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21、 天下 作者:高月(起点vip高积分2011.11.28完结)-第3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燃烧以定时外,一名工匠还发明了内外壳的办法,将引线盘在铁壳中燃烧,和火药又隔了一层薄薄的壳,这样,引线在铁壳内燃烧,除非用水灭,否则在城墙上撞不断,也无法被人为掐断。

    一名唐军士兵紧张地注视燃烧的刻度,当引线烧到铁壳边缘时,他猛地挥下了旗,“放!”

    两百名士兵同时松绳,“轰!”地一声巨响,投石机的长臂飞出,将黑黝黝且冒着白烟的震天雷高高抛出,划过一条弧线,精准地向城头射去,生铁铸造的震天雷砸上了城头,猛然间爆炸了,爆炸声惊天动地,火焰迸发,尸骨横飞,乱石穿空,几乎所有的唐军都捂住了耳朵,战马被惊得仰蹄乱叫,紧接着第二颗、第三颗震天雷也相继爆炸了,也有在城下爆炸,炸得碎石乱飞,巨大的浓烟笼罩着城头。

    连续不断的爆炸声如天崩地裂,连操纵投石机的数千唐军也惊得难以抑制,他们抱着头,跪缩在地上,一直等爆炸声停止了很久,他们的耳朵里依然在嗡嗡鸣叫。

    唐军大营中的几乎每一个唐军都被惊呆了,就算当年怛罗斯之战中的爆炸也没有今天这样恐怖,他们有一种天地将不复存在的恐惧,三千名克里木军团士兵都匍匐在地上,向他们的主神阿胡拉马兹的震怒请罪。

    连唐军主帅李庆安也没有想到,二十颗震天雷连爆会有如此大的威力,他心中也一样地惊心动魄,不由慢慢跪下来,怔怔地望着硝烟弥漫着的城头,连他也感觉到这种武器有伤天和,逆天之举,会让苍天震怒。

    当弥漫着浓烟慢慢散去,城墙还在,但已经千疮百孔,整个三里长的北城上几乎夷为平地,四十几座投石机石台被炸得粉身碎骨,踪迹全无,两千多名守军已经全然不见了踪影。

    “大将军,派人用震天雷直接把城门炸了吧!”白孝德在李庆安身后低声请示道。

    “不!震天雷有违天和,不到万不得已, 不要再使用了。”

    李庆安暗暗叹息,他毅然下令道:“按照原计划,用攻城槌!”

    “呜——”

    号角声齐鸣,一架刚刚装配好的无比庞大的攻城槌出现了,攻城槌的木架高三丈,长十丈,下面有四十个巨大的木轮,在木架中间便是攻城槌体,这是一根长达八丈的千年巨木,直径有一丈,是一种河中地区特有的铁木,木质细密,极为沉重,五百名撒马尔罕铁匠耗时整整半年,打制了三条百丈长的铁链,将巨木悬在木架中空,而且还在前端装上了镔铁撞头,一撞之威足有万钧之力,这架攻城槌名为‘破军’,需千名唐军操纵,但拉动攻城槌前行的,却不是战马或者骆驼,而是五十头成年战象,这是俱战提唐军带来的秘密部队,一共一百头战象,这次攻打花剌子模,带来了五十头体格健壮的成年战象。

    象奴骑在背上指挥着大象前进,五十头战象拉着庞大的攻城槌轰隆隆前进,一步步向城门靠近。

    就在离城门只剩二十步时,北城墙上终于出现了防守士兵,这时从其他城墙赶来的援军,他们被二十颗震天雷的爆炸惊得魂飞魄散,不少人都被吓晕过去,这些两代人没有经历过战争的花剌子模士兵们,他们的心脏都是纤弱的,而偏偏世上最暴烈的武器第一次大规模发威,便是出现在这些心脏纤弱的士兵们面前,令他们无法承受。

    当他们惊魂稍定,便一哄而散,向城内逃亡,去保护他们的家人,城头上霎时间只剩下不到两千大食军,他们的主帅,花剌子模总督阿尔萨伊已经在爆炸中粉身碎骨了,士兵们只找到了他的一只胳膊,还握着一柄断刀。

    当士兵们战战兢兢趴上城头,眼前的情形将他们惊呆了,只见一架无比庞大的攻城槌正一步步向逼近城门,而拉拽这座攻城槌的,竟是他们从来没有见过的怪兽,这些从亚美尼亚以及里海沿岸招募来的大食农民见识短浅,都从来没有见过大象。

    他们吓得心都要停止跳动了,纷纷跪下来,祈求真主保佑,就在这时,‘轰!’一声巨响,大地为之震动,城墙在剧烈摇晃,生铁铸城的大门发出了一种俨如万年恶魔吼叫的声音,这种声音直透人心,让大食士兵们恐惧得抱头跪在地上大喊,但八丈高的巨大铁门承受住了这山崩地裂般的一击。

    花剌子模的高度文明就表现在他们的建筑之上,他们不仅有最坚固的城墙,连城门也是举世无双,这扇高达八丈生铁巨门,人站在城门下显得无比渺小,只有万钧之力的攻城槌才有攻破它的可能。

    一千唐军士兵再发一声呐喊,利用攻城巨槌回荡的惯性,再次拉动了槌体,又是一声轰隆的巨响,城门支持不住,周围的墙体开始出现裂缝,门口的铁栓也即将断裂。

    又是一下猛烈的撞击,这一次,城门发出一声痛苦的嘶喊,铁栓终于断裂了,铁门轰然洞开。

    李庆安见大势已定,举刀大喊一声,“杀进城去!抵抗格杀勿论!”

    “杀!”两万唐军铁蹄奔腾,向希瓦城潮涌而去。

    

第四百零七章 沙漠焦土

    希瓦城的局势迅速被唐军控制,也很快平息下来,阿尔斯兰长长松了口气,希瓦城内没有出现他害怕的大规模烧杀**,尽管李庆安答应过他,不会放纵军纪,但阿尔斯兰依然担忧之极,两万唐军挟带着滔天杀气冲进城池,李庆安的承诺是否兑现?

    但事实却让阿尔斯兰无话可说,唐军骑兵在大街小巷风驰电掣般冲过,迅速将希瓦城分割包围,他们并没有抢掠**,而是有着极为明确的任务,那就是把所有的居民从家中驱赶出来,并搜查家中的粮食和,没错,是粮食,唐军并不急于夺走财物,而是要粮食,一袋袋的小麦和面饼被唐军搜走,一只只羊咩咩直叫,被唐军一刀杀死,扔进马车拖走。

    阿尔斯兰心中充满了担忧,他隐隐猜到了唐军抢夺粮食的用意,或许是针对阿拉伯人的十万主力大军,如果真是这样,那花剌子模人会不会成为唐军对付阿拉伯人的一件武器。

    阿尔斯兰简直不敢再想下去,他狠狠抽一鞭战马,向花剌子模王宫疾奔而去。

    花剌子模王宫现在是唐军的临时节度行营,国王和他的后妃子女们已经被拘禁,二千余名唐军士兵正在快速地搜查宫中财物,而在一座宽大的宫殿内,李庆安和几名唐军将领正在紧张地决定着下一步的具体行动方案。

    在桌上摆着一幅巨大而详细的花剌子模地图,李庆安得到了最新情报,一万大食军先锋暂时停步在阿姆河以西,很显然,他们已经知道了唐军出现在花剌子模的消息,现在的局势极其微妙,可以说已经到了一招不慎、满盘皆输的时刻。

    “我在想,我们能不能改变策略,不再撤回河中,而直接以三万唐军对抗大食十万大军。”

    李庆安凝视着眼前的地图,缓缓道:“我也知道三万对十万困难很大,而且我们不善于沙漠作战,但我们可以防守城池,和敌军打攻防战,这却又是我们所擅长,而且我推断大食军有一个最大的弱点。”

    白孝德和田珍对望了一眼,如果是李嗣业和他们商讨战术,或许他们会一起参与讨论,但现在是安西主帅李庆安,在他面前,他们俩没有说话的余地。

    两人皆躬身道:“请大将军下令,我们服从命令。”

    李庆安一怔,立刻笑道:“现在不是我发号施令的时候,你们俩都是身经百战的大将,对眼前的局势应该有自己的看法,否则我怎么放心让你们出去独挡一面,崔乾佑在漠北、李嗣业在河中,封常清在信德,李光弼在吐火罗,他们都能独挡一面,下一次便是轮到你们了,说吧!不要有任何顾忌。”

    两人都不好意思地笑了,白孝德便道:“那我想问问大将军,大食军的最大弱点是否为军粮不足?”

    “这就对了嘛!”

    李庆安满意地点点头笑道:“明明有想法却不肯显山露水,这可不是我希望的,你继续说下去,为什么大食军的最大弱点是军粮不足?”

    白孝德听出了李庆安语气中的赞许之意,他知道自己说对了,不由精神一振,拾起木杆指着地图道:“从花剌子模四周的地形可以看出,四周都是茫茫大沙漠,尤其阿姆河以西的卡拉库姆沙漠,宽达千里,没有任何补给之地,大食十万大军东征,他们的目的是要拿下河中,那么他们必然会携带大量攻城辎重,这样粮食和水就不会太多,属下以为,这就是大食军为什么不直下河中,却要绕道离河中数百里外的花剌子模的原因,他们要在花剌子模得到补给,不是淡水,应该是粮食补给,所以这就是大食军最严重的问题,十万大军的后勤补给不足。”

    旁边的田珍接口道:“既然如此,那大将军索性焚毁所有粮食,率军南撤,让大食军陷在无粮的花剌子模,那岂不是更好?”

    李庆安点点头,“这其实是我最初的计划,因为我们还有四天的时间,焚毁粮食,驱赶花剌子模人南下,我计算过,时间上来得及,但突来一万大食先锋打乱了我的计划,如果我们照原计划实施,或许这一万人并不敢追赶我们,但大食军主力就会因此放弃花剌子模的补给计划,从而转回大食,到了那时,我们可能就会面对呼罗珊军为主力的进攻。”

    “大帅难道害怕呼罗珊军吗?”

    田珍依旧有些不服气道:“呼罗珊军可是我们的手下败将,何惧之有?”

    李庆安瞥了他一眼,微微笑道:“老田,这不是战争,这是政治,呼罗珊军全军覆灭,曼苏尔只会感激我们,但北方的十万大食军全军覆没,大食可能就会面临***,河中的格局就会从此稳定下来,这样,我们的战略重心才能转向东方,所以无论如何,我需要十万大食军主力来花剌子模。”

    田珍脸上羞愧,躬身道:“末将见识浅薄,请大将军见谅!”

    李庆安摆了摆手,笑道:“无妨!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确实不是你能考虑到,你继续说战术。”

    田珍沉吟一下道:“希瓦城的坚固,我们也已有目共睹,大将军以三万人防御十万人,只要粮食足够,坚守半年以上应该没有问题,另外,我建议在外面设一支机动骑兵,袭扰大食军的后勤补给,只要大食军没有粮食,不出一个月,他们必然大乱。”

    “那水源怎么解决?”

    白孝德接口道:“城中地下深处有暗河,直通阿姆河,可以凿井取水,大食人难以下毒,也难以截断。”

    李庆安抚掌大笑,“我们三个臭皮匠,顶了一个诸葛亮,不错!不错!”

    这时,一名士兵来报,“大将军,阿尔斯兰殿下紧急求见大将军。”

    “他来得正好,请他进来!”

    李庆安回头又对白孝德道:“你去监察军纪,不准有趁机抢夺民财、**妇女之事出现,重点针对比较富裕的穆斯林家庭,搜走所有存粮和武器,祆教徒可以放过。”

    他又对田珍道:“你再率本部人马前去支援荔非元礼,我担心荔非元礼兵力会分散,若遭遇大食先锋袭击,后果就严重了,再告诉荔非元礼,粮食尽可能搬运回来,实在搬运不了,再一把火烧掉。”

    白孝德和田珍一齐躬身道:“末将遵令!”

    两人转身去了,这时,阿尔斯兰匆匆走进房内,向李庆安行一礼,急切道:“大将军,城内的乱局几时才可以结束?”

    李庆安请他坐下,又命人给他倒了一杯茶,这才微微笑道:“殿下不用担心,我已经下令不再骚扰支持你的祆教徒,现在是针对穆斯林教徒。”

    阿尔斯兰一颗心落下,他喝了口茶,又问道:“不知大将军下一步有什么计划?为什么要搜查粮食,我听说仓库里粮食很多,应该足够唐军使用。”

    李庆安笑了笑,道:“夺取希瓦城只是第一步,下一步我们要拒守坚城迎战十万大食军主力,所以粮食要实行配给制,我们要防止穆斯林帮助大食人,只有把他们的生命之粮捏在我们手上,他们才会乖乖听话,你放心,我既然已经答应过你,会把花剌子模完整地交给你,那我自然不会食言。”

    阿尔斯兰有些不自然,呐呐道:“大将军,我不是这个意思,我只是害怕激化两派的矛盾,将来难以调和,不知大将军准备怎样处置施芬?”

    施芬就是现在的花剌子模国王,阿尔斯兰一心想杀掉他,进城后他便率军来王宫,不料施芬已经被唐军严密控制住了,阿尔斯兰心中充满了担心,他非常担心李庆安不杀施芬,将来会成为自己的障碍。

    李庆安明白他的心思,便淡淡一笑道:“施芬暂时不能杀,他的存在有利于稳住城中的穆斯林,至于以后杀不杀,我只希望你明白一个事实,阿拉伯人是绝对不会允许阿姆河以西出现祆教徒的国度,他们不敢来打大唐,但他们却能轻易将你灭掉,你自己好好去想一想吧!我为什么不杀施芬?”

    阿尔斯兰听懂了李庆安的意思,他沉声问道:““大将军的意思是,将来会出现两个花剌子模?”

    “出现两个花剌子模是必然的,如果你有能力劝说已经信仰伊斯兰教的花剌子模人重新皈依祆教,那我什么都不用担心,否则,就算我杀光了花剌子模的穆斯林,那曼苏尔也一样会杀光你们,只有让曼苏尔心有忌惮,他才有可能放过你们,阿尔斯兰殿下,作为一个国王,我希望你能学会必要的妥协。”

    阿尔斯兰默然无语,他知道李庆安说得是事实,经过五十四年漫长的岁月,花剌子模早已经分化,也早已经将他淡忘,他若能得到祆教徒的支持而重新复国,那已经是他莫大的幸运,他哪里还敢奢望信仰伊斯兰教的花剌子模人重新皈依祆教,他根本就没有能力处理好宗教矛盾,迟早会爆发内战,或许一分为二是唯一可行的良策。

    他叹了一口气,“我明白了,多谢大将军远虑。”

    .........

    沿着延绵起伏的沙丘向希瓦城以北行走约四十余里,巨大的沙丘便消失了,迎面而来是大片半沙漠半干旱的土地,再向前走几里,便是一眼望不见边际的农田,阿姆河两岸到处是肥沃的土地,一条条灌溉水渠纵横其中,这里便是著名的咸海三角洲,土地肥沃,阿姆河带来了丰沛的水量,使这里成为了花剌子模文明的摇篮,这里也是花剌子模人的第二大聚居区,十余万花剌子模人分布在延绵三十余里的广袤平原上。

    天色已经麻麻亮了,此时正是十二月深冬,白色的晨雾笼罩着荒芜的土地,寒风呼啸,一座座村庄里俨如死一般的沉寂,不少房屋还冒着烟,显然是刚刚被烧过,到处是残垣断墙,一幅破败的景象。

    再向前走五里,便是三角洲内最大的的城池土城,此刻在土城外的辽阔原野上,聚集着从四面八方被驱赶来的花剌子模民众,扶老携幼,身上披着毯子,女人抱着孩子,男人则牵着马匹,马背上驮着他们微薄的家产和赖以活命的粮食,队伍中间还夹杂着一辆辆运载着老人和儿童的马车和牛车,车上还有部分能带走的粮食和财物,儿童的哭喊声、老人的咒骂声,牛马的叫声,唐军骑兵则持矛在两边催促。

    花剌子模民众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每个人的脸上都充满了惊恐和不安,他们得到的消息是,他们的土地上即将爆发唐军和阿拉伯军队的战争,所有人都必须迁往希瓦城避难。

    在土城西面的旷野中,堆积着唐军挨家挨户搜来的多余粮食,三角洲是花剌子模盛产粮食之地,家家户户都有一点余粮,除了能携带走的部分,其他多余的粮食都将付之一炬。

    粮食堆积得俨如一座小山 ,还不时有骑兵飞驰而来,将一袋袋粮食扔上了小山,从昨天晚上开始,唐军便开始大规模驱赶三角洲的花剌子模民众和搜集粮食,这已经是第二批民众,第一批民众约两万余人在三更时已被送走。

    这时,荔非元礼带领一队骑兵从土城中出来,高声问道:“这一批有多少人?”

    一名军官上前禀报道:“回禀将军,这一批约有二万五千人。”

    “那就不等了,即刻把他们送走,命令弟兄们每人来取一袋粮食。”

    “是!”

    军官一挥手,“准备走了!”

    号角声吹响,负责押送这一批花剌子模人的一千唐军骑兵从四面八方飞驰而至,他们每人取走一袋粮食,便开始催促花剌子模人动身,队伍开始向南出发了,庞大的人群越来越长,形成了一条浩浩荡荡的难民队伍,他们洒泪告别家园,扶老携幼,向希瓦城进发,路上不时有新的花剌子模人加入。

    远远的,一队唐军骑兵从南方飞驰而来,为首校尉大声问道:“荔非将军可在?”

    “在土城门口。”有人答道。

    骑兵立刻加鞭,向土城奔驰而去,土城门口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