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21、 天下 作者:高月(起点vip高积分2011.11.28完结)-第3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爷错了!应该是一年零三个月,你去年辞职,我不是来劝你的吗?”

    两人对望一眼,一齐放声大笑起来。

    “来!来!来!既然来了,就和我喝一杯,我准备酒菜,喝醉了今晚就在我府中住下,我让最漂亮的罗姬为你陪寝。”

    杨国忠摸着胡须嘿嘿地笑了起来,那个美貌的罗姬他早就看上了,今晚来得正好。

    “那好,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两人挽着手走上台阶,正好遇到李承宏的兄弟李承宁,李承宁和他大哥不同,他身高力大,颇有武力,又好勇斗武,出手阔绰,在长安豪侠中博得了小孟尝的美誉,他大哥养了一大群姬妾,他则养了大群武士,在某种程度上,李承宏遭遇重挫就和他这个兄弟有关,李承宁在大哥的庄园里训练了五百勇士,他们执矛带弩,身上暗披细甲,这是严重违反了大唐的军器管制,说得严重点,便有造反之嫌。

    他训练了好几年都没有什么事情,但霍国公主一案后,便被人告发了,由于武士是藏在大哥的庄园内,便连累了李承宏,被迫交了一百万贯免罪金。

    杨国忠今天倒来,也是要找这个李承宁,他连忙拉着李承宁笑道:“正好呢!大家一起喝酒去。”

    李承宏见兄弟有些犹豫,便给他使了个眼色笑道:“一起去吧!”

    三人来到李承宏书房,坐了下来,几名侍妾很快便布置了一桌酒菜,李承宏还想让三个侍妾来陪酒,杨国忠虽然求之不得,但他今夜是有正事而来,便笑道:“喝完酒再说吧!我有些话不能外泄。”

    李承宏兄弟对望一眼,便心领神会,这个杨国忠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想通了这一点,房间里的气氛便有些凝重起来,不像刚才那样轻松了。

    李承宏给杨国忠倒了一杯酒,笑道:“虽然老弟被贬了相国,但叫惯了,还是叫你相国,我知道相国来我府中,一定有正事,你就直说,咱们这么多年的交情,没有什么可忌讳的。”

    杨国忠将酒一饮而尽,道:“我来是想提醒你们,李庆安已经被封为右相,不日就将进京为相,李庆安的到来,将是你们噩梦的开始。”

    “杨相国这话太夸张了吧!”旁边李承宁插口道。

    李承宏对兄弟摆了摆手,替杨国忠把酒满了,沉声道:“相国请继续说下去,为什么李庆安的到来是我们噩梦的开始?”

    杨国忠摇了摇头道:“看来你们都不关心安西发生的事情,李庆安在安西做了什么?”

    他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凝视着手中酒杯道:“李庆安在安西限田限奴,手段不知比李豫狠多少倍去,违抗禁令者一次警告,限期改正,不改正者则乱棍打死,根据我得的资料,前年一年,因两次违反限田令和禁奴令而被告发打死的安西富户,一共一百五十一人,逃出安西者四百四十六户,家中田产房宅皆被没收,这样的人即将担任大唐右相,你们难道不怕吗?”

    李承宏兄弟也多少听闻一点,但没有像杨国忠这样有详实的数据,他们俩听得目瞪口呆,半天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杨国忠瞥了他们一眼,又继续道:“李豫之所以肯让李庆安来担任右相,绝不是因为他战胜了安禄山,而是他们两人都有共同的目标,这个目标就是把你们当做肥羊宰掉,李庆安必然会调安西大军进关中,其实不用等多久了,李庆安手中就有数万军队,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三五天之内,他的大军必入长安,那时你们能逃到哪里去?”

    李承宏眼中露出了惊惧的目光,这时,李承宁再也忍不住,狠狠一拳砸在桌上道:“时不我待,必须尽快干掉李豫,拥戴先帝重新登基。”

    李承宏低声斥道:“三弟,别胡说!”

    杨国忠捋着胡须笑了,“其实这次三王爷说对了!”

    李承宏愕然,“相国真的想干掉李豫?”

    “不是我想干掉他,我没这个能耐,我现在是渝州司马,过两天就去上任了,只是我咽不下这口气,所以来提醒你们,你们时间已经不多了。”

    李承宏低头沉思了半天,方道:“就算要杀李豫,但我们也没有机会啊!”

    “不!有一个机会。”

    杨国忠眯起了眼睛,阴阴一笑道:“后天李豫不是要去皇庄吗?”


    第四百三十二章 三个条件

    杨国忠最终没有在李承宏的府上过夜,他还要去找令狐飞,喝完酒便告辞而去了。

    “两位不要送了,我自己能回去,我没有醉,哈哈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清醒过。”

    他踉踉跄跄地爬上了马车,一挥手道:“回府”

    马车启动,向坊门而去,李承宏望着杨国忠的马车消失,立刻吩咐兄弟道:“去把那几个王爷都请来,就说我有要事和大家相商。”

    “大哥真要行动吗?”

    李承宏点了点头,“杨国忠说得不错,我们确实没有时间了。”

    “我明白了,我这就去。”

    “等一下”

    李承宏又叫住了兄弟,他走上前低声道:““把你手下的人也集中起来,养兵千日,该用兵一时了。”

    “大哥放心,我心里有数。”

    李承宁命人将他的马牵来,翻身上马,飞驰而去了,李承宏心事重重地命人收拾了府门,大门轰然关上。

    府门前再没有人,只有两盏昏暗的灯笼在风中摇曳,这时,府邸对面的一棵浓密大树上忽然扑愣愣飞出了两只鸽子,振翅向西北方向飞去。

    .........

    原州平高县,李庆安正在州衙内宴请来自关内道各州的两百多名民众代表,这些都是各州各县以及各大宗族的德高望重之人,在民间具有很高的威望,大多是年过花甲的长者,都是由各地官府推荐而来。

    大堂里坐不下,宴席便摆在大堂前的院子里,两百余人济济一院,众人谈笑风生,热闹非常,地上铺着席子,每两个人一张桌子,桌上摆着美酒果蔬、烩鱼烹羊,菜肴颇为丰富,这是由平高县的三家大酒肆提供,十几名伙计正忙碌地端菜送酒,招呼老人们吃饭。

    李庆安则坐在上方,长长的一排桌子前坐着十几名各州的太守和长史,两边的桌前还坐着二十几名县官,关内道地域广阔,人口密集,州县很多,这里只是部分州县官员。

    “赵王殿下这一战全歼安禄山军队,使我们不再受暴军涂炭,这一杯酒我代表延州的父老乡亲,敬给殿下。”

    说话的是延州太守许端明,安禄山军队在延州呆的时间最长,对这一带的民众暴虐得最狠,许端明也备受欺辱,他心中对李庆安充满了感激。

    李庆安也站起身和他碰一下杯,笑道:“许太守客气了,以后安西军会有一支队伍驻扎延州,防御安禄山再次渡河,还请许太守多多关照。”

    “一定一定我求之不得。”

    两人将酒一饮而尽,李庆安又倒了一杯酒,端起酒杯对众人高声道:“各位父老乡亲,各位州县使君,请听我一言。”

    大院里顿时安静下来,众人的目光一齐投至李庆安身上。

    李庆安提高声音,缓缓道:“关内道自古是北方游牧民族入关中的必经之路,自汉以来,匈奴、突厥、回纥,以及五胡乱华,都给关内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这两年先是回纥入侵,现在又有范阳狼兵西进,屠城杀戮,村镇中鸡犬不闻,然朝廷羸弱,不能发兵救各位父老于水火,李庆安身为大唐宗室,每念于此,心中愧疚万分,这次我受圣上册封为关内道安抚使,这就是圣上将关内道托付给我,我绝不会负圣恩,也不辜负各位父老乡亲的期望,所以我决定在关内道暂时驻兵两万,为关内道北御草戎,东拒虎狼,这两万人都是安西精兵,素来军纪严明,但为了防范个别士兵对地方无礼,我决定在庆州安定县设立军纪监察司,由安西监察署直管,安西军只要有任何违法犯纪的行为,各位乡亲尽管前去投诉,安西军规森严,必将严惩不殆”

    李庆安说到这,引来一片热烈的掌声,官员们的掌声大多是一种应酬,尤其是州官太守,看问题较深远,他们听懂了李庆安的言外之意,他的军队不会离开了,安西军的势力将正式延伸到关内道,这个消息有人欢喜有人忧。

    而两百多名乡党的掌声却热烈得多,明显出于内心的拥护,这些父老乡亲都比较朴实,他们不会在意李庆安在关内道驻兵的目的,朝廷权谋斗争和他们无关,他们只希望有一支强有力的军队来保护他们的安全,安西军击败了凶悍的安禄山军队,无疑就成了他们最好的倚靠,现在李庆安宣布在关内道驻军,又严申军纪,使这些老人激动不已,竟一起欢呼起来。

    李庆安笑着摆摆手,院子里又安静了下来,李庆安又继续道:“安西路途遥远,粮草后勤供给困难,所以我不可能多派军队,最多只有两万,而两万军队主要驻防北部边境,防御回纥再次南侵,这样一来关内道腹地还是显得空虚,安禄山虽败,但他实力雄厚,我敢断言,他会再次大举兴兵而来,以雪这次全军覆没之耻,如果他再率十万大军渡河西来,遭殃的还是各位父老乡亲,所以我决定,就在关内道招募十万子弟兵,我会将他们训练成为一支强大的军队,保卫在座的父老乡亲不再受安禄山的涂炭”

    李庆安的最后两句话说得慷慨激昂,使在座的老人们听得热血澎湃,掌声再次热烈地响了起来。

    但十几名州官长史却面面相觑,招募兵容易,可是谁来养这支军队?李庆安自己也说了,安西运粮过来不便,这副担子无疑将落在他们身上,这时,泾州太守崔珣忍不住插口道:“赵王殿下,募兵养兵的钱粮该怎么解决?”

    李庆安瞥了他一眼,微微笑道:“这就是我下面要说的事情,这次击溃安禄山军队,我们缴获的大量的钱粮物资,另外,安西也会送一批银元过来,募兵的钱粮可以解决,至于以后养兵,我准备先实行屯田制,然后再逐渐扩大自耕农的数量,使关内道的粮食税赋能得到大大改善,从租赋粮食中拿出一部分来养军,这样便可以解决军队的给养问题。”

    李庆安说完,几名太守脸色大变,他们听出了李庆安的弦外之音,什么叫增加自耕农,说白了就是要效仿关中进行限田,传闻安西对土地兼并处罚极为严厉,难道他又要在关内道推行安西那一套吗?安西地广人稀或许可行,关内道能行得通吗?

    崔珣心中叹息,他又道:“我建议赵王殿下最好和朝廷商量一下,关内道不比安西,人口稠密,利益牵涉极大,希望殿下能慎重行事。”

    “这个我很清楚”

    李庆安并没有动怒,地方官员的反弹在他的意料之中,他知道这种反弹其实并非是触犯他们的利益,大多数地方官都是中规中矩,调动频繁,很少有在为官地大量兼田占地之事,只是他们害怕触犯到权贵的利益而损害到自己的仕途,所以不敢身涉其中。

    “我还有一个并不太正式的消息告诉大家,就在昨天上午,圣上已经正式下旨,封我为中书令右相,不日圣旨一到,我就将进京入主政事堂,关内道的土地清查事宜在我入主政事堂后,将由朝廷来正式执行。”

    李庆安的这个消息,如一枚微型震天雷在酒桌上炸响了,在座的州官县官都懵了,李庆安将为右相,这个消息的震撼力对这些官员而言,要远远超过击败安禄山,在此之前,李庆安是安西节度使,虽然出任关内道安抚使,但那只是一种临时职务,象征大于实质,没有什么实际权力,李庆安还是军职,和文官体系基本上井水不犯河水,但他为右相就不一样了,右相是百官之首,是他们这些太守县官的总头目,五品以下官员,他可以直接升迁罢免,从三品以下官员,他可以提出升迁罢免案,交由圣上批准,一般而言,很少被反驳。

    众官吓得要站起身要重新见礼,李庆安连忙摆手笑道:“圣旨还未到,现在说此事还为时过早,来我再敬大家一杯酒,希望以后各位对安西驻军多多关照。”

    众人不敢怠慢,都起身将酒一饮而尽,酒桌上的紧张气氛立刻缓和了,这时,一名亲兵快步来到李庆安身边,低声说了几句,李庆安点点头,便对众人笑道:“我有点军务要处理,失陪一会儿,你们先聊”

    他又给坐在一旁的严庄使了个眼色,严庄便起身跟他而去,李庆安的临时行辕便在州衙旁边,很快,他们进了行辕,迎面见田珍拿着一本报告上前禀报道:“大将军,战俘已经解送至灵州,荔非将军派人送来了整编计划。”

    “先放我桌上,此事等会儿再说。”

    李庆安走进了房内, 严庄跟进来便问道:“大将军,出了什么事?”他知道,李庆安急匆匆离开宴席,一定是有大事发生了。

    “长安有紧急情报到了,部分宗室要对李豫不利,可能就在这两天。”

    严庄叹息一声道:“很显然,大将军即将入朝为相,时日不多,有人要狗急跳墙了。”

    李庆安背着手走了几步,他沉思片刻,道:“关键是我们该怎么办?要提醒李豫吗?”

    “大将军不觉得这是个机会吗?”

    李庆安瞥了他一眼,见严庄笑得别有深意,便笑道:“你说说清楚,什么机会?”

    严庄轻轻捋了一下颌下的山羊短须道:“其实我早有预感,李豫这样大规模夺宗室的良田钱财,这些宗室焉能容他,他们先是寄希望于李隆基,可时间这么久了,李隆基依然不能替他们出头,他只能自保,如果大将军不入关中,这个时间或许会长一点,但大将军被封右相,他们只能提前动手,李豫一旦出事,皇位继承必陷入混乱,无论谁即位都不是名正言顺,这便给大将军将来留下了机会。”

    “先生的意思是,我们置身事外?”

    “对我建议大将军不要急着进京,也不要涉足其中,以免给人留下口实,可冷眼旁观,等事情出来了再杀进京去,高调主持公道,趁朝廷乱局开始建立自己的势力。”

    严庄的建议说到了李庆安的心坎上,虽然他的军事实力强大,但他的政治实力却很弱,在朝中几乎没有他的党羽,他虽得到了宗室的地位,但李建成一系早已血脉断绝,现在是李世民的子孙把持天下,这些宗室绝对不会支持他李庆安登位,若他进京为相,在很大程度是帮助李豫巩固皇位,虽然能抑制住大唐的土地恶化局面,但对他自己的将来却不利,所以严庄的建议虽然有些不仁,但这个建议却是明智之举。

    想到这,李庆安便点头道:“好吧就依先生之言,冷眼旁观。”

    这时,一名亲兵在门外禀报道:“大将军,长安有故人来访。”

    “是谁?”

    “就是上次在甘州夜访大将军的那个故人。”

    ‘李俅’

    李庆安反应过来了,他便笑道:“请他进来”

    他又对严庄笑道:“先生可先去酒宴替我应酬,听听那些州官们在议论什么?”

    “那卑职先去了。”

    严庄走了,片刻,几名亲兵将李俅带来进来,李俅一进门便深施一礼道:“卑职参见相国”

    李俅这个举动看似有些鲁莽,其实不然,他是在向李庆安表态,不管长安发生什么事,李亨依然承认李庆安为右相,这是个前提条件,只有满足这个前提条件,他们才能继续谈下去。

    “小王爷言误了,我现在还不是相国,就算圣旨下来,我肯不肯接受还是一回事,先请坐吧”

    “多谢...大将军”

    李俅摸不准李庆安的态度,他有些心情忐忑地坐下,便道:“上次大将军说,需要时间考虑条件,不知考虑得如何了?”

    “我已经考虑好了。”

    李俅大喜,他们就怕李庆安不肯考虑任何条件,那就意味着李庆安将有和他们翻脸的可能,事情就麻烦了,只要李庆安肯考虑条件,那什么事都好商量,他临行前,李亨已经给他授权,他可以答应李庆安在皇权以外的一切条件。

    他连忙道:“大将军请说”

    事实上,李庆安的条件在过黄河时便已经想好了,虽然他不知道李亨究竟会走到哪一步,但不管李亨出于什么目的,他只管狮子大开口提自己的条件。

    李庆安微微一笑道:“我有三个条件,只要太上皇能答应,我就全力支持他。”

    “大将军尽管说”

    “好第一,我要兼任朔方节度使兼关内道观察使。”

    说完,李庆安望着李俅,等待他的回应,李俅默默点了点头,李庆安的第一个条件在李亨的意料之中,李庆安已经出兵占领了灵州,而击败安禄山后,他事实上也占领了关内道,现在只不过要把他的占领合法化,这个和李庆安争论没有意义,但李俅也不急着表态,便道:“大将请继续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