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门锦商 作者:靓(起点vip2013.6.5完结,空间、平凡生活、种田)-第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儿看着这些村民的笑脸,此刻那里面没有精打细算,没有眼红嫉妒,有的只是淳朴热情和善良。前世的京剧脸谱在脑海浮现,好儿也跟着微微笑起来。

    吃过晚饭后,大家伙踩着清亮的月色,各自家去。田野里,河岸两畔,山林中,路边,秋虫奏鸣一片唧唧,好不热闹。

    萤火虫在月色下飞,身上的荧光也变得淡了许多,偶有飞进院子来,仿佛天幕的星星不慎坠落人间,在空中悠悠飞舞,一点也不紧张害怕。

    夜风微凉,温氏和付秀梅闲话,陈小安时而插话几句,陈六声和龚桂子每隔一个时段就去巡查园子,陈小福有时跟去,有时逗汤汤圆圆玩耍。

    好儿躺在竹椅里静静观望这一切,目光停留在温氏柔和的脸庞,温馨宁静在心中无声流淌,就这样慢慢长大,守着家人,守着这份浓浓亲情和爱,就这样一辈子在此生活到老,直至有一天化为虚无。

    九月,好儿家买下二菜园边上的十亩荒地,准备建造青砖大院。

    蔡家嫂子带着女儿秀云来温家玩,得知买地起房,赶紧恭喜。两个已婚女人唠嗑,秀云便跟好儿说话。

    秀云今年十二岁了,面相长得很像蔡家嫂子,容易博人好感。她给好儿带来一个荷包,荷包上绣了两尾小鲤鱼,绣工挺不错。

    “秀云姐,你绣得真好,像真的一样。”好儿夸赞道,立即就把身上携带的荷包取下来,把里面的二十来个铜板转到新荷包里,把旧荷包收起,塞进衣柜里。

    秀云见自己送的荷包这么受重视,心里非常高兴,对好儿更添喜欢。“好儿妹妹,你去过北封县吗?”。

    ☆、128北封县

    “没去过,在哪里?”好儿抚摸着荷包上的小鲤鱼问道。

    秀云道:“出了江东县,往西北边走,就是北封县了。我大伯一家在那边,九月她们那有一个菊花节,可漂亮好玩了,我娘说过两天就带我去住几天,赏菊花节。我娘这次就是过来想叫你们一起去。”

    菊花盛会啊,好儿听得心动,就转头去看温氏。

    “以前你是忙得脚不沾地,如今也都请有人料理了,你也该忙里偷闲,放松下自己。”蔡家嫂子正在劝说温氏。

    温氏望着院里的菜畦,青葱翠绿给人无限期盼。

    “上一次去彭城好几天,是没办法的事,你不知道我心里有多担心家里一切,回来后几个地方都跑一趟,看到都井井有条的,我心里才松口气儿。虽然不必我去事事亲为,也不能老离家几天不见人影,万一有个啥事儿,他们找不着我,不得着急……”

    说到这,温氏手指院墙周围,笑道,“你看我家院子的墙下,那些小菊花也挺美挺好看的,我就在家看它们得了,北封县的菊花节啊,今年我就不去看了,等以后真正空闲下来,我再跟你去赏玩。”

    蔡家嫂子比温氏年长几岁,两人坐在一块,她容色虽无温氏的秀美,却胜在肌肤白如瓷玉,穿着打扮很贴合自个的年龄和身份,是典型的小富人家媳妇,无生活压力和思虑。而温氏常年一身暗沉衣裳,帕布裹发,除了耳垂上两枚简单的银耳钉,周身上下无一处亮点,再加上四处奔走劳碌,看上去反倒比蔡家嫂子还要大个三五岁。

    好儿眼望两人,心里有些黯然不是滋味,温氏绝对是个贤良淑德的好女人,心地善良淳朴,吃苦耐劳任劳任怨,除了没能身怀琴棋书画,出身官宦士族,在这个时代堪称完美。

    好女人难道就真的都落不到一个好下场吗?好儿的目光从温氏脸上又移到蔡家嫂子脸上。

    记得在前世曾看过一篇文章,里面说,一个女人婚后是否幸福,看她的气色和精神状态就能知道。

    温氏才二十二岁,这在前世,是如花的大好青春啊!

    这一刻,好儿在心里有了决定,不能让温氏的青春,一直埋没在暗沉的没有色彩的世界里。也许做起来会非常困难,不管怎么样,她都要去试一试争取。

    “你呀……劳碌命儿就算了,那让好儿跟我们去。”蔡家嫂子无奈地说道,看向好儿,将她拉过来揽到怀里,笑道:“好儿,蔡姨带你秀云姐去北封县看菊花,你也一起去好不好?”

    “我娘愿意我就去。”好儿抿嘴笑道。

    秀云就在旁央求道:“娘,我想好儿妹妹一块去。温姨,你让好儿妹妹跟我们去吧,我跟娘一定照顾好好儿妹妹的。”

    她一句一个好儿妹妹,话里话外发自内心,好儿听得心里乐呵,温氏也忍不住笑。

    蔡家嫂子心性好,教导的女儿性情也不错。难得她们有这个心意,温氏也不想太拘着小闺女,就问她:“好儿,你愿意跟去吗?”。

    “愿意。我去看完回来讲给娘听。”好儿应道。

    秀云喜道:“娘,温姨,好儿妹妹也想去看菊花节。”说完两眼亮晶晶地看着大人。

    温氏含笑道:“那就去好好玩,回来跟娘说说那边的热闹。”把小闺女抱到腿上坐,教导道,“娘不在你身边,你要听蔡姨的话,不能乱跑,知道吗?”。

    好儿点头,“娘,我知道的,都记住了,娘你放心吧。”

    温氏其实不担心小闺女在别人家闯祸或不懂规矩,自个的女儿是啥样人,她心里最清楚,说这些,不过是出于一个母亲对孩子的叮嘱,还有就是内心里的不舍,虽然只是去玩几天就回来。

    蔡家嫂子在旁毫不吝啬地夸道:“要是别的孩子,我还得斟酌斟酌,好儿就不用了。你这小闺女呀,带哪都让人放心,让人喜欢。”

    温氏道:“这去的是你大伯家住,我就怕好儿跟去了给你们添麻烦。”

    蔡家嫂子就笑道:“你道我x子为啥过得舒心?我夫家三兄弟,跟别家可不一样,别人家或许闹得鸡飞狗跳,我夫家那是真正的兄友弟恭。”

    “他大伯在北封县做买卖,逢大节必定回来过,平时小节啥的,他大伯没空回,他大伯娘就带孩子回来,对两老对我们嘘寒问暖的,老往家里送东西回来。他叔他婶在丰收镇,也是这样。所以啊慧娘,你完全不必担心顾虑。后天出发,到时候我过来接好儿。”

    晚上,躺在床上,温氏搂着小闺女低语,“好儿,家里不能没个主事的人,等明年娘陪你去……”

    第二天晚上,温氏给小闺女收拾好换洗衣物洗漱毛巾等,把五两碎银和一百个铜板分别装在两个荷包让带身上,嘱咐她喜欢吃啥,看上啥好玩的就买,别可惜钱。

    好儿全数接过,一转身把碎银放进空间,只留装铜板的荷包揣身上。

    陈小安听说是去看菊花节,眼中流露羡慕和向往,好儿看在眼里,就说明年大家都一起去游玩。

    北封县距罗仁镇约三十七里路远,不知是否偏北边的关系,好儿觉得一路上离罗仁镇越远,送来的秋风凉意更浓。

    一路走的官道,路途顺畅路面较为宽阔平坦,不时见那田野一片金黄之色,风吹过,远远看去犹如海浪起伏,极为好看。一些远山,仿佛披了一件彩衣,五彩斑斓绚若云霞。

    秀云的大伯蔡建平在北封县有两家铺子,一家卖腊味,一家卖五谷杂粮,诚信为本,生意做得不错。一家五口住在城内的观音巷,两进院子,有三个下人,日子过得富足滋润。

    马车自大门直接驶进前院,便有两个下人过来帮搬东西。陈氏带着两个儿女从内门快步走出,两妯娌见面,自是亲热地寒暄一番,方带着她们走入内院。

    好儿跟着秀云喊大伯娘、堂姐、堂弟。

    一番见礼,大家落座后,蔡家嫂子的侄女小丹就挪了位置,亲热地坐到秀云身边,小姐妹俩拉着手叽叽喳喳。

    大侄子华丰和父亲在外料理生意未归,此时余下小侄子华庆,比秀云略小,坐在椅子上好奇地打量好儿。

    大伯娘拉着好儿小手一番端详,赞道:“这孩子长得真好,将来大了必定出落得可人儿。好儿,你是哪家的孩子?”

    好儿答道:“大伯娘,我是落日村温家的。”

    “落日村温家?”陈氏惊讶,看向蔡家嫂子,“二弟妹,不是我们家邻里街坊的孩子啊?落日村是在哪?”

    蔡家嫂子笑道:“大嫂,咱家镇上不是有个温好蔬菜超市?好儿就是那家店老板的小闺女。”

    陈氏恍然大悟,温家的瓜菜她吃过,觉得特别好吃,每次回去,必然托蔡家嫂子帮买一些带回北封县吃。若是蔡家嫂子要过来,也必然会给她带上一大筐温家的瓜菜。

    陈氏笑吟吟看向好儿:“好儿,我听说你家卖的菜,都是自家种的?”

    好儿点点头,含笑道:“是呀。大伯娘,蔡姨说你们很喜欢我家种的菜,我娘摘了两筐,让我带过来给你们吃。”

    陈氏又是一个惊讶,“那两筐菜是你母亲送的?哎呀,我还以为是二弟妹你……”就见蔡家嫂子在旁吃笑截她话道:“大嫂,我本来是要给你带的,好儿她娘送了两筐,我再带两筐过来,吃不完就得坏掉,所以我这次是空手来,大嫂你可不能不待见我娘儿俩啊。”

    “还说你是空手来,那大包小包是打哪捡来的?”陈氏嗔笑地瞥眼弟妹,起身道,“不知你要带小客人来,我进去准备一下。”

    说完,进里屋去了。顷刻,又走出来,依旧拉过好儿,把一个红包放她手里,笑道:“好儿,你初次来我家,给个红包你顺顺利利。”

    好儿见她只拿了一个给自己,似乎秀云没有,忙摇头不接:“大伯娘,又没到过年,我不能收红包。”

    “呵呵,好儿,你收下。这是北封县当地的习俗,客人第一次来,主家要给个红包,双方都讨个吉利。”陈氏说着把红包放进好儿衣兜里。

    “谢谢大伯娘。那我祝大伯娘也顺顺利利。”好儿捡吉利话甜甜地说道。

    “哎,这孩子,讨人喜欢得紧。”陈氏笑呵呵地摸摸好儿的小包子头,对女儿道,“小丹,你带秀云和好儿玩去,华庆,你也跟你姐去,娘跟你们二婶要唠嗑唠嗑。”

    几个孩子就从椅子下来,往门外去了。

    小丹挽着秀云的手走在前面,秀云手里拉着好儿,华庆快走两步,跟在姐姐小丹身侧,说道:“姐,秀云姐,好儿,我们去哪玩?”

    秀云道:“去逛街吧。菊花节开始了没有?”

    小丹道:“好啊,我们去逛街,去我爹或我哥那。你们把时间掐得真准,菊花节就在明天开始。”

    四个孩子出了大门,走出巷口,便不能并排行走了,小丹挽着秀云的手不放,好儿就自发地松脱秀云的牵手,跟在两人身后。华庆也落后一步,跟好儿走在一起。他友好地冲好儿一笑,主动找话题聊天。

    “好儿,你是第一次来北封县吧?”

    ☆、129赏菊

    “嗯,第一次来。”好儿答道,一边留意街道两旁的各式店铺都卖些什么,有时候还跑进去瞧个究竟。

    “那你可来对了,明天就是菊花节,一共举办十天,人山人海的可热闹了。”华庆热情地介绍起来,“明天起,各条街道都会摆上菊花,一直延伸到东城门外,满地满坡都是菊花,还有许多好玩的、好吃的,还有一个大大的戏台,晚上人们就去看戏,白天就上彤台山,进彤台庙拜神。”

    彤台?这个名字似乎在哪儿听到过,好儿未能细想,华庆在身边接着说道:“我爹,还有汪掌柜,都说北封县是方圆百里内最好风景的地方,城内有四眼泉,城外有彤台山、彤台庙、彤台河、彤台林,秋天有菊花节,春天有杏花林,冬天如果不怕冷,上彤台山赏雪赏梅……我爹娘都说,要劝爷爷奶奶都来这边长住,我爹还想让我二叔三叔他们都迁到这边来定居。”

    好儿耳边一时听得都是彤台两字,偏偏想不起来是在哪听谁说过,闻言讶道:“让你二叔三叔两家都来这边定居,你爹能养活那么多人呀?”

    华庆笑道:“我爹当然养不活那么多人,我二叔、三叔都是做买卖,我爹说,到哪都可以做。都来了这边,我爹也能帮上些忙。”

    “那你爹能帮上什么忙呢?”

    “帮找房子、找铺子、介绍客户……这些都能帮到我二叔三叔。我爹跟胡老爷还有梁捕头都熟识,以前有人想捣乱我家铺子,梁捕头一出面就搞定了,后来就再没人敢来捣乱。”

    “那个梁捕头真厉害。那胡老爷是谁呀?”

    “胡老爷是当地的名门望族,他经常做善事,很得大家尊敬,都称他做胡大善人。好儿你有没有发现,我们这里没有一个乞丐?”

    好儿就睁大眼睛四下里张望,华庆见她可爱,呵呵笑道:“你反正要住几天,到时候你留意一下,我们这真是没有乞丐,没有无家可归的人。”

    “为什么呢?”好儿好奇地问,明亮透澈的眼睛,看在华庆眼中,就想起城中的那四眼清泉来。

    “因为胡老爷在当地建了一座收容院,专门供那些乞丐流浪儿居住,大人就让他们去田庄干活,小孩就让他们上学堂读书,老人就安心养老,一切费用都是胡老爷提供,派专人打理。”

    好儿不知不觉听得专注,华庆也将自己所知娓娓道来,“听我爹说,上一任县令清廉爱民,在任期间帮着胡老爷也做了不少益民的事,还特意为胡老爷向朝廷颂德载章,朝廷就派人下来调查属实后,奖励了许多东西,现今胡老爷家大门的牌匾,就是皇上亲笔题写的。要不我们绕道,我领你从胡老爷门前过去,你就能看到那块牌匾了。”

    说完朝前面走的小丹秀云两人叫道:“姐,秀云姐,我们绕道去哥那里。”

    小丹不解:“好好地,为什么要绕道?”

    华庆道:“好儿还没见过胡老爷家的御赐牌匾,我们带她去看看吧。”

    秀云马上道:“对啊,我去年看过了,好儿妹妹还没见过,那咱们绕道。”

    “那走吧。”小丹对县城的街道熟悉得很,依旧拉着秀云走前头,折了道走另一条路。

    穿过两条街,走过三条巷,拐入一条宽阔整洁的街道,周围顿时安静下来,再细看,这条街压根没有商铺,两边全是住宅。这些宅子或豪华或威严,一看便知在当地是非富即贵的人家。

    “就是这里了,好儿你看。”小丹和秀云停下脚步,回头对好儿说道。

    庄严气派的大门之上,高高悬挂两块牌匾,底下一块是“胡府”,顶上一块长宽出数寸,鎏金镶框,漆墨大字“大善之家”遒劲浑厚庄严大气,把下面的胡府二字给对比得黯然失色。

    好儿心里暗道,皇帝的字写得很威武,很有大家风范嘛。常说字如其人,这位皇帝应该还不错吧。

    看完御赐牌匾,四人转身离开,重新融入人来车往的热闹街道。

    华丰正在粮铺里跟伙计一起,忙着把客户要的米面及黑豆装袋过秤,记数,再搬上马车。见弟妹们过来,也无暇闲话,招呼一声自个找凳子坐,继续忙活。

    小丹见状,便主动上去帮忙记数。这个客户购买量大,统共要十袋中等好米,十袋下等糙米,,八袋白面,十袋杂面,十袋黑豆,十袋饭豆。

    好儿留意到那袋子统一是五十斤装,在心里快速一算,暗暗咋舌,两千九百斤!她又扫眼儿过去那几个标价牌,中等好米十二文一斤,下等糙米8文一斤,白面十一文一斤,杂面七文一斤,黑豆十五文一斤,饭豆十三文一斤。在心里又是速速一算,再次惊啧,光是这个客户,就进账一共三万一千九百文!

    做粮铺好赚钱啊!好儿在心里感叹,一瞬间也冒出个自家要不要也开个粮铺啥的。然后,她的注意力就从这些转移到华丰身上。

    小丹和华庆的长相,应该是一半儿像其母陈氏,一半儿像其父,而华丰,应该有十六七岁吧,除了眼睛像陈氏,其余一概不像,估计是都遗传了其父。他个儿瘦高,白皙周正,眉眼给人开朗之感。

    “华庆,你会记数吗?”。好儿见小丹记数,每过秤一袋就添一笔,最后成个正字,就回头去问华庆。

    “当然会了,我记数比我姐还快。”华庆的话惹来小丹一个白眼,他回小丹一个得意鬼脸,秀云扑哧笑出声来。

    等到忙完这个客户的生意,华丰和三名伙计都累得坐下歇息喝水。华丰这才注意到多了个小女孩,像个瓷娃娃般的甜美可爱,打趣地问道:“秀云,你几时多了个这么可爱的妹妹?”

    秀云笑道:“三年前就多了,没带来给你见到而已。这是好儿妹妹,我们镇上的温家蔬菜超市就是她家开的。”

    “哦,我知道那家蔬菜超市,卖的菜特别香、好吃。”华丰立即说道,看向好儿,含笑道,“好儿,你家是怎么种菜的?也拨我们两招,以后在院子里也开个小菜园,吃自个种的菜。”

    秀云道:“大堂哥,你就打消这念头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