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农女有泉 作者:琴止(起点榜推vip完结)-第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爷爷对这个老房子却是最有感情的,闻言表态:“那边的屋子要修,这边的屋子也不能空了人,这里也还有些地嘛,我和你奶奶就在老屋子这边住着,你们修好了农场的新屋,你们就搬过去住,两边跑也行。
    老人对老屋的留恋李小小等人其实都很理解,听了老人的话,李贵旺想了想就点点头:“也行那边的屋子先修了再讲,修好了以后再讲。”
    定了修房子的打算,接下来就该讨论怎么修,爷爷奶奶已经没多少意见了,李贵旺一辈子在农村呆着,没见过多少户型,李小小却是想修个两层到三层的小别墅李贵旺听李小小讲了讲别墅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后,眨巴了一下眼睛有些迷糊,为了表示自己没有那么不懂行,索性手一挥:“你定是个什么样子,就是个什么样子要不我带着人去修房子,卖菜的事情另外再找个人也行”
    “我又没有执照,你去修房子我怎么办?”李小小抗议。
    “执照还不简单啊?你直接去考一个,半个月都能给你弄清楚了明天回来后忙清楚了我带着你练车自己家有车,学个车有什么难的?”李贵旺表示毫无压力。
    李小小一听这话,倒是觉得有几分道理:自己老爸懂泥水,本来就会修房子,让别人来修房子李小小还有些不放心,如果是让李贵旺在那里守着,倒是真的挺合适
    084热火朝天!
    
    眼见着就夜深了,许多事情一下子也没办法定,刘春梅旁听着终于忍不住:“讲完了没有?”
    “完了。有些事情反正也讲不完,就不讲了。能讲完的都完了。”李小小以为她是想让大伙儿睡觉,忙起身。不料刘春梅却拍了拍桌子让李小小坐下:“我不是讲要你们睡觉了,我是讲明天就出元宵了,你还想吃我自己煮的元宵没有?要是想吃,我就做给你吃,要是不想吃自己做的,就在外面买点儿回来就行了”
    李小小这才反应过来。想起老妈做的元宵的味道,其实心里是想吃的,可想想最近这么多事情,屋里每一个人都很忙,特意地做元宵,还要照着上次汤圆的法子再来一遍,太费时间了,于是摇头笑道:“正是百业待兴的时候,哪个有心思想那种东西呀?买点儿元宵就行了”
    李小小的话得到了全家人的赞同,其实都也是个心疼刘春梅的意思:最近她也不轻松,能歇一会儿就歇一会儿吧却没想到第二天卖完了菜回家后,屋里却已经煮好了元宵,李小小诧异的问:“不是讲了我买回来再煮吗?怎么不等我拿回来就煮上了?哪个送的?”
    奶奶就笑:“还是这个小妹子聪明,晓得是人送的。这个人啊你倒是没想到的。你猜猜看”
    这个怎么猜得到?李小小对猜谜这种事情向来是不喜欢的,连连摇头,奶奶这才讲了出来:是三婶娘送上来的李小小实实在在地吃了一惊:没想到有一天能吃上三婶娘送的吃食。农村里头近亲邻里之间有了什么好吃的,都会想着送一点儿给大家尝尝,李小小没少吃大伯家的东西,二婶娘和春花嫂子也偶尔会送些,三婶娘却是破天荒的头一遭李贵旺已经在一旁问三婶娘上家来都讲了什么,听奶奶笑眯眯地讲完,李小小这才知道:三婶娘是觉得李贵旺一家子真心的对他们一家子好,特意送这元宵上来的。
    李贵旺就有了些感慨,一家子坐在一起议论起了三叔三婶娘一家。
    三婶娘嫁过来是二婚,三叔年轻时候也是死了老婆的,娶三婶娘也是二婚,两个人凑到一起过日子本就不容易。加上三婶娘好强,三叔却懦弱,三婶娘一面怕别人看不起自家男人懦弱欺负自己家,所以显得格外强势,另一方面又总抱着些虚妄的幻想,总想让三叔变得强势起来撑起一个家,奈何这三兄弟的性子都不是外向型,三叔尤其懦弱,只知道埋头挖煤挣钱养家,无论三婶娘怎么咒骂逼迫,三叔的性子依然是改不了。
    一家子讲着讲着,就都有些唏嘘:这农村么,谁家过日子都不易,三婶娘尽管从前做的事情不地道,也都是怕人欺负,现在不也正慢慢地改好么?贫贱夫妻百事哀,如果能够不受穷,三婶娘想必也会对三叔好一些。
    这一顿元宵吃得特别高兴。
    吃完了元宵后没多久,大伯领着两个叔叔就都上来了,知道李小小的农场有了眉目,却是来商量在哪里做豆腐坊和酒坊的。
    因为考虑到自己一家子要搬下去,现在的屋子里的猪牛也都会下去,猪栏和牛栏那边就都空出来了,李小小就问李贵旺:“能不能就把猪栏改成酒坊和豆腐坊?”
    李贵旺想了想:“猪倒是可以杀了,那牛呢?每年犁田可都是要用的啊”
    二叔难得主动接话:“我屋里的牛栏还空着一间嘛,就一起关过去,我让金桂每天去看牛的时候一起赶出去就行了嘛”
    这可不是就都解决了么?李小小笑眯了眼睛:“那敢情好这头猪就尽快杀了,把油炼出来,骨头下水什么的咱们每家分一点儿,猪肉做成了腊肉,咱们自己留一部分,剩下的我有用。”这么好的肉,拿来卖实在是太可惜,放家里又吃不完,莫不如拿出一部分,每个客户都送一点儿让他们尝尝味道,等回头农场开起来了,一些从菜上剥下来的老叶子什么的,都可以拿来喂猪,到时候可以卖些健康猪肉。
    对于李小小的决定,李贵旺现在已经习惯了接受,闻言几乎都没想,就点头答应了。
    “过了今天就算出元宵了,要不明天就去买东西,还要买些水泥砖头和便宜点的瓷砖什么的,墙上和地上全部要铺上瓷砖,这样干净,也好搞卫生。买东西的钱我先垫着,回头赚了钱了一起算总账。大伯会泥水工,这改造猪栏牛栏、砌灶台和铺瓷砖的事情就大伯带着二叔三叔一起做行不行?”李小小问。
    那有什么不行的?李贵旺出房子出水电,还先垫付这些装修的钱,其余几兄弟不过是出一把子力气,大伯和二叔三叔都点头答应下来。
    事情就这样定下来了,李贵旺去打电话找杀猪匠准备第二天杀猪的事情,二叔却直接就将牛牵下去了,三叔和大伯帮忙丈量猪栏和牛栏的尺寸,算要买的水泥、砖头和瓷砖等东西的数量。
    等李小小第二天卖完了菜买回了各种建材时,家里已经将猪都杀好了,叔伯婶娘和堂哥堂嫂们都上来帮忙来了,折腾清楚后当天又烘腊肉,总要将腊肉都做好了,猪栏和牛栏才好改造。
    市里给的三十万专项扶持资金拨下来了李小小的农场也终于有钱动工了。而在此之前,李小小专门又去了一趟市政府找张副市长,跟他汇报了农场动工的日期,张副市长十分感兴趣地问:“要不要搞个奠基仪式?叫上电视台和宝庆日报的记者?”
    虽然对于这种宣传李小小比较反感,但是对张副市长的要求李小小却认真地考虑了一下才提醒道:“您说得很有道理,这本身也是一件对政府和人民都有利的大好事,自己能赚钱,也给村民提供了工作的地方。按道理是很值得宣传,应该去采访拍摄一下。只是那一大片眼下都是荒山,如果叫了电视台和记者的过去,看着实在是没什么看头,拍出来只怕效果不够好。不如等农场搞好了,咱们来个开业仪式?到时候房子也建起来了,地也弄平整了,看着也有个规模和样子了,拍出来效果也更好,也显得这不是走形式,是实实在在有东西干实事的。”
    张副市长听了愣了一下,有些诧异地看了李小小一眼这才认真思考起来,不大一会儿,张副市长就拍了板:“你讲得有道理小丫头蛮有头脑的嘛在你这个年龄里头,我倒是第一次看到你这么稳重周全的就按你讲的办”
    推土机就是比镰刀火烧的土法子好使,呼啦啦地推过去,经过的地方灌木就被推翻了李小小手里有了钱,做事也敢放开胆子干了,请了七八个婆娘在一旁收拾那些灌木,都堆到一个大凹坑中,准备等最后一起烧了做草木灰种菜用。等凹坑周围都推好了以后,李小小直接就让人点起了火开始烧草木灰。
    这边烧着,那边有推出来的灌木又不停地有人往凹坑中扔。
    李贵旺已经开始领着人修房子,一共修两层的一个院子,背后是一个小山坡,前面有一大片平坦的空地,正好用来做院子。院子旁边还要修一排工人房和工具房,再过去还有一片平地,准备修一个猪栏。这样的房子根本不用怎么设计,修起来也十分简单。
    李小小规划好了就扔给了李贵旺,自己当起了甩手掌柜的。因为有李贵旺在农场这边跟着,李小小没有考驾照,干脆就让王庚新给自己开起了车:这个同学已经十八岁了,正好刚考了驾照,原来是准备帮着有车的人家里开拉煤的车的。
    一年之计在于春,果然春天是最忙碌的李小小这边热火朝天地忙碌着搞农场,屋里也热火朝天地忙碌着弄酒坊豆腐坊。
    村里也没闲着,正在热火朝天地忙碌着搞村长竞选。
    飞山村的老规矩就是村支书可以由镇上直接任命,村长却一贯都是选举出来的,因此当村支书的李新成表示毫无压力,每天都到处乱逛,美其名曰视察村里的情况,刘秉玉和忠信叔却忙拉票忙得四脚朝天一直没冒头的忠信叔终于来了李小小家,不过是问李小小愿不愿意接他那十五块钱一个的人头费,给他投票。李小小笑着解释自己中立的立场后,拒绝了忠信叔的红包,几乎就差了二十分钟,刘秉玉又来了,同样是问竞选支持谁的问题。李小小又一次重申之后,没有接红包,也同样客客气气地送走了刘秉玉。
    自从得到了张副市长的支持,农场的荒山承包合同签下来以后,李小小已经决定不参与他们之间的竞选,谁爱去争夺谁就争夺去,谁赢了都跟自家没有多大关系大家都是土生土长的飞山村人,无论谁当了村长,都不可能将自己一家子给赶出飞山村去,也不可能将自家的田地收回去,除此以外,一个村长对李小小的影响还有什么?对于一个不需要求人的村民来说,村长就是个摆设至于这个摆设是谁,李小小就决定不操这份心了
    085兄弟齐心
    
    这些幕后的拼斗过程是火爆的,真正上了台前的决定时刻,出结果的时间却是短暂的。到了投票选举那天,镇长来了,投票在小学举行,一排课桌摆起来,老师用的木头椅子摆成一排就成了主席台,连蒙桌子的红布都没有。
    看着下面闹哄哄的村民,再看看连麦克风都没有的课桌上还用拙嫩的笔记写着“李明明是个大坏蛋”这样的字迹,镇长也就找不到发表演说的激情,草草几句过后,就直接进入了投票环节。
    因为是村长竞选,主持人就成了村支书李新成。李新成扯着嗓子将投票方式喊了出来,左边有村委的人在喊名字让村民上去领票,村民填好名字后再丢进右边的透明塑料箱子里,投票完毕后现场开票唱票计票,得票多的胜出,方法简单而直接。
    结果很快就出来了,刘忠信当选了村长刘秉玉听到结果后脸都绿了,连面子功夫都顾不上做,就直接走了,剩下快速进入角色的刘忠信村长和主持人李新成请镇长致辞。
    李小小听到这个结果后微微愣了愣,心中只是冒起了一个念头:五块钱的优势竟然这么直接?随后就笑了,一家子人都挺高兴,都觉得刘秉玉下台了是一件很让人高兴的事情。农村人的爱憎比较直接,谁对自家好,谁就是好人谁对自家不好,谁就不是好人刘秉玉曾经图谋过自家农场的股份,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强迫李小小一家子接受,李贵旺等人是不愿意接受的。
    猪栏的改造不过是几天功夫就好了。按照李小小的想法,灶台、墙壁和地板都铺了便宜的瓷砖,顶上直接扣了塑钢板装了日光灯,按照二叔和三叔的讲法:“这比我们屋里头弄得好看多了屋里头哪一间房都没得这个好看”
    李小小却是见惯了现代装修房间的,一眼就看出来大伯铺瓷砖的水平不是很高,有些地方铺得不平,可这只是稍微影响了一些外观,并不影响使用。这就够了酿酒和打豆腐分开了两间屋子,随着瓷砖铺好,酿酒的米早几天就已经蒸好了,和酒饼搅拌好了放在缸子里密封着,眼下正在发酵,大伯闻着酒香,说还有两三天才能上笼蒸酒。黄豆也已经泡好了,明天就可以打豆腐。
    这会儿四兄弟和李小小正凑在一桌子讲这个酿酒的道道。其实四兄弟对这些东西多少都懂一些,只有李小小是完全不懂的,所以李小小问起这里头的门道,大伯也就耐心地讲解。
    “这个酒一百斤米能出多少酒?”李小小最关心的是这个。眼下酿酒的米根据大伯的讲法,最多再过两天,就能上笼蒸酒了根据出酒的量,李小小要考虑为酒定价的问题了。
    “正常情况下,一百斤米能出一百三十斤酒。这个也是看个人的,酿酒不是什么难事,村里会酿酒的人家就有不少,但是有些人火候把握不好,发酵不够就没有多少酒,发酵过程不注意酒就会变味发酸,蒸酒的过程如果没注意烧了锅,酒就会有烧锅味。如果什么都把握得好的话,到一百四十斤也是有过的。主要还是靠经验积累。”大伯解说着。
    “如果就按照一百三十斤来算的话,酒的度数是多少?”
    “那不就是二十来度咯,到不了三十度。有些人酿酒为了增加度数,就加酒精。为了增加产量多挣钱,就在酒里面兑水。这样一来卖出来的钱就多。但是真正喜欢喝酒的人一口就能品出来里面有没有掺水和酒精。那个味道是完全不一样的。”大伯叹息着。
    李贵旺在一旁解释着:“村上原来有好几家酿酒的,都是因为在酒里面做手脚,大家都不愿意去买,掺了假的酒又是不能存久了的,硬是放坏了都还卖不掉,只能重新去寻找别的营生。你大伯是个实在人,八毛钱一斤的米,他酿出来的酒也只卖一块钱一斤,不加水不放酒精的。你去算算,加上蒸米、发酵、蒸酒的时间,要一个星期才能出一缸酒,也不过是一百多斤,等卖得差不多了再重新酿,一个月也就挣个一两百块钱,哪个能和他这样不计成本的人争啊?”
    李小小终于释然了:酿酒不是什么高难度的事情,村里那么多人都会,这么多年却只有大伯能将这件事坚持做下来,不是有什么秘方,只是因为大伯人实在、不耍花俏,村民们认可。加上大伯肯吃苦做事,一个月哪怕只有一两百块钱的利润,也愿意长期做。
    只是如今几兄弟一起来做,想要单纯靠卖酒为生还比较难,卖得贵了,这种低度酒不见得受城里人欢迎,卖得便宜了,习惯了赚高利润的李小小自己都不愿意几个叔伯为这点儿钱忙碌。
    “能不能提高酒的度数?像那些瓶装酒一样,四十几度或者五十几度?”李小小想了想问。
    大伯让这话问得愣了愣,随后才回答:“二十几年都是这样酿酒的,一直就是这个度数,我也不知道怎么才能提高度数。”
    “我想起有一种米香型的白酒,在国内挺有名的,它是靠三熬三蒸来提高度数的,这个三熬三蒸是怎么个弄法我不太明白,大伯你能听明白这个里头有什么道道吗?”李小小抓了抓脑袋,想起了有名的三花酒。
    重生前李小小曾经看过一段旅游宣传片,里面有关于三花酒的介绍,作为国内目前最有名的米香型白酒的代表,三花酒的销量一直相当不错,在原产地和国内的许多地方,都有一大批的忠实拥泵。
    听了李小小的话,大伯沉思了一下后回答:“这个倒是好理解,将出来的酒再蒸一遍肯定能提高度数,可这产量就低了呀没有多少酒了哟”
    这是肯定的,大伯不讲李小小都能明白:一百斤的低度酒里面的酒精集中到了四十斤酒里头,自然度数就高了,产量也就低了。李小小想了想,手中的笔敲着桌子斟酌道:“咱们这样,这个酒啊,一下子急不来,先用我讲的那个法子,把酒酿出来,咱们尝尝口味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味道和品质。如果品质好了,咱们可以定高价嘛?原来一块钱一斤的酒,你弄成了高度酒,我卖二十块钱一斤一百斤米还酿不出五斤高度酒吗?”
    “那肯定能出至少也是十斤以上”大伯对自己的酿酒水平还是有信心的。
    二叔没见过多少世面,听了李小小的话有些担心地问:“二十块钱一斤能卖得出去吗?”
    三叔在一旁也连连点头:“农村里头没有几个人喝得起的咧。要靠过年过节那几天人来买,能买多少酒哇?”
    “谁讲我是针对农村的客户来做高度酒了?既然是我李小小这里卖出去的东西,我就没打算卖便宜了二十块钱还是估摸着来的,等酒出来了,尝了味道了,如果味道好,我还准备卖四十块钱一斤呢”李小小傲然地说道。本来走的就是高端精品路线,如果只是卖几块钱一斤的高度酒,那能有多少利润?
    叔伯几个就都不做声了。还是李贵旺见几兄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