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儿不为奴-第4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你老塔说说怎么办,咱们的粮食可撑不了几天了。”

    “就算苗成龙不敢来,咱们也不能就这么走了,怎么也得把内乡给拿下,叫苗成龙不敢轻举妄动。”塔天宝顿了顿,又补了一句“城内的清军虽然不多,但总归是有一批粮食的。咱们再等两天,要是苗成龙确实不来,那就你我两家合力拿下内乡,先看看再说。”

    “也成!真要就这么退了,小老虎或许不会说我这叔叔什么,刘体纯和老党肯定要骂咱们的。就这么办!”

    郝摇旗点点头,下定了决心,他其实是不怕被小老虎他们骂的,但要是汝宁那边真因为他的撤退而导致什么灾难性的后果,恐怕袁宗第那边饶不过他。袁宗第现在是湖北巡抚,得罪了他,就是得罪了钱粮,郝摇旗还想能回去跟袁宗第要粮食,自然不能不考虑他不顾汝宁退兵的后果。

    。。。。。。。。

    内乡城里的清军这几天可是被围城的忠贞营吓坏了,一些军官认为内乡不可守,要不是副将苏养元坚持死守,只怕他们早就逃了。

    死守,有援军就能活,没援军就是个死。

    城内清军在被包围的第一天,就开始不停的朝着南阳府的方向了望,期盼援军的到来。然而结果却是一次次的失望。

    城门再一次被打开,这是被包围以来,城内派出去的第六拨求援人手了。前面五拨信使只成功跑出去了两拨,其余三拨都叫明军给截住了。这一次去求援的是副将苏养元的亲兵,总共三人,都是身手了得。可是在冲出城后不久,一队明军骑兵就撵上了他们,一番交手,当场就叫明军给杀了两个,余下一个却是成功逃出,快马加鞭往南阳方向奔去。

    城头上,看到有一个信使成功突围,几个绿营的军官都是松了口气,不过很快就又气闷起来。

    千总王三力将刀鞘往城砖上一砸,骂道:“这都几天了,南阳援军早该来了,可他娘的却连个人影都见不到,分明就是不肯来救咱们!”

    王三力边上的游击宋余听了他这话,却是显得很平静,淡淡道:“皇帝不急太监急,援军什么时候来,咱们又做不了主,只能在这等着。你发再大的火,骂上天,这援军就能被你骂来了?。。。消消火,还是琢磨着怎么把城给守住吧。”

    王三力听了宋余的话,心知他说的在理,闷头不再吭声。

    “将军来了!”

    伴随着脚步声,河南副将苏养元带着一众亲兵上了城头。苏养元原先是河南巡抚贾汉复的抚标游击,因镇压杨环元起义立功晋为河南副将。原南阳总兵张超随简亲王济度南下被俘后,贾汉复当时拟向清廷举荐苏养元为南阳总兵,不过最后南阳总兵一职还是由苗成龙接任。原因是苗成龙投了贾汉复喜好,捐资修了两处书院,而苏养元却是纯粹武夫,不懂如何讨上官欢心。

    苏养元带兵很有威望,所以他上城,军官们都是噤声。苏养元没有理会他们,径直走到垛口,看向远处的明军营寨。

    “没想到我苏养元有朝一日也会被一帮土匪给兵临城下。”

    苏养元眼神有一点落寞。对面阵营的郝摇旗和塔天宝当年跟随李自成大闹天下时,他还是个无名小卒,根本与他们相提并论。但在他苏养元眼里,郝摇旗他们名头再大,也不过是帮土匪流寇而矣。他看不上他们。

    宋余上前道:“将军,贼兵围了咱们几日,弟兄们士气都有些不振,是不是挑些精锐出城,挫一挫贼兵的气焰?”

    “出战?”千总白啸冷笑一声:“贼兵是咱们的十多倍,咱们又不是天兵天将,怎打得过?”

    听闻此言,王三力勃然大怒,冲白啸怒道:“你是被土匪给吓破胆了吧!”

    “你!…”

    白啸火上心头,拔下衣服,指着那一个个伤口,道:“我被吓破胆了?你以为这身上的伤口,全是我自己捅的吗!”

    眼见着两人就要吵起来,宋余忙呵斥道:“胡闹,在将军面前吵什么,是想被拖下去打军棍吗!”

    白啸和王三力听了这话,都是不敢再吵。(未完待续。。)

第九百九十二章 吴三桂破潼关

    苏养元有些微怒,面前这些军官都是他的亲信,也是他手下最能打的。但除了王三力外,他从其他人眼中看不到出战的渴望,甚至还有一丝畏缩。这让他很是失望,也很痛心。将领是一支军队的骨干核心,如果连将领都变得畏战,这支军队还能打么。

    想到前年这些将领随自己镇压杨环元起义时的精神头,苏养元不禁在心中叹了口气,这才短短三年,大江南北就跟变了个天地般,变得让他都有些难以适应。或许,一切都如抚台大人在开封贡院所说,大清得国太顺,不是好事,些艰辛不是坏事。

    大清要些什么艰辛才是抚台大人口中的好事,苏养元不懂,不过他却隐隐觉得,现在这局面,对汉官可是个从未有过的机遇。从前,不管大仗小仗,好处都是叫满州人得去,统帅也一定是满州人,现在,绿营成了主力,汉人的督抚也真正能成为实际指挥,再也不用担心功劳被满州人抢去。可以说,大清入关十七年来,现在才真正向汉人敞开了上升通道。

    听说朝廷要将汉军和绿旗营的有功将士抬入满州,这可是从前想都不敢想的事。便是不能被抬入满州,抬入汉军也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脑上本无辫子,有了辫子,时间久了,倒也难以割舍。

    苏养元不会再次投明,因为他相信抚台大人的判断。抚台大人说得分明,明朝气数早已尽,如今局面不过回光返照,用不了多久,那贼秀才也好,吴三桂也好,都会抛弃明朝自立为主。而他们自立的那天,也同时是他们败亡的开始。

    原因是什么,抚台大人没有多解释,但却肯定后面一定会是这样。苏养元相信抚台大人,因为这么多年来,抚台大人还从未料错过一件事。和忠贞营交手了半年,苏养元越发相信大清不会亡,因为明军实在是太差劲,郝摇旗那帮人的行事还是流寇一般。自古至今,还没有土匪流贼能成事的。

    苏养元有些后悔自己大意了,竟没料到郝摇旗和塔天宝这两个大寇竟会合兵来围他,若早知如此,他定会将内乡一把火焚了,主动退往南阳。对付流贼,就得有这种狠劲,只要他们筹不到粮草,哪怕裹挟的青壮再多,也终是无源之水,长久不了。

    只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吃,苏养元现在也只能盼着南阳那边能够来解救自己了。他其实知道白啸说的没错,内乡城这点兵马的确打不过郝摇旗和塔天宝那两个大寇,可宋余说的也没错,再一点动作都无,只怕城内军心士气会愈加颓丧。

    南阳难道就看着内乡沦落吗?

    对苗成龙,苏养元还是信得过的,并不因对方抢了自己的南阳总兵而怀疑他的人品。但是几天了,苗成龙却迟迟不来救援内乡,这让苏养元不能不怀疑。不过他依旧没有怀疑苗成龙会见死不救,他只担心是不是其它地方出了什么变故,导致苗成龙无法来援内乡。

    苏养元将双手放在垛口,静静的凝视明军的营寨,倏然之间他忽的转过身看向诸将。

    “将军!”

    众清将都是一凛,苏养元的神情让他们一下有了主心骨。

    “不过是叫帮土匪围着而矣,有什么好怕的?他们若有本事破城,还会等到现在吗!从前本将跟随抚台大人和闯军大战时都不曾怕过他们半分,如今对上一帮闯贼余孽,又有什么好怕的!如果他们厉害,就不会是现在这幅模样了!”

    苏养元中气十足,脸上满是豪气。

    众将精神一震,没错,城外的明军真要有本事攻城,早就杀进来了,哪会围到现在!这说明什么,说明城外的明军根本没能力破城,既然如此,又有什么好怕的!

    “苗总兵一定会来救援咱们的,我们只要把内乡守住,赢的一定是我们!”

    给部下们鼓了气后,苏养元让他们回各自的岗位执守,只要宋余留下。

    宋余不知道将军留他有什么事要交待,站在一边等着吩咐。苏养元在那想了许久,突然开口吩咐宋余:“你亲自突围去南阳。”

    “将军?”宋余愣在那里。

    苏养元苦笑一声,对宋余道:“刚才那些话是对他们说的,现在这些话却是对你说的。城外的明军虽然是乌合之众,但也有数万人马,长围下去,城中肯定有人会动摇,所以援军必须马上赶来。你亲自去,告诉苗总兵,内乡已经危在旦夕,务必要他马上赶来救援!”

    宋余犹豫道:“将军,以末将看,明军不可能攻进来。”

    “做最坏的打算总不会是坏事。”苏养元眼缝微眯,交待宋余:“等天黑之后,你选十名手下出城,让他们先走,你最后。”

    宋余点了点头:“将军放心,末将一定活着见到苗总兵,搬来救兵!”

    。。。。。。。。

    当夜,内乡城中突然冲出十匹快马,分几个方向同时往外突围。城外明军连忙拦截,趁着混乱,宋余带着两名亲随摸黑突围而出,快马加鞭奔往南阳。

    天未亮时,宋余三人终是见到南阳城。不待喘息,三人打马到城下,朝城上叫喊:“我们是内乡来求援的,快放我们进城!”

    “内乡来的?”

    城上把守的清军听到叫喊,并不以为意。这几日,内乡已经来了三拨求援的。

    吊桥放下后,宋余一马当先冲向城门,对城内清军喝道:“苗总兵在哪,速带我过去!”

    当下就有一员把总将宋余带到总兵府,正在睡梦中的南阳总兵苗成龙得报内乡又有人来求援后,皱了皱眉头,命将人带过来。

    一见苗成龙,宋余就叩拜下去:“苗总兵,内乡危在旦夕,请苗总兵火速发兵救援,否则,内乡必须不保!”

    宋余声嘶焦虑,殷切的看着苗成龙,等着这位南阳总兵下令发出援军。不想,苗成龙却摇了摇头对他道:“你回去告诉苏养元,我不会发兵救内乡。”

    宋余吃了一惊,诧声道:“将军,这是为何?”旋即悲愤之情涌上心头,大声道:“将军莫非见死不救!”

    苗成龙叹了口气,从案桌上拿出一份公文扔在宋余面前:“你自己看吧。”

    “这?”

    宋余困惑的从地上捡起公文,打开一看,顿时失声道:“什么?吴三桂破了潼关,先锋胡国柱、王屏藩打进了河南,抚台大人要总兵大人撤军回保开封!”

    (未完待续。。)

第九百九十三章 毒药苦口

    吴三桂军是六月初九攻破潼关的。

    王进宝为求自保剌杀遏必隆,令得李国英跳进黄河也洗不清,无奈只得倒向吴三桂。得知李国英反正,一直对东进犹豫不决的吴三桂大喜之下,再也不迟疑,立时派二女婿胡国柱、大将郭壮图、马宝及悍将王屏藩等人率精兵六万攻打潼关。

    李国英隐瞒遏必隆之死,驻守潼关的清满蒙八旗诸将竟是被蒙在鼓里。五月初七夜,吴军悍将王屏藩领四百死士攀登夹金岭潜向十二连城,在付出了六十多条生命后,王屏藩成功攀过夹金岭这道险关。驻守十二连城子母城的王进宝见到王屏藩成功潜入的信号后,立即开关放王屏藩入城,然后伪作清军,持李国英手令骗开禁沟,趁夜偷向潼关。

    潼关那边,李国英早已使亲信将领打开关门,睡梦中的关内满蒙八旗被突入关门的吴军惊乱,一片漆黑之中,只以为吴军大举杀到,慌乱之中,哪还会仔细察明。加上这帮满蒙八旗都是随多尼和罗可铎从贵阳千里逃奔回来,又在西安如丧家之犬般逃到潼关,骨子里的满蒙骄傲早已荡然无存,只成了惊弓之鸟般存在。所以听到外面喊杀动静,大部分满蒙清军都是选择弃关逃跑。只爱星阿率部和吴军死战,后死于乱军之中。

    潼关失守之后,郭壮图和马宝领军劝降十二连城其余清军,见大势已去,清军纷纷投降,计得降兵七千余。最是倒霉的一支清军是从山西过来的一标绿旗营,才到潼关不过数日,上至参将下至普通士卒,便都成了俘虏。

    吴军不费吹灰之力夺占潼关之后,吴三桂立即命二女婿胡国柱和王屏藩领兵两万为先锋进攻河南。驻守开封的河南巡抚贾汉复一边震惊于潼关的失守,一边快马往北京急报,同时调令在豫南抵挡忠贞营的各部火速回援开封,确保省城不失。

    胡国柱和王屏藩领军入河南后,豫西诸府县几乎是不战而定,凡吴军所到之处皆开门反正,未到之处也是蠢蠢欲动,一些官绅更是早早就偷偷绞断了辫子,命人准备好酒肉,只待吴军一到,便开门迎接,又出人出力相助大明永皇帝大军。进入河南不过半月,胡国柱部就扩充到了三万余人。此情形和豫南官绅誓死抵抗忠贞营成了鲜明对比。

    河南形势岌岌可危,中原危急!

    。。。。。。。。

    北京,顺治已经三天没有上朝,他的爱妃董鄂的病情愈发严重了。太医们说,恐怕皇贵妃挨不过这个月。

    从董鄂那里回到干清宫后,顺治一直坐在那里发呆,近侍太监们都不敢上前打扰皇帝。但是当内大臣索尼领着几个大臣来到殿外后,首领太监赵全还是小心翼翼的入内跪禀通奏:“万岁爷,索尼大人、武英殿大华士胡世安、兵部尚书伊图求见。”

    顺治心不在焉地望望赵全,视而不见,仿佛没有听到。

    赵全不见万岁爷示下,不敢起身,又不敢抬头,只好再禀一遍,略略提高声音。

    “宣进殿来。”

    顺治终是挥了挥手。赵全松了口气,忙领着三位大臣匆匆地进来了。索尼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胡世安则是一脸乌云,唯有伊图仿佛不改常态,但他微微发颤的手指,表明他在努力压制内心的不安。

    三人跪拜完毕。顺治让他们都起身,见索尼脸色难看,不由问他:“有什么急事,这么晚了还要入宫来?”

    索尼看了眼胡世安和伊图,上前奏道:“禀主子,河南巡抚贾汉复急递,潼关丢了!”

    “什么!”

    顺治耳边“嗡”的响过一阵尖啸,脸色骤然失去了血色。为了掩饰心头的慌乱,他“啪”的一声,手掌在桌上勐一击,厉声喝问索尼三人:“遏必隆不是去了潼关吗!麻勒吉回来说吴三桂没有东进之心,怎么转眼潼关就丢了!到底是怎么回事!”

    索尼嗫嚅道:“据贾汉复折子上说,遏必隆兵败被杀,潼关守军只逃回六千多人。。。”

    “遏必隆死了?”

    顺治身子为之一晃,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胡世安触到皇上的目光,吓得不敢再说话。伊图努力使自己镇定下来,奏道:“皇上,潼关已失,如今吴三桂的军队已经攻入河南,贾汉复手上只有万余绿旗营,额驸石华善手下也只四千汉军,便是算上从潼关退下来的满蒙将士,河南军力也不过两万,可吴军却有数万之众,豫南又有闯贼余部李来亨、郝摇旗等大寇活动。贾汉复现在能做的只有困守开封,若开封再丢,则河南全省便尽丢。河南为中原险要之地,万不能落于吴三桂之手,请皇上早做定夺!”

    顺治呆了半晌,声音沙哑地说:“再派八旗劲旅,增援开封!”

    闻言,索尼怔了下,道:“主子,禁旅八旗刚刚重组,现在急调过去,只怕鞭长莫及。再者若禁旅八旗南调,畿辅重地,便无兵马可守了。”

    索尼的担心恰恰是现在大清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无兵可派。简亲王济度在广东、罗托在广西、管效忠在镇江、岳乐在南京、顺治在扬州,以及多尼他们在云南的磨盘山,这几场大仗下来,满蒙八旗的损失惊人,现在北京城中,连上关外来的盛京八旗,满打满算,满州八旗也不过三万余。

    虽说经过抬旗,现在编入满州八旗的还有一万多汉军和四千多绿营,但这些人抬入满州时日尚短,尚未适应下来,匆匆南调河南抵挡吴三桂,只怕太过勉强。

    按索尼的本意,抬旗之事还在进行,半年之后,计划抬入满州的汉军和绿旗营数量是五万人,如此加上真满州和蒙军旗,大清手里才算有一支十万人的机动集团可用,虽还是不能改变眼下的劣势,但至少不管是抵御贼秀才还是吴三桂,都有还手之力。但这件事能够办成功的前提不仅是满州内部对抬汉人入旗的不排斥,另外则是贼秀才和吴三桂能给大清喘息时间,以完成这件大事。

    贼秀才那边,议和已成,虽说议和这件事从长远看,对贼秀才更有好处,因为对方占领了东南钱粮重地,他比大清更需要时间消化口中的肥肉。一等贼秀才将东南消化下来,其必然大举北上,那时,面对钱粮不缺的贼秀才,大清的麻烦更大。可大清却不能不将这口毒药咽下,因为形势不容大清有另外的选择。(未完待续。。)

第九百九十四章 鞑靼王朝的危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5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