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木仙府种田纪事 作者:一杯红酒到天明(起点vip2012-04-14完结)-第2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称作魏公子的,不出意外,应该跟魏丞相有些瓜葛,再深想一些,跑不了是支持大皇子那派,这事如果处理不好,怕是要被卷进权势皇位的争斗之中,她好不容易把辛巴摘了出来,又离了那是非圈,没想到,一场大水,又要被迫跳进去周旋,但是这毕竟事关无数人的生死,此时如果置身事外,就有些太过冷血无情,再难也要尽力而为。

    众人怒骂片刻,细细议定明日进城之后的应对,就各自散去歇息。

    木艾唤了小安给欧阳下了碗汤面,又把大白夫妻的口粮,那没剩下几块的酱牛肉切了一小盘,加上两碟泡菜,让欧阳吃了个饱足。两人又闲话片刻,木艾就上了楼,几个孩子连日疲累,都睡得极香甜,她挨个床前看了看,就放心回了房间,不到片刻也沉沉睡去。

    第二日一早,小安几个丫鬟就早早起来,一人去给几个婴孩张罗吃食,剩下的全都继续熬粥,好再,有足够的米粮可用,树林中经过几日暴晒,也不缺柴火,众人热火朝天的忙了起来。

    木艾一夜好眠,自觉精神好了许多,身子也不那么无力了,就亲自下厨,熬了一锅黑米粥,拌了几碟爽口小菜,空间里存的肉食所剩无几,她就在空间潭水中捉了些大虾出来,剁碎与韭菜一起,烙了几盘金黄色的盒子。

    孩子们起床后看到,都很是欢喜,自从从山谷出来,他们就没有再吃上一顿丰盛的早饭,特别还是妈妈亲手做的,于是,饭桌儿上,连饭量最小的幸儿都吃了三个下去,看得木艾心疼不已,打定主意,等这次事情过去,要好好给几个孩子补补身体。

    池云涛几人也是连连称赞,欧阳虽然没说话,手下却并不慢,自己吃着还不忘为木艾夹上两个,木艾喝了半碗粥,勉强吃了一个盒子,把剩下的推给欧阳就放下筷子了。

    众人饭毕,小安惜福跑进来,伺候自家夫人和小少爷更换朝服。

    待几人下得楼来,欧阳就看呆了眼,这还是他第一次看到木艾如此盛装打扮,心里突然有些酸涩,他开始怀疑,这样美丽耀眼的女子,这样有着高贵身份的女子,这样谪仙般手段神奇的女子,就是那个喜欢躺在他怀里引他说话,喜欢切果子给他吃,喜欢亲他下巴的女子吗?自己不过一个江湖客,满手血腥之气,真能配上这样美好的女子吗?

    木艾不知他心里这般想法,上前微微一笑,“我走了,等我好消息吧。”

    欧阳愣愣的点头,随着她走了出去,看着她挥手取出那宽大的马车,高头大马,又点着撒娇耍赖的小儿子额头,为他放出白虎骑乘,这才温声叮嘱其他孩子,然后优雅端庄的扶着丫鬟的手,登上了马车,一路被护卫们拥簇着渐渐远去…

    灾民们原本聚集在外面等待分粥,突然见到这样的队伍,不自觉就让开一条路。

    有那灾民就抓了队伍末尾的一个小厮模样的少年,问道,“仙夫人这是去哪里,难道不管我们大伙了吗?”

    丰收着急追上前面的队伍,有些不耐烦的说道,“当然不是,夫人是去城里要府尹开仓放粮。”说完他就甩开那人,跑上前去。

    结果他的这句话,在灾民里迅速传开,人人都言道,“我们有救了,仙夫人为我们做主了。”

    于是木艾马车所过之地,很快聚满了灾民,人人眼里都满是热切的望着这辆承载着他们所有生存希望的马车,但是却没有人开口喊上一句话,好似任何一点声响都会打碎这希望一般。

    车里,木艾放下窗帘,倚在织锦靠垫上,轻叹道,“现在可好,劝不得那些官员开仓放粮,咱们恐怕就是罪人了。”

    小安也被刚才那些灾民的目光瞧得头皮发麻,但还是小声安慰道,“不会的,夫人。您先歇会,快到城门时,奴婢叫您。”

    木艾轻轻点头,闭上了眼睛,小安连忙拿了薄毯替她盖在腿上…

正文 第四百一十二章 蓉城门下

    第四百一十二章 蓉城门下

    二十里的路程,马车跑起来,不过一个时辰就到了,小安远远见到那青石砌成的高墙,就凑到夫人身前,低声唤道,“夫人,快到城门了。”

    木艾慢慢睁开眼,晃晃略微有些迷糊的头,然后坐起身体,一边喝杯泉水醒神,一边让小安为她整理头发首饰和衣裙。

    孔喜离着城门尚有十丈处停了马车,然后一磕脚蹬,打马上前几步,冲着大门上方的墙垛里喊道,“城上何人值守?”

    可惜话声落下,半晌都没有应声,他这般又一连喊了三四声,才终于有个兵卒模样的人一边打着呵欠,一边探头向下不耐烦的问道,“谁啊,大清早的,喊什么喊?”

    孔喜忍不住看了眼已经快要爬到天空正中的太阳,心里恼怒,当年他跟着卫大人带兵时,手下的兵卒哪个不是二更睡,五更起,巡查值守,令行禁止。再看这兵卒,鬓发蓬乱,胸前衣襟咧着,长枪被当做烧火棍一般扛在肩上,要多散漫就有多散漫,哪有个兵卒的威武样子。

    他的声音就冷了下来,也不啰嗦,高声喊道,“城上那兵卒,速去府衙通报,护国仙夫人与逍遥王驾到,快要众属官速速来迎接。”

    那兵卒听得这话,笑得全身如同被抽了筋一般,半晌才喘着粗气,指了孔喜嘲笑道,“这大清早的哪里来了个疯子,还皇子、夫人,你以为这是花都啊,遍地皇亲国戚,这里是蓉城,发大水呢,哪个贵人敢来啊。”

    辛巴本来走在马车后侧,耐不得性子听他废话,催了大白迈步向前,高声喊道,“墙上那兵卒,少废口舌,速去通报”

    那兵卒低头仔细一看,呦,是个脸色微黑、精神奕奕的小少年,头上束着白玉环,身上穿着银白色的袍服,胸前背后用金线绣了一条四爪金龙,在阳光的照耀下好似要破衣而出,咆哮天地一般。

    那兵卒激灵灵就打了个寒颤,“妈呀”一声,就把头缩了回去。

    片刻之后,一个穿了青色管带军服的男子,从墙垛里伸出头来,随即他身旁又冒出十几颗兵卒脑袋,各个面露惊疑之色。那管带扒了墙头仔细分辨半晌,确信那手下没有说谎,惊恐之下,右手猛然一松,两粒乳白色、六面雕了点数的骰子就掉了下去。

    他勉强定了定心神,大声喊道,“小的给殿下请安,小的这就去禀报府尹大人。”说完呼啦啦,城头上再次人影俱无。

    孔喜身后的陆云,呸的一声吐在地上,嘲笑道,“这班人青天白日,值守城防居然在赌钱,如果是在咱们大人手下,定逃不了二十鞭子。”

    孔喜低声呵斥道,“噤声,夫人和少爷在呢。”

    辛巴听了哈哈一笑,抬高了下巴,难得端起王爷的架子,说道,“若依着本王的意,定抽他四十鞭。”

    这话听着极威严有气势,可是他本就长得眉眼灵透,年纪又小,此时鼓着小腮帮,别提多可爱了,惹的陆云几个差点没笑出声来。

    几人又闲话几句,等了不到一柱香功夫,那城门突然吱呀呀打开了…

    蓉城百姓们,但凡这一日上街买卖物品,或者走亲访友的,多年后提起这一日的情景,都依旧会激动的口沫横飞,只为了向好奇之人,细细讲诉他们的所见所闻。

    一大早,巳时初,他们或者拿着米袋,琢磨着去哪个米店能买些便宜稻米回家下锅,或者拼命招揽生意,指望多赚上几文钱,心里也安稳一些。这

    之所以这样,都是前几日那场大雨惹的祸,水灾处处,灾民都堵了城门了,府衙里虽然借口防盗匪,关了城门,但是城中的各种吃食用物却开始疯长,连累的大伙都跟着紧张了起来。

    米店前如同前几日一般,排队的人足有几十号,正纷纷议论着,不是见那背了米出来的人咒骂几声。

    正闹哄哄乱着的时候,就见一队城防兵骑着马,好似后面有狼在追他们一般,拼命打马疯跑,有一个甚至还掉了手里的长枪都不知道。

    众人立刻高高提起了心,难道,水患更重,已经波及到了此处不成?

    不到一刻钟后,没容他们讨论出个章程,就见那些平日里极少见到面儿的府尹、参事、同知等等官员,坐着轿子,匆匆从街上跑过,时不时还能听见轿子里催促赶路的声音。

    众人互相对视一眼,同时攥紧手里的袋子,哄得一声随后跟了上去。

    很快到了城门处,那些城防卫的兵卒们少有的整齐站在两侧,长枪在手,极力板了脸,倒勉强有几分威武模样。

    那几个轿子里的大官迅速跑上城墙,片刻之后,又火烧屁股似的跑了下来,聚在一起低声嘀咕了半晌,然后就吩咐兵卒门开了关闭多日的城门。

    那两扇两丈宽两丈高的松木黑漆大门,四敞大开,露出门外那队人马。

    众目所及,当先是四名骑在高头大马上的护卫,青色衣衫,外面套了金色的盔甲,脚上是高腰皮靴,左腰上悬了金色外鞘的长刀,右手紧紧攥了马缰绳,腰背挺直,目光清冷盯着前方,那威武之气直接把原本看着还好的城防兵卒,比得就如同拿了长刀玩耍的地痞一般。

    几名护卫之后是一位眉目俊朗,灵透讨喜的小小少年,绣了金龙的银色衣衫,腰悬翡翠镂空鸡心玉佩,黑色锦缎矮靴,身下没有同几名护卫一般骑着高头大马,而是坐了一只高约四尺,身长将近六尺的白色巨虎,那虎身上的毛皮好似银针一般,根根儿在阳光下闪着耀眼的银光。

    小小少年后则是一辆两马拉乘的宽大马车,松木的框架,雨过天青纱糊的车窗,车顶四角各悬了个小儿拳头大小的金铃,偶有微风吹过,不时发出叮当的清脆之声,不华贵,但是却有种难言的庄重。

    车后还有四个同样骑着高头大马的小厮,年纪都不大,蓝衣短靴,也很是精神的样子。

    那小小少年似乎回身对着马车说了一句什么,然后小手一挥,车队就动了起来,缓缓穿过城门,到了城里。

    苗府尹等人偷着互相对视一眼,不知为何心里都生出一丝慌乱,如此关键的时刻,为何这位神秘的夫人和皇子会来他们这里,难道是为了那些灾民出头来了,还是碰巧来此地游玩,当然他们都希望是后者,但是多年为官的经验告诉他们,这件事肯定不简单。

    不管他们心里如何猜疑,都要硬着头皮上前接待。

    那大腹便便,甚至难以看到自己脚尖的苗壮苗府尹,抬手擦了一把头上的汗珠儿,上前拱手问道,“敢问前面这位小公子,可是逍遥王殿下?”

    辛巴淡淡一笑没有出声,反倒是最前方的孔喜,伸手从怀里掏出一个金黄色绸缎包裹,打开拿出里面一方赤金大印,高声说道,“百花护国仙夫人在此”

    那赤金大印底下篆刻了“百花护国”四字,在阳光下闪耀的金光,直刺得苗壮眼睛发疼,心里的忐忑越盛,他连忙带头跪倒磕头,“下官蓉城府尹苗壮,恭迎亲王殿下,逍遥王殿下,亲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逍遥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他身后的几个属官也连忙跟着跪下,连带着城防卫的兵卒,看热闹的百姓们,全都哗啦啦跪倒一片。

    辛巴看着苗壮躬着胖胖的身子伏在地上,心里厌恶,挺了好半晌,才笑道,“这天气太热了,有劳府尹赶来接本王进城了。”

    他是这般说着客套话,可是却没提半个“起”字,那苗壮和众人当然不敢起身,苗壮本觉这皇子年纪还小,应该容易哄骗,张口想巴结几句,无奈肚子太大,此时窝得气都喘不匀,更别提是说话了,他后面的属官焦急,但是又不能越过上官,一时气氛就尴尬起来了。

    这时,那马车门突然打开了,当先跳下一个绿色衣裙的少女,梳着整齐的双丫鬟,清秀的面孔满是恭谨之色,她抬眼环视一圈儿,然后回身又扶下一位女子。

    那女子上前几步,走到少年身旁,略略高声说道,“辛巴,你又淘气。”然后转头看向前方,温声说道,“苗大人及众位大人快快请起。”说着,伸手虚扶那跪在最前面的苗大人。

    苗壮正憋的有些头晕,耳边听见女子清脆的声音,尚未反应过来是谁,就见眼前伸过一只白皙纤长的玉手,手指如青葱般根根儿合拢着,腕上一串雪白大珠穿成的手串儿,衬得那肌肤越加莹白细腻,他一时脑子模糊,伸手就想去捉,却没曾想那手突然缩了回去。

    他立刻抬头去看,这一看惊得他差点给自己两个耳光。

    他眼前的女子,身量高挑,柳眉如烟,目似新月,双瞳深潭般清幽,衬着额间一点灵光闪透,仙颜玉资,怎是人间凡女可比。

    再看她一身金银丝鸾鸟朝凤绣纹朝服,一头青丝盘成了百合鬓,赤金镶了圣尊青玉夜明珠的半月冠在那发间闪着幽光,耳上是紫水晶雕琢而成的飞凤,胸前挂着长长的翡翠珍珠项链。如此衣着,又为她平添了三分威严,五分贵气。

正文 第四百一十三章开仓(一)

    第四百一十三章开仓(一)

    苗府尹这一刻,恨不得割掉自己那颗色心才好,想起花都里传来那些关于这女子的消息,他刚才若是真摸到她的手,恐怕他的官就做到头儿了。

    苗府尹拼命稳下心神,就当刚才那发花痴不敬之人是别人一般,再次磕头行礼,然后才吭哧着废力爬起来。

    木艾垂下眼帘,盖过眼底的那丝厌恶,然后淡淡说道,“本王一路南来,今日路过蓉城,心生游览之意,倒是累得苗大人和诸位耽搁公务了。”

    苗壮连忙说道,“殿下言重了,臣等这几日正巧无事,何来耽搁公务之说,倒是殿下能到我们蓉城一游,实在是蓉城之福。”

    木艾挑眉,“哦,那本王下次再见到陛下和太后时,可要为苗大人美言几句,苗大然治下有方,偌大蓉城,杂事也无一件,真是令人佩服啊。”

    苗壮怎么听这话怎么别扭,他也猜不透木艾的来意,只得干笑两声,“殿下,今日天气炎热,不如殿下与逍遥王一起移驾到下官的府邸小歇片刻,可好?”

    木艾好似不经意的扫了一眼右前方的人群,然后点头说好,起身正要重新登车之时,路边去突然冲出一个中年男子,青灰色的短打衣衫,黝黑的脸庞,显见是个常年劳作受过日晒的庄稼人。

    他几步窜到马车旁,倒头就跪,大声哭喊,“亲王殿下,为小人做主啊,亲王殿下求您救救小人一家性命啊。”

    苗壮瞬间黑了脸色,狠狠瞪了一眼身旁的亲信,低声斥责道,“还愣干什么?还不快让人把他拉开。”

    那亲信连忙唤了两个兵卒,走到木艾身旁,陪笑道,“仙夫人受惊了,这人是我们城里一个有名的疯子,今日见此热闹,又来此闹事,下官这就把他带走。”

    说着话,他就要把那中年男子拉开,这人是木艾吩咐木十七等人安排下的,怎么可能让他几句话坏了计划,于是出声喊道,“慢着”

    那两个兵卒此时已经牢牢捉住男子的手臂了,听见木艾命令,犹豫了一下,但是依旧在那亲信属官的示意下拉着男子就走。

    孔喜大怒,摘下长刀,也不出鞘,几步上前抬手间就用刀背磕晕了两个兵卒,嘴里厉声呵斥道,“瞎了狗眼的东西,连亲王殿下的命令都敢违逆,活腻了不成?”

    苗壮几人眼里闪过一抹焦急,但还是上前连声行礼致歉,“殿下息怒,这两个兵卒鲁莽了,下官定会严加惩处。”

    木艾淡淡一笑,也不理会他们,只看了那中年男子问道,“本王生就一副软心肠,连太后娘娘都曾言,本王有些过于仁善,不过,本性难移,索性就当结善缘了,今日听得你喊救命,说不得要问问,你要本王如何救你性命?”

    那中年男子大喜,低头咚咚在地上磕了三个响头,高声说道,“亲王殿下,小人是城外西北十里处绿柳庄的村民,家中有一老母和十岁小儿,七日前,小人进城来帮工,指望着赚些铜钱回去,送小儿去私塾读书识字。

    可是,突然天降暴雨,小人惦记老母,想要回去照料,可是老板店里忙,又多留了小人两日,等小人拿了工钱要出城回家时,城门却突然关闭了,任小人百般哀求,这些兵卒们也不肯开,小人气急骂了几句,他们就把小人暴打一顿,还说城外发了洪水,小人的老母幼子肯定被洪水冲跑了,不用找了,小人不服气,就说要告到府衙,他们居然说这城门就是府尹老爷怕那些灾民进来乞讨,才让关上的,没有府尹老爷的命令,谁也出不去。

    小人今日总算见到城门开了,想求殿下替小人做主,放小人出城回家去,小人的老母和幼子,也不知到底…到底是不是遭了难了?”

    这男子说着,就掉了眼泪,堂堂七尺男儿,哭得让孩童一般,惹得周围众人都跟着唏嘘起来,有那也有亲友在城外,想着大雨停下几日了,打算出去看看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