫嚷得凶的营兵开刀了。

    摄于军官们往日的积威,营兵们大多数都沉默了下来,不过却仍有不被军官们吓住的,一个手拿长刀的绿营兵最先破口大骂道:“你们这帮狗日的,要是不投降,明军放起火来,昨办?难道要弟兄们陪你们一块死不成!”

    另一个腰里别着短布的汉子也跳了出来,眉毛一挑就叫道:“格老子的,你们想死也别拉老子垫背,老子豁出去了,反正是当兵吃饷,在哪不是当,犯不着吊死在这!”说完,把手里的刀朝江大海等人一指:“你们哪个敢拦老子,老子就和他拼了!”

    这营兵叫宋六,生得五大三粗,也是营中有名的剌头,若不是平日打仗敢拼命,身边又有帮烧过黄纸的兄弟,恐怕早就被军官们收拾了。见是他跳出,江大海等人的脸色不由阴了一下。

    “对,拼了,拼了!”

    有人带头,营兵们立时又胆壮,一个个又鼓噪起来,加上门外明军的不住催促和恐吓,府内官兵之间大有马上内讧一场的架势。

    营兵们再次鼓噪起来,比先前叫嚷得都凶,众军官见状都是色变,既不愿附和说降,又不敢斩杀为首者,正不知如何是好时,却听一直沉默的把总赵世玉突然大喝了一声:“都住手,谁也不准动!”

    闻言,营兵们下意识放下了兵器,宋六等叫得凶的也好像泄了气般不由自主的朝后退了一步。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看向赵世玉。

    “大人!”

    见把总大人发话了,江大海心气一振,可让他失望的是,把总大人喝完之后却没有做出进一步的吩咐,仍是怔怔的站在那里看着他们。

    “大人?”

    江大海眉头一皱,不知道把总大人到底什么意思,这火烧眉毛了,是死守还是突围,你好歹也拿个主意啊,再这么耗下去,不用明军放火,这帮要造反的营兵就能绑了他们出去请功。

    赵世玉此刻心中也是犹豫不决,刚才部下们的争吵他听得分明,对于那些要投降的营兵也是又恨又气,可兵败如山倒,树倒猢狲散,明军都已经将他们围得水泄不通了,这当功夫,他又如何敢拿这帮要降的兵立军威,又如何能约束得了他们。

    早知明军来得这么快,先前就该早走一步啊!

    赵世玉肠子都悔青了,现在这种局面他真是不知如何应对了。

    不知何时,那个从肇庆府来的大腹便便的客人悄悄走到了赵世玉身边,在他耳畔低声说了句:“赵把总,当兵的能降,你也能降?”

    因那胖子离得远,说话又小声,营兵们听不见他说得是什么,但见赵把总听了他话后脸色不对,宋六便猜出了什么,唯恐赵世玉铁了心不降,害他跟着送命,急得把袖子一捞就朝那胖子骂道:“妈拉个巴子,你们这帮肇庆仔不是好人,少给大人灌迷药,奶奶个熊的,你们是要害弟兄们陪你们一块死吗!”

    那胖子却不理会宋六的喝骂,只低声又对赵世玉说了一句:“赵把总,只要你保着我等冲出去,熊某便送你一个大好前程!”

    “大好前程?”

    赵世玉一愣,在他愣时的功夫,那胖子一句“守备的顶戴,赵把总看如何?”已然飘进耳中。

    不等赵世玉有所反应,站在肇庆府众人最后的一个文人打扮的中年男人走了过来,“守备低了,若赵把总带人护得我等周全,向某可保赵把总一顶参将的帽子!”

    “参将?!”

    赵世玉又是一惊,他和这几个肇庆府来的人并不熟悉,只知这些人是以熊应福为首,而这熊应福在肇庆城中产业颇多,极有地位,在总兵大人那里都是能说上话的。却实在不知这中年文人又是何身份,竟敢开口就敢把一顶从三品的参将顶戴随意送人,此事恐怕熊应福都办不到,这人何以能办到?

    “你?”赵世玉骇然至极同时又是极度困惑。

    那中年文人见状,朝熊应福微一点头,道:“熊掌柜,可将我身份说与赵把总听。”

    “是!”

    熊应福竟然对中年文人极是恭敬,然后带着几分傲然向赵世玉介绍道:“这位便是靖南王府的向二管事!”

    “靖南王府?”

    赵世玉再次惊得合不拢嘴,他一小小把总竟然能够和靖南王府的人打交道?

    。。。。。。。。。。

    骨头家位在拆。迁。区,这两天施工队把家周围的桥拆了建新的,因为吊桩所以暂停供电,所以这几天的更新不一定能保证。ps:似乎骨头就是传说中的钉。子。户,不过不能怪咱拖国家后腿,不顾全大局啊,房子+宅基地+屋内装修总共才赔不到九万,买他房子倒贴十万,昨拆?

第九十七章 降了

    “千户,清狗要翻墙跑!”

    点火后未有多久,曾是前营打旗兵的总旗宋二牛便看到李府后院的围墙上突然搭起了梯子,虽然那梯子只冒出了一点,眼睛不仔细的人根本看不出。可宋二牛却看得仔细,虽然没看到梯子上有人冒头,但他却判断这是里面的清军想要翻墙跑,所以一边命令手下戒备,一边赶紧过来向周士相禀报。

    听了宋二牛的禀报,周士相冷哼一声,朝宋二牛一摆手:“他们跑不了,传我令,工兵营监视大门,其余各队分段把守院墙,只要看见里面有人冒头就给我杀!”

    “是,千户!”宋二牛轰然应声,带着几个手下前去各队传令。

    宋二牛走后,周士相见火势并不大,而李府四周并无多少易燃物,府内院墙又皆是砖石砌成,短时间内没有办法让火烧得更大,这火烧不到眉毛,里面的绿营兵自然不会被逼出来。

    周士相不想把时间浪费在这些绿营残兵身上,计上心来,要人去挑些水来洒在火堆上。浇上水后,火堆上的火头顿时减弱,但随之而来就是一股股白色之中带有黄。色的浓烟从火堆中升腾而起。风助烟势,转瞬间,李府上空便被浓烟笼罩。

    “不投降,就呛死这些狗日的!”

    葛义看到浓烟都熏进院子里,里面的绿营兵都在大喊大叫,还隐约听到有人在大声咳嗽,乐得不行。因周士相传下严令,他不敢怠慢,领着手下的兵拿着长矛牢牢盯着面前的院墙,只要绿营兵敢露面,二话不说就能长矛去捅,看这帮狗日的降还是不降。

    大门那边,工兵营调来的那队工兵也一个个拿着震天雷如临大敌般盯着大门,领队的总旗不是没有向周士相请示过直接用震天雷攻进去,可周士相却知道震天雷用来杀伤清兵还行,可炸门却是不行的,因为震天雷是用竹子制成,里面的火药份量也不足,爆炸的威力不足以将李府的大铁门炸掉。除非进行如炸毁罗定城墙那般的爆炸,但那样做显然更不行,因为这会消耗更多的火药。

    营中现有的震天雷数量不多,每一颗在周士相眼里都是宝贝,在得不到火药补给的情况下,用一颗就少一颗,而新兴镇不过是南下香江的第一个门坎,连颗钉子都算不上,这要是用得多了,后面的仗可就没法打了,毕竟太平营现在的实力和清军相比差很多,甚至比同等兵力的绿营都要弱上一些。

    想要打赢后面的仗,成功将太平营带到香江,必须要依仗比弓箭、火铳更加有杀伤力的震天雷,因此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少用,绝对不能乱用。

    周士相否绝了用震天雷炸门的提议,只命令这队工兵严密监视就行,若发现里面的绿营兵从大门冲出来,便扔上两三颗炸掉他们的突围决心即可,彻底解决战斗还是要靠大刀和长矛。

    。。。。。。。。

    外面太平营放火的放火,想炸门的炸门,守院墙的守院墙,里面的绿营兵也没个安生,先前火没起时,营兵大部分就想投降,现在火一起,想降的就更多了。可把总赵世玉却被肇庆来得那帮人说动,下令准备突围,并带着几个军官领着亲兵弹压想降的营兵,若不是怕这些营兵逼急了火拼,只怕宋六等叫得凶的兵早就被杀了。

    赵世玉制定的突围计划就是翻墙跑,因为他知道守在大门外的明军肯定有准备,不会让他们从容逃脱,而从院墙跑却有很大的机会逃出去。赵世玉的想法是占地几十亩的李府实在太大,明军不可能把守住每一寸院墙,而且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大门方向,因此只要速度够快,就能抢在明军大队人马发现前从院墙跑出新兴镇,只要出了镇子往林子里一钻,明军就拿他们没有办法了。

    突围的准备已经做好,加上李府内的梯子,总共十多把梯子被偷偷搭在了院墙后面,赵世玉正准备下令突围时,院墙外上空却飘来白色浓烟,眨眼间,院子就被浓烟笼罩。

    天热,人又着急,陡然浓烟袭来,置身其中的滋味可想而知。这烟可不分人,军官也好,营兵也好,都在那大声咳嗽,一个个眼泪都叫呛了出来。

    一直就想投降,不愿白白陪着这帮当官死的宋六趁机再次叫嚷起来:“弟兄们,别和当官的一头吊到死了,他们不降,咱们降!”

    “烟太大,受不了,撑不住!”

    “降了,降了,去开门,快!”

    有营兵被烟呛得实在受不了,掉头就冲到前面去准备开门投降。

    “二爷,营兵们指不住了,咱们赶紧上墙吧!”

    熊应福见势不妙,拉着向二管事便往梯子那跑,向二管事也急得要跳脚,真说起来,这院子里所有人都能降,可他却是万万不能降的!

    任他向二有一万张嘴,一万个头脑,但一个靖南王府管事的身份便足以叫他脑袋搬家,让他息了求饶的心思。况且,他向二还是旗人!虽说是汉军旗的,可那也是旗人!打大清入关,没听说有旗人降的,也没听说有旗人降了能不死的!

    眼睛勉强还睁着的向二眼看着有营兵嚷着去开门,情急之下,一把拉住赵世玉,叫道:“你还愣着做什么,还不保着爷走!”

    “啊?”

    赵世玉一激灵,下意识的应了声,然后扶着向二往梯子那边去,这会也是顾不得那些去开门投降的营兵了,不抓紧时间翻墙可就什么都迟了。

    院子里的烟越来越大了,再不赶紧出去,火烧不死人,这烟也会呛死人的。营兵们大多都跑到前院去开门投降,剩下的只有几个军官连同赵世玉的亲兵,以及肇庆来的这帮人。

    “咳咳。。。”

    向二管事跑到梯子旁,人已经受不了,趴在墙角下不住喘气。其他人也好不到哪里去,一个个都是猫着腰朝前走,没办法,不这么做他们就吸不到空气。

    熊应福也呛得不行,可仍拽着向二,一手扶着梯子,一手将向二往梯子上拉:“二爷,你先上!”

    “好!”

    向二感激的看了眼熊应福,挣扎着走到梯子边,一只脚刚迈上去却空然缩了回来,拿手一指跟着赵世玉的一个亲兵,吩咐他道:“你先上!”

    那亲兵一愣,朝赵世玉看了眼,后者点头后,忙捂住嘴巴爬上梯子,可刚把头探出去,还没等他看一眼院墙外什么情况,就一声惨叫仰头摔了下来。

    但听“扑通”一声,这亲兵身子重重的落在地上,边上的熊应福吓了一跳,眯眼一看,心里一惊,原来这亲兵的胸口被长矛捅了个大洞,这会血水正不住往外冒着。

    “大人,墙外都是明军,弟兄们没的出去!”

    跟着赵世玉的几个军官傻了眼,不知道如何是好。赵世玉也慌了,院墙外的明军有了准备,这突围可就没法子进行了。

    怎么办?不突围就得被烟呛死,被火烤死,突围,被长矛捅死?

    众人正惊慌时,却听一直不肯投降的江大海突然道:“大人,不如降了吧,再这样下去,弟兄们都要被呛死了!”

    “这。。。”

    连江大海都要降,赵世玉一颗心直坠谷底,对投降也有些动心起来,毕竟,他也不想活活被烟呛死。

    “不能降,死也不能降!”

    眼看赵世玉有投降的念头,向二管事大急之下喝道:“大伙一起上,外面没几个明军的!”

    话音刚落,就听身后有人叫道:“上你娘个头!”随后就觉胳脯一紧,好像被什么东西按住。

    “你们干什么?”

    向二管事的被抓让熊应福和那几个肇庆商人大惊失色。

    赵世玉也吃惊万分,难以置信的看着江大海,失声道:“大海,你这做什么?”

    江大海咬牙道:“大人,有这个王府管事在,咱们的命就丢不了!”

    “你是说?”

    赵世玉盯着向二管事只看了数秒,豁然就拿定主意,在向二愤怒的目光下就朝外面叫了起来:“降了,我们降了!”

第九十八章 代表

    “清狗降了,清狗降了!”

    新兴镇上到处都是欢呼胜利的太平军,这场可以说是一边倒的战斗持续的时间并不长,大抵不到半个时辰,除了镇口的短兵相接和随后的围攻李府,镇上其他地方并没有发生战斗,仅有的流血事件是在搜捕清军时无意造成的镇民死伤。

    随着“清狗降了”的欢呼声传到每一个新兴百姓耳中,他们总算知道打过来的是南明永历的兵马,然而大多数百姓并没有因为打来的是明军而感到高兴,反而更加的不安。

    很多人下意识的就在脑海中想到几个月前刚刚在镇子里发生的一幕——明军撤走后,几百清军包围了镇子,将镇子上的男人全部赶到了东头的乱葬岗,然后就是杀人。随着一颗颗人头被砍落,镇子上的男丁从3000人剧减为700人。那些参加明军或是被拉了夫子的人家更是满门老弱都被杀光,事后掩埋的尸体总数不下2000具。若不是新兴地处交通要地,这几个月吸纳了附近不少流民,只怕这千年古镇早就没了人烟成了废墟。

    “这可如何是好!这可如何是好!。。。”

    李老全失魂般的坐在自家门前的台阶上,望着那些因为胜利而欢呼的黑衣兵不住的喃喃自语,老伴倚在门边也是一脸忧色。

    半响,李老全长长吸了口气,然后起身向东边走去。李家所在这片区域已被太平营搜查过,故而并未禁止百姓走动,只是不允许他们出镇。

    “当家的,兵荒马乱的,你做甚?”

    “找宋老爷们他们商量商量,要不然这镇子怕是要遭大难咧。”

    。。。。。。。。。

    以把总赵世玉为首的绿营残兵136人依次走出大门,在太平军的喝令下将佩刀和兵器丢弃在地上,然后站成一列等侯太平营的发落。

    面对太平营的刀枪,俘虏们难免心慌,等侯发落的滋味尤其不好受,当兵的还好,带兵的却是饱受折磨了,唯恐明军会拿他们开刀。

    在递交佩刀的时候,赵世玉不忘口口声称自己不是投降而是反正,反正的证据就是他绑了一个旗人,且这个旗人还是伪清靖南王府的大人物。

    为了抬高自己,也为了证明自己反正的事实和诚意,赵世玉反复向看押俘虏的总旗彭大柱强调他绑的是个大人物,并且再三要求面见明军的最高将领,以便得到公正的待遇。

    什么反正不反正的,对于赵世玉的请求,彭大柱起先是不理会的,甚至听了都觉好笑,你们打不过躲起来,躲不过去才投降,这算哪门子反正?

    不过对方不住说他绑了个靖南王府的大人物,还是个什么旗人,渐渐的,彭大柱便也来了兴趣,命人将那个所谓的大人物带过来。

    向二被带过来时一声不吭,任凭彭大柱怎么喝骂,他就是咬紧牙关不吱声。不过他越是这样,倒让彭大柱真的信了他是个“大人物”,派人将情况通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