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疯临天下 作者:童归宁(晋江vip2014-12-21完结,宫廷侯爵)-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婳没有漏过这点端倪,却不知内情,只以为观音奴那骄横的性子若是被拘着不得出门,那真是坐卧不安。
    毕竟是父母宠爱的幺女,曹婳见好就收:“好啦阿奴,阿姐不过是逗逗你,你若是花朝节愿意跟着我去永宁寺,上巳节我自然就会带着你去踏青。”
    曹婳用这纡尊降贵的口吻本不指望有人感激,不想曹姽突然抬首一笑亲热道:“伽罗姐姐,既如此一言为定,到时可切莫食言。”
    “谁会食言啊……”曹婳还欲反驳两句,就被新得了名字的大虎、小虎照着曹姽的眼色送客。
    大虎八面玲珑,因临秋斋里植了几株天女莺桃,一直为二公主所羡妒,便答允再过两月待树上结了绛珠玛瑙果就送到望春斋去。
    大虎做下种种承诺才令曹婳转怒为喜,扶着摇摇欲坠的仙髻飘然而去,却全然不知临秋斋内的那位正主心中此刻是如何翻山倒海。
    晋人周处所撰《风土记》有云:花朝节乃浙间风俗,百花竞放,乃游赏之时,花朝月夕,世所常言。这花朝节正值早春,正是乍暖还寒,万物复苏之期。
    前日下了一场春雨之后,冲得城郊一片四野清新、草木滴翠。
    因花朝节是女儿节,皇帝陛下并未劳师动众。
    天明时分,以司南车开道,太仆卿亲自驾驭皇帝的四马金根车,后随游车五乘,随侍护驾了大批卫士,更有校尉乘马于前后负责安全,一行便浩浩荡荡出了台城最外廓大司马门,往城郊鸡鸣山而去。
    曹姽与姐姐同坐一车,不时掀帘去看,林间河边偶尔有三五文人赏花饮酒,高吟相和。
    往来女子们也在这天响应簪花之俗,纷纷将二月的杏花与桃花点缀发髻之上。
    贵族人家的士女就不受花期所扰,譬如曹婳,因为是最年长的公主,今日难得戴了一个普通的随云髻,就为了凸显簪的那支珊瑚团云吉祥牡丹步摇。
    牡丹片片重瓣,似薄透得娇不胜露珠,随着牛车的震颤微微抖动,赤金的蕊黄里藏了一只采蜜的碧色琉璃蜂儿,让人一望便知是难得的珍品。
    她时不时抬手拢上一拢,一边觑着曹姽梳着的两个双螺,觉得妹妹倒像是自己身边的小宫女。
    “阿奴,吴地龙华寺牡丹富丽驰名,不若下回我们就去那儿转转,也好簪上几枝。可惜峨眉山的万年寺牡丹最最得世人赞赏,真想见见那难得的七蕊灵花。”
    曹姽为了上巳节出游一事,近日对曹婳都颇和气,难得善意提醒:“伽罗姐姐作何念叨这几枝花?自司马氏覆灭,蜀地就被奸人封疆裂土,御史年年上书进谏,要求母亲不要龟缩江左、抱守残缺。你今日提那峨眉山上的花,若被母亲听到,不是存心找不痛快?”
    这只是随口之言,哪里后果就那么严重?曹婳暗自嘀咕,又情不自禁地偷偷看了一眼走在前头的金根车,把话咽了下去。
    大虎适时递上一块百花糕,解了二公主的尴尬。
    车厢角落里放置着象牙雕漆食盒,里头是宫人采百花与米一起捣碎蒸制的花糕,除了台城内的宫人皆要食用,女帝还会用来赏赐群臣,并辅以京口特产百花酒,也算是承德年间台城内女帝当政,与前朝颇为不同的恩惠。
    牛车平稳,曹姽时不时就着大虎稳当的小手吃口点心喝口茶。
    时间过得飞快,然后就听小虎大叫“到了!到了!”
    永宁寺因供奉皇家香火,乃是江左规模最为宏大的名刹。
    主殿宽阔,檐高五丈,纵深千余步,后山还伫立有九层的永宁寺八角木质佛塔。
    虽江左豪族之间大多盛行天师道,但因皇帝尚佛,永宁寺更是孙权舍地而建,历史久远,香火极旺。
    因皇帝选在此刻入寺,其余人等皆要规避,曹姽对佛事不感兴趣,但见寺庙门外停着不少牛车在往外卸着行李,暗忖莫非是要来寺里借地修行不成?
    再随母亲在大雄宝殿礼佛并献了金莲花,由执事僧引着在功德簿上留名。
    曹姽在边上饶有兴致地打量功德簿上的内容,前人的布施少则几万多则数十万,寺庙豪富令人咋舌。
    待一行人出了主殿,等待礼佛的信徒便纷纷指示随从将五铢钱往大殿上搬,曹姽因爱出门玩乐,并非不通庶务,随意打量一人背负的财物,有百来串之多,这一百串魏五铢便是十万钱,真真豪阔。
    曹婳也吩咐随侍的人献上早已准备好的布施,唯曹姽假托年幼一文不出,且还坦坦荡荡,更有模有样地与僧人合什作别,便被引着朝寺西而去。
    曹致与寺里的高阶僧人晤长老相熟,那长老边行边道:“陛下容禀,因八部天龙图几已完成,梵境长老数日前出门云游去了。”
    “此事朕是知道的,几已完成又是何意思?”曹致不解,晤长老示意众僧掀开遮在画壁上的布幔,只见宽八丈、高三丈的画壁上,气势恢宏、色彩绚烂,八部天龙各个宝相庄严。
    所谓八部天龙,一天众、二龙众、三夜叉、四乾闼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和八摩侯罗伽。
    龙女依照次序就站在璎珞宝冠高耸的帝释天身边,传说中她得道时年仅八岁,画上便是个稚龄垂髫的女童,额上如尖尖小荷一般生着一对珊瑚龙角,玉雪可爱、妙若天成,祥云托着足下,手持金刚伏魔宝剑,气势凛然。
    再见曹姽今日的童子装扮,头梳双螺,身量纤细,双颊还带着孩童的丰嫩,但眼若琉璃有异彩、鼻若悬胆高挺直,素白的绢制裙衫随风荡涤,并紫结缨,行走间底下一双小木屐“咔哒咔哒”的响声也赋妙趣的韵律。
    晤长老年近七十,筋骨仍健,精神矍铄,很是得人好感,一见曹姽便呵呵笑道:“这位小檀越怕就是画中人了。”
    曹婳见曹姽夺了来人的注目,再见八部天龙前,妹妹一身素净童稚的打扮与龙女一般无二,她便觉得顶上牡丹花硌着自己,头皮隐隐生疼。
    她心念一转,便对“几已完成”四字留了心:“我道哪里不对劲呢!”她手指着龙女,近前又细细打量:“果真如此,梵境大师未画眼珠呢!”
    这是逮着空子就要作怪呢,曹姽多活一世深知高僧梵境的一些怪癖,悠哉笃定道:“我这几日闭眼睡着,你叫老和尚画什么?难道照着秦淮河的鱼眼珠子画?阿姐不知,这绘画一事,四体妍媸,并无关妙处。真正传神为照,却在这一双眼珠子里。”
    她“哒哒”地汲着木屐走到画壁前,伸出一指便点到龙女身上,琉璃般双目炯炯地大声道:“老和尚如今云游去了,我才不过十岁,十年八年的还等不回他吗?来日添了这双眼珠,这画壁精彩之处定胜过今日十倍!”

  ☆、第五章

晤长老听了这番话不由合什称道:“小檀越妙悟,这正是梵境大师素日所言。待他回来,当亲自面见,引为知己,八部天龙图必扬名江左!”
    曹致也颇满意,梵境乃是江左第一画师,只做佛物景观,不做俗人像,能让观音奴入画实在是机缘,如今女儿这番话也让曹致对画作未完之憾事顿生出期盼来:“伽罗观察入微,观音奴妙言慧语,花朝节永宁寺一行,不负朕心呐!”
    一时之间气氛甚好,曹婳虽刻意引出一番波折,但曹姽不遑多让,寸步不退。
    如今一片和乐,曹婳自然没那胆子再扫兴。
    曹致心底惊讶于小女儿的强词,虽一如平日霸道,这次却也言之有理。
    她细忖不好再夸,免得观音奴得意忘形,姐妹不肯相让,在这清净地惹出乱子来。
    女帝便吩咐荀女宫长将近日新得的两匹金箔朱雀锦赐到临春斋,又解了自己挂在衣带上的龙形玉珑递给曹姽,难得笑言:“既是龙女,朕今日便赐你一块玉珑,此物素为祈雨所制。今年雨水似是不丰,你这龙女给朕好生行云布雨去吧。”
    晤长老也抚须赞同:“正当如此,有趣有趣。”
    这虽非正经的赏赐,但活络了气氛,金箔朱雀锦素为曹婳心仪,就并不嫉恨曹姽所得。
    她心里还不由暗笑指不定这马蹄形的玉珑,明日便被淘气的阿奴套上鹿筋,满台城地射树上的云雀。
    曹姽极难得亲近母亲,今日又得了赏赐,反而乖乖地凑上前去腻腻叫了声“娘亲”。
    袖里的手禁不住摸了摸随身携带的鹿筋,这动作落入众人眼里,就连曹婳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晤长老引众人出去的时候,忽地想起一事:“敢问陛下,今年常科是否有位王氏考生,叫做王慕之?”
    曹致不防听到这熟悉的名字,便想起吏部呈上来的此次常科的名单。
    因文帝施行的九品中正制全依赖贤能举荐,至司马氏一朝末年,中正察举已变成几大豪族的内部博弈,凡是选定的官员皆出自豪门大族。
    不少寒族的贤能因无法入仕,据此便归入北汉国为匈奴李氏效力,江左的豪门则靠察举的便利将族人遍植朝内。
    女帝深知这天下数分的形势不可能永远维系,朝中俱是这些风气奢靡的士族弟子,一旦局势变动,便会大厦将倾。
    所幸曹致本是军功起家,并非出生就居于台城,高门大族对她也是颇多顾忌。
    自临朝之日起,她便力排众议于建业设置每年一度的常科。
    考生只需是江左良民,不论出生高低,都可于建业太守府衙呈交请考材料。
    考试只分明经与进士两科,明经只考校典籍默写与前人注释。
    进士科则难度更大,不但检验考生的基础,还要另考策论与杂文,也就是对于实事的判断及撰写文章的文笔好坏。
    因大族历来也重视对子弟的教育,常科历经五年,高门士子及第的并不少,因此并没有受到大的抵触。
    然而出身富贵就会远离民情,曹致便发现豪门士子大多是明经科出身,全赖死记硬背,而进士科则多寒士。
    但不论何科出身,高门子弟只要考中了,即使从明经九品做起,很快便可借家中势力青云而上。
    而寒族子弟,即便入了六品,但多数被归于尚书台或秘书监,多做草诏和修书的差事,于朝政毫无影响。
    曹致之所以记得王慕之,乃是因为他是常科开考以来,第一个拿到进士科头名的高门子弟,只是吏部呈来的是草拟的名次,还待她批阅。
    就这一瞬,女帝心里已是瞬息万变,她面上自然不显,只颌首道:“王慕之乃扬州刺史王道之的嫡子,出自琅邪王氏,长老如何认识他的?”
    晤长老一脸“怪道如此”的表情,连连称善:“那王檀越数日前随家中女眷来鄙寺布施,也见过这副八部天龙图,当即便对梵境大师敬佩不已,着人拿纸笔描摹了一副。”
    老和尚越说越似回到了那日王慕之于寺内挥毫泼墨的当场:“这郎君小小年纪,绘技实属了得。线条如春蚕吐丝,色彩若浓艳云霞,老僧厚脸相求,王檀越只说他要归家细细思量如何为龙女点睛。”
    曹致下意识地看了眼曹姽,只见她怔怔听着,暗道十岁孩童还不懂何为翩翩郎君,顿觉十分有趣:“听长老所言,这王慕之确有过人之处,吏部此次品评,王慕之亦是进士科佼佼者。可叹少年才高自信,却不知龙女实有其人。”
    “梵境大师不绘俗世中人天下皆知,再者公主相貌岂可随意得窥,少年人有此一试,也是人之常情。”晤大师见今日皇帝陛下谈性颇好,便提议道:“陛下应许的常科取天下才俊,然科考及第者称谓譬如头名、二名则有失风雅。”
    曹致笑道:“大师多虑了,朕已着礼部拟了名录,因居首者称状头,故称状元。再选同榜品貌出众亦最年少者为探花史,于秦淮河畔华林园游园赐宴,少年儿郎俊逸不凡,建业有待嫁闺女的母亲可都翘首盼着呐!”
    众人皆听得津津有味,曹婳一贯爱这些话题便道:“母亲明辨,要我说如今这状元探花,琅邪王慕之都合适得紧,这可怎么好?建业多的是美貌而多情的女郎,难道把一人劈成两半儿?”
    曹姽心念电转,心道如今难见慕之,若他能游园探花,自己岂不是得了机会。
    便借了别科的名头,想印王慕之游华林园:“母亲,这次明经头名是何人?才貌如何?”
    “吏部拟了陆参,散骑侍郎陆茂的儿子,亦是江左望族,才貌略逊于王慕之。”女帝似是在问曹姽喜欢哪样玩具,是玩具陶俑还是蒙牛皮小鼓:“阿奴,你觉得呢?”
    曹姽一脸理所当然:“既然才貌不及,自然探花郎非王慕之莫属啦!”
    曹婳闻言娇笑着在手边随意摘了朵寺内桃花,恰巧一阵风拂过,吹得片片纤巧的花瓣纷飞,正落在寺院大门外一驾堪堪停下的牛车上。
    牛车边随侍着数个带刀的八尺大汉,因只有士族部曲才可带刀,周围车驾见此景纷纷相让。
    车主人未接近寺门附近停驻的皇家銮驾,只静静歇在一角。
    牛车极为华丽,车身上饰有金翠银藻、宝珠璎珞,侧边窗悬着芦苇所编的精帘,阳光透过树丛正射在那块方寸之地,隔着绣幕照出一个隐隐绰绰如云霞般的倩影。
    她一手攀着那处精帘下的车窗,外露的四指仿若单单大岭(注:长白山)的千年冰晶凝成。
    指形极美,指尖微润,未施丹蔻,却似雪下的淡红髓玉。
    光这一只手便现出十分的美色来,那车中人岂不是绝色?
    众人不由自主地便把渴慕的眼光投向车厢,殷切地渴盼车中女郎现身。花朝节赏如花美人,最是一桩乐事。
    曹姽见到那辆车便皱眉,要说她此刻最想做的三件事,一是再见王慕之,二是求母亲将龙雀赏还自己,最后一件便是把这女人从石城虎踞的鬼脸城要塞上扔下去。
    见曹姽盯着那辆车驾,曹致连眉眼都未抬,只吩咐众人回转,原地休整的护卫立刻结好阵型,太仆卿催动马匹将金根车停至阶下,永宁寺僧人皆出寺恭送女帝。
    曹姽和曹婳一左一右跟着女帝步下最后一重台阶,曹姽眼尖地看到牛车绣幕一晃,暗暗哂笑:这不就来了吗?
    佳人款款下了牛车,异族皮袍下衫裙摇曳,直让人觉得不知是风动裙动还是心动。
    她也未带黑色皂纱的幂蓠,通身白衣如雪,在春日暖阳里煞是醒目。
    长襟皮袍垂至脚踝,腰身一枚绿玻璃带钩盈盈箍住,身子绰约仿佛不堪皮袍重量。
    她从牛车停放的一片洒满阳光的草地上袅袅行来,轻盈若脚不沾地,仿佛时人鬼怪小说里的美貌山精。
    走到皇帝近前,来人躬身行礼,红唇溢出一声叹息,婉转柔美之致:“妾见过陛下。”
    曹致眼里这琦年玉貌的美人就如这满寺的和尚,亦或是佛龛里那些土塑抹金的泥胎一般无甚区别,她抬抬手示意不必多礼,便欲登车。
    台城内的人都知这女子不过是亡国的公主,燕王的玩物,身份极其尴尬。
    此人虽看似貌美娇柔,实则喜怒无常又好出游。
    燕王不在建业,军民忤之者常被她命人挞辱。燕王即便在建业,苦主也碍于她的身份,大多不了了之。
    曹婳冷瞥这女人一眼,嘴里哼道:“江左几多佛寺,偏生又是今时此地巧遇。”
    “二公主怎能这般说妾?”高句丽公主高玉素的眼泪恰逢其会地滴滴滚落,她似是因为哽咽捂住嘴,奈何眼泪从指缝里逃出,抽泣得令不知情的旁人揪心。
    只见她慢慢跪了下去,苍白的肤色越发玉曜,发长籍地,娓娓动人:“妾国破家亡,无心至此。今日若因冒犯陛下得一死,乃是妾之本怀。妾今日在永宁寺祭不得父兄,亦乐意与他们相见于地下。”
    曹姽暗恨曹婳不得教训,出言又让高玉素借题发挥,她不乐意听这高玉素十年如一日哭诉自己是亡国之人,索性做作地假装头晕,靠在大虎身上虚弱道:“母亲,我风寒才得痊愈,今日出门吹了风,身上又阵阵发寒了呢!”
    三公主又病了!
    犹记得上回满台城的折腾,一众宫人连忙将牛车赶过来,服侍曹姽上车安坐。
    高玉素见惯用的伎俩被人打断,跪在地上身子一颤,连带着堆云髻上所插马首金叶步摇也一颤。
    曹姽顿觉眼熟,她凝神一想,这东西原该属于她的,本该是父亲这回从辽东带给她的鲜卑族女孩家的饰物,如今却戴在这个卑贱的女人头上。
    她满脑子都是高玉素占了自己东西,趁着周围人忙乱,她一不做二不休伏在牛车上以绣幕为掩饰,借靠在楚玉身上挡住曹婳及随侍的视线,快速拿出大袖袋里的鹿筋缠在玉珑上,安上一颗手指头大的琉璃珠,对准高玉素头上颤颤的步摇就是一射。
    曹致本无心于面前的女人,只令人将高玉素扶起,正待起驾。
    高玉素只闻细细的破空之声,“叮铃”一声发髻一歪,头上一阵扯痛,人也不自禁朝前扑,所幸被左右两边扶住。
    那枚马首金叶步摇已被飞击到地上一摊牛粪里,马首被打得稀烂,污秽不堪。曹姽却一点不觉得高兴,因她明明看到,高玉素失足时竟拿手护住了自己的小腹。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