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娇娘医经 作者:希行(起点首页热点封面推荐vip2014-12-21完结,日久生情)-第2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晋安郡王的身上也不可避免被洒了许多,内侍们忙跪在地上擦拭。

    “殿下,您去换换衣裳。。”一个内侍小心的说道。

    面前晋安郡王端坐如石塑,看着卧榻上二皇子挥舞着手,流着涎水咿咿呀呀,似乎没听到内侍的话。

    “六哥儿,你这是病,是病。”他忽地说道,伸手按住二皇子的肩头,“既然是病,我带你去治病,治好你的病。”

 第七十五章 有心

    “胡闹!”

    啪的一声脆响从宫殿里传出来。

    门廊下的内侍宫女便又退开几步,这让走过来的贵妃有些不解。

    “又怎么了?”她问道。

    “回禀娘娘。”一个内侍施礼低声说道,“晋安郡王在里面呢。”

    他在里面也不奇怪,已经过去半个月了,还没收魂压住惊呢,一直住在太后宫里。

    贵妃撇撇嘴。

    “天还早呢,郡王怎么不在庆王那里?”她说道。

    二皇子摔伤五日后就醒过来了,但正如太医所说的那样整个人都痴傻了,连大小便都不能自理,话也不会说。

    看到这样子,皇帝和太后也彻底凉了心,让太医继续调治,但心里已经知道无望了。

    就在三天前,皇帝下旨封了二皇子庆王。

    由于子嗣艰难,皇帝刻意将封爵推后,大皇子是在十岁的时候才封了宁国公,至今还未进封郡王,更别提封王了,而二皇子今年才七岁连国公都还未封,竟然一步封王,这是很不合规矩的事。

    但朝中没有一个大臣上书反对,二皇子明显已经废人一个了,封了王,一算是冲喜,二来也是一个父亲对儿子呵护。

    没有人会在这时候去刺激一个父亲自讨没趣,也没必要去和一个废人亲王过不去。

    内侍左右看了看,又上前走了几步。

    “就是因为庆王的事闹起来了。”他压低声音说道。

    贵妃的心顿时又揪起来了,斗篷下的手不由攥起来。

    “又怎么了?”她问道。

    内侍叹口气。

    “说要带庆王殿下出去找大夫治病。”他说道,一面摇头。

    出去找大夫?

    贵妃一愣。

    “你这是病急乱投医。”

    太后拍着几案说道,一面又带着几分无奈看着眼前跪坐的少年人。

    明明这些日子就在眼前,怎么还是觉得突然变瘦了一般。

    眼底都发青了。头发倒是挽的整整齐齐,可是衣角上几滴明显污渍让整个感觉都不对了。

    “你们是怎么照看郡王的!”

    太后突然怒喝道。

    门外的几个内侍立刻涌进来跪下连连认错。

    “娘娘。”晋安郡王说道,“这不怪他们,是我要照顾六哥儿的。”

    太后看着他叹口气。

    “玮郎。”她说道,“你看看你都成什么样子了…”

    “娘娘,娘娘,先别管我什么样。先想法子治好六哥儿…”晋安郡王跪行向前几步,急急说道。

    “玮郎!”太后提高声音喝道。

    晋安郡王抬头看着她。

    少年人大大的眼遍布血丝,满脸的倔强的哀伤。

    太后的心又软了下去,叹口气。

    “醒醒吧,治不好了。”她说道。

    晋安郡王摇头。

    “不,不,还没到最后呢。”他说道,摇头不停,“我还想听他喊我哥哥。我还想陪他去玩,我还想试一试。”

    他说着俯身叩头在地。

    “娘娘,让我试一试,让我试试,我不甘心,我不甘心。我没拉住他,让我再试一试,也许能把他拉回来…。我想听他喊我哥哥…娘娘。我要六哥儿,我要我的六哥儿回来…娘娘…”

    太后的眼泪滚滚而下,抬手掩面。

    我要我的六哥儿回来,我要我的六哥儿回来。

    杜鹃啼血猿哀鸣也便是如此吧。

    “你是从哪里听说这个大夫的?”太后哽咽问道。

    …………………

    贵妃在窗边来回走了几步,神情有些焦急,正等的不耐烦的时候,见一个宫女急匆匆进来。

    “怎么样?”贵妃忙问道。

    “太后同意了,又请了陛下来。”宫女说道。

    贵妃吐口气难掩喜色合手念佛。

    “那陛下怎么说?”她忙又问道。

    “陛下也同意了,说要成全郡王的赤诚之心。”宫女说道。

    赤诚之心…

    贵妃嗤声笑了下。

    “陛下还谢郡王了呢。”宫女想到什么又说道。

    贵妃皱眉。

    “陛下谢他?谢他什么?”她问道。

    “说什么代陛下尽心什么的。”宫女说道,“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奴婢听得也不清楚…”

    贵妃摆摆手。

    反正肯定的是晋安郡王要带着庆王出宫寻医…

    “他们要找的大夫是哪里?”她想到什么忙又问道,“去请了吗?”

    宫女忙摇头。

    “娘娘,不是请大夫来。说是要出去见大夫。”她说道。

    什么?

    贵妃吓了一跳。

    “是郡王要带着庆王出宫见那个大夫去。”宫女说道。

    “为什么?”贵妃问道。

    “郡王说请大夫来的话一来一去的浪费时间,不如直接带去,庆王的病越早看越好什么的。”宫女一面想一面说道,又有些讪讪,“后来又说了些什么,奴婢听不太清…陛下和太后就同意了。”

    贵妃也不再问了,满心满耳都是出宫去找大夫这句话。

    这两个讨人眼的家伙终于要出宫了!

    庆王还好,不过是一个傻子,晋安郡王她真的一点也不想看到了,倒不是因为嫌弃那莫须有的所谓的送子童子,而是她就是不想看到他。

    想到去太后宫中的几次,那跪坐在一旁的少年人,总觉得脊背发寒。

    也不管是不是什么做贼心虚吧,反正她就是不想见到他。

    赤诚之心,赤诚之心太好,干脆将这赤诚之心做到极致,治不好庆王,这辈子都别回来了才好。

    这辈子都不回来…

    贵妃的脚步一顿,心跳加速…

    那一次心愿未能达成,那么这一次…

    “奴奴。”她喊道。

    一个宫女悄无声息的从一旁走过来。

    贵妃招手让她上前。低语几句,那宫女点点头退出去了。

    寒冬腊月,京郊附近的河水不少都上了冻,正是钓冬鱼的好时候。

    此时河边一处茅棚里围坐七八人,有老有少,仆从侍立。

    河边传来一阵叫好。

    “看来君言的鱼儿上钩了。”茅棚里的人笑道,一面站起身来。看着河边走来的三人,其中一个面带红光,正是高凌波高通事。

    “我往日也不爱钓鱼,就是嫌弃费工,没想到这冬日的鱼倒是好调。”他笑道。

    “通事大人这话差矣。”有人笑着说道,一面伸手指着河上,“可不是谁都能说钓就钓上来的。”

    大家都回头看去,河边散步很多人,有收获的也有两手空空的。

    对于这种恭维拍马屁高通事一向不反感。他认为人家既然有心讨好,何必非要摆出一副清高的样子羞辱为难人呢,他高凌波是个很好相处的人,他哈哈笑了。

    正笑着有马车疾驰过来。

    “厨娘请来了。”一个男人说道。

    大家便都看过去,见车上下来一个十七八岁的婢女,相貌平平。穿着打扮干净整洁,裹着一件连帽斗篷,虽然色泽暗沉。但其上一圈狐狸毛可以显示其造价不菲。

    如今这些好厨娘被人追捧的不像话,收益也是颇丰,穿金戴银也不稀罕。

    只是这个厨娘也太年轻了些吧?

    “这位半芹娘子做得一手的脍鱼。”有人给大家解惑道。

    半芹?

    听到这个名字,一旁不远处盘坐在木板上钓鱼的一个人转过头来,毡帽下露出少年英俊的面容。

    又一个半芹?

    周家的一个,张家一个,哦,对了,这便是程家那个,就是她交换了张家老太爷的婢女。

    秦十三郎笑了笑。看着那个婢女落落大方的冲那边的升朝官大人们施礼,没有丝毫的卑怯,然后不多言解下斗篷。束起臂绳,接过高通事钓的鱼儿到一旁忙碌起来。

    高通事等人便重新归坐茅棚下围炉说笑,才说笑一刻,那边的脍鱼就盛上来了。

    看着摆放在青瓷盘中的鱼片,薄如蝉翼,吹弹可破,高通事不由点头赞了一声好。

    “这是我们家独有的料汁。”半芹说道,一面将几个小碟子摆过来。

    高通事夹起鱼片沾了入口,顿时嗯了声,连连点头,随着鱼片在唇舌的散开笑意也在脸上散开。

    “好,好,好。”他连说三个字。

    这话让周围的人终于放下心来,纷纷笑起来。

    “只怕这些不够吃。”有一个凑趣道。

    “你这小子,难不成还要我去给你钓鱼?”高通事笑道。

    这边尚未有人说话,旁边传来一个清朗的男声。

    “小侄正好钓的鱼儿来孝敬大人们。”

    大家扭头看去,微微惊讶。

    “小秦郎?”有人脱口道。

    秦十三郎再次冲他们施礼。

    “十三见过大人们。”他说道。

    高通事面带笑意让他起身,一面看着秦十三郎,他当然认得这少年是谁,按理说高家和秦家还是亲戚呢,同为皇亲国戚,但自来两家并没有什么来往。

    “小侄斗胆献鱼,是嘴馋了,还望叔叔伯伯们不要笑我。”秦十三郎嘻嘻一笑说道。

    原来如此。

    不过没人答话,大家的视线都看向高通事。

    “馋了就吃嘛,又不是外人,哪里还用自备食材。”高通事笑道。

    在场的人这才都笑了纷纷跟着说笑,秦十三郎笑着将鱼篓递给随从,那边的半芹伸手接过,略抬眼看了秦十三郎一眼低头忙碌去了。

    这边秦十三郎自然不能在这些长辈面前入座,而是就在一旁设了个小几子坐着。

    高通事含笑问了他学业。

    “如今腿脚好了,便不能肆意耽误了。”他说道,带着几分长辈关怀。

    “是,请了老师正在赶功课,三年后要下场,今日是偷闲出来。”秦十三郎笑道。

    说了几句话脍鱼又做好端了上来。秦十三郎吃了一些便起身再三道谢告退,高通事等人自不会挽留,看着他带着小厮离开了。

    这边半芹也告退。

    “哎,还没怎么吃呢。”大家惊讶说道。

    难不成是酬金给的不满意?

    半芹施礼一笑。

    “已经四条鱼了,这脍鱼虽然好吃,但不能多吃,易伤脾胃。”她说道。

    还有这一说?

    大家哦了声将信将疑。半芹并没有再多说施礼告退了。

    “这厨娘应该说的不假,都道她伺候张老太爷知晓养生饮食调理饭菜极其用心,有人学了她的法子熬了茶汤,听说多年的老寒腿都缓解了很多。”有人给大家解释道。

    饮食调理并不是什么稀罕事,大家一听就都懂了,而高通事在意的却不是这个。

    “谁?”他皱眉问道,“这是谁家的厨娘?”

    “这是张江洲家的,是张老太爷的专用厨娘。”那人说道。

    张江洲!

    高通事的脸顿时沉下来。

    “大人。”那人陪笑,“其实上一次的事。江州也算是帮了咱们呢。”

    “帮着定了王步堂的罪吗?”高通事哼声说道。

    “可他也没让陈绍等人如愿啊。”另一人说道,“大人,你想,如果不是张江州出来插一脚,说不定至今撕扯不清,拖得越长。牵扯的人和事越多…”

    倒是如此,如今虽然不甚满意,但也好在勉强站稳了脚。

    高通事面色微微缓和。但还是冷笑一声。

    “那他可不是为了帮我。”他说道。

    那自然是,人人都只会为自己。

    “大人,我们如今不需要他来帮我们,只要不去帮别人,给我们添乱就可以了。”那人低声笑道,“而且,大人,我这次去张家借厨娘,可是提了与大人你同游,张家。可是什么都没说就答应了。”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面子。

    高通事的面色终于好了。

    坐着车回到家中的时候,高通事脸上的笑意还没散去,在书房里和清客们说了今日的事。

    “恭喜大人贺喜大人。”清客们纷纷施礼说道。

    高通事啧声。

    “一个小孩子嘴馋讨口吃的。一个借了厨娘做个鱼,这有什么可恭喜贺喜的!”他嗔怪说道,“你们一惊一乍的干什么。”

    “大人,话可不能这么说。”一个清客说道,“那小秦郎真的只是为了一口吃的?那张家真的是为了借个厨娘?大人,你想的太少!”

    “不是这个,那还是什么?”高通事含笑问道。

    “自然是,皇嗣。。”清客低声笑道。

    高通事脸上的笑意散开,捻须没有说话,眼中却掩不住几分狂喜与得意。

    没错,皇嗣,如今皇帝只有唯一的皇嗣了,朝廷的这些人是时候掂量掂量考虑考虑了。

    “大人,宫里来人了。”

    门外的通传让高通事一惊,忙让人请进来,待听了贵妃让人传的话,高通事沉下来脸。

    “胡闹!”他竖眉低声喝道,“做什么画蛇添足的蠢事!这时候,别人巴不得往你身上泼脏水呢,还不躲远点,如果是以前倒也值得下手,但如今大虫已经失去爪牙,变成了猪狗不如,还浪费什么心思!”

    就如同苍鹰要看的只有自己的同等对手或者更高的对手,根本不需要多看蝼蚁一眼,现如今他们就是这个苍鹰,而那庆王就蝼蚁一般。

    这都是命啊。

    高通事再忍不住抚着几案笑起来。

  
 第七十六章 借问

    “好冷!”

    一阵寒风吹过,一个将官说道,一面用力搓手。

    临近年关,西北已经是滴水成冰的天气,裹着厚厚的皮袍,冷风依旧吹得人骨头发寒。

    他这个老将都觉得如此,不知道年轻人还受不受的住。

    “周小哥儿,怎么样,冷不冷?”他说道,看向一旁马上的周六郎。

    短短月余,京城来养尊处优的少年郎已经被西北的风吹的变了样。

    纵然裹着厚厚的斗篷,带着大大的毡帽,脸上也是红彤彤的一层皴,露出的耳垂上满满的冻疮。

    “冷。”周六郎说道,说着笑了,“不过能忍。”

    那将官哈哈笑了,说了声好。

    “快要过年了,到时候看看咱们西北年的热闹。”他说道,一面调转马头,“走了。”

    一行人驶入营堡,踏过街上顽童们扔的爆竹,径直进了官厅。

    周六郎进了自己的屋子,虽然亲兵已经提前加热的了火盆,屋子里却依旧透着寒气,周六郎摘下帽子搓搓手放在脸上耳朵上暖一暖。

    “管勾。”亲兵从外边进来,递来一个大大的包袱,“您家里送来的东西。”

    周六郎让他放下退了出去,待暖了暖身子才走过去打开,无非是家里送来的衣裳鞋袜等等,还有一摞家书。

    周六郎拿起来,一一翻过见有父亲的母亲的弟弟妹妹们的,他的嘴边浮现一丝笑意,不管什么时候,家人的关心问候都是让人心中暖意浓浓。

    还没开始看,又有亲兵进来了。

    “管勾。这里还有你的信。”

    还有?没有和家人的在一起,莫非是…

    周六郎猛地站起来,心跳加速,伸手接过一眼认出是秦十三郎的笔迹,可不是嘛,还有他。

    周六郎笑了笑坐下来抖开信,才看了没几行屋门外又有脚步声。以及传来亲兵和人的说话声。

    “管勾,一个山阴寨下的叫徐茂修的求见。”亲兵掀帘子进来说道。

    徐茂修?

    周六郎皱眉,自从来了西北后,一来官兵有别,二来也不在一个营堡,所以一直并无来往。

    “让他进来吧。”他说道,将手中的信放下。

    徐茂修迈进屋内,冲周六郎施礼。

    二人相对沉默一刻,气氛有些尴尬。

    “这个给大人你。。”徐茂修先开口说道。一面递过来一个瓷罐。

    “这是什么?”周六郎看着绷着脸问道。

    “一些防治冻疮的药,抹在皮肤上就好。”徐茂修说道,“是妹妹…。哦,不是,是程娘子让捎来的。”

    程娘子…

    周六郎只觉得后背有几条虫子爬,不由站直了。

    “我。我才不用这个。”他说道。

    徐茂修将瓷罐往桌子上一放,竟是不多说调头就走了。

    “喂。”周六郎喊道,“拿走你的东西。谁要这个。”

    他嘴里喊道身子却没动,也没有愤怒的有骨气的拿起瓷罐扔出去。

    竖着耳朵听着外边的脚步声远去了,周六郎的视线才落在瓷罐上。

    防治冻疮的药膏…。。

    他不由咧嘴笑了,又猛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