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鲁国夫人亲自前来,使人打开了房门,在一旁苦劝。
基只是凝望着我,不理旁人半分。
第二日,我醒了过来,基伏在榻边酣睡,我凝视着这张脸,黝黑英俊,长睫轻颤,似在梦中。
我的手,轻轻地抚上了脖颈中的那块玉佩。轻轻地摘下来,放到枕边。
看了好久,想起那些湖边聊天的时光,在镐京宫中相遇相处的一幕幕……心中钝痛。
咬了咬牙,轻轻地从床榻上起身。
走到门外,鲁国夫人便站在门口。
见到我,脸上没有半分意外,十分平静地向我施礼。
坐上她为我准备好的马车,车轮磷磷,驶离了宫中。
去哪里?
天下之大,我却不知要去哪里?
擦干了泪水,想起了母亲的母国,楚。上辈子我便差点嫁到楚地。
便去楚国吧。
御人扬鞭,鞭声在风中作响。
~~~~~~~~~~~~~~~~~~~~~~~~~作者有话要说:初雪的番外完结了,谢谢各位。
下一章继续回到楚国。
~~~~~~~~~~~~~~~~~~~~~~~~~~~~~~~~~~~
第55章 秦美人
三年后。
楚宫中柳绿花红,又是一年炎炎的盛夏。庭院里蝉声嘶鸣着,院里静悄悄的,不见一个人影,宫人们都到荫凉处躲凉快。
流观阁里,允儿只着一件薄衫,松松地挽了一个髻,斜躺在榻上,闭目养神,齐奚在旁边打着扇,轻声地说着今日上午秦国遣使来楚之事。
“秦使此次带了金千两,璧玉一双,美人两位,来贺大王寿诞。”
允儿睁开眼,皱了皱眉:“如此重礼,却不似从前秦君与大王的交情。”
齐奚轻轻打着扇儿,也轻声地附和着:“奴婢也觉奇怪,秦人骄纵,这般重礼向大王示好,不知有何图谋?”
允儿问道:“那美人现在安置在何处了?”
齐奚道:“玉秀阁已是满了,奴婢将这两位美人安置在别馆之中。”
别馆与玉秀阁并不远,都是用来安置各地做为贡品或礼物而送来的美人。
允儿点点头:“明日请她两位来一趟吧,秦侯送来的人,我还是要见见的。”
齐奚答应着。
楚宫之中也有秦姬,秦侯素来有送美人的习惯,而且,是一送便送几个。据说秦国女君出嫁齐国的时候,秦侯一下子给她随媵了十个秦女,齐侯汗,不知该如何处置这些秦女,秦侯却不以为然:“媵的少了,齐侯哪里有面子,显得我大秦不够重视齐侯。”
齐奚悄笑道:“传闻果然不虚,大王仅是做寿秦侯也送来美人,秦侯这般送礼,不知秦国内的美人是否够用。”
允儿微微皱眉道:“玉秀阁中原来便有六位秦女,再加上这两个,大王倒是白白替秦侯养了这许多人。”
齐奚悄声道:“大王当政己有八年,这些年宫中也收了不少的美人进来,每日吃穿用度流水般地开销着,这些美人无所事事,夫人也该想想法子才是……”
允儿沉思着,点头道:“且莫急,我自有道理。”
楚王处理完朝政,便起驾往流观阁而来。允儿携五岁的太子商和三岁的公主炎铮,早早地立在宫门口迎接楚王,楚王下了车辇,众人行礼问安。楚王笑着扶起允儿,躬身抱起炎铮,牵着商的小手走进中庭。
三年的岁月未在楚王身上留下任何痕迹,楚王依然英姿勃发,方方的脸膛,一双浓密的长眉之下双目炯炯,公子商的神情酷肖其父,小小年纪平日里不苟言笑,举止端庄进退有礼,臣子皆言太子有仪,堪为国本。
只有在面对自己三岁的妹妹炎铮时,这个小大人儿才会露出调皮的一面。而此时,太子商正立在楚王身旁,看着妹妹炎铮正在努力向楚王游说。
一袭红衫,称的娇颜如玉唇红齿白的三岁炎铮坐在楚王膝头,正在向楚王撒娇。
“父王,好父王,带上我嘛,炎儿也要去嘛!”
一双小手搂着楚王的脖颈,小脸儿主动地贴上来,在楚王脸上清脆地印了个“叭”!楚王哈哈大笑起来,用手刮着炎铮的小鼻子,炎铮微微皱起鼻头,随即又笑眯眯地说道:“炎儿会替父王好好照顾母亲的,当父王在外行猎的时候,炎儿便陪着母亲,母亲也不会寂寞了。”
允儿正带着齐奚指挥宫人摆膳,见状只是摇头微微地笑着,并不干涉。
楚王笑着看向旁边站着的太子商,问道:“商儿怎么看,商儿也同意带上炎儿吗?”
他们正在说的,便是三日后要去大泽行猎之事。楚王好早便和太子商说过了,要带上他去大泽试试他的新弓,太子商早就跃跃欲试,私下里和炎铮炫耀过好多回,惹的炎铮羡慕不己,不管不顾地缠着楚王要带她也去。
膳食摆好,允儿走过来,将炎铮从楚王怀中抱起,笑道:“打打杀杀哪里是女孩儿家该干的事,炎铮就留在宫中陪着母亲,哪儿也不去。”
炎铮一听,眼睛瞪的溜圆,撅起嘴巴道:“不,我就要去!父王偏心,只带阿兄!”一边又揪着允儿的衣袖,纠缠道:“好母亲,便带炎儿去吧,你也一块去吧!”允儿无奈地看着楚王,等着他发话。
楚王饶有兴致地看着撅嘴坐在席上的炎铮,又看看允儿,笑道:“既如此,我们便同去!夫人带上炎铮,也和我们一道去!”
炎铮一听,兴奋的从席上蹦起来,嘴里大叫着:“父王英明!还是父王好~”
公子商也松了口气,抿着嘴笑着看炎铮,两个小人儿相视而笑,雀跃之情溢于言表。
允儿看向楚王,迟疑道:“我等都去,这,合适吗?炎儿尚小,行猎凶险……”
楚王拉她坐下,拍拍她的手背,笑道:“不妨事,其实寡人早有此意,我与夫人在大泽途中相识,一晃五年过去,寡人也很想再与夫人故地重游,如今一家人同去,岂不更妙?途中路过申县,夫人也正好可带商儿炎儿见见外父外母……”
允儿眼前一亮,自己己经好久没回过家了,见楚王如此体贴,允儿心中感动,便含笑答应。
第二日,允儿使齐奚去请越夫人前来,因此番离宫日久,来回长达月余的时候,宫中之事便交于越夫人裁处。越夫人便是芷公主生母,为人生性淡淡,贤淑安静,并不多事,太后在世时便甚为太后所喜,自从太后离世,这三年以来,越夫人便成了襄夫人允儿的左膀右臂,协理宫事,允儿有孕及生产期间,便是越夫人协理宫中大小事宜,并无二心,楚王见她从不居功,又谨言慎行,便晋她为越夫人。
越夫人很快便来到流观阁。允儿将自己要陪伴楚王去大泽行猎之事说与她知,又将裁决宫事的玉印交由她保管。允儿含笑道:“妹妹离宫的这段日子,便一切有劳姐姐了。”
越夫人年长允儿五岁,入宫比允儿早,允儿一直以姐妹与之相称。
越夫人微微笑道:“夫人如此说,真是折煞妾身了,夫人陪伴大王左右,辛苦的是夫人才是,妾身才浅学疏,力所不逮之处,还望夫人恕罪。”
允儿在越夫人面前,从不摆襄夫人的架子,她越是对越夫人有礼,越夫人越如履薄冰,愈发地谦卑。
允儿拉着越夫人的手叹道:“姐姐何必过谦,姐姐在这宫中的日子比妹妹长,将这宫事交给姐姐,妹妹极为放心。只是,近来有一事,总是让我忧心……”
越夫人奇道:“不知何事使夫人烦心?”
允儿起身,慢慢在室中踱着步,沉吟道:“姐姐也知道,大王即位这些年来,各地流水般地送美人进来,不光是诸侯,还有宫室宗女,这些美人在宫中白白耗了大量的用度,且年华渐老,也颇有怨言……”
越夫人心中一转,己知襄夫人要说什么。
允儿转过头来,看着越夫人,问道:“姐姐可有什么好法子?”
越夫人知道,如今她抛出上半句话,这下半句话,需得由自己来说了。
想了想,诚恳道:“妾身也觉得,宫中白白养着这些人确实无益。大王连年征战在外,如今宫中也有了太子,这些美人,留着也是虚耗,不如妾身前去清点一番,看看众人的意思,如果有想出宫去的,便两下相宜,正好了。”
允儿喜道:“姐姐果然聪明,此计甚好,只是……需得慢慢放出风去,勿使人怨恨我等,或怨恨大王才是。”
越夫人敬诺。
允儿笑着点点头道:“此事便交给姐姐了,妹妹不在宫中的这一个月,便劳烦姐姐,看看众人的意愿,只是一点……莫要操之过急……一切等我回来定夺。”
越夫人点头称是。
待她走后,齐奚问道:“夫人为何交与她来处置此事?夫人为何不亲自处置?”
允儿轻轻摇扇,沉吟道:“此事事关重大,涉及诸侯以及宗亲贵族,处置不当会有损名声,越夫人在这宫中性情恬淡,平日里人缘甚好,由她去问,众人会少几分戒心,易说真话……而我去问,只怕众人惧我夫人之威,反而弄巧成拙。”
齐奚点头,又问道:“如果有不愿意走的呢?”
允儿微微一笑道:“在这宫中锦衣玉食地养着,出宫后如果没有好的生活,我想没有几个会愿意离去,所以,此事的重点之处在于:离宫的人将如何安置,条件越好,自然愿意出去的人越多。越夫人先去吹好了风,往下的事便容易办的多。”
停顿了一下,又喃喃道:“当然,此事必得大王同意才行……”
望向窗外,己近近午,问齐奚道:“那两个秦女为何还没有来?”
齐奚恭敬地回道:“二人已经在前面候着,正等夫人召见。”
允儿点点头道:“令她二人进来吧。”
齐奚领命而去。
不多时,二秦女姗姗而来,乃是一对双生姐妹,二人身量纤柔软,白衣胜雪,清丽如鹤。见到允儿,便双双下拜,口中沥沥,婉转动人。
允儿端坐看着,不动声色。心中却是暗自赞叹双姝的好颜色。
蔼声开口问道:“你二人有何技能?平时都学些什么?”
其中年纪较长的一个恭敬地开口道:“回夫人,奴婢如玉善舞,奴婢的妹妹银雪善吹、萧。”
允儿微笑着问道:“尔等可是在秦国宫内长大的?”
如玉犹豫了一下,回道:“奴婢并非在秦宫内长大,奴婢自小因家境贫寒,被卖入长乐伎馆,后被秦太子带入宫中献于秦侯,为贺大王寿辰,方才来到楚国。”
允儿打量着二人,二女平静地半垂着眼帘,气度从容。
允儿心中有一丝奇异的感觉,细想想,却不知这种感觉从何而来。
便点点头,蔼声道:“你二人且在宫中安住,往后若有什么需要,便过来找齐奚便是。”
二人称是,齐齐再拜,告辞而去。
作者有话要说:
第56章 会制熊掌的厨子
楚王下朝,来到流观阁,眉间一抹疲色。允儿迎上前,见他神色劳累,命侍姆将公子商和炎铮带下去玩。齐奚去张罗晚膳,允儿亲为楚王更衣,携他在榻上坐下,以指按压头顶穴位。过了半晌,楚王轻出一口气,睁开眼,眉宇间轻松了不少。
允儿轻声细语的地问道:“大王,可好些了?”楚王点点头,拉着允儿的手,轻轻摸挲着。允儿见他心事重重,也不多问,安静地坐在他旁边。
齐奚进来躬身禀道:“夫人,膳食已备好。”允儿点点头,转向楚王笑道:“大王,先进食吧,今晚妾身令庖厨特意为大王烹制了一道美食,请大王品尝。”
楚王起身,二人携手出去。
楚王坐定,侍人将其面前案几上的食盒盖子打开,一股氤氲的香气扑面而来,引得楚王口中生津,精神一振,定睛看去,原来是一只色泽浓赤,汁香肉软的炖熊掌。那肉块赤香润泽,晶莹轻颤,旁边点缀着些碧绿的芫荽,十分悦目。
楚王一下子胃口大开,食指大动,拿起箸,径直挟向那熊掌。
边吃边赞:“果然口味甚佳,不知夫人从何处找来的庖厨?”
允儿笑道:“月余前司宫来禀报,说是出宫采买菜蔬的时候,发现一处新开的食肆生意极好,一打听,原来是秦地新来了一个庖厨,刀功不错,又擅长烹制,风味与本地不同,每日都有极好口味的不同菜品。郢都许多显贵都在此预订宴席,却是要提前几日才订的到。妾身一听之下,便将他召入宫来,为大王烹制这道熊掌。”
这道熊掌筋滑肉嫩,香味入木三分,楚王吃的十分酣畅,微微出了一身的汗,一扫方才心头积压的阴霾。放下箸筷,心满意足地说道:“果然不错!让那厨子上来,寡人见见。”
允儿便使人去唤。
片刻,那庖厨走了进来。只见此人身材均匀,生的十分端正,气度不凡,葛衣芒鞋,十分简朴。庖厨行礼,楚王问道:“你叫何名字?厨技师从何人?”
那人恭敬地回道:“小人名叫冉,人称庖冉,是墨族人氏。小人的手艺是跟族中长兄所学。”
楚王眼中若有所思,问道:“你是秦人?”
庖冉点头回道:“确是秦人。”
楚王望着他,脸色沉了几分:“你为何会来楚国?”
庖冉坦然地看着楚王,回道:“小人的长兄屈被秦王所杀,小人欲杀秦王为长兄报仇,被族长所阻,小人一气之下便出秦游历,路经楚国,生了一场病,被楚女所救,因恩人家中贫寒,小人为报救命之恩,便在此落下脚来,想攒些钱财送给恩公。”
楚王哦然,展眉笑道:“你倒是个有情有义之人。来人,赏金十两。”
庖冉拜谢。
楚王饶有兴趣地问道:“方才你说,被楚女所救?此女现在何处?”
庖冉面色一红,小声嚅嗫道:“尚在家中,小人受夫人所召,在宫中呆了一天,做好了这道菜,小人便回去了。”
楚王望着他,沉思道:“你可愿留在寡人宫中,专为寡人烹制?”
庖冉面有难色:“冉十分愿意为大王司食,只是恩人行动不便,需要冉照顾。”
楚王微微一笑:“这有何难,你将她接进宫来与你一道便可。”
庖冉大喜,再拜而谢退下。
楚王再次陷入了沉思。允儿温言问道:“大王,时辰不早了,还是回去歇息吧。”
楚王点头起身,二人回到寝宫。
楚王吩咐寺人观,前去找集尹,速速查清这个庖冉的来历。
允儿叫人送来热水与楚王盥洗,二人收拾完毕,便坐下来闲聊。
允儿梳理着一头长发,坐在铜镜前,看着楚王眼睛盯着帐顶,若有所思的样子。
便笑问道:“大王今日有何烦心事?妾身见大王自从回来便一直心事重重。”
楚王以手支头,侧身靠在榻垫上,看着允儿,问道:“允儿,若你长兄杳无音信十年之久,又突然回来了,你心中会怎么想?会做何打算?”
允儿一怔,手在发间顿住,慢慢将梳子放在妆台上,走向楚王,坐在下首,沉思道:“妾身必会先问清楚,长兄当初为何离去,本次回来,有何打算,如妾身有能力帮他,妾身便会帮他安置下来……”
停顿了一下,又道:“但……”
楚王见她欲言又止,笑道:“夫人但说无妨。”
允儿看着他,沉吟道:“离开十年,这十年间发生了什么事,却无从得知……妾身一个妇道人家,长兄归来也无甚所图,但若换成是兄弟之间,便难测人心……助其落脚,无可推辞,但却不可心无戒备,以防……”
楚王拉过她的手,将她抱在膝头,亲亲亲吻着允儿的鬓发,叹道:“允儿知我心矣。”
允儿看着楚王近在咫尺的脸,一脸倦色,伸手抚着楚王脸颊,轻声问道:“大王所忧何事?”
楚王看着摇曳的灯火,淡淡开口:“寡人的兄长无毒回来了。”
允儿惊诧地抬眼看着他:“可是先君的娡夫人所出的无毒公子?”
楚王点头道:“正是。”
这是多年前宫中的一桩密辛,里面涉及楚宫中沉寂多年的王嗣血案。允儿不便再问下去,便沉默地坐着。
楚王见她沉默不语,便笑道:“夫人忙碌了一天,也辛苦了,便歇下来睡吧。”
允儿口中答应,想放松一下楚王的情绪,便玩笑道:“后日便要出发了,这宫中的美人,不知大王还想带哪个同去?”
楚王笑着捏了捏她的俏鼻道:“带上你和炎铮两个美人便够了。还需要带上哪个?”
允儿戏笑道:“那秦使也同去,大王不带上秦使送来的两个美人吗?”
大泽过去,便是秦国,此番楚王邀秦使一同去大泽观猎,秦使正好顺路回秦国复命。
允儿正伸手给楚王宽衣,楚王听着她的话,顺嘴说道:“带上也无妨。此事夫人安排即可。”
允儿一怔,手上便慢了下来,本是句玩笑话,不想楚王会答应。
楚王躺□来,允儿熄了灯,一双胳膊伸过来环住她的腰。
第二日,便是出发的前一日,宫中众人忙忙碌碌地打点着行装,井然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