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21、 天下 作者:高月(起点vip高积分2011.11.28完结)-第1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里便是汉唐会在大马士革的贸易商铺了,汉唐会通过这家商铺赚取了滚滚的利润,都流向碎叶,支撑着他们的隐龙事业。

    裴瑜走进了店铺,店铺里很宽敞,墙上挂满了各自丝绸样品,几排架子上也摆满了各种瓷器,蜀州大邑白瓷,越州青瓷,裴瑜出身大户,他不由有些惊讶,这些瓷器和丝绸都是上等货,尤其几只落地大青瓷瓶,甚至长安都见不到,只是价钱奇贵无比,一匹上等吴绫要价三百个迪拉姆银币,按照米价来对比,就相当于三十贯钱,价格十倍于长安。

    他这是第二次来这里,上一次他没有细看价格,今天才注意到,这时,在店里一角招呼生意的店主看见了他,立刻给了他使了个眼色,裴瑜从一个侧门走进了内室。

    店主叫沙鲁姆,是一名突厥人,年纪约五十岁,也是汉唐会成员,在大食呆了近二十年,对汉唐会忠心耿耿。

    房间里,裴瑜取出一本厚厚的册子,这是他两个月来收集到了大食各地的情报,他先不慌给沙鲁姆,而是在后面又添上一笔:穆斯林和曼苏尔及老阿里的关系不和。

    他将册子小心地封好了,递给沙鲁姆笑道:“这三个月跑了不少地方,剩下的事情就麻烦你了。”

    “公子放心,我明天就派人送走,对了!碎叶有一封你的信,是半个月前来的,我找不到你,只好留在我这里了。”

    裴瑜精神一振,连忙道:“信在哪里?”

    “公子请稍等!”

    沙鲁姆出去了,片刻,他拿着一只木盒子进来,递给裴瑜笑道:“好像不止一封信,我没有打开过。”

    木盒子被密封死,裴瑜抽出匕首,沿着着缝隙慢慢地将盒子撬开,里面放着两封信,其中第一封信上写着他的名字,他撕开信,里面是李庆安的亲笔书写,一开头便写着:‘君可为安西特使去君士坦丁堡,说服拜占庭与大唐在伊蒂尔城建立贸易互市.....’

    裴瑜愣住了,他慢慢拾起第二封信,只见信皮上用突厥语写着:大唐安西节度使、庭国公、冠军大将军李庆安致利奥三世皇帝陛下。

    ..........

    就在裴瑜接到李庆安新使命的同一时刻,在大马士革的王宫内却发生了另一场争执。

    在金碧辉煌的宫殿内有四个人,他们代表着阿拔斯帝国的最高统治者,除了阿拔斯的叔叔老阿里在埃及征战外,其余几人都在了,第一个当然是阿拔斯王朝的缔造者哈里发阿拔斯了,库法的酷热使阿拔斯怀念大马士革的清凉和满目葱郁,他从五月中旬便来大马士革度夏了,他的身体不是很好,在底格里斯河的战役中他被敌军的标枪刺中,伤势虽痊愈,但伤了内腑,使他比常人更难抵御病痛的侵袭。

    这也是他刚登基便定下兄弟曼苏尔为哈里发继承人的原因,他很担心自己会早早去世,年幼的儿子无法继承他的事业,以其年幼的儿子被野心家害死,不如一开始就断了他登基的可能。

    阿拔斯现在面临一个抉择,到底要不要与大唐开战?从他的本意来说,刚刚建立帝国,当务之急是巩固政权,而不是急于树立强敌,他不是很情愿与大唐为敌,与高仙芝的战役只是一次小规模的反击战,打完他便决定罢手,而且埃及的战役还没有结束,帝国是否能承受得起两线作战的压力?

    因此,他对阿布.穆斯林关于正式对唐军开战的提议一直迟迟不批准,阿拔斯内心很矛盾,他既不愿与唐军开战,可也不愿意失去河中地区。

    “贾法尔,你认为我们有打这一仗的必要吗?”

    阿拔斯把困惑交给了弟弟贾法尔,贾法尔也就是曼苏尔,曼苏尔是他的尊号,正如阿拔斯的尊号叫赛法赫一样,赛法赫的意思是让人流血的人,而曼苏尔的意思是征服者,但在哈里发兄长面前,他还是叫贾法尔。

    曼苏尔是坚决同意与唐军作战,腐朽的倭马亚王朝都没有丢掉河中地区,新兴的阿拔斯王朝怎么能失去?只是他并不赞成由穆斯林去与唐军作战,而是应该由自己去打这一仗,他可是阿拔斯王朝的最高军事长官艾米尔。

    曼苏尔明白兄长的担忧,便劝兄长道:“尊贵的哈里发陛下,如果唐军只是徘徊在碎叶河流域,那么第一个反战的就是我,但唐军并没有那样做,他们向西进军,拿下了塔什干,甚至还夺走了我们的怛罗斯城,事实上战役已经开始了,他们击败了英勇善战侯梅德将军,我可以肯定,他们的下一步行动,就是撒马尔罕,这不是我们想不想与唐军作战,而是我们不得不和唐军作战,难道哈里发陛下愿意将河中作为礼物拱手奉送给唐军吗?”

    阿拔斯叹了一口气,道:“如果是像去年那样只和唐军打一仗,我不会吝啬士兵的生命,我担心的是这场战役会无休无止打下去,这对我们的新王朝很不利啊!”

    这时,阿布.穆斯林躬身道:“哈里发陛下,我就是为此来大马士革劝说陛下下定决心,只要陛下给我足够的粮食和武器,我有信心一战击败大唐,把他们赶回碎叶,结束大唐人对河中的梦想。”

    正如很多人都知道的那样,穆斯林和曼苏尔面和心不和,他们的矛盾爆发是在上个月的库法,曼苏尔找到了唐军战俘中的工匠,发现实情根本不是穆斯林说的那样,有什么会造纸的工匠,没有,那些唐军工匠谁都不会造纸。

    发现上当的曼苏尔恼羞成怒,与穆斯林翻脸大吵一场,这件事传遍了库法。

    尽管他们二人不和,但在与唐军开战这件事上,两人的立场是一致的,曼苏尔看出阿拔斯动摇了,便向维齐尔法赫德使了个眼色。

    维齐尔是官名相当于大唐的宰相,掌握着阿拔斯王朝的最高行政权力,第一任维齐尔便是阿拔斯掌管财物的心腹法赫德。

    法赫德笑了笑道:“哈里发陛下不用担心,倭马亚王朝全盛时每年能从埃及收取一千五百万迪拉姆,现在我们已经收到了八百万迪拉姆银币,到年底我认为一千二百万不成问题,这说明埃及已经基本上被我们征服,叙利亚和亚美尼亚也开始正常缴税,反而是河中与信德、旁遮普的税额大减,这就意味着我们此时的重心应该偏向东方,和唐军作战是非常有必要,还有我们的大银矿都集中在呼罗珊东部,如果我们不能巩固对东方的统治,将极大地损害我们王朝的财源收入。”

    在三个大臣的劝说下,阿拔斯终于做出了对唐军开战的决定,他对穆斯林道:“对唐王朝作战非同寻常,仅kao呼罗珊的军队是无法取胜,我任命你为前军统帅,贾法尔率叙利亚军为后军统帅。”

    穆斯林大惊,他最担忧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曼苏尔将cha手呼罗珊的事宜,他刚要发对,阿拔斯却一摆手止住他的话头,用一种坚定的、不同反驳的语气道:“这是我的命令,你若一战击不败唐军,就由贾法尔来打第二战!”

    .........



卷八 怛罗斯 第二百三十九章 北方小城

    骝马新跨白玉鞍。

    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震,

    匣里金刀血未干。

    一望无垠的草原上,一队骑兵纵马疾驰,奔上一座高丘驻马停下,时值黄昏,远方乌云低垂,平野漠漠,刚到石国的王昌龄望着苍茫的天空,不由豪兴大发,吟出了这首新作的《出塞》,吟罢,他纵声大笑,“诸君,此诗如何?”

    他的诗通俗易懂,在士兵中引起共鸣,皆鼓掌大赞,李庆安一竖大拇指赞道:“玉壶先生果然作的好诗!”

    王昌龄得意洋洋,捋须笑道:“路途无聊,吟诗消遣耳。”

    李庆安一行八百余人从拓枝城出发,北行三天,眼看前方五十里外便是怛罗斯城了。李庆安见天色不早,便对众人笑道:“今天就走到这里,大家原地驻营。”

    片刻,草原上出现了几十顶白色的帐蓬,一座高高的木质眺望塔矗立在营盘的后方,几十名巡哨向四方撒开,夜幕渐渐降临了,深蓝色的天穹笼罩在这片美丽肥沃的土地上,在中间的一顶营帐中,几名士兵在拼接一座沙盘地图,这是一片完整的河中地图,覆盖了从碎叶到乌浒河的广大地区,这是汉唐会动用了五百余人,以经商的名义耗时一年调查完成,又有五十名军人工匠在汉唐会大量的调查资料上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塑造,李庆安营帐中的这座沙盘只是缩小版,大小相当于后世的一张台球桌,而完整的沙盘,大小是它的十倍,放置在拓枝城外的军营中,属于绝密的军用物品。

    很快,沙盘拼接而成,几名亲兵退了下来,李庆安将灯移到了沙盘旁的灯座上,柔和的光线照明了整个沙盘,这次李庆安是专门利用备战的空隙来视察怛罗斯城,虽然还不知道怛罗斯之战还会不会像历史上那样爆发。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怛罗斯城是大食控制北方地区和进军碎叶的一个跳板,他们在此经营多年,是绝不会就这么心甘情愿地丢掉,况且怛罗斯是去拜占庭帝国的必经之路,它的战略地位极其重要。

    但现在李庆安关心的不是怛罗斯城,而是千里之外的撒马尔罕,毋容置疑,大食军东进,必然是以粟特九国中的康国为基地,而撒马尔罕是这一带最大的城市,只有它才能承受五到十万人的集结,从地图上看,从撒马尔罕到石国有一条平坦的大道,有利于重型武器的运输,在这一点,李庆安也不得不承认大食人对修路的重视,这得益于大食对商业贸易的重视和本身地面平坦,也使大食人的军事集结能力大大强于唐军,或许将来,他也要考虑加强道路的修建。不过这是后话了,现在他关心的是大食人出兵的时间点和兵力多寡,在他出发前得到的消息是,撒马尔罕已经开始征兵,但大食的主力还没有集结。

    李庆安也知道,现在已经不是历史上怛罗斯之战的那种偶发性战争了,大食军需要争分夺秒赶赴怛罗斯,现在唐军已经占据了石国,目标明确,直指河中,这就意味着即将发生的战争是两国之间的一场大战役,这时,无论唐军还是大食军都不会仓促应战,只有进行最全面的准备才是制胜之机。

    李庆安不由陷入了沉思之中,战争是不择手段的,如果他是阿布.穆斯林,他会运用哪些手段来对付唐军?而他了李庆安又能采用哪些策略呢?

    “大将军,王参军来了。”

    李庆安从沉思中惊醒,连忙笑道:“快请进来!”

    片刻,王昌龄笑呵呵走了进来,先拱手道歉,“打扰使君考虑军务了。”

    “哪里!我也正想找先生过来。”

    李庆安连忙请他坐下,又命士兵倒一杯茶来,王昌龄点点头坐了下来,他的心情显得有些沉重,他这次从北庭过来是给李庆安带来了朝廷的一些重要消息,还有北庭的一些发展思路,他需要向李庆安汇报,他是在半路上正好遇见李庆安北上怛罗斯城。便也顺便一起跟着北上。

    两人聊了几句闲话,王昌龄便叹了口气道:“长安的朋友写信给我,对朝内的局势深为忧虑,圣上已经完全不问政事了,整天沉溺于歌舞酒色,朝中几派朋党互相倾轧,政出无门,朝令夕改,尤其财力疲乏,国库空虚,圣上为贵妃娘娘做一次寿便耗掉近国库一半的钱,更不要说平时挥霍无度了,我大唐民户天宝元年还有八百万户,现在最多还有六百万户,朝廷税收锐减,入不敷出,度支郎和转运使已经换了几任,都没有效果,关键是土地兼并愈演愈烈,长此下去,我担心大唐会有动乱爆发,那时,倒霉的还是无权无势的平头小民。”

    说到这里。他叹了口气问李庆安道:“使君身居高位,有没有想过如何才能解决土地兼并的严重问题?”

    “我怎么会没想过?”

    李庆安淡淡一笑道:“我为河南道观察使时,土地兼并问题体会尤深,我也考虑过,要那些权贵把土地主动让出来,比杀了他们还难,要么就改朝换代,像隋末一样由新兴贵族推翻旧贵族,不过这种情况暂时不现实,要么就是像大食一样,以商立国。发展手工业和采矿业,让失地农户有养家糊口的收入,再就是向外扩张,让失去农民到外面去发展,缓解国内激化的矛盾,这后两点我认为可行,而且我也正准备这样做,先生也看见了,这一路上茫茫无际的草原,地广人稀,土地肥沃,还有北方无边无际的原野和森林,不正是上苍赐给我们汉民族的生存之地吗?”

    王昌龄愣住了,半晌他才有些结结巴巴地问道:“使君不是说只建军镇,不取粟特人之地吗?”

    李庆安笑了笑道:“现在暂时是这样,我说的是以后,大唐若想在葱岭以西长治久安下去,只有殖民一条路,让汉民族成为葱岭以西的主体,这才是治本之道。”

    王昌龄低头沉思了片刻,又道:“可是朝廷会答应吗?”

    “或许会,或许不会,关键是要看我们怎么去争取。”

    说的这,李庆安想到一事,便笑着问他道:“这次我们夺取碎叶,朝廷赏钱五十万贯,但要我们自己铸造,他们倒是很会盘算,我想问问你,我们能铸五十万贯钱吗?”

    “这.....”

    王昌龄有些面露难色,道:“我们一年最多能铸十万贯钱,就算多开炉子也没有用,主要是铜料不足。”

    李庆安点了点头,这在他的意料之中,他听说这是杨国忠出的主意,朝廷财力不足,便只给额度。让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李隆基也糊里糊涂同意了,不过这样也好,他便有借口自己铸钱了。

    他从怀中摸出一枚大食迪纳姆银币给王昌龄笑道:“你看看这个。”

    王昌龄接过银币看了看,银币不像唐钱那样有孔,它是完整的圆形钱币,前面是个人像,而背后是一座宫殿,中间有一根竖条,其实这根竖条就是阿拉伯数字的‘1’,王昌龄尚不认识。

    “这就是大食钱币吗?”

    “正是!”

    李庆安点了点头道:“你看见没有,大食人的钱币是用银铸,一个迪拉姆就相当于我们的一百文钱,十个迪拉姆就是一贯钱,听说他们还有金币,一个金币相当于十个迪拉姆,携带方便,价值又高,这可比我们大唐的铜钱实用。”

    王昌龄忽然明白过来了,“使君的意思是让我铸金银钱?”

    “正是!”

    “可是我们没有这么多金银铸币,再者,就算我们铸了金银钱,大唐国内也不能流通,铸造它又有何用?”

    “金银的来源你不用担心,你只管铸钱,我在北庭城的地下室里有一批黄金,你可以先把它铸成金钱,我会给你钱模子,我要用于赏赐士兵,至于流通,那是将来的事情,我们一步一步来。”

    王昌龄听得一头雾水,不明白李庆安的用意,只得默默地点了点头。

    .......

    次日一早,他们继续启程,又走了数十里,眼看临近中午,这时一名士兵指着远方大喊道:“快看,怛罗斯城到了。”

    众人精神一振,向远方望去,只见远方出现了皑皑山影,一座小城便矗立在山影之脚,众人顿时一片欢呼,纷纷纵马向远方的小城奔去。

    还没到怛罗斯城,镇守使白孝节闻讯迎了出来,老远便在马上抱拳施礼道:“末将未成远迎,望大将军恕罪!”

    李庆安微微点头道:“你不迎接我,我倒不治你罪,你若疏于防守,用兵懈怠,那时我才会严惩你,你明白吗?”

    “末将明白,末将一时一刻都不敢懈怠,还在五十里外修建了三座烽火台。”

    “好!让我看看你的防御。”

    李庆安催马向城池而去,怛罗斯城是一座小城,周长不过五里,仅能容兵一千,里面有三百余户人家,是石国北方的肯特族人,这是突厥人的一个小分支,以放牧为生,但怛罗斯城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使得不少肯特人都弃牧为商,部分人北去阿蒂尔城行商,部分人则从事物资中转和酒肆、旅店等服务业,大食人占据怛罗斯城时倒并没有断绝商路,而是对往来商人课以重税,而唐军取代大食人后,则执行李庆安的命令,来往商人一律免税,这是因为他在北庭或者安西已经交过税了。

    唐军的免税政策立竿见影,嗅觉灵敏的商人们纷纷改道怛罗斯,前往利润更加丰厚的拜占庭,而不再走大食重复受一次课税。

    李庆安刚到城门口,便看见一支骆驼商队进了城,城门口又唐军把守,虽然不再课税,但检查却十分严格,每个商人的身份和随身物品都要搜查,主要是防止大食奸细混入城中。

    “你认为你们这样的盘查有效吗?”李庆安马鞭一指商队问道。

    “如果真是大食奸细,他们一样能轻易扮装成商人。”

    白孝节有些面露难色道:“确实有点不便,这几天来往商人明显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