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娇娘医经 作者:希行(起点首页热点封面推荐vip2014-12-21完结,日久生情)-第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么多钱,怎么能让一个孩子家拿着。

  京城外,宋家村,正月末,天气依旧阴寒。

  一间破院落里传来几声咳嗽。

  “大郎,你怎么出来了?”外边背着粪筐进门的妇人忙走近家门,看着屋门口站着的男人。

  “我没事了,总是歇着怎么好。”李大勺说道,一面看着院子,“就要开春了,地里的活不能耽搁。”

  妇人点点头,扶着他坐下。

  “到时候就去租个牛,我再请我娘家的人来帮忙,你别担心。”她说道。

  李大勺长长的吐口气。

  “你别骗我了,哪有那个钱,你母亲家的兄弟又怎肯来帮忙,你去借钱,不是哭着回来了?”他低声说道。

  妇人眼圈微红。

  “反正你别担心,总有办法的,你看,你的病至少已经好了。”她说道。

  “遇上好心人了。”李大勺说道,看着门外,“记着恩人的高姓大名呢?”

  妇人点点头。

  “记着呢,是个秀才,现如今不如谢他了,等他高中了,咱们再谢。”她说道。

  说到这里有些苦涩。

  他们,又能如何谢人家呢,这一家老小,能不能熬出开春还是个问题呢。

  气氛陡然低落。

  “哎,大郎,醉凤楼关门了,说是搬走了。”妇人忙换个话题说道,说完又是懊悔。

  怎么好好的说这个!

  果然李大勺神情更加黯然。

  “是吗。”他喃喃说道。

  “不过,好像又卖出去了。”妇人忙说道,“我看搬进来好些人呢。”

  “是吗。”李大勺强笑一下,“不知是不是还开食肆。”

  不管是不是,跟他们都没关系了。

  院子里又是一阵沉默,夫妇二人都没了说话的兴致,怔怔看着门外。

  视线里出现一辆马车,由远及近而来。

第六十八章 交代

  过年村里亲戚来往,能骑驴来就已经是很不错的,这样的马车可是没见过,不知是谁家的亲戚。

    李大勺夫妇怔怔看着,马车停在自己家的门前。

    赶车的人掀开帘子,一个穿着过年喜庆鲜亮衣裙的女子下来。

    荒枯的冬日村门外,就好似一副白宣纸上被人陡然浓墨一笔,李大勺夫妇的视线里顿时鲜活起来。

    婢女左右看,似乎在确定什么。

    问路打听人的吧?

    李大勺夫妇怔怔想着,然后就见婢女看向他们,展开了笑容。

    “我差点以为记错了呢。”婢女笑道走进门来,施礼,“嫂嫂还记得我吧?”

    自然记得,跟恩公一起来过的,还请了大夫的那个婢女姐姐,如此恩义,怎敢忘。

    李大勺夫妇忙站起来。

    “你,你是个跟那个郎君来过的姐姐…”妇人忙说道。

    婢女点点头,一面将手里的礼盒递过来。

    李大勺夫妇摆手不接。

    “怎敢,怎敢。”他们不安说道。

    “还在正月,大过年的走动,怎能空手啊。”婢女笑道,将礼盒放下。

    李大勺夫妇惶惶不知道说什么,愣了一愣,才忙让座,又觉得没地方坐。

    “不用了坐了,我今日来,是受人托想要请大哥帮个忙呢。”婢女说道。

    “能,能,姐姐只管开口。”李大勺忙点头。

    那位郎君熟识的人,绝不会是坏人。再说,他们已经这样了,谁还会害他们。

    “我家认识的几个朋友想要在京城落脚,所以正好看到那神仙居出售。便盘下来了。”婢女说道。

    李大勺夫妇很是惊讶。

    “那是你们盘下来的?”他们齐声问道。

    婢女一笑。

    “不是我们,是我认识的人,是外地人,才从西北挣了点钱回来,弟兄几个,也没什么生计,就像盘个店糊口。”她笑道。

    李大勺夫妇哦了声,不过,这跟他们有什么关系?

    “他们在这里人生地不熟的,托我请个厨子。我就想到大哥了。听韩郎君说大哥以前是厨子。不知道能不能请你去掌灶?”婢女笑问道。

    李大勺夫妇怔住了。

    这是发生了什么事?

    正在家中愁生计,竟然有人找上门给活做。

    韩郎君……。

    所以,这还是那位韩郎君给他们的相助。要不然去哪里招不到厨子呢?

    “多谢。”李大勺夫妇颤声说道,眼圈微微发红,忙忙的施礼。

    真是遇到贵人了,他们如何相报才好啊。

    婢女搓着手迈进家门时,天又下了起了雪。

    屋子里传来女童的说话声。

    “……真可惜姐姐你病了,没看到十五花灯,我和爷爷一起去看了,可热闹了……”

    门外的丫头见婢女过来,忙恭敬的拉开门。

    屋内陈丹娘正举着一个小巧精致的花灯。

    “…你看,我特意给你买的。好不好?”她说道。

    程娇娘点点头说声好。

    婢女上前接过。

    “真的挺好啊。”她也赞叹道。

    一旁的仆妇提醒陈丹娘该走了,陈丹娘有些不舍,但还是记着家人的嘱咐,起身告退。

    “姐姐好了,去我家玩。”她说道。

    “我已经好了,请不要记挂。”程娇娘说道。

    婢女亲自把她们送出去,看着马车走了,才回转。

    “娘子,我去看过了,都办好了。”她坐下来含笑说道,“郎君他们已经搬过去住了。”

    说到这里又忍不住啐了声。

    “那窦七真是过分,将店里收拾的一干二净,恨不得把柱子都拆走呢。”她说道。

    程娇娘弯了弯嘴角。

    “不足为怪。”她说道。

    “匠人已经按着娘子的要求开始修整了,三郎君说,二月十五差不多就好了。”婢女说道。

    程娇娘点点头。

    “李大勺也同意了,我没有跟去,想必他自己此时已经去见郎君他们了。”婢女说道。

    “要如何做,你跟三郎君都交代好了?”程娇娘问道。

    婢女应声是。

    “按娘子说的都交代了。”她含笑说道。

    日近傍晚时,大路上一队人马疾驰,为首的两匹马勒住,看着路边似有些意外。

    “真是奇怪了,醉凤楼不是在这里吗?”一个问道,看着一旁空无一人,只开着一扇门的食肆。

    没有炊烟,没有热闹的人群,冷冷清清的孤立。

    “关门啦。”路旁牵牛而过的一个老汉听见了大声说道。

    “关门了?”马上的人更惊讶。

    “搬进京城里去了,发大财了。”老汉说道,一面打量这群人,“有你们这帮富贵食客,不发财都难啊。”

    他低声感叹,又羡慕又嫉妒,牵着牛摇头晃脑的走开了。

    原来如此,两人调转马头。

    “郡王。”他们奔回去,在一辆马车前停下,说道,“醉凤楼已经关门了。”

    “那就不停了,直接进城吧。”

    车内传出少年的清朗声音。

    官路上人马疾驰而过,荡起一片雪雾。

    徐棒槌从门里站出来,打量四周,看着远去的一队人马。

    “要说这里,位置还不错,过往的人不少。”他说道。

    李大勺紧跟着走出来,闻言忙点头。

    “是啊,是啊,虽然说离京城近了些,看上去远近都不合适,但客源还是不错的。”他说道,虽然还带着病后的虚弱,但精神已经好多了。

    “更要紧的是菜肴好。”徐茂修说道,看着李大勺笑,“如此,以后就有劳李大厨你了,我们兄弟可是不懂这个的。”

    李大勺带着几分惶恐忙施礼说不敢。

    “东家,我必然要尽心尽力而为。”他说道。

    徐茂修点点头。

    “还有一件事,说来有些惭愧。”他忽的说道。

    还有事?

    今天一天的意外事真是不少啊。

    “东家客气了,只管说便是。”他恭敬的说道。

    徐茂修却没有开口说道,而是指了指一旁的大厅。

    “来,我们坐下说。”他说道。

    李大勺回到家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妇人抱着孩子正等的脖子都长了。

    “怎么样?是真的吗?”她急急问道。

    “韩恩人介绍的,怎么会是假的?”李大勺说道,一面伸手接过孩子,“你快去做饭吧,吃过饭再说。”

    妇人不再多言,忙去做了饭,曾经李家的条件在村里算是好的,但一场病,再加上没了工做,如今的日子实在是艰难,端上饭桌的只是两碗索饼汤。

    如同所有人家一样,妇人没资格上桌,等着丈夫和婆婆吃完了,自己喂完了孩子,匆匆在厨房吃了一口。

    “到底怎么样?是什么人?真的要开食肆吗?”她收拾完进屋忙问道。

    李大勺坐在油灯下,正看着手里的纸。

    “这是,文书吗?”妇人问道。

    李大勺点点头。

    “有行会的印鉴。”他说道。

    妇人大喜,合手念佛。

    “不过,我看那几个人,也不像是开食肆的料。”李大勺摇头说道,“倒像是军汉。”

    “也说不定呢,那姐姐不是说是西北回来的。”妇人说道,取过针线开始缝补,“他们买了食肆,真心经营,你把饭菜做好了就好了。”

    李大勺点点头。

    “什么时候开张?”妇人放下心事,只觉得日子又有了盼头,飞针走线也轻松了很多。

    “正修整呢,半个月就好。”李大勺说道,“带着我看了,可是下了功夫了,都换了新的,屋子里都是花纹,也不知道什么花,一个房间一个花样呢,特别的好。”

    妇人更放心了。

    屋子里沉默一刻,妇人抬起头,见男人还看着手里的契约。

    “还看什么看,你又不识字。”她笑道,“文书念得你都记住了吗?”

    “不是,这个不是给我的。”李大勺说道。

第六十九章 有偿

   妇人惊讶的抬头。

    “还有一张?”她问道,这才看到男人手里果然拿的是两张文书,“这是?”

    “这是要给恩公的。”李大勺说道。

    妇人更为惊讶了。

    “恩公?”她问道。

    “其实原本也是我的。”李大勺将文书放在矮桌上,盘膝而坐,“但我决定送给恩公了。”

    妇人瞪大眼,放下手里的针线。

    “是这样,东家说,他们几个人把所有的钱都用来盘下装修这个店,所以前几月给我的工钱只怕有些难。”李大勺说道。

    妇人顿时呆住了。

    “不给工钱?”她有些不知道说什么了,“那,那。”

    “所以他们打算给我一个干股以作补偿。”李大勺说道,“等半年后再给我工钱,不过这些日子,吃食可以从店里拿。”

    妇人哦了声,一脸迷茫。

    “给股这么容易啊?”她说道,一声叹息,“当初窦老太爷给你一个,还藏着掖着,到最后还被孙少爷赶出来,要不是因为这个,如今也不用如此。”

    “我也说了,东家笑了,说他们这小店,也挣不了几个钱,就是大家有口饭吃,安稳的过日子就够了。”李大勺说道,“说是干股,其实说不定还没工钱多呢。”

    妇人点点头,又是外乡人又是门外汉。盘下人家店,生意可想而知,怎能跟曾经的醉凤楼比。

    “那,又跟恩公什么关系?”她忙又问道。

    “我跟那东家说着说着。就说到了他们的曾经,说在西北的时候怎么受苦,好像病的还要死了,也是得了路人的帮助,所以听说我的事很是感慨,我们这些受人恩惠的,真的是对恩人感激不尽呢。”李大勺说道,感叹说道,“那东家说,所以他一定要请我来做大厨。就好像自己报了恩情一般。虽然这个根本是两码事。”

    他说着摇头笑了。

    “这些西北的汉子。真是…”他说道。

    “是个实诚人。”妇人也说道。

    “所以当那东家拍着我肩头感慨,能报恩才是最大的乐趣时,我突然想到了。”李大勺说道。看着手里的契约。

    或者说,当时有人建议吧,反正不管怎么样吧,他记不太清了,总之就有这个注意了。

    “我何不把这个干股送给韩恩公,反正几个月后,我就能拿工钱了,这干股什么的,如果没有韩郎君,也就没有这个干股。更别提工钱什么的,我干脆将这个转给韩郎君算了,受人恩惠,必当相报,是为男儿!”他说道。

    当李大勺说出这句话时,他似乎又回到了跟那掌柜的说话场景,只觉得很是痛快。

    妇人看着男人,亦是满脸惊讶。

    李大勺转过头看到妇人,咳了一声,重新坐好。

    “你,是不是,觉得不好?”他说道。

    妇人摇头,笑了。

    “大郎,我觉得,你真的好了,你刚才说话的时候,特别的精神,我以前都没见过你如此精神过。”她说道,看着男人的眼神柔情似水,难掩崇拜,“你这样做挺好的,我们虽然穷,可是如果有机会,一定要报人恩惠的。”

    李大勺点点头。

    “那东家几个都是实诚人,也真心的要做好这家店,我一定好好的跟着他们干。”他说道,握住妇人操劳而粗糙的手,“跟着我,让你受苦了。”

    妇人低头掉眼泪摇头。

    “不辛苦,大郎你对我很好。”她说道。

    陋室里夫妻相拥冬末中温情暖暖。

    旭日东升,晨光亮亮。

    周夫人坐下来好一会儿,才看到程娇娘走出来。

    “娇娇儿,好些了吧?”她忙关切的问道,一面审视着程娇娘的面色,“看起来气色好多了。”

    其实这女子气色好还是不好也看不出来,反正都是一个样。

    程娇娘嗯了声,略一点头道谢坐下来。

    “可要再换个大夫看看?抓些药?娇娇儿你说吃些什么好?”周夫人闲谈碎问。

    程娇娘三句答一句。

    “钱不用愁,咱们周家,别的没有,吃喝随便用,不像你父亲,竟然还亏待你吃喝,你哥哥 回来说了后,气的你舅舅非要去跟你父亲理论不可。”周夫人说道,一面叹气,眼中含泪,“我的儿,她们吃着喝着你母亲的嫁妆,竟然还敢亏待你,早知如此,我们何必感念亲族,接你回来便是。”

    程娇娘抬袖遮挡打个哈欠。

    “说道这个,你放心,你母亲的都是你的,断不会被他人昧了去,等你出嫁,我们再给你添置。”周夫人说道,话锋一转,“你的钱给我来打理,存着也好,添几个铺子也好,娇娇儿,舅舅舅母一定让你风风光光衣食无忧。”

    程娇娘低头施礼。

    “那去把童家给的飞钱券拿来,钱放着可惜了,咱们家自己收着就好。”周夫人笑道。

    程娇娘抬起头。

    “不用。”她说道。

    周夫人面色僵了僵。

    “娇娇儿,我不是要你的钱,你别怕,你还小,自己拿着不好,我替你拿着,不会不给你的。”她挤出笑劝道,“你拿着钱还是这点钱,还要白添些费用,舅母给你拿着,钱就能生钱,将来都是你的。”

    “不用。”程娇娘再次说道。

    这孩子怎么这么轴呢?周夫人深吸一口气。

    “夫人。”婢女先接过话头,皱眉说道,“我家娘子说了,不用不用,您别在要了可好?弄哭了她,让人笑话啊。”

    这贱婢!周夫人大怒,旋即又冷静下来。

    “娇娇儿,我是为你好,你不愿意?”她问道。

    “不愿意。”程娇娘说道,看着周夫人,“我饿。”

    饿?

    我饿?

    这什么时候?怎么饿?突然说这个做什么?

    周夫人一愣,旋即想到什么,一个机灵,看着程娇娘。

    周六郎的声音在耳边突然响起,那是儿子从江州回来后讲给他们的见闻。

    “她见了我,就说了两个字,好让程家鸡飞狗跳丢人现眼,父亲,母亲,你们猜她说了什么?”

    “她说,我饿。”

    我饿…。。

    她只在适时的时候适时的人前,说了两个字。

    周夫人看着眼前女子,齐眉如墨发帘下,那一双木然的眼仔细看竟有些幽深难测,只让人浑身不自在。

    这傻儿,竟是在威胁她么!

第七十章 不解

 周六郎大步而行,路上的仆妇丫头忙低头让路,看着少年带着冬日的寒风而去。

  “六公子好像不高兴?”

  “谁又惹公子不高兴了?一大早的。”

  “说起来六公子很久没有高兴过了呢…”

  “看样子公子是要去程娘子那里……”

  半芹不由停下脚,面色不安的看向那边。

  娘子…

  “喂,你快点啊,白吃饭了?”另一个丫头没好气的喊道。

  半芹忙低下头,握紧手里的棍子,和这个丫头合力抬着一筐要浆的单子吃力的走去。

  “程娇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