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21、 天下 作者:高月(起点vip高积分2011.11.28完结)-第1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没有,他们再见时已经没有了相思若狂的激情,只是一种平淡的问候,就仿佛两个认识的人在路上相逢,彼此‘哦!’一声,便各自走开,这种平淡深深地刺痛着她的心。

    这时,她的一名侍女在门外禀报:“公主,外面有人找你。”

    “我谁也不见。”

    “是一名汉人军官,他说当年曾经在都罗仙手中救过你。”

    “啊!”地一声,俱兰站了起来,她打开门便向外冲去,大门外,昏暗的灯光下,李庆安穿着一身便服,正满脸笑容地望着她,她慢慢停住了脚步,把一份激动藏进了内心。

    “你怎么来了?”

    “来看看你。”

    他指了指街对面巷子里的一间小酒肆道:“那边是酒肆,我请你喝酒。”

    俱兰跟着他走进了小酒肆,这是一间不大的小酒肆,十几张桌子,由一对年迈的老夫妻所开,酒肆里暂时还没有客人,十分安静,他们进了一间单独的小室,李庆安对点菜的老妇人笑道:“来两壶酒,你们店里的小菜各来一盘。”

    “客人请稍坐,这就来。”

    老妇人出去了,片刻端了两壶酒进来,又悄悄关上门退下去了,李庆安给自己先倒了一杯酒笑道:“下午好好的,怎么又跑掉了?”

    俱兰低下头没有说话,李庆安又要给她倒酒,她却用手盖住了酒杯,摇摇头道:“我不能喝酒。”

    “为什么?”

    “我的身份是不能喝酒。”

    “什么身份?”李庆安奇怪地问道:“除了石国公主外,你还有什么身份?”

    俱兰眼中闪过一丝悲伤,半晌,她才低声道:“我现在是太阳神座下的十二圣女之一,终身不能食荤、不能饮酒......”

    她声音越来越小,“也不能嫁人。”

    李庆安将酒一饮而尽,酒杯重重一顿道:“那个阿胡拉马兹吗?”

    俱兰吓得慌忙摆手,“你不能提他的名字,这是对主神的不敬。”

    “我不信奉它,有什么敬与不敬!”

    李庆安又给自己倒了一杯酒,喝干了,才长长出了口气道:“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我是说你成为圣女。”

    “去年十月,波斯总教来粟特选取两名新圣女,我被选中了。”

    石俱兰抬起头,慢慢摘去了面纱,她美丽的脸庞上已经流满了泪水,“李将军,我在主神面前已经发过重誓,将终身侍奉他。”

    李庆安望着她泪眼婆娑,不由一阵心痛,他一把握住她的手,道:“你一定是被迫的,对吧!是你父亲逼你嫁人,你无可奈何,才被迫成为圣女,你放心,我一定会把你解脱出来。”

    “不!不能。” 石俱兰使劲挣脱了他的手,“李将军,不是你想的那样,父亲从来没有逼我,能成为圣女,这是石国的骄傲,也是我的荣耀,李将军,谁也没有逼我,这是神的旨意,是我自己选择的归宿。”

    “是你自己选择的归宿。”

    李庆安的心中涌起了一种莫名的失落,两年前的那段历程,那个热情似火西域公主,就像一团难以消散的云霭一直留在他的心中,不经意间,当他回忆起那段经历,一种往事的甘甜回忆就会涌入心中。

    可几年后重逢,当这个美丽的少女重新出现在他面前时,他才蓦然发现,从前的俱兰公主已经悄然逝去,仿佛一阵风吹散了他心中雾霭,藏在他心中的那段回忆开始模糊起来,就像他失手打碎一件精美的瓷器,再拾起时,精美已经变成了碎片。

    他默默从怀中取出了火焰宝石,放在桌上推到了她的面前, “这块宝石我一直想送给你,想着给你一个惊喜,现在却变成了物归原主。”

    说完,他站起身大步离开了房间,俱兰公主呆呆地坐在那里,忽然,她低喊一声,“李将军!”

    她站起身追了出去,李庆安已经走远了,俱兰倚靠在门口,她望着他的背影,将宝石捧在胸上,喃喃道:“李将军,我朝思暮想,就是盼望着能最后能看你一眼,我已心满意足了。”

    ..........


第一百九十一章 南诏事变

    云南姚州,这里是大唐的西南边陲,与南诏交错相杂,姚州都督府管辖的羁縻州已达五十七处,是大唐控制西南的军事重镇,这里也是南方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各族人往来通商,茶马商队络绎不绝,商业十分繁盛。

    这天上午,姚州城门来了一行骑马之人,为首之人年约三十余岁,长得方面大耳,气势威严,他头裹白绸,身着披风,打扮得十分干练。

    他便是南诏之主,云南王阁逻凤,自去年南诏王皮罗阁去世后,他便继位为新王,阁逻凤励精图治,改革官制,重整税赋,扩军扩土。经过短短的一年时间,南诏的气象为之一新。

    这次阁逻凤是专程来姚州拜见都督张虔陀,以商定税赋交割一事,南诏和姚州山水相连,难分彼此,商人过境往往会被大唐和南诏重复征税,这个问题一直存在了几十年,绝大多数是以南诏让步而结束。

    但到了阁罗凤这里,南诏却不愿再让步了,阁罗凤认为商人往来,不仅是得利于大唐,更多却是得利于南诏,大唐独取税赋,南诏却分文不得,于情于理都说不通,阁罗凤决定要和大唐平分税赋,以示公平。

    进了城门,阁罗凤眯起眼打量这座繁华的城池,他即位以来最急迫的事情便是扩展南诏国土,可是姚州却仿佛一柄顶住南诏下腹的匕首,令他半分不敢动弹,又像一块压在南诏头顶上的大石,让他无法直起腰,南诏要想强盛壮大,第一步就是要拿下姚州,可是他却找不到出兵的理由。

    这时,他身后的妻子忧心忡忡道:“凤郎。听说那张都督好色如命,妾身一同前去,可能会引来灾祸,我还是在外面等候你。”

    阁逻凤的妻子白芙蓉号称南诏第一美女,生得美貌艳丽,风情万种,她一直耳闻都督张虔陀是个好色之徒,几次派人来南诏索要美女,这次她随丈夫一同来姚州,心中着实有些不安。

    阁逻凤哼了一声,不屑道:“现在的南诏已经不是唐朝可以随意呵斥的小国,我南诏也有千里之地,带甲士十余万,完全可以和唐王朝平起平坐,莫说是个小小的州都督,就是剑南节度使来,我也一样不买他帐,你不要怕,跟我去见他,他若敢欺辱你,我便一剑杀了他。”

    一行人来到了都督府外。向侍卫通报了,片刻,侍卫出来道:“都督命你们进去。”

    阁逻凤心中十分不满,他好歹是云南王,而张虔陀竟连个‘请’字都没有。

    他忍住不满,随军士来到了内堂,张虔陀一个人正在自斟自饮,两名俏丫鬟在他身后轻轻地捶打后背。

    张虔陀长年在云南一带为官,天宝初年任云南太守,后又任嶲州都督,今年年初又调任姚州都督,张虔陀虽然长相粗犷,但他却是个精细无比之人,加之他对南诏知之透彻,因此深得朝廷的信任。

    从去年阁逻凤继位后,张虔陀便发现了南诏的变化,首先便是官制变化,设立了清平官和大军将,这就相当于大唐的相国和大将军,然后是六曹,相当于朝廷六部,再就是推行乡兵制,平时为乡农,战时为士兵,得甲士十余万。

    事实上南诏从天宝四年占据滇东后便逐渐坐大,在皮逻阁时期,因为皮逻阁为人低调,态度卑恭,所以还看不出南诏的异心。但阁逻凤继位后,便完全没有了其父谦卑的作风,咄咄逼人,嚣张跋扈,处处表现出要唐朝平起平坐的姿态,令张虔陀心生警惕,不久前他便上书朝廷,要求朝廷注意南诏谋反的可能。

    今天,阁逻凤刚进城门他便得到了消息,他要教训一下这个阁逻凤,让他知道君臣之礼。

    张虔陀慢慢地自斟自饮,对阁逻凤的到来不理不睬,眼角余光却瞥向了阁逻凤的妻子白芙蓉,只见她肤白唇红,美貌异常,不愧是南诏第一美女。

    “云南王阁逻凤参见都督。”

    阁逻凤向张虔陀拱手施了一礼,张虔陀却端起小酒杯,‘滋!’地一口喝干,又夹一筷菜放进嘴里,眼皮都不抬一下。

    阁逻凤心中大怒,但他依然克制住怒火,再次拱手施礼道:“张都督,阁逻凤参见。”

    “哦!原来是你来了。我怎么听到什么云南王,我就觉得奇怪了,王爷怎么会向我参见,你早说是阁逻凤,我不就知道了吗?”

    张虔陀说完,又热切地瞟了一眼白芙蓉,胸中的一股火燃了起来,白芙蓉敏感地察觉到了他的目光不善,不由向丈夫身边靠了靠。

    阁逻凤暗暗冷笑一声,就仿佛什么也没看见,便道:“张都督。我这次来是想商量一下大唐和南诏分税的问题。”

    张虔陀依然端着小酒杯,不紧不慢地喝着酒,半晌才道:“什么分税?”

    “商人往来两地,但交税都在大唐,这未免对南诏不公,我不想重复征税,但希望大唐至少分一半的商税给南诏,这是我的正式要求,不是随便说说。”

    说着,阁逻凤取出一本分税方案,递给了张虔陀。

    张虔陀接过文书,看也不看,刷地撕成了两半,冷冷道:“南诏边夷,也敢和天朝争税乎?”

    阁逻凤的脸蓦地胀得通红,手按在剑柄上怒道:“你一个小小的州都督,也敢对南诏国王无礼!”

    张虔陀重重哼了一声,站起身走进了内宅,将阁逻凤一行晾在内堂上,这时,随行的清平官蒙赕道:“殿下,估计这个分税和姚州是谈不拢了,我们回去上书长安,让上面压下来。”

    他话音刚落,从侧门走进一名都督府官员,拱手道:“殿下,我家都督说分税之事他需要考虑一下,明日再答复,殿下不妨在姚州多住一晚。”

    阁逻凤瞥了一眼妻子,便道:“好吧!我们就在姚州住一晚。”

    那官员便立刻道:“殿下请随我来,我给你们安排住宿。”

    .........

    夜里,阁逻凤和几名侍卫从外面喝酒回来,一进屋却不见妻子,他急问馆舍之人,“我妻子何在?”

    馆舍之人答道:“被都督夫人请进内宅了。”

    阁逻凤大急,带领侍卫向都督府内宅冲去,大声吼叫:“张虔陀。把我妻子放出来!”

    过了好一会儿,白芙蓉被放了出来,她一见到丈夫便放声大哭:“凤郎,张贼欺辱于我。”

    阁逻凤浑身气得发抖,牙齿咬得‘咯!咯!’直响,他指张虔陀府一字一句道:“张贼,是你逼我太甚。”

    他拉着妻子一转身对众人吼道:“我们走!”

    阁逻凤和侍卫翻身上马,快马加鞭,冲出了城门,向南诏方向疾驶而去。

    天宝八年七月中,阁逻凤以姚州都督张虔陀辱其妻为借口,悍然下令南诏军队向姚州大举进攻。

    ........

    成都,剑南节度使府,天蒙蒙亮,数匹快马便风驰电掣般向节度使冲来,骑兵翻身下马,冲上台阶大声喊道:“急报,南诏造反!”

    尚在睡梦中的剑南节度使杨国忠被叫醒了,听说南诏造反,他吓出一身冷汗,急忙打开急报,姚州都督张虔陀逼*阁逻凤之妻,阁逻凤兴兵五万攻破了姚州城,张虔陀被杀,城中汉人被血洗殆尽,姚州已归南诏。

    杨国忠看得目瞪口呆,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半晌,他脚大喊道:“速请令狐先生。”

    片刻,他的军师令狐飞匆匆赶来,他已经听说了南诏谋反一事,杨国忠连忙把军报递给他,哭丧着脸道:“我真是倒霉透顶,这节度使才做了半年多,便遇到了兵乱,我已心乱如麻,请先生教我。”

    令狐飞展开军报细细看了一遍,忽然拱手笑道:“恭喜使君,拜相就在眼前。”

    杨国忠愣住了,半天,他才结结巴巴道:“先生不要开玩笑了,南诏造反,圣上要问罪于我,何谈拜相?”

    令狐飞摇摇头,笑道:“南诏造反是朝廷百年放纵导致,与使君何干?圣上也知道南诏可能会反,才把使君调来剑南,正是给使君机会建立功业,我正发愁没有借口攻打南诏呢?南诏便自己送上门来了,岂不是使君的机会?”

    杨国忠恍然大悟,但他又迟疑道:“先生的意思是击败南诏就能拜相,可我总觉得似乎太快了一点,毕竟我进京至今还三年不到。”

    “快!”令狐飞冷笑了一声,“那李庆安不也一样三年不到便做了节度使,别人怎么不说他快了,无非是他立有军功,而使君是堂堂国舅,又岂是他能比拟,昔日汉末何进,不过是杀猪屠夫,仗妹妹受宠,一夜之间便掌天下大权,自古亦然,今圣上独宠贵妃,杨家岂能不上位?圣上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就是要从杨家选出大才以取代李林甫,怎奈杨家除使君外皆是庸碌之辈,所以圣上才这样苦心栽培使君,使君做过县令,做过长史,做过御史中丞,现在又是剑南节度使,仕途圆满,下一步升使君为尚书,何人会有意见?”

    杨国忠慢慢坐了下来,他沉浸在一种透心的喜悦之中,拜相,他做梦也想不到之事,居然会落到他的头上么?他看见了自己加貂蝉、珮紫绶,头戴三梁冠,身着紫衫白袍,抬头挺胸,出入于中书门下之间。

    旁边的令狐飞又好气又好笑,还没打仗呢!便开始做美梦了,他连忙轻咳一声,道:“使君!”

    “什么?”杨国忠有些茫然地望着他。

    “先安排南诏之事。”

    杨国忠顿时醒悟,干笑一声,连忙道:“好!好!我这就派兵。”

    他想了想,立刻令道:“传我的命令,任节度府长史鲜于仲通为姚州都督、三军主帅,大将李晖、王知进为左右副将,调嶲、戎、泸、曲、嘉、渝等六州驻兵,计八万大军,进击南诏。”

    剑南的战争机器发动了,数以万计的士兵从剑南各地军府奔赴前线,一船船军用物资沿着岷江南下,八月中秋节前夜,大将李晖率一万唐军先锋抵达会川,与南诏大将王兵各的两万军相遇,经过一天一夜的激战,南诏军大败,唐军长驱直入,四天后唐军进入姚州,再败驻扎在姚州的三万南诏军。

    南诏军连战连败,举国上下陷入了极度恐慌之中,南诏都城太和城,阁逻凤如热锅上的蚂蚁,背着手在房内走来走去,他已经两天没有合眼了,眼睛熬得通红,眼窝深深地陷了下去。

    此刻,阁逻凤心中充满了懊悔,他想起了父亲临终前的嘱咐,‘我南诏世代依附大唐,此乃国策,不可因为我不在而改变。’

    他这才明白父亲的深意,大唐的强大永远不是南诏所得比拟,南诏绝不可能和大唐平起平坐,唐军的锐利仿佛一盆冷水将狂躁的头脑泼冷了,现在,南诏将面临灭国之灾。

    阁逻凤呆呆地望着天空自言自语:“不!我一定要撑下去,就算做乞怜的狗我也要保住南诏,只要南诏还在,就有挺直腰的那一天。”

    他当即下令道:“命蒙赕和蒙初立刻来见我!”

    片刻,清平官蒙赕和内算官蒙初匆匆赶来,阁逻凤先对蒙初道:“你速带黄金三千两赶赴姚州,恳求唐将李晖停战半个月,就说南诏疫病流行,南诏无力再战,决定向大唐请降。”

    阁逻凤回头又对清平官蒙赕道:“我金库内有金刚石三十颗以及极品祖母绿十颗,皆为物价之宝,我听说南诏节度使杨国忠好色,我决定再把白玉白洁姐妹献给他,你火速带金刚石和两姐妹赴成都,献给杨国忠,就说我是因为妻子被辱而一时糊涂,现得罪了大唐,我愿向皇帝陛下请罪,质子于长安。”

    他一旁的妻子白芙蓉急道:“凤郎,异儿才八岁,怎么能送去长安为质。”

    “妇人不准问国事!”

    阁逻凤冷冷地斥责她一句,又对蒙初道:“你从姚州回头后,再去一趟吐蕃,替我送一封亲笔信给吐蕃大相尚息东赞。”


第一百九十二章 杨钊入相

    剑南节度使杨国忠的捷报,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送到了长安,一大早,兴庆宫便传来了李隆基得意的大笑声。

    “好!做得好!”

    李隆基拿着杨国忠的战报在寝宫内走来走去,前些天他还因为南诏的突然造反而感到忧心忡忡,而仅仅一个月后,杨国忠便带来了最好的消息,唐军大败南诏军,南诏认罪。

    让李隆基兴奋的不仅是南诏之乱平息,而且杨国忠在这场战役中表现出的决断和能力让人刮目相看,有这场胜利为基础,他便可以名正言顺地封杨国忠为尚书,进入相国集团,李林甫越来越老了,最近更是有点偏向太子,让他心中不喜。

    “三郎,怎么这样高兴?”

    杨玉环梳完头从内室里走了出来,李隆基大为兴奋,搂住她的香肩,重重在她粉脸上亲了一下,“娘子的内兄给朕带来了喜报。”

    “三郎!”杨玉环有些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