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木仙府种田纪事 作者:一杯红酒到天明(起点vip2012-04-14完结)-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丽娘当家几年,平日各府走动送礼,都是她一力决定,不过,那些人都是些泛泛之交,走礼也都有旧例可寻。可木艾如今是他们夫妻想要照料,并且一心敬佩的义妹。送什么乔迁礼就要仔细斟酌了,连忙和夫君商量,毕竟他见过义妹两面,多有交谈,许是能知道些她的喜好。

    肖恒听了妻子询问,突然想起,木艾说要买些奴仆的事来。当即就同妻子说了,丽娘有些为难,“夫君,按说妹妹乔迁之喜,我们做兄嫂的送几个奴仆,倒也合适,只不过,妹妹身世坎坷,难免防人之心甚重,恐疑虑我们夫妻有监视之嫌。但是不送奴仆,又不知送什么才好。”

    肖恒想起和木艾这两次接触,感觉丽娘的顾虑有些道理。但他一时也想不出,除了奴仆,还能送些什么好。

正文 第二十九章 丽娘心事

    (谢谢熊猫思伟、萨洒、熙染的打赏,还有不羁少年的鲜花,红酒会继续努力码字啊!!虽然别的朋友们很少上来冒泡,但是,红酒还是要谢谢大家的支持,祝愿所有朋友们日子过的顺心啊!!)

    丽娘心思转动片刻,想起前几日去秦府赴宴,几位夫人说起的一件小事儿,于是心里有了法子。

    “夫君,前几日妾身赴宴时,碰巧听人提起一事,说城西有个吴婆子,早年曾是皇宫里的宫女,后来年岁大了被放出宫后,就回娘家来,买个小院独居,平日里常替大户人家教导婢女规矩礼仪,赚些银钱谋生。如果咱们买下几个婢女,送到她那里去教养两月,等妹妹乔迁时,直接要吴婆子帮忙送去,咱们一直不接触,也就不会引起什么疑虑。你说这样可好?”

    这个主意考虑的极为周全,肖恒当然连声说好。两人又商量着添了十床被褥、各色家用之物一套,再加些吃食茶业之类,凑了大约两车不贵重但是都极为实用的物品,才算安排妥当。夫妻俩看天色将暗,就起身一起去膳厅陪儿子用饭。丽娘想起儿子的馋样,就是一笑。自从家里有了香米,诚儿十分喜爱,每顿都要吃下满满一碗,才肯放下筷子。以后这香米如果真能种出来,百花国也多了一种粮食…粮食?!

    想到粮食二字,丽娘脚下就是一顿。不管哪朝哪代,粮食都是天下的根本,从来都是被皇家万分看重的。如果明年夫君真的能够种出香米,一旦献给国主陛下,陛下必然会有封赏。而那时夫君和她就可以一雪前耻,让那些欺辱过他们的人都看看,他们是如何风光重回侯府的。当然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她的诚儿…

    肖恒不知道这短短一瞬间,妻子脑海里已经转了如此之多的念头,疑惑的拉了一下妻子,“夫人,怎么不走了?诚儿恐怕等急了。”

    “啊,妾身只是突然想起些事情,耽误夫君用饭了。”丽娘被自家夫君拉回了心神,装作若无其事的继续前行。肖恒想起刚才那个倒胃口的小妾,又嘱咐她好好管教一下,不可太过宽仁,丽娘漫不经心点头应着,如果是平日里,她不知道要怎么高兴,那个女人一直是她的心头刺,可是,此时她的心思却早已经跑到别处去了。

    她知道夫君是不愿意回到那个大宅子的,他的生母早亡,现在的候爷夫人是位继室。当年他在打猎时和她巧遇,因为她的面相酷似他的生母,所以不顾祖母和父亲的反对,坚持娶了她回府,她在那大宅院里足足受了一年婆母和祖母的刁难,他虽知道,但也只是隐忍着,并没有做什么。后来,那位继室顺利生下一子,府里形势就更加复杂起来。碰巧她也怀了身孕,被那继室得知,就挑拨祖母揪出她一点小错,狠下重手,活活把她的孩子打没了。这次肖恒没有再忍耐,掌刮继母,怒斥祖母父亲,然后抛下一切,只拿了母亲给他留下的一点儿银钱,领着她来到这最北方的花王城落了脚。

    他是对那个府里寒了心,要远远躲开那些是非,在这里安居到老。可是,她却不想这样,当年她被杖责时,她是有办法叫人通知他的,那孩子也是能保住的,但是,她却没有那么做。

    那孩子是她要离开侯府的代价,也是让夫君万般愧疚从而抓住他的心的机会。

    当然她成功了,如今她身边再没有人能随意欺辱她、刁难她。虽然她来这里后三年不孕,忍痛给夫君纳了一妾,可是夫君待她却不曾少过半点恩爱,自从她怀了诚儿,他更是再没踏进过那女人的屋子。可是,她还是不甘心,尤其是看着诚儿的时候,她的儿子才是候府的嫡系长孙,以后长大了更是要接掌安国候之位,绝不是这北方小城里的一个让人轻视的商人之子。此时,这香米绝对是个好机会,她要仔细想一下,怎么才能说动夫君给候府去封信才好。

    丽娘心里有事,也没有胃口,草草吃了一些。等着夫君和儿子都吃好了,送了儿子去睡觉。这才和夫君回了他们夫妻的内室。唤人抬了洗澡水进来,她一边帮肖恒擦背一边琢磨着怎么开口才好。

    肖恒看出了她的心不在焉,问道,“夫人,你心里可是有什么为难之事?”

    丽娘正愁怎么开口,于是也就顺着他的话头儿说道,“夫君,妾身怎么会有为难之事,每日也不过就是家里这些琐事罢了。妾身啊,是突然想到,粮食一直都是天下立国的根本。如果明年夫君真和妹妹种出了香米,那可是一件大功啊。但是,如果这件事被有心人知道了,利用这件事打击候爷,恐怕就是件祸事了。”

    肖恒听了,心里一惊,猛的从木桶里站了起来。“对啊,我怎么没想到这点。”但是转而想了想,他又安心坐下了。“夫人多虑了,小妹也是第一次试种,能不能成功还在两可之间。就算真种出来,那也是明年秋天的事情了,那时,再告诉父亲也来得及。现在就跟父亲提起,万一种不出,岂不很是失望。”

    丽娘又帮他往身上浇了一瓢水,“妾身只是觉得,种不种的出,都要先和候爷通个信,万一有人说是候爷秘密种植新粮食,怀有二心,岂不是麻烦。咱们先让候爷知道这事,至于他是不是在国主那里先禀报一下,或者是如何防范政敌,就都由他决定。咱们这里只要明年用心种香米,成不成功也都没有后顾之忧了。当然,妾身只是个妇道人家,没什么见识,这样的大事,还是要夫君拿主意。”

    肖恒坐在那里,眉头皱得紧紧的,他从来不喜这些勾心斗角,若不然当年也不会决然反出候府,自立家门。就是因为那里太复杂,没有母亲也没有家的样子。可是,如果真有人要拿种香米这件事打击候府,这也不是他想看到的。心里忍不住叹气,为百姓做些好事,居然如此艰难。怪不得小妹不欲让人知道是她琢磨种植香米,这些阴私之事确实不是她一个女子能应付得了的。说不得,他必须要给父亲去封信了,但要怎么说,才能把小妹摘出来呢?

    丽娘知道他把她的话听进去了,也不再多话,只是开始慢慢的帮他搓洗头发…

    半个月后,花都宁乐大街安国候府书房门外院门处。

    小厮肖安和肖宁,已经足足在太阳下站了一个多时辰了,两人神色都有些蔫蔫的,额头上的汗珠子像雨点一样的滚落下来,实在是有些晒得狠了,纵使这样,他们的眼睛依然紧紧盯着院门四周,注意着任何风吹草动,丝毫不敢有半点松懈。

    他们在书房当差也有两年了,候爷有什么规矩忌讳,两个人心里都是记得滚瓜烂熟。其中最重要,最不能违背的就是,候爷招清客议事时,他们绝对要站在院门口把门,不得放任何人进来。

    但是,往日顶多半个时辰,也就议完了。可是今日却很特殊,先是大管事拿了封信和一布袋东西来禀报候爷。然后,没超过一柱香的功夫,几位清客老爷就都被招来了。后来,大管事又神秘的端了一个盖得严严实实的陶碗进去,他俩也没敢细看,只是闻着那个香味啊,就控制不住的流了口水。

正文 第三十章 建房忙(一)

    肖安偷空儿瞅了眼书房的门,然后朝对面儿的肖宁挤挤眼睛,舔了舔干裂的嘴唇。肖宁是和他一起被买进府的,而且又一起当差,这么久相处下来,如何不清楚他的小动作,知道他是要去喝杯茶的意思,但是,肖宁还是狠狠摇摇头,候府规矩重,万一肖安去喝茶的功夫,候爷突然议完事出来,那他们绝对逃不了一顿家法。

    肖安见肖宁不同意,也没有办法,继续蔫头耷脑的守着门。正心里抱怨之时,书房的门终于打开了。一身石青起花八团锦缎长衫、面色严肃的候爷,当先走了出来,几位清客先生跟随在后面鱼贯而出。

    候爷对着其中在候府资历最老的张先生施了一礼,“先生,这件事就托付给你了,还望您多费心。”

    张先生当然不敢受他的礼,连忙扶起他,“候爷,您言重了。这是我分内之事。请候爷安心,我即刻启程,您在府里静候消息就是。”

    “那好,我就静候先生佳音了。肖大,立刻安排下去,给先生备好马车和吃食,再去账房支一千两银做盘缠。”

    “是,候爷。”肖大躬身领命,回身请了张老先生一起出去了。

    候爷站在院子里看着院外探进来的那棵柳树,长长的叹了口气。这棵树还是当年玉溪活着时,他们夫妻带着五岁的恒儿,一家三口合力栽下的,因为母亲严厉,不准恒儿来书房找他玩耍。恒儿哭闹不休,玉溪就哄他说,在书房院外栽棵树,等树长大了,他也长大了,就可以天天来书房帮父亲做事分忧了。似乎那时的欢笑场景还历历在目,可是,如今,玉溪去了,恒儿也离开这里七年了。也许,是时候把他召回来了,这个候爷的位子,这份家业还是要留给他的,等他有一日和玉溪在黄泉相聚,也不怕她埋怨了。

    “来人!”

    办好事情回来,正垂首安静等在门口的肖大连忙上前,躬身应道,“候爷有事吩咐!”

    “肖大,在营里挑个机灵又面生的,晚上带到我书房来,有事安排。”

    “是,候爷。”

    …

    当然,这些事情,木艾是毫不知情的。她此刻正站在宅基地旁的土包上,因为帮工们都一起上山砍木头了,所以工地上有些空旷,这正适合她和周老俯视整个地基。她以前只是用过地热,也住过土炕,知道大概结构,如今真要落到实处了,还真出现了很多问题,好再周老是专业人士,她只要能说个概况,他就能带着手下的师傅们,做得一丝不差,尽善尽美。这让木艾更有信心,将来要再建一座,她一直奢望的乡间别墅,这里虽然没有混凝土和水泥,但是木头却遍地都是,造个纯木质的二层别墅,绝对会漂亮舒适极了,当然这起码是两年以后的事了。

    刚刚和周老分开,就远远看见穿了一身碧色衣裙的巧娘像一团绿云一样迅速朝她飘了过来,天热加上忙碌,让她脸色更红润,比起第一次见面那时候,要健康许多。木艾轻轻一笑,庆幸当初她的决定非常正确。

    最初她计划的是师傅们在城里找,帮工在周围几个村子找,结果,村里乡亲们一听说每天一百文的工钱,足足比市面上贵了一倍,又不必离家,就都想来做工赚点家用。

    这次木艾不但出钱给村里修葺祠堂,而且村里本来就有传统,谁家建宅子,每家都要去帮工,主人家供两顿饭就好。如今他们想要工钱就显得太贪财,太不尽人情。所以大伙儿找到村长和族老们,要他们给拿个主意,村长和族老们当然更拉不下脸面和木艾说这事。

    最后还是巧娘的孩子开始跟着公公学识字了,她想给孩子赚点笔墨钱,就鼓起勇气来找木艾,说她家男人来工地干活算帮忙,而她是不是可以在厨房做些事,每日拿五十文就好。

    木艾很诧异,耐心询问之下,才知道村里人的想法。心里微微叹息,主动找到村长和族老,借口说不放心外村人做活,还是相信自己村里人能尽心出力,所以决定出钱雇佣村里所有男子做帮工,除了供吃食,每日再给一百文,而家里的女人们就算做帮工的,帮着做些吃食或者给工地送水好了。

    这个决定立刻得到了全村上下的感激,不管男女干起活儿来都分外卖力气,才半个月功夫不到,就把本应二十天才能打好的地基做完了。周老仔细检查之后,也很满意质量。木艾看见村里人所有劳力都在工地上,家里剩下的都是老人和孩子,只能顿顿啃干饼,就让女人们每日饭时都送些菜回去,这样几次下来,老人和孩子们就也都跑来了,帮着洗碗刷筷、摘菜劈柴,也干得热火朝天。这样下来,木艾造个宅院不知不觉就成了李家村的全**动…

    巧娘几步跑到木艾面前,大大喘了几口气,才抬头说道,“夫人,您回去看看吧,那个馒头蒸出来了,大伙儿都等着您先尝尝呢。”

    也许是赚了木艾工钱,又或者是宅子工程浩大的关系,不知道是谁带的头儿,没几天功夫,除了辈分太高的老人,其他村里人都开始叫木艾夫人了。木艾给他们改过几次,但是,大家都当面答应,过后还是这么叫,她也就由着他们了,毕竟,以后家里是一定要买奴仆的,自己寡妇的身份,同样要被叫夫人。

    木艾看她喘的急,就笑着点点头,“不着急,巧娘,你先喘匀了气,那馒头刚出锅太烫,一时也吃不到嘴里,不差这一时半刻的。”

    木艾此时穿了套石青色男装,束了头发,她身量又比一般女子高一些,所以更显得清秀俊美,这一笑,让巧娘微微红了脸,心里嘀咕,仙夫人穿上男子衣衫,怎么比村子里的男人都要好看!

    巧娘掩饰的擦擦脸上的汗珠,回答道,“我是太高兴了,夫人,你不知道那馒头出锅时的味道,真是太香了。夫人就是聪明,我们吃了多少年的面,怎么就不知道还可以这样蒸着吃呢。”

    “这也是我在南边见到的,知道嫂子们都心灵手巧,才想着蒸些试试。好了,咱们往回走吧。”几句话木艾就把怎么懂得蒸馒头的事情遮了过去。

    俩人一路走着,聊些闲话,不一会儿就进了院子,木艾扭头看见栓栓蹲在墙角,呆呆的望着满院子的人。她心里就是一动,上次从城里回来后,她就一直忙着宅子的事情,偶尔能看见栓栓一次,也都没有时间像以前那样抱着她说说话。现在看来,似乎是她疏忽什么了。院子里的小媳妇儿们看见木艾进来,早早的迎了过来,这个说“夫人回来了。”那个说,“夫人快来看看这馒头怎么样?”

    木艾只好笑着同众人一起进了灶间,木桌儿上一个大蒸屉里摆满了白白胖胖的馒头,每一个都那么雪白圆润。木艾洗了手,拿出一个捏了捏,很软很蓬松。掰了一块,放到嘴里,味道不错,面香里微微带着点碱味,这可是纯手工馒头,比现代那些加了洗衣粉的可要美味太多了。

    “你们也都尝尝吧,味道不错。”木艾满意的点点头,拿了几个递出去,众人都掰了一小半几口吃下去,连连夸赞好吃。

    木艾拿起一个馒头,试了试重量,说道“巧娘,照着每人四五个的量,多蒸一些,然后再用大锅多熬煮些骨头汤,汤好了就放些青菜进去,等上山砍木头的人回来,就开晚饭。”

正文 第三十一章 建房忙(二)

    “夫人,夫人在院里吗?”这是门外有人喊话,木艾听声音像肖富,知道他是从城里回来了。于是,回身又嘱咐一句,“周老的菜色还是我亲自做,你们把馒头和汤做好就行。”

    听众人应了,她才转身出去见肖富。走在院里,看见栓栓还是维持着刚才那个姿势蹲在角落,心里微微一疼,挥手招呼她,“栓栓,到姐姐这里来。”

    栓栓茫然的看了她好一会,才怯生生的走过来。木艾也不说什么,就是牵了她的手,一起到了院门外。肖富一见她们出来,立刻躬身施礼,“夫人,小的这趟把需要的小物件都拉回来了,砖厂那里也打好招呼了,明日开始就会陆续送来,绝对不会耽误开工的。”

    “好,让你受累了,肖管事。下次再去城里,帮我稍个口信儿给义兄,就说我这里琢磨出几样新鲜的面食和菜色,让他派个厨子过来学学,也许酒楼里能用的上。”

    肖富听了眼睛就是一亮,他来帮忙还不到半月时间,就起码吃到了四五种新做法的菜色。心里一直惦记着如果这些菜放在酒楼里,一定会让自家生意更红火,可是,他来时,主人细细叮嘱过,凡事多做少说,不可有半点儿逾越。他也怕这些是仙夫人的不传之密,所以才选择沉默,如今仙夫人主动提出来了,他当然连连说好,然后才记起一事,从怀里拿出一封信,双手递上来,“夫人,这是我家主人给您的信。”

    “噢?我知道了,你去忙吧,晚饭就有新面食,爱吃就多吃一些。”

    “谢夫人关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