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21、 天下 作者:高月(起点vip高积分2011.11.28完结)-第2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说的是突厥语,崔乾佑在安西这几年已经略通突厥语,大致听懂了他的意思,这时,旁边的朱邪骨咄支用汉语低声道:“崔将军,他是黠嘎斯大酋长唯一的儿子苏达罗。”

    言外之意,黠嘎斯人可以信任,崔乾佑点了点头,道:“可让你父亲率军来汇合!”

    苏达罗取出一支大号角,猛地吹了起来,‘呜~’号角声划破的天空。远处的黠嘎斯骑兵发动了,如一条洪流,向主力军汇合而来。

    二万余骑兵汇进了联军主力,乌结罗斯上前拱手道:“崔将军,黠嘎斯愿听将军驱使!”

    “好!传我的命令,三军向行宫进发。”

    数万大军出发了,浩浩荡荡向回纥行宫杀去,在距离回纥行宫约二十里外处,崔乾佑忽然下令放慢速度,他向阿布帝那招了招手,阿布帝那立刻上前道:“崔将军有吩咐吗?”

    崔乾佑在他耳边低语几句,阿布帝那点点头,他一挥手,率本部两万余同罗骑兵向南疾驶而去。

    回纥行宫城内已经乱成一团,数千回纥牧民在拼命搬运物资,将一捆捆上好的牛羊皮扔上马车,土城内积累了十几年的财富,要在突然之间搬走,谈何容易,回纥左杀大将帝德急得大吼:“快!再快!”

    他不停回头向西面望去,敌军还没有在草原尽头出现,使他心中略略放下,急催促牧民搬运物资。

    葛逻禄等三部联军的突然杀来。令他措手不及,他也知道自己的五千人马抵挡不住联军,回纥行宫肯定保不住了,为了在可汗面前有所交代,他至少要搬运走一部分物资,

    就在这时,城上有人大喊:“左杀将军,敌军出现了!”

    帝德大吃一惊,急回头向西望去,只见草原尽头出现了一条黑线,越来越近。旗帜飞舞,杀气冲天,万马奔腾,向行宫浩荡杀来。

    时间来不及了,帝德当即下令:“撤走!”

    几千辆简陋的马车在五千骑兵的护卫下奔出了城门,向东方逃去,逃出了十几里,帝德回头望去,只见铺天盖地的骑兵冲进了行宫,喊叫声远远传来,这是他们在争夺战利品,帝德一阵心痛,他原想一把火烧掉,可他又有点舍不得,就这么一念之间,十几年的积蓄,回纥在漠西的后勤基地全部完了。

    这时,前方一条大河流拦住了去路,前面的马车队忽然大喊起来,帝德急上前去查看,只见河上的桥已经被拆除了,数千辆马车堵在河边无法前行,他心中暗叫不妙,就在这时,地面微微颤抖起来,骑兵们指着南方惊恐大喊,“敌军!敌军杀来了!”

    只见三里外,一支数万的骑兵队沿着河边向这边猛扑而来,帝德认出来了,这是同罗骑兵,这时,后军也大喊起来,刚刚占领行宫的敌军也衔尾追来,从西北两个方向杀来,帝德吓得魂飞魄散,他们前进不得,后退不能。所有的退路都被堵死了,他们陷入包围之中。

    这时,几千名赶马车的牧民已经顾不上马车,各自四散逃命,一些会水的牧民则跳进河中,拼命向对岸泅去,绝望之中的帝德反而冷静下来,他慢慢拔出战刀,一指敌军力量相对薄弱的北方大吼:“要活命的,向北冲出重围!”

    五千骑兵一声呐喊,纷纷拔刀,向北方拼死杀去......

    四月底,崔乾佑率军击破回纥行宫,拦截歼灭了驻防行宫的五千回纥军,杀死回纥左杀大将帝德,夺取了回纥在漠西的全部财物,他随即放火烧毁行宫,却没有继续向东进发,而是南下和葛逻禄部汇合,按照李庆安的最新战略,现在彻底击溃回纥人的时机尚不成熟,压而不打才是最佳策略。

    为了彻底消灭回纥人的西进补给,崔乾佑下令数十支百人队到草原各地剿灭零星牧民,所遇之人一律杀戮殆尽。

    唐、葛逻禄、同罗、沙陀、黠嘎斯五方结成了反回联盟,将防御回纥线由金山向东推进了二千余里,占据了大片的草原。

    .........

    回纥牙帐,一个个不利的消息几乎将葛勒可汗逼疯,当回纥行宫被敌军烧毁的消息传来,葛勒可汗终于忍无可忍,万丈怒火爆发了。

    他在大帐中咆哮吼叫,将所有器皿皆砸得粉碎,所有物品都被他用剑砍得乱七八糟。

    “阿布思!朱邪骨咄支!谋刺黑山!我要将你们千刀万剐,我要把你们的女人送去草原每一顶大帐!”

    咆哮声在大帐里回荡,他的侍卫和婢女都吓得远远躲开。

    “还有唐军!”

    葛勒可汗蓦然回头,用剑指着南方大吼,“什么兄弟之邦,什么唇亡齿寒,统统放屁!李隆基,你要向我怎么交代!”

    “来人!”

    他将剑重重扔在地上,平静了一下心情,对闻讯进来次相贺禄莫达干道:“你去一趟长安,去质问唐廷,他们北庭军向我进攻,要他们给我一个解释!否则,我马踏贺南山!”


天下 卷十 四国大战 第三百零九章 庆安新县
 
    安西和大食的战俘交割是俱密以北的外阿赖山口的阿漫河进行,这是一条蜿蜒三百余里的中等河流,河水平缓匀速,乘平底船可直接渡过河,这条河默默无闻地流淌了千万年,但在今天,它却成为大唐帝国和大食帝国的南方分界线。

    初夏季节,这里举行了一规模盛大的交割仪式,宽约六丈的河面上,一字排开了三百多艘平底船,延绵十几里,这种平底船没有人驾驶,双方各自一边的船弦上栓上铁链,每一艘船南北各五根,长约几十丈,靠人力将船拉过对岸。

    在河的南面,来自信德地区的十万民夫将不计其数的粮食袋从马车、从象车上卸下,这些民夫都是信德当地平民,个个长得黑瘦矮小,俨如蚁群一般,民夫们将粮食背上平底大船,待平底船装满粮食。北岸民夫一声呐喊,上万人拉动铁链,大船晃了晃,缓缓向对岸移去。

    在河北岸,数万从碎叶赶来的汉人移民已经准备就绪了,当平底船刚刚靠岸,他们便涌上船,将堆积如山的粮食搬下船,装上一辆辆牛车和马车,随即离开,向修建在百里外波悉山以东的平阳城驶去,那里有唐军修建的三座巨大城堡,是李庆安为了保护波悉山银矿和准备夺取吐火罗而修建的屯兵城,现在暂时用作中转粮食。

    粮食在平阳城暂存,然后会被运送到俱战提,在那里上船,沿真珠河向西,最后通过一条支流运送到碎叶,这是一项繁杂浩荡的工程,包括粮食交换战俘,双方都至少需要几个月的时间。

    两万唐军部署在阿漫河北岸,这是第一批粮食交换战俘,共五十万石粮食交换五千战俘,五千呼罗珊战俘已经带到了,他们列队站在最后,心情激动地等待渡河。

    数百名唐军文职官员在忙碌地清点粮食,河两岸十分安静。只听见民夫们不时喊发出的整齐号子声。

    李庆安骑马立在一座靠河边的小丘上,他目光复杂地望着河对岸,对方居然出动了数千头大象来搬运粮食,每一头大象上都有三名象骑兵,李庆安看得很清楚,一名驾驭大象,另外两名为弓手,脸上皆涂了油彩,这是信德的土著士兵。

    这数千头象骑兵是他没有想到的,将来攻打信德时,他肯定就会遭遇到这支军队,他可以用火药对付这支军队,但他却想到了另一种办法,不仅有效,而且很有趣,这一刻,李庆安的心忽然热了起来,他就恨不得明天就尝试一下。

    这时,一名文职官员奔来禀报:“使君,第一批十万石粮食已经清点无误!”

    虽然李庆安和曼苏尔达成了粮食换战俘的原则性协议,但各种细节却是由他们各自手下商量达成。包括交换战俘方式、批次和具体人数,每一个细节都反复敲定,双方草拟了一个具体的流程,按照这个流程他们有条不紊地进行交换。

    按照流程,当大食一方交付了十万石粮食后,大唐一方就需要释放一千名战俘,李庆安点点头道:“可按照约定执行,不必再向我禀报。”

    文职官员立刻奔回,大声喊道:“释放第一批!”

    第一批一千人的战俘开始登船了,很快便坐满了渡船,铁链绷紧,对面的民夫将船只再拉回南岸,船只刚刚靠岸,一千战俘终于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欢呼着冲上岸,有的张开手臂奔跑,和南岸的大食士兵紧紧拥抱,有的匍匐在地上,感谢真主给予他们自由。

    最后一个上岸的是大食将领齐雅德,按照双方商定,他是在第一批获释,半年的战俘生涯和高强度的矿山劳动,使齐雅德瘦了很多,但精神不错,脸上长满了两寸的胡子。

    船在缓缓向对岸前进,离自由也越来越近,但齐雅德却没有了即将重获自由的喜悦,他感觉一切都变得不真实起来,银矿山挖矿时挥动铁杵的情景仿佛还在他眼前晃动。那当当的挖矿声,那挥汗如雨的胳膊,那弥漫着酸臭味的破木板房,冰天雪地的劳作。

    这一切都将成为遥远的记忆,未来,他齐雅德何去何从?

    这时,过来两名士兵对他道:“齐雅德将军,曼苏尔殿下请你过来。”

    “曼苏尔!”

    齐雅德一惊,哈里发的继承人在这里吗?他顺着士兵的手指望去,看见了站在河边不远处的曼苏尔。

    和李庆安一样,曼苏尔也在阿漫河南岸视察第一批粮食交换战俘的过程,当第一批战俘登上岸,他一颗心也终于放下了。

    其实他也明白,这次交换不会有什么波折,毕竟他在长安已经和大唐皇帝签署了停战和解协议,他也听到了大唐将发动吐蕃战役的消息,唐王朝暂时无暇西顾,而这大食也要发动西班牙战役,彻底剿灭倭马亚王朝的残余势力,也暂时无暇东顾,在这种局势下,双方都不会节外生枝,只要交换开始了。最终都会顺利完成。

    曼苏尔看完第一批战俘交换,他便要赶回大马士革了,他在信德得到一个消息,阿拔斯哈里发陛下几年前的旧伤复发了,情况很严重,他作为大食储君,必须要立刻赶回去了,否则大权一旦旁落到野心勃勃的老阿里手上,他很有可能失去哈里发的继承权。

    这时,两名士兵将齐雅德带了上来,齐雅德匍匐在曼苏尔脚下泣道:“齐雅德能重得自由。是殿下所赐,我心中不胜感激!”

    曼苏尔笑着扶住他的肩膀,安抚道:“阴云已经散去,你将重返战场,我会给你创造建立功勋的机会,洗去你被俘的耻辱。”

    齐雅德是穆斯林手下第一大将,虽然他这次被俘,但他过去的赫赫战功还是让曼苏尔对他另眼看待,他有心收买此人的心,让他转而为自己效力。

    此刻,齐雅德心中对曼苏尔充满了感激,他亲吻着曼苏尔的靴子,道:“我现在心中只有伟大的先知,只有哈里发陛下,然后就是曼苏尔殿下,如果殿下不嫌弃,我愿意做殿下的奴仆!”

    这明显就带有效忠之意了,齐雅德心中明白,怛罗斯一战,重创了呼罗珊势力,穆斯林失去河中地区,已来日不多,齐雅德不得不考虑自己的去处,今天他抓住了曼苏尔的机会。

    曼苏尔扶起他笑道:“随我去大马士革吧!我会给你新的机会。”

    曼苏尔回头看了一眼对岸山丘上的李庆安,恰好李庆安也在看他,虽然相距数百步,但两人都看到了对方,他们心里都明白,和约只是暂时,当他们解决完各自的国内问题,他们之间的战争还是会爆发。

    ........

    进入四月以后,碎叶每天都有源源不断的移民过来,西行的道路漫长而艰辛,不少年迈的老人不堪长途跋涉、不堪饥饿和病痛,在半路死去,但更多人是满怀着对美好生活的希望,满怀着对土地的渴望。经过数月艰苦跋涉,穿过河西走廊,走出玉门关,穿越茫茫的戈壁滩,翻越雪山,万里迢迢来到了碎叶。

    碎叶确实没有让他们失望,当地官府早已划出了十万顷丰腴的土地,按每户的人数多寡各给一块土地,每块地从八十亩到两百亩不等,裴罗将军城、贺猎城,热海周边,一直到碎叶北面的大片领土,划出了八个移民定居点,这将成为碎叶州八个县的雏形。

    移民们建立了保甲制度,十户一甲,五甲为一保,每十保设两名移民官员,移民们互相帮助,开垦土地,修建房屋,碎叶大地上到处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阿漫河边的粮食交换战俘还在继续,李庆安则返回了碎叶,他的妻妾们都已在碎叶新宅居住,这天上午,李庆安带着妻子独孤明月乘马车来到了碎叶北部的一座新建小镇上。

    他们乘坐一辆宽大的马车,一路之上,到处是大片郁郁葱葱的树林,林花大多已经消褪,路上弥漫着芬芳的苹果花香气息,高山上依然有皑皑白雪,在阳光下如蓝宝石般瑰丽,雪水融化,形成一条条清澈的小溪蜿蜒流淌,汇成大河,山坡上是绒毯般的草地,柔软而细嫩。

    李庆安坐在车厢内仔细地看着崔乾佑写来的战报,崔乾佑将他的策略执行得很好,对回纥压而不打,坚壁清野,步步蚕食回纥的地盘,这是李庆安反复考虑后做出的决策,他需要战争,不停息的战争,这是他控制安西的最好手段。

    这其实也是安禄山的策略,对契丹时打时压,这样,他才能坐稳范阳节度使一职,假如王忠嗣在天宝六年也发动石堡城战役,他也就不会坐不稳节度使的位子了。

    李庆安合上战报,久久沉思不语,马车晃了一下,将他从沉思中惊醒,他低头看了看妻子,见明月目光迷醉地注视着窗外的景色,便吻了吻她额头笑道:“喜欢这里吗?”

    明月依偎在丈夫怀中,轻轻点了点头,小声道:“这里和中原的景色完全不同,也不同于安西的半草原半荒漠,我很喜欢。”

    “喜欢的话,我们也在这里修一栋宅子,用木头修建,背后是果树,小溪从屋前环绕而过,等秋天果子成熟时,你带着孩子去果园里摘果子。”

    李庆安的话使明月的眼睛亮了,带着自己的孩子去采果子,那是多么令人渴盼的事情,她抱着李庆安的胳膊痴娇道:“夫君,那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有孩子?”

    李庆安轻轻搂着她的腰肢,暧昧地笑道:“嗯!我会努力,今晚上我一定加倍努力,早点实现你的心愿。”

    明月俏脸晕红,她掐李庆安胳膊一下,从他的怀中坐直了身体,理了理额头上有些散乱地秀发,这时,她指着远处一片帐篷区有些好奇地问道:“夫君,那是哪里?”

    李庆安看了看便笑道:“那里就是我们今天来的目的地,也是汉民定居点之一,起名为庆安镇。”

    “庆安镇?这不是你的名字吗?”明月好奇地问道。

    李庆安没好气地笑道:“这是那个李嗣业拍我马屁起的名字,以后这里叫做庆安县。”

    明月嫣然一笑道:“其实庆安县这个名字很不错,吉庆平安,正符合迁移汉民的期盼。”

    “或许吧!”

    马车缓缓进入了聚居区,李庆安吩咐一声,马车停了下来,李庆安下了马车,又将明月抱下马车,这时,一名中年官员闻讯赶来,给李庆安躬身施礼道:“卑职安置支使韩悦,参见节度使大将军。”

    李庆安见他有些眼熟,似乎在哪里见过,便笑问道:“我见过你吗?怎么有些眼熟?”

    那官员笑道:“大将军,其实我们见过,那年大将军就任河南道观察使,我是许昌县县令,当时大将军还去我们的豆田里视察。”

    李庆安脑海里出现了大旱时节,路边那一片绿油油的豆苗,那个发明了根部点灌办法的县令,他顿时想起了起来,便欣喜地笑道:“原来是韩县令,难怪这么眼熟,你怎么会来安西?”

    韩县令苦笑一声道:“上面要求许州抽两名官员去安西支援,太守对我不喜,便把我抽来了。”

    李庆安知道他其实是受排挤来安西,不过此人很务实,又敢于创新,这样的官员来安西为官,是他李庆安的运气才对,李庆安便笑了笑拍了一下他肩膀道:“韩县令的能力我很清楚,这里要建庆安县,你就是第一任县令,假如你能顺利将此县建立,我就升你为碎叶州长史。”

    碎叶州是都督州,都督是段秀实,都督主要负责军务,政务就由长史主管,而且碎叶已经是安西的核心地区,主管核心地区的政务,这就等于跻身于安西的高层了,韩悦知道这个李庆安在给自己机会,他大喜施礼道:“大将军请放心,卑职一定会筹建好庆安县。”

    “好!你带我看一看移民情况。”

    李庆安回头看了一眼明月,笑道:“你在车内等我吗?”

    明月摇了摇头,她要陪夫君视察移民,李庆安笑了笑,便对韩悦道:“前面带路吧!”

    “是!大将军请随我来。”

    在韩悦的引导下,数十名亲兵护卫着李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