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21、 天下 作者:高月(起点vip高积分2011.11.28完结)-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不由又想起了长子对他的劝告,“父亲固然杀伐果断,但做事也太绝,不给自己留条后路,以至于仇家遍布天下。”

    可是权力斗争。真的可以容情吗?李林甫苦笑一声,他回头对李庆安道:“你可告诉高大将军,我会慎重考虑他的劝告。”

    “属下遵命!”

    李庆安答应一声,却没有告辞。李林甫瞥了他一眼,便笑道: “你还有什么事吗?”

    “上次相国告诉我,让我做一件事。可现在已经近一个月了,相国还是没有告诉我这件事是什么?。

    李林甫呵呵地笑了,很好,还没有忘记自己的话,他坐了下来,便道:“事实上,你已经在做了

    李庆安一怔,“相国是指九门巡查使?”

    “不错,我说的就是九门巡查使,不过这只是开始

    “请相国明言。”

    李林甫深深看了他一眼,便压低声音道:“这段时间,你给我好好留意一个人。”

    “谁?”

    “庆王李综!”

    “庆王李综——”李庆安心中默默念了两遍,躬身道:“属下明白了,一定会亲自做好此事。”

    李林甫见他慷慨应允,心中很满意,便走上前拍了拍李庆安的肩膀,笑眯眯道:“七郎,我知道你父母双亡,这样吧!除夕之夜,你到我府上来,就像回自己家一样 。

    。。。。。。


天下 正文 第八十六章 扬州来客

    由于临近新年。李隆基特地下旨。准许两市开夜,坊门到亥时三刻方闭,东西两市的贸易量明显扩大了,尤其是春明门外的天宝渠码头上更是热闹,从各地来的船只挤满了河道,官船上满载着各种大宗物品,茶、米、盐、油等等。

    而私船上则主要为地方特产,扬州所出锦、镜、铜器、海味;润州的京口绫衫、绫绣;杭州的铜器、罗、吴绫、修纱;广州的玳瑁,真珠、象牙、沉香;洪州的名瓷、酒器、茶釜、茶锁、茶碗;宣州的空青石、纸笔、黄连;以及苏州的三破糯米、方文绫等等等等,数十州的货船云集京城,昼夜喧呼,灯火不绝。

    码头上更是人来人往,各大店铺派来点货的伙计,搬运物品的劳力,载物的马车,一派热气腾腾的景象。

    这时一队从扬州过来的船只缓缓地靠岸了,船上满载着上等茶叶,从第二艘船的船篷里钻出一人。他年约四十岁,穿一身青色袍衫。皮肤黝黑。体格壮实,他远远地眺望远处黑黝黝的长安城墙,不由轻轻叹了口气,眼中充满忧虑。

    船轻轻地在码头上一撞,开始靠岸了,中年人进船舱拾起自己的包裹,忧心仲仲地上岸了。

    他显然不是第一次来长安,轻车熟路地找到租车处,一名伙计热情地迎出来,“客官,要租马车吗?”

    “我租一辆马车。”

    中年人虽然说的是官话,但明显带有扬州那边的口音,伙计立刻一摆手,一辆马车驶了过来,中年人坐上马车,吩咐一声。“去东市!”

    马车起步,向春明门驶去。

    半个时辰后。中年人在东市下了马车。他进了东市,很快便来的铜器行。此玄客人已经不多了。各家店铺都在忙碌地准备新年货物。中年人慢慢走到一家铜器铺前,对正忙碌的店主低声道:“二哥!”

    店主一怔,回头看见了中年人,他大吃一惊,“三弟。你怎么来了?”

    “哎!一言难尽。”

    店主向两边看看,一把将他拉进店里,远远听他低声问道:“我听说官府在通饵你家东主,到底为什么?”

    永福坊庆王府前,几匹马从远处飞驰而来,夜色中,几名黑衣人从马上跳下,飞奔上了台阶,一名首领拱手道:“请禀报庆王。扬州有紧急情报。

    门房不敢怠慢,立刻奔进去禀报,片刻门开了,一名管家出门,对几名黑衣人道:“殿下让你们立刻去书房。”

    几名黑衣人一闪身进了偏门,门吱嘎一声又关上了,就在这时,不远处的一座屋顶上扑愣愣地飞起了一羽鸽子。盘旋一圈,迅速向东内苑方向飞去。

    书房里,庆王李综一见到黑衣人首领便急不可耐地问道:“有那盐商的消息吗?”

    ”殿下。那个盐商杜泊生从狱中逃脱后。大家四处探查他的下落,扬刚刚刚传来最新情报,他已经派人带信进京了,这个人极可能是他原来的管事元铠。”

    “什么!”李综勃然大怒。他重重一拍桌子道:“你们这群笨蛋!我养你们做什么的,一个小小的盐商都抓不住,居然还让他的人进京了。”

    黑衣人吓得连连磕头,“殿下息怒,扬州之事不归卓下管,卑下一定竭尽全力,在京城抓住杜泊生派来的人。”

    “哼!我给你们三天时间,如果抓不住来人,我就要你们的脑袋,滚吧!”

    黑衣人磕一个头,连滚带爬地跑下去了,李综心中心中十分烦躁,狠狠地一拳砸在桌子上。

    让李综烦恼的原因是扬州那边出了一件大事,扬州太守卢涣是太子系的人。二十天前,声涣得到举报,盐枭杜泊生现身江都县一家青楼,他立即派近百衙役去抓捕盐枭,人抓住了,因为贩卖私盐数量巨大,盐枭杜泊生被判处了死刑,准备报批刑部核准后处斩,杜泊生为了活命,竟供出了庆王的几桩走私大案,卢涣见事情严重,便准备押解杜泊生进京。

    不料消息却走漏了,庆王系的江谁转运使刘长云立刻声称杜泊生是用船贩私盐,案犯应由他们处理 卢涣自然不干,两人闹了起来。

    就在盐枭杜泊生被押解进京的半路,刘长云派人去拦截,但在抢劫人犯的过程中,杜泊生却被一伙神秘之人救走,下落不明。

    卢涣和刘长云几乎是同时上书弹劾对方,这件事至今没有结论,有点不了了之的迹象。

    盐枭杜泊生的存在,对庆王李综是个巨大的威胁,为了解除这个隐患,庆王不遗余力地派他养的武士前去抓捕杜泊生,不料人没抓住杜泊生倒派人进京了。

    不用说。来人的手中一定有什么不利于他的证据,一旦落入东宫,他李综这几年的努力便付之东流了。

    李综心中烦躁不安,背手在书房里来回踱步。这时,一名白衣年轻人走进了书房,他躬身道:“父王,听说有扬州的消息了?”

    李综见到年轻人,连忙摆手道:“俅儿。你来得正好,为父正要找你

    年轻人名叫李俅,是庆王独子,他本来是前太子李棋的长子,开元二十五年李模被杀后,他便过继给了膝下无子的李综。

    李俅今年二十岁,虽然年轻,却精明能干,颇有谋略,一直被庆王深为器重,他听说扬州有消息传来,便急忙赶来。

    李综坐下来便叹口气道:“刚网得到扬州的消息,杜泊生派人进京了

    李俅一愣,“那杜泊生抓到了吗?”

    “没有抓住,但听说他的派心腹进京,我很担心他会对我不利,我刚才已经让赵元凌负责此事。可我又害怕他办不成事。”

    李俅立刻站起身道: “父亲,让我来负责吧!我一定会抓住此人。”

    李综点了点头,“我也是这个意思,你来抓此事,我让阎先生帮你,一定要尽快抓住此人,绝不能让他和东宫的人接触上。”

    东内苑,李庆史正坐在灯下看一卷鸽信。在唐朝,鸽子又叫飞奴,已经被用来送信,自从李林甫让他密切注意庆王后,他便安排了一支特别小组,专门收集庆王的情报,包括密切监视他的府邸,他刚刚得到情报,今晚有神秘地黑衣人出入庆王府,还隐隐听到“扬州急事”

    李庆安将鸽信在灯上烧掉了,现在当务之急是必须要先了解扬州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这几天杨利的棒伤已经渐渐好了,虽然被贬为万年县令,但他却不辞劳苦。每天兢兢业业的审案理事,就仿佛变了一个人,深得京兆尹萧灵的好评,几次向皇上表他的政绩。

    这一切都来自于他新得的一名幕僚,他的幕僚叫令狐飞,和他是同乡,明经科出身,但因身材矮相貌丑陋而被吏部选淘汰,没有能入仕,半个月前,他得杨刽的老朋友,蜀中大富豪鲜于仲通的推荐。来京做了他的幕僚,虽然进京不久,但令狐飞却对长安的权力格局了如指掌,他劝杨钊韬光养晦,少说多做,让圣上看到他的能力。

    杨刹深以为然,便一洗他的纨绔风格,赌馆不去了,花酒不喝了,李庆安夺走的挛生姐妹也不要了。整天忙碌于政务之中。

    眼看要到新年了,杨创也更加忙碌,不过这几天他的心情不是很好,原因是他的地盘上又多了一支九门巡查营,按理九门巡查营帮助他维护治安,抚制金吾卫的飞扬跋扈。应该是好事才对,可问题是这九门巡查使竟然是李庆安,李庆安虽然谈不上是他的死对头,但也让他心中极为不爽,娘的,敢抢他的女人!

    一早,杨利正在县衙里昏头昏脑地批阅案书,案中之事无非是张大娘家的鸡丢了,李二婶上茅房时被人非礼之类,实在谈不上什么大事,这时,他的幕僚令狐飞抱一叠案书走了进来。

    “杨县令,你听说没有,平康坊有几个回讫人当街调戏民女,被巡查营各棍打一百,一人被当场打死

    “哼!全部打死也与我无关。让那李庆安自己收尸去。”

    “杨县令似乎对李庆安成见颇深?”

    令狐飞放下案书笑了笑道:“不就是两个女人吗?杨县令何必为这点小事竖敌

    杨利叹了一口气道:“我到不是为两个女人,说实话,那两个女人就算还给我。我也带不回家,只是这小子来长安才一个月,就如此风头劲出,我心里不爽啊!”

    令狐飞微微一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别看他现在风光,但他根基不深,一旦他得意忘形。便是他到霉的时候了,所以,杨县令大可不必把他放在心上

    杨钊轻轻点了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但愿他栽个大跟斗。

    这时,一名衙役匆匆跑进来,禀报道:“县令,秘书监同正员来访。”    杨钊一怔,‘秘书监同正员’这会是谁?

    令狐飞笑道:“就是庆王之子李俅。” 

天下 正文 第八十七章 各施手段

    万年县衙位于亲仁坊内,不远外便有一座晴川酒肆。的值上午,酒肆的几乎没有客人,大堂里冷冷清清,伙计们正忙碌地打扫卫生,在二楼最里面的一间雅室里却有客人,门口站着几名侍卫,连来送酒水的伙计也不准入内。

    房间里,李俅正低声给杨钊说着什幕事。

    “杨县令,我也知道这件事很难办,但没有办法,我父王在扬州别宅内存有很多重要的书信,现在都被那家贼盗走了,此事事关重大,烦请杨县令尽快替我们找到此人的下落,父王会有重谢。”

    杨钊端起酒杯喝了一口酒道:“庆王殿下相求,我当然会全力帮忙,可是总要有一点线索吧!不然长安大海捞针,我们去哪里找去?我们辛苦一点倒没什么,就怕误了庆王殿下的事情。

    “我们的线索确实也不多,他原本姓何,不过估计名字也变了,只知道此人最近从扬州逃来长安,扬州口音。身材不高,皮肤很黑。三十余岁,原本是个跑水路的商人。”

    “跑水路的商人?”

    杨钊眼睛一亮,笑道:“最近扬州来了很多货船,他会不会混在其中进京?”

    李俅点点头,“这确实是条线索,我们也想到了,但我们没有官府寻查便利,所以才来请杨县令帮忙。”

    “呵呵,这不算什么,所有的疑犯我都会抓起来。”

    杨钊站起身,拱拱手道:“请小王爷转告庆王殿下,为庆王效力乃是我的荣幸,我一定会竭尽全力。”

    “那就多谢杨县令了,人抓到后,请务必交给我们王府,届时,我父王会有重金

    午饭刚过,万年县县衙便动员起来了。县令杨钊发布命令,最近一名江洋大盗从扬州逃到长安,恐怕会对长安治安不利,着令全体衙役出动,拨查这名大盗,而重点便是漕运码头,不仅是扬州的船队,所有从东南方向过来的船队都有嫌疑,全体船主都必须去县衙接受询问。

    与此同时,长安县也在搜寻一名和扬州有关的采花大盗,两个县几乎是同时发动,连金吾卫的巡街也变得严格起来,凡扬州口音的男子一概带去军衙盘问。

    一时间,“扬州。二字成了长安城身上的一只跳蚤。

    但李庆安的巡查营却没有丝毫动静,他们和平常一样巡逻检查。

    在崇仁坊益州进毒院的隔壁有一座不大的宅院,紧靠大街,虽然是住宅,但门口的几棵大树上却系满了军马。不时有战袍鲜亮的军人进进出出,这里便是巡查营的临时指挥中心。

    此时李庆安正和荔非守瑜讨论着长安发生的怪事。

    “将军,真的很奇怪,长安县、万年县和金吾卫都在寻找和扬州有关的人,更奇怪的是长安县是寻找采花大盗。万年县是寻找江洋大盗。而金吾卫则在追查人口贩子,各不相同,可奇怪的是他们都一个样子,中等身材,皮肤黝黑,四十余岁的男子。”

    说到这,荔非守瑜困惑地摇了摇头,“真的是很奇怪。”

    李庆安微微一笑道:“其实一点也不奇怪,这是因为庆王都没有告诉他们实话,只让他们抓什么样子的人,所以他们就自己发挥了想象,会变成这个结果恐怕庆王也没有想到,这下子,他们打草惊蛇了。”

    荔非守瑜一愣,“这件事怎么和庆王有关?”

    “不和庆王有关,李俅跑去找他们做什么?”

    见荔非守瑜一脸茫然,李庆安笑了笑道:“这个扬州人事情很但它能掀起巨大的波澜,不可小视。”

    今天上午,李庆安从王棋那里打听到了消息,扬州刺史卢涣和江淮转运使刘长云互相弹劾对方放掉盐枭,两本奏折中书省已经上报,但没有一点音信,王棋随即又含蓄地告诉他,庆王要找的就是这个盐枭,李庆安立亥明白了李林甫的用意,李林甫是要自己查手这件事。

    荔非守瑜低头想了想道:“那我们是袖手旁观吗?”

    “为什么要袖手旁观,这件事我们也要追查到底。”李庆安取出一张纸递给他道:“这是我的方案,就照我的计划行事。”

    荔非守瑜接过方案看了看道:“我明白了,我这就去布置。”

    他起身匆匆去了,李庆安又陷入了沉思之中,为什么李林甫要自己插手庆王的事情,他的用意何在?

    夜幕悄然降临了,安德坊的街上人来人往,每个人都步履匆匆,急着赶回家吃晚饭,这时一名身着衙役皂服的男子骑马进了坊门,他满脸疲惫,骂骂咧咧地在大街上左穿右行,显得格外急躁。

    这个男子姓焦,是万年县的法曹,在大唐的官场体系中,他们属于吏,没有品级,地位相对低下,只比普通人拿多一点点的永业田,每月还有一点公麻钱补贴,至于禄米、俸料,更是少得可怜,仅够养家糊口,所以这位焦法曹也是想方设法搞外快,临近新年,大宗货物纷纷进京,他便在西市找到一份兼职,夜间替一家米铺守仓,一夜五十文。

    他是赶回家吃两口饭,然后换身衣服去西市,焦法曹家在一条偏僻小巷的最里面,房子是父亲留下,已经很旧了,这也是他的一块心病,他要尽快攒一笔钱,赶在夏天来临时把房子修一修,否则下雨时,他的房子会漏得一塌糊涂。

    “娘子,我回来了!”焦法曹翻身下马,用劲敲了敲木门。

    门开了,一个穿着粗布长裙的少妇从门内出来,指了指家里小声道:“家里有客人。”

    “是谁?”焦法曹语气有点不高兴,怎么挑吃饭时来。

    “是几个军人,为首是名军官,他说认识你,我不知道该不该给他们煮饭,家里米不多了。”

    “让我去看看。”

    焦法曹心中诧异,他推门进了院子,头一下子大了,他的院子里竟站着几名巡查营的士兵,一名长脸军官正在教他六岁的儿子射箭,他认识,是巡查营副使荔非守瑜。

    “荔非将军,你们——有事吗?”焦法曹挠挠头问道。

    荔非守瑜放了他儿子,笑呵呵道:“是有件小事找焦法曹。”

    “什么小事?”

    焦法曹心中有些不安,难道自己兼职的事情被他们知道了?想想又不对,他是在西市兼职,和万年县巡查何干?

    “焦法曹,我们外面说话不便,进屋去说吧!”

    “好,请进吧!”

    焦法曹请他们进屋,又给娘子使个眼色,意思叫她不要煮饭。

    荔非守瑜坐下来,便取出一饼二十五两重的银子,推给了焦法曹。

    焦法曹眼睛瞪大了,他望着白花花的一链银子,结结巴巴道:“你这、这是什么意思?”

    “没什么?我们只是想和焦法曹做笔交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