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21、 天下 作者:高月(起点vip高积分2011.11.28完结)-第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吐蕃军如大潮般涌来,但唐军依然保持着沉默,三十架云梯已经渐渐地靠近了山崖,在每部云梯旁边跟随着几千名士兵。

    李庆安站在城墙上,平静地望着蚁群般的吐蕃军狂涌而来,他对荔非守瑜一摆手令道:“可以开始了!”

    山崖下的吐蕃军忽然发现唐军城堡出现了异相,城堡上白雾缭绕,城堡内传来了一声怪异的吼叫,仿佛一种龙类的低吟,这种声音穿透人心,让每名吐蕃士兵心中都起了一种异样的感觉,仿佛有什么事即将发生。

    突然,有人指着城堡大喊起来,只见城堡中升起一个无比庞大的青色长条身躯,占据了整个城堡,上面布满了金光闪闪的鳞片,随着两只犄角浮出,一个巨大的龙头出现了,它两眼金光闪闪,口中喷出白烟,庞大的身躯在左右摆动。

    吐蕃军的进攻停止了,所有人呆呆地望着这条青龙。

    “青海龙王!”

    不知是谁大喊一声,吐蕃军的阵脚不稳,开始后退了,每个人的眼中都露出了惊恐之色。

    论泣藏心中惊疑无比,虽然他觉得从唐军城堡中出现青龙有些匪夷所思,但这条青龙竟是浮在半空中,让他也不得不有几分相信。

    青龙又一声低吟,低吟中带着一种愤怒的情绪。

    “大将军,怎么办?”一名吐蕃军官低声问道:“我们还要进攻吗?”

    论泣藏目光狐疑地望着青龙,见他似乎有种下沉的迹象,便道:“再等等看!”

    城堡内,一百多口大锅内热水***,滚滚的水蒸汽弥漫在城堡内,城头上趴着几百名士兵,他们拉着细长索。将巨龙的身子控制在半空中,并不停摆动,在巨龙的后爪下,吊着一只巨篮,篮中支一口大锅,锅内火光熊熊,大量的热气从巨龙的尾部灌入,吊蓝中两名士兵不停地向锅中倾到火油,热气使龙身膨胀,并略略高浮于城池,远远看去,就像一只巨龙盘旋在半空云雾中,张牙舞爪。极为逼真

    这是一种最原始的龙形热气球,由二十几名女护士用唐军们的夏季单衫细细缝制,它无法高飞,所能飞起的高度网好高于出城池两丈,唐军试验过几回,已经能十拿九稳。

    这时,荔非元礼又挥挥手,几百名唐军拿着铁皮扩音器,又一次齐声怒吼,发出一种类似龙的低吟声。

    “七郎,快点,火油要用完了!”荔非元礼低声叫喊。

    李庆安凝视着吐蕃军,见他们几乎已经进入了埋伏圈,他便点燃了一支铁制火箭,慢慢瞄准了山崖下的一汪黑塘。

    “发射!”他一声令下,只听巨龙一声愤怒的吼叫,龙口大张,从龙头下方顿时飞出了两团熊熊燃烧的火球,高高地抛向敌军,就仿佛从龙口中喷出,就在所有人目光都集中在火团上时,李庆安的火箭射出了,火箭在空中就仿佛是火球上掉下了火星,准确地射进了黑塘,那是一盆预先放置的火油,随着火油的燃起,一条火线向吐蕃军直扑而去,将吐蕃军吓得纷纷向两边躲闪,就在这时,埋藏在碎石下的火药包和大炮仗猛烈地爆炸了,一声接着一声,在吐蕃军脚下炸开,顿时黑烟滚滚,赤焰迸发,炸得吐蕃军血肉横飞,惨叫声、哭喊声一片。

    “地火雷!青海龙王的地火雷!”

    对神灵的恐惧令吐蕃军魂飞魄散,他们转身狂奔,人挤人、人踩人,人马互相践踏,仿佛大潮退回大海,他们没命地向青海中奔逃,连论泣藏也禁不住跪下,磕头向神灵谢罪。

    此时,城上的无数的火球飞出,中间伴随着燃烧火药包投下,在吐蕃军头顶爆炸,炽焰飞腾,爆炸声惊天动地,地火变成了天雷,吐蕃军狂呼乱喊,彻底崩溃了。

    数百部云梯和投石机相继被点燃,大火在海岛上蔓延,无数吐蕃军丧生火海,这一战,吐蕃军伤亡近五千人。原计划长期围困唐军而带来的十余万石粮食和无数插重帐篷丢失在海岛。

    青海龙王在天宝七年十一月的显灵,令吐蕃人亡魂丧胆,一直到石堡城战役结束,甚至以后的数十年间,再也没有一个吐蕃人敢踏上龙驹岛一步。 


天下 正文 第一百三十二章 朝中论战

    天刚亮,长安还没有到开门的时间,但一队骑乓从远方风驰电掣而来,骑兵飞奔至含光门下大喊:“陇右紧急军情,开门!”

    片刻,城门轰隆隆开了,只有陇右之战的紧急军情,才能使城门特别开启。一队骑兵飞驰进了长安城,向兴庆宫方向疾奔而去。

    芙蓉帐里,杨玉环一头秀发如轻云出岫、鬓云乱洒,她酥胸半掩,露出一对羊脂白玉般娇乳,这时。她忽然被一阵低低的叫喊声惊醒了。

    “陛下!陛下!”

    杨玉环朦胧惺忸地睁开眼,不悦道:“陛下还在睡呢!不是说过不早朝了吗?”

    “娘娘,有陇右紧急军情。”

    “知道了,去外面准备伺候吧!”

    杨玉环伸出雪藉般的玉臂。轻轻推了推身旁的李隆基,“三郎,醒醒吧!”

    李隆基翻身一把抱住她,迷迷糊糊道:“什么事?”

    “好像有陇右紧急军情。”

    “什么!”李隆基一下子坐起来,忽然按住腰”哎哟!,喊了出来

    “三郎,怎么了?”

    李隆基摆摆手,笑道:“没事,就是起来太快,闪了艘。”

    “看你!”杨玉环娇嗔道:“奴家叫你这几晚好好休息,你就不听,现在可好。闪腰了。”

    “联强壮得很呢!再和娘子恩爱二十年都没事。”

    李隆基笑着捏捏杨玉环的玉颊,起身出帐了,“给联更衣,联要立即去大同殿。”

    半个时辰后,李隆基集着常服、头戴乌纱帽,来到了大同殿,此时李林甫、陈希烈等五名相国都赶到了大同殿,哥舒翰的紧急军情也同样传到他们手中,不久,太子李亨也闻讯赶来了。

    “臣等参见陛下!”

    李隆基点点头,对众人道:“几位相国请坐!”

    他坐了下来,随手从旁边的金盘里打开刚网送到的紧急军情,这是哥舒翰亲笔所书,李隆基眉头渐渐皱了起来,两个月前他听到神威城筑城成功,李庆安在海西火烧吐蕃军粮,心中十分爽快,可今天的紧急军情却告诉他,神威城又被吐蕃人夺走了。而且驻重兵在西海郡,恐怕不能再从赤岭北面上山。

    这个消息让李隆基的心情糟糕起来,他正好放下奏折,善于察言观色的李林甫立刻道:“陛下,后面还有好消息。”

    “哦?”李隆基又打开奏折,接着向下看,当他看到李庆安在应龙城下以两千军大败吐蕃两万大军,杀敌五千。他激动得再也难以自抑,重重一拍龙案。高声赞道:“好!好!打得好!”

    他顿时心情大好,对李林甫笑道:“想不到这个李七郎真是一个将才,联想好好封赏他,相国觉得如何?”

    李林甫用眼角余光扫了一下李亨,见他欲言又止。便淡淡一笑道:“陛下,在两军僵持之时。神威城失守可谓影响军心,但应龙城大胜又挽回了这种顾态,李庆安确实该封赏,但臣以为,战事还没有结束,河澶之战还有大仗未打如果此时就急于封赏,恐怕有些操之过急了。”

    “相国此言诧异!”

    李亨站起身,先李隆基躬身施一礼,“儿臣有话想说,请父皇恩准!”

    “亨儿,你有话就说吧 ”

    “谢父皇!”

    李亨慢慢走到李林甫面前。道:“李相国,我久闻为帅之道。当在赏罚分明,有功而不赏,有过而不罚,取败之道也,李庆安上次海西出奇兵而大胜,相国说功劳难以确认,这次李庆安在应龙堡大败吐蕃军,相国又说论功不能操之过急,那我就不明白了,李庆安要立下怎样的奇世之功,相国才认为可以给那么一点点小封赏呢?”

    “亨儿!”李隆基的脸沉了下来,不悦道:“不得对相国无礼。”

    “儿臣不敢!”李亨狠狠瞪了李林甫一眼,退回座位了。

    李林甫连忙站起身,有些惶恐地对李亨道:“殿下,臣不是说不能封赏李庆安,也绝没有否认他的功劳,臣的意思是说,把他的功劳先记下,待陇右战役结束后一并封赏,那时封他一个高官也能说服于人。”

    这时,陈希烈也站起身笑道:“臣支持李相国的想法,兵有兵道,将有将规,李庆安的军功论赏,应该由主帅哥舒翰提出,如果我们越过哥舒翰直接封赏李庆安,一则是对哥舒翰的不尊重,二则我们会遗漏对其他有功将士的封赏,会导致赏罚不均,反而会影响士气,所以臣的意思是陛下可先口头褒奖,待大战结束后再一一论功重伤。”

    李隆基点点头,又对其他几名相国道:“几个爱卿可异议?”

    杨慎衿和张筠一齐道:“臣无异议!”

    李隆基见裴宽不吭声,便笑道:“裴爱卿可是觉得不妥?”

    虽然裴宽觉得暂不封赏对李庆安不公,但他也认可陈希烈所言,不能绕过哥舒翰,要封赏也是要哥舒翰提出正式要求,他也点点头道:“陛下,臣认可陈相国之言,确实不能绕过哥舒翰。”

    “那好,既然各位爱卿意见都一致,那联便采纳了,可以先口头褒奖。”

    说到这,李隆基忧心忡忡道:“现在已经渐渐到了年底,但河湟战役却始终无进展,朕很担心等打完这一仗,大唐的国库也被耗空了,李相国,联听说长安米价斗米一百二十文,可是真的?”

    李林甫叹了口气道:“一百二十文只是平均米价,最好的湖州米已经到一百四十文,若朝廷再不平莱米价,恐怕到新年时就会突破斗米二百文。那时极可能会有抢米风潮爆发了。”

    斗米两百文,这是李隆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天宝初年斗米不过十文,这才几年便到两百文了,他沉吟片刻便问张筠道:“张尚书,太仓还有多少存米?”

    张筠从袖中取出一折道:“陛下,太仓存米还有八十万石。臣昨天特地去实地查看,其中有三十万石都是霉烂不堪地陈米,不能食用,实际上只剩下五十万石了,陛下,就这五十万石,也不够陇右战役三个月所用。昨天兵部发来牌文,要求再调米八十万石米到陇右,臣哪有还有粮食运去?”

    “那陕州的存米呢?是否可以调来一部分?”

    “陛下,河东、河南大灾,陕州的存米已经调往二地了。”

    李隆基的眉头重重拧成一个到八字形,怎么会窘迫到这个程度?这时裴宽站起身道:“陛下,臣有一个办法,可以立即得米百万石。”

    李隆基大喜,急道:“裴爱卿请说。”

    “陛下,关中米并不少,关键是它存在长安各大豪门的私仓之中,如果陛下能出一旨限米令,限制豪门屯米,然后朝廷以平价购米,那时,何愁京中无米?”

    裴宽说完,大同殿里一片寂静,让长安豪门限米,这和前几年的限田令有何区别?谁会买帐?大同殿的气氛变得有些尴尬了,李林甫干笑了一声道:“裴尚书的办法虽然不错,但不太现实,恐怕行不通?”

    “怎么会行不通?”裴宽冷冷道:“豪门私仓遍布关中,仅咸阳县就有二百五十座,哪一座不是存米千石以上?这些私仓都是谁的,李相国应该比我更清楚,此陇右战役到了关键之时,总不能因为军粮不足而兵败吧?还有新年将到,长安城内米价将暴涨的流言四起,前天西市的张家米铺已经被河东饥民所抢,昨天下午西市的糙米价便已突破了一百四十文,到新年时。二百文会止得住吗?这些,李相国难道不比我更清楚吗?”

    李林甫听裴宽揭穿了他的粉饰之言,他老脸不由一红,道:“我并不是说不可以向豪门购米,可购米是需要钱,现在左藏存钱也不过五十万贯,年底要支付俸禄,下个月贵妃娘娘要过寿,还要新年大祭,都是要花钱,哪里还有余钱去购粮?”

    “购粮只是说法,钱不够可以暂欠,陇右之战牵动关中安危。唇亡则齿寒,难道豪门们连这一点道理都不明白哗”

    “好了!”李隆基不高兴地枰断了他们的争论,对豪门征米,怎么可能?他拉长脸对李林甫道:“陇右的军粮要保证,长安的米价也降下来,联不管你用什么办法。新年时长安的米价不能超过二百文。否则联惟你质问。”

    李林甫无可奈何,只得苦着脸道:“臣遵旨!”

    停一下,李隆基又道:“传联的旨意到陇右,告诉哥舒翰,联不想再拖下去了,三个月之内,务必要拿下石堡城,否则王忠嗣就是他的下场!”

    李隆基心情郁闷地回到后宫,杨玉环迎上来笑道:“三郎现在才回来啊!”

    “嗯!安排陇右战役,联有些忙。”

    杨玉环抿嘴一笑道:“那臣妾的师傅在陇右表现如何?”

    “师傅?”李隆基一怔,他随即反应过来,是指李庆安,他笑了笑道:“你那个师傅很不错,立了大功,联准备好好封赏他。”

    “那准备封他什么官?”

    ”这个——等战役结束,再一并封赏他,娘子放心吧!朕一定会封他个大官。”

    “那就多谢三郎了。”

    杨玉环心中欢喜,又道:“刚才三姐来过了。”

    李隆基不由精神一振。笑问道:“三姐来了吗?”

    杨玉环又娇又媚地白了他一眼,不高兴道:“我就知道三郎一听见三姐的事情就眉开眼笑,哼!”

    李隆基连忙将她搂在怀中,安慰道:“她是你的三姐,也是联的三姐,关心她,不是很正常吗?”

    他具杨玉环小嘴微撅,那副娇嗲的神态让他心中不由一荡,他连忙举手发誓道:“三郎对娘子忠心耿耿,绝无他念,在此发誓!”

    话没说完,就被杨玉环柔若无骨的小手堵住了嘴,对他媚然一笑道:“三郎不用,奴家知道的”。

    杨玉环的心情好了起来。她搂住李隆基的脖子撒娇道:“那下个月奴家的生日,三郎怎么给我过?。

    “娘子放心,朕一定会为你举办一次最隆重的寿宴!” 


天下 正文 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战前夕

    鄯州,陇右节度使府的一间会议室内热气腾腾,数十名参加河湟战役的大将汇聚一堂,正在听取河湟战役的主帅,陇右节度使哥舒翰传达朝廷的最新命令。

    “圣上已经下了严令,三个月内拿不下石堡城,我哥舒翰的人头将悬挂在长安明德门下,同样的,拿不下石堡城,在座的诸位也就是我哥舒翰的陪葬,我会在朝廷杀我之前,将你们统统处斩。”

    哥舒翰目光冷峻地扫向在座的二十四员大将,这些大将来自五大系统,陇右、朔方、河西、安西,还有一个来自长安卫成军的董延光,这半年来,他哥舒翰一直致力于整合他们。想将他们锻成一块同心作战的铁块,可事实证明他错了,他没有足够的权威镇住这些大将,他们依然是自有想法,神威堡丢失便是最好的例子,阿布思的朔方骑兵当时就在百里之外,当神威堡的求救烽火点燃后,他们居然按兵不动,直到神威堡丢失,他们才慢吞吞起兵,可最后告诉自己的理由却很简单。自己没有告诉他们有救援神威堡的义务,这件事让哥舒翰既感到愤怒,但也让他清醒了,他不可能整合这五支不同体系的军队,除非全部换成自己的手下,可是朝廷却没有给他这个权力。

    哥舒翰心知肚明,圣上给了他三个月的时间,并不等于他可以在两个月后再从容不迫地打石堡城,到时候一个小小的变故就会让战局无法挽回,圣上给他三个同时间。他只能给自己一个月的时间。

    “我的开头语就这么多,有什么意见现在给我提,等会儿我就要部署战役,如果那时再有意见不干,对不起,那你就给我滚出陇右!”

    哥舒荐发了狠话,会议室里鸦雀无声,阿布思轻轻捋着几根短须,眼中露出一丝不屑的神色。哥舒翰这番话不就针对自己吗?不就因为神威城之战自己没出手吗?他以为自己是谁,以为自己是王忠嗣吗?哼!”

    “阿布思将军,你有什么意见吗?”哥舒翰瞥了一眼阿布思,冷冷问道。

    “没有!我会有什么意见?哥舒翰大帅,你尽管下令,不过我的骑兵不合适山地作战,这一点请大帅考虑。”

    阿布思的意思就是告诉了哥舒翰,石堡城的攻坚战,他不会参加,哥舒翰冷笑一声道:“阿布思将军。石堡城的攻坚战将由陇右、河西和安西三家来完成,你的骑兵是执行另外的任务。”

    “那好,哥舒翰大帅下令吧!我听着。”

    就在哥舒翰和阿布思争论之时,李朝业悄悄对李庆安道:“七郎,哥舒大帅怎么矢口不提你龙驹岛大胜的之事,难道朝廷没有任何表彰吗?”

    “我也不知道,或许朝廷想最后一并表彰吧!”

    李庆安的心思并不在表彰一事上,而在今天的军事会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