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门锦商 作者:靓(起点vip2013.6.5完结,空间、平凡生活、种田)-第9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四儿考上秀才的第二年,迎来两年一度的乡试。

    东唐的科举制度,童生、秀才年年开考,举人是两年一度,京试也就是考进士,则为三年一次。逢乡试、京试年,童生试继续不变,院试则取消。

    乡试在二月中旬,也是在彭城举行。年前,辛老先生便决定让阿旺参加乡试,让小树参加院试。因此,阿旺的用功刻苦更甚从前,温氏满是心疼,三天两头变着花样熬汤,做宵夜给阿旺吃,当然,每一次都会做足三四个人的份,辛老先生、小树自是跟着一起吃,好儿有时候也会跟着吃。

    等到阿旺去参加考试,辛老先生便给小树布置了些课业,暂离温家,说去拜访老友,过个五六天便回来。

    这两年间,好儿家又先后招买了两批长工共二十多人。原来的翠苑住满了,就又另启买新地,建起第二座翠苑给他们居住。

    此外,新置买的三处庄子,两处位于北封县,一处位于易安县。

    又购置了三百多亩田地,种植稻麦及其他作物,两百多亩种植金银花,一百多亩坡地,种植各种豆类及甘蔗。

    为方便管理料理这些农作物,如果庄稼地离两处翠苑过远,好儿就尽量在附近再买几亩地起房,围成一个大院子,让少量长工携家带口过去居住。

    因阿旺的秀才身份,好儿家也首次有了佃农约七八户。好儿对这些人并不严苛,毕竟佃种,都是因为想改善家境,只要他们勤快不使诈,好儿对他们也是很客气的。

    而原来的养猪场,也扩大了规模,从当初的养猪六七十头,扩养至近两百头。猪粪是极好的肥料,正好用来滋养田地坡地菜地。

    好儿家首要着重发展巧味道,将东跨院作坊后面的第二个跨院打通,两个院子合并一处,扩大酱泡菜作坊,人手也从当初的七八人,扩招至二十来人。

    从原来的十来户固定菜农,发展到落日河沿岸的几条村子,越了一半以上的人家,都成为温家的固定菜农种植户。

    古代没有菜农大面积种菜,最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彻底的除虫除草良方。为解决这个问题,好儿煞费苦心,每发展一批菜农种植户,她就让人用木桶从落日河装水,偷偷掺进微量的空间神水,用马车运去种植户的菜地,在翻松施肥过的菜地上,逐一浇下桶中水,为防万一,好儿每次都让自家管事在旁看着——这些管事,一般都是从长工里提拔上来。直到都把菜地浇灌完毕,如果有水剩余,就又带回去留着下次用。

    经过一番努力,巧味道连锁店,已开至十六家分店,除了太远的两个县镇没到,彭北省下辖的其余县镇均有巧味道店。

    巧味道的名声大噪,不少人效仿去做酱泡菜售卖,然这一效仿后,那些人才清楚个中情况,且不说他们做不出巧味道的独家绝佳风味,单就品种酿制而言,他们就远远无法跟上。更重要的一点,是大中客户包括零售大众客户,已吃熟吃惯巧味道,他们的味道既然无法超越,那就在价格上做文章,取得短暂效果后,总会冷落下来,顾客转眼又跑去了巧味道。总打价格战,他们也吃不消,最后,竟渐渐地,这些人退出另做其他行当。

    至此,好儿家的巧味道酱泡菜,真正地名声远播,传及邻省彭南省,眼光敏锐的一些客商,找上门来,希望能开巧味道店。

    好儿、温氏、常乐、陈有平,四人都露出了微笑,他们的种种努力,果然迎来了好儿所说的“加盟连锁代理”时代。

    另外,还值得一提的,是好儿家的榨糖作坊,可以说是整个彭北省的首家榨甘蔗作坊,究其主因,是一直以来无人种甘蔗。彭北省下辖的各县镇,黄糖皆从正南方进,价格一直奇高,是白糖价格的数倍。就是小富人家,都不怎么舍得买来吃。

    而如今,这个格局被好儿家打破了。好儿家从南边购进两台榨糖机,初次出产的黄糖,好儿分送给了交好的人家,自家的长工,以及明陆两家,北封县的蔡家,胡汉等人。

    黄糖营养丰富,益气补血,尤其是女人坐月子必备补养品,就是未婚姑娘家,若来月事不舒服,可煮姜黄糖,加入鸡蛋,喝了对身体非常好。用黄糖煮红薯汤、绿豆汤等汤品,味道比放白糖的要甜美好吃得多。

    好儿家出售的黄糖,比那些从南边进货的,价格上便宜了近三分之一,虽在同行中掀起不小风波,却无人敢捣乱控诉。甚而,有的人在卖完后,不再从南边进货了,改为从好儿家进黄糖售卖。你道为啥?

    这当然跟好儿家有个秀才没半毛钱关系。秀才算啥呀?东唐的秀才可不少。若是家中没背景,举人都未必顶事。

    原来,好儿在推出售卖黄糖之前,就提前想好了解决之道。在彭城,她跟明陆两人开诚布公地讲明缘由,她在彭城开两家黄糖店,每家以两成红利给明陆两人,明陆不必入股,这等于是说,明陆两家是白拿红利。而她的要求只有一点,店名不会以温好示众,对外宣称是明家书局和红莲绣坊即可。此合作时间为六年,即六年内,明陆两家每年都可从中免费获得两成红利。

    在江东县,好儿亦以此合作方法去找钱松劲,在北封县找胡汉,在罗仁镇找韩广斌。

    大家彼此长期合作,既是合作伙伴又兼带朋友关系,以黄糖的价格粗略一算,六年的免费两成红利,积起来可是一笔很可观的利润。好儿寻求的合作一一得到实现,这也是那些同行难以撼动捣乱的原因。

    ☆、179大双喜年

    好儿觉得,再没有比十一更充满喜悦和美好的数字了。

    因为这一年,她十一岁,因为这一年,是个特大喜年。

    二月,是个大喜月,阿旺去彭城参加乡试,顺利考取举人。

    四月,还是个大喜月,小树到县城参加院试,考上秀才,并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获得禀生资格,从此每月吃上了免费公粮。这可比当初的阿旺和四儿厉害多了,要知道禀生资格的获得只能是前五名,可知这份荣耀有多稀罕。

    这小哥俩的前途,是一片光明无限啊!

    温家的名声,在十里八乡甚至邻县都传了开去,人们都知道罗仁镇有个落日村,落日村有个温家,温家了不得,出了个秀才,还出了个举人老爷。

    那些从前瞧不起、闲言碎语温氏的,一下子噤了声。要说出个秀才,还不至于让人敬畏什么,可人家出了个举人老爷,那身份就不是他们这些普通乡民能随便议论的,搞不好要领罪坐牢的!

    想想几年前绑架勒索好儿的那三人的下场,这些心思不纯的就彻底消了念头,顶多在私底下偷偷怨骂上几句。怨骂完了,又眼红又嫉妒又心酸,谁叫他们没养出个有能耐出息的儿子?!

    温氏老早以前就曾说过,等日子好过了,就带阿旺回他故乡祭拜其生母,带小树去彭城祭拜他爷爷。后来日子好过了,阿旺和小树却抱了一样的心思,就是都考上秀才了,再回去祭拜。如今心愿达成,是该动身前往了。

    娘儿三人正在各自屋里收拾,付秀梅跟在平彤身后进来了。付秀梅如今是温家内宅的大管事,平彤成为温氏身边得力的大丫鬟。

    “东家,王娘子和郭八娘又上门来了。奴婢这会让她们在大门外等候,东家您看……”

    自从阿旺考上秀才,便有媒婆上门说亲,但都被温氏一概婉拒门外,并放话出去,说温家大儿子一心读书,暂不考虑终身大事。于是消停了一年半载,如今阿旺又考上举人,十天半月地就有媒婆登门,要给阿旺说亲。

    阿旺今年十八岁了,在落日村里,年龄相仿的娃儿们,也就他和四儿两人尚未娶亲,其余的像黑五、狗三、烂文等,都已成了亲,有了娃儿当了爹。

    付秀梅是觉得,自家大少爷那是极好的,人品好,相貌好,性格好,样样都好,就是太过用功读书练武,而东家又太顺着大少爷的心意。如今大少爷是举人老爷身份,也该认真地说一门好亲事了,这也是她没有像以前那般,冷脸面对那些烦人的媒婆们。

    “秀梅,你领她们到花厅,我这就过去。”温氏此时的心思,也正如付秀梅心中所想,她也觉得阿旺该说亲了。

    付秀梅出去领两个媒婆往内院,恰好被陈小安看到,原本要去作坊的她眼珠一转,拐了方向往好儿所在的书房走去。

    陈小安如今已梳起妇人发髻,身材、眉眼间添了几分**的妩媚风韵。她如今也是一名管事,接替常四婶管理酱泡菜作坊。就在去年底,陈小安和文成峰喜结良缘。小夫妻俩随文成峰家人一起居住在翠苑。在此前,文成峰已被温家调升为外任管事,和陈有平一起,成为常乐的左右臂膀。

    看见平卉坐在起居室门外面做针线,陈小安轻声问道:“平卉,小姐在里面?”

    “小安姐,小姐在看账呢。”平卉放下手中活儿,低声说道,“小安姐有事找小姐?”

    陈小安点下头,探头往里瞧了瞧,见好儿专注的身影,想了想,对平卉道:“一会你告诉小姐,就说……”

    平卉听得点点头。陈小安便又悄然转身离开,出内院往作坊去了。

    不多会,透过花木葱茏间,平卉看见花枝招展的两妇人,跟在陈嫂身后绕过屏风,沿抄手游廊往上房的花厅走过来。平卉搬起小椅子进了起居室,探半个脑袋直看着人进了花厅的门。回头往书房门口瞧了下,平卉蹑手蹑脚踏出起居室门,往花厅方向走去。

    好儿正在审核各家店铺的第一季度报表,原本是四月上旬就该完成的,因阿旺、小树都考上了举人、秀才,来道贺的人很多,家中又大办酒席,审核报表的时间便延后了。

    好儿俨然成为自家店铺的财务总管,其他一切事务,则全盘交给常乐负责。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是好儿秉持的管理理念,当然这并不是说她和温氏当甩手掌柜,就什么也不过问。

    温家商铺的中层管理人员,每两个月就会集中江东县开一次会议,大家就各家店铺的营业情况做个汇报,把存在的、潜在的、已出现的问题摆到桌面上来商议、解决,把想到的点子建议说出来,结合实际情况择优采纳。

    明日,温氏将陪同阿旺和小树回乡祭拜,好儿不随去,也不能空闲着,要忙的事情很多。

    “平卉,给我倒杯水来。”好儿坐在椅子上,做个伸展动作,头也不回地说道。

    “平卉?”没听见回答,好儿转头往外看,又唤了一声平卉,仍是没人应答。好儿站起身,走到门边一看,小椅子和针线篮都在。

    好儿的脚刚跨出书房,外面传来微微急促的脚步声,转眼平卉出现在起居室门口,快步走进来道:“小姐,媒婆子又来给大少爷说亲了。”

    “你跑去偷听了?”好儿不禁失笑,就说这丫头不是个爱玩的,原来是打探消息去了。

    “是哪些媒婆子?都听到什么了?”好儿走到起居室的茶水桌,给自己倒了一杯温白开水。

    “是王娘子和郭八娘,小姐,你是没看到,她们在东家面前,都争着抢着说自己要讲的姑娘有多好多好。”平卉笑着把听来的话学了一遍。

    “那我娘怎么回应她们?”

    “东家说,谢谢她们的热心肠,但咱们温家讲究自由民主,她不会多加干涉儿女的终身大事,还得问过了大少爷意愿,若是大少爷点头,就派人去找她们给说亲。最后东家给她们各自赏了一个红包,打发她们走,我就赶紧跑回来了。”

    好儿听得吃笑,娘亲真是可爱,把学来的新词儿都给用上了。

    “小姐,东家为什么不让媒婆给大少爷说亲呢?”平卉不解地问道。

    好儿喝完杯中水,说道:“我娘不是说了自由民主,总得让哥哥喜欢才能说亲啊。”

    话虽这么说,好儿却想起落山坡山神庙的老和尚,年初庙会去上香抽签,温氏帮阿旺问姻缘,老和尚看了签,就只说一句话:有缘千里来相会。

    好儿却是背着温氏,请老和尚解她手中的签。老和尚看了签,呵呵笑了几声,给好儿四个字:好事多磨。

    好儿问的,是温氏的人生第二春。

    根据她的第六感,以及偷偷地观察日久,自从温氏和胡汉相识以来,虽然温氏不常去北封县和文秀镇,但凡一去,胡汉必定会出现,好像他长了千里眼顺风耳似地。

    而且,胡汉在温氏面前,那微笑,那神态,总跟以往不太一样。

    好儿想起在山顶初见胡汉,那次有一个年轻女子,分明是对胡汉心有慕恋的,胡汉对那女子虽熟稔,却是带着客气和不易察觉的距离感。

    虽然前世还没谈过恋爱,可好儿就是觉得,胡汉对温氏的感觉,很有“酸酸甜甜”的杨梅和杨桃的味道。

    陷于回想中的好儿,脑海忽然浮现一个念头,心里小小地惊诧了下,好儿又将念头滋生的想法思忖片刻,立即从抽屉里拿了信笺出来,提笔写下几行秀丽飘逸的字,末了在后面画下小片竹篱笆,在竹篱笆上画了爬藤的五星花。星星点点的深红犹如烛光般美丽梦幻。

    好儿把信笺对折装进信封,密封住,在信封面一角提上“加急”字样,叫平卉进书房来。

    “平卉,你把这封信交给陈小福,让他立即送去北封县的胡府,亲自交给胡老爷。记住别让我娘知道哦。”好儿叮嘱道。

    平卉接过信函,看到上面的加急字样,忙点点头应下,出去找陈小福。

    好儿继续看账本,到得傍晚时分,才将将看完。从窗口看出去,可见庭院一角的天空,晕染了淡淡的霞色。好儿把各店铺的账本分别装进盒子,上封条。出了起居室,往外面走去。

    温家大门外,一条宽敞平坦的道路,顺着落日河向两边延伸,桃李花已落尽,放眼四周皆是清新动人的新绿。落日河对岸,庄稼地绿得一片生机无限,农人们陆陆续续收工,沿着田埂小道,三三两两归家去。

    七八个孩童背着书包,一路吱吱喳喳,从上游方向的道路,往温家这边走来,在他们后面,还走着四个年龄超过十岁的小少年,同样背着书包,脸上带着笑容,不知在说笑什么。

    看见路边的好儿,其中一个小男孩立即撒腿跑来,笑着叫道:“好儿小姐。”

    “小松,你们下学了?”好儿漾起笑容,看着这些走过来的孩子,沐浴在霞光下,让她想起前世有句话:“你们就像初升的太阳,是祖国的未来”。

    “好儿小姐好。我们下学了。”其他小孩纷纷围过来,丝毫没有拘谨局促,天真的笑脸,干净的眼神,好儿的脑海再次闪现“你们是祖国未来的花朵”……

    后面四个小少年也笑着过来唤“好儿小姐好”,看着好儿的笑脸,微显得有些腼腆。

    好儿伸手揉揉小松脑袋,笑望孩子们问道:“都给我说说,如今私塾里有什么新鲜事儿?”

    “有,有,我说,我也要说……”几个年纪小的孩子就七嘴八舌争着说起来,一时间温家大院门前像飞来了一群小麻雀,热闹非凡。

    好儿索性拉孩子们坐到台阶上,含笑倾听着,左边脸颊的小酒窝甜美可人。

    霞光洒落,把她乌亮的发染成迷人的金色,长长的眼睫毛仿佛也化为了一双金色小翅膀,随时会凌风而飞。

    远远地,一匹马身披漫天彩霞,朝着温家大院飞奔而来。

    ☆、180此去今年

    “有人骑马过来了。”马蹄声声,引得孩子们纷纷望过去。

    马上之人衣袍飘飘,霞光仿佛是他的披风,头顶金光闪亮,看不清面容,那身影却有些相识感。

    待距离拉近,孩子们睁大惊讶的眼睛,齐齐看向马上之人,年龄稍大些的孩子,则双手合十向骑马的人行了个礼,来人也在此时奔到温家大院门前,勒停马儿,就坐在马上,向那几个孩子回了礼。尔后,目光投向好儿,唇边带着憨厚的微笑。

    “来去?”好儿惊讶而意外,起身走下台阶,浅笑上前道,“你怎么来了?”

    “好儿。”来去看了好一会眼前的小姑娘,才翻身下马,走到好儿面前,狭长的眼睛闪亮如夜空的星辰。

    “好儿,我有事找你。”来去说道,仍处在变声期的他,嗓音不复几年前的清脆圆亮,变得粗哑低沉。

    好儿轻点下头,对那些孩子们扬扬手道:“你们先回家吧,改天要接着告诉我哦。”

    “知道了,好儿小姐,再见。”一众孩子就跟好儿挥挥手告别,往前面的翠苑走去。

    “小姐。”温家的几个长工从田地回来,看见好儿,笑着打招呼,又向一身和尚灰袍的来去行佛家礼问好,来去忙一一回礼。

    等这几个长工过去了,好儿对来去道:“先进来再说话。”

    来去却轻摇下头,星辰一般的眼眸定定看着她,“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