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双生◎天香夜染衣(唐穿) 作者:以凉(晋江2013.12.23完结)-第1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记起早年的岁月,成串的冰糖葫芦,香甜软糯的水晶糕,洛水一侧的清风拂面,还有那道短暂灿烂后便随风一道消散的清雅白衣……慢慢地闭上了眼。
  宽大的车轮在青石板上缓缓滑过,然后略有些犹豫地放慢了先前清脆的节奏。
  李旦皱了皱眉,才要问话,外面的侍卫早已贴近车帘低声道:“禀殿下,对面来了一辆马车,巷子太窄,恐怕……”
  未及说完,那新来的马车已然驰到了近前,车上赤金做辕,美玉覆顶,透亮的明珠串成帘子遮在四周,端的是金碧辉煌,耀人眼目。才停下马车,那驾车的车夫便毫不客气地一扬马鞭,喝道:“谁家的车子这么不识抬举,我家夫人出游,还不速速避让?”
  相王府的侍卫一听,不由火冒三丈,才要出口相斥,却听得车上有人开口道:“巷窄车多,避让也是应当的。”那声音轻轻悠悠,素雅宜人,听来并无半分恼怒,反而有令人心神不由一清。
  侍卫听出是豆卢妃的声音,自然不敢迟疑,忙拉拢马缰,打算慢慢退出小巷。谁知,对面车上的珠帘里却忽传来一道女声:“慢着,你们挡了我的道,不赔罪便想走吗?”
  苒苒皱了皱眉,因李旦和自己身份特殊,并不愿惹麻烦,便又开口,声音淡淡地传了出去:“这位夫人,冲撞车驾实在抱歉。”
  对面的车内却传来一声冷哼:“这样道歉也算得上是有诚意吗?”
  “那么夫人以为如何?”苒苒又是眉头一紧。
  “自然是要下车,到我的面前恭恭敬敬地道歉!”车上的人不依不饶。
  相王府的侍卫冷哼一声,怒道:“大胆,你们可知车上坐的是什么人?”
  对面的车夫却不由哈哈大笑:“凭你是什么人,我们夫人自然受得起。你若不下来,我们也只好把你们抓下车了。”
  李旦虽贵为相王,却不过是废帝身份,能少惹一些麻烦自然是好的。苒苒叹了口气,拍了拍李旦的衣袖,示意他留在车内,便起身而出,缓缓走下车去。
  “方才多有得罪,还望夫人见谅……”她的声音轻柔地响起,随之抬起头来,凝视那道金碧辉煌的马车。话才说了一半,却听得对面的侍从皆是一阵惊呼,遂跪拜在地,口呼:“见过王妃!”
  她微微愣住,环视四周,这才发现随行的那些人中有不少熟悉的面孔,皆是魏王府的旧人。难道,这马车里……
  车内的人显然也未曾想到这样的变化,厉声喝问:“你们这帮吃里扒外的狗东西,好端端地拜她做什么?”
  一名侍从惴惴地贴近珠帘,轻声道:“回夫人,那是咱们府上的王妃。”
  “王妃?哪里来的王妃?”车内的人又是暴怒,恨恨地挥开珠帘,怒视着苒苒,一张徐娘半老的脸上依稀可以看出往日的风采。
  “回夫人,这位便是魏王殿下的正妃。”一道轻微的声音响起。
  那女人走下马车,恨恨地踢了说话的人一脚,怒道:“咱们府里早就没有什么王妃了,那贱人趁着王爷一走就别投他怀,这等无耻之人,哪里还配做什么王妃?”
  苒苒这才记起,这女人只怕便是素未谋面的武延秀之母福氏。
  这福氏本是百济人,旧日家中也是权贵,生得白皙柔美,窈窕多姿。她所在的百济,位于朝鲜半岛,本是中原王朝的属国,昔年高宗皇帝派军十万联合新罗国征伐百济,不到十日便攻陷全境,大获全胜。而福氏,便是那时被李唐的军队作为议和的贡品带回长安的。
  彼时,高宗皇帝心中只有皇后武瞾一人,自然是不会将这样一个小国送来议和的礼物看在眼里,便随将她赏给了新晋的外戚武承嗣。武承嗣面冷心硬,对于妻妾皆视如无物,在福氏生下武延秀之后便也淡了下来,只对延秀颇为爱护,再无牵挂。
  如今福氏重新回到阔别已久的长安,自然意气风发,恨不得将先前所受的冷落一下子补回来。如今见了苒苒这个令得自己受冷落多年的罪魁祸首,自然不肯善罢甘休,气势汹汹地命随行的侍从取来鞭子当街责难。
  然而这些侍从多半是苒苒当年在府中所识,所来对于这位名正言顺的王妃也多有敬重,自然不敢随意鞭打于她。福氏怒极,遂亲自拿了鞭子,要教训苒苒。
  苒苒立在当场,眉目不动,一道月白色的身影轻飘飘地自后面的马车上走下,来到二人面前,一把接住凌空而至的马鞭,淡淡地说:“大胆犯妇,竟连本王的孺人也不放在眼里吗?”
  四下跪成一片,众人皆拜倒在地,口称:“见过相王殿下。”
  福氏见了,也只得悻悻地跟着跪下,饱经沧桑的眉目间却掺杂着几分阴毒的恨意。
  李旦紧紧地攥着马鞭,白皙的指间隐隐有鲜红的液体渗出。他用另一只手扶起苒苒,淡淡地说:“只要本王在一日,便谁也伤害不得豆卢孺人。”
  次日,隐在街市巷尾的这次冲突便随着清雅的菊花酒香,传入了长安城的大街小巷。
  众人感慨昔年武承嗣宁可抗旨不娶太平公主之专情,如今人走茶凉,佳人却已换了依从的山林,另是一番天地了。
  而在深谙j□j之人眼中,此时豆卢飞燕的回归不过是完璧归赵而已,毕竟,当年她也曾是废帝亲封的贵妃。只是这样的波折,终究是逃不开祸水二字。
  令人没有想到的是,第二天夜里,在长安城游玩了一天的福氏竟莫名其妙地死在了魏王府的庭院内,身上鞭伤遍布,一片青紫,竟是被人责打致死!
  时人联系起日前李旦救下豆卢氏时的言语,不免心有戚戚,以为是相王所为。而清楚前几年宫廷政变的人们却又不免疑心此次的事同远遁他乡的武承嗣脱不开干系。
  一时间风声四起,却又苦无证据,一直追查不得。
  武延秀痛心之下,连上了三道奏章,请求女皇追封福氏为一品魏王妃,与乃父合葬一处。
  朝野一片哗然,不少人都清楚,如今魏王武承嗣所立的正妃依旧健在,只是不住在魏王府中,而是转而住进了相王府里。只是这样的关联在女皇和相王的掌控下,早已成了朝中无法言明的隐秘。这位先前的罪臣之女、东宫女官、尚仪局女官、钦定御史、豆卢贵妃以及魏王正妃,在二十年的动荡中不断变换着身份,令人看不透,也不敢深思。
  如今,武延秀的一道奏章终究将事情推到了水面上。如若追封福氏,那么仍旧负有魏王妃头衔且仍健在的谢妃当如何自处?如若不准,那么武延秀深究起来,当朝抖出谢妃这些年的身份来,又岂不为天下人的笑柄?
  苒苒闻之,不过莞尔。武承嗣本就未死,追封尚是小事,如若果真要合葬,只怕那座衣冠冢的秘密是要保不住了。
  果然,次日女皇便下旨,言福氏本小国罪女,身份低贱,行事莽撞,不堪高位,不得迁入武氏宗陵。
  武延秀接了旨意,忍着泪在邙山之侧寻了一处静谧的山峰将母亲福氏下葬,殡葬队伍规格之高,却堪比魏王正妃的品级。
  晨吟在宫中听得如许变化,心知苒苒恢复记忆之事是再也瞒不住了。如今形势紧张,武延秀又对苒苒恨之入骨,只怕风云突变,便有不测。
  然而,令得她没有想到的却是,这场风暴的到来不止将以雷霆之势卷席一切,而那只推动整个风云起伏的手也正是出自离她最亲最近的人。
  作者有话要说:  


☆、三杯长安雪

  文件不存在,请重新上传                    
  作者有话要说:  


☆、千秋白如纸

  神龙元年,岁末,一代女皇在清冷的长生殿走完了自己人生中最长也是最远的那一段路。
  前路寂寂,这个曾经锦衣华服、乘龙踏凤的女子仿佛又回到了韶华的年岁。一曲歌舞引得唐宫侧目,君主亲赐名“武媚”,红绡倾倒殿前月。又仿佛是三驯狮子骢的场景,素手执金鞭,丹蔻降烈马,六宫侧目文武惊。
  古佛青灯,繁华庙堂,她一一走过,华丽的披帛滑过平整光滑的金殿,转过君王相看两不厌的笑颜,霓裳轻飞,玺印在握,五色的绣线描摹出睥睨天下的凤纹。然凌驾须眉之上,坐拥山河之丽,才更知琼楼广厦绵延之所,愈是高处,愈不胜寒。
  媚娘……久违的声音低低地唤,她听得出神,踟蹰再三才举步向那声音传来的方向奔去。
  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锦绣文章,清秋华采,昔年的诗句涌上心头,灼灼其情,依依其思。
  蓦地,她顿住脚步,遥远的前方依稀亮起星星点点的光亮,光亮的尽头有一人白衣翩然,笑容和煦,宛然仍是昔年唐宫初识时的模样……
  这位昔日的女皇陵寝的设置,虽屡有李唐老臣苦谏,或匍匐于紫宸殿前不肯起身,李显却仍遵循武瞾生前的遗诏:祔庙,去帝号,归葬梁山乾陵。
  乾陵,便是高宗皇帝李治的陵寝。武瞾归于后位,与高宗合葬一陵,也使得这座早就完工便投入使用的陵寝比之先前的帝王陵寝更加的雄伟恢弘,也成为了浩瀚青史中唯一一处同时葬有两位夫妻皇帝的帝王塚。
  穿过巍峨的外城墙,高大的石人依文武分列在侧,正中平整宽阔之所便是通向内城的司马道,眼前的主峰高秀奇俊,东西山峦对峙,郁郁飞翠间隐有龙伏凤卧之势。
  唐宫的车队在古朴却不失皇家风度的石人、石马簇拥下,缓缓沿着司马道北上,一路穿过内城的朱雀门。其间明楼高耸、献殿重檐,精致的回廊宫阙两相映带,瑰丽的宝斋玉宇间渗透着皇室特有的雍容高华,浑不似寻常的帝王陵寝。
  苒苒立在内城的一角,看着随行的工匠们清理通往地宫的甬道,不由记起旧日同武承嗣一起护送高宗灵柩入葬的情景,不免皱了皱眉,转身沿着山脊缓缓而行。
  李旦心有九窍,自然转瞬便想到了其中的瓜葛,不免暗自叹了口气,举步才要去追,却听得身后一阵小跑声传来,只得回头去看,却见负责开启墓前断龙石的工匠头领面色惨白地踉跄而来。
  “禀……殿下……”
  他镇定下心绪,问道:“怎么了?”
  那工匠头领支吾了半晌仍说不清楚,李旦转头墓门方向看了看,见得人头攒动,不免心中一动,抬手止住了那工匠的话,和颜悦色道:“不妨,你且先安顿众人,本王随后便到。”
  那人听得此言,立即如获大赦,谢过李旦,踉踉跄跄地跑了去。
  李旦立在原地,待得工匠们纷纷离得远了,口中才淡淡地叹了口气:“人殉么?果然像是那人的手段。”
  苒苒立在东南面一处半圆形的山丘之上,蛾眉微紧,素颜清丽,远远望去衣袂当风,恍若姑射仙子,芙蕖相映黯然。
  李旦悄然走来,看到的便是眼前这番景象,不由心头一窒,含笑道:“若非在此处遇到,旦倒要以为是哪里来的天仙,竟下凡来人间寻乐。”
  她听了不觉莞尔,收起方才的几分清愁,促狭道:“如此深山远岭、皇陵帝寝之所,殿下没有将妾身看成山间精魅换成的妖魔已属幸事。”
  李旦闻言,浅浅扯动唇角:“山中精魅如何能有卿这般姿容?”
  二十载风雨皆过,当初谪仙一样的八殿下面容上也不免添了几分岁月的痕迹,愈发地沉静宁逸,唯有在苒苒面前才略有不同。
  然而,漫长的岁月对于苒苒却格外的宠爱,精准的日晷自乌云般的秀发间转过一圈又一圈的指针,衬着她的肩头锦绣的兰纹,眉目缱绻,依旧不改。
  此番来乾陵,本是李旦奉了李显的旨意,要重修帝陵,然后将则天皇后迁入其中。李旦本顾念工程浩大,不免艰苦,便要苒苒留在长安王府里。谁知她却默默收拾好,一路随他来到这个冷僻荒凉的所在,素衣淡颜,从容自若。
  二十年前,他曾暗羡武承嗣可以与她同行至此,却不曾想过,自己也有这样的一天,可以这样与她一路欣欣同行,安然并肩而立。
  万念皆一瞬,这短短的一瞬又何尝不是万念所致?
  “使君可知你我脚下所踏之地是何处?”她的声音低柔浅寂,打破二人之间的平静。
  他微微一怔,才皱眉向夕阳寂落的所在看去:“陵之东南,此当风水绝佳之所。”
  她笑了笑:“先帝选定的陵址自然是风水宝地,便是陪葬在此,也是极好。”
  他闻言,不觉转头看她:“卿指的是?”
  素手轻翻,柔和地沿着斜阳洒落的光晕点指:“东面的山坡、略南处的山丘、还有你我脚下之所,便是贤、重润和仙蕙的长眠福地。”
  苒苒的话在不久之后便为李显接连颁布的几道诏书一一应验,追封重润为懿德太子、仙蕙为永寿公主,迁葬乾陵。
  李旦领了旨意,遂命人在修主陵的同时分别于苒苒曾指认过的两处山岭修建陪葬墓室。室内壁画皆挥重彩,气势辉煌却又不失典雅娴静,尤以仙蕙墓室内的侍女图为甚,红衣翩然,笑语嫣嫣,竟似要从墙壁上走下来一般。
  如是反复雕琢,整座陵寝的主体建筑直到次年的五月才初步完工。李旦率李、武两家内室子弟亲迎武曌灵柩归长安,而苒苒则带人自洛阳迁回来重润和仙蕙的棺木,暂且停放于明楼。
  此时的乾陵比之昔日更为气势恢宏,宽敞平整的石道自一对高耸的八棱柱石刻华表起向前延伸,其后翼马、浮雕鸵鸟、仗马、石翁仲等顺序分列左右,造型生动、雕工精美。
  石翁仲之西北,则是高宗皇帝功德碑的所在。此碑为武瞾生前亲自撰写、李显亲手丹书,内填金屑,虽历经数十载仍光耀如新。
  然而此时众人瞩目的焦点却并非这座早就耸立于此的功德碑,而是东面与此碑遥遥相对的一道新立起的石碑,其上别无一字,唯有八条螭龙彼此缠绕、盘旋于云间,巍峨恢弘,仿佛能听到阵阵龙吟。这座世间绝无仅有的无字碑,便是女皇临终之时亲口叮嘱上官婉儿的。其中的意味众说纷纭,却又都无可印证女皇留下口谕的真实寓意。就连素来机敏的李旦也时常在督造的空闲仰望这座空无一字的石碑,眉宇微皱。
  苒苒枯坐数日,为重润和仙蕙亲书墓志,令人铭于石碑之上,分别安置在二人墓中。李旦对着仙蕙的墓志默立良久,眼望着“珠胎毁月”四字,暗暗叹了口气,转而命人回长安去采买几样苒苒素爱吃的糕点回来。
  无论相互扶持着走过了多长的岁月,武承嗣的名字也始终是阻隔在两个人中间的那一堵无法跨越的墙。不仅未曾保住武延基,就连他和仙蕙留在世上的最后一点香火也未曾来得及救援,于她,如何不是这一生都无法弥补的苦痛?
  面对着满桌精美的糕点,苒苒眉目舒展,抬头看他:“使君有心了。”
  他笑了笑,拾起玉箸:“若要谢我,不如多吃一些糕点,近日卿清减了许多。”
  她闻言也不觉轻轻一笑,略用了几块点心才又开口:“苒苒有一物,不知使君可否代为进献给当今皇后?”
  他挑眉去看,却是一只彩绣织金荷包,其上凤纹斐然,羽雀奇巧,毫不逊色于江南绣工每年进献的珍品。唯有荷包的上端的一圈纹样曲折盘旋,时而弯曲如月,时而圆润若珠,尖锐处不让刀斧,规矩状更胜城池。他非但不曾见过,竟连这四种纹饰的形态也捉摸不清。
  他唇角微扬,拾起荷包:“卿的手艺极好,何日也为旦绣上一只?”
  她听了却掩口笑道:“你我相识已久,如何见我动过针线?”
  “那这只荷包……”
  清越的声音清清泠泠地响起:“自然是蕙儿亲手所绣。”
  他转身看去,一道熟悉的身影映入眼帘,恍若飞花,轻轻柔柔地自内室走出,竟是早已魂归紫台的李仙蕙!
  楼外,烟雨正浓……
  *****************************************************************************************************
  彩绣织金荷包被送回长安城的时候,大明宫里灯火明丽,鼻息间依稀传来女帝年间惯常用的龙涎香气,旖旎异常,衬着华贵宛转的金兽瑞脑,氤氲出几分盛世的祥和。
  世人皆知帝后伉俪情深,当年因恐委屈了皇后的家人,这位李唐新任的君主不惜对抗自己的母后,更因此丢掉了还未坐稳的皇位。待及被贬房州,二人更是情意深重,相持着走过十数年的风风雨雨。
  然而,麟德殿内,陪坐在帝王的并不是那位荣宠致极的韦皇后,而是旧年东宫的女官、三皇子李重俊的生母才人何知韵。
  才人的位分在宫中本是极低的,然而此时六宫虚设,偌大的大明宫除了久不露面的皇后韦舒颜和位高权重的上官昭容,也只有何知韵一人而已,仅以才人之位已可谓尊荣。
  李显因心中之愧,并不常去晨吟的蓬莱殿,即便见面,二人也是两两相对,无话可说。因而去过了几次,李显的心也愈发地淡了下来,只一味召幸善解人意的何知韵,宿醉于温柔乡中。
  至于先前册封的上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