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儿不为奴-第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行人就这么借着夜色悄悄向前走去,待到近处,周士相示意亲卫们不要出声,以免惊动了那里的人,他自己则向前近了些,越过一堆横在那的砖堆,映入眼帘的景象让周士相的心头猛的“咯噔”一下,倒吸了口冷气。

    让周士相倒吸一口冷气的是人,准确的说是几十个女人。这些个女人在狭窄的巷道里跪成了两排,头上无一不插着一根草标。她们的年纪大小不一,大的有二三十岁,小的却只有七八岁的模样,身上穿得也多是破破烂烂,不少女人身上的衣服打了难以数清的补丁。

    这是?

    这景象初入眼帘时,周士相已经猜到这些女人在干什么,但真正确定下来时,他的手却不禁哆嗦起来,因为他难以相信在自己控制的城中会出现这种卖人的勾当。

    混帐!

    周士相脸色铁青,胸膛的怒火几近喷薄而出。(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四章 世道

    巷道中,无人察觉周士相一行的存在,女人们跪在到处都是散落砖块的地面上一言不发,几个男人抱肩在那指指点点,低声议论着什么。

    自古贩人的勾当必有组织者,周士相勉强压下怒火,决心将这事查个水落石出,揪出这帮在城中胡作非为的混蛋,为此他示意亲卫悄悄将这巷道两侧包围,以免内中人贩子听到动静逃走。

    太平军虽是土匪发家,起事之初亦是做得土匪裹挟手段,但有一条红线周士相从来没有碰过,那就是做这乱世的人贩子,做那贩卖妇女的人贩子!前世还是今生,被当牲口一般贩卖的女人能有什么结局,周士相不想也知,不外乎配那老汉为妻,或为那泄。欲玩物,惨者沦入妓院成为身心皆丧的工具。

    周士相反清,反得是异族胡虏,扛得是汉人的血性大旗,做得是不为鞑虏奴隶的壮举,固然受条件所限,太平军也做了许多毁家之举,但却从不做这糟蹋妇女之事,历来裹挟之百姓,周士相都严禁部下做出杀夫夺妻,杀父夺女的恶劣行径,一律将之纳入军中,强壮者入前营,老弱妇孺则入后营,战时不相见,闲时却允一家团聚。故而虽然手中也沾了不少无辜百姓鲜血,但周士相从来没有愧疚过,想在这明清鼎立的乱世重铸汉人血性,力挽汉家文明沉沦,些许牺牲再所难免,可眼下发生在眼前的一幕却从未曾在他的意料之中,也在他的容忍之外,只叫他怒火攻心,愤怒异常。

    查,一定要查,不论何人牵涉其内,定斩不赦!

    周士相咬牙暗道。

    。。。。。。。。。

    巷子里,几个男人丝毫没有察觉外面的动静。只在那比划着,似乎买主嫌价格贵,卖主便极力推销,大说特说那要被卖的女人好处。

    被卖的女人们只静静的跪在那,自始至终都不曾抬头张望一眼,便是买主过来看她,也只是有些挣扎,有些害羞的被动反应。

    未过多久,许是买主真觉得那要买的女子不错,便点头应了。从怀中摸出一块用布裹着的东西递给了那卖家。

    卖家是个四十多岁的男人,肤色黝黑,背也有稍许驼。接了买主的东西后,卖家用手摸了摸,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二话不说走到一个约摸十**岁的女子面前,道:“宋二家的,这位军爷相中你了,你跟他走吧。”

    前营的?

    周士相心猛的一沉。他就怕这勾当有太平军的人参与在内,可是怕什么来什么,没想真有前营的人掺和这事。

    “嗯。”

    那宋二家的姑娘闻言身子微微一颤,却是没有出现周士相所预料的挣扎反抗。或是尖叫拒绝,而是平静的从地上起身,看了一眼那个并未着军服的男人一眼。

    那男人见状,不知道说什么好。搓了搓手冒出句:“莫怕,这就跟我走,我管你饱。”

    “嗯。”

    宋二家的姑娘微不可闻的应了声。便再也不说话。那男人见了却是越发欢喜,只恨不得这就把姑娘领回去好生拨弄一番才好。

    生意成了,那卖主也不多事,笑着对那男人道:“那行,就这样吧,这姑娘你带走,回头要是姑娘想家人了,还烦军爷行个方便。”

    女人听了这话下意识的抬头看向那男人。那男人咧嘴一笑,挥手道:“这是当然,姑娘既跟了我,我自会照应她家人一二。不叫你们笑话,我铁牛虽只是个小旗官,可在营中混得也开,别的没有,吃的却是不缺,短不得她们的。”

    卖主听后便抱了抱拳,那叫铁牛的小旗便上前拉了宋二家的姑娘就走。宋二家的跟着走了几步后,突得顿住了脚,回身看那卖主:“三爷,莫要少了我爹娘的。”

    三爷腮巴子上下一抽,将那用布裹着的东西拿在手中晃了晃:“你放心,我牛三只分一小半,余下都送你家去。”

    想是知道牛三的为人,宋二家的姑娘便不再多言,默默跟在那铁牛身后消失在夜色中。

    两个亲卫悄悄上前请示周士相是否要将那铁牛拿下,却不知为何,周士相没有任何吩咐,只死死盯着那叫牛三的卖主手中看。借着巷道中唯一点着火把的昏暗光线,他看得清楚,牛三手中拿着用布裹起的东西不是什么金银财货,而是两块大饼。

    两块大饼,一个女人。

    周士相沉默了,让他沉默的不是这么廉价的交易,而是那女人被买的自愿。一场没有任何暴力场面的卖人交易,一个自愿被卖的女子,这意味着什么?

    。。。。。。。。。

    买人的男人和被卖的女人身影消失后,牛三身后的同伴叹了口气,道:“宋二家的算是有活路了。”

    牛三却是摇了摇头:“这世道,有活路又能活多久?”

    “有一顿饱便算一顿,能多活一天就多活一天吧。宋二家的也是个好姑娘,可惜心高命薄,最后竟是这么个结局。”牛三的同伴显然很为宋二家的姑娘惋惜,话语间很是唏嘘。

    这种事牛三见得多了,心肠自然也硬得多,只淡淡道:“这世道,心高有什么用,能当吃的,能换来吃的?你道宋二愿意把姑娘这么卖了,这是由不得他不卖,眼下这光景有咱们的活路么?发下的食物是一天比一天少,也不知这城中什么时候断粮,真要断了粮,咱们这些个人,嘿嘿。。。”

    “三爷莫要吓我。”同伴被牛三脸上神秘莫测的表情吓得不轻。

    “吓?”牛三嘴角一翘,却是没有多说,只道:“算了,这事不提也罢,不提也罢。你们几个也别在这呆着了,去那军营再拉些人来,这么多苦命人,咱们能多卖一个就多卖一个吧,省得她们活活饿死。”

    “哎!”

    几人听了忙应了,各自去联系买主,不一会,巷道中便只剩牛三和那仍跪着的女人们。

    也不知时间过了多久,周士相的身子终于动了一动,他没有进去而是转身走了,似乎刚才的事情从未发生过一般。

    。。。。。。。。

    感谢winwoooo堂主的打赏,谢谢!(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五章 官办

    一夜未眠的周士相第二天就找到宋襄公,没等他询问,宋襄公就坦诚拨给新会百姓的口粮减少的事实。

    宋襄公给出的理由是“亲疏有别”,公库存粮仅能再撑两月,清军解围却遥遥无期,两月之后不问也知城中定会断粮,到时外无援军,内无存粮,城破只在一时。故为解此危局,或说为太平军获得更多时间以待变局,宋襄公不得已从上月起就减少供应新会百姓口粮。

    初始,新会百姓口粮为后营三分之二,半月后又降为二分之一,如今一人一日只给薄饼一块,其它全断。城中残存两千余百姓,不论男女老少,只靠一块份量不足一两的薄饼过日,这又如何能活?可若给他们粮食多了,太平军这一大口家业又怎办?僧多粥少,宋襄公也只能狠心剥夺新会百姓口粮,从而能够挤出更多的粮食供应前营和后营。

    宋襄公的一番话让周士相无言以对,论理,那些新会百姓虽有许多是他乡亲,可在情理上他一手拉扯的太平军才是他最亲的人,也是他最应保存的力量。在食物短缺的情况下,舍弃新会百姓而保存太平军的人员也不是不可做。然而良心难安的周士相还是无法赞同宋襄公的主张,他坚持要宋分出口粮于那些百姓,宋却如吃了秤砣铁了般咬牙不让。

    周士相以千户职管军,宋襄公以总务钱粮官职管民,这是当日在罗定便定下的分工,因此宋襄公是绝对无法插手太平军的组织和指挥,可同样道理,周士相也是不能插手后营的一切,除非他的意见并不损害后营利益,如此,宋襄公才会配合。如当日组建后营保安队和建立公库制度等。

    现下宋襄公坚持不让。周士相再急再气,也是奈他不得,总不得为这事将军官和营老们召集起来商议吧,这商议的结果周士相不用脑子去想也知道断不是他需要的。若以他千户权威强行命令宋襄公放粮,这也违背了周士相当日设立后营的本意,并且,这个决定很可能会和太平军上上下下的意愿相背。秃子蒋和,葛正兄弟、赵四海那帮人是会支持他这千户还是会支持宋襄公,结果不想可知。

    周士相不愿做独夫,更不愿因这事让太平军内部发生分裂。但他也不愿就此放弃那两千多百姓,他将昨夜目睹的事情说了,接连强调数次一个十**岁的姑娘只值两块大饼。

    “没有粮食,这些百姓只能活活饿死,活活饿死!”

    “难道我们真忍心那些百姓就此死去?因为我们的残忍而死!”

    “我们反清是为了拯救那些被鞑子荼毒的汉家百姓,不是去做和鞑子一样的事!如果我们宁由这些百姓饿死在我们眼前,我们和鞑子有什么区别!”

    “去年,就是去年,我的父母妻儿惨遭清军杀害。现在,宋先生你要逼着我再去杀害其他无辜的百姓吗!”

    “只要我周士相还在一日,只要我们太平军还存在,只要新会城还在我们手中。我就绝不能让悲剧重演!”

    周士相近乎咆哮的怒吼惊动了厅外的亲卫们,他们紧张的冲进来,随即面面相窥,又悄悄的退了下去。

    “罢了。既然千户你执意如此,我也不便再做这个恶人。”

    周士相的激烈反应终是让宋襄公松了口,他也不是铁石心肠之人。就在数月前太平军刚占领新会城的时候,他便曾在城上对周士相有过谏言,希望周士相能够体恤新会残存百姓,不让他们无辜致死太多。可那时的周士相却没有今天这般妇人之仁,而是毫不迟疑的拒绝了他。现在,双方却调了个,当日的好人成了恶人,那个恶人却要做好人了。

    就在周士相以为宋襄公肯放粮给那些百姓时,宋襄公却说了另一番打算。

    “城中人口贩卖之事廖知县早报于我知道,因此事乃减粮所致,故被我压了下来不报于你知,现下千户已经知道,又怪我狠心,我不得不挽救一二。”

    听宋襄公话意奇怪,周士相眉头一皱:“如何挽救?”

    宋襄公斩钉截铁道:“放粮却是不能。”

    “不放粮,如何让百姓活?!”周士相又气又急,绕半天宋夫子是逗自己玩呢。

    宋襄公示意周士相稍安勿燥,容他把话说完。

    “想必千户已经知道那些被卖女子都是城中百姓家的,可千户知道那些买主都是哪些人么?”

    周士相问道:“何人?”

    “皆是前营将士。”

    虽然心下早已知道答案,但周士相还是不由“哼”了一声。

    宋襄公叹道:“千户勿恼,将士们去买女子也未必是作恶,事实也许并非千户想象那般丧尽天良。”

    “先生想说什么?”

    “我军士卒成家者虽有,未成家者也有,据我所知,买女子者多是未成家者。”

    “未成家者?”

    “按千户定下的规矩,前营将士口粮供应充足,普通士卒一日有一斤四两饭食,军官比之又多,成家者自用之余还可供给家眷,加上后营所拨食物,眼下军中虽是存粮不多,可却不曾克扣食物,故后营上下无缺食之忧。军中未成家者不必供给家眷,自用却是绰绰有余,甚至还可匀出救济他人。然军中给粮是千户定下铁规,便是明知士卒粮食有多,我也不敢克扣,免犯了千户大忌,徒惹将士生厌。”

    “此事先生做得对,眼下我军困守孤城,军心绝不能动摇。”

    虽城中存粮已经不多,仅能支撑两月,但此事只总旗以上军官知晓,普通士卒并不知道,若是冒然克扣他们的口粮,极易引起军心动摇,此对困守孤城的太平军而言绝不是什么好事。周士相有感宋襄公做事稳重,心下感激,但却不知他说这番话和自己的要求有何关联。

    “士卒既有多余食物,而城中百姓却缺粮,一多一少,千户以为会发生何事?自古以来,以食物求活的事难道还少了么?军士们拿粮食去买那些将要饿死之人,给他们条活路,不是好事么?”

    “百姓被逼卖女,怎能是好事!”宋襄公的道理让周士相哭笑不得。

    不想宋襄公却道:“世上无绝对好事,亦无绝对坏事,若是千户你不曾看到那卖人一幕,你以为这些百姓还能撑多久,十天还是半月?在饿死和卖人可活中选一个,百姓会如何做,他们得了那些士卒食物而活,又怎不是好事?”

    “先生到底想说什么?”周士相听得有些糊涂。

    宋襄公也不再绕圈子,直言相告:“既然军中未成家者有意买女子成家,千户便允他们就是,如此在减少食物供给的前提下又能保证一部分百姓能活,这种好事我们何必反对。”

    “士卒买女人真为成家?”

    周士相恨恨说道,宋襄公说得好听,可当兵的买女人究竟要干什么,他能不知道?这些女人一定程度上和军。妓又有什么区别!

    宋襄公却无所谓道:“千户权这么想便是,事实也的确如此。若千户不这么想,我也没有办法,可是要公库放粮却是万万不行的,我身为太平军的钱粮总务官便要保证太平军的粮食供应,在存粮不多的情况下,我宋襄公是绝不介意做一回恶人的!”

    宋襄公这番话说得很直接,甚至带有威胁意味,这让周士相十分的不舒服,可他知道宋的确是为太平军在做打算,毕竟谁也不知道清军到底要围城到何时,现下能够多保存一粒粮食总是好的。

    到底如何做,周士相犹豫了。城中的情况和后世的驻日,驻越,驻韩美军倒也差不多,在拥有比本地居民足够多物质的情况下,当地居民还不是大量的将女人送到这些异国大兵的床上,为的只是全家能够生活下去。

    太平军当然不是美军,拥有的比美军也差了十万八千里,可是再差也比那些新会百姓强,两张大饼就能买一个年轻女人,甚至是还未出嫁的女人,可想那些新会百姓已经到了什么地步。

    自己本意是不想这些百姓饿死,军士们的本意虽不是太好,可他们的行为也的确给了一部分百姓活路,哪怕是很短暂的活路,很悲愤的活路,可那也是一条活路,怎么也比活活饿死要强。

    饱暖思淫。欲,饱暖思淫。欲啊。。。。。。

    周士相自嘲一笑,一支被困守孤城的军队竟然也会产生这个现象,直让他觉得好笑,又觉好可怜,更觉自己是不是太失败,没能教育好自己的手下,没能打造一支饿死不抢粮,冻死不拆屋的人民军队来。也许,这才是与时代挂钩的真正军队吧,才是太平军的本质吧。

    半响,周士相终是开口对宋襄公道:“好吧,我不再坚持自己的意见,但是还请先生能够主持此事,将民办转为官办。”

    “民办转为官办?”

    宋襄公一头雾水。(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六章 军婚

    民办转官办的具体措施就是由新会县衙将城中贩人勾当合法化,当然,在措词中县衙肯定不是人贩子,廖知县也不是**,而是实行军婚办法。

    所谓军婚办法,简而言之,即由县衙出面将百姓家的女儿(妇人)嫁于太平军为妻,并给予这些女子体面的身份,保障她们嫁人后不受虐待,不被转卖。至于家中有女子嫁于太平军的家庭则一律纳入后营,享受太平军家眷的同等待遇。家中无有女子嫁于太平军的,则由县衙协调后营,从太平军公库中拨出一些予以生活,如此虽不能让他们吃饱,但却也能保证他们不被饿死。

    在新增口粮实际并未增长多少的情况下,宋襄公认可了这个军婚办法,读书人出身的他又何尝愿意新会城中出现饿殍满地的人间惨剧,先前的硬心肠不过受环境所逼而矣。

    建立在百姓被逼无奈选择的军婚办法,本质上还是剥夺了那些被“嫁”女子的幸福,但现下却是一个最好的办法了。宋襄公说得明确,就是太平军不饿死这些百姓,清军一旦破城,这些百姓的下场同样也是个死,甚至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