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将门女的秀色田园+番外 作者:青青杨柳岸(潇湘vip2015-04-22完结)-第2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情到了这一步,爹娘明摆着还是要护着大房的人。于大人突然觉得寒心,也更懂了夫人的伤心。第一次,他将“孝”字抛到脑后,不再理睬亲娘。他把手中的药碗交给一旁头垂的低低的婆子,然后弯腰把于柳氏扶坐起来,“夫人,为了咱们未出世的孩儿,把药喝了吧!”说着,他坐到床上,让柳氏靠在自己的胸前。
    他伸出一只手,接过婆子递来的药碗。“为夫明日会带云儿到侯府,给古小姐磕头认错。不管古小姐如何惩治云儿,为夫绝不说一个不字。渡过此劫难,为夫就让大房、三房、四房的回乡。从此以后,家中之事全听夫人的。来,把药喝了。”他这些话既是说给柳氏听的,也是说给一旁的亲娘听的。
    柳氏睁眼,眼泪啪嗒啪嗒地掉。不过,不再拒绝用药,而是就着于大人的手,把已经没多少温度的药一口气喝掉。她今日要的就是这口气。老爷表明了态度,她知道好歹,不会再和自己的身子过不去。
    于老夫人盯着于大人,突然觉得二儿子陌生的紧。
    此时,前去侯府的人回来了,把青舒的话带到。
    于大人听了一怔,随后叹了口气。让他看着处置,听着简单,做起来却难。这处置的度把握不好,不能让古小姐满意,那就麻烦大了。
    到了第三天,也就是命案发生的第四天,于大人开堂审案。
    大堂之上,钱娘子招供。说她男人的死和风味小食铺的菜无关。当日她男人买了风味小食铺的菜回来,吃的时候不小心把其中的一块儿肉骨头弄掉了地。家中前几日正闹老鼠,厨房不显眼的地方洒了些砒霜。他们夫妻把这事给忘记了,因此她男人把滚到灶台角落里的肉骨头拣回来吃了。(拣掉地的东西吃,平民百姓家是常有的事,何况掉的是肉骨头。因此这个说法大家接受,并不怀疑。)
    之后,毒性发作,她男人倒在地上抽搐、挣扎。她吓坏了,手脚冰凉之余吓晕了过去。等她醒来,她男人已经没气了。她害怕极了,当时也没想起毒老鼠的砒霜,错以为是风味小食铺的菜害死了她男人。她这才会状告风味小食铺。之后,捕快从她家厨房的地上发现了可疑的药沫,并确认为砒霜。她这才回忆起洒药毒鼠之事。
    于大人当堂宣布古元河无罪,风味小食铺是清白的。钱娘子之举虽是诬告,但因男人之死伤心过度而判断错误,情有可原。当堂打了钱娘子十个大板子,又罚了贰两银子,而后放人。
    钱娘子回去,当日就退了租住的小院子,带着两个孩子逃离了康溪镇。她不仅害怕侯府会报复,也害怕于云会杀人灭口。虽然命案用谎言遮掩了过去,但真相是什么,侯府清楚,于云和于大人也清楚。事情到了这一步,估计最想让她死的肯定是于云。
    案子官府已经断了。镇民们唏嘘不已,又热火朝天地谈论了几天钱娘子家的乌龙命案,这才作罢。
    这天,于大人带着消瘦许多的于云来到侯府,要求面见古青舒。为了让于云得到教训,这次他连爹娘的面子都没给,狠收拾了于云一通。不收拾不行啊,不收拾古青舒这边没办法交待。
    蔡铁牛打开大门,明言只有于大人可以入府。
    于大人不敢有异议,把于云和随从留在侯府外面,只身入内。两刻钟后,于大人被古管家送了出来。于大人面色拘谨地要古管家留步,而后匆匆带着留在外边的人离去。
    目送于大人的轿子走远,古管家这才转身进府,吩咐蔡铁牛关大门。
    前院的西偏厅。青舒轻扣桌面,若有所思状地看着屋中的某一点不言语。
    旁边,小娟打开于大人留下的小布包,伸手进去数了数里面的东西,又立刻收好布包的口子。她凑过来,对青舒低语,“小姐,是十个银锭,看个头应该是伍两一锭的。”
    青舒听了,没言语。那就是伍十两银子喽。于大人刚刚道歉时自己提的,要对铺子的损失作出补偿。她当时没说接受,也没说拒绝。于大人便留了这个布包后告辞了。据她所知,于大人相对而言确实是个清廉的官。他的俸禄都拿去养了十几二十口的闲人,也不知这伍十两银子是从何处挤出来的?
    第二天天刚亮,于宅府门大开,前头停了一辆带篷的马车和拉东西的平板马车。从于宅出来的女人、孩子钻进带篷的马车里。男人们则把几个木头箱子和一些鼓鼓囊囊的包袱放到平板车上,然后坐了上去。
    于大人立在门口,对面色不佳的于老大说道,“大哥,到家尽快把家里拾掇干净,缺什么少什么,尽快添置。等一切准备妥当了,给个信儿。我亲自送爹娘回去。”他铁了心要把大房、三房和四房的弄回去。这自然惹恼了爹娘,因而爹娘也闹着回乡。他狠了狠心,没有挽留,答应了。但有一点,先让这三房的回去打点好了,他再亲自送爹娘回去。
    于老大哼了一声,扭过头不理。
    于大人拧眉,转了方向,对于老四说道,“四弟,大哥怕是担不起事儿。以后,老家那边的事儿你全权做主,爹娘就交给你了。”既然大哥如此的不知好歹,那他把照顾爹娘之事交给老四好了。老四为人精明,从不肯吃亏,但知道好赖,比大哥强百倍。而且老三一向听老四的。这两人站在一条线了,一准儿制得住大哥。
    于大人这话,明显是说以后老家那边是于老四说了算。
    于老四眼一亮,不理会一旁的大哥露出吃人的模样,立刻跳下平板车,站到了于大人面前,“成,成,二哥放心,老四我一准儿照顾好爹娘。”
    于大人颔首,从袖子里掏出叁两银子来,放进于老四手里,“拿着,回去把家里的一切打点好,要准备足够一冬的柴草。”
    见到银子,于老大立刻眼红起来。
    于老四攥紧到手的银子,“二哥放心。”
    于大人一挥手,示意车夫赶车。车夫得命,吆喝一声,两辆马车一前一后地走了。直到他们出了镇子,远远跟随的一名小厮掉头回去,回到侯府向古管家禀报。
    古管家得知于云被送走了,表示知道了。
    中午的时候,付欢正在街上闲逛,一下和胳膊上挎着篮子的于雅走了个正着。
    于雅认得付欢是青舒身边的丫鬟,于是拘谨地打了声招呼。
    付欢挑眉,打量了于雅几眼,问道,“雅姑娘这是要去哪里?”于家大房走了,而大房的于雅却被留了下来,这事儿有点意思。
    于雅忙答,“想买条活鱼,一时不知哪里有卖,正四处看呢!”
    付欢笑咪咪地说道,“我知道哪里有卖。那地方不好找,指给你也没用,不如我带你去吧!”
    于雅有些迟疑,不过想到二婶娘这段时日消瘦了不少,必须补补身子,便道,“那就麻烦姑娘了。”二婶娘的胃口不好,做了肉菜也吃不下,炖了鸡汤也只喝几口。昨日二婶娘说想念小时喝过的鲜鱼汤。她便上了心,今日出来特意找活鱼。无奈,只找到卖死鱼的,一条活鱼都没见着。
    两人一路走,付欢不时问于雅一些问题,于雅则拘谨地一一作答。最后,在付欢的指引下,于雅真就买到了两条活鱼。
    回到于宅,于雅把一条鱼宰杀并清理干净,另一条交给三弟于之成养了起来。鲜鱼汤熬好,于雅亲自端去给柳氏喝,并把买鱼的经过和柳氏说了。
    柳氏听了,脸上多了几分欢喜之色。“你是说,古小姐身边的丫鬟和你有说有笑的,没有一点迁怒之意?”
    于雅点头,“是的。若古小姐不肯原谅我们于家,古小姐身边的丫鬟今日一定会给雅儿脸色看的。”
    柳氏明显松了口气,“这就好,这就好。”
    付欢回到忠武侯府,便把遇到于雅的事情讲给青舒听。
    青舒听罢,传话下去,明日往于府送四条活鱼过去。虽说于云得罪了她,但于大人办事明白。一码归一码,她不会和于大人交恶。四条活鱼值不了几个钱,只是传达了自己的一个态度而已。
    日子过的快,转眼到了年底,卢先生的学堂开始休假。卢先生准备动身回家过年。而青舒正准备到锦阳城办点年货,顺便查两个铺子的账。
    卢先生没在锦阳城停留,进了锦阳城便和青舒分道扬镳,继续赶路。
    青舒把陈乔江送回陈府去,还把央求着跟来的青阳、青灏和洛小荣三人留在陈府,自己上街去办事。
    青舒先到的吉祥莊。她没有表明自己东家的身份,而是以顾客的身份走入铺子。里面的女伙计热情迎客,她的眼睛看到哪里,女伙计便会不遗余力地介绍到哪里。
    铺子里有个穿着一般的年轻姑娘正在看绢花。招待这姑娘的女伙计也很热情,一点都没有怠慢客人。
    青舒暗暗点头。见掌柜的不在前头,她也没有表明身份,继续以顾客的身份在铺子里四处看。
    正在这时,铺子的拉门打开。先是走进来四个衣着不俗的丫鬟,而后是两个衣着华丽的妇人,其后还跟着一个婆子两个丫鬟。
    走在前边的妇人姿容不俗,三十出头的年纪,身上带着一股子贵夫人的派头。
    错开一步跟在这位贵夫人身后的,也是个三十出头的妇人。此妇人人偏瘦,眼细长而眼神柔媚,很有几分姿色。她头戴珠翠,身穿艳红色的上等绸缎的衣裳,微低了头,一脸柔弱状地低声说着什么。
    付欢和小娟认出了穿艳红色衣裳的妇人,飞快地对看了一眼。而后,二人趁对方还没注意到自己,迅速转开脸,不让来人看清自己的长相。
    付欢支起耳朵,并拿眼角余光注意着穿艳红色衣裳的妇人。
    小娟轻扯青舒的袖子,附在青舒耳边低语,“是简姨娘,穿红衣裳的那个。”
    青舒是惊讶的,但她迅速作低眉状,没让人看到自己眼中闪过的惊讶之色。居然是简姨娘!万没想到会在此时此地遇上简姨娘。当她抬眼时,眼中波澜不惊,没有任何异色,一副在认真听女伙计介绍眼前布匹之状。
    付欢挨近,低声问,“要不要招集人手?”她这是在请示要不要抓人。

  ☆、No。367吉祥莊

青舒不答,用眼角余光看向简姨娘一行人。此时,简姨娘一行人正背对青舒所站的位置立在那里,距离青舒的所在并不近。那边,正是吉祥莊摆放上等绸缎的位置。简姨娘和那位陌生的夫人正在看上等绸缎。
    青舒有心离去,但步子还没迈开,柜台后方位置的门帘子被人掀开,恰好露出潘掌柜油光水滑的大圆脸来。见此,她立刻改了主意,面带笑容地盯着潘掌柜。
    潘掌柜是负责吉祥莊生意的女掌柜,今年四十一岁。她个子虽不高,却很胖,整个人圆胖圆胖的那种,脸上的肉多的像个大圆饼一样。即便如此,她的样子在大多数人眼中算不得难看,那总是笑咪咪的样子反而让人看着亲切又舒服。
    笑咪咪的潘掌柜看到站在店中的青舒,小眼睛瞪大了一些,并带着惊喜之色张口要喊东家。
    青舒一摆手。
    潘掌柜及时收回到了嘴边的“东家”二字,人已经转出了柜台,直奔青舒。
    女伙计不明所以,冲着挪动圆滚滚的身体移过来的潘掌柜喊人。
    潘掌柜点了下头,人已经移到了青舒面前,“这位小姐要不要到后头坐坐?”东家不想在人前表明身份,她自然要配合。
    青舒往简姨娘那一行人的方向看过去。见简姨娘和陌生夫人被丫鬟婆子簇拥着,没人注意她这边,她轻应了一声。
    潘掌柜移动圆滚滚的身体,在前带路,带着青舒从左后方的门进了会客用的小厅。小厅内,会客用的桌椅、茶具等物一应俱全,墙上用于装点的画幅个个不俗。
    潘掌柜吩咐女伙计上茶水的工夫,青舒已经入座。
    青舒让付欢上前,低声吩咐,“告诉洛护卫,尽快查清简姨娘出现在锦阳城的原因,顺便查查城中和简姨娘来往的都有谁。”
    付欢领命,嘱咐小娟机灵点儿,然后问了伙计后门的位置,从后门出去了。
    这时,潘掌柜才敢走上前,立在青舒面前搓着双手,“东家远来一路辛苦,前头的几个伙计没认出东家,怠慢了东家。小人在这里替那些不长眼的给东家赔罪了。”说罢,她费力地弯腰向青舒作揖。
    青舒一笑,“行了,行了。你一手调教出来的伙计个个出色,既没有怠慢我,也没有怠慢任何一位客人,好着呢!”前头的伙计根本没见过她,自然不认得她这个东家。她哪里是那种不讲理的人。
    听东家说话的语调轻松,开口又是肯定了铺中的伙计,潘掌柜高兴的小眼睛都快咪成一条缝儿了,“得了东家的夸赞,大家定会乐的合不拢嘴。”
    青舒笑了笑,不再继续这个话题,“前头来了两个由丫鬟婆子簇拥的夫人,你可认得?”
    潘掌柜突然在铺中见到东家是很激动,可铺中当时都有什么人在,一打眼就注意到了。因此,东家一问话,她想也不想立刻答道,“穿红衣裳的夫人看着眼生,是第一次到铺子里来。另一位,是锦阳城名门大户赵府上的三夫人。”
    “赵府三夫人?”
    “是。这个赵府,东家一定听过。陈知府有个女儿嫁入了赵府,便是赵府的七夫人。”
    潘掌柜话说的这么明白,青舒哪里还不明白这个赵府指的是哪个赵府!赵府的七夫人是陈知府的亲生女儿,也就是陈乔江的姑母。赵七夫人曾到过康溪镇看望陈乔江,当时身边还带着儿子,一个小胖墩儿。青舒记得,小胖墩儿是个小吃货,有奶便是娘的主儿,很逗。和简姨娘走在一起的赵三夫人,便是赵七夫人的三嫂了。
    只是,赵三夫人怎么和简姨娘走到了一起?青舒心中疑惑,“这位三夫人和七夫人的关系如何?”
    潘掌柜如实作答,“回东家,两位夫人见面很客气。”意思就是关系一般,表面上过得去,并不亲近。她答罢,又觉得自己说的不够清楚,补充道,“七夫人是嫡夫人,三夫人是庶夫人。”
    青舒微一点头,表示知道了。大家族中,嫡子与庶子的地位不同,嫡子的夫人与庶子的夫人地位自然也不同。再者,七夫人还是锦阳城官居最高位的陈知府的嫡亲女儿,嫁入赵家后身份上就比其他妯娌们高出一头去。七夫人和三夫人之间只有表面过得去的关系,没什么奇怪的。
    青舒没再提问,转了话题,只是吩咐潘掌柜把账房先生请过来。
    这时付欢回来了,禀报说洛护卫办事去了。
    青舒颔首,在铺子里又呆了一个来时辰,这才离开铺子,驱车赶回陈府。
    第二天,青舒掐着铺子开门的时间又去了一趟吉祥莊。
    巧的是,昨日在铺子里见到的那名穿着普通的姑娘也在。这位姑娘布衣钗裙,长得眉清目秀的很是可人。她的左手臂上挎着个竹篮子,正在和站在柜台内的潘掌柜说话。
    潘掌柜,“蓝姑娘,我知你亟需银子,想多接些做荷包、绣锦帕的小活计来做。只是眼下就要过年了,莊子上收上来的荷包、锦帕已经存了不少,这类活计年前不会再派发出去。”
    长得眉清目秀的姑娘,也就是潘掌柜口中的蓝姑娘。她听了潘掌柜的话,脸上多了几分愁色。沉默几秒,她面带央求之色地说道,“潘掌柜,平日里多亏了您的照顾,鸳儿才能时不时地挣些银钱回去贴补家用。对您的照顾之情,鸳儿感激不尽,理当不能为难与您。只是,我娘昨晚发病,连夜请了大夫看诊。诊费加三日的六副药,一下就用去了三两多的银子。手头攒的过年的银子差不多就用尽了。潘掌柜,您行行好,有什么得钱的活计先照顾照顾鸳儿,可好?”
    潘掌柜面有难色,想了又想,说道,“倒是有个屏风面儿的大绣活儿。只是……”
    蓝鸳的眼一亮,一脸急切地说道,“潘掌柜,您有话尽管说。”绣屏风面儿的确是个大活计,根据绣花的难易程度与绣花技艺水平的高低,工钱在一两银子到三四两银子不等。再者,这种活计一般是交由铺子里专有的绣娘来做的,很少发派给像她一样的外人。
    潘掌柜不紧不慢地说道,“关键是,这活儿主家要的急,必须在七日内绣出来,还要绣的精细。工钱嘛,一两半银子。”
    “七日。”蓝鸳脸上的兴奋之色褪去。屏风面儿是大绣活儿,绣的再快也得十几天时间,除非不眠不休地一直绣。
    潘掌柜又道,“主家要的急,我本打算交给两个绣娘一起完成的。若不是听了蓝姑娘的难处,这事我是提都不会提的。”
    蓝鸳听了,想到家中生活窘迫,这么好的机会绝对不能错过。于是,她一脸坚定地说道,“多谢潘掌柜!您放心,我定能使出浑身解数,针针用心,一准儿七日内绣出来。”然后她把挎在手臂上的篮子拿下来,往柜台上一放,“这里是五日前领去的绣活儿,您验好收起来,我不要工钱。七日后,您收了屏风面儿,付我屏风面儿的工钱就成。”
    潘掌柜听了满意,想着蓝鸳果然是个会来事的姑娘,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